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秘网 - www.nagforex.cn 2024年05月17日 12:56 星期五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教案设计 >

    《孔雀东南飞》教案6篇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3-04-12 08:12:01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孔雀东南飞》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孔雀东南飞》教案6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6篇《《孔雀东南飞》优秀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 篇一

    一、导入

    封建家长制是扼杀青年男女爱情自由、婚姻自由的一把利刃,婚姻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可恨的是婚后公婆或者丈夫稍有不满,就可以凭一纸修书将女子赶回家。

    这样的悲剧在古代不足为奇。早在梁祝之前即有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孔雀东南飞》以得美丽的孔雀被活活拆散,美梦只有在死后才能实现。

    二、解题

    本诗原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又名《焦仲卿妻》。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这是我国最早的乐府诗集。本诗时保留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长的一首长篇叙事诗。称古今第一首长诗(区别于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与《木兰辞》合称 乐府双璧

    乐府:原指掌管音乐的官府,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为乐府或者新乐府。

    三、课文把握

    1、文章结构

    开端--兰芝被遣

    发展--夫妻惜别

    再发展--兰芝抗婚

    高潮--双双殉情

    尾声--告诫后人

    四、课文分析

    1、概括诗前小序的内容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结局,作诗的缘由。

    2、诗歌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什么作用?

    兼用比兴,以孔雀失偶来暗示夫妻离别。孔雀徘徊反顾为全诗奠定深沉悲哀的基调。统摄全篇,引起下文故事。

    3、尾声化为鸳鸯充满了什么色彩,结构上有何作用?

    浪漫主义色彩,呼应开头寄托人们追求恋爱自由,生活幸福的强烈愿望。

    五、探究阅读

    关于铺排

    1、第9段,鸡鸣外欲曙……精妙世无双。

    师:本段用了什么手法?

    生1:本段用了铺陈、排比的手法。

    师:能给大家具体解释一下铺陈吗?(生1沉默)

    师:心里知道不好表达,是吧。我来解释一下,铺陈,即铺叙,详细地叙述。

    师:请用本段中的一个词概括它的内容。

    生2:严妆

    师:此时此刻,刘兰芝为何要严妆,并且还事事四五通呢?作者着重写装束和仪容,有何用意?请同学们思考,同桌之间可以交流。

    学生回答。

    生3:严妆是刘兰芝一贯的习惯,爱美的表现。

    生4:我认为正说明刘兰芝知书识理,有涵养。

    生5:它的作用是表现刘兰芝的自尊、外柔内刚。

    生6:我认为这里正说明她沉着、镇静,临阵不乱。

    生7:这里也可看出刘兰芝内心的不平静,甚至是痛苦,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事事四五通的表现。

    师:同学们的讨论发言很成功。我把你们的发言综合一下,这段描写由足至头、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连串渲染夸张的铺陈排比,不但写出人物的外在美,更写出人物的人格美。美就美在她的沉着、镇定,美就美在她那特别的涵养。

    这一段文字优美,请同学们倾听范读,认真揣摩品味它的妙处。

    下面请同学们试着背诵该段。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背诵下来,先背会的同学举一下手。

    背诵很流畅。(提问两个同学)我们一起来背一遍。声音很宏亮,语速要再慢一点,感情再浓一些就更好了。

    2、师:诗中有多处使用了铺陈排比手法,同学们能否再找出一两处。

    生1:第2段十三能织素……十六诵诗书,写出了刘的聪明能干。

    师:从13岁说到17岁,一一道来,是否太繁琐?本段还用了什么手法?

    生2:不繁琐。这是纵的铺陈,按时间顺序,意在强调兰芝多才多艺,很有教养。罗列数字,应作互文看,交叉叙述。

    师:它与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生3:为下文兰芝被休作铺垫,以激起读者的同情。

    师:第13段有类似的内容,是不是有点重复?

    生4:不重复。更突出兰芝从小聪明,很有教养,并且转换了叙述的角度,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

    3、学生读交语速装束……郁郁登郡门 (21段)

    师:从另一标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看,这个悲剧故事里,女主人公刘兰芝颇更具人格魅力,主要塑造了这一人物形象。难道这一段描写对刘兰芝形象的塑造也有作用吗?

    生1:有。

    师:那位同学能解答这一问题?

    看来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郡守家富有、有权势吗?

    生2:富有、有权势。

    师:那么刘兰芝对这富有的郡守感兴趣吗?

    生3:不感兴趣。她嫁给郡守完全是兄长的逼迫。

    师:她的心思依然在焦仲卿身上,那她想怎么做呢?

    生:等待焦仲卿来迎娶她。

    师:所以作者不惜笔墨,浓墨重彩,写太守办喜事豪华排场--

    生5:反衬,反衬刘兰芝的对爱情坚贞不移的品格。

    师:对,衬托出刘兰芝不为富贵所动的节操,她对仲卿的爱和忠贞经得起任何严峻的考验。而且太守家的喜和兰芝明为允婚、暗作死计的悲凉心境形成对照,强化了悲剧性。

    总结:本诗的铺陈排比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也为诗歌带来了声律和色彩之美。在我们学习过的乐府民歌《陌上桑》、《木兰辞》中,这种手法也有运用。能否想起来几句?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课后同学们注意体会比较。

    铺陈、排比手法,夸张、渲染地写尽人或事的各方面情态。它实际上也就是赋,即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只是受汉大赋的影响,描写更加细腻更加淋漓尽致,往往一气贯注,渲染某种氛围和情绪。赋,一般分为三类,赋景观物象、赋事态情状、赋人物形象。本题两处赋人物形象,我们从中分析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赋是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手法,如《沁园春?长沙》上下阕均用了赋,平时要注意鉴赏并运用。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 篇二

    一、新课导入

    上课前,先播放歌曲《孔雀东南飞》MTV:

    一个人不妨多有几许惆怅

    只要不再有这出悲剧

    一个人不妨多有几回犹豫

    只要不再有这出悲剧

    莫让那悲剧又重演

    那悲剧又重演

    眼前温柔的灵魂

    岂不是梦中的倩影

    为什么无可奈何

    只当她是窗外一朵浪漫的云

    几千年来的故事

    竟不曾唤醒犹豫的你

    为什么无可奈何

    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

    刚才播放的是包美圣的歌曲《孔雀东南飞》,曲调缠绵悱恻,令我们为之伤感。那么,这对恩爱夫妻——焦仲卿、刘兰芝——缘何分手呢?

    问题一提出,学生马上来了激情,议论纷纷。

    (好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接下来,在营造良好气氛的基础上,学生的情感较为投入,理解也较为深刻,思想在不时的碰撞中有智慧的火花出现,为这个课走向成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基础落实

    1、通假字。

    2、文言实词。

    3、词类活用。

    4、古今异义。

    5、文言句式。

    三、研究探讨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新时期的教学模式,要求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发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批判意识。)

    1、人物分析:(主要由学生讨论完成,教师不作具体分析)

    人物形象之一——刘兰芝:

    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

    温柔、贤淑、勤劳

    自尊、自信、自重、有礼、有节、有度、有情、有义、有心

    忠贞而有反抗精神

    人物形象之二——焦仲卿:

    温情、软弱

    愚孝

    忠贞

    人物形象之三——焦母:

    专横跋扈

    2、刘兰芝才、德、貌“三全齐美”,焦母出于什么心理而一意地要休掉这个难得的媳妇?(以下是学生讨论的结果)

    无子说(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更年期说

    恋子说(焦母与仲卿相依为命,兰芝的到来,使氏母子的感情依恋大不如前)

    妒忌说(兰芝太优秀了,做婆婆的与之相比,大为逊色)

    讨厌说(兰芝是焦父在世时作主娶进门的,焦母一直不喜欢)

    煎熬说(有道是“堂上交椅轮流坐,十年媳妇熬成婆”,但兰芝却不服焦母“管教”)

    隔阂说(焦母在家很孤单,而兰芝不理解,只知劳作,婆媳间缺少沟通)

    无行说(在焦母眼里,女子无才便是德)

    第三者说(县令与太守公子均看上了兰芝,故对焦母施加压力)

    另娶说(焦母喜欢东家贤女罗敷,并与之达成某种默契,故需休掉兰芝)

    能干说(焦母担心儿子过于软弱,家里的大权会落到能干的兰芝手里)

    门第说(焦母为仲卿前程计,想休掉无背景的兰芝,娶个门第高的小姐)

    美色说(焦母担心儿子沉溺于兰芝的美色,胸无大志,耽误了仕途)

    3、如何理解刘、焦之死?

    刘、焦之死在当时有必然性。因为他们面临的抉择只有两种可能:或向焦母、刘兄屈服,违背自己的爱情誓约;或者以一死来维护两人的爱情誓约。刘、焦不可能随心所欲地选择第三个可能。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条件并不是他们自己选定的,而是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刘、焦之死,固然有外来的压力,但也有其内存的原因。这原因就是他们自身的思想也不能摆脱当时占统治地们的封建意识形态。

    《礼记·本命》中记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由是观之,焦母迫害兰芝用的是第一条。

    《礼记》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焦母压制焦仲卿用的就是孝顺这一条。刘兰芝回娘家后,也遭到家长的威压。

    可以说,焦仲卿彻头彻尾就没有反抗过,而刘兰芝虽说有反抗,但不是太明显。

    两人最终的双双殉情只能说是可爱的、可贵的,但不明智,其精神可嘉,做法不足取。

    4、两家的合葬有没有现实可能?

    有可能:从焦家

    没有可能:

    四、拓展延伸

    1、假如刘兰芝不沿着课文叙述的路子走,还有他法吗?

    2、和焦刘爱情悲剧极为相似的陆(游)唐(琬)却没有走上自杀徇情的道路,这是为什么?

    五、总结收束

    这首首叙事长诗震撼我们心灵的,是一个简单、普通但也更伟大、更普遍的东西,即对人的生命的伟大关怀,小序中的“时人伤之”的话便体现了作者记叙这件悲剧故事的原初动机。这种对人的生命的伟大关怀恰恰是对于文学艺术最为重要的东西。

    为了强化《孔雀东南飞》中焦刘悲剧的震撼力,也使这一课文留给学生更深刻的印象,在结束全文前播放了另外一首流行歌曲——屠洪江的《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

    飞到天涯去不回

    千般恋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

    心碎的时候

    秋声格外让人悲

    天若不尽人意

    我愿生死相随

    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物低垂

    情深的时候

    哪种离别不伤悲

    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

    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

    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

    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

    这首荡气回肠、感人肺腑的歌曲,满含激愤,深深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久久地沉浸在这千古悲音中,难以释怀。

    六、作业交流

    全文结束之后,布置学生选取文中最感兴趣或最有心得的一点,写一篇研究性小论文。

    【教后】

    1、本课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先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再设计出若干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讨论,教师只作适时的点拨,真正体现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2、真正体现了新教法的“四性”:开放性、群体性、合作性、交互性。

    3、课文分四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新课导入、基础落实一课时,研究探讨一课时,拓展延伸一课时,总结收束、作业交流一课时。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情节和人物要点,从语言角度初步鉴赏古诗词的语言艺术。

    [教学重点]

    把握情节和人物要点。

    [教学难点]

    从语言角度初步鉴赏古诗词的语言艺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初中我们学习过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木兰诗》。今天我们学习被称为“乐府双璧”的另一篇乐府民歌,同时它又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二、关于“乐府”

    “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关于“焦、刘殉情”故事的传说。汉末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但刘兰芝却为婆母不容,婆母百般刁难她,没有办法,刘兰芝只有自请回娘家。夫妻二人双双“誓死不相负”。兰芝回到娘家后,不久,县令替他的儿子求婚,焦仲卿闻听此事,二人生人作死别,在兰芝成婚那天,兰芝毅然投井而死,仲卿也自缢身亡。两人变成了一对鸳鸯相对而鸣。这个美好的传说演化成了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叙事诗。

    三、学生整体把握文意,提问:

    1、阅读后,概括诗歌的情节。(开端是故事的开始,交代故事的人物及事件的起因,为故事展开做铺垫。发展是故事的深入,发展反映着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同时更是人物命运的形成展现。高潮,是故事的最激烈最精彩的部分,人物的命运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展示,结局是事物的结果展示。概括故事情节的关键是理清故事的思路,焦、刘感情是故事发展思路的主要因素。)

    起点:孔雀东南飞,五时一徘徊。

    第一部分:开端,是兰芝对仲卿的诉述。一开始就提出了问题,展开了矛盾。兰芝和仲卿爱情深厚,本应白头偕老,但婆婆不容,一定逼他们离异。

    第二部分:民展,写兰芝被遣回家,仲卿与兰芝告别,发誓要接兰芝回来。

    第三部分:发展,写兰芝与仲卿的离情别绪,二人分手之际,依依不舍。

    第四部分:高潮,写兰芝与仲卿双双殉情。

    第五部分:结局,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愿望。

    2、为情节各部分拟定标题。

    提示:五字句。能概括内容,注意人物特点;把握精要,用得体的语言去表达。

    明确:起点(首两句)

    第一部分:开端,兰芝被遣。第二部分:发展,夫妻誓别。

    第三部分:发展,兰芝抗婚。第四部分:高潮,双双殉情。

    第五部分:尾声,告诫后人。

    3、概括故事主题。

    提示:

    (1)文章写了怎样的故事。

    (2)人物的情感是怎样的。

    (3)这个故事具有怎样的社会意义。明确:故事以时间为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也可以说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为线索来叙述,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4、分章节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深入领会文意。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 篇四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初步读懂全诗,理清脉络,掌握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几个文言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

    导语

    (由复习《诗经》和《离骚》开始)我们学习过了《诗经》三首和《离骚》的节选,在这两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我国古典诗歌的起源和发展;《诗经》的四言体、楚辞的骚体;《诗经》开创了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屈原的骚体诗开创了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那么,诗歌发展到汉魏晋时期又有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孔雀东南飞》一诗,来了解这一问题。

    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引导学生读课后有关“汉乐府”的资料,了解有关汉乐府的常识。

    朗读诗文,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读预习提示:

    1本诗大概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 学习本诗的侧重点应是什么?

    ()3 读本诗你将最关注什么?

    诵读全诗,把握故事情节:

    1教师范读,学生给生字注音;了解故事梗概;把自己认为精彩的或难懂的句子划下来。

    2学生朗读,学生自由读或请学生分角色朗读

    3学生复述故事梗概,注意复述的要点: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4请学生结合课后练习一,理清此诗的情节。

    学生概括的标题不必拘泥于教参的答案,如果学生有更好的概括则选用学生的概括。

    文言常识积累

    1归纳本诗出现的“偏义复词”:①便可白公姥:意义偏“姥”②昼夜勤作息:意义偏“作”③我有亲父母:意义偏“母”④逼迫有弟兄:意义偏“兄”。

    2归纳整理本诗出现的“古今异义”①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值得同情;②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没有束缚;③本自无教训:古义,教养;今义,失败的经验;④处分适兄意:古义,处理;今义,处罚;⑤便可作婚姻:古义,结为亲家;今义,结为夫妻;⑥叶叶相交通:古义,交接;今义,与运输有关。

    3归纳本诗出现的“谢”、“相”、“见”、“迎”的一词多义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分组改编成课本剧,分角色演出。(主人公的语言尽量用原文)

    2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3思考此诗的思想内容。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本诗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把握

    教学过程

    课本剧表演

    1请同学分组表演课本剧《孔雀东南飞》(如时间有限,可分别表演不同的片段)

    2讨论评析同学的表演(注意从文中的人物语言分析人物的性格)

    主人公的形象特征感知

    刘兰芝、焦仲卿忠于爱情,具有叛逆精神,请结合具体诗句,感知他们的个性特征。

    可让学生找出能够触动他们的诗句,读给大家,然后做简要的分析。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可。

    诗歌的艺术特色感知

    通过学生对他们所喜欢的诗句的诵读,体会诗句的民歌气息和抒情意味。

    延伸阅读

    阅读几首汉乐府诗,体会汉乐府的艺术特色。可以在学生诵读完后,师生共同总结汉乐府诗歌的艺术特色。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新课导入

    上课前,先播放歌曲《孔雀东南飞》MTV:

    一个人不妨多有几许惆怅

    只要不再有这出悲剧

    一个人不妨多有几回犹豫

    只要不再有这出悲剧

    莫让那悲剧又重演

    那悲剧又重演

    眼前温柔的灵魂

    岂不是梦中的倩影

    为什么无可奈何

    只当她是窗外一朵浪漫的云

    几千年来的故事

    竟不曾唤醒犹豫的你

    为什么无可奈何

    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

    刚才播放的是包美圣的歌曲《孔雀东南飞》,曲调缠绵悱恻,令我们为之伤感。那么,这对恩爱夫妻——焦仲卿、刘兰芝——缘何分手呢?

    问题一提出,学生马上来了激情,议论纷纷。

    (好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接下来,在营造良好气氛的基础上,学生的情感较为投入,理解也较为深刻,思想在不时的碰撞中有智慧的火花出现,为这个课走向成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基础落实

    1、通假字。

    2、文言实词。

    3、词类活用。

    4、古今异义。

    5、文言句式。

    三、研究探讨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新时期的教学模式,要求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发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批判意识。)

    1、人物分析:(主要由学生讨论完成,教师不作具体分析)

    人物形象之一——刘兰芝:

    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

    温柔、贤淑、勤劳

    自尊、自信、自重、有礼、有节、有度、有情、有义、有心

    忠贞而有反抗精神

    人物形象之二——焦仲卿:

    温情、软弱

    愚孝

    忠贞

    人物形象之三——焦母:

    专横跋扈

    2、刘兰芝才、德、貌“三全齐美”,焦母出于什么心理而一意地要休掉这个难得的媳妇?(以下是学生讨论的结果)

    无子说(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更年期说

    恋子说(焦母与仲卿相依为命,兰芝的到来,使氏母子的感情依恋大不如前)

    妒忌说(兰芝太优秀了,做婆婆的与之相比,大为逊色)

    讨厌说(兰芝是焦父在世时作主娶进门的,焦母一直不喜欢)

    煎熬说(有道是“堂上交椅轮流坐,十年媳妇熬成婆”,但兰芝却不服焦母“管教”)

    隔阂说(焦母在家很孤单,而兰芝不理解,只知劳作,婆媳间缺少沟通)

    无行说(在焦母眼里,女子无才便是德)

    第三者说(县令与太守公子均看上了兰芝,故对焦母施加压力)

    另娶说(焦母喜欢东家贤女罗敷,并与之达成某种默契,故需休掉兰芝)

    能干说(焦母担心儿子过于软弱,家里的大权会落到能干的兰芝手里)

    门第说(焦母为仲卿前程计,想休掉无背景的兰芝,娶个门第高的小姐)

    美色说(焦母担心儿子沉溺于兰芝的美色,胸无大志,耽误了仕途)

    3、如何理解刘、焦之死?

    刘、焦之死在当时有必然性。因为他们面临的抉择只有两种可能:或向焦母、刘兄屈服,违背自己的爱情誓约;或者以一死来维护两人的爱情誓约。刘、焦不可能随心所欲地选择第三个可能。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条件并不是他们自己选定的,而是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刘、焦之死,固然有外来的压力,但也有其内存的原因。这原因就是他们自身的思想也不能摆脱当时占统治地们的封建意识形态。

    《礼记·本命》中记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由是观之,焦母迫害兰芝用的是第一条。

    《礼记》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焦母压制焦仲卿用的就是孝顺这一条。刘兰芝回娘家后,也遭到家长的威压。

    可以说,焦仲卿彻头彻尾就没有反抗过,而刘兰芝虽说有反抗,但不是太明显。

    两人最终的双双殉情只能说是可爱的、可贵的,但不明智,其精神可嘉,做法不足取。

    4、两家的合葬有没有现实可能?

    有可能:从焦家

    没有可能:

    四、拓展延伸

    1、假如刘兰芝不沿着课文叙述的路子走,还有他法吗?

    2、和焦刘爱情悲剧极为相似的陆(游)唐(琬)却没有走上自杀徇情的道路,这是为什么?

    五、总结收束

    这首首叙事长诗震撼我们心灵的,是一个简单、普通但也更伟大、更普遍的东西,即对人的生命的伟大关怀,小序中的“时人伤之”的话便体现了作者记叙这件悲剧故事的原初动机。这种对人的生命的伟大关怀恰恰是对于文学艺术最为重要的东西。

    为了强化《孔雀东南飞》中焦刘悲剧的震撼力,也使这一课文留给学生更深刻的印象,在结束全文前播放了另外一首流行歌曲——屠洪江的《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

    飞到天涯去不回

    千般恋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

    心碎的时候

    秋声格外让人悲

    天若不尽人意

    我愿生死相随

    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物低垂

    情深的时候

    哪种离别不伤悲

    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

    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

    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

    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

    这首荡气回肠、感人肺腑的歌曲,满含激愤,深深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久久地沉浸在这千古悲音中,难以释怀。

    六、作业交流

    全文结束之后,布置学生选取文中最感兴趣或最有心得的一点,写一篇研究性小论文。

    【教后】

    1、本课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先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再设计出若干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讨论,教师只作适时的点拨,真正体现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2、真正体现了新教法的“四性”:开放性、群体性、合作性、交互性。

    3、课文分四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新课导入、基础落实一课时,研究探讨一课时,拓展延伸一课时,总结收束、作业交流一课时。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 篇六

    一、教学目的:

    1、学习叙事诗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

    2、分析人物形象,掌握叙事诗通过人物塑造表达主题的特点。

    3、评析人物,了解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摧毁青年男女的爱情的罪恶。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2、培养学生结合语境欣赏诗歌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

    三、过程方法

    品读法、讨论法

    四、情感价值观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封建家长制及封建礼教摧残男女青年幸福生活的罪恶,培养学生珍爱生活。

    教学设想:

    本文语言接近口语,而且注释较详,学生易读懂词句。同时全诗篇幅较长,不宜在课堂内串讲。因此,教学本诗可从人物命运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揭示主题思想。

    课前预习:

    1、通读全诗,利用工具书和注释,扫除诗中文字障碍。

    2、了解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间听屠洪刚的歌曲《孔雀东南飞》)

    学生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孔雀东南飞》

    二、走进文本(用问题带动阅读)

    1、你认为焦母遣弃刘兰芝的原因是什么?

    预设:

    a、专断说: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b、无子说:共事二三年。

    c、门第说: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2、能不能让他俩殉情的先后顺序颠倒一下,让仲卿先“自挂东南枝”,然后,再让兰芝“举身赴清池”?

    预设:

    a、刘兰芝对爱情的忠诚与坚强

    b、焦仲卿对爱情与母亲的顾虑

    3、你对这首诗还有哪些疑问?

    预设:

    为什么刘兰芝离婚后还能风光再嫁?

    资料分享:

    汉代对于妇女再嫁,亦与后世不同。汉代出现数位皇太后如汉文帝之母薄姬、汉武帝之母王姬都是再嫁之身,堂而皇之地做国母,无人以为异。女子再嫁三嫁,亦是不绝于书。据称,嫁人次数最高者大约是宰相陈平的妻子,嫁给陈平已经是她的第五次婚姻,这亦是令后人吃惊的一个例子。(《中国历史上的执政太后:女人天下》作者:蒋胜男华东师大出版社)

    汉代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妇女的地位进一步滑落,表现在婚姻恋爱上,就是其自由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的限制。但是,汉代妇女还未完全脱离社会生产领域,贞节观念也未形成习俗禁锢她们的心灵,加上汉代距原始社会尚近,原始古风尤存,使她们拥有一定的权力和自由。她们可以自择夫婿,可以离婚、再嫁,甚至婚外恋也不受时人严厉非议。可见,汉代妇女具有比后世更多的婚恋自由。

    两汉时正统儒者的言论尚未完全拘束人们的社会行为。当时的成文法律没有明确地限制妇女再嫁。而实际生活中,妇女再婚的现象屡见不鲜。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守寡后,看上了有妇之夫宋弘,光武帝亲自替她作说客。东汉末年的著名文学家,蔡邕之女蔡琰(蔡文姬),先嫁河东卫中道、被掳入匈奴后与左贤王成亲,并生有子女,归汉后又嫁与董祀,先后改嫁两次。这样的身世并没有成为她一生的污点,相反她由于传奇的经历和文学上的才华被南朝人范晔收入了《后汉书列女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6篇《《孔雀东南飞》优秀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推荐访问:孔雀东南飞 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案6篇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一等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