九九文秘网 - www.nagforex.cn 2024年05月02日 11:00 星期四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教案设计 >

    数学设计模板23篇(全文完整)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3-07-16 18:36:01

    数学设计模板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发现,掌握加法交换律的意义。2.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初步感知代数思想。3.会运用加法交换律验算加法。过程与方法1.经历加法交换律的发现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设计模板23篇,供大家参考。

    数学设计模板23篇

    数学设计模板 第1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发现,掌握加法交换律的意义。

    2.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初步感知代数思想。

    3.会运用加法交换律验算加法。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加法交换律的发现过程,体验观察比较,举例论证,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

    2.经历加法交换律的应用过程,体验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和它的.广泛应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在计算式灵活应用加法运算律。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李叔叔准备骑车旅行一星期,他今天上午骑了40km,下午骑了56千米,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1)理解题意

    求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就是求上午和下午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用加法:40+56或56+40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加法运算的定律。

    板书:加法运算定律

    (2)解决问题

    40+56=96(km)或56+40=96(km)

    (3)观察算式,发现定律

    两道算式的得数相同,所表示的都是李叔叔今天一天骑的路程,因此两道算式之间可用等号连接,即40+56=56+40

    观察40+56=56+40,发现,等号左、右两边的加数相同,只是交换了位置,但结果不变。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验证定律

    是否所有的加法算式交换加数的位置,和都不变呢?可以举例验证。如:

    0+200=200;200+0=200所以0+200=200=0

    11+78=89;78+11=89所以11+78=78+11

    发现: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的交换律。

    (5)用字母表示定律

    在数学当中通常用字母表示定律,若用a,b分别代表两个加数,则加法交换律就可以表示为a+b=b+a(a,b代表任意数)。用字母表示更加直观、方便。

    板书:加法交换律:a+b=b+a

    归纳总结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

    随堂练习:

    小红有24支水彩笔,小刚有16支水彩笔,小红和小刚一共有多少支水彩笔?

    答案:24+16=40(支)或者16+24=40(支)

    探究新知2:加法结合律

    情境导入:

    问李叔叔这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1.理解题意

    师:要求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就是求第一天所骑的加上第二天再加上第三天所骑的所有路程是多少,列式:88+104+96

    2.解答:

    方法一:按从左往右的顺序:

    88+104+96

    =192+96

    =288(千米)

    方法二:观察算式中96+104正好等于200,所以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加起来,再加上他们的和。

    即:88+104+96

    =88+(104+96)

    =88+200

    =288(千米)

    答:李叔叔这三天一共骑了288千米。

    3.发现规律

    观察两种解题方法,发现:一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方法二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他们的计算结果相同,因此,

    可以写成等式(88+104)+96=88+(96+104)

    归纳总结2: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个叫加法结合律。

    4.用字母表示定律

    如果用a,b,c表示任意三个数,那么加法结合律可以表示为:(a+b)+c=a+(b+c)

    板书:加法结合律(a+b)+c=a+(b+c)

    活学活用:

    有三块布,第一块长68米,第二块长59米,第三块长41米,那么三块布一共有多长?

    68+(59+41)

    =68+100

    =168(米)

    答:三块布一共有168米

    探究新知3:加法中的简便运算

    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

    1.理解题意

    师:要想求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只要把后四天所有的路程加起来就行了,列式为:115+132+118+85

    2.观察算式特点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发现,115与85能凑成整百数,132与118能凑成整数,因此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就能把式子改写为: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加法交换律=(115+85)+(132+118)

    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

    3.解答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115+85)+(132+118)

    =200+250

    =450(千米)

    归纳总结:

    在加法算式中,当某些数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数或者多个相同数时,运用加法交换率或者加法结合律改变式子的运算顺序,可以使运算更方便。

    活学活用:

    丁杰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62页,第二天看了93页,这时还剩下138页没有看,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

    答案:62+93+138

    =(62+138)+93

    =200+93

    =293(页)

    答:这本故事书一共有293页。

    探究新知4:连减的简便运算

    情境导入

    一本书一共有234页,还有多少页没看?

    1.理解题意

    师:已知总页数是234页,减去昨天和今天看的,就是剩下的。

    2、列式子

    解法一:(1)今天看的66+34=100(页)

    (2)剩下的234-100=134(页)

    解法二:从总页数中减去今天看的34页,再减去昨天看的66页,

    剩下的就234-34-66=134(页)

    3.比较发现

    比较以上解法得数是一样的,可知: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两个数,也就相当于从被减数中减去两个减数的和,在连减算式中任意交换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即:a-b-c=a-(b+c);a-b-c=a-c-b

    活学活用:

    妈妈拿100元去超市购物,买蔬菜花了26元,买水果花了24元,还剩多少钱?

    答案:100-26-24=50(元)

    拓展提升:

    1、计算:1+2+3+4+5......+48+49+50

    师解析:

    方法一:观察这组数据发现,1+50=51,2+49=51,3+48=51….25+26=51

    50个数相加,两两结合为25组,每组的和都为51,这样可以算出答案:51×25=1275

    方法二:如果把50个数倒过来写,分别相加,就是50个51相加再除以2,即是答案。

    即:1+2+3+4….+48+49+50

    =(1+50)×(50÷2)

    =1275

    归纳总结:解决问题要动脑,这样会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解答时要选择一个最简便的方法。

    举一反三:

    用简便方法计算:199999+19998+1997+196+95

    答案:199999+19998+1997+196+95

    =200000+20000+20xx+200+100—(1+2+3+4+5)

    =222300—15

    =222285

    归纳小窍门:当算式中的数字较大时,可以利用估算的思路,把它们都看做是和它们最接近的整百、整千、整万….的数,计算出结果后,再减去多加的部分。

    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

    a.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运算律和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为a+b=b+a;a+b+c=a+(b+c)

    b.数学运算时要选择简便运算方法,在加法算式中,当某些数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数或者多个相同数时,运用加法交换率或者加法结合律改变式子的运算顺序,可以使运算更方便。

    课后习题

    1、计算下列算式

    138+227+17369+406+94

    答案:138+227+17369+406+94

    =138+(227+173)=69+(406+94)

    =138+400=69+500

    =538=569

    2、一根钢丝,第一次用去187米,第二次用去145米,这时还剩下113米,这根钢丝全长多少?

    答案:187+145+113

    =(187+113)+145

    =300+145

    =445(米)

    答:这根钢丝全长445米

    板书

    加法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a+b=b+a;a+b+c=a+(b+c)

    善于发现简单法,计算准确快又好

    数学设计模板 第2篇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身边的工具测量出圆的周长

    (2)能够掌握多种测量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

    (3)能够说出圆周率小数点7位

    (4)能够了解祖冲之

    (5)能够灵活运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6)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7)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8)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

    难点: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工具

    Ppt课件、视频、篮球、硬币、瓶盖

    教学过程

    一、讨论探索活动导入

    1、展示实物篮球、瓶盖、硬币

    揭示主题:圆的周长

    2、提问:正方形、长方形的边长是4条边相加就是周长,那圆的周长也和它们一样吗?

    3、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工具测量出篮球的周长(分小组讨论探索)

    4、提问:圆是没有边长的,它只是一条曲线,你们能利用手中的工具将圆的周长测量出来吗?你们能想几种方法出来?

    5、分享测量的方法

    方法:化曲线为直线、滚动、软皮尺测、绳绕圆一周

    二、了解圆周率

    1、提问:观察一下篮球和硬币的直径和周长,你们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直径越大,周长越大

    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点

    2、提问:有谁知道圆周率是多少吗?

    圆周率3.1415926535

    3、大家猜一猜圆周率有多少小小数点?

    (展示祖冲之图片以及圆周率的发展史)

    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比外国早1000年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小数

    圆周率是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这个直径是一个固定的数,用字母π表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5......取近似值π=3.14

    3、播放视频:歌曲名3.1415

    三、利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

    1、根据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可以推导出一个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在书上,告诉我是什么?

    公式:C=πd或C=2πr

    2、提问:求圆的周长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条件:直径或者半径、π=3.14

    3、例题讲解

    书上第64页例题

    4、做练习题

    (展示ppt)

    课后小结

    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直径越大,周长越大

    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5......取近似值π=3.14

    圆的周长公式:C=πd或C=2πr

    课后习题

    同样的小组成员,测量一个学校圆形的周长,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

    数学设计模板 第3篇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06~10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数一数”“排一排”“称一称”和“说一说”的实践活动,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一亿的大小。

    2.使学生通过上述实践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

    1.学生每人准备计算器1个,大米25粒。

    2.学生每4-5人分成一个小组,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练习簿100本,秒表1只,天平1架。

    3.教师准备卷尺1把,实物投影仪1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板书“100 000 000”,提问:这个数是多少?学生齐答后,教师在该数上方板书“一亿”。

    谈话:大家都已经会读、会写一亿这个数了。但你们知道“一亿”到底有多大吗?这节课就来开展几项活动,让大家了解这“一亿”究竟有多大。(在“一亿”后面继续板书“有多大”)

    二、开展活动

    1.数一数。

    (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数100本练习簿的活动。(如果每组准备100本练习簿有困难,也可只准备10—20本,以循环的方式一本一本地从1数到1000)小组内有1人使用秒表计时,其余人协助数练习簿和计时。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数100本练习簿所用的大致时间,教师一一记录。最后用计算器算出全班各组数100本练习簿所用时间的平均数(为计算方便,得到的秒数保留整十数),写在黑板上。

    (3)提问:照这样的`速度数一亿本练习簿,大约要用多少秒?

    教师用投影仪出示教科书第106页上的表格,让学生共同推算,并将逐次推算的结果填在书上。(如果刚才求得的数100本练习簿所用秒数的平均数接近90,则用书上表格中的原数;
    如果出入较大,如“80”或“100”,则要将表格中前两栏的秒数改过来,并依此推算填人表内。)

    (4)探究。

    提问:数一亿本练习簿的秒数大约相当于多少年?你们能用计算器算一算吗?怎样算?

    引导学生将推算出的秒数先转换成多少分,再转换成多少时,然后转换成多少天,最后转换成多少年。如果学生数100本练习簿所用的时间大约是90秒,则转换成多少天、多少年就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可以用“四舍五人”的方法将得数保留整数。如果学生数100本练习簿所用的时间大约是80秒或100秒,则转换成多少分、多少时也得不到整数的结果,也要将得数保留整数,书上的等号就要改成约等号。

    然后由各组交流计算的最后结果,并交流看了这一结果后有什么感想。让学生通过“照这样的速度数一亿本练习簿”大约要用3年的事实,在时间上来实际感受“一亿有多大”。

    2.“排一排”。

    (1)教师请出10个学生到教室外面的走廊上,手拉手地站成一行(也可在教室内手拉手地分站两三行)。再请几个学生和教师一道量出这一行(要从左端学生的左手尖到右端学生的右手尖)的长度大约是多少米(取整米数)。

    (2)提问:照这样计算,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大约有多少米长?(要求学生仿照上面的活动采推算,并把逐次推算的结果填在书上。教师用投影仪出示在屏幕上。)

    (3)探究。

    告诉学生:地球赤道全长是40 000 000米。要求学生用计算器算一算:当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可以绕地球赤道多少圈?

    在这项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如果刚才量得10个学生手拉手的总长度不是14米,则要将第106页图上的数据和第107页表格“米数”栏中前两个数据修改为实际数据,并让学生按实际数据进行推算。

    ②如果学生所带的计算器的显示器上只能显示8个数位,则在用计算器计算时,要引导学生把被除数、除数的米数都转化成千米数。例如,100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是140米,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是140000000米,即是140000千米;
    地球赤道全长40000000米,即是40000千米。140000÷40000=3.5(圈)。由于学生对一位小数已有认识,可以将教科书上的约等号改成等号,商用一位小数表示,不必保留整数。

    然后让学生说说看了这一结果有什么感想。让学生通过计算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半的事实,在长度上来实际感受“一亿有多大”。

    3.称一称。

    (1)以小组为单位,数出100粒大米,放在天平上称一称大约重多少克。由于100粒大米的实际重量大于2克,小于3克,可能有的学生在操作时发生困难。教师发现这种情况后,要及时在小组里对操作方法作出具体指导,让学生用移动天平上游标的方法,称出100粒大米大约重2.5克。然后像上面活动那样,推算出一亿粒大米大约重多少克,填在表格里。

    (2)探究。

    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表格下面的两个问题。在计算前,先要让学生理解问题的意思。

    对于第(1)个问题,要帮助学生理解:求全国一天大约能节省多少克粮食时,为什么要用2500000克去乘130因为全国大约有13亿人,每人每天节省1粒米,13亿人就节省13亿粒米;
    而1亿粒米重2500000克,13亿粒米重多少克就是1亿粒米重多少克的13倍,所以用2500000×13就可以了。

    对于第(2)个问题,要让学生理解共有两问:先求这些节省下来的大米可供一个人吃多少天,再求大约合多少年。对于第二问,由于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可取近似值,保留整数或保留一位小数。

    通过计算,不仅要让学生用1亿粒大米重2500000克(即2500千克或者是2.5吨)的事实,在重量上感受“一亿有多大”,还要让学生通过计算,体会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从而能自觉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4.说一说。通过以上实践活动,最后让学生在小组里谈一谈“一亿有多大”,交流在活动中获得的真切体验。

    三、全课总结(略)

    数学设计模板 第4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形与矩形混合图形的相关计算方法。

    2.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推导出圆环面积计算公式,有关于圆形与正方形应用的解答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会利用圆和其他已学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

    圆与其他图形计算公式的混合使用。

    教学工具

    PPT卡片

    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上节知识,导入新课

    2新知探究

    2.1圆环面积

    一、问题引入

    同学们知道光盘可以用来做什么吗?谁能来描述一下光盘的外观。

    回答(略)。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做与光盘相关的数学问题。

    二、圆环面积求解

    例2.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内圆半径是50px,外圆半径是150px。圆环的面积是多少?

    步骤:

    师:求圆环面积需要先求什么?

    生:内圆和外圆的面积

    师:同学们可以自己做一做,分组交流一下自己的解法。

    师:给出计算过程与结果:

    三、知识应用

    做一做第2题:

    一个圆形环岛的直径是50m,中间是一个直径为10m的圆形花坛,其他地方是草坪。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师:这是一道典型的圆环面积应用题。通过直径得到半径,代入圆环面积公式,很简单。

    2.2圆与正方形

    一、问题引入

    师:同学们知道苏州的园林吧。大家有没有观察过园林建筑的窗户?它有很多很漂亮的设计,也有很多很常见的图形,比如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等。其中外圆内方或者外方内圆是一种很常见的设计。

    师:不仅是在园林中,事实上在中国的建筑和其他的设计中都经常能见到“外圆内方”和“外方内圆”,比如这座沈阳的方圆大厦、商标等等。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这种圆形与正方形结合起来构成的图形。

    二、知识点

    例3:图中的两个圆半径是1m,你能求出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吗?

    步骤:

    师:题目中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左图圆的半径=正方形的边长的一半=1m;右图圆的面积=正方形对角线的一半=1m

    师:分别要求的是什么?

    生:一个求正方形比圆多的面积,一个求圆比正方形多的面积。

    师:应该怎么计算呢?

    归纳总结

    如果两个圆的半径都是r,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当r=1时,与前面的结果完全一致。

    四、知识应用

    70页做一做:

    下图是一面我国唐代外圆内方的铜镜。铜镜的直径是600px。外面的圆与内部的正方形之间的面积是多少?

    师:同学们用我们刚刚学过的知识来解答一下这道题目吧。

    解:铜镜的半径是300px

    5.3随堂练习

    若还有足够时间,课堂练习练习十五第5/6/7题。

    (可以邀请同学板书解题过程)

    6 小结

    1.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了什么?

    今天我们在已知圆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前提下,探索了圆环和“外圆内方”“外方内圆”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这不是要求同学们记住这些推导出来的公式,而是希望同学们能过明白推导的方法,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自己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2.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去求圆的面积,譬如说:蒙古包做成圆形的是因为可以最大化地利用居住面积,植物根茎的横截面是圆形的,也是因为可以最大化的吸收水分。我们还可以再举出其他的一些例子,如装菜的盘子、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大家需要多看多想!

    7板书

    例2解答步骤

    数学设计模板 第5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情景创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知识迁移。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究和归纳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作用,了解运用运算定律可以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从中感悟科学验证的方法。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和欣赏自然景色的美,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懂得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1、学习例5。

    (1)出示例5

    (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

    4×25=100(人)

    25×4=100(人)

    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板书: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b×a

    2、学习例6。

    (1)出示例6

    (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25×5)×2 25×(5×2)

    =125×2 =10×25

    =250(桶) =250(桶)

    (3)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

    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板书: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 ×c=a× (b×c)

    (4)完成例6下面做一做的第一题。

    3、学习例7。

    (1)出示例7。

    (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3)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

    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c=a×c+b×c

    a×(b+c)=a×b+a×c

    (4)完成例7下面做一做的第一题。

    3、学习例8。

    (1)出示例8。

    (2)收集信息,明确条件问题

    (3)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4)读懂过程,感悟不同方法

    课后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设计模板 第6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严谨、认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长度单位,用厘米尺测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用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正确方法

    教学工具

    课件、数学课文、铅笔等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比一比这两本书,哪本长,哪本短呢?两本书到底有多长,有多短呢?大家想不想知道?今天我们这几课就学习这个问题。

    2.探究新知

    学习第2页例1.

    提出问题:

    a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小组讨论。

    b交流汇报: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方法,大多用铅笔、铅笔盒、课本做为工作测量。下面每4个人为一组和老师一起用手测量课桌的长度。

    C动手操作,合作完成。

    汇报:相同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同呢?学生的五拃长,老师的三拃长。

    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手,结果一定会是不同的。

    归纳:要想得到相同的答案,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为标准进行测量。

    学习第3页例2

    a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看看上面都有什么?

    指名回答,教师总结,

    数字 小格 大格 厘米.

    尺子上的线有长有短,我们叫它刻度线。

    0在最左端,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b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是1厘米?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图钉、田字格本,小组合作,共同操作。

    学习第3页例3

    a发一张课前准好的彩纸,请同学们先估量一下它的长度,然后动手操作量一量。

    b请一名同学上前操作,看看是否正确,然后同学评议。

    教师:一定要把彩纸的左端对准直尺上的刻度0,然后看右端在哪个数字上,就是几厘米。

    3.课堂练习

    学完测量的方法和注意的事项,让学生试着测量准备好的铅笔等物体。

    教师提出要求:

    a正确准确的测量自己准备好的物体(铅笔、橡皮、小刀等)

    b先独立测量后小组交流

    c小组合作探究。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注意直尺要水平放,物体的左端要对准直尺上的“0”刻度。

    4.巩固提升

    1、用直尺测量自己的数学课文的短边。为了照顾理解能力差点的孩子,巩固提升也是由易到难的安排。

    2、课件出示两种测量方法,让学生判断哪种是正确的,这样的练习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准确的掌握测量的方法。

    课后小结

    a提问: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b教师总结

    1、厘米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在里面尺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是1厘米。

    2、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板书

    认识厘米和使用厘米测量

    1. 认识刻度尺

    2. 认识1厘米 从刻度0到刻度1

    3. 认识几厘米

    4. 把尺子上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纸条右端对着数字几,就是几厘米。

    数学设计模板 第7篇

    教材分析:

    教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探索求商的方法,教材选取的被除数不超过12,便于学生在数据较小的情况下,通过操作和推理探索求商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连加、连减和乘法做基础,有了对除法的认识做铺垫和平均分实物的实践经验,因此,在教学是着重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使学生自主探究找出求商的方法。

    教学目标:

    1、探索求商的过程,理解求出除法算式的商的多种方法。

    2、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初步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体会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1、背诵乘法口诀

    2、先填空,再说说你用的哪句口诀?(“开火车”游戏)

    2×()=43×()=6

    4×()=8()×3=12

    ()×4=205×()=15

    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一)故事引入,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真棒,不但乘法口诀背的好,还能准确的利用口诀解决问题,老师要奖励一下大家,给大家讲个故事。

    (课件出示:孙悟空大闹天宫回到花果山,带回了一些鲜美的桃子。)

    师:回到花果山以后小猴子们看到桃子都想吃。孙悟空想:“糟了,桃子不够分,怎么办?”它灵机一动说:“我考大家一个问题,谁回答对了,就把桃子奖励给它吃吧!

    出示问题:“有12个桃子,如果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二)呈现问题、分析题意

    师: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重要的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预设1:总共有12个桃子,每只小猴分3个,问题是要求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预设2:12是总数,3表示每份数,求份数!

    (三)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1、动手操作,建立表象

    师:同学们说得很棒!那到底可以分给几只小猴呢?你也来当一回猴王,用你手中的小棒来分一分吧?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1、分:请利用手中的小棒分一分;

    2、写:根据分的过程,列出算式,写下来;

    3、说: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真强,我要请一位座得最端正的小朋友来上面摆一摆!请大家仔细观察,他是怎么分桃子的?

    (学生1,现场操作)

    师:你们同意吗?咱们给他掌声鼓励鼓励吧!

    2、小组合作,交流算法

    师:刚才我看到两个同学,摆的特别快,说得也很清楚,我们来听听他们是如何分的?

    预设1:采用不断连减的方法。

    第一只小猴分3个,12-3=9,剩余9个;第二只小猴分3个,9-3=6,剩余6个;第三只小猴分3个,6-3=3,剩余3个;剩余3个分给第4只小猴,3-3=0正好分完。

    (12-3-3-3-3=0,一共拿了4次,可以分给4只小猴)

    预设2:采用不断连加的方法。

    1只猴分了3个,2只猴就分了6个,3只猴又加3个就分了9个,4只猴再

    加3个就分掉了12个,所以可以分给4只猴子。

    师:还有其他不同的方法吗?

    预设3:用乘法口诀来算。

    12÷3=4

    三(四)十二,商是4。相当于12里面有4个3,所以能分给4只小猴。

    (四)优化算法,点名课题

    师:看来咱们班的猴王可真不少啊!大家分的都非常棒,我们来总结一下,这3位同学虽然列的算式不同,但是都从中找到了4,都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你是猴王,你会喜欢哪一种那?为什么?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吧!

    预设:直接用乘法口诀计算,因为这样算起来很快、很方便。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板书)

    三、巩固练习

    1、你能用乘法口诀求商吗?

    (1)16÷4=想:因为四()十六,所以商是()。

    (2)30÷5=想:因为五()三十,所以商是()。

    (3)30÷6=想:因为()六三十,所以商是()。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课本18页,做一做)

    12÷6=6÷2=12÷4=

    8÷2=9÷3=10÷5=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3、(课件出示)课本20页,第1题:

    6÷3=?怎样想?

    注意:计算后,鼓励学生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出商的?

    4、课本20页,第2题

    有()棵黄瓜苗,()个花盆。平均每盆种几棵?

    ()÷()=()

    5、拓展提升: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能发现什么?

    12÷3=12÷4=

    6、拓展提升:根据算式12÷4=3讲一个小故事。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又有哪些新的收获那?

    (学生汇报)

    预设学生1:我学会了用多种方法来求商。

    预设学生2:我喜欢直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很快,也很方便。

    五、课堂作业:

    1、练习四的第3题。

    2、练习四的第4题。

    6÷6=2÷1=

    5÷5=3÷1=

    4÷4=6÷1=

    师:你能写出几道像上面这样的算式吗?

    六、板书设计: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方法一:不断连减。

    12-3-3-3-3=0

    方法二:不断连加。

    3+3+3+3+3=12

    方法三:用乘法口诀求商(最优)

    12÷3=4

    三(四)十二,商是4。

    数学设计模板 第8篇

    教学目标

    掌握三角函数模型应用基本步骤:

    (1)根据图象建立解析式;

    (2)根据解析式作出图象;

    (3)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与三角函数有关的简单函数模型。

    教学重难点

    利用收集到的数据作出散点图,并根据散点图进行函数拟合,从而得到函数模型。

    教学过程

    一、练习讲解:《习案》作业十三的第3、4题

    1、一根为Lcm的线,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一个小球,组成一个单摆,小球摆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s(单位:cm)与时间t(单位:s)的函数关系是

    (1)求小球摆动的周期和频率;

    (2)已知g=24500px/s2,要使小球摆动的周期恰好是1秒,线的长度l应当是多少?

    (1)选用一个函数来近似描述这个港口的水深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并给出整点时的水深的近似数值(精确到0.001)。

    (2)一条货船的吃水深度(船底与水面的距离)为4米,安全条例规定至少要有1.5米的安全间隙(船底与洋底的距离),该船何时能进入港口?在港口能呆多久?

    (3)若某船的吃水深度为4米,安全间隙为1.5米,该船在2:00开始卸货,吃水深度以每小时0.3米的速度减少,那么该船在什么时间必须停止卸货,将船驶向较深的水域?

    本题的解答中,给出货船的进、出港时间,一方面要注意利用周期性以及问题的条件,另一方面还要注意考虑实际意义。关于课本第64页的“思考”问题,实际上,在货船的安全水深正好与港口水深相等时停止卸货将船驶向较深的水域是不行的,因为这样不能保证船有足够的时间发动螺旋桨。

    练习:教材P65面3题

    三、小结:

    1、三角函数模型应用基本步骤:

    (1)根据图象建立解析式;

    (2)根据解析式作出图象;

    (3)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与三角函数有关的简单函数模型。

    2、利用收集到的数据作出散点图,并根据散点图进行函数拟合,从而得到函数模型。

    四、作业《习案》作业十四及十五。

    数学设计模板 第9篇

    教学目标

    1。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

    2。掌握平面向量数量积的重要性质及运算律;

    3。了解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垂直的问题;

    4。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定义

    教学难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及运算律的理解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应用

    教学过程

    1。平面向量数量积(内积)的定义: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与b,它们的夹角是θ,

    则数量|a

    数学设计模板 第10篇

    教学内容

    西师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105——106页例1、例2,第108页课堂活动第1、3题。

    教学目标

    通过对钟面的观察,认识秒针和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1、在感受用1分时间所做事情的活动中,初步建立起分的时间观念。

    2、在观察、认识钟面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以及积极主动学习的情感与态度,并让学生养成遵守作息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1时=60分。

    教学难点:构建1分的时间概念。

    教学准备:实物钟面教具一个,每个学生1个实物时钟,小黑板,秒表。

    教学过程

    一、齐唱儿歌,导入新课

    1、孩子们,会唱这首歌吗?(师生齐唱时间歌)

    2、歌词里说的是什么?(钟表)对,钟表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你几点起,几点睡呢?(早上七时起床,晚上九时睡觉)能在钟面上把这些时间拨出来吗?好,现在请准备好各自的小闹钟,根据老师的要求来拨出我们一天的作息时间吧!

    师:早上7时起床,8时半上课,12时放学。下午2时半上课,4时放学,晚上9时按时睡觉。

    3、看来,钟表的作用可真不小呢!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孩子们一起去了解关于钟表更多的知识,好吗?(板书:认识钟表)

    二、合作探究,教学新课

    1、教学例1(出示钟面)

    导入:同学们,这就是一个钟面,请大家仔细观察。

    看一看

    (1)你能试着指出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吗?并说说为什么?(可找出三位身材与时针、分针、秒针相对应的同学,加深学生对针的认识和记忆)

    (2)“时针矮又胖,分针很健康,秒针细又长。这,就是他们各自的特征,同学们,看着你们的小时钟,跟老师一起说一说,指一指吧!”老师指针,学生说出名字。

    (3)观察:钟面上除了时针、分针和秒针外,还有些什么?(数字)一共有多少个数字呢?(板书:钟面上共有12个数字)一起来读一读!哦,原来是从1到12。(板书:1——12)像刚才我们读数的方向,我们通常叫做顺时针,如果放过来,就叫做逆时针。

    (4)除了数字,钟面上还有什么?(格子)孩子们真细心。钟面上挨着的两个数字组成了一个大格,比如:12和1之间叫做一大格,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一时。数一数,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呢?想一想,时针走一圈是多少时呢?想好了,请举手。(老师合理利用时间,板书:有12个大格,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5)每一个大格中间,还有一些小格呢。细心的孩子们,再数数看,每一大格中,有多少个小格?(5个)分针走一小格表示多长时间?分针走一大格是多少时间?二大格呢……(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在画的钟面外圈一一标上表示分钟的数字)分针在钟面走一圈是多少分?(60分)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呢?(60个小格)(板书:还有60个小格,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拨一拨

    孩子们真是太棒了,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接下来老师要拨动钟面,看看你又能发现什么?

    (1)师把时针从1拨到2,让学生按男女分组观察。提问:时针和分针有什么变化?(时针走了一大格,就是一时,分针走了60格,就是60分。并板书: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1时60分)

    (2)男女同学交换观察,后说出观察的结果。你能说说一时和60分有什么关系吗?(师在已经写好的1时、60分之间画上等号)学生齐读,顺读,倒读。

    (3)时,可以是字母表示,分可以用表示。引导学生读一读、用手书空这些字母。

    (4)通过观察和思考,解决了不少的问题,你能填一填吗?(出示小黑板)填好后,学生齐读。

    1、钟面上有___12__个大格,__60___个小格。

    2、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_1分_,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1时。

    3、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_1_圈,是_60小格,也就是60分。

    (5)其实,这些知识书上也有呢,翻开书第105页。一起读一读课题。课题下面的图中,灯光闪烁,礼花满天,这就是2008年8月8日晚8时,北京奥运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开幕时的场景。这是咱们中国人举办的第一场奥运会,运动员叔叔阿姨们,就以51枚金牌、21枚银牌和28枚铜牌的成绩位居世界第一,为所有的中国人争了光。

    (6)下面例1的钟面上,挨着7的是时针,数字4上面是分针,又细又长的针叫——秒针。谁能准确地读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呢?关于钟面,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呢?这个问题,我们刚才通过填一填,已经得到了解答。钟面上有几个大格,一个大格中有几个小格?把几字括起来,在几字上面写上答案。下面这句话比较重要,大家画上横线,齐读一次吧!再完成106页例1的填空题。勾画并齐读黄色方框里的文字。

    2、教学例2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1时等于60分,那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呢?我们通过活动,一起来感受一下吧。请看例2:

    活动1:(全班集体活动)

    1、1分约从1能数到几?谁来数一数?如果有学生为了速度,而出现错误的数法,老师要及时纠正。

    2、一分脉搏大约能跳多少次?(正常成人在安静时的脉搏为每分钟60—100次,一般女性比男性快,幼儿比成人快,老人较慢。测量方法:数脉搏应在安静休息20分钟后,将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在手腕内侧桡动脉(前臂靠近大拇指一侧)表面,压力大小以能清楚触到脉搏为宜,计数1分钟。)

    3、一份大约呼吸多少下?不要故意加快呼吸的速度,要自然呼吸。如果在运动之后,呼吸的速度会加快。(集体活动,再指名汇报后,填在书上)

    活动2:(同桌互动)

    1、1分大约击掌多少次?

    2、1分大约写多少个字?就写小黑板上的内容吧。先调整好姿势,三个一,预备,开始!

    活动3:

    谁是我们班的跳绳冠军?谁愿意来挑战她?同学们,选择一名你喜欢的同学,数一数,在1分内,她能大约跳多少?看来,大家都想跳,这样吧,回家后,请爸爸妈妈看时间,你们也来跳一跳,并记录在书上,好吗?

    数学设计模板 第11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钟面,了解时针、分针。

    2、通过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认识整时,掌握中文和电子表数字的形式写整时时刻。

    3、结合小朋友一天的生活来巩固对整时的认识,,有早晨7时,也有晚上7时。

    4、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学会认整时。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了解一天钟表上的时针要转两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时钟模型、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猜谜语: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猜猜看是什么?

    2、展示多姿多彩的钟表:

    师:钟表王国的兄弟姐妹可真多呀!瞧!(课件出示各种钟表)这些钟表都是带有指针的;这些是显示数字的电子表;这些钟表不但美化我们的生活,而且是我们生活中的好帮手!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出示课题:认识钟表)

    二、观察交流、认识钟面:

    1.感知钟面。

    师:请看大屏幕,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钟表。(课件出示钟表)

    观察电脑屏幕上的钟面,钟面上有什么?

    2.小组交流。

    3.汇报总结。

    4、钟面上有12个数字。按顺序读一读。(1---12)

    5、教学时针和分针

    A:说一说

    谁知道这根长针叫什么针?你是怎么知道的?那谁知道这根短针叫什么

    针?

    师:你是怎样区分时针、分针的?(重视学生评价)

    B:指一指,摸一摸。

    指老师准备的钟面,摸一摸自己学具上的时针和分针。

    三、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A、认识整时

    1

    1、教学7时

    (1)出示钟面

    (2)认一认

    钟面上的时刻你知道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3)齐读7时。

    2、认读3时、8时、6时。

    课件出示3个整时时刻:8时、3时、6时。请学生认一认

    3、刚才,我们认识的8时、3时、6时都是整时(板书:整时)

    4、学生操作

    拨出12时,分针指向几,时针指向几?

    拨出一个你最喜欢的整时时刻,(学生拨)同桌互相交流一下,你拨的是几

    时?这时你在干什么?

    B、电子表的写法

    1、7时还可以用电子表数字的形式表示7:00

    2、书空7:00

    3、小结:两个小圆点的右边是“00”,同时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4、找朋友。8时、3时、6时的电子表的写法

    四、律动放松,课间小憩:

    课件出示:《时间就像小马车》歌曲,让学生随着音乐自由活动。结束后进行惜时教育。

    五、阅读课本,质疑问难:

    1、阅读课本92页的内容。小明的一天。

    师:小明一天的学习、生活是怎样安排的?

    2、读一读,写一写。

    3、质疑9时在过一小时是几时?小明可能在做什么呢?10时在做操怎么又睡觉呢?

    一天有2个10时,上午10时和晚上10时。

    4、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时间很珍贵,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六、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1.练习十六的第1题:连线(课件出示)注重学生的评价。

    2.练习八的第3题:过1小时是几时?(课件出示)

    教学反思:

    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学习离不开时间,陌生是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这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钟表的方法。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大胆表达,在主体探究中学会认钟表的方法。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反思如下:

    成功之处:

    1、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我利用精美的课件,把大家带入钟表店,激发学生的兴趣。

    2、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 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

    不之处:

    1、时针分针的认识不够,不能以个别学生的回答代替知识的学习。

    2、整时的教学也显得过于仓促,指导不够到位。

    3、学生会看钟表认时间,但根据时间拨出相应的钟表就有难度了。由于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不够了解低年级儿童的年龄及学习特点,教学的轻重缓急把握不准。

    本节课的教学使我感受到学习钟表不仅是静止的图片,也要会认识真实生活中的钟表,这就需要平时生活中的多观察,多练习了。想让孩子真正掌握,还需课后的大量实践。在教学中,仅仅教会学生书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热爱数学,主动学习数学!

    数学设计模板 第12篇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例2,做一做,练习五的第4~8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熟练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除法算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体会乘除法算式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体会乘除法算式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出示乘法口诀复习题。

    二、创设情境

    谈话:春天是美丽的,春天也是植树的季节,大家看植树的小朋友们来了。

    大家谈谈你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

    三、合作探究

    1.学生提数学问题。

    第(1)个问题:每行栽4棵,6行栽多少棵?

    请学生列出乘法算式:4×6=24(棵)。

    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把这个算式转变成除法算式?

    2.探讨方法。

    (1)引导:可以结合我们以前学的把加法变成减法的做法。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探讨出的`方法。

    (3)根据学生探讨的情况,给予积极评价。并且,突出强调:乘、除法间的联系。要从算式的变化和算理上理解。

    3.让学生独立完成两个除法算式。

    (1)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

    (2)请学生说一说使用了哪句乘法口诀?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重述: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转换成两个除法算式,相应的问题可以变成求其中的一个因数。

    四、练习

    1.让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的第1、2题。

    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计算。

    计算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怎样想出商。

    2.练习四的第6、7题。

    练习时,注意让学生口述图意,提出问题,再写出算式。

    五、总结

    1.请学生谈收获。

    2.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6=24(棵)

    24÷4=6(行)

    24÷6=4(棵)

    数学设计模板 第13篇

    教材分析:

    《10的认识》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64、65页的教学内容。

    在认识6-9后,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数感,具有认识和应用数字的经验和知识基础,因此本节课力求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在生动的活动和情境中体验、学习有关10的知识。

    教学目标如下:

    1.使学生认识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大小,能简单区别10个和第10,会写10。

    2.使学生在活动中、操作中,归纳并掌握10的组成。

    3.通过学具的拼摆,使学生经历发现、归纳数学知识的过程,培养学习方法和能力。

    4.通过游戏、儿歌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10的故事:

    创设情境

    1、故事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个关于“数字”娃娃的故事,看看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课件出示)

    有一天,0—9这些数字娃娃去郊游,“9”最大当了队长,于是它就骄傲起来了,看不起别的数字娃娃。它看到“0”最小,站在队伍最前面,就走过去,神气地对“0”说:“你呀,没头没脑的,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和我比起来,你真是太渺小了。”0听了非常难过,伤心极了。“1”听了以后打抱不平,它走到“9”的身边,很有礼貌地对“9”说:“不对,如果我和0站在一起,比你还大呢!”“9”听了非常惊讶。

    2、提问:小朋友们,数字娃娃“1和0”站在一起是几呢?“1”说他和“0”组合起来比9还大了,是不是这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的认识》。(板书课题)

    探究学习

    1、学习主题图:

    老师这里有一副图,小朋友们认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分别是几呢?跟你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

    ①同桌同学互相交流。

    ②指名回答: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10只白鸽。

    生:草地上有9个小朋友和一位老师,一共有10个人。

    ③指名学生带着同学数。

    2、摆一摆:小朋友们10个人你会数了,那10根小棒你能摆出来吗?

    学生摆小棒。提问:你是怎么摆的?(一根一根地摆,两根两根地摆,五根五根地摆)

    3、举例:小朋友们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很多的事物是与10有关的,你能用10来说一句话吗?

    4、指导写10: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认识了10,还要会写它,翻开数学书65页,自己学习10的写法。

    提问:谁来说说10要怎样写呢?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指名回答并出示10的写法课件。

    强调:先写1再写0,左边写1,右边写0,占两个日字格,1和0不能分开。

    然后在小方格本上写5个10,投影仪展示同学的作业并评价。

    5、认识10以内数序和大小

    ①小朋友们,数字娃娃从那次吵架以后,再也不吵架了。因为他们明白了,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你们看,他们又排着整齐的队伍向我们走来了。(教师出示尺子的课件)

    ②提问:括号里该填几?

    ③提问:小朋友们这把尺子与我们前面学过的尺子有什么不同呢?(多了一个10)10是排在哪里呢?(9的后面)

    ④提问:我们知道了9和10在直线上的位置,那在计数器上又该怎样表示呢?出示9颗数珠,齐数。

    提问:这表示几呢?那10要怎样表示呢?

    ⑤给数字排队,你会怎么排?按什么排?

    ⑥9和10的大小关系,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吗?(板书9<10、10>9”齐读)

    你知道了9和10的大小关系,那你现在能说说数字娃娃“1”说对吗?为什么?

    进行思想教育:说得真好,那么我们能不能像“9”开始那样看不起别人?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不能瞧不起别人,要学会尊重人。

    ⑦刚才我们用10颗数珠表示10,现在你能用数珠说说第10和10有什么不同吗?

    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了,你能做出这道题吗?

    练习:
    □□△□□□□□□○□□

    一共有( )个□,从左数起○在第( )个,把右边的10个图形圈起来。

    指名回答,并评价。

    小朋友们,你们学得非常认真,我们来放轻松一下,老师想和你们玩个游戏。

    6、学习10的分成

    1)实践操作,分小棒:

    师:还可以怎么分呢?请大家用10根小棒表示,自己分一分,说一说10的组成,并写下来。也可以直接写。

    (教师巡视,发现不同情况。)

    2)汇报板书:

    学生汇报各自发现的10的组成,在投影仪下用小棒演示,说一说,并写在黑板上,并领导大家读一读。

    3)归纳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整理黑板上板书的10的组成,按一定顺序读一读,并发现其中的规律:10的组成有5组,共9个。

    ──看到10可以分成1和9,就能知道10可以分成9和1,交换位置。

    ──10的组成中,前面的数越来越大,后面的数就越来越小。

    4)理解中记忆:

    拍手打节奏,诵读10的组成──按不同规律和顺序诵读后,尝试闭眼诵读10的组成。

    5)自由背诵,个别背诵

    6)对口令

    五、总结关于10的知识──关于10的知识的回顾总结

    这节课,大家学的开心吗?认识了哪个新朋友?了解了关于它的哪些知识?

    六、完成关于10的练习──应用有关10的知识

    练习九,题1、2、3。

    板书设计

    10的认识

    10 10 10 10 10

    数学设计模板 第14篇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教材不过是师生对话的一个“话题”,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情况,用活教材,使教材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本课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面向一个方向辨别其他三个方向。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

    不仅要求学生能在平面图上认方向,还要求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本课的活动主题图是一幅学生很熟悉的生活主题图,当中以学校为中心,先让学生说说学校的东面、南面、西面、北面都有些什么主要的建筑物,学生一看都是我们生活当中找得到的,都很有兴趣,立刻说出了答案。

    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想一想:家属楼在什么方向,然后紧紧抓住学生这份好奇心,设疑引思,用这些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旧知识并结合生活经验来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所有教学环节都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使他们有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二、体现生活亲历性

    低年级的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于周遭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就紧紧抓住孩子们这份好奇心,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情境。设疑求新,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旧知识并结合生活经验来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找一找、认一认等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数学经验。

    三、体现数学活动趣味性

    “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兴趣是情感、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时,一定是注意力高度集中,记忆力增强,思维敏捷,信息传输系统处于最佳期状态的。”在让学生认一认各个建筑物在什么方向时,我设置了一个数学情境:“如果从学校出发到绿色庄园应如何走,请你当导游员。咱们第一站要去的是……”以此来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整节课,采用了分散难点、循序渐进、强化表达的方法进行教学,孩子们惊喜的发现,原来数学也是这么有趣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好数学是容易的呀!

    课后思考的问题:

    本节课中,用四个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如“谁在谁的什么方向”),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许多学生表达时都因为中心点确定不准确而刚好说反,我觉得找准中心点至关重要,那么怎么样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找准这个中心点呢?可以采取让学生尝试多种表达方式,反复练习的形式,课后,我一直在思考除了以上方法,还能不能探索出更好的方法让学生易于掌握。

    数学设计模板 第15篇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竖式计算。

    1.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的体验,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21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的计算。

    2.2 教学难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的计算。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参观参博物馆啊?

    生:想。

    师:就让我们和这些同学一起出发吧!

    二、新知探究

    (一)1、观察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后可用表格的形式出示。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师选择性的板书例1的问题。

    (二)学习例1

    (1)班学生和本班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1、学生列出算式:35+2

    师:为什么用加法?

    只要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二(1)班学生和本班带队老师数合起来”就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怎样计算35+2=?借助手里的小棒试一试。

    生独立完成。

    组织汇报: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1:我先算5+2=7,再算30+7=37

    生2:我是通过摆小棒算出来的,先摆3捆和5根,再摆2根,5根和2根合起来是7根,7根与原来的3捆合起来就是37根。

    3、学习竖式

    师生一起拿出计数器,师一边操作一边讲解竖式的写法,

    师:你认为应该从什么数位开始计算?同桌的小朋友开始议一议。

    生说自己的看法。

    小结:为了以后计算进位加法,我们在竖式计算时,都从各位开始计算。个位上是5+2=7,7应该对齐个位,十位上的3要写在横线下面,对齐十位。

    小组讨论加法竖式计算时,应怎样对齐?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明确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可以归纳为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三)学习例2

    1、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因为博物馆比较远,我们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能乘坐70人的大客车,大家想一想应该哪两个班做一辆车呢?

    如果我们让二(1)班和二(2)班同学合乘一辆车,二(3)班和二(4)班同学合乘一辆车可以吗?

    我们先来看看二(1)班和二(2)班同学可不可以合乘一辆车,请列出算式。(板书:35+32)

    2、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计算一下。

    学生自由算,老师巡视,适时帮助学困生。

    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算法:

    生1:口算法。

    生2:摆小棒法。

    3、合作解决竖式

    师:刚才同学们利用口算和摆小棒算出了35+32的结果。真棒!现在,我们可以用竖式计算一下。

    小结: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可以归纳为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三、巩固新知

    (一)基础练习

    课本第12~13页“做一做”

    (二)综合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

    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时,个位对个位, 十位对十位,相同数位要对齐。

    板书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个位对个位,

    十位对十位,

    相同数位要对齐。

    数学设计模板 第16篇

    教学目标:

    1、经历体积与容积的概念的建立过程,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感知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大小,能正确地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相应数量的计量。

    2、在亲历感知,在感悟中形成对学科学习的内在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通过参与试验、分析与尝试,掌握体积和容积概念,会确定体积和容积相应并能正确地把握体积的大小。

    教学方法动手操作、分析、合作

    教学准备每个小组准备一个盛水的量杯一个土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

    二、感受物体的体积

    1、分组实验

    方法:将土豆放入一个盛水的量杯中,注意记录放入前后的水位高度。

    猜想:量杯中的水位会发生什么变化?

    观察:通过对上面实验的观察,有什么发现?看到土豆放入时,水位上升了;
    取出时,水位又基本复原。

    思考: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土豆占有空间,入水时,水会被挤开,造成水位上升;
    而取出时,土豆所占的位置空出,水于是又复原。

    2、体积的意义:

    师引导学生读书57页中间文字并结合实验同桌交流自己所理解的体积的概念。

    3、想一想:你还能用其它方法感受物体的体积吗?

    三、感受物体的容积

    1、①1箱牛奶的体积与6盒牛奶的体积比?(1箱牛奶体积大于6盒牛奶的体积。)②1盒牛奶的体积与1杯牛奶的体积比?(1盒牛奶的体积大于1杯牛奶的体积。)

    从上面的结论中你想到了什么?(整个容器体积大于内中装的体积)

    2、归纳容积的意义(板书)

    3、同桌互相举例说明物体的体积与容器,及其大小比较。

    四、体积单位

    1、长度、面积和体积基本单位的确定:

    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为1立方厘米

    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为1立方分米

    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为1立方米

    感觉一下1立方米的大小

    (1)如果同学们在正方体模型中蹲着,会蹲下几个?

    (2)如果把书包放在这个正方体模型中垒起来,大约可以垒多少个?

    2、容积单位的确定:

    师指出:我把能容纳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物体的容积的大小分别叫做1毫升和1升。

    在生活中计量液体的体积常以毫升和升为单位。(让学生认真阅读理解5960页中的文字,然后同桌相互说一说)

    3、课堂活动:60页1、2题。通过课堂互动,让学生在搜索和交流中熟悉和增强体积和容积单位大小的实感。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新的感受?

    六、布置作业

    课本62-63页练习十二第1、2、5题。

    第二课时

    1、掌握体积单位、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能正确地进行单位间的改写。

    2、让学生参与单位间进率的探究中感知。深化认识与把握。

    3、感悟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进而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让学生借助对模型的分层探讨,理解常用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间的进率的由来,并掌握体积单位改写的方法。

    教学方法知识迁移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复习体积与容积的意义

    一瓶矿泉水的标签写着:净含550ML,表示瓶中水的(容量、体积、容积)是550ML。

    让学生认真一议,弄清问题是什么。显然是针对水的,由于水不是容器,不可能有容量、容积之说。所以只能是体积。

    2、复习常见的体积单位

    回顾一下常见的体积单位

    3、导入新课

    板书:体积与体积单位

    二、合作探究

    1、例5的教学:体积单位进率的的探讨

    (1)课件展示例5:1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小组探究

    全班反馈:一排10个,一层100个,10层1000个。

    (2)探讨

    (3)填空

    (4)熟记。

    找出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规律

    同桌互说互测

    2、例6的教学:体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1)课件展示例6;
    说一说,算一算

    先让学生议一议:

    所示问题的实质是什么?怎么解决?再独立完成,最后进行全班反馈

    反馈:问题的实质方法

    思路的再反思

    三、课堂活动:练习与操作

    1、小组合作:估一估,量一量

    2、练一练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体积单位,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和转化方法。

    五、布置作业

    4、6、7

    数学设计模板 第17篇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6-2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有顺序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探索规律。

    2、方法过程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中事物搭配规律和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体验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有序思考的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并归纳出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今天有许多位老师来到了我们教室和大家一起上课,我想用握手的方式对他们表示欢迎,谁愿意帮老师想想办法,怎样握手才能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呢?

    2、揭示课题。

    师:下面我们就用这中有序的、不重复、不遗漏的思考办法来学习新课——“搭配中的学问”。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笑笑的生日

    1、穿衣搭配:一件T恤,一条牛仔裤,一条休闲裤,如何搭配出一套衣服?有几种搭配方法?

    2、早餐搭配:

    饮料:牛奶豆浆

    早点:面包油条

    饮料和早点各选一份,有几种搭配办法?先自己想想,然后四人一小组交流。

    汇报。板书搭配方法,强调有序搭配。启发说出不同的方法。

    3、去动物园的路线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汇报,再次强调有序搭配,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4、照相的搭配。

    5、找搭配的规律。

    6、师小结。

    三、巩固练习

    1、石头、剪子、布的。游戏。

    2、猜电话号码。

    四、总结

    数学设计模板 第18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会描述线段的特征,会画线段。

    过程与方法:

    结合情景了解线段的画法和意义,掌握线段使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在动手操作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数学体验意识,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通过操作能折、画出线段。

    教学难点:

    线段表象的建立,以及通过线段的特征来判断个图形的线段和线段数量。

    教学工具

    每人一根毛线、一张彩纸。铅笔两根(一曲一直)、毛线一根、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请小朋友每人拿出课前准备的细线,同桌相互比比两根线的长短。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交流结果。

    2、师:现在请小朋友来介绍介绍你们是怎样比的?

    生:我是先把细线的一端对齐,然后把线拉直,再看另一端。

    教师板书:拉直;一端对齐。

    师述:我们把这根细线拉直以后,就可以看成是一根线段。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以学生感兴趣的“比一比谁的线长”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为学生主动构建新知识,做好了知识、能力与心理上的准备。

    1.拿出一根线,贴在黑板上.(要贴成弯弯的)

    2.再拿出一根线,贴在黑板上.(要贴成直直的)

    3.问:这两根线有什么不同?(这两根线的形状不同,一根是直的,另一根是弯的)

    4.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向这样的的线.(指着直的线段说)

    5.分别用一本厚书、一个长方体的盒子比着,在黑板上各画一条线段.

    6.将黑板上的几条线段圈起来,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几何图形,这种图形叫做线段.”

    师:老师让你们猜一个谜语(课件出示谜面):“一条条,一根根,编制衣物少不了,有时直来有时弯,缝缝补补要用着。”

    学生指名回答:毛线

    师: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从毛线中去学习一些数学的知识和本领。(板书课题:线段)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线段。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

    (2)教师说明:一根线段有长有短,说明线段是有一定长度的。当一根线段单独在一起的`时候,为了表示它有两个端点,而且不变形,我们在画的时候要给它装上两个标志(在端点处画一短竖),用这个特殊标志来表示它就是线段。

    【设计意图】:经过身边实物、同桌比较二个环节,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被调动起来,并积聚了大量的线段表象,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知教学,学生的学习欲望强烈,接受状态饱满。由趣促习,能够很好地保存学生的注意力,真正的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此外,由教师介绍两个端点,加上很形象的两个小竖,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端点问题的歧异。

    2、寻找线段

    师:我们身边的物体也有很多线段,比如数学书的这一条边可以看成一条线段(演示)你知道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哪里吗?请小朋友们也拿起自己的数学书,找一找它的哪条边可以也看成线段?这条线段的端点在哪?

    提出要求:找一找,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

    师:孩子们真了不起,拥有一双会观察的小眼睛。

    交流:指一指你最喜欢的图形的线段分别是哪几条

    小结:我们发现每个图形的一条边就是一条线段,并且它是几边形就有几条线段,虽然这些图形中线段的两个端点没标出来,但我们要知道它们是存在的。

    (1)师:请小朋友拿出课前准备的长方形纸,放平在桌子上。

    师述:像长方形纸的四条边就可以看作线段,尺子的边也可以看作是线段。

    (2)师:小朋友观察一下,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也可以看作是线段?(观察、考虑两分钟)

    (要求:要说完整话。比如:什么的边缘是线段。)

    生1:电风扇风叶的边缘可以看作线段。

    生2:黑板的边可以看作线段。

    生3:窗户的边可以看作线段。

    生4:课程表的框边也可以看作线段… …(以上的回答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完整的。)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本环节中,由教师介绍周围的线段到学生自己寻找身边的线段,面对眼前熟悉的情景却要寻找全新的朋友,学生的探究愿望和学习兴趣一下被激发了,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产生了明确的学习需求。

    3、画线段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师:谁来介绍一下线段有哪些特点?

    生1:线段是直的。

    生2:线段还有两个端点。

    生3:画线段时还要装上两个特殊标志。

    4、折线段

    (1)师:现在老师把这张长方形纸对折,然后展开,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看到中间有条线段。

    师:对了,中间的这条折痕我们就可以看作线段。

    (2)初步感知线段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现在谁愿意上台来指一指哪儿可以看成线段。提问:线段是怎么样的?

    小结并板书:线段是直直的。

    竖着拉,斜着拉,这样能把两手之间的一段看成线段吗?

    小结:不管怎么拉它们都是直的,可以看成线段。

    (3)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课件出示图片:两手捏住毛线的两端,叫做线段的“端点”。

    提问:线段有几个端点?

    小结并板书:有2个端点。

    请学生上台指一指毛线的两个端点在什么地方?

    (4)认识线段的示意图(课件出示),建构线段模型。(介绍线段的两个端点可以用两条小竖线表示)

    (5)小结特征: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线段的样子,你认为线段有哪些特点?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6)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认线段)。

    师:你们说得真好!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线段,现在请大家来当小判官:你能判断下面的哪些图形是线段吗?

    交流: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是线段或者不是线段?引导学生从线段的两个基本特征来说明。

    (7)小结: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线段的两个特点:

    1、线段都是直的。

    2、线段有两个端点。

    交流自己对线段的看法。

    三、动手操作,认识线段

    (1)你会画线段吗?

    1.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那你能自己画一条吗?

    2.交流:你用的什么工具,怎样画的?

    3.你能画一条比刚才更长或者更短的吗?

    课后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线段,你能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吗?

    特征:

    (1)线段是直的;线段有两个端点

    (2)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明确线段的特征和画法。

    板书

    认识线段

    特征:

    线段是直的

    线段有两个端点

    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数学设计模板 第19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数学活动,学会读、写小数,进一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知识的迁移。

    [过程与方法]

    通过知识迁移,学会小数的读、写,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新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感受、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在小的数位较多的情况下,学会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

    通过小数读、写法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整数的写法 .

    2、复习整数的读法。复习整数数位顺序表。

    3、尝试改数

    你能不改变这三个数的数字,将这三个数改成小数吗?

    563 4007 12378

    二、 教学小数的数位的顺序表

    (1)复习整数的数位表

    指名学生讲已学过的计数单位有哪些,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①说明什么叫做小数的数位?

    ②小数的计数单位哪最大,它和整数个位间进率是多少,那么表示十分之几的数要写在小数点右面第几位,这个数位叫做十分位。

    ③表示百分之几的数要写在小数点右面的第几位,这个数位叫什么,它所对应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④表示千分之几的数要写在小数点右面的第几位,这个数位叫做什么,它所对应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⑤再往下还可以有万分位、十万分位、百万分位等,因为数较多的不常用,我们在数位表上就用“……”表示。

    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上面的问题。

    小结:实际用时小数和整数常写在一起,这样的数也叫做小数,小数点左边的部分就称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数就称小数部分。

    三、学习小数的读法

    (1)、读55.55

    教师:通过预习,小数55.55应该怎么读?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呢?

    学生(猜测):五十五点五十五;五十五点五五;五十五点五十分五百分。

    教师:哪个同学回答正确?正确读法是“五十五点五五”.小数的正确读法是什么?

    [小结] 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读法不同,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读法读,小数部分按从左到右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

    (2)、读5050.005

    (课件出示5050.005读作)

    教师:按照我们刚才的小结,大家一起读出这个小数。

    学生:五千零五十点零零五。

    教师:在这里老师要强调,小数点后面的每一个数字都要读,这一点大家必须记住。

    (3)、整理小数的读法

    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成“零”,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

    四、学习小数的写法

    (1)、感悟写的"方法

    教师:根据小数的读法,你能写出小数吗?

    (幻灯片出示:写出下面的 小数三点三零、六十四点零五、零点零零四、一点零零一)

    教师:请同学们快速写出白版上的小数,彼此检查看看正确与否。

    学生:交流自己的成果,总结小数的写法。

    教师在学生书写过程中进行检查,对有问题的学生及时点拨指导,使每个学生都会写出相应的小数。

    [小结]在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写,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写几个0.

    五、探究提升

    (1)、多少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十分位右边应该是哪一位?百分位右边应该是哪一位呢?

    (2)、指出345.679整数部分中的每一位分别是什么位?

    (3)、再指出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分别是多少?

    六、达标测评

    (1)、写出下面的小数。

    零点零七 五点零六 十点零零二

    三百点七一 零点零一四 十五点五零三

    (2)、填空

    0.9里面有( )个 0.1,0.07里面( )个0.01,

    4个( )是0.04,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第一位是(),第三位是( )。

    (3)、读出下面各数

    南江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数学设计模板 第20篇

    【教学内容】

    找规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画图,由简到繁,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进一步巩固、发展学生找规律的能力,体会找规律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2、体会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掌握一些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会用一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进一步体验充满着探索与创造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探索规律的兴趣。

    【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画图,由简到繁,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一组题,比一比,谁最能干。

    (1)根据数的变化规律填数。

    13、11、9、()、()、()。

    (2)根据下面图形的排列规律,接着画出4个。

    (3)2、4、8、16、()、()(课件说明:先出现16、()、(),让学生找不到或者不容易找到

    答案。体会必须要找到规律。再出现2、4、8、16,再次让学生体会要从给出的条件出发找到规律)。

    2、揭示课题:

    教师:这就是我们的一种数学思考方法,难的问题解决不了或不容易解决,我们就从简单问题入手。通过比较、分析,

    找到规律,然后再解决问题。下面我们就利用这一策略来解决问题。

    【探索规律】

    1、游戏引入:表扬刚才发言比较好的同学,与他们握手,然后让学生思考,刚才老师和学生一共握了几次?再选一位同

    学与其余同学握手,再问一共握了几次,依次……让学生体会到有规律但不容易一下子说出答案,那么全班呢?(临时收集人数)

    这需要我们从人数最少的时候开始找规律,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看成一个点,握手看成连线。那么我们就可以将握手问题看成是连线问题。

    2、教学例1。

    6个点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8个点呢?

    (1)独立思考,发现规律。

    ①给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老师边巡视,观察学生在做什么,怎么操作的,边询问学生是怎么想的。

    (预设:有的同学会很快找到规律并得到结果;
    有的同学能找到答案,但说不清楚规律;
    有的同学不能找到规律,或不能很快找到,但是可以一直画到6个点甚至8个点;
    还有可能能连但有遗漏;
    学生可能很容易发现,用一个点先和其他所有点连接的方法,而其他的方法不一定能想到。)

    ②针对学生的情况,抽一两个人说说自己的"发现。其他同学听,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数学设计模板 第21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

    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与文本人物的对话交流,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

    2、体会作者如何进行人物语言描写,而使表达产生感人的效果。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件事情?

    二、新授

    1、板书课题。

    2、问:两件事情中哪件是作者耳闻的?哪件事情是作者目睹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这两件事情给作者一个共同的感受,是什么?用一个词概括。(温暖)

    三、为什么会让人感到温暖呢?通过“读、悟、议、再读”,重点体会人物的感情

    文章最为感人的是两处人物的语言描写。学习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读,体会,并发动学生相互评议、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因此,我设计如下环节:

    1、读:

    学生自由读两个小故事,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语句,反复读,体会阿姨和母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德。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把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

    2、悟:

    读中感悟,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在读书时联系已有生活经历,体会感悟,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3、议:

    即教师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讨论交流,让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见解,允许有不同意见,并鼓励创新,围绕“为什么不抱怨护士?”展开,让学生各抒己见,明确了母亲把护士看成女儿,宽容护士的举动。“议”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老师搭设的学习舞台上发挥、表演。

    4、再读:

    在学生深入体会感受后,把自己体会到的朗读出来。使学生在读中欣赏品味,既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提高品味词句的能力,又再一次为文中人物的高尚品质所折服。

    5、想:

    如果你就是文中的人物,你的心情又如何呢?又会说些什么呢?“想”既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再现课文内容,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四、作业设计

    提供两个情景让学生进行写话练习并交流。

    【板书设计】

    阿姨为奶奶推门──听说 温暖

    母亲原谅护士──亲历 温暖

    数学设计模板 第22篇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对1亿进行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2、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简单过程,初步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培养愿意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简单过程,培养对1亿大小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工具

    教学准备:课件、一包打印纸、一把大米、尺子、天平、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填一填:一个一个的数,10个一是( )

    10个10是( );
    10个100是( );
    10个1000是( )。

    1亿是10个( ),100个( )1000个( ),10000个( )。

    2、网络数据:

    20xx年中国移动电话的数量超过1亿部。

    20xx年中国的网民超过1亿人。

    哈雷彗星的尾巴长达1亿千米。

    我国的小麦产量一直稳定在1亿吨左右。

    中国移动平均每天可以净赚1亿元。

    老师:

    一亿到底有多大呢?

    走路的时候就在想“一亿步有多远?”

    吃饭的时候就会想“一亿粒米有多重?”

    发作业本的时候就会想“数一亿本练习本要多少时间?”

    二、新知探究

    (一)数一数。

    1、质疑:出示一大堆本作业本场面让学生直接数【疑惑:数不了】

    2、解惑:讨论怎么办?【化难为易】

    问题——数作业本要花多少时间?

    材料——作业本,计时器

    步骤——先测出数1本(10本)所需的时间

    再推测出100本,1000本,100000本。100000000本需要的时间。

    过程——表格式

    10本100本1000本10000本100000本1000000本10000000本100000000本

    9秒( )( )( )( )( )( )( )

    算一算

    合( )分钟=( )小时=( )天=( )年

    小结——从现在开始(9岁)要数到18岁才能数完。

    3、试一试

    (二)量一量

    一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

    (三)、称一称。(小组合作)

    1、问题

    数出100粒大米,称称大约重2、5克

    照这样计算,一亿粒大米约重多少克?

    2、步骤

    1000(粒)10000 100000000

    25(克)250 2500000

    3、结论:亿一粒大米约重2500000克。

    4、运用

    (1)我们全国大约有13亿人,如果每人每天节省一粒米,全国一天大约能节省多少克粮食?

    (2)如果每人每天吃大米400克,这些节省下来的大米可供一个人吃多少天?大约合多少年?

    课后小结

    三、课堂小结。

    1、你知道了什么?(节约从每一粒米开始)每人每天大约吃400克大米,13亿中国人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大约够一个人吃(81250)天≈(223)年。

    (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喜马拉雅山高约88848米,一亿张白纸叠在一起比喜马拉雅山都还高!。未知的世界等待你去发现!

    2、你学到了什么?(化难为易)

    课后习题

    3、你还想知道什么,请用课堂上的方法和步骤继续研究。并将你收获到知识做成手抄报进行展示。

    板书

    一亿有多大

    数学设计模板 第23篇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钟面,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面模型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两位小朋友,他们是喜洋洋和懒洋洋,(课件)懒洋洋怎么没有来?他去哪了?他迟到了,喜洋洋就送给他一份礼物,是什么呢?

    生:钟表。

    师: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板书认识钟表)。

    (二)认识钟面

    1.老师带来了一个钟面,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些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给你的同桌。

    2.交流汇报:

    (1)生汇报:有2根针,一根长,一根短;
    钟面上还有数字(1、2、3.----12);
    钟面上还有小圆点或一点一点的。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

    (2)仔细研究:

    师边板书边说:小朋友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师生边写边说),这些数又是怎么排列的呢?(从1到12这样子排列的,12个数围成了一圈,这12个数还把钟面分成了好多格子。是多少格呢?数一数(师生)。

    钟面上有两根针(师边画边说),一根长,一根短。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吗?,生说师归纳板书:又长又细的那根叫分针,又粗又短短的那根叫时针。

    哪你知道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是朝哪个方向走的?

    钟面上的分针、时针是顺着1、2、3、4、5、6、7、8、9、10、11、12的方向走的

    4.现在你能很快认得出钟上的分针和时针了吗

    请你指一指说一说,(课件)。

    (三)认识整时

    看一看

    导入:我们已经认识了长的叫分针,短的叫时针。那你们知道它们是怎样告诉我们时间的吗?

    说一说

    1.(出示三个钟面)老师这儿还有几个钟面,仔细观察,分别是几时?

    第一个是几时?(2时)你是怎么看出这个时间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

    第二个呢?(4时)那你又是怎么看出来这个时间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4,就是4时。)

    第三个呢?(8时)你是怎么看出来这个时间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

    2.刚才我们认的2时,4时,8时,请仔细观察一下,这几个钟面上的指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分针指着12时)

    3.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最常用的表示方法就是这种,一个数字加上一个时字,把这种方法叫做普通计时法。

    师:这是整十的第一种表示法,第二种表示方法是生么呢?

    接着出示电子表表示的时刻,让学生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然后教师再提问:电子表是怎样表示时间的?像电子表这样表示时刻的方法你还在哪里见过?你能试用这种方法表示2时吗?

    学生试着用电子表示法写时间。教师小结出用电子表表示时间的方法,为了巩固知识,我紧接着出示8时、10时让学生用两种方法写出来。

    (四)练习:书上做一做“小明的一天”。

    1、请学生用两种方法表示。

    2、小明几时吃饭,钟面是什么样的?

    3、小明是几时看动画片的,钟面是什么样的?

    4、同样都是9时,小明做的事情为什么不一样?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收获。

    推荐访问:模板 数学 设计 数学设计模板23篇 数学设计模板(推荐23篇) 数学设计模板范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