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秘网 - www.nagforex.cn 2024年05月19日 08:59 星期日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生物基础知识总结6篇(范文推荐)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3-07-25 14:48:01

    生物基础知识总结第1篇一、光合作用的概念概念及其反应式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总反应式:CO2+H2O───CH2O+O2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物基础知识总结6篇,供大家参考。

    生物基础知识总结6篇

    生物基础知识总结 第1篇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

    概念及其反应式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总反应式:CO2+H2O───CH2O+O2

    反应式的书写应注意以下几点:(1)光合作用有水分解,尽管反应式中生成物一方没有写出水,但实际有水生成;(2)“─”不能写成“=”。

    对光合作用的概念与反应式应该从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条件——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糖类等有机物和氧气来掌握。

    光合作用的过程

    ①光反应阶段:a、水的光解: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氢);b、ATP的形成:ADP+Pi+光能─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

    ②暗反应阶段:a、CO2的固定:CO2+C52C3b、C3化合物的还原:2C3+[H]+ATP;(CH2O)+C5

    二、光合作用的意义

    生物进化方面:

    一是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为需氧型生物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二是O2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臭氧(O3)吸收紫外线,减弱太阳辐射对生物的影响为水生生物到达陆地提供了可能;

    三是光合作用产生的大量有机物为较高级异养型生物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现实意义: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主要应满足光合作用所需条件,内部条件——植物所需的各种矿质元素、光合作用的面积(适当密植),外部条件——充足的原料(CO2和H2O)、适宜的光照、较长的光合作用时间。

    生物基础知识总结 第2篇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2、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3、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4、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

    5、反射活动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

    6、兴奋:是指动物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7、神经冲动:是指在神经系统中,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兴奋。

    8、静息状态:是指在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所处于的状态。膜外侧带有正电荷,膜内侧带有等量的负电荷,整个神经元细胞不显电性。

    9、静息电位:指未受刺激时,神经元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未外正内负。

    10、兴奋状态:指受刺激后,神经元细胞受刺激部位膜外侧带负电荷,膜内侧带有等量正电荷的状态。

    1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电信号(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

    12、突触小体:指神经元轴突末梢膨大呈杯状或球状的结构。内有突触小泡,小泡内有神经递质。

    13、突触:指突触小体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或轴突相接触所形成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14、只有轴突末梢的突触小泡内有神经递质,所以,兴奋只能由轴突末梢传递给其他神经元。

    15、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

    16、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17、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包括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全部智力活动,涉及听、说、读、写。

    18、语言中枢:位于人大脑左半球,为人脑特有。

    19、语言中枢功能障碍:

    ⑴、W区功能障碍:不能写字;能看懂文字,能讲话,能听懂话。

    ⑵、V区功能障碍:不能看懂文字;能写字,能讲话,能听懂话。

    ⑶、S区功能障碍:不能讲话;能看懂文字,能写字,能听懂话(运动性失语症)。

    ⑷、H区功能障碍:不能听懂话;能写字,能看懂文字,能讲话。

    二、应会知识点

    1、感受器:指传入神经的末梢。是机体内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结构。

    2、传入神经:也叫感觉神经,是将兴奋从感受器传送到神经中枢的神经。

    3、神经中枢:是脑或脊髓的灰质部分,具有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功能。

    4、传出神经:也叫运动神经。是将兴奋从神经中枢传送到效应器的神经。

    5、效应器:是传出神经的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6、神经系统(或神经元细胞)的任何部位都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在动物和人体内,只有感受器能

    直接接受刺激,是兴奋的“发源地”。

    7、兴奋:简单地说,兴奋就是神经元细胞膜上的电位变化。

    8、在生物体内,神经系统中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沿着“树突→胞体→轴突”方向传导;

    而在实验条件下,神经纤维上的兴奋是可以双向传导的。

    9、膜离子通道:是指神经元细胞膜上的特殊通道蛋白质,当神经元细胞受到刺激时,通道打开,Na+快速内流,K+快速外流。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10、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Na+浓度比膜外低。

    11、动作电位:指神经元细胞受到刺激后表现出来的膜电位外负内正的变化。

    12、突触类型:

    轴突——轴突;轴突——树突;轴突——胞体;树突——树突。

    13、神经递质:主要有乙酰胆碱、多巴-、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一氧化氮等。

    14、人的神经系统:

    ⑴、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脑:大脑、小脑、脑干、下丘脑

    ①、大脑:即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级中枢。

    ②、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③、脑干:有调节呼吸运动的中枢

    ④、下丘脑:有体温、水平衡调节中枢

    脊髓:有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如排尿、排便、膝跳反射中枢

    ⑵、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

    15、人脑的高级功能:

    人大脑的皮层,有140亿神经元,组成众多神经中枢,是神经系统级部位。具有感知外部世界、

    控制机体的分设活动、语言、学习[记忆和思考等高级功能。

    16、神经调节是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

    生物基础知识总结 第3篇

    细胞的基本结构

    1、研究细胞膜的常用材料: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2、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

    细胞膜成分特点: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3、细胞膜功能:

    ①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②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③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一、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

    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

    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原因:因为材料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提纯方法:差速离心法

    细节: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

    二、与生活联系:

    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

    三、细胞壁成分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

    原核生物:肽聚糖

    作用:支持和保护

    四、细胞膜特性:

    结构特性:流动性

    举例:(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

    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举例:(腌制糖醋蒜,红墨水测定种子发芽率,判断种子胚、胚乳是否成活)

    五、细胞膜其它功能: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分泌、吸收、识别、免疫

    生物基础知识总结 第4篇

    名词:

    1生物的富集作用:指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聚的过程。这些污染物一般的特点是化学性质稳定而不易分解,在生物体内积累不易排出。因此生物的富集作用会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不断加强。

    2、富营养化:由于水体中氮、磷等植物必需元素含量过多,导致藻类等大量繁殖。藻类的的呼吸作用及死亡藻类的分解作用消耗大量的氧,并分解出有毒物质,致使水体处于严重的缺氧状态,引起水质量恶化和鱼群死亡的现象

    3、水华:在淡水湖泊中发生富营养化现象。

    4、赤潮:在海洋中发生富营养化现象。

    语句:

    1、环境污染主要包括: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与噪声污染。

    2、大气污染的危害:①我国大气污染类型是煤炭型污染,主要污染物有烟尘、二氧化硫,此外,还有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②危害:直接危害人类和其它生物,导致吸系统疾病,(如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等。)③致癌物主要有3,4—苯并芘和含Pb的化合物。尤其是3,4—苯并芘引起肺癌的作用烈。④可以通过水体、土壤及植物进而危害人及动物。

    3、水污染的危害:①水俣病事件:汞在水中转化成-汞后,富集在鱼、虾体内,人若长期食用了这些食物就会危害中枢神经系统,有运动失调,痉挛、麻痹、语言和听力发生障碍等症状,甚至死亡。②水体中过量的N、P主要来自含有化肥的农田用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③赤潮和水华的形成都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4、土壤污染的危害:①“镉米”事件:土壤被镉污染后,会经过生物的富集作用进入人、畜体内,引起骨痛,自然骨折,骨缺损,导致全身性神经剧痛等症,最终死亡。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危害动物和人的生存。5、噪声污染的危害:损伤听力,干扰睡眠,诱发多种疾病,影响心理健康。

    生物基础知识总结 第5篇

    群落外貌

    群落外貌是指生物群落的外部形态或表相而言。它是群落中生物与生物间,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陆地生物群落的外貌主要取决于植被的特征,水生生物群落的外貌主要取决于水的深度和水流特征。陆地生物群落的外貌是由组成群落的植物种类形态及其生活型所决定的。

    生活型类型

    目前广泛采用的是丹麦植物学家raunkiaer提出的系统,他是按休眠芽或复苏芽所处的位置高低和保护方式,把高等植物划分为五个生活型,在各类群之下,根据植物体的高度,芽有无芽鳞保护,落叶或常绿,茎的特点等特征,再细分为若干较小的类型。下面就raunkiaer的生活型分类系统加以简介:

    ①高位芽植物休眠芽位于距地面25㎝以上,又可根据高度分为四个亚类,即大高位芽植物(高度﹥30米),中高位芽植物(8-30米),小高位芽植物(2-8米)与矮高位芽植物(25厘米~2米)。

    ②地上芽植物更新芽位于土壤表面之上,25㎝之下,多为半灌木或草本植物。

    ③地面芽植物更新芽位于近地面土层内,冬季地上部分全部枯死,多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④隐芽植物更新芽位于较深土层中或水中,多为鳞茎类块茎类和根茎类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水生植物。

    一年生植物以种子越冬。

    ⑤raunkiaer生活型被认为是进化过程中对气候条件适应的结果,因此它们的组成可反映某地区的生物气候和环境的状况。

    从表上可知,每一类植物群落都是由几种生活型的植物所组成,但其中有一类生活型占优势,生活型与环境关系密切,高位芽植物占优势是温暖潮湿气候地区群落的特征,如热带雨林群落;地面芽植物占优势的群落,反映了该地区具有较长的严寒季节,如温带针叶林落叶林群落;地上芽植物占优势,反映了该地区环境比较湿冷,如长白山寒温带暗针叶林;一年生植物占优势则是干旱气候的荒漠和草原地区群落的特征,如东北温带草原。

    一种群

    定义1:在一定空间中生活相互影响彼此能交配繁殖的同种个体的集合。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种群生态学(二级学科)定义2:种内具有相同繁殖习性产卵场所生态习性和形态特征的区域性群体。应用学科:水产学(一级学科);渔业资源学(二级学科)

    二群落

    生物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的有规律的组合,具有复杂的种间关系。我们把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组成群落的各种生物种群不是任意地拼凑在一起的,而有规律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群落。如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种群是根据人们的需要组合在一起的,而不是由于他们的复杂的营养关系组合在一起,所以农田生态系统极不稳定,离开了人的因素就很容易被草原生态系统所替代。

    居住在一个地区的一切生物所组成的共同体,它们彼此通过各种途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例如一座森林中的一切植物为其中栖息的动物提供住处和食物,一些动物还可以其他动物为食,还有土壤中生存的大量微生物,它们靠分解落叶残骸为生,这一切组成一个整体称为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有一定的生态环境,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有不同的生物群落。生态环境越优越,组成群落的物种.种类数量就越多,反之则越少。

    三生物圈

    定义1:地球上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一切生物组成的总体。

    定义2:地球上存在生物有机体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整个水圈和土壤圈全部。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全球生态学(二级学科)

    四生态环境

    定义:影响人类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包括生物因子(如植物动物等)和非生物因子(如光水分大气土壤等)。

    生态环境(ecologicalenvironment)就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

    到了高中,你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在高中,学习的科目没有大科、小科之分,只有高考和非高考科目之分。比如对于理倾学生来说,语数外、理化生是高考科目,其他为非高考科目;对于文倾学生来说,语数外、政史地是高考科目,其他为非高考科目。因此,如果大家把生物当成初中的小科,当成文科来看待,指望考前背一背,可以这样说,这种情况下你的高中生物是根本学不好的。如果你指望生物考前背背就可以考高分,那是天方夜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高中尤其是在生物考试中,你也很难取得高分,更何况你考前背背呢。

    生物基础知识总结 第6篇

    1、病毒具有细胞结构,属于生命系统。

    2、将人的胰岛素基因通过基因工程转入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分泌胰岛素时依次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合成成熟的蛋白质。

    3、没有叶绿体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4、没有线粒体就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5、线粒体能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6、细胞膜只含磷脂,不含胆固醇。

    7、细胞膜中只含糖蛋白,不含载体蛋白、通道蛋白。

    8、只有叶绿体、线粒体能产生ATP,细胞基质不能产生ATP。

    9、只有动物细胞才有中心体。

    10、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液泡。

    11、无氧条件下不能产生ATP、不能进行矿质元素的吸收。

    12、测量的CO2量、O2量为实际光合作用强度。

    13、氧气浓度越低越有利于食品蔬菜保鲜、种子储存。

    14、黑暗中生物不进行细胞呼吸。

    15、温度越高农作物产量越高。

    16、细胞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高。

    17、酶只能在细胞内发生催化作用。

    18、细胞都能增殖、都能进行DNA复制,都能发生基因突变。

    19、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20、细胞分化时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21、细胞分化就是指细胞形态、结构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

    22、病毒能独立生活。

    23、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有细胞核或核糖体。

    24、精子只要产生就能与卵细胞受精。

    25、人和动物、植物的遗传物质中核苷酸种类有8种。

    26、基因只位于染色体上。

    27、染色体是遗传物质。

    28、DNA能通过核孔。

    29、人体不再-的体细胞中共有46个DNA分子。

    30、同一个人的不同细胞所含DNA不同、所含RNA相同。

    推荐访问:基础知识 生物 生物基础知识总结6篇 生物基础知识总结(实用6篇) 生物基础知识点总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