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秘网 - www.nagforex.cn 2024年05月18日 15:50 星期六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6篇(范文推荐)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3-07-24 08:42:01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1篇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2、数位:个位、十位、百位、……亿位等等,都是数位。数位名称就是在相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6篇,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6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1篇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数位:个位、十位、百位、……亿位等等,都是数位。数位名称就是在相应的计数单位后添一个“位”字,如:万?万位。

    3、数级:个级、万级、亿级……都是数级,一个数级包括四个数位。个级包括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包括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4、数位顺序表:含有数级、数位和相应的计数单位的表格叫数位顺序表。

    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数字表示:某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如:12367 中的2在千位上,表示 “2个千”

    某个数级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级的计数单位。

    如:36472845中的3647在万级上,表示 “3647个万”

    大数的读法:可以先分级,再读数。(1)含有两级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含有三级数的读法: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每级末尾不论有几个0,都不读;每一级中间和前面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

    8、大数的写法:可以先分级,再写数。(1)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含有三级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读写数检验方法:读数和写数可以互相检验,即读数后再写出来和原数比对,而写数后可以自己读出。

    10、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11、改写成不同计数单位的数:

    (1)整万、整亿的数:将个级的4个0改写成“万”,将万级、个级共8个0改写成“亿”

    注意:整万、整亿的数的改写属于准确数,要用“=”连接.

    (2)非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将万位以后的数作为尾数,对尾数的最高位(千位)四舍五入,再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3)非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将亿位以后的数作为尾数,对尾数的最高位(千万位)四舍五入,再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12、省略尾数(求近似数):先分级,再看省略的最高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或舍去。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时,要看千万位,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时,要看千位。(用 “≈”)0~4为“舍”,尾数清零且精确数位的数字不变,5~9为“入”,尾数清零且精确数位上的数字加1。注意:四舍五入后的结果是近似数,所以符号一定要用“≈”.

    准确数和近似数的区分:

    ⑴在实际问题中,有些数据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准确数。如:四甲班有44个男同学,29个女同学。这里的“44”“29”都是准确数。

    ⑵还有些数据,只是与实际大体符合的近似数。我们在测定物体的长度、质量时,由于测量工具的限制,必然会产生误差,所得的结果都是近似数。如:小明身高140厘米,体重35千克。这里的“140” 、“35”都是近似数。

    ⑶在对大的数目在进行统计时,一般也只需要用它的近似数来表示。如:平常说一个城市有50万人,一个钢铁厂去年产钢120万吨。这里的“50万”、“ 120万”都是近似数。

    “四舍五入”法:4、3、2、1、0舍去;5、6、7、8、9舍去后向前一位进1。

    用“=”和“≈”的区别:

    7580000=758万 7508000≈751万

    9000000000=90亿 9420XX0000≈94亿

    12、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3、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14、计算工具的认识:

    古时:
    “实物”、“结绳”“刻道”等方法来记数的。

    (1)算盘:14世纪,中国发明了算盘。算盘有上下两档,上档每颗珠子代表5,下档每颗珠子代表1,每根杆相当于一个数位,如“万位上的一颗上珠”表示“5个万”。

    (2)计算器:CE或者AC是“清除键”,ON/C是“开关及清屏键”。OFF是关闭键。

    15、会用计算器计算和探索规律。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2篇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如16×3)把16分成10和6,先算10×3=30,再6×3=18,最后算30+18=48,所以16×3=48。

    2、 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如160×3)把末尾0的部分先不看,看成16×3,口算出得48,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上所有去掉的0,160末尾有1个0,所以添上1个0得480,所以160×3=480。

    3、 笔算乘法的方法: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与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与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如145×12=17404、 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1) 将0前面的数对齐,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2) 再看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

    如160×30=4800

    5、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注意用两位数去乘三位数时,三位数中间的0也要乘,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如 105×30=3150

    6、积的变化规律和积不变的规律:

    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乘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积不变。

    7、乘法估算:

    一要注意要符合实际情况,接近准确值。

    215×58≈120XX

    二是要将其中一个因数或两个因数“四舍五入”成相近的整十、整百数,简化计算。

    8、乘法验算的方法:

    交换因数的位置再乘一次,看乘得的积是不是跟原来的积相同。

    9、常见的数量关系 :

    单价 × 数量= 总价 ;总价 ÷ 数量= 单价 ;总价 ÷ 单价= 数量

    单价单位:元 / 数量单位(复合单位)

    每件28元表示为:28元/件 ,每本5元表示为:5元/本

    速度 × 时间 =路程 ; 路程 ÷ 时间 = 速度 ;路程 ÷ 速度 = 时间 ;

    速度单位:路程单位 / 时间单位 (复合单位)

    如:每小时80千米表示为:80千米/时 读作:80千米每时。

    工作效率 × 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 ÷ 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 ÷ 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3篇

    第五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和不相交两种。

    2、平行: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3、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4、画垂线的方法:边线重合、平移到点、画线标号。

    5、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垂直线段 的 长度 叫 距离。

    6、平行线的画法:一贴、二靠、三移、四画。

    7、平行线的性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这个性质可以用来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且平行。

    8、画长方形和正方形时的要点:用垂直和平行的方法画图,注意标注:长方形要标出一组邻边的长度(长和宽),正方形要标出两条边长的长度,或者在旁边写出“长方形”、“正方形”。

    9、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10、四边形的特性:

    四边形具有“容易变形”的特性,具有“不稳定性”。

    应用:推拉门

    把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11、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但是从一个顶点向对边只能画一条高。画高要用虚线。并做出垂足记号

    12 梯形的底、高和腰:从梯形上底上的一点到下底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梯形有无数条高。但是从底的一个顶点向另一个底只能画一条高。

    梯形的底是固定的两条边——————上底和下底(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叫做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

    特殊的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等腰梯形不可能是直角梯形,直角梯形也不可能是等腰梯形。

    12、集合图:用集合图来表示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四边形包括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为它们具有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正方形又是特殊的长方形。

    14、四边形内角和: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360°。

    15、图形的裁剪:

    (1) 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可以被裁剪成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和梯形

    方法:先确定中心点,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就是中心点,然后画一条通过中心点的虚线,这样就一定能把这个平行四边形平均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

    (2) 梯形:梯形可以被裁剪成两个梯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

    16、 图形的拼组(请自己画画看):

    (1)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 两个完全一样的平行四边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 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4) 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5)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6) 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17、对称轴: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梯形只有1条对称轴。平行四边形没有对称轴。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4篇

    一、指导思想

    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1、大部分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所任教的四年级,共有学生86人。在经过了三年半的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对本班的学生,我认为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地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培养本班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是本学期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2、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

    个别的学生由于基础不好,存有知识断层,学习的自律性比较差,学习能力弱,接受能力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在他们当中有的是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关心,指导,督促不够;有的是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过于迁就;有的是由于不好的学习习惯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上述原因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失去信心,致使形成后进生。也有几位学生是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所以,继续加强学困生的转化也将是我本学期工作的重点。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2、本册教材主要特点

    总体上看,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教材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既注意体现新理念,又注意继承传统数学教育的内涵,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3、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认真备课,精心设计练习,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利用一切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热爱数学,善于钻研数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建构互动教学模式,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3、从计算入手,从根本上抓好学生的计算,使学生打好计算的基本功,做到计算细致,快速,正确。

    4、注意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于教材中的定义和概念要让学生弄明白,并且能够根据一些定理进行计算,且正确灵活。同时注意学生在讲课中学习活动的参与,同时要注意对学困生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尊重。

    5、抓好各单元的测验,通过单元检测及时对学生进行查缺补漏。期中、期末制定好复习计划,指导学生进行好复习。

    6、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一道应用题应该多读几遍之后再解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教好每一个学生。

    五、后进生辅导措施

    1、了解学生原来的学习情况,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多鼓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2、多利用课余时间,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充分发挥优等生的带头作用,以优扶差。

    3、密切与其家长联系,共同配合督促好他们的学习。

    六、优生的培养措施

    1、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为自己确定更高的目标。

    2、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的一些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维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5篇

    第六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 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 在以下4种情况的时候需要用到除法:

    (1)求总数中含有几个每份的量. 如 求180里有几个30: 180÷30

    (2)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 一个数的3倍是270,求这个数?: 270÷3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如 求160是40的几倍: 160÷40

    (4)求将总数平均分成几份.如 求把24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240÷6

    3、 除法中的数量关系(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验算的方法)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余数=被除数-除数×商

    4、 口算除法:整十数除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的口算,可以想乘法算除法,也可以先去掉被除数和除数末尾相同个数的0,再计算.(如160÷20=)① 想:20×8=160,所以160÷

    ②把160和20末尾的0各去掉一个,相当于算16÷2=8,所以160÷ 理由见“商不变规律”

    5、 “除以”和“除”的不同:
    读法、意思有不同,常作为考点

    例:120除以30,列式为:120÷30=4 20除130,列式为:130÷20=6……10

    6、 除法估算的方法:根据被除数和除数的特点,先把不是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再计算。

    7、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分为五步:一看,确定商的位置;二试,确定首先商几;三乘减,把商和除数乘起来再用被除数来减乘积;四比,比除数和余数的大小,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五落,把被除数的个位落下来。

    8、 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一般按“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用四舍法试商,商容易偏大,要把商调小;用五入法试商,商容易偏小,要把商调大。

    9、 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除法,既可以按照四舍五入法试商,也可以采取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几十五的方法来试商。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6篇

    第二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

    计量较大的土地面积时,常用 “ 公顷”和“平方千米(km2)”作单位。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具有2个端点,可以度量长度,不可延长。

    2、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只有1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不可度量。

    3、直线:没有端点(或者说“有0个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不可度量。

    4、 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角的符号用“∠”表示。

    过点画直线的数量:

    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无数条直线。

    因为“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所以过两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

    6、角的度量:工具是量角器。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步骤:(1)(量角器的)中心点与 (角的)顶点重合

    (2)(量角器的其中一条)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3)角的另一条边所对应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7、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张开的大小,张开得越大,角越大。

    8、会求一个已知角的余角、补角和对顶角:

    如右图,若∠3=25°,则∠4=90°-25°=65°

    若∠1=25°,则∠2=180°-25°=155°

    若∠1=25°,则∠3=∠1=25°(对顶角相等)

    9、角的分类:

    (1) 锐角<90°; 直角=90°; 90°<钝角<180°;平角=180°;周角=360°

    (2) 1个平角=2个直角; 1个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

    10、 钟面时间问题(求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因为周角是360°,而钟面上有12个整点刻度,所以每两个整点刻度间的夹角是360°÷12=30°

    11、 画角的方法:

    A、用量角器画角(如画65°的角)

    (1)画一条射线,作为角的顶点和一条边

    (2)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3)在量角器(与0刻度线同圈的)65°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4)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用端点和刚画的点来确定另外一条边的位置)

    (5)画小弧线,标注

    B、用三角板画角(如画75°的角)

    画角方法和用量角器的相同,只是标注方法不同,需要标出这个角是由哪几个三角板上的角组合(加或减)而成的。

    用三角板可画出所有15°倍数的角,如75°、105°、120°、135°、150°、165°

    而用“一副(两个)三角板”可“拼出”75°、105°、120°、135°、150°这几个角

    推荐访问:知识点 上册 归纳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6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合集6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