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秘网 - www.nagforex.cn 2024年05月19日 00:34 星期日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度国学《孟子》教学设计3篇【通用文档】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12-29 14:30:04

    国学《孟子》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领会孟子“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  3、学习理解对比在论辩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民本思想和对比手法  教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国学《孟子》教学设计3篇【通用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国学《孟子》教学设计3篇【通用文档】

    国学《孟子》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领会孟子“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

      3、学习理解对比在论辩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民本思想和对比手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自读提示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词句疏通与文段朗读

      一、教学导入:

      由孟子的“王道”思想,谈到“民本”思想,引入到本课教学。

      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然后齐声朗读课文。

      三、词语点读:

      1、王语暴以好乐 语:告诉

      2、直好世俗之乐耳 直:同“只”,只是

      3、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乐:第一、第三两个“乐”读yue,意思是欣赏音乐;第二、四、五三个“乐”读le,意思是快乐。

      4、举疾手蹙頞而相告曰 举:全都

      5、兄弟妻子离散 妻子:妻子和儿女

      6、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王:第一个是“大王”,第二个是“行王道一统天下”的意思。

      四、一词多义理解:

      1、见

      A庄暴见孟子 拜见

      B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 接见

      C父子不相见 见面

      D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 看见

      E居有日,扁鹊复见 进见

      F诚恐见欺于秦 被

      2、以

      A暴未有以对也 来

      B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把

      C以啮人,无愈之者 如果

      D无以,则王乎 同“已”,停止

      E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用来

      F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凭

      3、直

      A直好世俗之乐耳 同“只”,只是

      B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与“曲”相对

      C而直为此廪廪也 竟然

      D半皮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同“值”,价格

      E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挺直

      4、举

      A举疾手蹙頞而相告曰 全都

      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抬起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推荐,选用

      D举数人以训汝 列举

      E举大计亦死 发动

      F戊卒叫,函谷举 占领

      5、夫

      A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句首助词

      B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人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成年男子

      D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丈夫

      五、判断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情况。

      1、王语暴以好乐 语:名词作动词,告诉

      2、独乐乐,与人乐乐 前一个“乐”:名词作动词,欣赏音乐

      3、与少乐乐,与众乐乐 少,众:形容词作名词,少数人,多数人

      4、今王鼓乐于此 鼓:名词作动词,弹奏、演奏

      5、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疾病:生疾病

      6、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王(后一个):名词作动词,行王道。

      六、自读自译全文,然后解译下面的文段。

      1、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者也。如有不嗜*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梁惠王上》)

      2、与民同乐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优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下》)

      3、仁者无敌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大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梁惠王上》)

      4、为民父母

      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梁惠王下》)

      (这几段文字均较简单,容易翻译。翻译后,让学生说说每一段文字中,孟子的说理技巧。)

      七、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分析内容

      一、再读课文。(或听朗读录音)

      二、分析课文:

      本文记述了两次有关齐王“好乐”的谈话,表现了孟子主张人君应“与民同乐”,实行“仁政”的思想。

      本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庄暴与孟子的谈话。庄暴与孟子的谈话是一个引子,只有短短几句,由庄暴之言,提出齐王“好乐”,而孟子的简单回答,则直接提出了本文的论题,齐王好乐与齐国大治的关系:“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但这一部分的对话没有论述为什么齐王好乐齐国就能大冶,也许是孟子根本没与庄暴详谈,更大可能是有意留在记载与齐王谈话时再写出,更恰切有力。在下文孟子面对齐王展开论述与民同乐的观点前,引出一段庄暴与孟子的对话,至少有这样几个作用:正面提出论题;制造议论悬念;以庄暴无言以对齐王,说明此论题的难度,反衬孟子论辩术的高明。《孟子》是对话体的文章,这种以对话形式切入论题,也是孟子散文的常见手法。下文中孟子向齐王阐述自己的观点,仍是用对话方式切入。

      第二部分,孟子与齐王的谈话。这部分才是正文。这一部分又分为三层,前两层只是为了把齐王引入自己设计好的论题中,最后一层才是本文的重点。

      第一层(从“他日,见于王”至“今之乐犹古之乐也”),紧承与庄暴的谈话,再次提出论题。孟子与齐王的谈话,也从齐王好乐开始。但话不投机,齐王变了睑色,并称自己喜好的不是先王之乐,只是世俗之乐。齐王变了脸色,固然是“惭其好之不正”(朱熹《孟子集注》),为自己不喜欢先王之乐而爱好世俗之乐而羞愧,但他也知道孟子是主张先王之乐反对世俗之乐的,他正面承认自己爱好世俗之乐,也就把自己和孟子的立场对立起来了。这时的谈话气氛并不融洽。如果此时孟子顺着齐王的话题去谈先王之乐和世俗之乐的雅俗高下,谈话气氛必然更为紧张,劝说齐王与民同乐、行仁政的目的也不可能达到。所以孟子转换谈话内容,再提前文与庄暴谈话时已提到的论题:“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不仅迎合了齐王,引起了齐王的兴趣,改变了谈话的气氛,而且巧妙地把谈话由音乐引入政冶领域。然后再补充一句“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既是承接齐王“先王之乐”“世俗之乐”之言而来,又改变了原来的概念,进一步转换话题。先王之乐、世俗之乐和“古之乐”“今之乐”既相同又不同,前者雅俗的区分明显,后者无论今乐古乐,都有雅有俗。在偷换概念中,孟子巧妙地转换了话题。“其实,今乐古乐何可同也?但与民同乐之意,则无古今之异耳。”(朱熹《孟子集注》)避开容易引起齐王反感的音乐的雅俗问题,借题发挥,巧妙地把音乐话

      题转为政治话题,既不丧失自己对音乐的一贯立场,又把谈话引入了自己想说的领域。

      第二层(从“曰:‘可得闻与?’”至“不若与众”),孟子果然改变了齐王的情绪,激起了他的兴趣,忍不住主动问道“可得闻与?”向齐王进说的时机似乎已成熟,但孟子并未就此开始阐发他的道理,而是再以两问进一步加重谈活气氛,诱导齐王在思想感情上趋向自己与民同乐的观点。既然齐王同意独乐不如与人同乐,与少数人同乐不如与多数人同乐,那么自然也就容易接受与民同乐的观点。

      第三层(从“臣请为王言乐”至篇末),经过前两层的铺垫,齐王在不知不觉中,终于说出了“不若与众”时,谈话条件已完全具备,孟子滔滔不绝“为王言乐”,但仍不是谈音乐本身,而是谈齐王的音乐和田猎活动在老百姓心中可能引起的不同感受,由此引出与民同乐的主题。这里,孟子没有讲枯燥的大道理,而是以两幅生动形象而又截然不同的画面的对比,来揭示是否与民同乐的不同政治效果:国君只图自己享乐,不管人民死活,造*民“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的悲惨局面,人民对国君怨声载道。国君在享乐时,也能考虑到人民的疾苦,人民能有安宁的生活,他们就会“欣欣然有喜色”,就会祝福国君身体健康。孟子在以两幅画面展现两种不同的政治局面时,分别结以“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和“此无他,与民同乐也”,说明了造成两种不同政治局面的原因,点出了本文的主题思想。最后以“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作结,进一步升华主题,与民同乐,推行仁政,人民归附,便能统一天下。

      三、分析写作特点

      本文是对话体议论文,显示了孟子高明的论辩艺术。

      1、循循导人,借题发挥。

      作者并不是开门见山地把自己的论点摆出来,而是巧妙地运用对话的方式,在谈话中自然地转换话题,借题发挥,从齐王好乐切入,归结到与民同乐的主旨上。在与庄暴的谈话中,孟子只有一句话“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点出了齐王好乐与齐国政治的关系这个论题,但未加论述。在与齐王谈话中,孟子又从好乐切入,巧妙地重提论题,然后与齐王两问两答,从谈话气氛和思想感情上把齐王引导到自己的论题上后,孟子才进入自己的谈话主题。

      2、对比和重复。

      本文写国君是否与民同乐,人民的不同感受,造成的不同政治局面,运用的是对比方式。两段话在内容上是对立的,但语言上既有相对之句(如“举疾首……相告”和“举欣欣……相告”),又有重复之语(如“今王鼓乐……之音”和“今王田措……之美”)。这样论述,就强调了国君同样的享乐活动,引起人民不同的感受,形成不同的政治局面,原因只在于是否与民同乐,从而突出了论题。

      3、生动形象的议论语言。

      本文虽是议论文,语言却很生动形象,如写齐王的“变乎色”,写老百姓“疾首蹙頞”“欣欣然有喜色”等。孟子在正面论述自己观点时,完全没有用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两幅图画,生动自然地得出结论。

      四、完成课后练习一。(略)

      五、完成课后练习二。(略)

      六、完成课后练习三。(略)

      七、结合当代我国社会实际,提出“以德治国”的号召,这和孟子的“仁政”思想有何关系?(讨论)

      八、作业:

      完成同步训练。

    国学《孟子》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和虚词,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孟子关于“大丈夫”言论和“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思想,增强个人修养,增强忧患意识,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人。

      课前预习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的一生是坎坷不*的,他虽有宏伟的政治理想,但始终不得志。最后只得走孔子的老路:从事教育、著书立说。另外,孟子的一生又是战斗的一生,当时的社会是“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因此,孔子之道不著。孟子以发扬孔子学说为己任,勇敢地担当起思想界拨乱反正的重担,顽强地击败了一个个强大的敌手,终于使“邪说者不得作”。所以说,孟子的才干和思想也是在激烈的斗争中磨炼出来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他对自身及对人们的自身要求;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则是他人生经验的一部分。

      读准字音

      公孙衍(yǎn) 贫贱(jiàn) 丈夫之冠(ɡuàn)

      不能淫(yín) 畎亩(quǎn) 妾妇之道(qiè)

      傅说(yuè) 曾益(zēnɡ) 法家拂士(bì)

      胶鬲(ɡé) 外患(huàn) 劳其筋骨(jīn)

      古今异义

      安居(古义:安静,*静 今义:定居)

      熄(古义:太* 今义:熄灭)

      由(古义:遵循 今义:介词,从)

      发(古义:被任用 今义:送出,交付)

      筑(古义:捣土用的杵 今义:建筑,修建)

      士(古义:狱官 今义:士兵)

      是(古义:代词,这 今义:判断动词)

      征(古义:征验,表现 今义:出征)

      喻(古义:了解、明白 今义:比喻)

      一词多义

      之 往送之门(动词,到)

      妾妇之道也(结构助词,的)

      与民由之(代词,指正道)

      此之谓大丈夫(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戒 往送之门,戒之曰(动词,告诫)

      必敬必戒(形容词,谨慎)

      发 发于畎亩(动词,兴起,指被任用)

      发于声(动词,表现)

      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介词,从)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介词,给)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介词,在)

      以 以顺为正者(介词,把,将)

      以天下之所顺(介词,凭借)

      所以动心忍性(介词,用来)

      而 而后作(连词,表承接)

      而死于安乐(连词,表并列)

      词类活用

      丈夫之冠也(名词做动词,行冠礼)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使动用法,使……惑乱,使……改变,使……屈服)

      必先苦其心志(使动用法,使……痛苦)

      劳其筋骨(使动用法,使……劳累)

      饿其体肤(使动用法,使……饥饿)

      空乏其身(使动用法,使……贫困)

      人恒过,然后能改(名词做动词,犯错误)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动词做状语,在国内,在国外)

      文言句式

      判断句:

      妾妇之道也(“也”表判断)

      此之谓大丈夫(“谓”表判断)

      被动句: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发”“举”在这里都有被动的意思,被任用,被选拔)

      倒装句: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于……之间”介词结构后置)

      新课导入

      孟子名轲,战国时人,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又一位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主张行“仁政”而“使天下人皆归之”,主张以民为本,曾说“民为贵,社稷轻之,君为轻”。曾游说各国,但主张不被采纳,退而与弟子们闭门著书,成《孟子》一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两篇名篇:《富贵不能淫》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新课展开

      富贵不能淫

      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参考译文:

      1.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安无事。

      2.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3.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景春心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和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孟子认为的大丈夫是什么样的?(用原文回答)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课堂讨论,拓展延伸

      1.谈谈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

      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

      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把握文章主旨

      孟子从对大丈夫的错误看法批驳开始,阐述了做“大丈夫”的标准,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从而提出,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即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立身处世态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参考译文:

      1.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因经受饥饿而身体消瘦,身受贫困之苦,使他做事受到阻挠干扰。

      2.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废寝忘食,聚精会神地思考,不耻下问,随时随地地求教,然后才能想明白(所追求的道义)。

      3.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常处于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于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第1段运用排比句列举六个人物的事例,其共同点是什么?列举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都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大业。目的是以事实证明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成就大业(逆境造就人才),从而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2.造就人才的客观(外部)条件是什么?造就人才的主观(内部)条件是什么?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艰难困苦的磨炼)

      困于心,衡于虑。(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经历一番艰苦的思想斗争)

      品悟论证方法

      1.全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的思路和方法)

      举例论证——列举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

      类比论证——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过磨炼的益处,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阐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难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把握文章主旨

      联系课文,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课文是从两个角度说理的。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游哉,贪安图乐,自然增长不了才能,才能是从磨炼中培养的。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这样才会有所作为;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二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诫谏,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是极端重要的,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具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论证多样,推理有序。

      两篇短文的论证方式有所不同:《富贵不能淫》开篇即点出错误的看法,树立批驳的靶子,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推导出“大丈夫”的标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 先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方法是先举同类实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句,是对历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

      2.语言简练,善用排比;骈散结合,节奏感强。

      两篇短文多次运用排比,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而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例如“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三种生活状况,贯彻儒家倡导的仁义礼,很有说服力。

      再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开头一连举了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迹,运用排比句式,说明担负重任并做出成绩的人都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炼,才有所成就,从而间接地证明了“生于忧患”这个论点。

      文中还运用了一些骈句,例如“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等。文章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很好地表达了中心。

      请用排比手法写一段有文采的话。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孟子的思想不会过时,即使过去了2000多年依然通用。这一次授课中,我主要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会他们何为“大丈夫”,以及养成忧患意识。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们也都能够掌握理解,效果很好。

    国学《孟子》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雄辩的文风。

      2、学习文章中用于叙述和议论的排比句式。

      3、深刻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求得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

      4、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句,学习文章中用于叙述和议论的排比句式。

      2、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求得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

      教学难点

      1、了解孟子雄辩的文风。

      2、深刻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求得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前充分预习,查阅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自学、点拨、阅读、写作相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说一个有趣的"实验:把一只青蛙放在冷水里加温,文火煮,青蛙死了;把一只青蛙扔进沸锅里,青蛙一跃跳出了沸锅,青蛙活了。这个实验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到孟子的文章中去找一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听课文录音(注意节奏、字音)。

      2、学生自由读、齐读课文,教师随时点拨。

      教师强调某些句子的节奏和作用。

      如:“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采用了排比的句式,用于本段的议论,增强了论辩的气势。

      三、细读课文,疏通文义。

      四、精读课文,理清思路。

      1、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问题?

      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

      2、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炼,最终都大有作为。

      3、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炼,只有经过磨炼才能有所作为。

      4、第2自然段作者论述了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

      经受磨炼的好处。个人成才的主观条件(征于色,发于声)和客观条件(思想、生活、行为)。从国家存亡的反面来论述受磨砺的好处(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得出的结论句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五、悟读课文,写作延伸。

      1、在本文中,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人才观?怎么理解这一人才观?

      他认为人才要在困境中磨炼造就。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炼人的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说的“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智慧使人生命持久”,足以说明逆境的优越性。

      2、文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请同学们落笔补充一些例子,说说你的看法。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认识,用一些实例验证本文所说的观点,也可以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等领导人开创了新*的历史;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3、请你写出一些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六、熟读课文,达到背诵。

      七、课堂小结。

      1、这篇文章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文章的第2自然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个人成才与国家存亡的道理。

      2、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标题,也是结论。

      3、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法和道理论证法。

      八、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归纳整理本课的字词,了解作者的观点、主张,并进一步熟背课文。

      2、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并结合社会现实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感悟。

      3、课外阅读《孟子》的其他文章,体会孟子的雄辩文风。

      第二课时

      (学习《鱼我所欲也》)

      一、导入新课。

      从《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我们领略了孟子文章语言的犀利,他的文章论辩性极强,设喻举例皆从身边事入手。他就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某人因手指弯曲不如别人,四处求医,由此引出下面的论述:

      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请你借助所掌握的文言文知识,说说这段话的意思。

      (参考:手指(弯曲)不如别人,便知道讨厌它,思想不如别人,却不知道讨厌它,这就是所谓的不明事理。)

      善于运用比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字音障碍。

      2、请3名学生朗读课文的3个自然段,然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

      3、教师板书本课中的生字、通假字,全班齐读(或指名读)。

      4、齐读课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画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画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

      三、分步品味。

      1、质疑与交流。

      前面我们说过,《孟子》文章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那么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人要时刻保有“本心”,在生和义面临抉择的时候,要做到舍生而取义。(如果学生接受起来有困难,也可以在分析完课文之后再落实。)

      关于《鱼我所欲也》的论点,历来对“舍生取义”和“保有本心”这两种观点争论不休,其实这两个观点并不矛盾。放到《告子上》全文里看,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做到舍生取义;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贪利忘义的事来。另外,对本文的结构进行一番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在第1自然段里,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这个论点。但在实际生活中,确实存在着见利忘义的人,这是孟子所不能否认的,必须对这种情况作出解释,于是有了第2、3自然段讲的有的人“失其本心”,这是对中心论点的补充说明。作者用一般的人和乞丐都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用“不辨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概括失去“本心”的人的惯有行为,并对此进行批评和嘲讽。但在阐述过程中,孟子仍然强调了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他连说几句“乡为身死而不受”,如今却为了“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和“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之,意谓那些人本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只是后来为了自己的私利,丧失了他们的本性。因此从课文整体上看,“人应该保有舍生取义的本心”是本文论述的中心。

      2、齐读课文。

      3、读后让学生进行自由质疑。

      (重点解决“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和“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的意义。)

      4、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1自然段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两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

      “本心”就是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是心”就是“这样的心”,其义与“本心”相同。

      (在学生质疑时,教师可适当拓展孟子的“性善说”。《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不可小视,因为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几种道德的萌芽状态。)

      四、小结。

      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这也就是保有“本心”。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理解掌握书下注释中的字词。

      第三课时

      (学习《鱼我所欲也》)

      一、复习检测。

      1、抽查朗读情况。

      2、检查对字词的理解。或者由学生相互出题,考查对字词及语句的理解情况。

      二、朗读文章,体会文义。

      1、分组朗读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尝试删除某个句子,而后再读,体会文章论说的气势;进行演讲式背诵,感受其表达效果。

      2、跳读课文,找出为论证中心论点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论证方法,并思考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1)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和道理论证(第1自然段)、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第2自然段)。

      (2)作者的写作意图:赞颂时刻保有“本心”的人,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将正义放在首位,而摒弃利己的做法。

      3、齐读课文。

      三、课堂练习。

      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材料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以上材料供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要正确对待生与死、义与利。)

      四、延伸思考、讨论。

      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在课外查阅有关孟子、《孟子》的资料,“嗟来之食”的故事以及吴晗的《谈骨气》。


    国学《孟子》教学设计3篇扩展阅读


    国学《孟子》教学设计3篇(扩展1)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3篇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辨析疑难字、词不达意、句意,是本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互相讨论后,教师精要讲解的方法学习。

      2、理解蕴含在两文中的作者的观点,是学习本文的又一重点,教师应通过设计带有启发性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分析、讨论来解决。

      3、两篇短文都采用“逐层深入论证”的结构,这是学习本文的一个难点,因此,要从浅入手,在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先分清层次,能概括出层意,再进而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这一结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疏通第一章大意,理解寓含其中的作者的观点,学生畅谈各自看法,以加深理解。

      二、整体感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标题是后来的编者加的。此标题从内容上高度概括了本文的中心意即:凡讲仁义,行仁政的,就会得到广泛的支持与拥护;反之,就孤立,就会只有极少数人的支持与拥护。孟子生活在各诸侯国互相攻伐,社会骚乱的战国时代。因此,他提出“施仁政”,“行王道”的主张,反对武力兼并,这篇短论很能代表他的主张。

      三、教学过程

      1、让学生介绍查找到的孟子及《孟子》的常识的资料,讲述摘录的逆境造就人才的事例。

      2、鼓励学生充分朗读,自学,发现问题,质疑,讨论。

      结合课后练习一,要求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注意节奏鲜明,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读排比句尤其要注意节奏鲜明,读出气势来。孟子自称善养浩然之气,他是很讲究文章的气势的。朗读时还要通过语调的变化,突出文章的关键句、中心句。

      老师可先范读,再指名读、小组齐读或全班朗读,让教室里充满学生的琅琅书声。

      3、检测自学效果。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句是()

      A.夫/环而攻之。 B.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下列句子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米粟非不多也

      (3)解释下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池非不深也。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讨论问题

      (1)本文作者从作战入手,设举了两个战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客观因素归结为哪几个?作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2)本文借论战,深入阐述了怎样的政治主张?这一主张是如何逐层推进论证的?

      (3)画出第3、4节中的排比句,诵读体会,议论文说理运用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

      练习:请你紧扣强调“青少年时期要努力学习”这一内容写一组排比句,加深体会。

      四、总结、扩展

      这篇短论着重阐述了孟子关于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论证逐层深入,令人信服。排比句式,更增强了语句的气势。

      为达到教育的目的,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简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因,使其懂得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性。

      五、布置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分类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字。

      2、背诵文章。

      教后记: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比照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懂得逆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并加深对逐层深入论证方法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选自《孟子·告子》,文题同样是编者所加,该标题也恰好概括了本章的中心意思——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即逆境能成才。表明了孟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观点。文章摆事实,讲道理,举例典型,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说理透彻,令人信服。

      三、教学过程

      1、指导朗读。听录音范读,学生跟读,自由诵读。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傅说 忍性 法家 拂士 曾益

      (2)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2、发动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疏通文意。着重强调通假字及用法特殊的字。重要的语句有: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讨论问题,深入理解本文中心及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1)本文共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这些事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第一节列举六个由卑微而显贵的杰出历史人物的事例,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

      (2)例证以外,本文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这一道理的?

      明确:作者在短文中,不局限于例证。还善于由个别到一般,讲道理分析,并从正反两方面对比分析论理。

      (3)与上一章比较,本文在论证思路上有何异同?

      明确:同:本文在论证上也采用了层层推理的方法。

      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而本文是在层层推论的基础上,结尾时才概括出来的。

      四、总结、扩展

      本文作者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摆典型事例、正反对比讲道理,使观点有很强的说服力。

      为更好地拓开学生思路,深入领会作者的观点,可以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试另举一两个古今事例,或结合本人的亲身体验,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2、有人说:“逆境能成才”,“顺境也能成才”,请你举例谈谈对此说法的看法。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三、四。

      2、强化背诵内容。

      3、设计表格着手积累己学过的通假字。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孟子)两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确,突出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从战争谈起,最终归结到如何治国*天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说明人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炼,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成就大事,井由此引申,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经受磨炼的益处,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由造就人才类推到治国的道理,显得水到渠成。

      教学两篇短文,应在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排比、对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全面认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学习文言文,重在古今对读,赋予经典作品以新的内涵,体现文化传承的特点。基于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2.讨论点拨法3.比较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品味语言: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三里之城(的)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2.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六、总结升华: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

      生1:我觉得“人和”就是拉帮结派,君不见,人世间,团团成伙好办事。

      生2:日本某些*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这句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3: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就使他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时代的局限性。

      生4:我觉得,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美伊战争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

      生5:强权只能横行一时,绝不可能横行一世。世界的政治格局发展到今天,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来说仍然处于支配地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霸权地位已处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正在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21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

      生6:在当今社会,什么是合乎“道义”的?什么是不合乎“道义”的呢?

      教师明确,也许可以这样回答;第一,合乎国家与国家*等的原则,也就是说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第二,有利于维护和*共处,这是鉴于20世纪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维护和*,避免战争,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儒家的思想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受到我们的重视。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发言,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生自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读,帮助学生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延伸拓展、总结升华: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学生大声读课文。

      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课堂竞赛,每道题单数题一组回答,双数题二组回答。

      (1)读准下面的字。①畎亩②傅说③胶鬲④行拂

      (2)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③入则无法家拂士④所以动心忍性

      (3)一词多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

      行拂乱其所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

      ②死于安乐

      ③国恒亡死即举大名耳

      ④舜发于畎亩之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⑤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⑥发于声扶苏以数谏故

      (4)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二板块: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第三板块:才华展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学生课堂竞赛成果展示:

      关于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才华展示:

      (1)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2)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4.教师综合评判,分出优胜组,全班鼓掌祝贺。

      5.学生齐背课文。

      四、总结升华:

      提问: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学生讨论及成果展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五、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

      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六、课堂小结:

      《(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七、布置作业:

      1.两篇短文中,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

      2.写一篇渎后感。淡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扫清字词障碍,熟读课文。

      2、大致把握课文内容,理解积累哲理、抒情名句。

      3、尽可能积累和理解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力求理解背诵。

      2、积累理解“道、环、委、发、举、生、死、人和”等文言实词、短句的含义。

      3、理解把握作者在文中说明的哲理。

      教学难点

      1、理解积累名句。

      2、了解和学习作者旷达的胸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

      教学方法阅读赏析法

      教学课时4课时

      德育内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胸怀天下,用春天般的心情去面对生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同学们,大家知道“孔孟之道,仁义为先”这句俗语吗?‘孔’即孔丘,‘孟’即孟轲;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与鉴赏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孟子写的政论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师板书课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政论文

      课内记忆练习(前提测评、板书设计A)

      1、人们常说的“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

      2、《孟子》是记录的书,共七篇。

      课时学习目标

      1、扫清字词障碍,熟读课文。

      2、大致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这篇政论文的三要素、把握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

      3、解读课文名句,力求熟读并且背诵课文。

      (导学达标)。

      一、扫清字词障碍,圈出生字并结合注释进行注音;熟读课文,(10分钟,共2—3遍,)

      二、学生分不同形式的朗读课文(可以分段单读,然后齐读),教师正音、点评。

      三、学生课内自由赏析活动(在课本或笔记上完成):

      1、完成对“道、环、委、域、畔、有、人和”等文言实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短句的理解和积累;

      2、同桌互相进行观摩探讨学习。

      ⑴、熟读并且背诵课文,同桌互相检查背诵情况。

      ⑵、讨论并归纳这篇政论文的三要素、把握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共同完成老师板书提出的问题。

      ⑶课文内容归纳练习(板书设计B)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一篇,他的中心论点是,其中,第二段以战争中的为例,重点论证“天时不如地利,”;第三段以战争中的为例,重点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有、。

      C、句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指出文中的两个排比句,划分朗读节奏,并且说一说其表达作用。

      四、互相交流,共同学习

      1、由学生把自己积累的重要词语(必须是含重点词语的句子)抄写到笔记上,同时,简要的进行音、义解说(同学们自觉增删,并继续补充)

      2、教师小结,学生齐读全文。

      课内巩固练习:

      1、由学生上讲台,完成老师抄写到黑板上的归纳练习,鼓励同学们自觉增删,继续补充。

      2、师生共同提出的板书内容抄在笔记上,补充完整同时单独完成重要词语注音与释义。

      第二课时

      课时学习目标

      1、扫清字词障碍,熟读课文。

      2、大致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这篇政论文的三要素、把握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

      3、解读课文名句,力求熟读并且背诵课文。

      (导学达标)。

      一、扫清字词障碍,圈出生字并结合注释进行注音;熟读课文,(10分钟,共2—3遍,)

      二、学生分不同形式的朗读课文(可以分段单读,然后齐读),教师正音、点评。

      三、学生课内自由赏析活动(在课本或笔记上完成):

      1、完成对“举、发、拂乱、曾益、衡、喻、出、入、生、死”等文言实词、“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短句的理解和积累;

      2、同桌互相进行观摩探讨学习。

      ⑴、熟读并且背诵课文,同桌互相检查背诵情况。

      ⑵、讨论并归纳这篇政论文的三要素、把握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共同完成老师板书提出的问题。

      ⑶课文内容归纳练习(板书设计B)

      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他的中心论点是,其中,第一段以的、六位古代名臣名相为例,有力的阐述了”的道理;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有、。

      C、句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D、解读第二段,划分朗读节奏,并且说一说其说明的人生哲理。

      四、互相交流,共同学习

      1、由学生把自己积累的重要词语(必须是含重点词语的句子)抄写到笔记上,同时,简要的进行音、义解说(同学们自觉增删


    国学《孟子》教学设计3篇(扩展2)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3篇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讨论点拨法

      3.竞赛法

      4.比较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品味语言: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三里之城(的)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2.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六、总结升华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

      生1:我觉得“人和”就是拉帮结派,君不见,人世间,团团成伙好办事。

      生2:日本某些*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这句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3: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就使他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时代的局限性。

      生4:我觉得,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美伊战争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

      生5:强权只能横行一时,绝不可能横行一世。世界的政治格局发展到今天,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来说仍然处于支配地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霸权地位已处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正在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21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

      生6:在当今社会,什么是合乎“道义”的?什么是不合乎“道义”的呢?

      教师明确,也许可以这样回答;第一,合乎国家与国家*等的原则,也就是说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第二,有利于维护和*共处,这是鉴于20世纪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维护和*,避免战争,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儒家的思想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受到我们的重视。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发言,写一篇读后感。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2

      【三维目标导航】

      1、知识与能力:

      ⑴ 读准字音,划准节奏,初步揣摩文言文诵读技巧。

      ⑵ 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积累文言词汇。

      ⑶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⑷ 品读关键词句,深层挖掘作品内蕴,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⑸ 多种形式朗读,体会孟子散文论辩特色。

      ⑹ 多角度赏读课文,了解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和生动、形象、精辟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⑴ 反复读,在读中积累文言词汇,在读中品味文言韵味,在读中感知内容要点,在读中领悟文章内蕴,在读中鉴赏语言的精辟,在读中质疑探疑解疑,在读中走近孟子。

      ⑵ 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作眉批,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解决疑难。

      ⑶ 强调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创设互动互学的教学情景。

      ⑷ 引导学生链接生活,拓展思维,从纵深角度扩展学生阅读空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 让学生认识我国古代哲人的非凡才智和他们对我国及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⑵ 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究,引导学生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启迪学生明了人才是在艰难的环境中磨炼出来的道理,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⑶ 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倾心解读,成为情感颐养的过程,成为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沙场点兵】

      1、搜集孟子及相关背景资料。

      2、注意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看课下注释积累一下。

      3、搜集孟子的一些名言警句。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尽信书不如无书;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等。

      4、积累逆境成才方面的名言与事例。如:苦难对于一个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而对于庸人却是一个万丈深渊;把脚抬高,绊脚石就成了垫脚石;顺境中的美德是自控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教学设想】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质疑──探疑──解疑的教学情景,通过诵读──积累──感悟──拓展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注重学生的自主理解与思考,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于读准节奏、读出气势、疏通文意、理解主旨。

      难点:在于两篇短论的论证结构的把握。

      【教学方法】

      以读为核心,自主思考、合作研讨、集体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筛选。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安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习侧重点

      1、读准字音和节奏,熟读成诵,读出气势;

      2、归类积累文言语汇,把握大意;

      3、熟读精思,理解主旨。

      〖方法锦囊

      教:引导、点拨、对话、指导。

      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课堂在线

      一、导入

      师生对话:指几名学生向同学介绍你了解的孟子,师作补充:孟子一生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露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他曾经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仁政主张,但在称雄争霸的战国时代,他的仁政思想并没有得以推行,可是他的民贵君轻思想和行王道、施仁政的主张,依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体现他思想主张的第一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多媒体展示学习侧重点

      师作介绍,简介孟子散文的特色,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三、朗读训练

      1、齐读,鼓励学生团结一心,读出气势。

      2、师根据齐读出现的问题作朗读指导,指出停顿的重点地方以及易错读音,边范读边指导。

      3、小组或团队试朗读,群体竞读,个体读,齐读。

      四、自学研讨与交流

      要求:

      1、自主读,发现问题,作眉批。

      2、小组合作研讨,组长做好分工,要求分工协作积累文言语汇,在此基础上初步理解文意。

      师生交流:

      1、各小组将在合作学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其他小组尝试解决,师作评价。

      2、各小组分别展示小组学习成果。

      3、师呈现重点问题,检测学习成效(此为弹性设计,可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灵活取舍)。

      五、研读课文,探究思路

      小组探究:研读2、3段,看看战例中攻守双方的条件及结果,进而找出文章的论点与结论。

      师生交流,明确论证结构。

      六、展读课文,飞扬神思

      师生对话:谁能从历史上或现实中举个借助天时取得作战胜利的例子?

      谁能从历史上或现实中举个凭借地利优势的例子?

      依靠人和占尽先机的例子不胜枚举,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七、师作小结,重申主旨,作业布置

      随着阅读的深入,思维的纵深,你会发现很多问题,质疑反思,收获无穷,愿这种习惯伴你学习的每一天!请同学们课下继续诵读这一章,并预习下一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安排《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学习侧重点

      1、读准字音和节奏,熟读成诵,读出气势。

      2、归类积累文言语汇,把握大意。

      3、熟读精思,理解主旨,挖掘深意。

      〖方法锦囊

      教:引导、点拨、对话、指导

      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课堂在线

      一、导入新课

      联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章,指出孟子的思想并未在诸侯之间得以推行,可是执著的孟子并没有气馁,他走上了著书立说的道路,在修身养性、治国安民、教育学习、交友处世、孝亲敬老等方面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警世名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他人生经历的一部分。

      二、自学导引

      1、明确学习重点。

      2、师范读,把握读音与节奏。

      3、小组根据重点提示进行合作学习。

      4、学习成果展示(师检测与生主动展示结合,重点进行多种形式的读的训练,进一步体会孟子散文特色)。

      三、探究学习活动

      1、精彩故事再现:

      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成长故事。

      由六名学生讲故事,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思考讨论:

      思考:请你用一句话总结他们的经历,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思考:孟子在谈到艰苦生活能使人大有作为,连举六名在历史上有成就的人物,是否重复,为什么?

      ⑴ 共同特点:出身低微,饱经磨难,逆境成才。使用排比,文章富气势和说服力。

      ⑵ 从古到今(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人)多方面举例,内涵丰富,说服力强。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过渡到第二、三段的学习,了解孟子的人才成长观。

      人才成长的主客观条件在这两段是怎样体现的?通过译读的方式把握。

      3、小组合作探究全文思路:

      本文侧重论述的观点是什么?请理清其论证思路。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四、熟读精思

      齐声诵读中间两段,思考:

      1、你一定知道很多逆境出人才的例子,说出来让大家分享吧!

      指导学生畅所欲言,丰富积累。

      2、论证死于安乐只用一句话,却是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请你用所学历史知识解读一下好吗?

      齐诵这句话,引导学生回顾*古代史解读。

      五、多媒体出示下列积累训练

      读完本文,我不由得想起这些名句:

      宝剑锋从磨砺出, 。

      ,从来纨绔少伟男。

      ,逸豫可以亡身。

      自由诵读名言警句。

      发出倡议:让我们积累更多名言警句吧!

      六、质疑反思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此为弹性设计,可依时间灵活处理,也可引导学生课外继续探究。

      七、课外练笔

      古人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还说多难兴才,请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内容和观点,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这些话的理解,以面对困难为话题写一则随感。

      〖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怎样预设才会使课堂卓有成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使学生从文言文的微言大义里面得到属于自己的东西?我在设计本课时力求让孟子的思想精髓深深植根于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走进孟子散文,走近孟子的热情。同时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与展示学习成效的*台,让学生习得方法,提高能力。在设计与教学中有可取之处,也有遗憾。

      反思一:多方搜集资料,筛选信息,与学生*等对话。教师只有善于为学生搭建脚手架,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才会相得益彰。预设的空间越广阔,课堂生成就会越精彩。教师也就会做到游刃有余了。

      反思二: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在读中进行朗读指导,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做批注的习惯,质疑探究、学会思辨的习惯。一句话,由学会走向会学,由要我学走向我要学。整节课以各种形式的读贯穿课堂,在读中感知,在读中读懂读透文本,在阅读中与作者对话,在阅读中纵深拓展,注重了思维训练。

      反思三:《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有如下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文言积累方面,我设计了两个环节:一是立足课内,分类积累文言语汇,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二是开拓阅读视野,注重相关名句的积累。设计意图为培养文言语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相信只要坚持,这个目的会达到的。第二项的操作可以灵活处理。

      反思四:要做到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成效,合作学习有时间保证,师生交流有思维碰撞,学生的诵读与积累达到预定目标,这两节课的课堂容量还是大了些。在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学生比较顺利地走进了文本,也基本理解了作品的思想内涵,但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的紧迫,我在各部分衔接中比较生涩,课堂语言不够流畅,当堂激励和随机深入引导不能达到水到渠成。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扫清字词障碍,熟读课文。

      2、大致把握课文内容,理解积累哲理、抒情名句。

      3、尽可能积累和理解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力求理解背诵。

      2、积累理解“道、环、委、发、举、生、死、人和”等文言实词、短句的含义。

      3、理解把握作者在文中说明的哲理。

      教学难点

      1、理解积累名句。

      2、了解和学习作者旷达的胸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

      教学方法阅读赏析法

      教学课时4课时

      德育内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胸怀天下,用春天般的心情去面对生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同学们,大家知道“孔孟之道,仁义为先”这句俗语吗?‘孔’即孔丘,‘孟’即孟轲;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与鉴赏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孟子写的政论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师板书课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政论文

      课内记忆练习(前提测评、板书设计A)

      1、人们常说的“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

      2、《孟子》是记录的书,共七篇。

      课时学习目标

      1、扫清字词障碍,熟读课文。

      2、大致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这篇政论文的三要素、把握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

      3、解读课文名句,力求熟读并且背诵课文。

      (导学达标)。

      一、扫清字词障碍,圈出生字并结合注释进行注音;熟读课文,(10分钟,共2—3遍,)

      二、学生分不同形式的朗读课文(可以分段单读,然后齐读),教师正音、点评。

      三、学生课内自由赏析活动(在课本或笔记上完成):

      1、完成对“道、环、委、域、畔、有、人和”等文言实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短句的理解和积累;

      2、同桌互相进行观摩探讨学习。

      ⑴、熟读并且背诵课文,同桌互相检查背诵情况。

      ⑵、讨论并归纳这篇政论文的三要素、把握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共同完成老师板书提出的问题。

      ⑶课文内容归纳练习(板书设计B)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一篇,他的中心论点是,其中,第二段以战争中的为例,重点论证“天时不如地利,”;第三段以战争中的为例,重点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有、。

      C、句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指出文中的两个排比句,划分朗读节奏,并且说一说其表达作用。

      四、互相交流,共同学习

      1、由学生把自己积累的重要词语(必须是含重点词语的句子)抄写到笔记上,同时,简要的进行音、义解说(同学们自觉增删,并继续补充)

      2、教师小结,学生齐读全文。

      课内巩固练习:

      1、由学生上讲台,完成老师抄写到黑板上的.归纳练习,鼓励同学们自觉增删,继续补充。

      2、师生共同提出的板书内容抄在笔记上,补充完整同时单独完成重要词语注音与释义。

      第二课时

      课时学习目标

      1、扫清字词障碍,熟读课文。

      2、大致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这篇政论文的三要素、把握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

      3、解读课文名句,力求熟读并且背诵课文。

      (导学达标)。

      一、扫清字词障碍,圈出生字并结合注释进行注音;熟读课文,(10分钟,共2—3遍,)

      二、学生分不同形式的朗读课文(可以分段单读,然后齐读),教师正音、点评。

      三、学生课内自由赏析活动(在课本或笔记上完成):

      1、完成对“举、发、拂乱、曾益、衡、喻、出、入、生、死”等文言实词、“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短句的理解和积累;

      2、同桌互相进行观摩探讨学习。

      ⑴、熟读并且背诵课文,同桌互相检查背诵情况。

      ⑵、讨论并归纳这篇政论文的三要素、把握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共同完成老师板书提出的问题。

      ⑶课文内容归纳练习(板书设计B)

      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他的中心论点是,其中,第一段以的、六位古代名臣名相为例,有力的阐述了”的道理;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有、。

      C、句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D、解读第二段,划分朗读节奏,并且说一说其说明的人生哲理。

      四、互相交流,共同学习

      1、由学生把自己积累的重要词语(必须是含重点词语的句子)抄写到笔记上,同时,简要的进行音、义解说(同学们自觉增删


    国学《孟子》教学设计3篇(扩展3)

    ——孟子讲座国学3篇

    孟子讲座国学1

      孟子是孔子之后最大的儒学大师,在战国中期继承孔子思想学说并把儒学发展到新的.阶段,被奉为“亚圣”,历来孔盂并称。本书是夏传才先生在为研究生及本科高年级学生授课二十余年之课堂记录基础上,积极吸收百家研究成果,结合读书心得,边讲边充实、修订,不断完善而成的。全书共十三讲,力求以较少的文字,对孟子的生*及学说的精华,作简明、扼要的现代诠释。每一讲,都从阅读原文人手,附有译文,分别各个门类,作系统科学的讲解,是学习《孟子》理想的入门读物。


    国学《孟子》教学设计3篇(扩展4)

    ——国学经典教学计划10篇

    国学经典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工程,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二、具体措施

      1、诵读经典的时间:每周的经典诵读课、每节课前一两分钟、每天放学的路队上、每天中午快上课时间十分钟以及每周五的早读时间。

      2、具体做法:

      (1)每天利用“文学广角”,向学生介绍名言警句增广贤文或诗歌,让学生摘录在读书笔记上,并在晨会时简单地加以介绍,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的种类。教室黑板的左侧,摘录诗文或名言佳句。黑板右侧摘录是《增广贤文》,教室环境也要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还辟有诗园,内容多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有古诗书法展、有读后感,还有手抄报等等。

      (2)课前放学一吟,熟读成诵。为减轻学生背诵负担,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号召学生充分利用每天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选姜英秀为班级诵读长,黑板每天更新一个内容,诵读长带领大家课前诵读,直到上课铃响;每天中午放学的路队,让孩子们背着古诗出校园。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后吟诵古诗都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在纪律上,可以减少学生的吵闹。回家后还有家长带领孩子进行亲子诵读.。

      (3)除了学校安排的阅读课以外,每周固定安排周五的早读为课外阅读交流时间,学生就最近读的《国学经典》中的语段进行交流。

      (4)、每月固定时间,组织学生汇报本月的阅读情况,并评选出本月的“阅读之星”,实施奖励措施。每月一次讲故事比赛,内容为《百篇故事启迪》中所述故事。

      (5)、每天的晨会都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读背《增广贤文》《声律启蒙》中的句段,以及古诗。老师做适当讲解,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6)利用班会开展《增广贤文》和《声律启蒙》古诗词诵读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7)班主任负责经典诵读活动的协调和成果检测工作。

      (8)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味。

      (9)组织班级读书交流会,师生共同交流。主要以讨论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针对自己所看到的有趣的,或比较精彩的故事片段进行交流、补充、抒发感想和体会。故事主要来源于《百篇故事启迪》

      (10)、利用家长会向家长介绍诵读的目的、意义以及目前取得的初步成效,请家长配合督促指导,同时也请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当好孩子的榜样。

      (11)争取达到人人能背诵,班内一半以上的人吟诵如流。总之,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多读多背,不增加负担,使国学经典诵背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国学经典教学计划2

      一、 教材的选择。

      《三字经》涵盖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及伦理道德,言简意赅,非常方便学生学习,具有传授知识和传播伦理道德观念的双重功能,三字经在*古代蒙学教材中,是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也因此被称作“蒙学之冠”,全文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深入浅出,字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容易理解,比较适合一年级的新学生,通过学习他们可以认识一些字以及多音字等一些基础知识,若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将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本学期二年级学习《千字文》。《千字文》是我国早期的蒙学课本。北宋千字文被视为狮子教育的重要一环。它不是简单的担子堆积,而是咏物咏事、条理分明、通顺可诵的韵文,其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所选千字,大都是常用字,生僻字不多,因而便于识读。《千字文》短短千字,字不重复而能做到包罗万象又颇具纹理,难能可贵。

      三年级学习《笠翁对韵》。《笠翁对韵》分为上下卷,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对应,单字对、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十一字队,节奏明快,琅琅上口,从中可得语音、修辞的丰富知识,是训练儿童做诗对句、掌握对偶技巧、声韵格律的最佳启蒙读物。

      二、教学重难点。

      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三字经、千字文和笠翁对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国学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鳄鱼吃人”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四、教学活动。

      本学期将举行国学朗诵比赛,将以班为单位,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

      经过两年的国学教学,我探索出了一些经验,但这还远远不够,我认为很多古文经典是永恒的真理,为了能让传统文化精华古为今用、重焕生机,我还要进行不断的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将中华文化最好的经典教给孩子,逐步提升孩子的文化品位,给民族的未来播撒希望的种子。

    国学经典教学计划3

      《国学经典》内容涵盖先秦以来的重要经典,涉及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汉魏文选、唐宋诗词、明清散文等不同文体类别,设有修身励志、山河吟咏、咏史抒怀、哲理情思、家国情怀、情思感悟、神话寓言、亳韵古风等主题单元。此书具有精深的文化经典。教学时逐步推进,含英咀华。

      一、指导思想

      按照亳州市教育局“进入课堂、搭建载体、注重实效”的基本思路,推进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活动,把国学经典教育纳入常态化、制度化的轨道。

      二、教学策略

      1、领会深刻内涵,钻研《国学经典》

      领悟了课标的内涵,钻研了《考试说明》,明确了学生最需要突破的重点难点,仅仅是开展本学期教学工作的前提,要真正做到有效教学,高效复习,还需要选好、用好典型事例。课堂教学之余,根据学生实际,依据《国学经典》的精髓,自己出一些资料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不搞提海战术,下拦河网。

      2、依据学生实际,探寻语文差异。

      本学期时间紧,任务重,学生语文能力差异大,有必要研究现阶段学生最缺什么知识与能力,最需要提高哪些方面的语文素养,区分出主要差异与次要差异,有选择、有重点地突破性地分层教学。这是我们有效开展本学期教学与复习工作的第1个前提条件。

      3、精心备课,上好课。

      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得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每一节课,老师必须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要求。并且要择其重点进行教学,不能面面俱到。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教读课文的学习,自读课文完全放手学生自己学习。

      4、强化积累,注重积累

      要求学生做到三个方面:一是摘抄一些好的词语和名言警句,注意归类收集,如写人的和写物的`分开,与四季的分开等等;二是体会文章的时代意义、作者思想感情,好的文章往往反映时代的精神,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教育意义,文章是作者心灵世界的反映,从文章内容也可以分析出人物的精神世界。阅读文章,一定要求学生能体会出这些内容;三是注意学习各篇的写作技巧,好文章不但有好的思想内容,而且运用了较好的表达技巧,阅读文章要求学生注意吸取这些好处,以便“迁移默化”到自己的文章中来。

    国学经典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预期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3、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4、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三、诵读内容:中华诵经典诵读教材

      四、国学诵读实验年级:四年级

      五、活动安排和措施

      1、教学具体内容:古典诗词专题诵读,蒙学经典。侧重培养学生诵读能力和习惯,激发对国学经典的兴趣,提升国学素养,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

      2,具体措施:

      每周一节经典诵读课时间,组织学生诵读,并做到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回家后,鼓励学生和家长诵读10分钟,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多读多背,不增加负担,使国学经典诵背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1、每日课前诵读形成常规,每天利用语文课前预备铃后3分钟、选一名普通话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

      2、每周一节诵读课,任课教师要根据要求带领学生进行经典吟诵,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等经典学习活动,不要求对内容进行理解,达到熟能成诵的效果即可。争取达到人人能背诵,班内一半以上的人吟诵如流。

      3、学期内出一期国学诵读内容的手抄报,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4、本学期四年级每班举行一次诵读课展示。

      5、四年级三个班本学期组织一次国学诵读展示活动,在学校艺术节上向全校师生展示,使全校学生感悟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国学经典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通过背诵经典,让语言文字在儿童心底多一些积淀,多一些感悟,激起学生对*文化的`浓厚兴趣。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经典诵读活动,在实践中增长积累,提高学生文化与道德素质。

      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读、诵、议、评”,使学生增长知识,认识中华文化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通过研读,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科学精神,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创建学习型的文化校园;通过研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凝聚师生民族情感,增强爱国意识,树立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远大志向

      2、具体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3)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4)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5)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6)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三、诵读内容:

      主要诵记国学经典教材中的诗歌。

      四、活动形式及方法:

      (1)“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只要有热情,就能成为一个诵读老师。

      (2)反复诵读,熟读成诵。带念一遍,再一遍,然后鼓励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接龙念、默念,想方法多听多念。并非完全不要理解,了解内容大概即可。只要自然地熟读,而后从中获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

      (3)每日利用早晨预备铃前在校读10分钟。在学校由老师利用语文阅读课、课间背诵。也可以在每节课前由班干部带领读。

      (4)每日回家后,再由家长带动诵读(亲子诵读)15分钟。诵读措施及形式

      五、诵读措施:

      1、采取多种形式,确保诗文诵读活动的质量。

      学生兴趣是确保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办诗文黑板报、诗文图展、诗文手抄报、诗文朗诵会等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利用早操前和路队时间进行古诗文诵读。

      3、定期举行古诗文朗诵比赛、背诵比赛,情境写诗比赛,诗配画、背诗大王评选等。营造诗文学习的浓厚氛围,使该项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形式多样,既让全体学生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滋养,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国学经典教学计划6

      一、制定计划的目的

      新的学期又来临了,全校迎来了更多的学生,国学教学也面临着挑战,为了使学生喜欢上国学,也为了能更好地有序地开展教学,特制定国学教学计划如下:

      二、教材的选择。

      《三字经》涵盖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及伦理道德,言简意赅,非常方便学生学习,具有传授知识和传播伦理道德观念的双重功能,三字经在*古代蒙学教材中,是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也因此被称作“蒙学之冠”,全文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深入浅出,字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容易理解,比较适合一年级的新学生,通过学习他们可以认识一些字以及多音字等一些基础知识,若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将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工作计划《国学经典教学计划》。

      本学期二年级学习《千字文》。《千字文》是我国早期的蒙学课本。北宋千字文被视为狮子教育的重要一环。它不是简单的担子堆积,而是咏物咏事、条理分明、通顺可诵的韵文,其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所选千字,大都是常用字,生僻字不多,因而便于识读。《千字文》短短千字,字不重复而能做到包罗万象又颇具纹理,难能可贵。

      三年级学习《笠翁对韵》。《笠翁对韵》分为上下卷,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对应,单字对、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十一字队,节奏明快,琅琅上口,从中可得语音、修辞的丰富知识,是训练儿童做诗对句、掌握对偶技巧、声韵格律的最佳启蒙读物。

      三、教学重难点。

      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三字经、千字文和笠翁对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国学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鳄鱼吃人”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国学经典教学计划7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园将在金华市婺城区教育局的七项新教育工作中对全园幼儿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全面提高幼儿的传统文化修养,推动我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深入开展师生诵读经典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师生的情操和审美情趣。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星河璀璨,圣贤千古,德播乾坤,文以载道,继往开来。时代需要我们的教育继承传统文化中秀的元素,让那些浓缩了华夏五千年思想精粹的睿语哲思熏陶孩子们的言行,让孩子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是我们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根本愿望。

      二、实施目的

      提高幼儿的识字量,锻炼幼儿的记忆力,培养幼儿的语感,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进行爱国和审美教育,培养孩子高尚的情操。我园诵读内容:《弟子规》。

      三、组织机构

      (1)成立“国学经典教学与诵读”实验小组

      领导小组:

      实验教师:

      (2)实验教师负责“经典诵读”工作的实施

      四、实施对象

      幼儿园全体幼儿(托、小、中、大)

      五、实施办法

      在教研小组的指导下,选择教材,确定诵读内容。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古文的诵读。

      第一阶段:

      摸索开展阶段(20xx年2月—20xx年3月底)

      1、摸索出有效的诵读方式与方法,为今后更深入地开展此项活动奠基。

      2、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的开展,使幼儿对国学经典诵读产生兴趣。

      3、能初步流利地诵读本学期规定的《弟子规》

      《弟子规》

      第二阶段:

      巩固提高阶段(20xx年4月—20xx年5月底)

      1、巩固前一阶段的成果,陶治幼儿的思想情操。

      2、幼儿能流利地诵读相关经典书目。并能说出一定的经典故事。

      3、能较熟练的背诵部分诗词经典,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与诵读为友与经典为伴(巩固)

      继续诵读以上经典书目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阶段(20xx年6月)

      1、通过各种形式展示幼儿国学经典教育理论成果。

      2、检测幼儿好习惯培养的效果,园方进行考核。

      3、评选“国学小博士”等。

      4、评选“文明礼仪教师”等。

      大班休业式举行国学经典教育成果展示亲子同乐会。

    国学经典教学计划8

      一、指导思想: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小学生中开展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使低幼学生扩大了识字量。学生从中感受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充分利用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4、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三、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①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③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④通过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四、经典诗文诵读的内容:

      诵读《语文课程标准》中附录的小学阶段必须诵读的诗词外,还有部分经典儿歌和诗词等。

      五、课程开设的原则:

      1、不求甚解,只要熟读会背。

      2、不要苛求,要多多鼓励。不要用同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只要半数以上的学生能正确流利的诵读就可以进行下一篇。

      3、不要一暴十寒,要持之以恒。

      4、不要死板,要注重兴趣。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国学经典教学计划9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引领我校学生通过诵读经典诗词,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接受人文精神熏陶,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勤学自强的优良品质,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按照实际情况制定我校国学经典诵读方案。

      二、活动主题:“诵国学经典美文扬中华传统美德”

      三、活动时间:20xx年4月25日——20xx年5月15日

      四、诵读内容:

      《弟子规》《三字经》《弟子规》《三字经》《中华诗文名句精华》《弟子规》《三字经》《中华诗文名句精华》《弟子规》《增广贤文》《古诗文必背》《弟子规》《论语》《优秀诗文背诵》

      五、活动内容安排:

      1、向学生推荐国学经典诵读的书籍与文章,各班制定诵读方案。

      2、每位同学进行优美词句的摘录

      3、活动组织实施:(20xx年4月25日——20xx年5月15日)

      4、总结表彰阶段:根据表现,“国学经典诵读优秀个人”,进行奖励。

    国学经典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学校指导计划为基础,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使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健康*。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一些做人的思想和行为指导,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2、开设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3、开启少年儿童的潜能,特别是右脑、潜意识的巨大记忆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智慧,使识字、阅读、记忆、观察、思维、判断、想象、决策、创造、体能、灵感等多方面潜力得到更为科学、更为高效的开发和培育。

      4、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三、活动基本原则:

      直面经典,不求甚解,形式多样,水到渠成。

      四、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①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③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④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五、经典诗文诵读的内容:

      诵读《语文课程标准》中附录的小学阶段必须诵读的诗词外,还有部分经典诗词《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老子》《论语》《孟子》等。

      六、课程开设时间:

      单周每周三上午

      七、课程开设的原则:

      1、不求甚解,只要熟读会背。

      2、不要苛求,要多多鼓励。不要用同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只要半数以上的学生能正确流利的诵读就可以进行下一篇。

      3、不要一暴十寒,要持之以恒。

      4、不要死板,要注重兴趣。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保障措施:

      1、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与热情。

      2、定期开展诵读大赛活动,并予以奖励,让学生体验、收获的快乐。

      3、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媒体,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4、设立经典诵读评价卡。形成评价体系,使经典诵读持久、有效地进行。

      5、定期举行一次诵读擂台赛,评选“诵读大王”、“诵读能手”或“诵读之星”,以此激发学生们的诵读热情。

      6、“弹性评价”方式。

      弹性评价:根据学生需要、结合学校活动开展适时适度评价


    国学《孟子》教学设计3篇(扩展5)

    ——国学教学计划10篇

    国学教学计划1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国学教材顺承五年级上册,主要以“道”学为中心,取材于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庄周及其后学者的著作集《庄子》,反映道家传统文化思想精髓。本册教材共分为四个单元,分别是:“逍遥游世”、“物我之际”、“生存困境”、“顺其自然”。每个单元都有四篇课文,每单元课文的选取均与单元主题密切联系,从各个方面阐释主题思想,反映出对自然的理解和向往自由的浪漫主义情调。

      每一个主题单元都有单元导读,单元导读以较浅显的语言文字介绍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及单元主题思想,为学生学习课*了概要性的提示和铺奠。

      每一篇课文都由古文、译文、注释组成。古文主要节取《庄子》里的某个篇章或章节,译文以的形式对古文进行了翻译,注释主要解析文章的来源及较难理解的词句。这样的组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记诵及更好地理解。

      课文后面又编排了“汉字家族”、“日积月累”、“追根朔源”、“古诗词撷英”、“查一查,读一读”等栏目,丰富了学习的内容,也增加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致和知识储备量。

      二、教学目标

      1、培养诵读的能力和习惯,激发对国学经典的兴趣。

      2、了解传统文化知识,认识国学经典的价值,提升文化素养。

      3、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矫正日常行为。

      4、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初步感悟道家思想。

      5、在相关联的活动中体会*汉字的音、形、义特点及其演变过程,同时接触名家诗词和古代故事,提升文化熏陶效果。

      6、背诵《红梅》《至德之世》《锦瑟》《天籁》《咏风》《贻笑大方》《马诗》《庄子将死》古文诗词及相关名言警句。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形成学习国学的基本方法,熟读《国学》中编排的文章、初步感知其大意,感知道家思想内涵。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感悟道家思想内涵,同时把道家思想内化为自身思想,做到思成而行自然。

      四、教学措施

      1、结合《弟子规生活力行表》的评价,坚持每天早晨10分钟早诵,每天傍晚几分钟暮省,让学生读得多,思得深;

      2、通过家长检查、同学互查、教师抽查来巩固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记诵;

      3、充分发挥班级宣传阵地的作用,把学生好的国学个人感悟作品进行张贴示范,带动更多的学生热爱国学;

      4、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国学教育”主题活动;

      5、定期举行古诗文朗读、背诵、书写、绘画比赛,营造诗文学习的浓厚氛围;

      6、营造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地地可学文的氛围,让孩子陶醉国学其中。同时尽量通过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

      五、教学进度

      周次

      学习内容

      周次

      学习内容

      2

      北冥有鱼

      11

      孔子适楚

      3

      姑射仙人

      12

      涸辙之鲋

      4

      至德之世

      13

      材与不材

      5

      濠梁观鱼

      14

      藏天下于天下

      6

      天籁

      15

      许由辞帝位

      7

      贻笑大方

      16

      马蹄

      8

      得心应手

      17

      庄子将死

      9

      运斤成风

      10

      神龟托梦

    国学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经过历史的长河洗涤,越发令人思考,它是*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通过开展经典颂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 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习《国学经典》(七年级 卷)、包括修身励志、写景状物、咏史抒怀、传统节日、情思感悟、哲理寓言、亳韵古风几个部分组成。

      三、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学校组织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③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④通过天天颂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四、教学措施

      1、以激发学生兴趣,多鼓励、多表扬为原则,让学生愉快地、自主地参与这项活动,并在活动中感到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体验成功的喜悦。

      2、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3、 每节课前背诵已学过的诗文两分钟。

      4.给家长发校信通,介绍诵读活动,请家长协助搞好此项活动。

      5、每星期一早上老师利用早读时间,亲自检查一个学生,会背了即算通过,给他一百分,该生即指定为本周经典诵读班长。让他利用课余时间去检测组长,组长再去检测组内同学。不能通过检测的人,记下名字,交与老师处理。

      6、注意学习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将学习融入自己的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五、达到目标

      本学期学生学习国学达到的目标是:

      ①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和背诵;

      ②能够大体把握对偶技巧、声韵格律;

      ③能够试着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初步理解诗句意思;

      ④在学习中,帮助学生注意积累诗词中优美词语、精彩语句。

      为了能让传统文化精华古为今用、重焕生机,我还要进行不断的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将中华文化最好的经典教给孩子,逐步提升孩子的文化品位,给民族的未来播撒希望的种子。

    国学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指导计划为基础,使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复兴中华民族。增强民族内聚力、振奋民族精神、整合群体价值、协调社会秩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康*。

      二、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大声地朗读。能理解个别句子的意思,明白其中所蕴含的简单道理,为学生提供一些做人的思想和行为指导,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2、开设经典诗文诵读活动,让孩子们更系统的接受国学熏陶,强化素质,加强对孩子们的启蒙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3、开启少年儿童的潜能,特别是右脑、潜意识的巨大记忆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智慧,使识字、阅读、记忆、观察、思维、判断、想象、决策、创造、体能、灵感等多方面潜力得到更为科学、更为高效的开发和培育。

      三、经典诗文诵读的内容:

      诵读《语文课程标准》中附录的小学阶段必须诵读的诗词。

      四、课程开设的教学时间:

      每周开设1节课;其他利用学校课前准备、早读等课余时间开展活动巩固。

      五、课程开设的教学原则:

      1、不求甚解,只要熟读会背。

      2、不要苛求,要多多鼓励。不要用同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只要半数以上的学生能背诵,就可以进行下一篇。

      3、不一暴十寒,要持之以恒。

      4、不要死板,要注重兴趣。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5、不拘泥形式,教无定法。人人可以是老师,处处可以为教室。

      6、不孤立地教学,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六、经典诗文教学方法:

      1、诵读法。其法只有一句话:“同学们,跟我念。”只是让儿童多听多念。带念一遍,再一遍,然后鼓励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默念采用多种形式,

      让学生读出声、形、情、味、神。想方法多听多念。教学中可以加强范读,以便让学生读时有榜样、有兴趣、有信心。

      2、多媒体网络学习法。利用多媒体声、光等刺激,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

      3、活动学习法。把经典的诵读与学生的文艺表演、体育游戏等结合起来。如集体演唱《弟子规》,配乐背诵,边诵经边做操等。

      七、保障措施:

      1、提高师生对开设“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意义的认识。要充分利用书籍、报刊、电视、网络、会议等途径、方式,学习有关知识,情感体验,激发对中华经典的认同感、亲近感。

      2、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与热情。

      3、定期在班内开展诵读大赛活动,并予以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快乐。

    国学教学计划4

      一、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通过诵读活动,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典文化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二、经典诵读内容

      小学一、二年级:诵读《三字经》,古诗20首(以前没背的)。小学三年级:诵读《千字文》,《古诗20首(以前没背的)。小学四年级:诵读,《弟子规》,古诗30首(以前没背的)。小学五年级:诵读《》,古诗30首(以前没背的)。小学六年级:诵读《》,古诗40首(以前没背的)。附:以上各级内容,按排的先后顺序背诵。

      三、措施与要求

      “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

      (一)保证诵读时间。每周一、三、五早读时间

      间及每周的阅读课为诵读时间,天天坚持。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活动。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各班要把以往课前一支歌换为一首诗,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二)各班指导教师要根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根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在每个班级的黑板报上由学生专人负责每周刊登一首诗,一句经典文句。学生在一周内反复诵读,并记忆。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励学生多诵多背。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比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

      (三)一——六年级利用每周一节的阅读课安排经典诵读的指导和检查。

      (四)布置家庭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

      (五)学校创设良好的诵读氛围和环境,三至六年级各班要每一阶段办一期墙报,装饰各班的展示台。可以是古诗配画、诵读内容抄写小报、改写经典、自写古诗等。

      (六)指导教师要天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

      (七)各科教师都要自觉地在班主任教师的统一协调下,在规定的时间段里,有条不紊地创造性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要充分利用音乐、舞蹈、绘画等多种功能,让孩子在唱游活动中诵读。

      (八)学校每个阶段组织一次检测,采取抽测、集体诵读、同伴互测的方法。并开展歌唱经典、演经典、经典诗篇朗诵会、经典诵读展示等活动在规定时间内展示。

      四、评比总结

      期末进行归纳汇总,把本期会背的内容分类、列一目录,上交教导处。期末评出诵读先进班(*时的检查加上抽测,分段进行。)给予表扬奖励。经典诵读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教育工程,贵在天天坚持,持之以恒。

      教师课堂常规要求

      1、坚持上课铃响前一分钟到达教室门口,面向学生站立,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进行表扬鼓励或批评教育,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严禁坐着讲课。

      2、上课铃响起,教师进入课室走上讲台,同时示意学生起立。教师在讲台站定后,检查学生起立致敬的情况,要求学生向教师行注目礼,培养学生良好规范,然后向学生说“同学们好!”,学生齐答“老师好!”之后,教师向学生行鞠躬礼致谢。

      3、下课铃响后,教师应结束讲课,示意学生起立,待全体学生起立站好后,教师说“同学们再见”学生齐答“老师再见”

      4、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听课,积极思考,集中精力学习,培养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努力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5、教师必须管教管导,严格管好课堂纪律,对任课内课堂纪律负责。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行为要及时制止,及时教育。情况突出的要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教育处理。

      6、教师要重视学生课堂内行为规范的养成和训练,培养学生文明行为和礼貌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要注重学生站姿、坐姿和看书写字姿势的纠正,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学生视力。

      7、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使用礼貌语言、职业语言,说话注意身份,讲究语言艺术,把握好分寸。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坚持下面教育,以理服人,尊重学生人格,语气可以严厉,但语言不应粗俗,动作不能粗鲁,不能讽刺,挖苦学生,严禁打骂学生,不得搞任何形式的休罚和变相体罚。

      8、不要占用教学时间过久地批评学生。任何情况下教师不得在课堂上发牢骚,发泄个人怨气。

    国学教学计划5

      1、以故事的形式讲解国学经典,寓教于乐,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热情。

      2、课前每天5分钟的24孝文化讲授,让学生们懂得孝、爱礼仪的可贵,从而让他们思考在当下如何学习、践行传统文化并去教授传统文化。

      3、观看相关国学教学视频、听诗词歌赋、欣赏古代文人掌故,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助于更好的掌握知识。

      4、组织学生诗、词、文的朗诵、讲国学经典故事,真正地让学生参与进来,矫正日常的不良规范,贤良恭淑德任然是当下人必须学习的礼仪。

      5、教学内容以经典诵读为主,以熟悉的国学知识(教材上的知识除外)为辅,接连串通,扩大学生学习的知识面。

      6、学生分角色排练。

    国学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国学》是潘市二中自发开设的校本课程,学习传统文化,在研读中华经典的同时,注重国学思想精髓与当代教育思想的结合,并融入拓展学生创新能力和研究性学习等内容。通过这些经典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热爱学习,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等道理,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二、目标要求

      1、能够熟读、背诵这些经典名句。

      2、能够理解这些名篇名段的意思。

      3、学习了这些经典文章之后,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能聆听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中学以致用。

      三、教材分析

      本期教材采用学校自编的校本教材,八年级为《论语》选读。

      四、教学重难点

      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要用实际行动实践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国学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

      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五、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六、教学活动

      本学期将举行国学朗诵比赛,将以班为单位,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

      七、教学进度

      本年级每周一课时。

      很多古文经典是永恒的真理,为了能让传统文化精华古为今用、重焕生机,我们还要进行不断的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国学修养和进行国学教学的"水*,将中华文化最好的经典教给孩子,逐步提升孩子的文化品位,给民族的未来播撒希望的种子。

    国学教学计划7

      *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不但有着鲜明的艺术性和广泛的实用性,而且自身还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如果注重挖掘这些因素,并恰当地将其融合、渗透在教学当中,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自身的道德素养和知识水*会大有裨益。因此,本学期的书法兴趣班根据书法的自身特点,并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特设计以下教学计划:

      一、激发爱国、爱校情感

      通过讲述书法渊源和字体演变,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书法艺术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书法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美学追求,人文精神,聪明才智,思想感情,成为一个反映生命的艺术,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书法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且还是“世界公认的最高艺术”。通过学习书法,使学生能很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及灿烂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二、精选学习内容

      目前小学书法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往往对上述几点泛泛而谈。如何使它真正落到实处?我觉得首要的是应该正确认识少儿的年龄特征,从较低层次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爱国主义教育,初步培养他们一些智力与非智力因素。首先,阐明学书法道理、增强学习勇气。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白,书法不是高不可攀的。其次,创造学书气氛、形成专注心境。要求学生临帖写字时要排除杂念做到*心静气、专心致志。

      三、教给正确方法

      在书法教学中首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运笔姿势,执笔轻重的调控,书写坐姿、站姿等要领;其次是教给正确的读帖方法和临帖方法,如看笔迹,悟其运笔过程,看结体悟其组合规律,临帖时“字数宜少、遍数宜多”等。再次是要求学生注意写字卫生,如桌子,墨盘等工具的清洁。通过严格的学习训练,使学生不但可以养成良好的写字、卫生习惯,还可以培养雅度气质。

      四、加强书法训练

      汉字书写,落笔的轻重,结构的疏密,运行的缓急,气势的强弱,均有章法可循,训练小学生遵守汉字书写规律,便是“有纪律”。加强临帖教学,要求学生书写时学谁像谁,越像越好,这也是培养学生虚心、诚恳、一丝不苟的品德。同时要求学员每天完成钢笔临帖二十个字,毛笔临帖十个字。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活动

      为了体现学生一个时期的书法学习程度。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使一些书法素质好、书写水*高的学生一展才华,本学期计划开展如现场写字、临帖竞赛、书法作品展览,建议班级开展写字园地,学校分周、月办好书法宣传窗;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各类书法竞赛等。

      六、活动时间

      每周两次(星期一、星期四)

    国学教学计划8

      新的学期又来临了,国学教学也面临着挑战,为了使学生喜欢上国学,也为了能更好地有序地开展教学,特制定国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材的选择。

      在“经典驿站”里,感悟我们民族语言的魅力,聆听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在“人物长廊”里,会看到,在*几千年的历史上,我们*人曾经活得多么大气,多么自尊,多么圣洁!他们的人格是多么高尚!在“名声追踪”里,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每一处风景,都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在“艺术乐园”里,你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的*的民族艺术。

      二、教学重难点。

      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唐诗、宋词、元曲,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国学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四、教学进度。

      每周一节课,大部分学生达到初步理解、会背诵的目的;五节课中会有一节复习课。

      五、教学活动。

      本学期将举行国学朗诵比赛,将以组为单位,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

      很多古文经典是永恒的真理,为了能让传统文化精华古为今用、重焕生机,我还要进行不断的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将中华文化最好的经典教给孩子,逐步提升孩子的文化品位,给民族的未来播撒希望的种子。

    国学教学计划9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引领广大学生阅读*古代经典文化内容,感知古人的智慧,品鉴古人高尚,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匡束学生的言行,教化学生人品。

      二、情况分析

      (一)本科教师情况分析:本组共有8位语文老师,每位老师都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在工作中能履职尽责,能与教研组所有一起研讨,一起进步,共同完成教学工作。一直以来,所有都坚持“育人为本,和谐发展”的顶层理念,务实创新,合作高效。在教学中每位老师能引经据典让学生得到教育。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年级一共有476名学生,本组学生,已经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有更加明确的学习目的,有较强的纪律意识,喜欢上学,学习热情比较高,肯动脑筋;大多数学生喜欢课外阅读,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从课外阅读中找到自己喜欢的材料,来丰富自己,提升自己,教育自己。因此在本学期,我们将致力于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经典中遨游,受到经典熏陶。

      三、教学目标

      1、向学生与家长宣传阅读经典文学的重要性,使之了解学习经典文化的目的乃是培养学生的优秀的道德品质,培养他们为人处世的思维与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知古人留下的精髓,让学生受到相应的感染与教化。

      2、复习全书内容,为毕业考试做好相关准备。

      3、提高学生的自主复习能力,积累知识。

      四、工作要点

      (一)诵读时间

      1、早晨早读10分钟诵读,午读10分钟。

      2、每周一节的国学经典诵读课。

      3、每节语文课前的预备时间背诵古诗或古文。

      4、课内向课外延伸,校内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大量积累与复习国学经典。

      (二)具体要求

      1、六年级全体学生人人参加诵背活动,专时专用。

      2、认真准备,上好每周一节的国学经典诵读课。

      3、通过家长检查、同学互查、教师抽查来巩固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诵读与复习。

      五、教学措施:

      1、联系学生生活,注重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注意挖掘经典与现实的结合点,指导学生加强诵读、在实践之中学习。

      2、培养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注重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3、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国学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通过背诵经典,让语言文字在儿童心底多一些积淀,多一些感悟,激起学生对*文化的浓厚兴趣。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经典诵读活动,在实践中增长积累,提高学生文化与道德素质。

      二、教学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3)提升学生语文水*,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

      2、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难点: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与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诵读内容

      主要诵记国学经典教材中的诗歌。

      五、活动形式及方法:

      1、不求理解,只求熟读,儿童会背诵。

      2、要持之以恒,最好每天10分钟,分几个时段诵读。

      3、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创造良好的诵读校园环境,让孩子陶醉国学其中。通过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

      4、循序渐进——儿童自然成诵的速度会逐渐加快,因此要采用渐进的方式。

      5、采取多种形式,确保诗文诵读活动的质量。

      学生兴趣是确保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办诗文黑板报、诗文图展、诗文手抄报、诗文朗诵会等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6、利用夕会和路队时间进行古诗文诵读。

      7、定期举行古诗文朗诵比赛、背诵比赛,情境写诗比赛,诗配画、背诗大王评选等。营造诗文学习的浓厚氛围,使该项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形式多样,既让全体学生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滋养,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8、国学朗读比赛。

      9、国学书法(毛笔、硬笔)赛。


    国学《孟子》教学设计3篇(扩展6)

    ——国学启蒙教学计划3篇

    国学启蒙教学计划1

      一、 指导思想

      《国学启蒙》是经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地方课程,学习传统文化,在研读中华经典的同时,注重国学思想精髓与当代教育思想的结合,并融入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和研究性学习等内容。通过这些经典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热爱学习,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等道理,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两个单元《经典驿站》和《艺术乐园》,共有十八课。当你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在“经典驿站”里,你会感悟到我们民族语言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你还会学到读书的方法和道理,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风景人物,每篇文章都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精华之作;在“艺术乐园”里,你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的民族艺术……

      三、 教学目标

      1、能够熟读、背诵这些经典名句。

      2、能够理解这些名篇名段的意思。

      3、学习了这些经典文章之后,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能聆听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中学以致用。

      四、 教学重难点

      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国学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五、 教学措施

      1、 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 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3、 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六、教学进度

      一年级每两周一课 二年级每周一课时

    国学启蒙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通过开展经典颂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习《笠翁对韵》、《菜根谭》。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对应,单字对、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十一字对,节奏明快,琅琅上口,从中可得语音、修辞的丰富知识,是训练儿童做诗对句、掌握对偶技巧、声韵格律的最佳启蒙读物。

      三、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学校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

      ①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③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④通过天天颂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四、教学措施

      1、以激发学生兴趣,多鼓励、多表扬为原则,让学生愉快地、自主地参与这项活动,并在活动中感到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体验成功的喜悦。

      2、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3、每节课前背诵已学过的诗文两分钟。

      4.给家长发校信通,介绍诵读活动,请家长协助搞好此项活动。

      5、每星期一早上老师利用早读时间,亲自检查一个学生,会背了即算通过,给他一百分,该生即指定为本周经典诵读班长。让他利用课余时间去检测组长,组长再去检测组内同学。不能通过检测的人,记下名字,交与老师处理。

      6、凡通不过组长检查者,由老师特殊处理。让他利用下课时间补念即可。

      7、本学期将举行经典诵读比赛,将以小组为单位,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

      四、达到目标

      本学期四年级学生学习国学达到的目标是:

      ①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和背诵;

      ②能够大体把握对偶技巧、声韵格律;

      ③能够试着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初步理解诗句意思;

      ④在学习中,帮助学生注意积累诗词中优美词语、精彩语句。

      为了能让传统文化精华古为今用、重焕生机,我还要进行不断的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将中华文化最好的经典教给孩子,逐步提升孩子的文化品位,给民族的未来播撒希望的种子。

    国学启蒙教学计划3

      一、 指导思想

      《国学启蒙》是经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地方课程,学习传统文化,在研读中华经典的同时,注重国学思想精髓与当代教育思想的结合,并融入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和研究性学习等内容。通过这些经典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热爱学习,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等道理,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两个单元《经典驿站》和《艺术乐园》,共有十八课。当你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在“经典驿站”里,你会感悟到我们民族语言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你还会学到读书的方法和道理,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风景人物,每篇文章都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精华之作;在“艺术乐园”里,你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的民族艺术……

      三、 教学目标

      1、能够熟读、背诵这些经典名句。

      2、能够理解这些名篇名段的意思。

      3、学习了这些经典文章之后,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能聆听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中学以致用。

      四、 教学重难点

      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国学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五、 教学措施

      1、 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 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3、 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六、教学进度

      一年级每两周一课 二年级每周一课时


    国学《孟子》教学设计3篇(扩展7)

    ——孟子二章教学反思3篇

    孟子二章教学反思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课是《孟子两章》中的第二章,这一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本文篇幅短小,逻辑严密,思想深邃,观点鲜明,论证有力,气势充沛,感情洋溢,语言精辟,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

      从本节课教学过程来看,有以下几方面优点:

      1.本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思维活跃,冲破樊篱,充分*了他们的思想,自己真正成了主宰自己学习的主人。

      2.本节课还体现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合作交流,使许多不能解答的问题得到了解答,使许多能解答的问题在头脑中愈发明朗。

      3.“质疑──探疑──合作解疑”贯穿教学始终。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探讨问题,真正感受到求知的乐趣。

      4.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同时,还突出了文言文教学“以读为本”的教学

      宗旨,读贯穿整个教学中,且形式多样,有吟读、有研读、有赏读,还有范读、齐读、对读在读中赏美点,在读中研难题,在读中获知识,在读中明道理。

      5.本节课既教书、又育人,既重知识能力目标的落实,又重方法过程,还特别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存在不足的是:对学生的发言缺少鼓励、肯定,应给予适当的评价,让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在课堂上乐于展示自我风采。

    孟子二章教学反思2

      《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有如下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在文言积累方面,我设计了两个环节:一是立足课内,分类积累文言语汇,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二是开拓阅读视野,注重相关名句的积累。设计意图为培养文言语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文言文教学怎样预设才会使课堂卓有成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使学生从文言文的微言大义里面得到属于自己的东西?我在设计本课时力求让孟子的思想精髓深深植根于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走进孟子散文,走近孟子的热情。

      课前我多方搜集资料,筛选信息,与学生*等对话。教师只有善于为学生搭建脚手架,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才会相得益彰。预设的空间越广阔,课堂生成就会越精彩。教师也就会做到游刃有余了。同时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与展示学习成效的*台,让学生习得方法,提高能力。在设计与教学中有可取之处,也有遗憾。

      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在读中进行朗读指导,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做批注的习惯,质疑探究、学会思辨的习惯。一句话,由"学会"走向"会学",由"要我学"走向"我要学"。整节课以各种形式的读贯穿课堂,在读中感知,在读中读懂读透文本,在阅读中与作者对话,在阅读中纵深拓展,注重了思维训练。

      要做到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成效,合作学习有时间保证,师生交流有思维碰撞,学生的诵读与积累达到预定目标,这节课的课堂容量还是大了些。在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学生比较顺利地走进了文本,也基本理解了作品的思想内涵,但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的紧迫,我在各部分衔接中比较生涩,课堂语言不够流畅,当堂激励和随机深入引导不能达到水到渠成。

      在分析课文过程中,有点“一手包办”的感觉,没让学生自己探讨,只是结合学案上的几个问题进行思索,显得不够深入。第三,拓展部分,没打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致使拓展没展开,感悟部分也被放到了课下。其实这应该是学生思想感情升华的一个契机,我有点错失了。

      另外,在教学理念方面仍然滞后,还是在“放手给学生”方面做得太保守,自己太想面面俱到了,也正是什么也掌握不好的一个原因。长期下去,会使学生养成一种懒与思考的惰性。

      理念在实践中会不断创新,也会在不断的失败中获得前行的动力,我一定会在教学中积极改变理念和教法,使自己成为一个跟得上时代理念的老师。

      培养学生主动阅读文言经典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丰富学生传统文化积累,积淀传统文化底蕴,应当成为所有教师在教授经典文言文时的终极追求。


    国学《孟子》教学设计3篇(扩展8)

    ——说孟子作文

    说孟子作文1

      为士大夫者,非尧舜之道,不陈前,非孔孟之道不着述。

      ——题记

      他,一个*凡至极的人。他没有秦皇汉武的创举,他没有商鞅范彝的谋略,他更没有富可敌国的财富,没有位高权重一手遮天的能力,更没有指点江山的霸气。与他们相比他只是繁星中的点点火星,如此的微不足道。但他演绎出了他的史诗,*凡中的不*凡,他便是孟子。

      他,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体,他认为哲学的思想中最高的范畴是天。

      他,在那个战火的年代了,在那民贱君贵的不*扥的时代中。他傲然站出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藐视王权的思想。他将所有人无论贫贱,无论高低*等看待,在他的眼中人人*等,“圣人与我同类者”他的傲然如此。

      他,一个身如草芥之人却心系天下。走访四海,关心民生,面对王权,他无所畏惧,直谏而言道:“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王权至上的年代中依旧无法动摇他的思想。面对高位的诱惑,生死的威迫他依旧保持着本心。与人乐乐而非独乐乐,这便是他的乐。

      他,如大海包纳以为。他始终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不善,水无有不下。面对不善,他用善去感化,面对不仁,他直言请柬“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他提倡仁政,而仁者无敌正是他的民本思想。

      他,一介*凡书生,却成为了使人眼中的胜任圣人:他,一位*凡的老百姓,却无视金钱名利的威诱:他,一个*凡的子民,却舍生于直言进谏的艰苦道路上。

      他,一个*凡的人,却在我们每个人之上,他拥有着天一般的胸怀,一样的淡然。他,瞰破了天道,看透了红尘,他所为的,只是保持本心。

    推荐访问:孟子 教学设计 国学 国学《孟子》教学设计3篇 国学《孟子》教学设计1 国学《孟子》教学设计1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