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秘网 - www.nagforex.cn 2024年05月17日 07:13 星期五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比较研究及借鉴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10-27 14:06:02

    [摘 要]近十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迅速完成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阶段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教育体制、教育投入和就业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些矛盾可以通过借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伴随着高等教育制度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来解决。

    [关键词]高等教育 精英化 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 (2008)03-0043-05

    [作者简介]邹治,陈万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16)

    20世纪50、60年代是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此基础上,高等教育发展的三阶段理论应运而生。发达国家先后从高等教育的精英化阶段步入大众化阶段,继而向普及化迈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从1999年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开始正式启动,到2005年高等教育的数量指标上已经达到了大众化的标准,迅速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的转变。短短7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十几甚至几十年的发展道路,在此过程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回顾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比较世界典型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和经验,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一、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

    1973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在《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一文中,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主要衡量指标,分别设定了15%以下、15%~50%和50%以上三个界限,将高等教育发展进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该文从宏观的高等教育规模、观念、功能以及微观的课程、教学形式等11个维度,详细论述了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的全过程,其思想可概括为表1。

    从上述比较分析可以看出,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再到普及的三个阶段的发展,不仅仅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这一数量指标的增加,还将改变高等教育系统中各功能的性质,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经起伏。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是高等教育接管、改造和发展的17年,即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高等教育。之后是“文革”中高等教育受到严重摧残的十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高等教育步入了持续发展的轨道。从新中国成立直到1999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之前,可以称之为我国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

    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9%提高到15%左右”,从而启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1999年,我国普通高校招收人数达到了157万,比1998年增加45万,增幅达44%。2000年继续扩招,达到222.1万。2000年制定的“十五”计划,又将15%的指标提前为争取2005年达到。2005年,我国高校录取人数为504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

    (二)我国高等教育现阶段主要问题

    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是一个奇迹,但在奇迹背后却隐藏着不少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将大大制约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1.高等教育体制问题。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核心问题是高校缺乏自主权。长期以来,我国公立大学都是由政府一手包办,科层化、官僚化和官本位大大降低了高校的运作效率。自主权的缺乏,使得高校无法以社会需求为主导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无法在投资、管理、办学体制上创新,也就制约了高校在招生、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灵活性,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单一、教育层次不能拉开差距,从而远远不能满足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对于高等教育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

    2.教育投入问题。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多年来一直是困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难题。 “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使我国不得不以不足全世界3%的公共教育经费支撑着超过全世界1/5在校生的办学规模。主要靠国家财政投入的单一的教育经费来源,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民众高涨的教育需求和日益扩大的教育规模,必将严重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3.就业问题。就业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严峻考验。扩招前的1999年,我国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2%,其中本科生为85%,专科生为54%,研究生就业率平均在95%以上。2003年是高校扩张后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本科生就业率为83.8%。到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2.6%,其中研究生就业率91.9%,本科生81.7%,高职高专生62.1%。高校扩招后本科及研究生的就业率都有所下降,高职高专就业率虽有所提高,但总体就业率仍然大大低于本科和研究生的就业率。能否解决好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继续发展,也将影响到我国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因而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格外关注。

    上述问题综合反映,我国高等教育尽管从规模数量上达到了大众化的标准,但是高等教育系统各功能的性质并没有在数量扩张的同时与之协调发展。鉴于发达国家基本在20世纪70年代就完成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转型,从90年代开始纷纷迈向普及化阶段,比较总结其中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国家的高等教育转型特征及成功经验,将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三、世界典型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比较借鉴

    (一)世界典型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美国是第一个经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家,最早于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中期完成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转变。1971年,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国家。20世纪60~70年代,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主要发达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印度等国家也进入大众化阶段。90年代后期,各国的高等教育又有了大幅度的增长,这一时期,英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的高等教育逐渐完成了从大众化到普及化的过渡。

    (二)世界典型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特征比较

    纵观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转型发展,尽管其完成时间、发展速度及进程不尽相同,但仍然有如下几个共同特征:

    1.政治、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经济增长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有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入学率与人均GDP之间的关联度很高:当人均GDP收入低于1 000美元时,适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在15%以下;当人均GDP在1 000-3 000美元时,高等教育入学率在15-50%之间,当人均GDP高于1.2万美元时,高等教育入学率超过50%。例如在日本,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1960年到1975年的15年间,GDP急剧增长了近8倍,由人均17.1万日元增加到132.5万日元。

    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是政治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产物。在美国,二战后为安置大量退伍士兵,于1944年颁布了《士兵权利法案》。该法案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使得美国高等教育一举摆脱了战争时期高校学生锐减的困境,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43-1944年度的6.8%猛增到了1945-1946年度的10%。从1945年至1956年累计有549.6万退伍军人获得政府补贴进入高校学习,在此期间,美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持续攀升,1954年稳定在了15%以上,1956年已将近20%。而民权运动又促生了1964年《民权法案》的颁布,使得60年代中期以后高校中黑人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增长率逐年提高。在印度,高等教育的发展更是政治的产物。印度的政治领导人在国家独立后,为了维护国家稳定和改变落后状况,宣扬高等教育是改变个人生活状况和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把发展高等教育看作是实现现代化的捷径,激发了人民要求高等教育民主化的呼声,印度高等教育的大发展由此开始。

    2.建立多层次和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在美国,高等教育结构主要由大学、学院和两年制学院构成,建立了由副学士、学士、硕士和博士构成的完整的四级学位制度。其中既有公立大学,也有私立大学;既有侧重于精英教育的研究型大学,也有为更多人提供职业训练和高等预备教育的社区大学。在英国,高等教育机构分为大学、多科技术学院和教育学院。在日本,高等教育系统由4年制大学、2年制的短期大学以及横跨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5年制高等教育专门学校等三种类型的机构组成。其中教育机构又分为国立部门和私立部门。公立部门以13所古老的国立大学为主,这些学校也是日本主要的研究型大学;私立部门包括部分私立大学以及几乎所有的短期大学。在印度,高等教育实行中央与地方合作的管理体制,中央政府主办并管理中央大学和国家重点学院,邦政府也有权创办并管理邦大学,邦大学的数量及其在校生的数量均占全国高校总数和在校生总数的80%。多种形式的教育结构、丰富的教育层次、公立私立相结合的办学机构,从数量、质量、形式、功能等各方面来满足人民大众扩张的高等教育需求。

    3.法律制度和财政支持保障高等教育发展。美国1963年和1965年分别颁布了的《高等教育设施资助法》和《高等教育法》,确立了联邦政府对全国公立和私立高校长期的全面资助,更新了高校的教学和研究的各种设备,向贫困大学生和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奖学金和无息贷款,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保证了高等教育不断改革和发展。日本也颁布了《私立学校振兴助成法》等有关法案,做出了向非赢利的私立学校提供贷款、资助、免税等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私立大学的办学条件,维持并促进了私立大学的发展。英国的高等教育在1992年通过了《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之后,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时期。

    除了得到大量的国家财政支持,这些国家还想方设法开拓多种渠道扩大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在美国,战后50年逐渐形成了企业资助、银行贷款、半工半读项目、基金会赞助、个人自费以及减免税等优惠政策组成的多样化财政体系。1990年美国的高教经费中,联邦拨款占12%,州和地方政府拨款占30%,社会捐助达8%,学费收入占24%,学校创收占26%。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大学教育经费只有55%由政府提供,学费和社会服务收入占到37.7%,捐资和其他收入占6.3%。在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私立高校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在高等教育上的财政压力,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力量。

    4.就业问题困扰高等教育发展。美国由于高等教育大发展恰逢战后经济腾飞时期,几乎没有遇到太多的就业问题。而欧洲及亚洲的很多国家在20世纪60、70年代经历高等教育大发展后,恰逢经济萧条,就业问题也就不可避免。1968年,面临失业威胁的法国大学生掀起了 “五月风暴”,迫使法国政治家戴高乐辞职,并从此离开了法国政坛。印度的高等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历了较大规模的扩张后,也遭遇了严重的就业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在印度约3 000万待业青年中,有20%持有各级学位证书。严峻的就业形势造成大量人才外流,在美国硅谷的工作人员中有近40%的印度人。印度人才外流以每年10万人的速度递增,到2000年科技人才外流达54万。在英国的2001-2002年度的毕业生中,仅有67%的人找到了全职或者兼职工作,20%的人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还有7%的人处于失业状态。

    四、启示

    通过回顾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为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提供参考,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发展。

    (一)加快教育体制改革

    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发展到大众化阶段,最重要的转变不仅仅是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受教育者数量的增加,而是观念的转变。精英阶段高等教育更多的被视为少数人的特权,培养的是统治阶层的精英人才。而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则成为大多数人追求的权利,培养的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行各业专业人才。我国原有的高等教育体制是与计划经济时代“统招统配”的精英教育相适应的,受自上而下的政府指令性政策影响巨大。在大众化阶段,面对多变的市场环境和多样化的需求,这种单一的层级管理的模式显然不能适应,必须加以深化改革。(1)国家要给予高校更大的自主权,使得高校能够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招生规模和专业设置,对于社会急需的人才可以新增专业或扩大招生人数,而对于日益萎缩的专业应该及时减少招生人数或者调整专业设置。(2)要破除中央集中办高等教育的模式,使高等教育地方化。部分高校交由地方政府举办,让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在美国,很多州立大学都把服务本州作为大学的使命。例如,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在1904年就提出了“帮助州政府在全州各个领域开展技术推广和函授教育以帮助本州公民”的计划。在其不断完善为本州服务的职能的同时,它在诸如畜牧科学、生物科学和细菌科学等学科方面也迅速处于全美领先地位。因此,国家下放部分办学的权利,有助于高校更贴近基层,满足社会生产第一线的需要,真正使高等教育服务社会。(3)要促进我国高校层次和职能分化,逐步建立研究型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大学和不授予学位的专科学院等多层次和多类型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精英教育并不是相互矛盾的。我国的公立大学有着良好基础,在大众化的同时应该继续保持其精英化教育的功能。而根据国际经验,真正代表大众化方向的是各类高等专科教育。因此,在扩大招生规模时要注意其中的比例分配,应该以多种途径发展专科层次的高等教育,重视发展各类高等职业教育、民办高校和网络教育,作为公立高等教育的补充,提高社会劳动者的普遍素质。(4)要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调整高等教育的专业课程和内容体系,把教学目标的重点放在培养能适应大众化需要的“宽口径、厚基础、高责任、强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上来。对于本科以上教育,要扩大专业口径,拓宽就业的适应面。对于高职高专,要加强应用性、技术性、职业性,培养成真正的“新高职”而不是本科压缩型的“老大专”。要扩大选修课范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应用性、操作型、技能型的课程。

    (二)促进教育投入多元化

    根据国际经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功不可没。在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私立高校学生数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由1955年的59.7%上升到1970年的70.5%;私立高校非官方经费收入与政府对公立和私立高校拨款和补助款的比例由1971年的1.04∶1上升到1990年的2.3∶1。2006年,我国共有民办高校278所,在校生超过280万。尽管如此,我国民办高校学生占在校生比例约为10%,大大低于多数国家50%以上的比例。而民办高校校均经费收入超过500万元,最多者达到1亿元,主要来源是收取学费和杂费,占总收入的90%,贷款及政府财政补贴约各占5%左右,表明民办高校资产情况良好。由此可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是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资源不足,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一步深化的重要途径。除此以外,还可以采取产学结合、鼓励私人捐赠的方式扩大高校经费来源;吸纳社会资金搞联合办学,尤其是吸引国外的教育机构来华合资办学;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办学主体多元化,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则是既节省教育经费又普及了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

    (三)客观分析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就业是世界各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都不可回避的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动力之一。大学生就业矛盾主要可以分为一般性问题、结构性问题和选择性问题。所谓一般性问题是指缺乏足够的工作岗位而产生的矛盾。结构性问题是由于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学历层次等与岗位要求不相符引起的。选择性问题则是个人处于对职业的选择或期望过高而未能就业。

    根据国际经验,通常情况下,一般性就业问题更多的是与一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而不单纯是教育的问题。有研究表明,当一国的经济发展处于上升时期时,就业率通常相对较高;而受教育程度越高,就业率越高,两者呈现正相关。目前,在我国经济总体向上的态势下,一般性就业问题应该不至于对大学生就业造成太大的困绕。而当下我国大学生就业之所以出现问题从一定程度上说正是高等教育未能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结果。所谓高等教育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首先指高等教育的发展是由一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推动的,同时,高等教育的发展又为经济的进一步腾飞提供了人才支持。其次,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比经济发展周期略微超前,这是因为教育的周期较长,培养人才为经济发展服务,必须有一个适当的超前量。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1998年以前落后于经济发展,而从1999年扩招开始又超过了经济的发展,再加上我国适逢劳动力就业高峰及产业结构调整,才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受到了影响。由此可见,我国大学生就业中的一般性问题既是特殊历史原因造成的,也恰恰反映了高等教育发展要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保持适度的增长量,其发展速度和规模落后或者过于超前于经济发展都是不合理的。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般性问题,一方面要进一步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另一方面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高等教育发展的步调,使得两者能够和谐增长。

    目前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影响最大的主要是结构性失业和选择性失业。要解决结构性就业问题要从我国高等教育教育体制改革上着眼。通过密切与市场的联系,灵活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通过深化和调整高等教育专业课程、内容体系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多品种、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通过提高教育水平和层次,保证教学质量,使毕业生的知识水平和素质能够满足用人单位实际工作的需求。

    要解决选择性就业问题,必须做好以下工作:(1)关键是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在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大学毕业意味着能当上国家干部,有体面而待遇良好的工作。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接受高等教育只是提高素质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必然地和所谓的“高尚职业”相联系。高校学生应该转变思维定式,破除天之骄子的优越感,抛弃文凭与职位、职务挂钩的旧观念。毕业生不仅要面向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还要面向中小企业、基层、边远地区甚至乡镇、农村就业;不仅有就业者,还有自主创业者、待业者;既有满足高层次需要的复合型、创业型、外向型人才,又有满足社会基层需要的应用型、开发型、技能型人才。毕业生要想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路子能越走越宽,就要认清就业形势,明确自己的择业定位,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2)国家要充分利用各种契机开拓就业市场,并采取倾斜性政策引导就业,这也是许多国家在解决就业问题中常用的策略。例如一些西方国家利用本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时机,把大批高校毕业生推向金融业、证券业、房地产业和服务业。印度则利用其计算机软件业发展的先进性,为众多的高校毕业生开辟了就业空间。而我国的农村、西部地区以及基层、中小单位,也有着广阔的就业机会。目前,借助开发大西部的大好时机,国家可以通过政策倾斜及财政转移支付,支持中西部城市发展民办教育,培养符合当地实际需要又能留得住的人才。同时,对毕业生要因势利导,鼓励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要通过给予到中西部等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毕业生更多优惠政策等措施,鼓励吸引发达地区毕业生前往中西部地区就业。(3)国家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住房、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工资待遇差异,解决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促进人才在地区间的自主流动。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而且有助于促进我国区域间人才的均衡发展,改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态势,从而带动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要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需要学校、政府和用人单位的通力合作和努力。我国高校目前设立就业指导课程的高校仅约占30%,而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就业指导体系已经相当完备,大学、企业和社会都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多样化的主体。因此,我国高校也应该建立健全就业指导体系,以信息化的手段构建学生的就业管理系统;通过与政府主管毕业生就业的部门和用人单位的密切联系,关注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及时获得相关信息;帮助学生寻找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使得学生能够获得为用人单位所偏爱的实践经验;对学生就业实施全程指导,从在校期间提供职业生涯管理的咨询和培训、设立就业指导课程直至建立校友网络等,不仅为学生提供在校期间的服务,甚至延续至毕业后,使其终身受益。

    与此同时,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是高校毕业生改变观念、扩大就业的新趋势。我国高校近年来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有逐年增加的迹象。2004年,自主创业毕业生0.87万人,占毕业生总数0.31%;2005年自主创业超过1.35万人,比上年增加了0.48万人。大学生选择创业是一条很好的途径,不仅为自己也可以为他人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因而,国家、社会和学校都应该采取鼓励和积极支持的态度。学生的创业技能不是一蹴而就的,高校应该充分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的创业理念并提供知识、技能上的指导和支持。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为毕业生创业提供便利和服务。而社会则应该给予大学生创业和灵活就业以宽松的环境和宽容的态度。

    综上所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虽然已经完成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量的转变,但是其中人为推动的痕迹较为明显,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制度隐含的若干矛盾日益突出。而高等教育发展的脚步不会停歇,这些矛盾在发展中显现,也只有通过高等教育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来消除。

    参考文献:

    [1]邬大光, 赵婷婷.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马丁•特罗. 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1).

    [3]米俊魁.析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的局限性[J]. 现代教育科学,2004,(1).

    [4]赵中建,张敏.精英、大众、普及型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评述[J].外国教育资料,1997,(2).

    [5]潘懋元,王伟廉. 高等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

    [6]张鹏. 中外高等教育大众化历程之比较[J].教育发展研究,2002,(10).

    [7]普通高校招生与毕业生就业情况[A].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1999、 2003、2005年)[C].

    [8]天野郁夫. 高等教育大众化:日本的经验与教训[J].高等教育研究,2006,(10).

    [9]马志强. 中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比较及启示[J].大学教育科学,2007,(3).

    [10]项贤明,葛岳静,李艳玲. 大众化过程中高等教育结构的变迁[J].比较教育研究,2001,(2).

    [11]安双宏. 印度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充的后果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0,(8).

    [12]王英杰.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百年回眸[J].高等教育研究,2000,(1).

    [13]刘志坚. 英国大学生就业工作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大学生就业,2005,(1).

    [14]巩象忠. 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对我国的启迪[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6.

    [15]潘懋元.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与政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1,(11).

    [16]缪小勇,张艳霞,王淑珍.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毕业生就业问题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2,(4).

    (责任编辑:王庆玲)

    推荐访问:高等教育 发展阶段 借鉴 研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