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秘网 - www.nagforex.cn 2024年05月20日 01:30 星期一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传统贸易引力模型4篇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11-05 10:42:02

    传统贸易引力模型4篇传统贸易引力模型  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应用  引力模型是应用广泛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它以牛顿经典力学的万有引力公式为基础,这也是引力模型名字的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统贸易引力模型4篇,供大家参考。

    传统贸易引力模型4篇

    篇一:传统贸易引力模型

      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应用

      引力模型是应用广泛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它以牛顿经典力学的万有引力公式为基础,这也是引力模型名字的来由。引力模型已经被很多学者专家研究拓展,并且应用到了很多领域,如研究空间布局、旅游、贸易、城市分析、交通、市场营销、企业区位、考古、高校招生和生物迁徙等领域。我认为不同领域的引力模型以及万有引力模型的本质内容是一样的,只是由于应用领域的不同,考虑的因素不同,导致模型的变量不同,不同领域的模型也就不一样。

      我觉得引力模型是一个比较简单应并且有很大用处的模型,因为引力模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基本形式保持不变,只要对万有引力公式中的质量G和半径r参数的定义做出适当的改变,就可以将引力模型应用到不同的问题。比如在贸易领域中质量就是各自的经济规模(GDP,而半径就是两地的距离。在市场分析领域中质量就是两地的人口数量,半径就是两地的距离。所以这个模型能很方便的应用到很多问题上,其基本形式都以万有引力公式为基础。随着经济地理学家的关注,引力模型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各种领域中。下面我将比较详细的介绍引力模型在贸易领域中的应用。

      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与其理论不同,不是先从各种贸易理论中推演出来,而是以对现实贸易关系的直观判断为依据建立起来的,即先有实证研究后是理论研究。

      引力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研究,最早将引力模型应用于国际

      贸易领域的是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JanTinbergen(1962,他预言两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流量是两国经济规模以及两国之间距离的函数。这个模型认为两个经济体之间的单向贸易流量与它们各自的经济规模成正比,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经济规模用GDP、人口和人均收入来衡量,距离一般是测量两个国家首都之间的距离(绝对距离,也有的研究测量两个贸易伙伴之间的距离与它们和其他贸易伙伴距离的比值(相对距离。

      其简单的引力方程表达式为(Deardorff,1995。引力方程表示双边贸易流量与两国经济总量成正相关,而与两国经济中心的距离成负相关。

      Mij=AYiYj/Dij

      引力方程Mij表示国家i、j间的双边贸易流量,Yi、Yj分别表示i、j国的GDP,Dij表示两国的经济中心距离,A为比例常数。

      为了方便估计该模型基本表式为:Mij=aYibYjcDijdAije。其对数表达式为:lnMij=lna+blnYi+clnYj+dlnDij+elnAij。其中:Mij表示一定时期i国从j国的进口额,YiYj分别为i,j两国在该时期的GDP,Dij为两国之间的距离,Aij为其他影响两国贸易的因素。

      引力模型在我国贸易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金泽松《国际贸易结构与流向》(2000、谷克鉴《国际经济学对引力模型的开发与应用》(2001、骆许蓓《论双边贸易研究中重力模型的距离因素》(2003等分别应用引力模型分析了众多影响我国贸易流量和流向的因素。金泽松(2000在其《国际贸易结构与流向》一书中用最简化的引力模型分析一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发展水平和增长率差异、世界市场竞争程度、地里邻近程度、政治关系以

      及“距离”不同对一国贸易流向和贸易流量的影响。谷克鉴(2001认为,国际经济学界根据研究需要曾多次扩展引力模型,而中国又是一个经济转型、经济开放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因此,在构造中国贸易引力模型时,一定要考虑过渡经济对中国贸易流量和流向的影响。骆许蓓(2003重点讨论了引力模型中的距离因素。很多外国学家对引力模型就行研究发展修正,找出了很多影响贸易流量的因素。

      引力模型原理简单,数据适用,通过学者的努力,模型被不断的扩展。

      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的应用

      

      

    篇二:传统贸易引力模型

      贸易引力模型的发展历程探讨摘要:引力模型是国际贸易实证研究中常用的模型,对于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研究至今都是贸易研究中的热门,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的扩展方向也就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方向,本文详细介绍了引力模型理论的发展重要历程并详细探讨其中的重要文献。关键词:引力模型多边阻力项新贸易理论贸易壁垒引力模型最早是由tinbergen(1962)和poyhonen(1963)提出的实证经验模型,两国间的贸易与两国各自的经济规模成正比,与两国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形式与牛顿万有引力公式近似,因此被称为传统引力模型。他们认为出口国的经济规模反映了其潜在的供给能力,进口国的经济规模则反映了其潜在的需求能力,国家间的供给与需求的相互吸引带动了国际化分工下专业化生产的产品的流动,而两国的空间距离则代表了双边贸易最主要的阻力因素。在该模型中,两国间的距离即为模型中双边贸易成本的重要因素,tinbergen(1962)中选取了4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计量检验结果显示两国的贸易空间距离对双边贸易额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可以解释75%的名义双边贸易额。poyhonen(1963)对1958年的欧洲贸易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采用截面数据和投入产出矩阵的结构模型,双边贸易空间距离采用国家间货物贸易运输距离这一观测值,同时引进运输成本因素。linnemann(1966)对标准引力模型进行了重要扩展,引入了内生变量国家人口和虚拟变量贸易协定这两个解释变量,其中实证检

      验得到人口与双边贸易额的负相关关系。而后,对贸易引力模型的拓展主要局限在增加解释变量上,包括人均收入、运输成本因子、非关税覆盖率指数、双边汇率、人口资本密集度、语言文化、消费者价格指数、领土接壤等等,同时引力模型的研究对象也从货物贸易流动增加到移民流动、净资产流动以及fdi流动等。

      一直到70年代末,引力模型的发展仍为跳出传统经验模型的框架,虽然不断增多的解释变量更好的完善了该经验模型,但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仍是该模型的一大软肋。到80年代,较为完善的引力理论模型逐渐形成,目前主要分为三种方向:

      1、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omputablegeneralequilibriummodels,cge),代表有anderson(1979)、bergstrand(1985)、anderson和vanwincoop(2003,2004)等;

      2、基于国际贸易理论模型,其中有要素禀赋理论模型(factorendowmentsmodels),即赫克歇尔-俄林及其拓展模型,代表有bergstrand(1989,1990)、deardorff(1998)等,有李嘉图贸易模型(ricardiantrademodel),代表有eaton和kortum(2002),有规模报酬递增模型(increasingreturnstoscale,irs),代表有helpman和krugman(1985)、evenett和keller(2002);

      3、基于异质性企业模型(heterogeneousfirmsmodels),代表有chaney(2008)、melitz和ottaviano(2008)等。

      一、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anderson(1979)提出了引力模型的一种理论解释,该理论根据

      贸易品及非贸易品的支出方程推导出简易的引力模型,其中支出方程中使用常数替代弹性(ces)效用函数来得到贸易与产出的关系,且假设各地区的需求函数都一致,且各地区生产一种完全分工的产品,也就是阿明顿假设(armingtonassumption),文中还将该模型推广到多国多贸易品以及存在关税和运输成本的情况下,并且提出了双边贸易受到两个地区与他们所有的贸易伙伴平均贸易壁垒的影响。

      而后的bergstrand(1985)认为“价格仅仅是为了调节供给与需求的平衡”这一观点在贸易流量分析中是不合理的,其实在anderson(1979)中就已经发现价格在多边贸易函数中的重要性。bergstrand(1985)第一个提出了系统的静态一般均衡国际贸易模型来推导引力模型,该模型将贸易商品价格作为重要的要素分析,沿用了anderson(1979)中的ces效用函数并提出了常数转换弹性(cet)生产函数来构造局部均衡模型,得出的一般化引力模型形式较为复杂,经过几个假设得到简约的引力模型。

      但是,bergstrand(1985)将贸易成本包含的进出口商品价格之中,并没有对贸易成本作进一步的分析,而anderson和vanwincoop(2003,2004)将贸易成本因子从商品价格中分离出来,并分析贸易成本因子的主要构成,包括两国距离、自由贸易协定等,加以合理的假设得到了最为接近实证引力模型的结果。模型推导中仍然采用阿明顿假设和ces效用函数,分析了一般均衡中存在贸易成本的情况,以及各种贸易成本对双边以及多变贸易的影响。文中还提出

      了非理论项“遥远度(remoteness)”,以及“多边阻力项(multilateralresistance)”对传统引力模型进行革新,就是在两国贸易模型推广到多国贸易时,考虑的应该是各国两两间的比较贸易壁垒且是两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较。

      二、基于国际贸易理论模型在bergstrand(1985)提出了单一要素的进出口供需方程组一般均衡模型的理论基础之后,引力模型理论的进一步拓展主要是在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中增加了新的国际贸易理论模型,将新贸易理论纳入到引力模型的框架之中,给出了更多的贸易分工以及对差异化产品需求的原因。最早是bergstrand(1989)将引力模型纳入到了国际贸易要素分配理论中,放弃了一般均衡模型中单一要素假设、阿明顿假设以及相似偏好假设,而是基于两种要素、两个产业及n个国家的赫克歇尔-俄林-张伯伦-林德模型(heckscher-ohlin-chamberlin-lindermodel)进行分析,其中出口国的总收入及人均收入可以分别看作为国内资本总量的产出以及国内人均资本量(资本劳动禀赋比率)的产出,而进口国的总收入及人均收入的差异可以看作进口国的总消费能力和消费偏好的差异。在该模型下可以看到引力模型与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的新贸易理论推导结果是一致的,在计量分析中,发现引力模型可以解释sitc一分位跨国贸易流量变化中的40%到80%。我们可以看出bergstrand(1989)成功地引入了贸易要素分配国际贸易理论,运

      

    篇三:传统贸易引力模型

      国际经济学引力模型总结

      简要总结:前些年学者将引力模型应用于中国东盟贸易、服务贸易、双边贸易、进出口

      贸易中等方面的贸易引力模型,大多数采取增加新变量,或者结合其他概念拓展引力模型,如旅游引力模型,时空引力模型等,较新的研究集中于引力模型在城市地理方面的应用。一•有关引力模型的理论和文献综述

      1谷克鉴:国际经济学对引力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世界经济

      谷克鉴(2001)对贸易引力模型的构造、验证、拓展与运用技术路径的全面描述,认为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学界根据研究的需要曾经多次拓展贸易引力模型,主要方法是

      适当增设外生变量。外生变量的增设表现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逻辑型,即在同一个经济体内根

      据研究的推进将经济活动中更多要素逐步纳入计量模型

      ;另一种则为外延型,即根据不同经济

      体的特性,增设外生变量。最后提出中国贸易引力模型构造的初步方案--应当增设一个外向型

      贸易转移推动的变量。

      2.

      史朝兴:引力模型在国

      际贸易巾应用的理论基础研究综述

      南开经济研究

      史朝兴(2005)对前人有关引力模型的理论研究进行了分类,将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和

      推导分为两类:第一,不基于任何贸易理论基础的引力模型,

      包括支出系统法,一

      般均衡法,多边阻力法,第二,基于贸易理论的引力模型,包括报酬和垄断竞争的引力模型。

      H-0模型,基于H-0、规模

      3.

      经济研究中引力模型的应用

      综述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朱道才(2008)从市场分析、投资贸易和区域经济三个角度出发,阐述了引力模型的运用,作者认为关于引力模型的未来研究上,可以从两个方向进行:一是对理论基础的加强和

      补充,二是应用范围的扩展和延伸。

      二•引力模型在中国东盟贸易中的应用4.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

      特区经济

      吴思敏等(2006)研究了经济发展不平衡如何影响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贸易,通过在贸

      易引力模型中引入了新变量即区内每两个国家之间的人均

      GDP的差异,从而证明了由于需

      求相似而引发的贸易对该区的贸易流有重大影响

      [1]。

      5.

      引力模型在中国与东盟

      贸易中的实证分析

      亚太纵横

      单文婷等(2006)将引力模型运用到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定量分析中,

      利用2000-2004年

      的面板数据建立了包括GDP、人均GDP和距离等基本变量的基本引力模型,增

      加

      了华人人口、通用华语等变量,得到了扩展的引力模型。最后运用该模型来预测了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

      增长率[2]。

      IDT”=7,135+0.727hiY.Yj+O,23OhiPCY,PCYj-

      1.046hidy+0.59511U1guage+().257hiHR

      (工弋5)

      6.静态贸易效应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下中国的国际贸易问题

      陈汉林等(2007)分别基于贸易转移效应和贸易创造效应建立了两种相应的引力模型,

      实

      证结果表明中国的贸易转移效应大于贸易创造效应,且两种效应之间的差额逐年增长。

      三.引力模型在服务贸易中的应用7.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双边服务贸易流量与出口潜力研究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周念利(2010)本文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对中国双边服务贸易的决定因素与出口潜力进

      行识别和测算,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主要服务贸易伙伴非关税壁垒的关税等价进行估算。经验

      研究结果显示:贸易双方的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物理距离和是否使用共同语言

      双边服务出口产生显著影响。

      均会对中国

      8,基于引力模型的服务贸易决定因素分析

      企业经济

      肖文(2012)研究发现,引力模型适用于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决定因素的解释,

      双边服务贸易额与两国的GDP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而且,两国的经济规模差异越小,双边贸易

      量就越大。但是中国服务业产值占比的增加,并未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能力,最后给出

      建议。

      四.引力模型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应用9.用引力模型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程惠芳(2004)选取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的济规模、人均国民收入与中国的地理距离等变量

      世界经济

      32个国家(地区)为样本,把这些样本国的经纳入引力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投资国与东道

      国的经济规模总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及双边贸易量与两国间的国际直接投资流量呈正相关投资国与东道

      国的经济规模和经济水平越相似

      ,两国之间的国际直接投资流量越大。

      10.国际直接投资与引力模型

      世界经济研究

      高国伟(2009)构建了包含国际贸易的引力模型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引力模型,作者认为

      国际直接投资中也存在一个引力模型两国的经济规模正相关。

      ,即两国之间的国际直接投资总量与两国之间的距离负相关,与

      11.美国在华直接投资的引力模型分析蒋殿春(2011)基于美国跨国公司全球经营规模数据

      世界经济

      ,利用扩展的引

      力模型估计了中国

      在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相对地位结果表明

      ,在控制了东道国经济规模、人均收入水平和贸

      易成本等因素之后,美国对华投资仍显著低于模型的预测水平

      ,但在制造业内,美国对华直接

      投资却高于正常水平。

      12.要素禀赋、制度特征与FDI流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刘海平(2014)将东道国的要素禀赋、制度特征等因素引入投资引力模型,就二者与

      FDI流动的关系,诸因素交叉项与FDI流动的关系及东道国制度差异对

      FDI流动的影响进

      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东道国的经济规模和双边贸易距离对

      FDI流动具有普遍性影响

      东道国的要素禀赋、制度质量、历史经历及加入相关组织对

      FDI流入具有重要影响。

      五•引力模型在双边和进出口贸易中的应用

      13.测度中国与G-7的双边贸易成本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钱学锋(2008)基于一个融入双边冰山型贸易成本的多边一般均衡贸易模型

      ,采用了改进

      引力模型,考虑到了可贸易品与不可贸易品,运用该模型我们综合测度了1980~2006年中国

      与G-7各国关税等价的双边贸易成本。结果表明

      ,中国与这些国家关税等价的贸易成本都已

      经低于50%,

      14.中国进出口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经济问题

      吕玉花(2009)基于1998~2007年面板数据,分别构建关于中国出口和进口的贸易引力模型,

      

    篇四:传统贸易引力模型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以引力模型为基础对中国贸易的实证研究

      作者:曹国延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第11期

      摘要:首先介绍了引力模型的思想来源以及其理论发展概况。而后采用改进后的引力模型对我国2005年与33个最大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流量进行了实证性的测算,发现两国之间的经济总规模、地理距离、制度安排是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贸易潜力的测算。最后,则对我国的对外贸易提出了一些政策性的建议。

      关键词:引力模型;贸易潜力;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1-0012-

      1文献综述

      引力模型的思想来源是英国大物理学家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最早将引力模型应用到国际贸易领域的是Tinbergen(1962)和Poyhonen(1963)。他们指出两国的双边贸易流量的规模与它们各自的经济总量成正比,而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其中,出口国的经济总量反映了潜在的供给能力,进口国的经济总量反映了潜在的需求能力,双方的距离(运输成本)则构成了两国之间贸易的阻力因素。

      目前,引力模型研究已经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成为世界学术热点研究的问题之一。而我国学者在应用引力模型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他们大多注重实证研究而少有理论研究。金哲松(2000)用最简化的引力模型分析一国与世界其它国家发展水平和增长率差异、世界市场竞争程度、地理邻近程度、政治关系及距离对一国贸易流向和贸易流量的影响。盛斌和廖明中(2004)运用引力模型检验了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出口贸易量决定因素,从总量和部门两个层次就中国对40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潜力进行了估算。林玲、王炎(2004)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双边贸易进行实证检验,指出GDP、空间距离和国土面积是影响中国双边贸易流量的主要变量。骆许蓓(2003)重点讨论了引力模型中的距离因素。他认为传统的“直线距离”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引力模型中的“排斥力”问题,进而引入了“调整距离”。

      当然,引力模型也曾遭到一些批评和质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被一度认为缺乏理论基础,但在Anderson(1979)、Helpman和Krugman(1985)、Bergstrand(1989)以及Deardorff(1995)等人的不断发展下,引力模型的理论根基已日渐稳固,并由此催生了大量的新的引力模型文献;另一个是批评模型的构造方法,集中表现为对横截面数据分析法(包括单一时点和跨时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点平均数据)的质疑,然而随着面板数据(或时空数据,合了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法的兴起,被忽视的国家和时间特定效应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

      2模型的构建

      贸易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是

      (

      )

      ,式中,

      表示

      国家i向国家j出口的贸易量;A是常数项和分别表示i国与j国的国内生产总值

      ,

      表示两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乘积

      表示国家i与国家j之间的距

      离,通常用两国首都之间的直线距离近似的替代。

      为了估算的方便,取自然对数得到线性形式:

      (

      )

      其中、与为回归系数,

      为随机扰动项。

      在本篇文章中,由于该模型的出口国固定为中国,且所选用的仅为截面数据,因此中国的是常量,对回归结果没有影响,因此只需考虑贸易伙伴的GDP。此外,为了考察一些

      制度性安排对贸易的影响,例如是否为东盟成员,引入虚拟变量ASEAN。如果j国是东盟国家,则赋值为1,否则为0。因此,上式的模型被进一步改写为:

      上式即是本文所用的模型。

      3实证检验

      本文选取2005年中国和33个最大贸易伙伴的截面数据作为实证检验对象。这些贸易伙伴遍布亚洲、欧洲、非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其中,剔除了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数据。

      数据来源:GDP数据来自经济论坛经济杂谈2005年世界各国GDP排名,从中国的进口额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国首都北京与这些国家首都之间的距离由www.indo.com网站的距离计算器得到。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根据所获得的数据,通过计量软件Eviews5.0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

      (4.49)(27.26)(-

      ,F=256,括号内为T统计值。

      回归结果显示,模型拟合度较高,且各变量也都是显著的。

      该方程可以改写为:

      -

      该函数表明了弹性的含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如果j国的

      增加一个百分

      点,则中国对该国的出口将增加0.69个百分点;如果中国与j国的距离缩小一个百分点,则中

      国对该国的出口将增加0.38个百分点。

      4贸易潜力测算

      对出口贸易潜力的估算是运用引力模型模拟“理论”或“自然”状态下的潜在出口额,然后将一国的实际出口水平与模拟值进行比较。若实际值低于模拟值,就称之为“贸易不足”,相反则属于“过度贸易”。即考察中国对贸易伙伴国的实际出口量与Q根据模型预测的出口量Q′之间的比值QQ′,如果该比值在1.0左右,说明该模型拟合较好,该比值越小说明贸易潜力越大,反之则说明贸易潜力较小。

      首先看中国对其出口有潜力的国家,它们分别是孟加拉国、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丹麦、英国、法国、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芬兰、瑞典、匈牙利、波兰、巴西、墨西哥、新西兰等。其中根据贸易引力模型的测算,潜力特别巨大的国家为印度、土耳其、丹麦、法国、瑞典、波兰、巴西、墨西哥等国。

      其次,来看中国对其出口超出根据引力模型预测值的国家,它们分别是日本、马来西亚、韩国、越南、南非、比利时、德国、荷兰、俄罗斯联邦、智利、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巴拿马等。其中需要要说明的是中国对巴拿马的出口远远超过预测值,因为巴拿马地理位置特殊,是沟通太平洋、大西洋之间最方便的通道,很多远洋贸易都经过巴拿马。所以中国对巴拿马的出口远高于根据引力模型算出的值。同时中国对荷兰的出口也大大超过预测值。这是因为荷兰是欧洲的水路门户,很多到欧洲的远洋贸易都经过荷兰。还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贸易额也大大超过模型的预测值。这是因为在模型估算时,采用中国首都北京与美国首

      

    推荐访问:传统贸易引力模型 引力 模型 传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