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秘网 - www.nagforex.cn 2024年05月20日 22:29 星期一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教案设计 >

    2023平行四边形教案设计12篇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3-07-22 19:12:01

    平行四边形教案设计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和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平行四边形教案设计12篇,供大家参考。

    平行四边形教案设计12篇

    平行四边形教案设计 第1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观察和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转化的思想。

    三、教学准备

    平行四边形卡纸一张,剪刀一把,三角尺一个,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创设情境。

    (1)呈现教材第86页单元主题图。(PPT课件演示)

    教师:瞧!校园门口,你在哪些物体上看到了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

    (2)学生汇报交流。

    (3)回顾:我们生活在一个图形的世界里,这些图形有大有小,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我们已经研究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预设学生回答: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4)引入新课:这幅图中除了有长方形和正方形,还有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你们会计算它们的面积吗?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进入多边形的面积的学习。(板书单元课题:多边形的面积)

    2.揭示本节课题。

    复习引入。(PPT课件演示)

    请大家看校园门口的这两个花坛,哪一个大呢?要比较花坛的大小,其实就是比较它们的什么?你会算哪个花坛的面积?怎样计算?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情境创设,让学生从实际生活(教材主题图)中发现图形,巩固和加深对已学图形特征的认识,引入多边形及面积的概念,从而揭示单元课题;
    从比较主题图中的两个花坛的情境引入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以小见大,在渗透思考方法中揭示本节课的课题,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同时又为后面探究面积公式指引了转化的方向。

    (二)主动探索,推导公式

    1.用面积单位测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提问:要知道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办?(PPT课件演示)

    引导学生回顾用面积单位测量图形面积的方法。

    (2)操作:现在把它们放在方格纸上,一个方格代表1m2,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你能数出来吗?长方形的面积呢?(教师适时用PPT课件演示)

    (3)学生先独立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互相交流。

    预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方法一:从左往右数,每行6个,有4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4平方米;

    方法二:先数整格有20个,再数半格有8个,相当于4个整格,合起来一共是24平方米。

    长方形的面积:长6米,宽4米,面积是64=24(平方米)。

    (4)教师小结:虽然大家数的方法不一样,但同学们都是在用面积单位进行测量。

    (5)填写表格。

    ①师生共同完成表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它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长方形呢?(PPT课件演示)

    ②引导学生观察: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③交流回报,小结:有的同学发现了,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相等。还有的同学发现,这个平行四边形底乘以高正好等于它的面积,由此猜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设计意图】面积计算最基本的方法是单位面积测量法,即用统一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这个方法虽然学生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已经使用过,但因为平行四边形中出现了半格,所以本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测量;
    对于长方形的面积,学生已会计算,可直接通过计算得出结果;
    再通过对比它们的底(长)、高(宽)和面积的数据,沟通这两个图形之间的联系,为后面进一步探寻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做准备。

    2.操作思考,推导公式。

    (1)教师:看来,数方格的确能让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是,如果有很大一块草坪,数方格方便吗?显然是不方便的。如果不数方格,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恰好等于底高,那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等于底高呢?看来,还需进一步研究哦!(PPT课件演示)

    (2)引导学生确定探究方向:我们已经学过某些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否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它们来计算面积呢?请大家借助手中的平行四边形卡纸,先独立思考、动手操作,找到答案后在小组内交流。

    (3)操作转化,推导公式。

    ①操作转化。

    a.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剪拼平行四边形,将它转化成长方形后组内交流。

    b.学生展示汇报。(PPT课件演示)

    c.大家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为什么要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来剪开?有多少种不同的剪法?为什么?

    ②观察思考。

    a.观察:原来的平行四边形和转化后的长方形,你发现它们之间有哪些等量关系?(PPT课件演示)

    b.思考: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 )相等,平行四边形的( )和长方形的( )相等,这两个图形的面积( )。(PPT课件演示)

    c.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③概括公式。

    你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会用字母表示吗?(PPT课件演示,板书公式)

    (4)回顾与小结。

    ①我们已经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回顾一下,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②教师小结:首先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沿高剪开后平移拼成一个长方形,再观察原来的平行四边形和拼接后得到的长方形,发现等量关系: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相等,两个图形的面积也相等。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像这样把未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成已学的长方形的面积来研究的方法,在我们数学学习中经常用到。如果同学们在后面的学习中碰到类似的问题,也可以用它来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在尝试单位面积测量法之后,本环节首先让学生感受到数方格的局限性,启发他们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学的图形来计算面积,激发他们探究公式的欲望;
    在推导公式的过程中,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活动:第一个层次是操作转化,让学生达成共识沿高剪开后通过平移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第二个层次是观察思考,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后发现转化前后图形之间的等量关系,沟通了两个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有效推导面积公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第三个层次是概括公式,水到渠成。这样设计层次清楚,目标明确。最后的小结环节,在引导学生回顾推导公式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回顾反思的能力,同时又渗透转化思想。

    (三)巩固运用,解决问题

    1.教学教材第88页例1。

    (1)出示例题,呈现问题情境。(PPT课件演示)

    (2)理解题意,叙述题目内容。

    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是什么?

    ②学生根据图文叙述:知道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6米,高是4米,求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收集信息,明确问题。

    ①提问: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什么?

    ②思考:要求花坛的面积,其实就是求什么?

    ③归纳:要求花坛的面积,其实就是求底是6米、高是4米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4)学生独立解答。

    (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规范书写。

    2.课堂练习。

    完成教材第89页练习十九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3)全班集体交流:这个问题你是怎样算的?

    【设计意图】例1是直接从情境中选取的实际问题,既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应用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又可以具体验证计算公式的正确性(与数方格所得的面积相等);
    同时还应注意对书写格式的指导,即先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再将数据代入公式求值。

    (四)变式练习,内化提高

    1.基本练习。

    完成教材第89页练习十九第2题。(PPT课件演示)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3)全班集体交流第3题:这个图形的面积你是怎样计算的?(注意选择平行四边形中对应的底和高来计算面积。)

    参考答案:12cm2;
    18.72cm2;
    4.8cm2。

    2.提高练习。

    完成教材第89页练习十九第4题。(PPT课件演示)

    (1)理解题意:怎样计算出这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先测量出平行四边形中对应的底和高,再利用公式计算。)

    (2)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集体交流:两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怎样计算面积?

    3.拓展延伸。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相等吗?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一定等底等高吗?(PPT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通过基本练习的计算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公式,提高练习则让学生在计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公式的理解与运用,最后的拓展延伸旨在让学生在辨析中发散思维。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1.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怎样学的?

    2.今天我们主要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还学习了利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推导公式时,我们首先选择的是计算面积的基本方法,就是单位面积测量法,通过数方格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再观察表格中的数据,猜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为了验证这一猜想是否正确,又通过剪拼的操作,将未知的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知的长方形来研究,最后通过观察对比发现转化前后的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等量关系,从而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等于底乘高,从而也验证了猜想的正确性。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经历了测量观察猜测转化验证的过程,最后我们还利用公式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六)作业练习

    1.课堂作业:练习十九第5题。

    2.课外作业:练习十九第3题。

    平行四边形教案设计 第2篇

    一、 教学目标:

    1.掌握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来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2.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四种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证明问题.

    3.通过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的应用,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 重点、难点

    1.重点:平行四边形各种判定方法及其应用,尤其是根据不同条件能正确地选择判定方法.

    2.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综合应用.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的两个例题都是补充的题目,目的是让学生能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第三种判定方法和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学生程度好一些的学校,可以适当地自己再补充一些题目,使同学们会应用这些方法进行几何的推理证明,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寻找最佳解题途径的能力.

    四、课堂引入

    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3. 【探究】 取两根等长的木条AB、CD,将它们平行放置,再用两根木条BC、AD加固,得到的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吗?

    结论: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五、例习题分析

    例1(补充)已知:如图, ABCD中,E、F分别是AD、BC的中点,求证:BE=DF.

    分析:证明BE=DF,可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也可以证明

    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比较方法,可以看出第二种方法简单.

    证明:∵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CB,AD=CD.

    ∵ E、F分别是AD、BC的中点,

    DE∥BF,且DE= AD,BF= BC.

    DE=BF.

    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BE=DF.

    此题综合运用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判定另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再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结论;题目虽不复杂,但层次有三,且利用知识较多,因此应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证明思路.

    例2(补充)已知:如图, ABCD中,E、F分别是AC上两点,且BEAC于E,DFAC于F.求证: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

    分析:因为BEAC于E,DFAC于F,所以BE∥DF.需再证明BE=DF,这需要证明△ABE与△CDF全等,由角角边即可.

    证明:∵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且AB∥CD.

    BAE=DCF.

    平行四边形教案设计 第3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仪,教具:课本“探究”内容;
    补充材料制成投影片.

    学生准备:复习,平行四边形性质;
    学具:课本“探究”内容.

    学法解析

    1.认知题后:学习了三角形全等、平行四边形定义、性质以后学习本节课内容.

    2.知识线索:

    3.学习方式:采用动手操作来发现新的知识,通过交流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逆向思索

    教师提问:

    1.平行四边形定义是什么?如何表示?

    2.平行四边形性质是什么?如何概括?

    学生活动:思考后举手回答:

    回答: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下图: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回答:2.平行四边形性质从边考虑:

    (1)对边平行,

    (2)对边相等,

    (3)对边平行且相等(“”);
    从角考虑:对角相等;
    从对角线考虑: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借助上图直观理解).

    教师归纳:(投影显示)

    平行四边形【活动方略】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显示课本P96和P97“探究”的问题.用问题牵引学生动手操作、思考、发现、归纳、论证,可以让学生分成4人小组讨论,然后再进行小组汇报,教师同时也拿出教具同学在一起探索.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拿出准备好的学具探究.在活动中发现:

    (1)将两长两短的四根细木条(或用硬纸片),用小钉铰合在一起,做成四边形,如果等长的木条成对边,那么无论如何转动这四边形,它的形状都是平行四边形;

    (2)若将两根细木条中点用钉子钉合在一起,用像皮筋连接木条的顶点,做成一个四边形,转动两根木条,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将两条等长的木条平行放置,另外用两根木条(不一定等长)用钉子予以加固,得到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教案设计 第4篇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有关概念和性质的过程,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惯;

    2.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能简单应用;

    教学重点:

    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索。

    教学难点:

    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理解。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 问题导学

    四边形和三角形一样,也是基本的平面图形,它都有哪些性质呢?应该从何处着手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呢?

    (二) 自主学习

    2、教材导读

    问题1首先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内容动手拼一拼,并把重要的内容下面画上横线.

    再次让学生按照导学案上的步骤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从而得出结论: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注 意:表示平行四边形四个顶点的大写字母应顺时针或逆时针排列.

    问题2首先让学生按照导学案提示操作,再次完成课本“做一做”.

    从而得到结论: :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2、自主测评

    对“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进行检测。

    注意:答题过程的书写。

    3、收获与问题

    整个自主学习的环节,学生有什么想法,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并予以解决。

    比如: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呢?

    为什么任意一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由两个全等三角形拼接而成?

    (三)合作学习

    此题组的设计就是让学生合作探究本节内容的难点,然后达成共识。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再合作完成有争议的问题。

    注 意:辩题设计第三题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来做。

    (四)探究展示

    1、问题共析

    此环节让学生将组内问题在全班展示,组组交流,教师点评。

    2、展题设计

    对本节内容难点的巩固,1题较为简单,是对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该性质的直接应用。

    2题根据提示利用条件“DE平分∠ADC”和AD∥BC.

    注 意:解题的书写格式。

    (五)评价归纳

    先让学生对着学案上的标题总结本节内容,然后自由发表观点,谈收获。

    (六)深化拓展

    此环节是对本节内容进行全面检测。试题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反思、能力提升、拓展创新。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平行四边形教案设计 第5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掌握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对角线的性质,并能初步用其来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通过探索、发现、论证培养学生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锻炼学生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观察、合作、讨论、交流中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积极思考、合作学习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

    理解并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教学方法:

    探究、启发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通过观察,让学生勾勒出发现的几何图形:平行四边形,然后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从而引出平行四边形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是一种美观实用的图形,因此我们有必要系统学习一下平行四边形。

    二、判断图形,明确概念

    通过一些图片的判断,让学生认识什么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然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定义: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引入概念:

    三、平行四边形的画法

    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画出平行四边形,老师指导学生完成。

    接着老师展示画平行四边形的步骤,并演示给学生看。

    四、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旋转

    用一枚图钉在O点穿过,将平行四边形ABCD绕点O旋转180,观察旋转后的平行四边形ABCD与纸上画的平行四边形EFGH是否重合。

    让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教师总结:我们发现,旋转之后的两个平行四边形完全重合,即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角线的交点O就是对称中心。

    五、例题与练习

    1、例题1:

    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A=40,求其他各个内角的度数。

    思路导引:已知一个平行四边形与其中的一个角,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两邻角互补,

    所以∠A+∠D=180,∠A+∠B=180,从而求出∠D和∠B,再求∠C。

    2、例题2: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8,周长等于24,求其余三条边的长。

    解:∵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AB=DC,AD=BC(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又∵AB=8

    AB+BC+CD+DA=24

    ∴CD=8,AD=BC=4

    3、练习

    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AB=8,AO=3,∠ABC=50°

    则CD=________,AC=________,

    ∠BAD=________,∠CDA=________

    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150°那么

    ∠A=__________,∠D=_________

    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4:5,那么

    ∠B=__________,∠C=_________

    六、小结与作业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3、运用性质解决问题

    作业安排

    作业

    课本43页练习第1题和第2题

    平行四边形教案设计 第6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对学生进行辩诈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公式并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具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翻书到86页,仔细观察,找一找图中有哪些学过的图形?

    2、好,下面谁来说一说你找到了哪些学过的图形?

    3、请观察这两个花坛,哪一个大呢?假如这块长方形花坛的长是3米,宽是2米,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板书),得出长方形花坛的面积是6平方米,平行四边形面积我们还没有学过,所以不能计算出平行四边形花坛的面积,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

    二、民主导学

    (一)、数方格法

    用展示台出示方格图

    1、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如果每个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18平方厘米)

    2、这是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每一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自己数一数是多少平方厘米?

    请同学认真观察一下,平行四边形在方格纸上出现了不满一格的,怎么数呢?可以都按半格计算。然后指名说出数得的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3、请同学看方格图填87页最下方的表,填完后请学生回答发现了什么?

    小结: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则它们的面积相等。

    (二)引入割补法

    以后我们遇到平行四边形的地、平行四边形的零件等等平行四边形的东西,都像这样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方不方便?那么我们就要找到一种方便、又有规律的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

    (三)割补法

    1、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的平行四边形沿着所作的高剪下来,自己拼一下,看可以拼成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

    2、然后指名到前边演示。

    3、教师示范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

    刚才发现同学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时,就把从平行四边形左边剪下的直角三角形直接放在剩下的梯形的右边,拼成长方形。在变换图形的位置时,怎样按照一定的规律做呢?现在看老师在黑板上演示。

    ①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

    ②左手按住剩下的梯形的右部,右手拿着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

    ③移动一段后,左手改按梯形的左部。右手再拿着直角三角形继续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到两个斜边重合为止。

    请同学们把自己剪下来的直角三角形放回原处,再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向右慢慢移动,直到两个斜边重合。(教师巡视指导。)

    4、观察(黑板上在剪拼成的长方形左面放一个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便于比较。)

    ①这个由平行四边形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较,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②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③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样的关系?

    教师归纳整理: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它的长、宽分别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相等。

    5、引导学生总结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长方形右面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平行四边形右面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6、教学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板书:S=ah

    说明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写成ah,也可以省略不写,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或者S=ah。

    (6)完成第81页中间的填空。

    7、验证公式

    学生利用所学的公式计算出方格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的"面积相比较相等,加以验证。

    条件强化: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底和高)

    三、检测导结

    1、学生自学例1后,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讲解。

    2、判断,并说明理由。

    (1)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2)平行四边形底越长,它的面积就越大()

    3、做书上82页2题。

    4、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5、作业

    练习十五第1题。

    附: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S=ah或S=ah

    平行四边形教案设计 第7篇

    教材分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同时又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圆的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计算的基础。教材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为重点,先用数方格方法计算图形的面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含义,为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提供感性材料。再是通过割补实验,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与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确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从已经学过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新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明确面积计算公式的意义和。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从“学会”到“会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教学中以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为基础,通过学生比一比、看一看、动一动、想一想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来在实际生活中用一用。

    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思维能力和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本节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了平移旋转的思想,为将来学习图形的变换积累一些感性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剪、拼、摆等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学具。

    教学过程:

    一、质疑引新

    1、显示长方形图

    长方形的面积怎样求?

    2、电脑展示长方形变形为平行四边形。

    原来的长方形变成了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怎样求呢?

    二、引导探究

    (一)、铺垫导引

    出示第42页三幅图,先让学生说出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几厘米,然后数出它们的面积。

    小结:用数方格的方法求面积比较麻烦,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求出它们的面积呢?

    实验、操作(小组合作):把后两幅图转化成长方形

    电脑在学生感到有困难的时候提示,利用闪烁功能,先把两个小长方形比较,表明两个小长方形形状相同。根据学生讨论结果,演示剪、移、拼过程。

    集体交流,重点讨论第二幅图的多种剪、移、拼方法(根据学生回答电脑演示不同的剪拼过程)

    讨论:

    剪拼前后,图形的形状变了没有?面积有没有变?

    做了这个实验你想到了什么?

    (二)、实验探索

    刚才用剪、移、拼的方法解决一个求图形面积的问题,用这样的方法,你能不能探索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呢?

    学生实验操作

    1、提出实验要求:在平行四边形上找到一条线段,沿这条线段剪开,移一移、拼一拼,把它拼成一个长方形。

    2、分小组实验操作,把实验结果填在书上表格内,鼓励多种剪拼法。

    3、集体交流,展示不同的剪拼结果。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分别演示不同的剪拼过程。

    结合学生发言提问:

    你在平行四边形上沿哪条线段剪开的?

    这条线段实际上是平行四边形的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沿着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任意一条高,都可以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拼成一个长方形。

    (三)总结归纳

    问:

    1、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后,两种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2、剪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电脑演示比较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的长度、长方形的宽分别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的长度。)

    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追问: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用字母表示公式

    学生自学P44~P45有关内容

    集体交流:S=a×h

    S=a·h

    S=ah

    教师强调乘号的简写与略写的方法

    三、深化认识

    1、验证公式

    学生利用公式计算P43表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看结果是否和实验结果一样。

    2、应用公式

    a) 例题

    学生列式解答,并说出列式的根据。

    b) 做练一练

    四、巩固练习

    1、求下列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底5厘米,高3。5厘米 底6厘米,高2厘米

    2、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哪个算式正确?(单位:米)

    3×8 3×6 4×8 6×8 3×4 4×6

    3、求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多少?

    面积:56平方厘米

    底:8厘米

    4、开放题:山西地形图。先根据信息猜测是哪个省市的地形图,山西南北大约590千米,东西大约310千米,估计它的土地面积。

    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多种想法

    五、总结全课(电脑显示、学生口答)

    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沿着高剪成两部分,通过( )法,可以把这两部分拼成一个( )形。这个长方形的( )等于平行四边形的( ),这个长方形的( )等于平行四边形的(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 ), 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

    平行四边形教案设计 第8篇

    一 教学目标:

    1.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中,理解并掌握用边、对角线来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2.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

    3.培养用类比、逆向联想及运动的思维方法来研究问题.

    二 重点、难点

    1.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及应用.

    2.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灵活应用.

    3.难点的突破方法: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同时它又是后面进一步研究矩形、菱形、正方形判别的基础,更是发展学生合情推理及说理的良好素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在本课中,可以探索活动为载体,并将论证作为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与必要发展,从而将直观操作与简单推理有机融合,达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目的.

    (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1、2都是平行四边形性质的逆命题,它们的证明都可利用定义或前一个方法来证明.

    (2)平行四边形有四种判定方法,与性质类似,可从边、对角线两方面进行记忆.要注意:

    ①本教材没有把用角来作为判定的方法,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作为补充;

    ②本节课只介绍前两个判定方法.

    (3)教学中,我们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如通过欣赏图片及识别图片中的平行四边形,使学生建立对平行四边形的直觉认识.并复习,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建立新旧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接着提出问题:小明的父亲手中有一些木条,他想通过适当的测量、割剪,钉制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你能帮他想出一些办法来吗?从而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使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从整体上把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别”的方法.

    然后利用学生手中的学具——硬纸板条,通过观察、测量、猜想、验证、探索构成平行四边形的条件.

    在学生拼图的活动中,教师可以以问题串的形式展开对平行四边形判别方法的探讨,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实现对平行四边形各种判别方法的掌握,并发展了学生说理及简单推理的能力.

    (4)从本节开始,就应让学生直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去解决问题,凡是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知识证明的问题,不要再回到用三角形全等证明.应该对学生提出这个要求.

    (5)平行四边形知识的运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直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例如,求角的度数,线段的长度,证明角相等或线段相等;
    二是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判定直线平行等;
    三是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再眼再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

    (6)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判定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是本章的重点内容,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这些知识.

    三 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安排了3个例题,例1是教材P96的例3,它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运用,此题最好先让学生说出证明的思路,然后老师总结并指出其最佳方法.例2与例3都是补充的题目,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灵活和综合地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例3是一道拼图题,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动起来,边拼图边说明道理,即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让学生再用四个不等边三角形拼一个如图的大三角形,让学生指出图中所有的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四 课堂引入

    1.欣赏图片、提出问题.

    展示图片,提出问题,在刚才演示的图片中,有哪些是平行四边形?你是怎样判断的?

    2.【探究】:小明的父亲手中有一些木条,他想通过适当的测量、割剪,钉制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你能帮他想出一些办法来吗?

    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硬纸板条,通过观察、测量、猜想、验证、探索构成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思考并探讨:

    (1)你能适当选择手中的硬纸板条搭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2)你怎样验证你搭建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3)你能说出你的做法及其道理吗?

    (4)能否将你的探索结论作为平行四边形的一种判别方法?你能用文字语言表述出来吗?

    (5)你还能找出其他方法吗?

    从探究中得到:

    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1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2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教案设计 第9篇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运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有关问题,清楚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2、能利用它们的性质和判定进行推理和计算。

    3、使学生明确知识体系,提高空间想象能力,掌握基本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特殊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

    难点:能用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进行几何证明和计算。

    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

    1.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O点,已知AB=3cm,AC=5cm

    则BC=_____cm,△BOC的周长=_____cm

    2)如图所示: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O点,已知AB=5cm,AC=6cm,

    则你能求出哪些线段的长度?

    3)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O点,已知OA=3cm,

    则AB=_____cm,△BOC的周长=_______cm.

    小结: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PPT呈现)

    2.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要使平行四边形ABCD成为矩形,需要增加的条件________.

    要使平行四边形ABCD成为菱形,需要增加的条件________.

    要使矩形ABCD成为正方形,需要增加的条件________.

    要使菱形ABCD成为正方形,需要增加的条件________.

    小结: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PPT呈现)

    二、深化提高:

    1.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AD⊥BC,垂足为点D,AN是△ABC外角∠CAM的平分线,CE⊥AN,垂足为点E,

    (1)求证:四边形ADCE为矩形;

    (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

    四边形ADCE是一个正方形?并给出证明.

    2.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

    过点D作DP∥OC,过C点作CP∥DO,交DP于点P,

    试判断四边形CODP的形状.

    变式1:如果题目中的矩形变为菱形,(图一)结论应变为什么?

    变式2:如果题目中的矩形变为正方形,(图二)结论又应变为什么?

    3.如图,在中,是边的中点,分别是及其延长线上的点,.

    (1)求证:.

    (2)请连结,试判断四边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若四边形是菱形,判断的形状。

    三、拓展提高

    1.如图,以△ABC的三边为边在BC的同侧分别作三个等边三角形,即△ABD、

    △BCE、△ACF,

    (1)四边形ADEF是什么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EF是菱形?

    (3)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以A、D、E、F为顶点的四边形不存在.

    2.如图,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顶角∠BAC=,(<60°)D是BC边上的一点,连接AD,线段AD绕点A顺时针旋转到AE,过点E作BC的平行线,交AB于点F,连接DE,BE,DF.

    (1)求证:BE=CD;

    (2)若AD⊥BC,试判断四边形BDFE的形状,并给出证明,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1.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P为对角线BD上一点,

    PE⊥BC,垂足为E,PF⊥CD,垂足为F。

    求证:EF=AP

    2.如图,正方形ABCD中,E是对角线BD上的点,且BE=AB,

    EF⊥BD,交CD于点F,DE=2.5cm,求CF的长。

    3.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8cm,BD=6cm,

    DH⊥AB于H,求:DH的长。

    平行四边形教案设计 第10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类比的方法,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2.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另一种判定方法,并学会简单运用.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行四边行判别条件的探索过程,在有关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

    2.在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平行四边形判别条件的探索,培养学生面对挑战,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式 教具 三角尺

    教学重点

    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探究、运用.

    教学难点

    对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探究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复习引入:

    问题1: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2.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有哪些?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第二环节 探索活动

    活动:

    工具:两对长度分别相等的木条。

    动手:能否在平面内用这四根笔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思考1.1:你能说明你所摆出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已知:四边形ABCD中,AD=BC,AB=CD. 试说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思考1.2:以上活动事实,能用文字语言表达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学具动手操作、观察,完成探究活动1,共同得到:

    (1)只有将两两相等的木条分别作为四边形的两组对边才能得到平行四边形.

    (2)通过观察、实验、猜想到: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在拼四边形时,能否将相等两木条作为四边形的对边;

    (2)转动四边形,改变它的形状的过程中,能否观察得到在此过程中它始终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3)学生能否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得出正确的证明思路.

    第三环节 巩固练习

    例1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1=∠2,∠3=∠4.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例2 如图所示,AC=BD=16,AB=CD=EF=15,CE=DF=9,图中有哪些互相平行的线段?

    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2)两组对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3)一组对边平行且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4)一组对边平行,一组邻角互补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2.有两条边相等,并且另外的两条边也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3.如图所示,四个全等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大的三角形,找出图中所有的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4.如图:AD是ΔABC的边BC边上的中线.

    (1)画图:延长AD到点E,使DE=AD,连接BE,CE;

    (2)判断四边形ABE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第四环节 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主要围绕下列几个问题:

    (1)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有哪几种?

    (2)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出平行四边形的这几种判定方法的,这样的探索过程对你有什么启发?

    (3)平行四边形判定的应用 集备意见 个案补充

    平行四边形教案设计 第11篇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第1课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在编排上非常重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使学生不仅掌握面积计算的方法,更要参与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操作中,积累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基本的活动经验,完成对新知的建构。本节课首先通过具体的情境提出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问题。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学生面对一个新的问题,思考如何去解决,使学生感到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其次,对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培养,使学生能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让学生归纳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本方法。根据学生的多种剪法,组织学生讨论这些剪法的共同特点,并比较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能运用数方格、割补等方法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初步感受转化思想;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自主、和谐的探究情境,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陶冶情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创新精神,感受数学知识的奇妙。

    【学情分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且,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运用会为学生学习后面的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奠定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本节课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发展,渗透转化、等积变形等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环节。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这节课,让他们动手实践,在做中学,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得出过程,让孩子们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思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两个完全一样的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图形、小黑板、剪刀、多媒体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游戏:小小魔术师。教师出示不规则图形。

    (1)师:你能直接计算出这个图形的面积吗?

    (2)师:你能计算出这个图形的面积吗?说一说用什么方法?

    (3)师:现在变成了一个什么图形?你能求出这个图形的面积吗?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小结:刚才同学们先将不平整的部分剪下,再平移补到缺口处,就将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考方法—转化。把不认识的图形变成了认识的图形。转化后的图形什么变了,什么是相同的?(形状变了,面积相同)

    (设计思路:“温故”是课堂教学起始的重要环节,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出示复习题,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顾,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后面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激趣引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昨天早上我听校长说,学校要建一个宣传栏,其中要用一块底是5米,高是4米的平行四边形胶合板。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因为平行四边形是一种漂亮的图形,你们听了校长的话,想知道些什么?

    生1:我想知道要花多少钱才可以做成。

    生2:我想这个宣传栏建起来一定很漂亮,会把我们的校园点缀得更加美丽!

    生3:我想知道这块胶合板的面积有多大。

    师:我听出来了,大部分同学都想知道这块平行四边形胶合板的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课题:平行四边行的面积)

    (设计思路:教师选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生感到亲切,从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能激发求知欲望。)

    三、动手操作,探究发现。

    1、用数方格的方法启发学生猜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是怎么学习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指名复述过程)下面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来数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师用课件演示:先出示一个画有方格(每个方格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再将一个平行四边形放在方格图上面,让学生用数方格(不满一格的按半格计算)的方法回答问题。

    (1)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它的底是多少厘米?

    (3)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4)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跟它的高与底有什么关系?

    (5)请同学们猜一猜: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引导学生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验证猜想推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是用这个方法计算面积方便吗?

    生:不方便。

    师:既然不方便,我们能不能用更方便的方法来解决呢?

    小组交流,学生讨论,发表意见。

    生:用剪和拼的方法。

    师:(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转化长方形吗?怎样剪呢?剪歪了怎么办?(可以先用尺子画一条虚线。)

    师:这条虚线也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哪部分?(高)还记得怎样画高吗?

    师:第一步:画;第二步:剪;第三步:移。那我们就动手来剪一剪吧!(学生动手操作)

    师:拼成长方形了吗?拼好了摆在桌面给老师看看,请两个同学来前面展示他们的作品,(指名上黑板前)说说你是怎样操作的?

    (生:我先画条高,沿着高剪开,把这部分移过去,就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师:怎样移过去呀?平着移到右边,这种方法我们把它叫做平移。

    师:再请一个同学展示一下,他的剪法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我在中间剪的)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吗?平移过去也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展示学生的成果)

    师:老师有几个问题,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吗?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呢?

    小组讨论:

    ⑴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吗?

    ⑵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

    ⑶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拼成的长方形的宽有什么关系?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它的面积没有多,也没有少,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剪拼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板书)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我们看课件演示。(板书:底=长,宽=高)

    师: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求?

    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板书)

    师:同意吗?谁能讲一讲,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结合刚才一剪一拼的过程说说。(生叙述方法)

    教师小结方法指名让生叙述。

    师: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板书:S=ah)。

    师:现在我们可以确定当初的猜想谁是正确的?

    (设计思路: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提出猜想,再进行验证。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为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打下基础。在本环节中,学生体会到独立探究获得的成功喜悦。在教学中给学生留足了自主探索的空间,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可以算出建宣传栏要的那块胶合板的面积了吗?(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板书:5×4=20(平方米)

    出示例1 (同桌讨论,独立完成,最后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S=ah=6×4=24(平方米)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思路:将学生带回到了生活中,练习由易到难,符合儿童的心理需求,大多数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时候感觉没什么难处。学生就在运用所学知识给别人帮忙的过程中着实体验了把成功的快乐。)

    五、分层练习,强化应用。

    1、填空。

    (1)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 )。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形四边形的底( ),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 ),用字母表示是( )。

    (2)0.85公顷=( )平方0.56平方千米=( )公顷

    2、计算下面各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底=2.5cm,高=3.2cm。

    (2)底=6.4dm,高=7.5dm。

    3、解决问题。

    (1)小明家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面积是120平方米,量得底是20米,它的高是多少?

    (2)一块平行四边形钢板,底8.5m,高6m,它的面积是多少?如果每平方米的钢板重38千克,这块钢板重多少千克?

    (设计思路:几道练习题从易到难有一定坡度,通过练习,既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六、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教学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说一说你知道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思路:通过“说一说”,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个系统的认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概括、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2、课后练习

    (1)、练习十五第1题,第2题。(任选一题)

    (2)、解决问题:选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实物,量出它的底和高,并计算出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练习题

    1、填一填

    (1)1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它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转化后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 )相等,宽与平行四边形的( )相等。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字母公式为( )

    (4)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8.5米,高是3.4米,求其面积的算式是( )

    (5)等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2、判断

    (1)形状不同的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不相等( )

    (2)周长相等的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相等( )

    (3)知道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其对应的高的长度就能求出它的面积( )

    3、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玻璃,底是50厘米,高是24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24厘米

    50厘米

    升级跷跷板

    4、有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56平方厘米,底是7厘米,高是多少厘米?

    5、一快平行四边形的菜地,底是36米,高是25米,每平方米收白菜8千克,这块地共收白菜多少千克?

    6、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果园,底是30米,高是15米,中了90棵梨树,平均每棵梨树占地多少平方米?

    智慧摩天轮

    7、已知下图中正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8、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铁皮的周长是82厘米,一条底长是16厘米,这条底上的高是20厘米,求另一条底上的高是多少厘米?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数学五年级标准实验教材》第一课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区域”。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基于学生对矩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掌握和灵活运用,以及对平行四边形特点的理解。在教材的编排上,注重让学生体验知识探索的过程,使学生不仅掌握面积计算的方法,而且参与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操作中,他们积累了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和基本的活动经验,完成了新知识的建构。本课首先通过具体情况,提出了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问题。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学生面对一个新的问题,思考如何解决它,让学生觉得有必要学习新的知识;第二,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和探索,使学生能够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最后,让学生总结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本方法。根据学生不同的剪切方法,组织学生讨论这些剪切方法的共同特点,比较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运用数的平方法和填充法,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初步感受变换思想;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利用该公式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操作、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独立和谐的探究情境,使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中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激发求知欲,陶冶情操。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创新精神,体验数学知识的奇妙。

    【学习情况分析】

    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是在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矩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而进行的。此外,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将为学生学习后的三角、梯形等平面图形的绘制打下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本课程是促进学生空间概念发展、渗透转化、等体积变形等数学思维方法的重要环节。学好这一部分对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这节课,让他们练习,边做边学,体验画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让孩子们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辅助工具】两个相同的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图形、黑板、剪刀、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首先,创建情景并引入主题。

    1.游戏介绍:小魔术师。老师展示不规则的图形。

    老师:你能直接算出这个图形的面积吗?

    老师:你能算出这个图形的面积吗?告诉我怎么用它?

    老师:现在变成什么样了?你能算出这个图形的面积吗?如何计算矩形的面积?

    2. 小结:刚才同学们把不平整的部分剪掉,然后移动它来填补空白,然后把不规则的图形转换成学习矩形,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变换。将未知图形转换为可识别的图形。什么改变了转换后的图形?什么是相同的?(形状变化,面积不变)

    (设计思维:“暖过去”是课堂教学开始的重要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提出复习问题,激发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复习,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探究、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面积计算公式,体验其推导过程。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2)通过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和平移的思想。

    (3)在数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探究的精神,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图片、剪刀、平行四边形框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家请看大屏幕(欣赏绥滨农场风景图片),我们学校门口有两个花坛,小明认为长方形的花坛大,而小刚认为平行四边形的花坛大,谁说的对呢?你想来帮他们评判一下吗?(想)

    你认为要根据什么来确定花坛的大小呢?(花坛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我们会求,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怎样求呢?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探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课题)

    出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后说一说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各部分名称。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区别呢?(引导学生说出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板书各部分名称,标注直角符号。)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长方形面积公式时用过什么方法来求面积,谁来说一说?我们用过数方格的方式求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那我们能不能也用数方格的方式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课件演示)

    二、自主探究,合作验证

    探究一:用数方格的的方法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请大家打开你们的百宝箱(学具袋),里面有老师把两个花坛按比例缩小成的两张卡片,自己判断一下能不能用数方格的方法来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认真按提示填表。出示温馨提示:

    ①在两个图形上数一数方格的数量,然后填写下表。(一个方格代表1㎡,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教师强调半个格的意思。

    ②填完表后,同学们相互议一议,并谈一谈发现。

    你是怎么数的?你有什么发现吗?能猜测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吗?(学生汇报)

    探究二:用割补的方法来验证猜测。

    小明和小刚通过数格子后和我们有了一样的猜测,但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测的正确性,想验证一下。同时也想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你想参与吗?学生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尽量想办法,办法不唯一。)

    我们已经会求哪几种图形的面积了?(预设:学生回答会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接着小组合作:大家想想办法,试试能不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然后在求它的面积呢?请大家拿起你的小剪刀试试看吧!出示合作探究提纲:(出示教学课件)

    (1)用剪刀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其他图形。(剪的次数越少越好。)

    (2)剪完后试一试能拼成什么图形?

    师:你转化成什么图形了?你能说一说转化过程吗?转化后的图形和平行四边形各部分是什么关系?下面我们回顾一下我们的发现过程(大屏幕出示):

    回顾发现过程:

    1、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 )没变。因为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 ),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 ),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用字母表示是( )

    2、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平行四边形的( )和( )。

    探究过程小结(板书)

    师:小刚和小明马上到校门前测量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得出:长方形的长是6米,宽是4米,平行四边形的底是6米,高是4米。

    然后他们手拉手找到老师说了一些话。你知道他们说了什么?

    生: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样大。为什么会一样大?谁来讲解一下。(指名板演)

    三、运用新知,练中发现

    1、基本练习

    (1)口算下面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A、底12米,高3米:

    B、高4米,底9米;

    C、底36米,高1米

    通过这组练习,你有什么发现吗?(教学课件)

    发现一:发现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不一定等底等高。

    (2)画平行四边形比赛(大屏幕出示比赛规则)

    比赛规则:

    1、拿出百宝箱中的方格纸。在方格纸上的两条平行线间,画底为六个格(底固定),看能画出多少个平行四边形。

    2、谁在一分钟之内画的多,谁就获胜。学生画完后(用实物展示台展示,引导学生发现)

    发现二:1.发现只要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就一定相等。

    2.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形状不一定完全相同。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小明和小刚学完这节课后把他们的收获写了下来,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大屏幕出示(教学课件演示)

    平行四边形,特点记心中。

    面积同样大,形状可不同。

    等底又等高,面积准相同。

    要是求面积,底高来相乘。

    (齐读)希望同学们也要向小明和小刚一样,经常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做一个学习上的有心人。

    拓展延伸

    请大家看老师的演示。(用平行四边形框架演示由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如果把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和面积有没有变化呢?课后我们可以小组合作,亲自动手做实验进行研究,并把发现记录下来,作为今天的作业。

    五、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设计

    1.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并能运用该特征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证明。

    3.充分利用平面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等量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利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与性质,解决简单的推理与计算问题。

    难点: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直尺、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提问。

    1.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对边( ),对角( )。

    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垂直于BC,E是垂足。如果∠B=55°,那么∠D与∠DAE分别等于多少度?为什么? (让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二、引导观察。

    1.按照课本第30页“探索”画一个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量一量并观察,OA与OC、OB与OD的关系。

    2.在如课本图12。1。3那样的旋转过程当中,你观察到OA与OC、OB与OD的关系了吗?

    通过探索,引导学生得出结论:OA=OC,OB=OD。同时又引导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性质。)

    三、应用举例。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指出图中相等的线段。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AO=OC,OD=OB,AB=CD,AD=BC。本题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以及对边相等的应用。)

    例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对角线AC和BD相交相于点O,△AOB的周长为15,AB=6,那么对角线AC与BD的和是多少?

    (本题应让学生回答,老师板演。注意条理性,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说理的习惯与能力。)

    四、巩固练习。

    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已知AC=26厘米,BD=20厘米,那么AO=( )厘米,OD=( )厘米。

    2.在平等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已知AB=3,BC=4,AC =6,BD=5,那么△AOB的周长是( ),△BOC的周长是( )。

    3.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已知AB=8厘米,BC =6厘米,△AOB的周长是18厘米,那么△AOD的周长是( )厘米。

    4。试一试。

    在方格纸上画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在其中一条直线上任取若干点,过这些点作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用刻度尺度量出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的长度。得到平行线又一性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5.练习。

    如图,如果直线l1∥l2.那么△ABC的面积和△DBC的面积是相等的。你能说出理由吗?你还能在两条平行线I1、l2之间画出其他与△ABC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

    五、看谁做得又快又正确?

    课本第34页练习的第一题。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需要老师帮你解决的问题?

    七、作业

    补充习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划学时1

    学习内容分析

    学生已经了学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面积,而本节课开始怎样计算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既是对之前学过的知识的延续又是对接下来学习梯形等面积的铺垫。因此,学好它既能对旧知识的迁移又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习者分析

    根据心理学知识该阶段的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有待提高,空间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较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知目标:通过学生观察、讨论、动手体验,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

    2、能力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初步认识转化的思考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过程和方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使用效果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还未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但已经学习了三角形,长方形面积公式让同学先自己试图转化计算,然后在ppt展示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转换过程在ppt展示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转换过程使得同学更形象生动了解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转换,有利于同学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课后练习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还未实践应用在ppt展示练习题在ppt展示练习题同学更形象生动了解平行四边形公式,有利于同学的学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展示出长方形问同学这样拉回变成生命形状,生命改变了,什么没有改变为平行四边形的讲解和本节课的内容铺垫5分钟展示出长方形并通过拉其一端展示出平行四边形,同时扔出疑问给同学解决,为本节课做铺垫学生通过想象观察配合课堂进行由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新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和积极性,同时为新知的学习做好了情感铺垫

    让同学们通过已经学习的知识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同学们通过已经学习的知识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运用旧知识迁移的方法计算,巩固旧知识12分钟教师下去巡视同学做的情况,进行总结,然后再在ppt展示学生通过已经学习的知识在小组讨论下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为学生提供了开放的探索时间和空间,鼓励创新、发现;放手让他们去操作、去探索,使学生获得战胜困难,探索成功的体验。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这样做完全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题,体现了活动化的数学学习过程,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通过ppt的转换总结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15分钟教师在ppt展示各种转换方法也把长方形转换平行四边形展示出来引导同学说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对刚刚的学习进行总结,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运用生动形象的课件,再一次演示其中一种方法的验证过程.并介绍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让学生体验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图形转化的理解,并在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

    对平行四边形公式进行巩固练习同学已经学平行四边形的公式但还未实际应用8分钟教师根据学生所学情况在ppt展示所对应练习题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做练习巩固知识点通过总结,疏理知识,帮助学生深化知识的理解掌握,进一步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另外,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体验成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堂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手上拿的什么形状?如果老师现在固定这个端点,再将右边这个端点向右拉,你们想象一下,它会变成什么形状呢?

    生:平行四边形

    师:对了,就是平行四边形,你们在这个过程中什么改变了什么没有发生改变呢?

    生:形状,角度,面积

    师:那面积是变大还是变小

    生:此时回答不一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选出本节课的研究任务,揭示课题“我们就共同研究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

    二、创设问题情景,引发自主探索.

    1、提出问题,鼓励猜测

    那么大家猜一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可能与边有关)只与它边的长度有关?大家看老师手中这个平行四边形,(演示)还可能与什么有关?(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究竟与它的底和高有怎样的关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

    2、自主探究、验证猜测:

    师:用剪刀把平行四边形剪成已经学习过的图形来计算他的面积,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3、展示成果,互相交流

    同学的计算方法不一,抽取最简单的进行讲解,引出数格子的方法,让同学们总结长方形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关系

    指名上前演示并表述用方格图数两个图形面积的过程和方法,并展示填写的表格。

    方法二:转化法

    师:有什么发现?

    师:你们成功的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这一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

    生: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师:是这样吗?师课件演示解说强调平移

    师:还有其他的剪拼方法吗?

    4、整理结论

    师:你是怎么剪的?沿什么剪的?为什么要沿高剪开?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之间,你发现了什么?

    提问:(1)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面积变了吗?

    (2)方形后的长和宽分别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3)能不能根据这些关系,总结出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方法呢?

    师:你们觉得这几种方法有没有共同之处?

    (都是沿高剪开的,都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课件演示,结合课件填写各部分间的相等关系。

    板书:底=长高=宽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

    师:我们一起读一下我们发现的结论。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自己看书学习81页倒数第2自然段的内容。

    师:你学到了些什么?

    师:如果用表示S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那么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

    三、方法应用

    师:现在我们来算一下这块平行四边形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大屏幕中的字母全部去,换上数据底6厘米,高4厘米。)

    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家会算吗?请你在自己的本子上计算一下。(生独立计算,选一个快的,正确的上台板书)

    师:这个6是什么?(a),4呢?(h),那么底和高求出来的是什么?(S)。你后面用的单位为什么是平方厘米呀?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师:这节课同学们通过猜想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并且经过验证证明了你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对于这节课学习的内容你们有没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能说说这节课,你是怎么学习的?你有哪些收获吗?

    五、课堂检测

    修改建议

    结合你对教学设计的想法,可以对教案模板进行修改,以便更符合你教案内容。

    平行四边形教案设计 第12篇

    目标:

    1.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实践活动,经历主动探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激发探索的兴趣,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利用公式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倒过程,会利用公式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准备:多媒体、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刀、三角尺。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今天老师说的故事发生在动物村。这是小熊家,它的菜地是这块;
    这是小兔家,它的菜地是这块。它们觉得这样跑来跑去干活很不方便,于是,小熊就说:“我们俩换块菜地怎么样”?小兔说:“好啊,可我不知道这两块地的面积是否相等?”同学们,你们能帮小兔解决这个问题吗?

    师:你们准备怎样解决呢?

    生:分别算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行了。

    师:谁来说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生: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

    师:怎样列式?(10×6=60平方米)

    师:求长方形的面积有公式很方便,那你会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生:-------

    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探究新知

    1、学生尝试解决,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你能想办法把它的面积算出来吗?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行。

    学生活动,独立尝试解决。

    教师巡视,

    2、反馈学生尝试计算结果。

    师:同学们有结果了吗?

    学生汇报结果。

    师:求一个图形的面积出现了这么多的结果,可能吗?(不可能)

    到底哪个结果正确呢?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请同学们拿出平行四边形纸,通过剪、拼的方法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图形。老师有一个小小的提示:应该沿哪里剪才能把它拼成我们已学过的图形。同桌合作。

    3、学生汇报验证过程。

    师:请你上台把这过程演示一遍。

    学生演示。

    师:我想问一下,你这一剪是随便剪的吗?

    生:不是,是沿高剪的。

    师:哦,这位同学是这样剪的。

    师:不错,谁还有不同的剪法?

    学生汇报。

    师:大家听明白了吗?这两个同学都是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剪开,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看来,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都可以通过平移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师:现在,我请一位同学用老师的教具把平行四边形转化的过程再演示一遍。谁来上台演示?

    师:大家边看边想:转化后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比,什么变了?什么不变?

    生:形状变了,面积没有变。

    师:面积没有变,也就是――(转化后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师:非常正确!

    师:谢谢你开了个好头。接下来,请小组讨论:转化后,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师演示教具。

    生:转化后的长方形,长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师:说得真好。那现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们会算了吗?

    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师:不错。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底,用h表示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呢?

    学生说完,师完成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用字母表示:S=a×h=ah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经过努力你们终于发现并验证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

    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81页,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补充完整。这个面积公式适用于所有的平行四边形。

    师:刚才这三位同学都表现得很好。接下来,我再请一位同学来说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出示课件)你会填吗?

    4、解决问题

    师: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已经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我们再来看看原来同学们写的这几个结果哪一个才是正确的?那现在你们能为小熊、小兔俩解决问题了吗?

    生:能,小熊和小兔的菜地可以交换,因为这两块地的面积一样大。

    师:谢谢你们为小熊和小兔解决了交换菜地的问题。

    师:解决了小熊和小兔的问题,接下来老师要同学们算一算我们学校花坛的面积。

    出示例1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6m,高是4m,它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尝试练习,生上台板演。

    师:通过这道题,请大家想一想,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生:底和高。

    师:不错,需要知道两个条件,就是底和高。只要知道它的一组底和高就能求面积了。

    三、巩固练习

    1、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

    师:谁来说第1个图形的面积怎么求?第2个图形呢?刚才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真是太容易算了,我们来一个稍为难点的图形,这个图形有点不一样。同学们有没有信心算出它的面积?(有)请同学们写到课堂作业上。

    生上台板演。

    师:同学们,算完了吗?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做对了没有?

    师:今后我们在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要看清楚它的底和高一定要相对应。不能张冠李戴。

    师:同学们,如果我给出底是12厘米相对应的高,你们还能用另外一种方法算出它的面积吗?(能)谁来说?

    2、课本82页第2题。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做课本82页的第2题。你能想办法求出它的面积吗?你打算怎么做?女生算第1个图形,男生算第2个图形。我们比一比

    学生上台展示。,

    3、考考你。

    师:比完了,接下来老师又要出题目考你们了。

    4、小小设计师。

    师:同学们,想不想当设计师。如果让你设计一个黑板报栏目,要求面积是24平方分米,那么底和高各是多少分米?(底和高都是整数)

    四、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的知识你们是怎样学会的呢?

    师:今天同学们学得很好。好在哪里呢?同学们不是等待,而是动脑筋,想办法。敢于把新问题转化成已有的知识来解决。

    推荐访问:平行 教案设计 平行四边形教案设计12篇 平行四边形教案设计(精选12篇) 平行四边形优秀教案设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