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秘网 - www.nagforex.cn 2024年06月02日 12:32 星期日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做家务》教学设计3篇(范例推荐)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3-03-30 12:48:03

    《做家务》的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4~15页《做家务》(2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利用已有经验探索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做家务》教学设计3篇(范例推荐),供大家参考。

    《做家务》教学设计3篇(范例推荐)

    《做家务》的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4~15页《做家务》(2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利用已有经验探索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2的乘法口诀。

      2、会用2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前准备:挂图、小棒、口算卡片

      教学方法: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教师讲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直观感悟

      1、教师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吃饭时一个人一只碗,还要什么工具?

      2、教师引导学生边摆筷子边口答,1个人2根筷子,2个人4根筷子,3个人……。

      (学生用桌上的小棒代替筷子边摆边数)。

      3、教师引导学生把书上的表格填完整。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做摆筷子活动,直观体会几个2相加的过程,感受用乘法计算的必要性)。

      二、经历过程,体会方法

      1、教师设疑,刚才大家用摆的方法计算几个2是多少,如果客人很多,用数的方法能很快算出来吗?有什么办法?怎样用乘法计算?

      2、每两个(同桌)同学为一组,一个同学摆小棒,另一个同学写乘法算式计算。

      班级交流,教师板书乘法算式。

      3、教师讲解:1×2=2 可以用一句口诀表示:一二得二 一般把较小的数写在口诀的前面。 2×2=4 可以用哪句乘法口诀表示呢?

      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根据 2×3=6 2×4=8 2×5=10 2×6=12 2×7=14 2×8=16 2×9=18 编出口诀。

      班级交流编出的口诀,并说出遍口诀的方法,教师板书整理口诀。

      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乘法算式和口诀,说说发现了什么规律?说说怎样记口诀?

      教师设疑“如果记住:2×3=6 口诀;二三得六 计算2×4= 忘记了口诀,怎么办呢?”(估计学生说:想,二三得六,表示三个二得六;四个二比三个二多一个得二,所以“二四得八” 2×4=8。)

      (教师引导交流记口诀的不同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口诀。)

      5、学生齐读口诀,把书上的横线填完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经历编口诀、记口诀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解释应用,解决问题

      1、学生同桌两人做对口令游戏,一个学生说口诀的前半部分,另一个学生说后半部分。

      2、学生独立做练一练第2、3题,学习用口诀进行计算,班级交流,教师评讲。

      3、学生看图列式计算第4题“每人2只手,4人几只手?一只手5个手指,8只手几个手指?”,学习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请两个学生板演,教师点评。

      4、引导学生讨论第5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有趣的对口令中记忆2的乘法口诀,并学会应用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反思评价,互相欣赏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大家?”

    《做家务》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结合“摆筷子”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情境,编制2的乘法口诀。

      难点: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挂图 小棒 口诀卡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在家里会做家务吗?(展现挂图)

      星期天,家里来了好多客人,爸爸妈妈都忙着招待客人,烧菜、做饭,小明也过来帮着做家务活,你们看(老师指着挂图,让学生观察)小明在做什么呢?(生:帮着摆碗筷。)

      师: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做家务(摆筷子)”这一情境来学习2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做家务)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看图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明摆碗筷这幅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同桌互相说说,再汇报。)

      生:桌上摆了9个碗,3双筷子,可能吃饭的有9人,应该摆9双筷子,已摆好了3双,还要摆6双……

      师:请同学们看看小明是怎样摆筷子的呢?(一双一双地摆)你们能帮助小明把其余的筷子摆好吗?

      生:能。

      2.摆一摆,数一数。

      (1)请每位同学用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想一想:共要摆几次。(9次)要求边摆边说:一双筷子有2根,2双筷子有4根……

      (2)学生自己动手摆,边摆边说。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帮助,请个别同学示范。)

      (3)汇报。你摆了几双筷子?共几根?你是怎样数的?

      (4)比一比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有的学生一根一根地数:1,2,3,4,…,18根;有的学生两根两根跳着数:2,4,6,8,…,18根。)

      先让每个学生看着摆的小棒与同桌互相说,然后全班闭着眼睛说,小组内说,个别说。

      3.填一填。(用小黑板出示这个表格)

      几双筷子123456789

      几根筷子24

      (1)观察思考。这个表格表示什么意思?

      (2)试一试。独立把书上的表格填完整。

      (3)交流订正。“你填的数是几?为什么填这个数?说说你的算法。”

      生1:我是边摆小棒边数边填表。

      生2:我是先数一双2根,2双就是在一双的基础上加2根,即用2连加的方法。

      4.试一试。

      (1)根据表格写乘法算式。

      师:1双筷子2根也就是几个2?(1个2),那么1个2是2,用乘法算式表示,你们会吗?

      (同桌交流、汇报。老师板书:1×2=2。)

      师:2双筷子呢?(2个2)

      2个2是4,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又是怎样的呢?

      (交流、汇报。老师板书:2×2=4。)

      师:同学们很聪明,那你们能根据表格写出3双、4双、5双……9双所对应的乘法算式吗?

      (学生同桌交流后,独立填写算式,再汇报;老师按顺序板书乘法算式。)

      (2)根据乘法算式,编一编乘法口诀。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学了5的乘法口诀。想一想,5的.乘法口诀是怎么编的呢?你们能根据这9个乘法算式编出对应的2的乘法口诀吗?(能)

      (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3)交流订正。可让个别学生说说他们的想法,其他小组同学补充,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按顺序写出乘法口诀。

      (4)学生齐读乘法口诀。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编出了“2的乘法口诀”;仔细观察,同桌讨论“2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学生口述发现的规律,老师用彩色粉笔圈注。)

      5.读一读、记一记。

      (1)按顺序齐背。

      (2)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口令。

      (3)教师指表格中任一组信息,学生说口诀。

      (三)巩固新知、拓展思维

      1.游戏(对口令)。

      形式多样:可以师生对口令,小组之间对口令。内容是:两道乘法算式与一句口诀对。如,2×3,3×2,对口诀二三得六。

      2.圈一圈。

      (把第15页练习第2题写在小黑板上展示)先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然后反馈订正。

      提问:(指着小黑板上已填完的表)观察这些圈起来的数,你发现了什么?(双数)没有圈起来的数呢?(单数)

      3.比一比,哪一组获胜。

      规则:每一个同学先独立完成第15页第3题,然后老师选两组同学进行接力,其他同学当评委。接力同学每人只做一题,然后按顺序传给下一位同学,最先完成又全对的小组获胜。让同学说说比赛的感想。

      4.综合拓展题。

      出示15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反馈订正。要求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总结

      请小朋友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

      填一填

      几双筷子123456789

      几根筷子24

      做家务

      1×2=2 一二得二

      2×2=4 二二得四

      2×3=6 二三得六

      2×4=8 二四得八

      2×5=10 二五一十

      2×6=12 二六十二

    《做家务》的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通过放筷子的真实情景,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在于生活中,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使学生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学习编、记、用2的乘法口诀,理解2的乘法口诀相邻两句之间的关系,掌握并能够熟练地运用。

      3、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小棒、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在家经常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吗?都做哪些家务活呢?

      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个个都是爸爸妈妈的得力小助手。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到小明家去做客,小明非常喜欢劳动,他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下面老师带同学们到他家里看一看,他在做什么?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课件演示:小明摆筷子,边摆边数)

      1、说一说。先在小组说说自己对图意的理解,然后让学生个别汇报。 (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有效信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一共有多少人吃饭?需要多少双筷子?一共有多少根筷子呢?)

      2、摆一摆,数一数。学生用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想一想:共要摆几次。要边摆边说:一双筷子2根,2双筷子4根

      3、看一看。仔细观察小明是怎样摆的?说说看。(通过观察,学生快发现是2根2根摆的,这时教师抓住知识的生长点,做到旧知识的复习,促进新知识的迁移。)

      4、比一比。

      (1)学生用小 子,动手摆一摆。边摆边数出一共用了多少根筷子。再摆一遍,这时要求边摆边把数的过程填写在表格中。

      (2)名汇报,集体订正。

      (3)每次加得的结果读一读。

      5、试一试。

      (1)根据表格尝试编制2的乘法口诀。

      (2)学法指导:说一说怎样编制乘法口诀。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3)小组研究编写。如果有困难,可以看一看书中的算式,在编口诀。你能编几句就几句。

      (4)全班交流,集体订正。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编了几句口诀?请你任选一句说说看。学生口述,教师出示相应的口诀卡片。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纠正,共同整理出系统的乘法口诀。

      6、记一记。

      (1)先按顺序齐读2的乘法口诀。

      (2)观察:同桌讨论2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学生口述发现的规律,教师用彩色粉笔圈注。

      (3)请大家读读记记自己编出的2的乘法口诀。

      (4)交流你认为”2的乘法口诀”哪几句容易记?哪几句难记一些?你用什么方法记呢?

      (5)记忆:按顺序齐背、看卡片把口诀补充完整。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口令。教师指表格中筷子的根数,学生说出口诀。

      三、巩固新知,拓展思维。

      1、游戏。请9个小朋友站在黑板前一个接一个火车,一个接一个的背出2的口诀。再调换这9个学生的位置再做开火车背口诀的游戏。

      2、完练一练第1—4题。

      3、件出示适当的练习巩固题。

      四、课堂总结。


    《做家务》的教学设计3篇扩展阅读


    《做家务》的教学设计3篇(扩展1)

    ——《做家务》教学反思3篇

    《做家务》教学反思1

      2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如何编制乘法口诀有了一定的了解,教材创设“摆筷子”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学具的实际操作,探索筷子的“双”安适与筷子的“根”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把探索的结果填入表格,为编制2的乘法口诀做准备。因此,在这节课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

      一、从生活中引入,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在这节课里,创设小明摆筷子的生活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解决“9双筷子是多少根?”的问题,引发学生亲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全过程,很好地发展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数学,在生活中找数学,用数学,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从编制2的乘法口诀到记忆2的口诀,自始自终,都是学生主动探索的活动,老师只是结合具体的情境提出引领性问题,如:要想记住这些乘法算式,你有什么好办法?怎样很快地记住2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归纳记忆的方法。2的乘法口诀可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等,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归纳记忆的方法。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与生活,数学应用与生活,宏观上引领学生探究活动的方向,整堂课保证了学生探究活动的高效性。

      三、注重学生的情感价值观。

      从课的引入,“我们班有哪些同学在家帮助过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会让我们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小明和你们一样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等,让学生感受劳动是光荣的,无不渗透着思想品德教育。

    《做家务》教学反思2

      关注学生的生活、认知经验是新课标所提倡的。本课创设小明摆筷子的生活情境,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解决9双筷子有多少根?的问题,引发学生亲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全过程,很好地培养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如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的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本堂课,我尝试大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出2的乘法口诀。

      如:1双筷子有几根?(学生:2根)里面包含有几个2?(1个2)

      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12=2

      能编出口诀吗? 1个2就是:一二得二。

      2双筷子有几根?(学生答:4根。)里面包含有几个2?(2个2)

      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22=2

      能编出口诀吗? 2个2就是:二二得四。

      (最后归纳出:当积满十,编口诀时不需要得。)

      自始至终,都是学生主动探索的活动,我只是结合具体的情境提出引领性问题,课堂内学生学得轻松而愉快。实践证明,放手让学生自己经过尝试,学生学习的效果比我想象中更加理想。因为:①学生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尝试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②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一旦获得成功将会更加有信心,他们才更加有动力。

      3、重视自主探索是发展思维的关键。

      传统的教法,通常把教学的落脚点放在学生编写乘法口诀,会背诵口诀,并会用所学的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上。 这样做,通常会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在一个小小的圈子里。本节课,我把教学的落脚点放在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上。不仅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用自己的学习方式理解并编写出2的乘法口诀,而且在练习上进行了由浅入深的设计,例如:在课的最后,设计了学校举行运动会的练习,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探索,使学生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乘法口诀之外的乘法计算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因此,只有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4、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并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这节课存在的差异是课前没有充分地估计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合作学习效果仍然不十分明显,这是其一。第二是在课堂上出现的关于计算错误的问题仍然十分严重,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特别是小学一、二年级培养学生的数感,确实是非常重要的。第三,在做练一练的第4题4个人有几只手和8只手有几个手指这道题时,有几个学生对1双手和1只手的概念很模糊,而我在指导看图说话时又忽略了这几个问题,就急着让学生做,没想到竟然有一些学生把4个人有几只手做成45,而把8只手有几个手指做成810。由于我没有做好练习前的引导,以至于学生对题目的错误解答,这是我的失误之处。

    《做家务》教学反思3

      这是一节开放课,相当多的孩子在学乘法口诀的时候,并不是一张白纸.所以我在设计课的时候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起点。也想给学生一个机会展示自己,教育学生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知道光会背乘法口诀而不知道其意义和来源是不行的,应该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在5的口诀教学中是从算式入手来编制口诀,在这里想打破前一课时的教学顺序让孩子觉得新颖,或者是想让听课的老师也感觉有点新意吧,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按照顺序并全部板书在黑板上,原本打算在学生全部列出乘法算式后,对照算式和口诀有什么关系的时候,会恍然大悟,口诀原来于此处编制的。对于这种教学思路我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遗憾的是在引导观察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只问了一句你知道这些算式和口诀的有什么特点吗?当学生还在愕然中便如蜻蜓点水般草草收场,此环节的教学在我的拉拽下学生一句一句的找到了口诀所对应的算式,教学过程不算轻松而且也没有出现我想要的大悟。知道自己要达到一种什么目的,思考透了,课堂上才会收放自如。在这一环节上虽然知道自己想达到什么目的但是根本没有想清楚通过怎么样做怎样引导才能达到这种目的,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事实上在一节课上关键地方的成功与否也是如此。如果真正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感受的话,在此时完全可以多花费一点时间,引导学生发现口诀和其对应的算式的相同与不同,比如算式只是比口诀多了一个乘号,算式是由数字和符号组成的,口诀是中文大写,如果把算式中的乘号盖住的话就能得到其对应的乘法口诀,那么口诀的来源也显而易见了。想要学生的恍然大悟也由不得学生不悟了。为了使学生对口诀的结果记忆更加深刻,我安排了学生用小棒代替筷子摆出9个2,记得当时说出了4点要求。

      (1)请每位同学用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

      (2)要求边摆边说:一双筷子有2根,2双筷子有4根

      (3)边摆边把14页下面表格填完整。

      (4)比一比看谁的.动作最快。我认为指出要求过多,不知学生是否听懂或记住。自认为四点要求条理清楚,之所以提出要求的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在做数学时有的放矢,并没有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问题,而且在第三点提出后又恐担心学生不知道表格的意思,在电脑屏幕上理解了一下每一格所表示的含义,看来插入理解表格学生还是可以看懂的,看来的确有画蛇添足之嫌。


    《做家务》的教学设计3篇(扩展2)

    ——做家务手抄报版面设计3篇

    做家务手抄报版面设计1

      擦桌子、洗碗

      没错,擦桌子和洗碗是十分温和的运动,同时也是减肥效果很好的居家运动。记住擦桌子的时候要卖力一点,围着桌子转来转去。洗碗的时候也要认真点,最好身体左摇右晃的,然后唱唱歌,这样每30分钟就能消耗80千卡了。

      扫地拖地

      很多MM都觉得,扫地拖地这样的家务事既繁琐又无趣。可是如果你将它看成是减肥的运动,也许你会很乐意去做。不要小看了清扫这项工作,拖地是中等体力劳动,每40分钟可以消耗150千卡。而叠棉被则是重体力劳动,每5分钟即可消耗25千卡。如果用吸尘器吸地,每20分钟约消耗47千卡。

      收拾屋子

      家里乱糟糟的,不仅看起来不雅观,而且还会影响人的心情。找个时间收拾收拾屋子吧,在收拾的过程中,你肯定要来来*走动很多回,效果几乎和长走一样了,每个小时可以消耗200千卡。如果想要拥有苗条的身材,以后就要勤快一点咯。

      洗衣服、晾衣服

      不要总是依赖洗衣机了,女孩子的内衣薄裙还是自己手洗吧。内衣和薄裙容易被洗衣机洗坏,用手洗就会更加注意一些。而且洗衣服的时候每小时可以消耗120千卡,对瘦手腕有很大的帮助哦。而晾衣服更是好运动,因为要踮高脚尖,伸展四肢,会让你的身体曲线更加优美。


    《做家务》的教学设计3篇(扩展3)

    ——做家务的作文-家务3篇

    做家务的作文-家务1

      我的妈妈是一位教师,每天上班非常辛苦,回家还要干家务活,看着妈妈忙碌的身影,我决心要学习干家务活,帮妈妈分担一些。但是*时功课紧,周末又去上补习班,没有实现。

      放暑假了,我终于可以练习做家务了。

      这一天,妈妈去开会,我自己一个人在家。看了一会儿电视,我突然想起来可以做家务,等妈妈回家以后给她一个惊喜。做什么呢?做饭我还不会,最后,我决定打扫厨房。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先擦厨房的`墙壁,先喷上清洁剂,等几分钟,再用湿布擦。高处,我搬来一把椅子,使劲地擦。不一会儿,我的头上就出汗了,原来做家务真的很辛苦啊。*时妈妈每天都干这些活儿,这回我知道妈妈的辛苦了。收拾完墙壁,我又擦了灶台和洗碗池,这时,我累得不行了。不过,看着干净的厨房,我还是很开心。

      妈妈回家以后,我让妈妈看一看厨房,她非常高兴,都不敢相信这时我做的,说我真的长大了。我的心里甜丝丝的。


    《做家务》的教学设计3篇(扩展4)

    ——做家务的段落3篇

    做家务的段落1

      今天是星期天。中午,我吃过午饭发现没有什么事情可做,觉得非常无聊。那时,我想起老师布置的回家作业。于是,我拿出作业就做。

      不一会儿,我就把作业做完了。我又觉得无聊起来。现在,我应该去做些什么呢?我想了好久,终于想到了爸爸妈妈天天上班,回家还要做许多家务活,难道我就不能够帮助他们做一点吗?对,星期天在家里做一点家务活,那是应该做的事情啊。

      我想在家里扫地。我拿来了扫帚和畚箕。我把畚箕放在房间的门外面,然后,我拿着扫帚走到父母的房间里面去扫地了。我先扫床底下。我爬到了床的底下,手里拿着扫帚,东扫扫,西扫扫把床底下的每一个角落全部扫得一干二净。我又拿扫帚扫了冰箱底下。那冰箱底下最难扫了。因为空间太小,我只好拿着扫帚伸进去用力扫。扫了一会儿,我觉得冰箱底下也被我扫干净了。最后,我来到自己的小房间打扫。我的床底下最脏。我也是爬到里面去扫的。我扫了好半天,才把底下的`垃圾全部扫出来了。接着,我把垃圾统统扫拢,扫进畚箕里面。然后,我把垃圾倒进垃圾桶里。

      那时,妈妈回来了。她看到干净的地面,整洁的房间笑着夸我是一个好孩子。

    做家务的段落2

      今天,我帮爸爸做了许多家务,心里感到十分愉快。

      我选择了个爸爸上网的时间打扫,最后给他个惊喜。一开始,我冥思苦想,先干什么好呢?嗯,先收拾桌椅吧,我便开始忙活起来,因为太久没有打扫,所以屋子里早就乱成了一锅粥,遥控器藏在沙发底下,桌子底下躲满了纸屑,沙发上站满了东西,看来那此要大忙活了。

      经过翻箱倒柜的整理,桌椅终于整理好了,不过地板可是个大问题,地板上有各种各样的尘土、纸屑、垃圾、那可把我累坏了,因为我们家是在太大了、害得我整理了半个多小时,呜呜。

      经过和垃圾的一番斗争后,我终于把他们全部消灭了,屋子里焕然一新,我实在太高兴了!

      突然,爸爸从房间走出来,惊呆了,爸爸问我:“那打扫的太干净了,是你干的吗?”我激动得说:“是*的!爸爸说:“你真能干”听了那句话,我心里感到美滋滋的。

      通过那次干家务活,我明白了劳动的艰辛,我还明白了成果是用汗水换来的,虽然我很累,但我很快乐!

    做家务的段落3

      人生就像一本书,书的每一页都五彩斑斓,缤纷多彩的。一页页翻过,最记忆犹新的一页还是那一页—做家务。

      今天本来有个好心情,但却被妈妈的做家务任务给破坏了,我怎么也不肯答应。妈妈见下任务不管用,就摆弄起了“激将法”,“什么不想做,一看就是不会做。”那一激还真灵。“谁说我不会做,我做给你看。”我心想那算什么,有什么能难倒我?今天看来得亮出几把刷子给她瞧。我飞奔向阳台拿了一把拖布,用水浸泡后,我拿着拖布像一个勇士,正向战场冲向前,和地面正在作斗争,我仔仔细细地拖,丝毫没有马虎,我拖完地后,又跑向厨房望着像山一样的盘子我惊讶了,那些盘子上面全都是油渍。我只好拿着抹布在盘子上擦来擦去,可盘子上的油渍没有掉,我的身上还溅了好多水,就在那时我突然想起妈妈洗盘子时不都用洗洁剂吗?于是我拿着洗洁剂,往盘子上滴了几滴,再用手一撮,果然掉了,不一会我就把所有的盘子都洗完了。

      “叮铃铃”我打开门一看是妈妈回来了,妈妈见我拖的地和洗的盘子,妈妈开心的笑了,看见妈妈的笑我的劳动成果也算有了一个回报。


    《做家务》的教学设计3篇(扩展5)

    ——做家务的叙事作文3篇

    做家务的叙事作文1

      周末,我急急忙忙的做完作业,跑到客厅里捧起我最爱看的《特种兵学校第二季》,坐到沙发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看到一半时,母亲拿出新买的拖把,在地上拖起地来。看着母亲汗水不住的淌了下来,我想起来了:明天是三八妇女节!这不正好可以给母亲一个礼物吗?于是我放下手中的书,跑到母亲跟前:“母亲,明天三八妇女节,今天就让我来做家务吧,您去看会儿电视,休息休息。”“好啊”母亲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回答道。

      母亲看电视去了,我拿起手中的拖把,去卫生间洗了洗。挤干后,把客厅每一个角落都拖了一遍,被我拖完后的地面洁白无瑕,几乎一尘不染。我又再洗了一遍拖把,拖起了楼梯,只见楼梯有一部分角落沾满了灰尘,我使劲的拖了起来,大汗淋漓的我终于把楼梯拖干净了。

      下一个任务便是把昨天的脏衣服拿出来,放到洗衣机里洗干净,然后晾干。我笨手笨脚的把一盆衣服拿到了卫生间,一路上还掉了好几件衣服。我把衣服一个个的放到了洗衣机里,然后把洗衣机开了下来,现在只等洗衣机洗完晾衣服了。

      过了一会儿,衣服洗好了,我拿来晾衣架,把衣服一个一个的挂到了晾衣绳上。

      最后就是要把今天中午的碗筷洗干净。我首先把装着碗筷的盆里放满水,然后拿起钢丝球和洗碗精把所有的.碗筷擦了一遍又一遍,害得我手上油腻腻的,不过心里却是甜滋滋的。我把洗好的碗筷放到了厨房的水池旁,用自来水再洗一遍,以防有残留的洗碗精。

      做完家务,我兴奋的向母亲去报告了。我心里甜滋滋的,因为,我能帮母亲做家务了,以后,不管是不是三八妇女节,我都要帮母亲做家务,让他少操心。

    做家务的叙事作文2

      妈妈常常让我做家务;可是我鞋,擦得不干净;洗碗,洗得都是油;洗衣服,用洗衣机,不必我洗;扫地,家里是木地板,不用扫……我能做什么家务事呢?昨天,我终于找到了。

      昨天下午,我和姐姐准备好布,要擦地。哈哈!和擦鞋就差一个字!但是,意思可不同。我和姐姐先分好房间;然后,找来一块干净的抹布,先沾湿;再拧干,我们就开始擦地了。在擦地的时候,因为我一直跪着擦,所以一会儿膝盖就酸了。我想了一个偷懒的办法:哪里脏,就擦哪里,这样又省劲儿,又可以擦干净。当我擦完我的房间时,我检查了一下,发现地板上有很多脚印。咦,这脚印是谁的呢?哦!原来是我的。我每擦完地板上不干净的地方,干净的地方就会留下我的脚印。我终于明白了。这时,我又不知不觉的想起了妈妈:她每次擦地的时候,都是顺着木纹擦的。妈妈好辛苦哇!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开始擦地……

    做家务的叙事作文3

      又一个星期转眼过去了,我写完作业后玩了一小会,很快就玩腻了,这时,我看见妈妈在干活,突然我的脑子里蹦出了一个想法,帮妈妈干些家务活,减轻妈妈的劳累。

      我帮妈妈干些什么呢?洗衣服?切菜?收拾自己的屋子,“嘿,这个想法不错。”这次得看我露一手了!

      我先把东西摆好,昨天我的妹妹来了,他把玩具随手一扔,走的"时候也不放回原位,所以我就得一个个的捡起来,再放回去。玩具摆好后,我还要收拾屋子。以前我以为铺床是多么的简单,可是我一试才知道铺床是多么的难呀!拽起那个角,这个角歪了,扯起那个角,这个角又歪了,我想了想妈妈以前是怎么铺的,对了,两个角一拽不就行了嘛。我试了试,果然铺好了。正当我不知道在干些什么的时候我的目光不经意的落在了地板上,地上有好多脏东西,那我就个它洗个凉爽的澡吧!真麻烦,干完后,我累得腰酸背痛的,都立不起腰了。

      通过今天的家务劳动,我知道父母每天都非常劳累,他们每天为我做饭、洗衣服,我呢,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为了减轻父母的劳累,我决定每天帮他们做一些家务,减轻父母的劳累。


    《做家务》的教学设计3篇(扩展6)

    ——做家务的趣事作文3篇

    做家务的趣事作文1

      在我的脑海里,有许多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煮饭,第一次登台表演……可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次帮妈妈做家务。

      在周末的时候,妈妈出去逛街,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母亲节快到了,我下定决心帮妈妈大扫除:

      我准备好扫把和垃圾铲,开始动工了!我扫来扫去,却丝毫没有一点儿垃圾。我心里在想:妈妈好辛苦呀,可以把地扫的干干净净,亏我每天还把家里当成“游乐场”。真不应该呀~扫地不行,那就拖地。我提着沉甸甸的水桶进了房间,还没开始拖,脚就开始不听使唤。“哗”的一声,我摔在了地上,我整个人躺了下来,水桶也被我踢“飞”了。水桶撞到了墙壁,水桶破了,水也“哗啦哗啦”的流了出来。这可怎么办呀?我拿抹布擦了好多次,水才没。

      哎!弄了好久,什么事情都没有办成,干脆明天再做吧!我的心里冒出了这样的句子。“不行,一定要做下去,不能半途而废”我的脑袋里好像有天使和恶魔。我的手脚又开始工作了!继续,拖地不行,擦桌子。我拿出一块干净的抹布,左擦擦,右擦擦,我特别高兴,因为我终于做了一件好事,情绪还没有稳定下来时,我的心情仿佛从高空跌到了低谷。原来我太心急,忘了擦一些桌子时要洗抹布。现在可好了,桌子全部都黑乎乎的。

      妈妈回来时,看见这“惨不忍睹”的"家,不禁笑了。

      这一天,好事没有做成,倒给妈妈添了许多麻烦,现在我能做的,只有做一个不让妈妈操心的好孩子!


    《做家务》的教学设计3篇(扩展7)

    ——做家务的体会日记3篇

    做家务的体会日记1

      快过年了,妈妈非常的辛苦,早上一起来就开始洗床单、拖地……中午还得给我们做饭。

      这天妈妈正在干活,我起床了,说:“妈,我来帮您叠被子吧。”说完,妈妈去干其他是了。过了一会,我叠好被子了,我又看见妈妈在擦桌子,于是说:“让我来擦桌子吧。”妈妈还在想:我今天 是怎么了,变得这么勤奋。说完便去洗衣服,妈妈洗完衣服就去做饭了。

      到了下午,就开始又一轮的打扫。

      妈妈说让我去写作业,可是我那天的作业已经写完了,妈妈无奈之下,只好让我来倒垃圾,倒完垃圾,我就没事干了。

      之后我去看电视,不一会,我透过门缝看见了妈妈在爬高上低地用鸡毛掸子在掸墙上的灰尘什么的。

      过了一会儿,我从房间里出来了,看见妈妈在整理杂物,于是说“妈,我来帮您吧!”可是妈妈就是不让我来做。废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才说服妈妈。我开始整理东西,那些破烂儿卖了也不值几个钱, 干脆扔了得了,在家里放着,既占地方,又影响美观的。

      收拾一会儿,就歇一会儿,收拾一会儿,就歇一会儿。

      不一会儿,太阳就下山了,吃过饭,我就想着:今天时间怎么过的这么快,*时还不怎么觉的,今天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做家务》的教学设计3篇(扩展8)

    ——暑假做家务的日记

    暑假做家务的日记1

      “噢!放风筝啦!”星期天的下午,我拿着我的蜜蜂风筝和舅舅欢呼雀跃地来到公园放风筝。

      好一个风筝聚会!有活泼可爱的`小燕子,有五彩缤纷的蝴蝶,有凶猛高飞的老鹰……这么多的风筝,千姿百态,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托起我的蜜蜂风筝,舅舅手拿风筝线,抓牢线轴,飞快地向前跑。春风姐姐伸出了无形的大手托着我的风筝飞上了蓝天。“风筝飞上天了,风筝飞上天了!”我高兴地拍着手叫起来。

      一阵阵微风吹来,风筝随风舞动。看着看着,我仿佛觉得自己就是一只风筝,飞在蓝蓝的天空中,和小鸟讲话,和白云捉迷藏……

      忽然,舅舅叫了我一声,我才记起我不是风筝,我是在放风筝呢!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做家务 《做家务》教学设计3篇 《做家务》的教学设计1 《做家务》的教学设计1年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