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秘网 - www.nagforex.cn 2024年05月16日 16:49 星期四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年高考化学19篇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3-07-15 19:12:01

    年高考化学第1、掌握一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五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最简式)、六方程(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2、最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年高考化学19篇,供大家参考。

    年高考化学19篇

    年高考化学 第1篇

    1、掌握一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五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最简式)、六方程(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①CH:C2H2和C6H6②CH2:烯烃和环烷烃③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④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

    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

    7、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8、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9、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如NaCl。

    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13、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

    14、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

    15、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可以导电,硅是半导体。

    16、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酸性氧化物,但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而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17、酸性氧化物不一定与水反应:如SiO2。

    18、金属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但一些高价金属的氧化物反而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CrO3等反而属于酸性氧物,2KOH+Mn2O7==2KMnO4+H2O。

    年高考化学 第2篇

    一、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

    如CO32-、S2-、HS-、HSO3-、等弱酸的酸根或酸式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CO32-+2H+==CO2↑+H2O、HS-+H+==H2S↑。

    2、有沉淀生成。

    钾(K+)、钠(Na+)、硝(NO3-)、铵(NH4+) 溶,硫酸(SO42-)除钡(Ba2+)、铅(Pb2+)(不溶),盐酸(Cl- )除银(Ag+)、亚汞(Hg22+)(不溶),其他离子基本与碱同。

    如:

    Ba2+、Ca2+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

    Ba2++CO32== CaCO3↓、

    Ca2++ SO42-==CaSO4(微溶);

    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

    Cu2++2OH-==Cu(OH)2↓,Fe3++3OH-==Fe(OH)3↓等。

    3、有弱电解质生成。

    能生成弱酸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OH-、CH3COO-、PO43-、HPO42-、H2P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

    一些酸式弱酸根不能与OH-大量共存:

    HCO3-+OH-==CO32-+H2O、

    HPO42-+OH-=PO43-+H2O、

    NH4++OH-==NH3·H2O等。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 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

    这两类离子因能发生“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同时存在于同一溶液中,

    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二、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1、 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

    如I- 和Fe 3+不能大量共存:2I-+2Fe3+==I2+2Fe2+。

    2、在酸性或碱性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NO3- 和I- 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可以共存,但在有大量H+ 存在情况下则不能共存;SO32- 和S2- 在碱性条件下也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共存:2S2-+SO32-+6H+=3S↓+3H2O。

    三、由于形成络合离子,离子不能大量共存中学化学中还应注意有少数离子可形成络合离子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情况。如Fe3+ 和 SCN-,由于Fe3++3SCN- Fe(SCN)3(可逆反应)等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该反应常用于Fe3+ 的检验)。

    四、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Al3+ 和HCO3-,Al3+ 和S2- 等。

    年高考化学 第3篇

    1、固体不一定都是晶体,如玻璃是非晶态物质,再如塑料、橡胶等。

    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①CH:C2H2和C6H6②CH2:烯烃和环烷烃③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④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

    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

    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8、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9、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如NaCl。

    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13、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

    14、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

    15、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可以导电,硅是半导体。

    年高考化学 第4篇

    下列有关环境问题、节能减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

    安全、合理使用核能有利于降低碳排放

    采用“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等方法,可提高空气质量

    吸烟不会造成室内污染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与STSE。“地沟油”对人体危害极大,不能食用,但其中含有油脂,可通过皂化反应制备肥皂,A项正确。安全、合理使用核能可减少化石燃料用量,降低碳排放,B项正确。“静电除尘”可除去带电飞尘、“燃煤固硫”可降低SO2的排放、“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可降低氮氧化物和CO的排放,从而提高空气质量,C项正确。吸烟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可造成室内污染,D项错误。

    答案:D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标准状况下, L苯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3NA

    常温下, L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

    常温下,56 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溶液中生成NA个SO2分子

    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产生 L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A

    解析: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涉及化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标准状况下苯为液态,A项错误;常温下,pH=13的Ba(OH)2溶液中c(OH-) mol·L-1, L该溶液含有的OH-数目为,B项正确;常温下,铁与浓H2SO4溶液会发生钝化反应,从而使两者无法继续反应,C项错误;D项中没有指出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无法确定其物质的量,D项错误。

    答案:B

    ℃时,用Na2S沉淀Cu2+、Zn2+两种金属阳离子(M2+),所需S2-最低浓度的对数值lg c(S2-)与lg c(M2+)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溶液中:c(S2-)+c(HS-)+c(H2S)=2c(Na+)

    ℃时,Ksp(CuS)约为1×10-35

    向100 mL Zn2+、Cu2+浓度均为10-5mol·L-1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4mol·L-1的Na2S溶液,Cu2+先沉淀

    向Cu2+浓度为10-5mol·L-1的工业废水中加入ZnS粉末,会有CuS沉淀析出

    解析:本题结合图象考查盐类水解、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以及Ksp的相关计算。根据物料守恒可得:c(Na+)=2[c(S2-)+c(HS-)+c(H2S)],A项错误。在25℃时,CuS饱和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uS(s)Cu2+(aq)+S2-(aq),Ksp(CuS)=c(Cu2+)×c(S2-)=10-25×10-10=10-35,B项正确。依据题图可知,CuS的Ksp较小,故CuS较难溶,Cu2+先沉淀,C项正确。由于在25℃下,Ksp(CuS)

    将实验①所得溶液加水稀释后,c(OH-)/c(A-)变大

    实验①所得溶液:c(A-)+c(HA) mol·L-1

    实验②所得溶液:c(Na+)+c(OH-)=c(A-)+c(H+)

    答案:C

    肉桂酸异戊酯是一种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肉桂酸异戊酯的叙述正确的是()

    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能与新制Cu(OH)2共热生成红色沉淀

    能与FeCl3溶液反应显紫色

    能与热的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液反应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官能团的性质与转化。肉桂酸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A项错误;肉桂酸中不含醛基,不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生成红色沉淀,B项错误;肉桂酸中不含酚羟基,不能与FeCl3溶液反应显紫色,C项错误;肉桂酸中含有苯环,能与热的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液发生苯环上的硝化反应(硝基取代苯环上的氢原子),D项正确。

    答案:D

    分液漏斗中液体为甲、锥形瓶内物质为乙、试剂瓶中液体为丙,利用烧杯内液体吸收尾气。用图中装置进行实验,其实验目的或现象都正确的是()

    选项 甲 乙 丙 实验目的或现象 实验装置 A 稀硫酸 碳酸钠 硅酸钠溶液 验证硫、碳、硅的非金属性强弱 B 浓盐酸 二氧化锰 溴化钠溶液 验证氯气和溴单质的氧化性强弱 C 浓氨水 氧化钙 氯化铝溶液 观察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现象 D 浓硫酸 亚硫酸钠 溴水 验证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设计与分析。A项,H2SO4、H2CO3、H2SiO3均为对应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因此通过比较其酸性可比较硫、碳、硅的非金属性强弱,A项正确;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需加热,B项错误;氢氧化铝不能溶解在氨水中,C项错误;二氧化硫与Br2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不能表现二氧化硫的漂白性,D项错误。

    答案:A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乙烯能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 用Na2S除去废水中的Cu2+和Hg2+ Na2S具有强还原性 C 用氧化铁制作红色涂料 氧化铁能与酸反应 D 用明矾溶液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明矾溶液中Al3+能与铜锈反应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乙烯是一种植物催熟剂,利用高锰酸钾能将乙烯氧化的性质,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来吸收乙烯保鲜水果,A项正确;利用S2-能与Cu2+和Hg2+形成难溶物CuS和HgS来除去废水中的Cu2+和Hg2+,与Na2S的还原性无关,B项错误;用氧化铁制作红色涂料是利用其呈红色的性质,与其是否能与酸反应无关,C项错误;用明矾溶液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是因为明矾溶液中的Al3+水解而使溶液呈酸性,从而除去铜镜表面的铜锈,D项错误。

    答案:A

    茅台酒中存在少量具有凤梨香味的物质X,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难溶于乙醇

    酒中的少量丁酸能抑制X的水解

    分子式为C4H8O2且官能团与X相同的物质共有5种

    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X属于酯,易溶于乙醇,A项错误;X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丁酸和乙醇,故少量丁酸能抑制X的水解,B项正确;分子式为C4H8O2且官能团与X相同的物质有4种,分别为CH3CH2COOCH3、CH3COOCH2CH3、HCOOCH2CH2CH3、,C项错误;X的分子式为C6H12O2,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项错误。

    答案:B

    用下图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下表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

    选项 气体 a b c A NO2 浓硝酸 铜片 NaOH溶液 B CO2 稀硫酸 石灰石 饱和NaHCO3溶液 C O2 双氧水 二氧化锰 浓硫酸 D NH3 浓氨水 生石灰 碱石灰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浓硝酸和Cu反应制得的NO2会与NaOH溶液反应,应通过浓硫酸干燥,A项错误;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生成的CaSO4会附着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进行,制备CO2应选择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B项错误;MnO2能催化分解双氧水,制得的氧气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C项正确;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应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收集,D项错误。

    答案:C

    根据下列实验和现象,所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适量稀硝酸,再滴加少量BaCl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含有SO、SO、HSO中的一种或几种 B 将纯碱和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 出现白色胶状沉淀 酸性:H2SO4> H2CO3>H2SiO3 C 左边棉球变为橙色,右边棉球变为蓝色 氧化性:Cl2>Br2>I2 D 试管a出现白色沉淀,试管b出现黄色沉淀 溶度积:Ksp(AgCl)>Ksp(AgI)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产生的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可以是BaSO4或AgCl,因此原溶液中也可以含有Ag+,A项错误;出现白色胶状沉淀,说明发生反应:Na2SiO3+H2O+CO2===Na2CO3+H2SiO3↓,根据酸与盐反应遵循“强酸制弱酸”原理,可以得出酸性:H2SO4>H2CO3>H2SiO3,B项正确;左边棉球变为橙色,是因为Cl2与NaBr反应置换出Br2,可以得出氧化性:Cl2>Br2,而右边棉球变为蓝色,既可以是Cl2与KI反应置换出I2,也可以是Br2与KI反应置换出I2,无法得出氧化性:Br2>I2,C项错误;试管a中AgNO3溶液过量,当将试管a中溶液与试管b中NaI溶液混合时,AgNO3与NaI直接反应生成AgI黄色沉淀,不能证明Ksp(AgCl)>Ksp(AgI),D项错误。

    答案:B

    、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不同主族短周期元素,其中两种为金属元素,且两种非金属元素位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X与W、Y与Z这两对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均为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的简单离子半径大于W的简单离子半径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固体Y2Z3不能从溶液中制得

    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解析:本题考查元素推断、元素周期律。根据提供信息,可以推断出X为Be,Y为Al,Z为S,W为Cl。Al3+的半径小于Cl-的半径,A项错误;S的氧化物有SO2、SO3,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H2SO3、H2SO4、H2SO3不是强酸,B项错误;Al3+和S2-在溶液中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2Al3++3S2-+6H2O===2Al(OH)3↓+3H2S↑,因此Al2S3不能从溶液中制得,C项正确;BeCl2中Be最外层为4电子结构,D项错误。

    答案:C

    织物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在溶液中可生成ClO2、HClO2、ClO、Cl-等,其中HClO2和ClO2都具有漂白作用,但ClO2是有毒气体。25℃时,各组分浓度随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l-没有画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时,HClO2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10-6

    使用该漂白剂的最佳pH为

    ℃时,等浓度的HClO2溶液和NaClO2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中:c(HClO2)+2c(H+)=c(ClO)+2c(OH-)

    该温度下的NaClO2溶液中c(Na+)>c(ClO)>c(OH-)>c(H+)

    解析:本题考查了电离平衡知识。HClO2的电离平衡常数Ka=由题图知,当pH=6时,c(HClO2)=c(ClO),故25℃时,Ka=10-6,A项正确;HClO2和ClO2是漂白织物的有效成分,但ClO2是有毒气体,故当HClO2的浓度较大,且ClO2的浓度较小时对应的pH即为使用该漂白剂的最佳pH,根据题图知,最佳pH为~,B项错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lO2和NaClO2的混合液中,存在物料守恒式:2c(Na+)=c(ClO)+c(HClO2),电荷守恒式:c(Na+)+c(H+)=c(ClO)+c(OH-),以上两式联立得:2c(H+)+c(HClO2)=c(ClO)+2c(OH-),C项正确;NaClO2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ClO)>c(OH-)>c(H+),D项正确。

    答案:B

    含有4 mol HNO3的稀硝酸分别与不同质量的铁粉反应,所得氧化产物a、b与铁粉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是Fe(NO3)

    解析:本题考查了铁与稀硝酸反应的相关计算。0~n1阶段,稀HNO3过量,Fe被氧化为Fe3+,发生反应:Fe+4HNO3===Fe(NO3)3+NO↑+2H2O,则a为Fe(NO3)3,A项正确;n1mol时,氧化产物Fe(NO3)3的物质的量最大,此时Fe与HNO3恰好完全反应,参加反应的Fe为1 mol,即n1=1,B项正确;当加入的铁粉为n2mol时,发生反应:2Fe(NO3)3+Fe===3Fe(NO3)2,设反应的Fe(NO3)3为x mol,则消耗Femol,生成Fe(NO3)2mol,由题图知,存在1-x=,解得,故(mol),C项错误;当加入的铁粉为n3mol时,溶液中铁元素全部以Fe2+形式存在,1 mol Fe(NO3)3全部反应需加入 mol铁粉,则n3=1+(mol),D项正确。

    答案:C


    年高考化学 第5篇

    【策略一、依纲扣本,夯实基础】

    ①狠抓基础:夯实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方法,培养基本能力。务必依纲扣本,夯实基础,切莫好高骛远;

    ②加强训练:苦练书写、作图、运算、表达、实验等基本功。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快速提能。

    ③养成习惯:养成独立思考、认真纠错、仔细审题、规范答题的良好习惯。

    【策略二、专项训练,全面突破】

    ①题型练:对各种高考题型分别进行专项训练,掌握题型特点和其解题规律。

    ②方法练:对各种思维方法、分析方法、解题方法等进行专项训练,如分析法、综合法、对比法、逆向法等,以求融会贯通,熟练运用;

    ③规范练:对主观性试题要加强模板化训练,严格标准,规范过程,一丝不苟。争取解题过程不失分;

    ④提速练:在做对的基础上尽量做快,提高解题速度,追求解题效率;

    ⑤满分练:对一份试卷的作答,可不限定时间,但必须要求满分,倒逼自己对不会的问题弄明白。上述各项专练要注意多练基础题、经典题、易错题、创新题,不要一味追求高难题。

    【策略三、恰当运用“题海战术”】

    有人认为“题海战术”就是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机械地重复练习。从哲学角度讲,量变引发质变;从心理学角度讲,适当的反复练习,有利于对知识的掌握。中国自古有训:千锤百炼,熟能生巧。有教育专家认为,在高考备考过程中还是要恰当运用“题海战术”,但需要选择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有针对性的题目进行练习,不要追求数量,见题就做。有的高考状元也认为:“题海战术”应因时而宜,因科而宜。

    【策略四、研究历届高考真题】

    高考真题最具典型性、规范性和代表性,很值得细做品味、挖掘探究。这不仅仅是分析的深入、理解的提升,更多的是对高考的自信。把近五年(至少三年)的高考真题完完整整、认认真真地反复做几遍,每次都会有新的体会和收获,因为有些很顽固的题目,即使做了几遍还可能纠结不清,想搞清楚就必须下大气力,从中找规律、找趋势、找特点,分析其考点分布、命题思路、考查意图、选材特点、能力要求、设问方式等。

    【策略五、落实“日清-周理-月结”】

    ①日清:当天的学习任务当天完成,不等、不靠、不推、不拖。

    ②周理:周末要把一周内学习的重难疑热点、易错易混点、常错常考点、典型问题、重要方法等进行系统的归类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③月结:月考后要认真进行试卷分析(可用图表方式),总结和反思自己在知识、方法、技能等方面的问题,查缺补漏,认真纠错。

    【策略六、查错析错,四步纠错】

    考试答卷是演练,考后总结才是提高。每次考后,要分类找出自己卷面出现的各种错误并分析错因,明确自己的知识漏洞及思维短板,切实解决“根本不会,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各种问题。

    错误分类:

    ①粗心大意之错:分明会做,反而做错。

    ②似是而非之错:记忆不准确,理解不透彻,应用不熟练,表述不清楚,答案不严密、不完整、不规范、不确切。

    ③根本不会之错:卷面空白或答非所问。把典型错题记入错题本,拿出下步学习措施。

    四步纠错法:

    ①使用错题本,按照“原题+错解+错因+正解+总结”的顺序写进错题本,并注明回望日期;

    ②在回望日期重做该题,要用“不容二错”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③在最近一段时间内进行变式训练;

    ④与同学交换错题本,汲取他人教训,为我所用。

    【策略七、“两慢一快”,突破“压轴”】

    ①首先对压轴题要有正确的认识。面对压轴题要有信心、有勇气,不要见题色变或置之不理,要沉住气,啃骨头,钻到底。压轴题一般是第一问容易(占分不一定少),一定做;第二问中难,尽量做;第三问最难,争取做。

    ②认真审题:审题要慢,利用“六字法”。摆(摆出已知条件,标明关键词语)。提(提炼题干重点)。画(画出示意图)。挖(挖掘隐含条件)。导(由已知导出未知)。联(建立条件和结论的联系)。

    ③规范解题:从“格式、书写、表述、作图、步骤、结论”六个方面规范。若解题过程需要列出方程,务必使用常规方法和分步列式。运算求解过程要慢,书写要快。

    【策略八、密切关注新闻热点】

    反映时代主题和时代精神的新闻热点,可作为多学科命题的背景材料。“时政热点”不再是政治学科的特权,“科技创新”也不再是数理学科的专利,这也同时贴近了“文理不分”的新高考模式。

    【策略九、回归调整,查缺补漏】

    考前两周务必做到:

    ①回归教材,梳理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

    ②查缺补漏,注重通性通法,记牢吃透会用;

    ③跳出题海,不在死攻难题,不在拘泥细节;

    ④看错题本,做到类错不犯,熟悉高考阅卷规则;

    ⑤考前交流,和老师或同学进行学习或心理方面的沟通,扬长避短;

    ⑥调整心态和生物钟,进入考试状态。

    【策略十、考场高分技巧】

    ①做题合理排序——向顺序要分。先易后难,一次做对,不怕大题得分少,就怕小题失分多;

    ②科学分配时间——向速度要分。要速度,更要准度,做题不搞“加速度”,不钻“牛角尖”;

    ③细节决定成败——向步骤要分。注重细节,淡化技巧,步步"踩"住得分点;

    ④强化解题格式——向规范要分。让规范成为一种习惯,让习惯成为一种能力;

    ⑤沉着认真细致——向心态要分。不紧张,不畏惧,难题面前人人平等,人难我难不怕难,人易我易不大意。

    高考化学备考技巧相关

    年高考化学 第6篇

    一、导气管的连接

    一般应遵循装置的排列顺序。对于吸收装置,若为洗气瓶则应“长”进(利于杂质的充分吸收)“短”出(利于气体导出);

    若为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吸收水分和,则应“粗”进(同样利用和水蒸气的充分吸收)“细”出(利于余气的导出);

    若为了排水量气时,应“短”进“长”出,被排出水的体积即为生成气体的体积。

    二、仪器的连接

    根据实验原理选择仪器和试剂,根据实验的目的决定仪器的排列组装顺序,一般遵循气体制取→除杂→干燥→主体实验→实验产品的保护与尾气处理。其中除杂与干燥的顺序,若采用溶液除杂则应先净化后干燥。尾气处理一般用溶液吸收或将气体点燃。

    三、气密性的检查

    制气装置一般都存在气密性检查问题。关键是何时进行气密性检查?如何进行气密性检查?显然应在仪器连接完之后,添加药品之前进行气密性检查。

    气密性检查的方法虽多种多样,但总的原则是堵死一头,另一头通过导管插入水中,再微热(用掌心或酒精灯)容积较大的玻璃容器,若水中有气泡逸出,停止加热后导管中有一段水柱上升,则表示气密性良好,否则须重新组装与调试。

    四、防倒吸

    用溶液吸收气体或排水集气的实验中都要防倒吸。防倒吸一般可分为两种方法:

    一是在装置中防倒吸(如在装置中加安全瓶或用倒扣的漏斗吸收气体等);

    二是在加热制气并用排水集气或用溶液洗气的实验中,实验结束时,应先取出插在溶液中的导管,后熄灭酒精灯以防倒吸。

    五、实验方案的评价

    对实验方案的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能否达到目的;

    ②所用原料是否常见易得、廉价;

    ③原料的利用率高低;

    ④过程是否简捷优化;

    ⑤有无对环境污染;

    ⑥实验的误差大小等等。

    能达到上述六点要求的实验方案应该说不失为最优实验方案。最优方案的设计应遵循上述实验方案评价的六原则。方案确定后,为确保实验目的实现,必须选择简捷而正确的操作程序。

    六、实验结果的分析

    实验是手段,要达到目的的还需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处理,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剥去假像方能识得庐山真面目。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品质与各种能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一般从以下四方面考虑:

    ①方案是否合理,这是决定实验成败的关键;

    ②操作不当引起的误差;

    ③反应条件不足可导致反应不能发生或反应速率过慢引起实验误差;

    ④所用试剂不纯,杂质甚至参与反应均可导致实验误差等等。

    年高考化学 第7篇

    一、立足课本,强化基础知识,一轮复习夯实双基

    高考备考是一项系统工程,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夯实基础、抓好双基,科学构建化学学科知识结构。为此,复习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研究《考试说明》,把准考试方向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科学依据,是高三化学整个复习过程中师生应时刻遵守的纲领,是高考复习的指挥棒,它明确地传达出“考试目标”、“考试范围”、“命题指导思想”、“题型比例”、“题目难易比例”和“组卷原则”等重要信息。认真研究《考试说明》,把准高考的“脉”,了解命题趋向和要求,明确复习要点,必然会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复习的效率。随着教材内容的不断变化和地方性教材的逐渐出现,一纲多本的现象日益普遍,因而只有认真研读《考试说明》,熟悉考查范围,才能避免因超纲复习而枉费时间和精力,从而增强复习的针对性。研究《考试说明》要注意研究它的变化,特别注意新增的内容。

    立足课本,落实细节

    第一轮的目的是巩固基础,也是复习的重点。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其命题点还是从课本知识点、能力考查点衍生而来的。在学完整个高中化学课的内容之后,按照先必修后选修的顺序,认真阅读、梳理教材,夯实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题型。注重教材章、节之间知识的内在联系、规律的揭示,形成知识结构和网络。如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多、涉及面广,复习时应以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作为知识主线,以化学基本理论作为知识网络,理解、掌握相关内容,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和网络。

    一轮复习要突出重点、扫除盲点、加强弱点。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错”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予以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原因。

    科学训练,提高效率

    一进入高三,资料会堆积如山,如果整天沉溺于题海,做大量的题目却不求甚解,这样反而会造成“消化不良”。因此,科学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①习题要精选。虽然我们手中的复习资料及练习题都很多,但是不能被这些资料所束缚,对习题应该有所取舍,选题要注意基础性、典型性、针对性、综合性。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选一本好的参考书,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要把它真正弄通弄透,彻底消化。精选近几年化学高考题也是很好的训练方法。要针对自己的实际,逐步提高难度。

    ②复习要同步。每天都要根据老师的要求,完成一定量的同步练习,不要一边做题一边对答案,应把一节或一单元做完再对答案,然后听老师讲解,这样效率最高。

    ③做题要多思。如该题考查的意图是什么,涉及的知识点有哪些,解题的关键是什么,还有哪些解法。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更要多下工夫,力求做到答一题会一类,明一知百,练一题习一法,训练自己的思维。因此复习中要做到:1)不断总结解题方法,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2)学会将新问题还原为已知化学原理的思维方法,新旧搭桥,实现迁移;3)学会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简单问题来解决,化综为单,分层得分;4)学会建立解题的思维模型;5)不断加强想象能力,强化发散思维,由一个问题到一类问题,由一个知识点到一个知识串;6)加强变式训练,变条件、变角度、变方法,打破定势思维。

    ④错题要纠错。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的根源,到底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造成的,还是非知识性的失误。对出现的差错要记录,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总结,看看哪些毛病已“痊愈”,哪些“顽症”尚未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从而不断消除化学复习中的失分点,增加得分点。

    ⑤测试要定时。自己做测试卷时,一定要定时,同时要合理分配答题时间,以提高解题速度,看题要准,审题要细,尽量减少错看、漏看,养成好的做题风格,向规范化要分数。

    二、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二轮复习能力升级

    第二轮复习是通过专题复习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以适应高考试题由“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转变,使自己的化学学科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因此,如果说第一轮复习是“平面”结构的话,第二复习则是“立体”结构。那么,如何提高二轮复习的质?量呢?

    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搞好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化学知识具有“繁、杂、散”的特点,考生对此存在“易懂、难记、用不好”等问题,因此在复习中应特别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规律性,注重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存在的规律,形成知识网络。如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可以通过抓点、连线、建网,加强复习的系统性。

    抓点是从具体代表物入手,掌握其结构、性质、制法和用途。其中物质的性质是核心,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物理性质可按色、态、味、水溶性、密度、熔沸点及特性来划分;化学性质可按与非金属、金属、水、酸(或酸性氧化物)、碱(或碱性氧化物)、盐等反应来划分。在注意共性的同时还应特别关注特性:例如硝酸具有酸的通性,但在与金属的反应中还表现出特性——强氧化性,即与活泼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与铁发生钝化、与不活泼金属也可发生反应等;需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阴暗处保存,则又反映出了硝酸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

    连线是将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代表物连成一条线,即以元素价态变化为主线,这样在主线中该元素的各种价态及对应代表物的关系就会十分清晰。

    建网是通过对知识的横向、纵向的梳理将头脑中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条理化、网络化,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如有机化学复习中,要重点把握几组关系:①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②取代关系;③氧化还原关系;④消去加成关系;⑤结合重组关系等。通过这一过程进一步加深对物质间联系的认识与理解,为综合应用奠定基础。

    二轮复习的方法是以构建学科主干知识网络为中心的复习方法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基本方法。从知识层面上讲,学科知识是有内在的、紧密联系的,将这种联系形成网络,便于知识在头脑中的激活和提取;从能力层面上讲,知识的整理、归纳是提高分析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重视实验,提高探究性能力

    每年高考题中实验题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是考查考生能力的重要题型。实验试题有利于对考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创新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进行考查,从更深层次看,实验试题还能对考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进行有效的测试。在二轮复习中,一定要给实验复习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不能让实验复习匆匆走过场,必要时可以以实验为主线来带动其他知识块的复习。

    ①紧扣课本,深挖实验材料

    高考化学实验题大多源于教材,实验方案的“根”都植于教材中。教材是根本,是每一位师生都有的“资料”,出自教材的实验对考生具有公平性,因而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回顾近几年高考实验题,可以发现,要么是几个基本实验的组合或基本实验与操作的组合,要么是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评价。因此,可以预测,20XX年的高考化学实验命题,仍是课本实验的巧妙组合,以及探究性实验的原理、操作与评价,并将进一步强化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力度。

    ②注意开放性实验,提高探究能力

    开放性试题的特点是解题的条件和所要求的结论都比较抽象,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开放程度高,思维空间大,灵活性强。

    从近年高考化学实验题来看,最为典型的命题思路是通过提供开放性实验情境,包括给出多余的实验条件、不限定实验条件、不限定实验方法等。由于不同条件的组合或选择,不同考生视角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就会得到不同的实验过程和结论,从而考查了考生的思维水平和实验能力。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因此,探究性实验题必然成为命题的热点。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选择仪器药品→进行实验验证→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归纳分析得出结论。

    研究考题,把握高考的脉搏

    分析近两年来的高考试题,总的变化规律是变中求稳、变中求新,并且命题将会逐步与课程改革接轨,开放性和学科内综合是化学学科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第Ⅰ卷选择题以考查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涉及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电解原理、物质的量、离子反应、电离平衡、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溶液中离子的电荷守恒等,试题也都是常规试题,考生大都比较熟悉,而且难易适中。第Ⅱ卷非选择题一般包括:实验题、双基题(如弱电解质的电离、化学平衡、原子结构、周期律等)、元素化合物题(如框图推断或填空题等)。在二轮复习中,对这几种题型的特点、考查方式、考查角度、考查重点、能力层次要求要做细心的研究。

    关注重点和热点知识,增加时间、精力投入

    分析近两年实施新课标省份的化学学科的试题,可以发现:氧化还原反应、阿伏加德罗常数、化学平衡常数、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离子反应与电化学等仍然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对这类重点、热点知识,必须增加时间、精力投入,将基本理论理解透彻、应用熟练。

    加强反思,提高学习效率

    反思的内容可以是方方面面的,如命题者有什么意图?题目设计的巧妙处何在?此题的关键何在?题目有何规律?是否可推广成一类题型?此题为什么这样做?做题过程中暴露了哪些弱点?这个问题改变设问角度,还会变成什么样的题目?另外,可以对一道典型习题反思,可以对一套试卷反思,也可以对学习环节反思。通过反思,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反思,把问题的前因后果想清楚,从而对知识的认识更加清晰,更加有条理。反思是发现的源泉,是训练思维、优化思维品质的极好方法,也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索行为。

    规范答卷,减少无谓的失分

    纵观多年的高考试卷,不难发现,答题不规范是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考生的失分情况分析,有相当数量的考生因为“低级错误”而失分,主要表现在化学基本用语不规范、语言表达能力差等。这都是由于平时学习要求不严格,基础训练落实不到位所造成的。

    强化审题:一是强化审题的态度,看完题再做题;二是强化审题的方法,抓重点词、标重点字、理解题意后再做题;三是抓审题的能力,从大量信息中概括出重点信息、关键信息。

    因此备考要从细节入手,强化规范意识,养成严谨仔细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提高运用化学用语的准确性,克服答非所问的现象,尽可能减少因答题不规范造成的失分。

    三、实战演练,模拟高考,三轮过后满怀信心迎胜利

    三轮复习是高考冲刺阶段,主要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1)实战演练。至少进行三次,通过模拟练习,处理好速度与正确率的关系,研究在限定时间内如何做对;处理好速度与规范书写的关系,研究在限定时间内如何做得更好;做好考后分析,检查试题是否会做,思路是否最佳,是否失分,为什么失分。有些试题不会做,查找不会做的原因,力争将非智力因素造成的丢分降到最低。

    (2)回扣复习。回扣复习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①回扣课本,②回扣错题集,③回扣高考试题,防止基础知识失分。

    (3)调整心态。

    调整情绪、调整生物钟。心平气和,消除烦躁,以最佳状态迎接高考。

    年高考化学 第8篇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抓住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及一个可能改变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验现象的一般步骤为:

    (1)说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应该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

    (3)与题目中实验现象相联系,说明原因。

    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

    (1)质量守恒定律只能解释化学变化而不能解释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只强调质量守恒不包括分子个数、体积等方面的守恒

    (3)质量守恒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和生成物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也不包括杂质。

    年高考化学 第9篇

    首先要确定自己是什么层次的学生,然后主动出击寻求老师的指导,制定出符合自己的复习计划。高三化学复习和很多学科一样常采用三轮复习法,我们在制定自主计划时也不能脱离老师的复习计划,所以我们也需要分三个阶段复习:

    第一阶段: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整理,使知识规律化、系统化。具体时间需要根据老师的进度,基本是在9月到次年2月完成。这一阶段时间长,内容多,需要我们注意以下几点:

    以课本为主,落实每个知识点

    通常的做法是精选一套复习资料(一般是老师指定)作为主要参考书,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借助其他学科,化解难点

    第二阶段:将知识融为一体,培养综合能力。时间为3、4月份。经过一轮复习后,大家基本熟悉了各个知识点,我们需要做得是进一步温习巩固,主要是通过综合练习来实现。强调再次回归课本,每做一道题都要能够从课本上找到它对应的知识点。

    第三阶段:最后冲刺阶段,时间5月到6月初。这是关键阶段,要把自己常犯错或易忽略的内容在高考之前彻底解决。

    有了为自己量身定制的复习计划,其实高三复习也不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每天所花时间也不是特别多,但其实完成习题是相当多的,大概估计下仅自己完成的综合卷就达40多套,选择题仅二轮复习就完成了400多道,而高考仅7道而已,所以我们要相信自己已经做好了充分地准备,保持良好的心态。

    年高考化学 第10篇

    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反应物总能量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②酸碱中和反应.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2CO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CO(g)+H2(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3、能源的分类:

    形成条件\x09利用历史\x09性质

    一次能源

    常规能源\x09可再生资源\x09水能、风能、生物质能

    不可再生资源\x09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新能源\x09可再生资源\x09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沼气

    不可再生资源\x09核能

    二次能源\x09(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电能(水电、火电、核电)、蒸汽、工业余热、酒精、汽油、焦炭等

    [思考]一般说来,大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试举例说明.

    年高考化学 第11篇

    同种原子间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不同原子间的共价键一定是极性键。

    分子内一定不含有离子键。题目中有“分子”一词,该物质必为分子晶体。

    28单质分子中一定不含有极性键。

    29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30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含有分子的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其余晶体中一定无分子。

    单质晶体一定不会是离子晶体。

    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不是金属晶体。

    分子间力一定含在分子晶体内,其余晶体一定不存在分子间力(除石墨外)。

    对于双原子分子,键有极性,分子一定有极性(极性分子);键无极性,分子一定无极性(非极性分子)。

    36、氢键也属于分子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它只影响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对分子稳定性无影响。

    微粒不一定都指原子,它还可能是分子,阴、阳离子、基团(如羟基、硝基等)。例如,具有10e-的微粒:Ne;O2-、F-、Na+、Mg2+、Al3+;OH-H3O+、CH4、NH3、H2O、HF。

    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不一定都强,如碳,稀有气体等。

    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ⅡA族元素,如He、副族元素等。

    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ⅠA族元素,如Cr、ⅠB族元素等。

    ⅠA族元素不一定是碱金属元素,还有氢元素。

    由长、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族不一定是主族,还有0族。

    分子内不一定都有化学键,如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无化学键。

    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非极性键,如过氧化氢、乙炔等。

    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过氧化钠、二硫化亚铁、乙酸钠、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对于多原子分子,键有极性,分子不一定有极性,如二氧化碳、甲烷等是非极性分子。

    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如金属晶体。

    离子化合物不一定都是盐,如Mg3N2、金属碳化物(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但不是盐。

    盐不一定都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铝、溴化铝等是共价化合物。

    年高考化学 第12篇

    一、审题要认真:

    答题都是从审题开始的,审题时如果遗漏了题给信息,或者不能正确理解信息,就会给答题埋下隐患,使解题陷入困境,不但做不对题,还占用了考场上宝贵的时间,危害很大。

    细心的审题,正确理解和把握给信息,充分挖掘隐含信息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在化学学科的考试中,审题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审题型:审题型是指要看清题目属于辨析概念类型的还是计算类型的,属于考查物质性质的,还是考查实验操作的等等。审清题目的类型对于解题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类型的题目处理的方法和思路不太一样,只有审清题目类型才能按照合理的解题思路处理。

    审关键字:关键字往往是解题的切入口,解题的核心信息。关键字可以在题干中,也可以在问题中,一个题干下的问题可能是连续的,也可能是独立的。

    关键字多为与化学学科有关的,也有看似与化学无关的。

    常见化学题中的关键字有:“过量”、“少量”、“无色”、“酸性(碱性)”、“短周期”“长时间”、“小心加热”“加热并灼烧”“流动的水”等等,对同分异构体的限制条件更应该注意,如:分子式为c8h8o2含有苯环且有两个对位取代基的异构体“含有苯环县城有两个对位取代基”就是这一问的关键字。

    审表达要求:题目往往对结果的表达有特定的要求。

    例如:写“分子式”、“电子式”、“结构简式”、“名称”、“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数学表达式”、“现象”、“目的”。这些都应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避免“所答所问”造成的不必要的失分。

    审突破口常见的解题突破口有:特殊结构、特殊的化学性质、特殊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特殊反应形式、有催化剂参与的无机反应、应用数据的推断、框图推断中重复出现的物质等等。

    审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三个依据:①使用仪器的精度如,托盘天平()、量筒(≥)、滴定管()、ph试纸(整数)等。

    ②试题所给的数据的处理,例如“称取样品……”,根据试题所给有效数字进行合理的计算,最后要保留相应的有效数字;

    ③题目的明确要求,例如:“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就按照试题的要求去保留。

    二、答题策略和答题技巧:

    选择题:在理综试卷i卷中化学题有7个单选题。解答时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仔细考虑各个选项,把选项与题干,选项与选项之间区别联系看清楚。合理采用排除法、比较法、代入法、猜测法等方法,避免落入命题人所设的“陷阱”,迅速的找到所要选项。选择题的答题方法是多样化的,既能从题干出发做题,也能从选项出发验证题干做答,合理的选择解题方法快而准的找到答案,将做选择题的时间尽可能压缩到最短,为解决后面的大题腾出更多时间。

    填空题答题策略和答题技巧:

    在理综试卷ii卷大题中按照近几年情况看看,化学题是三道必考题加一道选考的填空题。

    一般来讲实验题一个、无机推断(元素与化合物)一个、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综合题一个、选考一题(选二(化学与技术---主要是与理论或元素化合物与实验分离有关的一个)、选三(物质结构与性质---与周期表与周期律延伸的一题)、选五(有机推断)一个。对于填空题在答题时有些共性的要求。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完整无误。没配平、条件错、有机反应少写物质(水等)会造成该空不得分。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连接,无机反应用等号、有机反应用箭头,气体符号和沉淀符号要标清,点燃、加热、高温有区别,催化剂不能简写为“催”,这些问题出现会被扣分。

    (2)专业用语不能错。化学上常用的专业词汇是绝对不能写错别字的,一字之差会使整个空不得分。

    例如“砝码”不能写成“法码”;“熔化”不能写成“溶化”;“过滤”不能写成“过虚”;“萃取”不能写成“卒取”;“坩埚”不能写成“坩锅”等等。

    (3)当答案不唯一或有多种选择时,以最常见的方式作答不易失分。能用具体物质作答的要用具体物质作答,表达更准确。

    例如举一个工业上co做还原剂的反应,这时最好的例子就是写3co+fe2o3=(高温)co2+2fe,这个反应应该是最熟悉的,其它反应也可写但是用不好就会扣分比如co和水蒸汽反应,如果没注意到这是一个可逆反应写了等号会被扣分。同时也不可泛泛举例写还原金属氧化物ro+co=r+co2(r表示金属),这样肯定不能得分,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金属都成立,而且也并不一定能用于工业生产。

    (4)对于语言叙述性题目做答时要注意,从“已知”到“未知”之间的逻辑关系必须叙述准确,且环环相扣,才能保证不丢得分点,才能得满分。回答问题要直接,不要转弯抹角;表达尽可能用唯一、准确的主语;不要多写无用的话,无用的话说错了就会扣分;作答要有明确的要点。

    (5)对于计算型填空,要注意该书写单位的要书写单位。或者是要注意空后面所使用的单位是什么,不要因为没有书写单位或者是数量级不对而丢分。

    三、掌握化学答题原则:

    化学的命题是有要求的,所有的考试范围离不开考纲,所有的考试内容来源于教材。总之有句话希望考生去琢磨理解:所考的内容肯定是教材是有的,教材里没有的,肯定以信息出现。因此在答题时应该领会命题意图,去想教材里与考试内容相关的联系。应该对你答题会有帮助。


    年高考化学 第13篇

    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作用

    (1)水作氧化剂

    水与钠、其它碱金属、镁等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碱:

    水与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气和铁的氧化物(四氧化三铁):

    水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水煤气”:

    铝与强碱溶液反应:

    (2)水做还原剂

    水与F2的反应:

    (3)水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水电解:

    (4)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

    水与氯气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

    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水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水参与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1)水合、水化:

    水与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等酸性氧化物化合成酸。(能与二氧化硅化合吗?)

    水与氧化钠、氧化钙等碱性氧化物化合成碱。(氧化铝、氧化铁等与水化合吗?)

    氨的水合、无水硫酸铜水合(变色,可检验液态有机物中是否含水)、浓硫酸吸水、工业酒精用生石灰吸水然后蒸馏以制无水酒精、乙烯水化成乙醇

    (2)水解:

    卤代烃水解、乙酸乙酯水解、油脂水解(酸性水解或皂化反应)、水与碳化物——电石反应制乙炔、盐类的水解、氮化物水解、糖类的水解、氢化物——氢化钠水解

    名称中带“水”的物质

    (一)与氢的同位素或氧的价态有关的“水”。

    蒸馏水—H2O重水—D2O超重水—T2O双氧水—H2O2

    (二)水溶液

    氨水—(含分子:NH3,H2O,NH3·H2O,含离子:NH4+,OH-,H+)

    氯水—(含分子:Cl2,H2O,HClO,含离子:H+,Cl-,ClO-,OH-)

    卤水—常指海水晒盐后的母液或粗盐潮解所得溶液,含NaCl、MgCl2、NaBr等

    王水—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1∶3)

    生理盐水—%的NaCl溶液

    (三)其它水银-Hg水晶-SiO2水煤气-CO、H2的混合气、水玻璃-Na2SiO3溶液

    年高考化学 第14篇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摩尔(mol): 把含有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阿伏加德罗常数:把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 n =N/NA

    摩尔质量(M)

    (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

    (2)单位:g/mol 或 mol-1

    (3) 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 n = m/M )

    六、气体摩尔体积

    气体摩尔体积(Vm)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2)单位:L/mol

    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标准状况下, Vm =

    年高考化学 第15篇

    大小关系

    1、称量时,先估计称量物大概质量,加砝码的顺序是先大后小,再调游码。

    2、使用温度计、量筒、容量瓶、滴定管等,都要注意量程的大小。如制乙烯温度为170℃,就不能使用100℃的温度计;量取液体时,就应该使用10mL量筒。

    3、干燥气体或除杂质气体时,气流的方向应大端进小端出,即大进小出。

    4、固体药品应保存在广口瓶中,而液体试剂则应该保存于细口瓶中。

    5、取用药品时,应严格按照实验说明的规定用量,如未注明用量,应该取用最少量,即液体只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但除杂质时,所加试剂都应过量,因此,由此引入的新的杂质应设法除去。

    长短关系

    1、使用双导管洗气瓶洗气时,气体应从长导管进,短导管出,即长进短出;而使用双导管洗气瓶测量气体的体积时,则正好相反,为短进长出。

    2、使用带双导管的集气瓶并用排气法收集气体时(瓶口向上),若气体的式量大于29(如Cl2),气体应从长导管进,将空气从短导管排出;若气体的式量小于29(如H2),则气体应从短导管进,将空气从长导管排出。

    快慢关系

    1、实验室制氯气时,加热时宜慢不宜快,温度宜低不宜高。

    2、实验室制乙烯时,加热使液体温度迅速升高到170℃,宜快不宜慢,否则易产生乙醚等副产物。

    3、实验室制乙炔时,轻轻旋开分液漏斗的旋塞,使水缓慢滴下,宜慢不宜快。

    4、中和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加液体宜慢不宜快。

    多少关系

    1、在工业生产中往往采用增大浓度的方法,使成本较高的原料得到充分利用。即容易得到的或成本较低的反应物多,而成本较高的原料则相对较少。如在硫酸的工业制法中常用过量的空气(多)使二氧化硫(少)充分氧化,增大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2、实验室制乙烯时,浓硫酸的量多,乙醇的量少,二者的体积比为3∶1。

    3、实验室配制王水时,浓盐酸量多,浓硝酸量少,二者的体积比为3∶1。

    内外关系

    1、用酒精灯加热时,要用外焰不用内焰。

    2、测定硝酸钾的溶解度时,温度计要插在试管内,制备硝基苯时,温度计要放在试管外的水浴中。

    直接和间接的关系

    1、坩埚、蒸发皿、试管、硬质玻璃管、燃烧匙可直接加热,而烧杯、烧瓶、锥形瓶则需垫上石棉网间接加热。

    2、一般加热实验用酒精灯,而苯的硝化、银镜反应、酚醛树酯的制取、酯的水解、纤维素的水解等则需水浴间接加热。

    高考化学重要的知识点相关

    年高考化学 第16篇

    第一卷题量的调整,重点和热点仍保持,应确保传统试题的得分率。第二卷难度稍微比第一卷大,突出试题的创新性、应用性和探究性。

    实验:实验板块第一题是基本实验,包括基本操作和仪器选用等,应重视教材上的一些基本实验。第二题主要考查实验思维能力,如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和分析等,应帮助学生形成这类题型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思想。

    无机:注重从结构到性质的思维方式的考查。框图题可以是性质推断,也可以是工业或提纯流程的分析推断。框图题突破口多,不会在一处卡死。要帮助学生学会整体感知试题的基本方法。

    有机:通过计算(或识图)加推断,写物质结构简式,要帮助学生掌握通过计算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常见方法。有机推断题通常是信息题,注意信息的提取、理解、归纳和知识的整合。注意答题的规范表达,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计算:第一题通常是基本化学计算,应确保得分。第二题中的计算常分几个小问,有难有易,难度也不一定依次提升。应提醒学生整体阅读,先易后难,不一定依次答题。

    年高考化学 第17篇

    首先我们必须要清楚老师的复习计划,包括内容和时间安排,这样才能保证复习的效果。

    其次我们还要清楚往年高考试卷的结构和考查内容,虽然题目在变,但是所考查的知识点和题型变化不大,因此对于历年高考试卷的了解是十分有必要的。例如研究当地高考的试卷结构,掌握历年高考的考查内容:

    (1)重视学科主干知识。历年高考均考查了阿佛加德罗常数,元素周期表、物质结构、电化学、化学平衡、常见元素化合物性质及其应用、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化学实验基本原理及其操作、化学计算等重要知识和技能外,有的新课改地区还考查了富有新课程模块特色的溶度积常数、化学平衡常数、焓变与自发反应、1h核磁共振谱等内容。

    (2)强化实验能力考查。试题通过实验方案的正误甄别、单因子变量实验设计、定性和定量实验相结合等方式,既考查了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新开设《实验化学》模块的学习要求。

    (3)考查学生信息素养。与往年试题相比,今年很多省份的化学试题出现了较多的不同类型信息材料题,如数据、图表、反应关系等,要求考生运用相关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并得出正确结论,这也启示了我们高考对考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年高考化学 第18篇

    一、元素周期表

    熟记等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

    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

    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

    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 == Z + N

    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二、元素周期律

    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

    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

    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

    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

    负化合价数 = 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 ——→ 逐渐减弱


    年高考化学 第19篇

    第一卷题量的调整,重点和热点仍保持,应确保传统试题的得分率。第二卷难度稍微比第一卷大,突出试题的创新性、应用性和探究性。

    实验:实验板块第一题是基本实验,包括基本操作和仪器选用等,应重视教材上的一些基本实验。第二题主要考查实验思维能力,如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和分析等,应帮助学生形成这类题型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思想。

    无机:注重从结构到性质的思维方式的考查。框图题可以是性质推断,也可以是工业或提纯流程的分析推断。框图题突破口多,不会在一处卡死。要帮助学生学会整体感知试题的基本方法。

    有机:通过计算(或识图)加推断,写物质结构简式,要帮助学生掌握通过计算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常见方法。有机推断题通常是信息题,注意信息的提取、理解、归纳和知识的整合。注意答题的规范表达,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计算:第一题通常是基本化学计算,应确保得分。第二题中的计算常分几个小问,有难有易,难度也不一定依次提升。应提醒学生整体阅读,先易后难,不一定依次答题。

    20XX年高考化学知识点相关

    推荐访问:年高 化学 年高考化学19篇 年高考化学(实用19篇) 去年高考化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