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秘网 - www.nagforex.cn 2024年05月03日 06:16 星期五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六年级知识复习11篇(完整文档)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3-07-21 14:42:01

    六年级知识复习第1篇《北京的春节》1、背诵第7、11、12自然段。2、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人,代表作《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等。老舍的语言风格:北京韵味,通俗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知识复习11篇,供大家参考。

    六年级知识复习11篇

    六年级知识复习 第1篇

    《北京的春节》

    1、背诵第7、11、12自然段。

    2、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人,代表作《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等。老舍的语言风格:北京韵味,通俗明白,幽默诙谐。

    3、《北京的春节》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腊月初旬到年底 1——6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吃糖;大扫除;购置年货 略写

    除夕 7 家家灯火通宵,炮声不绝,吃团圆饭,守岁 详写

    初一 8——9 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 详写

    初六 10 店铺开张;伙计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略写

    正月十五,元宵节 11——12 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 详写

    正月十九 13 春节结束,小孩上学,大人忙活 略写

    像这样有详有略地介绍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好处是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使北京的春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回顾. 拓展二》

    1、日积月累

    (1)《元日》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2、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3、《元日》写的是除夕时的情景,《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写的是中秋时的情景。我国的传统佳节还有清明、端午、乞巧节等。描写我国传统佳节的诗句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等。

    六年级知识复习 第2篇

    《跨越百年的美丽》

    1、题目中的“百年”指的是永恒,居里夫人的伟大发现对社会的贡献永恒,她的优秀品质和人格精神永恒。

    2、背诵2、4、5、6自然段。

    3、理解句子:(1)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是玛丽. 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这项伟大自然发现”是指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金属元素镭,“人生意义的发现”是指居里夫人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年轻美貌、金钱名利,而在于为科学作出贡献,为人类做出贡献。

    (2)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这里的“变”是一种人生价值的提升,生命境界的飞跃,四个“变成”概括了居里夫人奋斗的一生以及不朽的功绩。

    六年级知识复习 第3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 背诵1、2、6、7、8自然段。

    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课文的主要观点,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课文举了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代表性事例:一是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二是英国的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实验,终于发明了酸碱试纸;三是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是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3、理解句子:(1)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这里的“?”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这样写的好处: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打破沙锅问到底”形象表达 了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精神,“发现”“发明”“创造”“成就”这四个词按收获由小到大排列,也说明平常事情中蕴含着真理,蕴含着伟大的成就, 而这些只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才能做到。

    (3)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见微知著”的意思:看到事物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或问题的实质。这句话用“只要…….就……”的句式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就是“见微知著”,能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看到本质,并“不断探索”。

    回顾. 拓展五

    1、《日积月累》

    百炼成钢 发愤图强 坚持不懈 迎难而上

    集思广益 群策群力 革故鼎新 标新立异

    独出心裁 举一反三 实事求是 各抒己见

    不耻下问 触类旁通 精益求精 古为今用

    2、“舍本逐末”来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六年级知识复习 第4篇

    《匆匆》(散文)

    1、背诵课文。

    2、知识点:《匆匆》的作者是著名散文大师朱自清,他的散文名篇有《匆匆》、《背影》、《荷塘月色》等。本文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3、理解句子:(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用排比的句式,表明大自然的枯荣是时间飞逝的痕迹。“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2)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比喻句。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时间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3)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排比句。作者从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

    (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比喻独特,联想新奇。日子就是如此稍纵即逝。

    4、背诵《明日歌》。

    5、有关珍惜时间的句子:(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六年级知识复习 第5篇

    《文言文两则》

    1、背诵课文,默写。

    2、知识点:《学弈》选自《孟子. 告子》,《学弈》这个故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 汤问》,这个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以及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3、注释:字、词:弈:下棋。

    通国:全国。

    诲:教导。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鸿鹄:天鹅。

    援:引,拉。

    俱:一起。

    弗:不。

    矣:了。

    为:因为。

    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辩斗:辩论,争论。

    以:认为。

    去:离。

    日中:正午。

    及:到。

    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沧沧:寒冷的意思。

    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意思是天气很热。

    汤:热水。

    决:判断。

    孰:谁。

    汝:你。

    句子: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译: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孰为汝多知乎?

    译: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译文:学弈

    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他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引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学生不如前一个学得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两小儿辩日

    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为什么事情争辩不已,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 而中午时要近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进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孔子也不能判断是怎么回事。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六年级知识复习 第6篇

    《十六年前的回忆》(回忆录)

    1、背诵第5、7、17、19、22自然段。

    2、《十六年前的回忆》通过对李大钊的回忆,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式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了敌人的心虚、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镇定、沉着;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悲痛。

    文章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3、理解句子:(1)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问父亲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从这句话看出父亲平常非常慈祥,有耐心;而这一次却是不耐烦地,含糊地回答我,这是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和孩子谈心的时候,而且这件事并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这里写出了李大钊对待亲人慈爱与对待工作认真严肃。

    (2)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李大钊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表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的精神。

    (3)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父亲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4、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的联系是:首尾呼应。这样写的好处:使文章显得非常紧凑,同时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亲的被害牢记在心的思想感情。

    六年级知识复习 第7篇

    1、公共服务行业的公文、公章、名称牌、票据、报表、标牌、指示牌、说明书、电子屏幕、广告、宣传材料、公共场所设施的标志牌以及企业事业组织名称等必须使用规范汉字。需要加注汉语拼音的,应当书写在规范汉字的( )。

    上方 下方 左侧 右侧(答案:B)

    2、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是 ( )。

    A、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和西班牙文

    B、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和德文

    C、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和日文

    D、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和马来文

    ( 答案:A)

    3、中国文坛第一知多少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

    我国第一部专记一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我国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关汉卿的《窦娥冤》

    我国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吴承恩的《西游记》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我国第一部中篇小说──鲁迅的《阿Q正传》

    我国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鲁迅的《呐喊》

    我国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

    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

    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我国第一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我国第一位女诗人──蔡文姬

    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

    我国第一位著名女词人──李清照

    我国第一位儿童作家──冰心

    我国第一个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叶圣陶

    我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4、万物由来

    “记者”以前叫什么

    1905年以前,中国的新闻记者有过许多别的称呼,但就是不叫“记者”。中国近现代历史最长的报纸上海《申报》从1872年创刊到1905年30余年间,报上登了不少“新闻”,却从无“新闻记者”的称谓出现。在应该称“记者”的地方,却称之为“友人”、“访事”、“采访”、“访员”等名称。

    1875年7月7日,《申报》首次刊登招聘访事的告白,应聘担任访事的条件是:“必须学识兼长,通达事务,并人品端方,实事求是者。”这里,“访事”就是当时对记者的称呼。

    以统一的“记者”一词代替其他杂七杂八的称呼,是报刊大改革的成果。1905年《申报》进行了一次大改革,向国外报纸学习,把日本报纸上习用的“记者”、“新闻记者”的汉字语汇移植到中国来,从此中国的新闻工作者才有了一个统一的专称。这是《申报》史上的大事,也是中国报史上的大事。

    第一次出现“记者”一词的日期是1905年3月10日,当天《申报》所刊一篇题为《论今日各国对中国之大势》的论文中,有这么一句话:“记者又何必再烦笔墨以渎吾同胞之听哉!”

    “文学”原为官职名

    西汉时期,学校的负责人不是叫校长或教官,而是称“文学”,即负责人称为张文学、李文学等。

    汉武帝为选拔人才,设“贤良文学”科目,由各郡国每年举荐人才上京赶考试,被举考官便叫“贤良文学”。“贤良”是指品德端正、道德高尚之人;“文学”则指精通儒家经典的人。

    魏晋后期,“文学”一词成为语言艺术的专用名词。史书上记载的曹丕“好文学,以著述为务”,即是现今所指的文学含义。

    “语文”一词的来历

    “语文”一词出现的历史并不长。1905年,清朝在废除科举制度以后,开始开办新学堂。当时的课程以至教材,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只有语文一科,教授的仍是历代古文,当时称为“国文”课。

    五四运动爆发以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国文课受到了冲击,小学于是改设“国语”,教材具有鲜明的口语特点,选用的都是白话短文或儿歌、故事等。中学仍设国文课,白话文的比重也明显增加,选用了鲁迅、叶圣陶、谢冰心等新文学作家的作品。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丐尊二人提出了“语文”的概念,并尝试编写新的语文教材,可惜因日本侵略中国而被迫中止。

    全国解放后,叶圣陶先生再次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这一建议被华北政府教育机关采纳,随后推向全国,从此,“语文”成了中小学的一门主课。

    5、20XX年春晚公布的四副春联及获奖的20幅春联

    公布的四副春联:

    和睦

    上联:二十四时节气,乾坤竞秀

    下联: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同春

    横批:天人合一

    和美

    上联:天和、地和、人和,和融华夏

    下联:歌美、舞美、花美,美在今宵

    横批:新春大吉

    和顺

    上联:和和顺顺千家乐

    下联:月月年年百姓福

    横批:国泰民安

    和谐

    上联:党心、民心、万众一心,科学发展春风起

    下联:国运、家运、宏图大运,社会和谐旭日升

    横批:万象更新

    6、 各举出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开头的俗语(包括成语、惯用语等)。数字俗语:

    表示实实在在,不可更改时用( 一是一,二是二)

    表示做事不考虑周到,干了再说时用( 一不做,二不休)

    表示一样东西两人平分时用( 二一添作五)

    表示某人干事麻利时用( 三下五除二)

    表示差不多时用( 八九不离十)

    表示某人打小算盘时用( 小九九)

    表示归根到底时用( 九九归一)

    表示把握大时用( 十有八九)

    表示很不容易时用( 九牛二虎之力)

    表示信心十足时用( 十拿九稳)

    表示距离远时用( 十万八千里)

    4、 下面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语?(小黑板)

    杜鹏程(鹏程万里 ) 陈残云(风卷残云 ) 王任重(任重道远 )

    刘海粟(沧海一粟 ) 丁慧中(秀外慧中 ) 焦若愚( 大智若愚)

    7、成语主角

    闻鸡起舞——祖逖;纸上谈兵——赵括;惊弓之鸟——更羸;

    负荆请罪——廉颇;破釜沉舟——项羽;七步成诗——曹植;

    韦编三绝——孔子;单刀赴会——关羽;对症下药——朱熹;

    铁杵成针——李白;指鹿为马——赵高;完璧归赵——蔺相如;

    卧薪尝胆——勾践;凿壁借光——匡衡;鞠躬尽瘁——诸葛亮;

    图穷匕见——荆轲;乐不思蜀——刘禅;三顾茅庐——刘备;

    入木三分——王羲之;杀妻求将——吴起;四面楚歌——项羽;

    煮豆燃萁——曹植;背水一战——韩信。

    8、成语之最

    (一日三秋)最短的季节。

    (一落千丈)落差最大的瀑布。

    (一字千金)最贵的稿酬。

    (一本万利)最赚钱的生意。

    (一手遮天)最大的手。

    (一毛不拔)最吝啬的人。

    (一步登天)最长的脚。

    (一日千里)跑得最快的马。

    (一尘不染)最干净的地方。

    (一掷千金)最浪费的行为。

    (一文不值)最便宜的东西。(一身是胆)胆最大的人。

    (千钧一发)最危险的时候。

    (羊肠小道)最狭窄的路。

    (一目十行)最快的阅读。

    (天涯海角)最远的地方。

    (无米之炊)最难做的饭。

    ( 顶天立地)最高的个子。

    (十全十美)最完美的东西。

    (无可救药)最重的疾病。

    (风驰电掣)最快的速度。

    (晴天霹雳)最反常的天气。

    (度日如年)最长的日子。

    (一柱擎天)最长的棍子。

    (气吞山河)最大的嘴。

    (一步登天)最长的腿。

    (顶天立地)最高的人。

    (轻如鸿毛)最小的人。

    (无孔不入)最尖的针。

    (一言九鼎)最重的话。

    (金玉良言)最贵重的话。

    (一览无余)最宽的视野。

    (脱胎换骨)最大的手术。

    ( 包罗万象)最大的气量。

    ( 天壤之别)最大的差异。

    (无边无际)最大的地方。

    (天翻地覆)最大的变化。

    (无米之炊)最难做的饭。

    (风驰电掣)最快的速度。

    ( 取之不尽)最多的资源。

    (一日三秋)最短的季节。

    (度日如年)最长的一天。

    9、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

    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 主心骨)

    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智多星 )

    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东道主 )

    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阶下囚 )

    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 铁公鸡)

    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 糊涂虫)

    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 老油条)

    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门外汉 )

    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 三脚猫)

    10、数字猜成语

    12345609( 七零八落) 1256789(丢三落四 )1+2+3( 接二连三) 333 555(三五成群 )

    (不三不四 ) 5 10(一五一十 ) 9寸+1寸=1尺( 得寸进尺)

    选择题

    1、“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

    A、琵琶 B、古筝 C、扬琴 (A)

    2、《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请问,“箜篌”是什么乐器:

    A、拨弦乐器 B、击弦乐器 (A)

    3、"有板有眼"的"板"是我国传统音乐节奏中的:

    A、强拍 B、弱拍 (A)

    4、我们常说"隔着门缝看人”,当我们隔着门缝看人时,看到的人:

    A、比原来扁了 B、和原来一样 C、比原来宽了 (B)

    5、在古代,“爵”是一种什么器皿?

    A、食器 B、酒器 (A)

    6、“白雪公主”这个形象最早来自于:

    A、格林童话 B、安徒生童话 C、伊索寓言 (B)

    7、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

    A、一个人 B、一只鸟 C、一只猴子 D、一条龙 (B)

    8、王昭君没有得到汉元帝的召见而远嫁匈奴单于,是因为:

    A、王妃对她的陷害 B、画师歪曲她的形象 C、大臣说她的坏话 (B)

    9、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里,小美人鱼变成人是为了见到谁?

    A、渔夫 B、皇后 C、王子 (C)

    10、唐代人可以称“父亲”为:

    A、伯伯 B、哥哥 (B)

    11、“卧薪尝胆”说的是:

    A、夫差 B、范蠡 C、管仲 D、勾践 (D)

    12、买椟还珠这则成语是用来比喻有些人

    A、只注重事物外表,不重 B、为了赚钱不择手段 C、善于掩盖事物本质 (A)

    13、屈原是春秋时代哪国人?

    A、吴国 B、楚国 C、越国 D、齐国 (B)

    14、神话《白蛇传》中“白娘娘盗仙草”盗的是:

    A、人参 B、冬虫夏草 C、灵芝 (C)

    15、杜甫诗云,“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李白诗云,“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请问,成都为什么又叫做“锦城”或“锦官城”?

    A、因蜀锦而得名 B、因锦江而得名 (A)

    16、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

    A、 华山 B、黄山 C、峨眉山 D、天姥山 D、庐山 (D)

    17、《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

    A、甘肃 B、新疆 C、青海 (B)

    18、“初出茅庐”中的“茅庐”本意是指谁的的住处?

    A、刘备 B、诸葛亮 C、司马光 D、司马迁 (B)

    19、"红娘”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西厢记 B、牡丹亭 C、桃花扇 (A)

    20、在“夸父逐日”中,“夸父”是怎样追逐太阳的?

    A、驾车 B、骑马 C、奔跑 D、飞行 (C)

    21、"来龙去脉”的成语产生于:

    A、历史研究 B、风水勘探 C、政治事件 (B)

    22、维纳斯是希腊神话中的

    A、智慧女神 B、爱神和美神 C、自由女神 (B)

    中级

    1、相传我国古代能作“掌上舞”的人是:

    A、杨玉环 B、貂蝉 C、赵飞燕 D、西施 (C)

    2、《史记》中的“世家”是给什么人作的传?

    A、皇帝 B、诸侯王 C、贵族 D、重臣 (B)

    3、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双璧”的一篇是《孔雀东南飞》,另一篇是:

    A、木兰诗 B、木兰辞 C、琵琶行 (A)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请问:被称为“菊月”的月份是:

    A、八月 B、九月 C、十月 (B)

    5、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

    A、晚春 B、盛夏 C、初秋 D、寒冬 (A)

    6、"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是指:

    A、唐代一位诗人 B、唐代一位高僧 C、一种官职 (C)

    7、以下哪件事是《水浒》中梁山好汉武松所为?

    A、倒拨垂阳柳 B、汴京城卖刀 C、醉打蒋门神 (C)

    8、“名花解语”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女子非常美丽 B、花艳丽 C、花通人性 D、美女善解人意 (D)

    9、 “程门立雪”这个典故讲的宋朝的杨时,为了见名士程颐而在他家门前冒雪等待的故事,那么杨时等待的目的是:

    A、拜访 B、请罪 C、道谢 D、辞别 (A)

    10、我们常把那些一知半解,却喜欢在人前卖弄的人叫:

    A、半截剑 B、半段枪 C、半面 D、半瓶醋 (D)

    11、什么时候适合用“七月流火”来形容?

    A、炎炎夏日 B、夏去秋来 C、春去夏来 D、秋去冬来 (B)

    12、“汗流浃背”的典故出自西汉周勃,他 “汗流浃背”的原因是:

    A、衣服穿得太多 B、劳动太卖力气 C、打仗拼死厮杀 D、答不出皇帝的问题 (D)

    13、京剧中,饰演性格活泼、开朗的青年女性的应是:

    A、青衣 B、花旦 C、彩旦 (B)

    14、柳永词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多么迷离伤感。请问,人们常提到的“杨柳”是指:

    A、一种树木的名称 B、两种不同的树木的名称 C、与树木无关 (B)

    15、"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谁的经历?

    A、刘邦 B、项羽 C、韩信 D、张良 (C)

    16、“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的什么毛病?

    A、口吃 B、好说谎 C、喜欢骂人 D、喜欢无病呻吟 (A)

    17、西方童话中,猫头鹰常以最聪明的角色出现,是因为猫头鹰:

    A、头脑聪明 B、活得长久 C、与人长得相似 D、经常保持思考的表情 (B)

    18、民间故事《梁祝》突出反映了我国现行《婚姻法》的哪项基本制度?

    A、男女平等 B、一夫一妻 C、婚姻自由 (C)

    高级

    1、"东床快婿”原本是指:

    A、司马相如 B、王羲之 C、刘邦 D、诸葛亮 (B)

    2、“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

    A、曹操 B、刘备 C、谢安 D、孔子 (C)

    3、“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谁说的?

    A、席勒 B、雪莱 C、歌德 D、徐志摩 E、舒婷 (B)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请问,我国对清明节有多种的称呼,下列哪一种不是?

    A、鬼节 B、死节 C、冥节 D、聪明节 E、寒食节 (E)

    5、“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

    A、赤壁之战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 E、淝水之战 (C)

    6、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

    A、下棋 B、种花 C、武术 D、驾车 E、舞蹈 (D)

    7、"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红楼梦》中对谁的判词?

    A、晴雯 B、袭人 C、黛玉 (A)

    8、由成语“墙头马上”的原意可知,元朝白朴所著的《墙头马上》属于什么类型的杂剧?

    A、武侠 B、言情 C、战争 D、伦理 E、历史 (B)

    9、历史上曾有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是在:

    A、东林书院 B、岳麓书院 C、石鼓书院 D、白鹿书院 E、应天书院(A)

    10、古代小说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女性之美,其中“闭月”是指:

    王昭君 B、杨玉环 C、貂蝉 C、西施 E、赵飞燕 (C)

    11、有一个很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谜”,请你猜一猜:有一种事物,早上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傍晚用三条腿走路。你知道这种事物是什么吗?

    A、一种鬼怪 B、一种远古动物 C、人类 D、树(C)

    12、“斯芬克斯之谜”中的“斯芬克斯”的身躯是:

    A、马 B、狮子 C、老虎 D、蛇 (B)

    13、文学史上,有四部《变形记》,其中写人变成甲虫遭遇的那一部的作者是

    A、阿普列尤斯 B、契诃夫 C、奥维德 D、卡夫卡 (D)

    14、《悲惨世界》的主人公冉阿让因为偷了什么东西而服了19年的苦役?

    A、一瓶葡萄酒 B、一杯牛奶 C、一片面包 D、一块饼干 (C)

    六年级知识复习 第8篇

    《卖火柴的小女孩》

    1、背诵1、2、3、5、6、7、9、10、11、12自然段。

    2、这篇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特点: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突出了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拇指姑娘》、《海的女儿》、《丑小鸭》……也是安徒生的作品。

    3、《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重点写了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眼前出现了四次幻景。第一次看到了温暖的大火炉,因为小女孩非常寒冷,她渴望得到温暖。第二次看到了喷香的烤鹅,因为小女孩非常饥饿,她渴望得到食物。第三次看到了美丽的圣诞树,因为小女孩非常痛苦,她渴望得到欢乐。第四次看到了慈祥的奶奶,因为小女孩非常孤独,她渴望得到疼爱。

    4、理解句子:(1)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女孩离开了人世,在美妙的幻觉中死去了。再也不用忍受寒冷、饥饿和痛苦了。

    (2)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两个“幸福”的含义? )

    前一个“幸福”是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的;后一个“幸福”是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了,就彻底幸福了。通过这两个“幸福”,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压抑心头的满腔悲愤,感受到作者对穷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六年级知识复习 第9篇

    《凡卡》

    1、背诵第6、8、21自然段。

    2、课文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凡卡在信中向爷爷倾诉自己难以忍受的悲惨的学徒生活,再三哀求爷爷带他离开这儿,回到乡下去,并回忆了乡下生活的两个情景:一是爷爷守夜的情景;二是过圣诞节的情景。

    本文在表达上有两个特点:第一,讲凡卡的悲惨遭遇时,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他在写信过程中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互相映衬。第二, 采用了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回顾. 拓展四

    1、《日积月累》。

    正直是道德之本。——(埃及)迈哈福兹《平民史诗》

    眼泪无法洗去痛苦。——(冰岛)拉克司内斯《冰岛之钟》

    最伟大的见解是最朴实的。——(英国)戈尔丁《蝇王》

    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苏联)《静静的顿河》

    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印度)泰戈尔《飞鸟集》

    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危地马拉)阿斯图里亚斯(玉米人)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课就是打不败他。——(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

    2、知识点:丹麦作家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凡卡》,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美国作家马克. 吐温的《汤姆. 索亚历险记》。

    六年级知识复习 第10篇

    《为人民服务》(议论文)

    1、背诵全文。

    2、《为人民服务》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一般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3、理解句子:(1)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文章开篇就点明主题。

    整段话表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我们的队伍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百分之百地为人民服务。完全的意思:除了为人民服务,没有别的目的;彻底是贯彻到底的意思。

    (2)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的。因此,不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战士对战士,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实现我们的目标。

    4、共几句?每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这段话共3句话。第一句是讲我们要欢迎批评,第二句话是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第三句话是讲我们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意思层层递进。再抓住这段话中的关联词语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为人民服务。

    回顾. 拓展三

    1、《囚歌》,作者:叶挺。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六年级知识复习 第11篇

    《桃花心木》(借物喻人)

    1、背诵第4、13、14自然段。

    2、句子的理解:(1)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这句话写种树人的奇怪做法。有两点奇怪:一是来的时间不确定,隔三差五,或十几天来一次;二是浇水的量不确定,时多时少。作者桔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2)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这里的“不确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作为的人。

    (3)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因为种树人来的目的就是让树木适应环境,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经得起风吹雨打的锻炼,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深深扎根,茁壮成长。如种树人所愿,现在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说明他种树成功了。

    《回顾. 拓展一》

    1、 日积月累:人生哲理的格言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说》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

    (3)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墨子》

    (4)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传习录》

    (5)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文心雕龙》

    2、邯郸学步——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掉了。

    推荐访问:复习 知识 六年级知识复习11篇 六年级知识复习(推荐11篇) 六年级知识汇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