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秘网 - www.nagforex.cn 2024年05月19日 07:47 星期日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新工科六大理念(12篇)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11-24 14:48:02

    新工科六大理念(12篇)新工科六大理念  对应项目指南编号起止年月出生年月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研究领域联系方式单位名称通讯地址主要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简历总人数高级中级初级博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工科六大理念(12篇),供大家参考。

    新工科六大理念(12篇)

    篇一:新工科六大理念

      对应项目指南编号起止年月出生年月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研究领域联系方式单位名称通讯地址主要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简历总人数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硕士参加单位数出生年月职称职务项目中的分工签字一项目拟解决的问题和工作目标不超过1000字二项目工作基础与本项目研究与实践相关的前期工作基础不超过200三项目的改革思路和举措列明项目研究与实践的主要思路具体措施创新点等建议列出清晰的图表不超过3000四项目计划及预期成果项目执行的时间表可考核的项目完成结果可示范推广的经验等不超过2000五所在单位支持措施包括条件经费人员等方面相关政策和措施六所在单位推荐意见单位负责人签字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

      一、新理念选题此类项目应结合工程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国内外工程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分析研究新工科的内涵、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等,提出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理念和思路。1.新工科建设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目标:分析新工科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揭示新工科的内涵、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从国家视角、全球视野和未来角度,提炼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提出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为新工科建设提供指导。内容:新工业革命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工程教育的影响与挑战;新工科的内涵、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提炼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新工科与传统工科、应用理科的关系;新工科的主要范围和划分标准;新工科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工程教育的范式迁移;我国工程教育必须承担的国家责任、全球义务和未来使命,如何贯彻落实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不同类型院校新工科建设的重点、难点和主要任务。预期成果:研究报告、高质量论文、案例集等。2.新经济对工科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目标: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进行分行业、分区域、大规模的行业企业调研,为高校工程专业设

      置和人才培养提供依据和指导。内容:调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基因工程、核技术等新技术和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空天海洋、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产业对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状况及趋势,为新工科专业设置和建设、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需求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建议和发展思路。预期成果:形成结构完整、数据详实的调研报告和咨询报告、专业发展战略、高质量论文等。3.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经验的比较与借鉴目标:从国际比较的视野进行总结分析,为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提供经验和借鉴。内容:分析欧美日等主要发达国家工程教育改革的历史和经验,总结高等教育与历次产业革命互动的规律,特别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的工程教育改革趋势;从工程教育发展的背景、政策、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和专业、课程与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评价体系等维度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国际工程教育发展的规律,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预期成果:研究报告、案例集等。4.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历程与经验分析目标:梳理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总结成功经验,揭示存在问题,分析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政策措施。内容:深入调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实施情况,包括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专业建设、专业认证、CDIO、示范性软件学院和微电子学院等

      前期探索;全面总结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与特色,揭示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规律;分析当前我国工程教育面临的问题,研判发展趋势,研究提出新工科发展的对策建议、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等。预期成果:研究报告、咨询报告、案例集、高质量论文等。二、新结构选题此类项目应面向新经济发展需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传统工科专业进行改造升级,开展新兴工科专业建设的研究与探索等,推动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与组织模式变革。5.面向新经济的工科专业改造升级路径探索与实践目标:满足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需要,推动高新技术与工科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深度融合,探索工科专业改造升级的实施路径。内容:研究分析新经济对传统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探索传统工科专业信息化、数字化改造的途径与方式;探索传统工科专业多学科交叉复合改造的途径与方式;面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探索基于现有工科专业改造升级的新方向、新领域,逐步形成新的课程体系等。预期成果:改造升级一批传统工科专业,提交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系列教材和实施案例等。6.多学科交叉复合的新兴工科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目标:根据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趋势,促进学科交叉与

      跨界整合,推动工科专业之间、工科与其他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育建设新兴工科专业。内容:探索设置面向新技术、新产业以及未来技术的新兴工科专业;制定以多学科交叉为特征的各类新兴工科专业培养方案;重组并优化涵盖各学科基础知识的新工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构建新工科专业的实践创新教育教学体系;研究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工科专业对师资队伍的要求以及实现途径。预期成果:形成若干新兴工科专业的设置论证报告,提交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系列教材和实施案例等。7.理科衍生的新兴工科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目标:以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为目标,探索理科在技术前沿的应用,推动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促进理、工、医等学科交叉发展,孕育产生新兴工科专业。内容:聚焦国家战略和未来产业需求,探究应用理科产生新技术的环境、条件和路径,研究理科与工科之间交叉融合的方式,推动应用理科与环境、医学、材料、能源、通讯、人工智能等领域交叉融合,培育新兴工科领域及其相关专业;根据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确立新兴工科专业的建设目标,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等。预期成果:形成若干由理科衍生的新兴工科专业的设置论证报告,提交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系列教材和实施案例等。8.工科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机制研究与实践

      目标:建立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和动态调整机制,提升工程人才培养对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和支撑能力。内容:研究产业发展特征及其规律,把握产业发展对工程人才要求的动态变化;对专业设置和动态调整机制、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配性进行研究和实践;为建立专业设置及其动态调整机制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建议和方案。预期成果:形成面向产业发展的工科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的体制机制。三、新模式选题此类项目应在总结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CDIO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体制机制改革和大学组织模式创新。9.新工科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目标:进一步推动开放式办学,创新大学组织模式,建立政校企等多主体协同育人模式,推进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改革。内容:争取各种社会资源,吸引多方面参与新工科建设,创新高校与境内外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其他高校及地方政府的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优势互补、项目共建、成果共享、利益共赢的人才培养共同体;结合新经济发展趋势和产业需求,构建多主体参与、产学研融合的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推动大学组织创新,探索建设由校内外多方参与的

      产业化学院等新型组织模式。预期成果:建设一批面向新兴产业领域的产业化学院,如机器人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大数据学院等;建设一批集教育、培训、研发一体的共享型协同育人实践平台;形成有利于社会机构深度参与高校专业培养目标制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质量评价等活动的体制机制等。10.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目标:打破固有学科领域界限,形成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特征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内容:优化学院组织模式,建立跨学科交融的新型机构,为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培养新工科人才提供组织保障;改革课程体系,开设跨学科课程,探索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课程和教学模式;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跨学科项目平台,推进跨学科合作学习等;研究制定多学科交叉融合能力达成的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开展体现学校优势与特色的专业集群建设。预期成果:建设一批满足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的新组织机构;探索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课程体系、师资结构、管理模式等;开设若干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课程。11.新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目标:完善工科人才“创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升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探索建立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内容: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管理制度,加强创新创业通识教育,积极探索设置学科前沿课程、综合性课程、问题导向课程、交叉学科研讨课程;强化毕业设计的创新创业导向;探索“工科+”创业双学位、主辅修制度等多样化培养模式;建设基于工科优势特色的高校创新创业平台,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和创业实践。预期成果:建立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路径,形成以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形成推动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应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体制机制等。12.新工科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目标: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探索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工程教育模式。内容:调研分析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学习目标和方法,总结借鉴国内外高校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与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规划职业发展,允许学生选择专业和自由组合课程;总结借鉴“拔尖计划”等教学改革经验,探索新工科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展示学生天赋特长;研究制定自主设计培养方案和自创专业的标准和程序,建立必要的支撑保障条件;完善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推进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案持续改进。预期成果: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提供基于案例、数据的实践经验等。13.新工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目标:面向产业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需求,探索本研分段衔接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及配套制度体系。内容:分别对本硕博阶段学习目标、课程体系、学习成果评价等进行深入分析,探索相关专业不同阶段的核心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有效衔接,形成多渠道的学生发展路径;建立适应不同培养方案的选课体系,完善不同专业的学分确认机制;探索实施学生自主选择和基于相应准入条件的学生分流方案;针对本研分段连续培养的学生制定合适的培养模式和选课体系等。预期成果:完成研究报告,提供培养模式、选课体系和学分确认机制的方案,并提供相应数据。四、新质量选题此类项目应在完善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基础上,研究制订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教师评价标准和专业评估体系,开展多维度的质量评价等。14.新兴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制目标:制订新兴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内容:立足国际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前沿,研判发达国家工程教育新趋势、新策略,以面向未来和领跑世界为目标追求,组织高校和产业共同研究提出新兴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包括培养规格和基本要求、课程体系、教学规范、师资队伍等内容,作为专业设置、专业建设、教学质量评估的基本遵循。更新完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标准。

      预期成果:一套新兴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及实施方案、项目成果报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新标准等。15.新工科基础课程体系(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目标:构建面向新工科的基础课程体系(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内容:依据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体系进行整合、优化、重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探索如何有效培养工科学生批判性思维、设计思维、工程思维、数字化思维、工程管理思维、工程伦理、跨文化沟通素养等;研究新工科人才应具备的数字化思维与能力,面向非计算机类工科专业开展计算机通识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等。预期成果:形成新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综合改革方案;建设一系列新工科通识课程。16.面向新工科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与实践平台构建目标:构建面向新工科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与实践平台。内容:围绕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安排、经费投入、体制机制、雇主反馈等关键环节开展调查,深入分析我国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现状与问题;推进基于成果导向的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设计评价体系,指导改革实践;征选全国范围内的制造业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建立工程类大学生实习基地,形成校企间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从政策配套、学校体制机制、企业深度

      参与等维度提出相关对策建议。预期成果:形成一批可推广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与实践平台,建立有针对性、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及对策建议报告。17.面向新工科建设的教师发展与评价激励机制探索目标:探索符合工程教育特点的教师任职要求、考核与评价标准、教师发展机制。内容:结合不同类型高校和学科的特点,强化教师工程背景和工程实践能力,对教师的产业经历提出明确要求并积极创造条件,探索与新工科相匹配的师资队伍建设路径,制定实施教师分类评价标准。预期成果:形成新工科师资队伍分类评价标准、激励机制、政策保障及教师发展方案等。18.新型工程教育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目标:推进信息技术与工程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互联网+”环境下工程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工程教育效率和教学效果。内容:探索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学习行为分析和教学持续改进的信息化手段,培养学生数字化思维,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针对新工科领域,建设一批优质在线课程,既服务高校人才培养,也满足企业培训需求;探索工程实践教学中虚拟仿真等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实现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预期成果:开设一系列新工科领域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若干应用虚拟仿真等技术的工程实践教学平台;研制工程教

      育信息化报告;形成与工程教育信息化相配套的共享和交流机制、教学管理平台等。19.新工科专业评价制度研究和探索目标: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推进校内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建立新工科专业评价制度,完善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内容:研究新工科专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面向培养目标达成度的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探索形成新工科专业评价的实施机制,包括完善评价主体、优化评价过程、合理化应用评价结果;完善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等。预期成果:形成新工科专业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实践案例、高质量论文等。五、新体系选题此类项目应分析研究高校分类发展、工程人才分类培养的体系结构,提出推进工程教育办出特色和水平的宏观政策、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等。20.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建设进展和效果研究目标:跟踪总结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建设相关进展和成效。内容:调研分析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建设的计划和实施情况,总结相关经验和实践案例,分析存在问题和障碍,提出相应对策建议。预期成果: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建设进展报告。

      21.综合性高校新工科建设进展和效果研究目标:跟踪总结综合性高校新工科建设相关进展和成效。内容:调研分析综合性高校新工科建设的计划和实施情况,总结相关经验和实践案例,分析存在问题和障碍,提出相应对策建议。预期成果:综合性高校新工科建设进展报告。22.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进展和效果研究目标:跟踪总结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相关进展和成效。内容:调研分析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的计划和实施情况,总结相关经验和实践案例,分析存在问题和障碍,提出相应对策建议。预期成果: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进展报告。23.工科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分类推进新工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目标:充分发挥工科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作用,统筹各领域相关高校,分类推进新工科建设。内容:在全面分析产业需求和技术趋势的基础上,对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和新兴工科专业建设提出建议;探索满足不同人才培养定位的差异化培养方案,修订或制订专业质量标准;组织开展新工科建设的经验交流,提炼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预期成果:工科专业类课程体系、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方案,出版满足新工科建设要求的系列教材,提出分类推进

      新工科建设的政策建议。24.面向“一带一路”的工程教育国际化研究与实践目标: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扎根中国、放眼全球,推进工程教育国际化,提升我国工程教育国际影响力和对国家战略的支撑能力。内容:探索构建“一带一路”工科高校战略联盟,共同打造工程教育共同体,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大学之间在工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全面合作;推动高校与走向“一带一路”的企业实施产学合作育人,培养面向“一带一路”的工程人才。预期成果: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工程教育国际联盟和工程教育共同体;培养一批认同中国文化、熟悉中国标准的工科留学生;推动具备条件的高校“走出去”,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工程科技人才、工程管理人才和工程教育师资等。

      组别:工科优势高校组□

      综合性高校组□

      地方高校组□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推荐表

      项目名称:实施单位:项目负责人:主管部门: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E-mail:填表日期:

      填表说明

      一、请按表格填写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严谨。二、推荐表为A4复印纸,于左侧装订成册,由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后报送。三、推荐表应明确所在单位在人员、条件、经费、政策等方面的保证措施。

      项目简况

      项目名称对应项目指南编号姓名性别/起止年月民族研究领域邮编电话年年月至月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单位名称项联系方式通讯地址

      目主要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简历负责人

      总人数

      高级

      中级

      初级

      博士后

      博士

      硕士

      参加单位数

      主要项目组成员(不含负责人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职务

      工作单位

      项目中的分工

      签字

      )

      一、项目拟解决的问题和工作目标(不超过1000字)

      二、项目工作基础(与本项目研究与实践相关的前期工作基础,不超过2000字)

      三、项目的改革思路和举措(列明项目研究与实践的主要思路、具体措施、创新点等,建议列出清晰的图表,不超过3000字)

      四、项目计划及预期成果(项目执行的时间表,可考核的项目完成结果,可示范推广的经验等,不超过2000字)

      五、所在单位支持措施(包括条件、经费、人员等方面相关政策和措施)

      六、所在单位推荐意见

      单位负责人签字:(单位公章)年七、专家评审意见月日

      组长签字:年月日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推荐汇总表

      部门负责人签字:

      序号项目名称

      (盖章)

      项目组别对应项目指南编号负责人职称/职务手机号码邮箱

    篇二:新工科六大理念

      新工科建设六个问题导向

      新工科建设的六个问题导向

      新工科建设要坚持问题导向,做到六问:问家产需求建专业,问技术发展改内容,问学校主体推改革,问学生志趣变方法,问内外资源创条件,问国际前沿立标准。一问家产需求建专业学科专业和人材培育种类构造问题是工程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要增强工程科技人材的需求调研,掌握家产发展最新的人材需乞降将来发展方向。要做好增量优化,主动布局新兴工科专业建设。着重专业设置前瞻性,踊跃设置前沿和紧缺学科专业,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兴工科,提早布局培育引领将来技术和家产发展的人材。要做好存量调整,加快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造升级。指引高校联合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学科交错交融的新趋向、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拓展传统学科专业的内涵和建设要点,形成新课程系统,打造传统学科专业的升级版,服务钢铁、石化、机械、轻工、纺织等家产转型升级、向价值链高端发展。要推动学科专业交错交融,增强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材培育。二问技术发展改内容目前,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公司的技术发展日异月新,工程教育一定主动适应。要面向家产需求深入教课内容与课程系统改革。踊跃探究综合性课程、多视角解决问题的课程、交错学科商讨类课程,以学科

      前沿、家产和技术最新发展推动教课内容更新,把内容陈腐、

      1/6

      新工科建设六个问题导向

      轻松易过的“水课”变为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工程教育的全过程。进一步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详细要求,充足发挥工程教育在师资队伍、实践平台、行业共同样方面的优势,宽泛搭建创业孵化

      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专业化创客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创建创新创业教育气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全方向贯串、深层次融入专业教育,着力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建能力。三问学校主体推改革高校是新工科建设的责任主体。“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立项,既是研究课题,要搞清楚新工科的

      内涵与规律,也是实践项目,不可以坐而论道,要付诸人材培育的实践行动之中,更是改革方案,要不断创新人材培育模式和体制系统,激发活力。要增强新工科建设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历史规律来看,每一次工业革命都要求工程教育的内容与模式发生转型。目前生界经济正在加快向以网络信息技术家产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我们一定布局新工科建设,进而获取将来竞争优势。要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优化学科专业构造。高校要做勤学科专业的整体规划,完美学科专业动向调整和自我更新体制,在新工科建设过程中勇敢实践,探究学科专业设置管理的新范式。要以新工科建设为抓手推动学校综合改革。改革只争朝夕,落实重在方寸。高校要发挥基层开创精神,充足利用好“新工科”这块试验田,

      2/6

      新工科建设六个问题导向

      推动人事制度改革,完美适应高校教课岗位特点的内部激励体制,探究高校教师与行业人材双向沟通的体制;紧跟家产改革创新培育模式,增强工学联合、校企合作,让公司直接参加到人材培育全过程。

      四问学生志趣变方法在互联网时代,知识获取已经不存在阻碍,但学习动力、注意力变为了稀缺资源。一定依据学生志趣调整教育教课的方式方法,提升教课效率和效益。要坚持并全面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尊敬学生自主选择,推动高校学分制改革,探究成立与学分制相适应的课程设置、学籍管理、质量监控、查核评论等教课管理制度,方便学生跨专业跨学校进行学分认定与变换,加快管理者本位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要增强教课方法和教课手段的改革。借鉴学习科学的最新研究成就,丰富教课方法,增强师生互动,增强学生的“向学力”。要着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课深度交融。建设一批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教课服务相融通的优良在线开放课程,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课方式方法改革。

      五问内外资源创条件为促使学校发展,一定优化配置校内资源,踊跃获取社会资源,为人材培育创建更好条件。此刻,高校面向社会汇聚优良资源的动力和能力仍是不足。大学是开放的,要把办学视线翻开,推动校企共同、科教共同,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教课资源,主动联系和发掘行业部门、

      3/6

      新工科建设六个问题导向

      科研院所、公司优势资源,踊跃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兼顾安排学生到实务部门、生产一线实习实践。要推行“优秀工程师教育培育计划”实行经验。要推行实行产学合作共同育人项目。要探究成立一批产学研合作示范学院。鼓舞有条件的高校与行业公司、科研院所合作,共建一批国家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学院,以家产发展需求为导向,探究成立产学研合作共同育人长效体制,建设一批共同育人、共建共享的实践基地或工程创新训练中心。六问国际前沿立标准要实现我国工程教育由大到强的根本性转变,从“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实现全面超越,一定站在国际前沿来考量我们的人材培育,成立拥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教育系统。要增强工程人材培育质量标准的研究和建设。要进一步完美中国特点、国际本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要关注世界前沿科技进展和发达国家经济转型战略,如将来将在以下领域展开全面竞争:石墨烯技术、全面破解人脑、重组基因组、会学习的电脑、商用太阳能飞机、智能飞机、永不断止的太空比赛,再如美国正在踊跃推动再工业化,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形成一批新的增添点,特别是实行工业4.0战略,从头建立国家竞争优势。我们要把这些国际前沿转变为我们的培育标准。新工科建设系统要表现“五个增强”

      我们要经过深入综合改革形成新工科发展系统,新工科发展

      4/6

      新工科建设六个问题导向

      系统要充足表现五个增强:第一是增强新工科人材质量的核心定位。新工科建设的核心定位是质量。第二是增强一流工科教育教课的评论导向。我们的评论导向是在各自领域办出特点、办出一流水平。第三是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地区发展的责任担当。既要服务国家战略需要,也要支撑地区发展需求,要有这样的责任担当。第四是要增强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价值追求。新工科建设不是一个观点,而是一项行动,这项行动的价值追求是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第五是增强面向将来和国际先进水平的目标引领。新工科最后要引领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此刻是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不是经济强国,经济强国要靠制造业强国支撑,制造业强国要靠我们现有的制造业和将来的先进制造业来

      支撑。所以,新工科要面向将来,培育面向将来的人材。“六问”最后表此刻“五个增强”上。近期,为推动新工科建设和发展,我们将组建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专家组,供给理论指导和战略咨询;依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面向高校搜集项目,在评审以后正式立项。条件成熟时,考虑增添部分新工科“优秀工程师教育培育计划”专业点,并经过多种形式支持新工科建设。新工科项目不是牌子,不是帽子,而是要确实地在教育教课改革深入上,在提升工程教育人材培育质量上有所表现。建设发展新工科要因时而动,

      5/6

      新工科建设六个问题导向

      “时”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家产革命的历史性交汇,是国家家产发展的新形态,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阶段;同时要返本开新,“本”是中国教育的特点,是中国教育发展的现实、将来和挑战。返本才有根,新工科的“新”要立足新经济的新,要面向目前急需和将来发展培育新工科人材,掌握由来、固守原来、汲取外来、创始将来。有关高校要趁势而为,主动作为、勇于创“新”,进而扎实推动新工科建设,培育一大量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新工科人材,为建设工程教育强国作出贡献,为创新式国家建设供给人材支撑和智力支持。-END-作者:张大良

      6/6

    篇三:新工科六大理念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

      一、新理念选题此类项目应结合工程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国内外工程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分析研究新工科的内涵、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等,提出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理念和思路。1.新工科建设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目标:分析新工科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揭示新工科的内涵、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从国家视角、全球视野和未来角度,提炼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提出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为新工科建设提供指导。内容:新工业革命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工程教育的影响与挑战;新工科的内涵、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提炼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新工科与传统工科、应用理科的关系;新工科的主要范围和划分标准;新工科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工程教育的范式迁移;我国工程教育必须承担的国家责任、全球义务和未来使命,如何贯彻落实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不同类型院校新工科建设的重点、难点和主要任务。预期成果:研究报告、高质量论文、案例集等。2.新经济对工科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目标: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进行分行业、分区域、大规模的行业企业调研,为高校工程专业设

      置和人才培养提供依据和指导。内容:调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基因工程、核技术等新技术和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空天海洋、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产业对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状况及趋势,为新工科专业设置和建设、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需求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建议和发展思路。预期成果:形成结构完整、数据详实的调研报告和咨询报告、专业发展战略、高质量论文等。3.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经验的比较与借鉴目标:从国际比较的视野进行总结分析,为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提供经验和借鉴。内容:分析欧美日等主要发达国家工程教育改革的历史和经验,总结高等教育与历次产业革命互动的规律,特别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的工程教育改革趋势;从工程教育发展的背景、政策、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和专业、课程与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评价体系等维度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国际工程教育发展的规律,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预期成果:研究报告、案例集等。4.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历程与经验分析目标:梳理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总结成功经验,揭示存在问题,分析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政策措施。内容:深入调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实施情况,包括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专业建设、专业认证、CDIO、示范性软件学院和微电子学院等

      前期探索;全面总结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与特色,揭示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规律;分析当前我国工程教育面临的问题,研判发展趋势,研究提出新工科发展的对策建议、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等。预期成果:研究报告、咨询报告、案例集、高质量论文等。二、新结构选题此类项目应面向新经济发展需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传统工科专业进行改造升级,开展新兴工科专业建设的研究与探索等,推动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与组织模式变革。5.面向新经济的工科专业改造升级路径探索与实践目标:满足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需要,推动高新技术与工科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深度融合,探索工科专业改造升级的实施路径。内容:研究分析新经济对传统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探索传统工科专业信息化、数字化改造的途径与方式;探索传统工科专业多学科交叉复合改造的途径与方式;面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探索基于现有工科专业改造升级的新方向、新领域,逐步形成新的课程体系等。预期成果:改造升级一批传统工科专业,提交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系列教材和实施案例等。6.多学科交叉复合的新兴工科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目标:根据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趋势,促进学科交叉与

      跨界整合,推动工科专业之间、工科与其他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育建设新兴工科专业。内容:探索设置面向新技术、新产业以及未来技术的新兴工科专业;制定以多学科交叉为特征的各类新兴工科专业培养方案;重组并优化涵盖各学科基础知识的新工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构建新工科专业的实践创新教育教学体系;研究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工科专业对师资队伍的要求以及实现途径。预期成果:形成若干新兴工科专业的设置论证报告,提交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系列教材和实施案例等。7.理科衍生的新兴工科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目标:以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为目标,探索理科在技术前沿的应用,推动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促进理、工、医等学科交叉发展,孕育产生新兴工科专业。内容:聚焦国家战略和未来产业需求,探究应用理科产生新技术的环境、条件和路径,研究理科与工科之间交叉融合的方式,推动应用理科与环境、医学、材料、能源、通讯、人工智能等领域交叉融合,培育新兴工科领域及其相关专业;根据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确立新兴工科专业的建设目标,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等。预期成果:形成若干由理科衍生的新兴工科专业的设置论证报告,提交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系列教材和实施案例等。8.工科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机制研究与实践

      目标:建立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和动态调整机制,提升工程人才培养对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和支撑能力。内容:研究产业发展特征及其规律,把握产业发展对工程人才要求的动态变化;对专业设置和动态调整机制、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配性进行研究和实践;为建立专业设置及其动态调整机制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建议和方案。预期成果:形成面向产业发展的工科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的体制机制。三、新模式选题此类项目应在总结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CDIO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体制机制改革和大学组织模式创新。9.新工科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目标:进一步推动开放式办学,创新大学组织模式,建立政校企等多主体协同育人模式,推进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改革。内容:争取各种社会资源,吸引多方面参与新工科建设,创新高校与境内外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其他高校及地方政府的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优势互补、项目共建、成果共享、利益共赢的人才培养共同体;结合新经济发展趋势和产业需求,构建多主体参与、产学研融合的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推动大学组织创新,探索建设由校内外多方参与的

      产业化学院等新型组织模式。预期成果:建设一批面向新兴产业领域的产业化学院,如机器人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大数据学院等;建设一批集教育、培训、研发一体的共享型协同育人实践平台;形成有利于社会机构深度参与高校专业培养目标制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质量评价等活动的体制机制等。10.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目标:打破固有学科领域界限,形成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特征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内容:优化学院组织模式,建立跨学科交融的新型机构,为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培养新工科人才提供组织保障;改革课程体系,开设跨学科课程,探索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课程和教学模式;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跨学科项目平台,推进跨学科合作学习等;研究制定多学科交叉融合能力达成的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开展体现学校优势与特色的专业集群建设。预期成果:建设一批满足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的新组织机构;探索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课程体系、师资结构、管理模式等;开设若干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课程。11.新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目标:完善工科人才“创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升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探索建立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内容: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管理制度,加强创新创业通识教育,积极探索设置学科前沿课程、综合性课程、问题导向课程、交叉学科研讨课程;强化毕业设计的创新创业导向;探索“工科+”创业双学位、主辅修制度等多样化培养模式;建设基于工科优势特色的高校创新创业平台,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和创业实践。预期成果:建立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路径,形成以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形成推动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应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体制机制等。12.新工科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目标: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探索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工程教育模式。内容:调研分析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学习目标和方法,总结借鉴国内外高校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与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规划职业发展,允许学生选择专业和自由组合课程;总结借鉴“拔尖计划”等教学改革经验,探索新工科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展示学生天赋特长;研究制定自主设计培养方案和自创专业的标准和程序,建立必要的支撑保障条件;完善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推进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案持续改进。预期成果: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提供基于案例、数据的实践经验等。13.新工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目标:面向产业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需求,探索本研分段衔接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及配套制度体系。内容:分别对本硕博阶段学习目标、课程体系、学习成果评价等进行深入分析,探索相关专业不同阶段的核心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有效衔接,形成多渠道的学生发展路径;建立适应不同培养方案的选课体系,完善不同专业的学分确认机制;探索实施学生自主选择和基于相应准入条件的学生分流方案;针对本研分段连续培养的学生制定合适的培养模式和选课体系等。预期成果:完成研究报告,提供培养模式、选课体系和学分确认机制的方案,并提供相应数据。四、新质量选题此类项目应在完善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基础上,研究制订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教师评价标准和专业评估体系,开展多维度的质量评价等。14.新兴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制目标:制订新兴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内容:立足国际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前沿,研判发达国家工程教育新趋势、新策略,以面向未来和领跑世界为目标追求,组织高校和产业共同研究提出新兴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包括培养规格和基本要求、课程体系、教学规范、师资队伍等内容,作为专业设置、专业建设、教学质量评估的基本遵循。更新完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标准。

      预期成果:一套新兴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及实施方案、项目成果报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新标准等。15.新工科基础课程体系(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目标:构建面向新工科的基础课程体系(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内容:依据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体系进行整合、优化、重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探索如何有效培养工科学生批判性思维、设计思维、工程思维、数字化思维、工程管理思维、工程伦理、跨文化沟通素养等;研究新工科人才应具备的数字化思维与能力,面向非计算机类工科专业开展计算机通识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等。预期成果:形成新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综合改革方案;建设一系列新工科通识课程。16.面向新工科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与实践平台构建目标:构建面向新工科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与实践平台。内容:围绕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安排、经费投入、体制机制、雇主反馈等关键环节开展调查,深入分析我国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现状与问题;推进基于成果导向的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设计评价体系,指导改革实践;征选全国范围内的制造业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建立工程类大学生实习基地,形成校企间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从政策配套、学校体制机制、企业深度

      参与等维度提出相关对策建议。预期成果:形成一批可推广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与实践平台,建立有针对性、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及对策建议报告。17.面向新工科建设的教师发展与评价激励机制探索目标:探索符合工程教育特点的教师任职要求、考核与评价标准、教师发展机制。内容:结合不同类型高校和学科的特点,强化教师工程背景和工程实践能力,对教师的产业经历提出明确要求并积极创造条件,探索与新工科相匹配的师资队伍建设路径,制定实施教师分类评价标准。预期成果:形成新工科师资队伍分类评价标准、激励机制、政策保障及教师发展方案等。18.新型工程教育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目标:推进信息技术与工程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互联网+”环境下工程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工程教育效率和教学效果。内容:探索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学习行为分析和教学持续改进的信息化手段,培养学生数字化思维,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针对新工科领域,建设一批优质在线课程,既服务高校人才培养,也满足企业培训需求;探索工程实践教学中虚拟仿真等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实现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预期成果:开设一系列新工科领域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若干应用虚拟仿真等技术的工程实践教学平台;研制工程教

      育信息化报告;形成与工程教育信息化相配套的共享和交流机制、教学管理平台等。19.新工科专业评价制度研究和探索目标: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推进校内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建立新工科专业评价制度,完善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内容:研究新工科专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面向培养目标达成度的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探索形成新工科专业评价的实施机制,包括完善评价主体、优化评价过程、合理化应用评价结果;完善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等。预期成果:形成新工科专业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实践案例、高质量论文等。五、新体系选题此类项目应分析研究高校分类发展、工程人才分类培养的体系结构,提出推进工程教育办出特色和水平的宏观政策、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等。20.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建设进展和效果研究目标:跟踪总结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建设相关进展和成效。内容:调研分析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建设的计划和实施情况,总结相关经验和实践案例,分析存在问题和障碍,提出相应对策建议。预期成果: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建设进展报告。

      21.综合性高校新工科建设进展和效果研究目标:跟踪总结综合性高校新工科建设相关进展和成效。内容:调研分析综合性高校新工科建设的计划和实施情况,总结相关经验和实践案例,分析存在问题和障碍,提出相应对策建议。预期成果:综合性高校新工科建设进展报告。22.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进展和效果研究目标:跟踪总结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相关进展和成效。内容:调研分析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的计划和实施情况,总结相关经验和实践案例,分析存在问题和障碍,提出相应对策建议。预期成果: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进展报告。23.工科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分类推进新工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目标:充分发挥工科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作用,统筹各领域相关高校,分类推进新工科建设。内容:在全面分析产业需求和技术趋势的基础上,对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和新兴工科专业建设提出建议;探索满足不同人才培养定位的差异化培养方案,修订或制订专业质量标准;组织开展新工科建设的经验交流,提炼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预期成果:工科专业类课程体系、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方案,出版满足新工科建设要求的系列教材,提出分类推进

      新工科建设的政策建议。24.面向“一带一路”的工程教育国际化研究与实践目标: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扎根中国、放眼全球,推进工程教育国际化,提升我国工程教育国际影响力和对国家战略的支撑能力。内容:探索构建“一带一路”工科高校战略联盟,共同打造工程教育共同体,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大学之间在工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全面合作;推动高校与走向“一带一路”的企业实施产学合作育人,培养面向“一带一路”的工程人才。预期成果: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工程教育国际联盟和工程教育共同体;培养一批认同中国文化、熟悉中国标准的工科留学生;推动具备条件的高校“走出去”,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工程科技人才、工程管理人才和工程教育师资等。

      组别:工科优势高校组□

      综合性高校组□

      地方高校组□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推荐表

      项目名称:实施单位:项目负责人:主管部门: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E-mail:填表日期:

      填表说明

      一、请按表格填写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严谨。二、推荐表为A4复印纸,于左侧装订成册,由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后报送。三、推荐表应明确所在单位在人员、条件、经费、政策等方面的保证措施。

      项目简况

      项目名称对应项目指南编号姓名性别/起止年月民族研究领域邮编电话年年月至月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单位名称项联系方式通讯地址

      目主要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简历负责人

      总人数

      高级

      中级

      初级

      博士后

      博士

      硕士

      参加单位数

      主要项目组成员(不含负责人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职务

      工作单位

      项目中的分工

      签字

      )

      一、项目拟解决的问题和工作目标(不超过1000字)

      二、项目工作基础(与本项目研究与实践相关的前期工作基础,不超过2000字)

      三、项目的改革思路和举措(列明项目研究与实践的主要思路、具体措施、创新点等,建议列出清晰的图表,不超过3000字)

      四、项目计划及预期成果(项目执行的时间表,可考核的项目完成结果,可示范推广的经验等,不超过2000字)

      五、所在单位支持措施(包括条件、经费、人员等方面相关政策和措施)

      六、所在单位推荐意见

      单位负责人签字:(单位公章)年七、专家评审意见月日

      组长签字:年月日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推荐汇总表

      部门负责人签字:

      序号项目名称

      (盖章)

      项目组别对应项目指南编号负责人职称/职务手机号码邮箱

    篇四:新工科六大理念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与实践

      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工程教育“三分天下有其一”,地位举足轻重。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共创人类美好未来,工程教育变革创新是全世界高度关注的共同话题。

      二、课程简介(一)课程定位“工程项目管理”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必修课,通过对工程项目管理原理与方法进行教学指导,使学生了解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工程项目建设基本程序、工程项目组织、工程项目招投标、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管理规划和组织协调等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及相关措施手段,使学生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必要素质。(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本专业学生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主要学习材料科学知识,对工程项目的接触比较少,对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及技术措施的理解比较缺乏,单纯的按照教材上课时,学生掌握程度不理想。2.学生缺乏工程实践,不能很好地理解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及方法,缺乏感性认识,学生难以融入课堂,学生课堂参与度较差。3.传统教学方法只是采用PPT教学展示,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学习没有兴趣,难以吸引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老师上课后就与学生分开,基本到下节课才能再见面,缺乏师生的互动交流,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三、改革内容及措施(一)带着“新工科”的思想进行教学1.教学新理念。新工科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

      产业变革及国家战略实施的重大行动计划。“新工科”是世界高等工程教育领域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中国工程教育在新时代新作为的重要发力点。

      2.教学新思路。产业竞争力是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的基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加速发展,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工程类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是为了学生毕业后能用所学知识为社会发展服务,所以人才培养必须服务社会发展,结合社会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1.教学新方式。加强与学生的课堂互动,课件上多采用问题式教学,提出问题与学生共同讨论,或者根据需要安排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例如在讲解到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时,提出影响工程项目进度有哪些因素、调整工程项目进度的方法有哪些、如何控制项目进度等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注意力转到问题上来。2.教学新措施。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融入工程案例,根据学生的需要、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及工程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题参与度。如讲到工程质量管理时,给同学们介绍社会上最新发生的工程质量事故,播放现场照片或视频,从视觉上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三)采用现代互联网技术教学1.采用“雨课堂”平台进行教学。“雨课堂”平台为现代化教学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手段,提前在雨课堂上发布下次课的预习内容及要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查阅资料和思考总结,课堂上利用雨课堂的随机点名功能抽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同学们还可以通过雨课堂参与教学,在“雨课堂”上浏览学习老师的课件,老师利用“雨课堂”备课时插入问题和习题,学生可以通过“雨课堂”平台进行答题,老师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答题准确率,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讲解。

      2.通过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平台”进行教学。学校拥有专业的“教学质量管理平台”,供老师开展备课、发布作业、批改作业及发布教学问卷等,通过学生的评教,老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认为的重难点进行额外辅导,及时为学生答疑,学校教务管理机构也可以及时了解老师上课及学生学习情况,及时监督管理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四)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考核既是為了检验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掌握情况,帮助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与技巧;同时也是为了对学生的学习作出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并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逐步适应学科课程的特点,最终起到夯实基础、强化能力的作用。根据课程目标、内容和特点,采取闭卷考试(60%)以及过程考核(40%)(考勤、课堂表现、习题、读书报告等)两个部分。其中理论考试分数占该门课程最终成绩的60%,考试试题类型包括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加强案例题的考核,提高学生理论应用的能力。过程考核分数占该门课程的最终成绩的40%,包括25%的考勤、25%的课堂表现、20%的作业、30%的读书报告等,以督促学生多参与课堂互动,及时完成课后作业,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五)加强课程评价和持续改进监督课程结束后由任课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评价,重点评价考核结果与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考核数据,通过数据评估教学过程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而分析对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对薄弱项进行原因分析并找出具体措施用于下一轮上课持续改进。四、结语工程科技改变世界,工程教育领跑创新,“新工科”教育指导思想下,加强优秀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作为老师必须紧密结合国家最新政策进行教学,指导和引导学生往国家政策靠拢,紧密联系工程实际,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理论联

      系实际能力,强化学生“新工科”意识,促进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能为社会发展有效服务的复合型优秀工程科技人才。

    篇五:新工科六大理念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

      一、新理念选题此类项目应结合工程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国内外工程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分析研究新工科的内涵、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等,提出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理念和思路。1.新工科建设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目标:分析新工科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揭示新工科的内涵、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从国家视角、全球视野和未来角度,提炼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提出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为新工科建设提供指导。内容:新工业革命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工程教育的影响与挑战;新工科的内涵、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提炼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新工科与传统工科、应用理科的关系;新工科的主要范围和划分标准;新工科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工程教育的范式迁移;我国工程教育必须承担的国家责任、全球义务和未来使命,如何贯彻落实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不同类型院校新工科建设的重点、难点和主要任务。预期成果:研究报告、高质量论文、案例集等。2.新经济对工科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目标: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进行分行业、分区域、大规模的行业企业调研,为高校工程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提供依据和指导。

      1

      内容:调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基因工程、核技术等新技术和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空天海洋、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产业对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状况及趋势,为新工科专业设置和建设、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需求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建议和发展思路。

      预期成果:形成结构完整、数据详实的调研报告和咨询报告、专业发展战略、高质量论文等。

      3.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经验的比较与借鉴目标:从国际比较的视野进行总结分析,为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提供经验和借鉴。内容:分析欧美日等主要发达国家工程教育改革的历史和经验,总结高等教育与历次产业革命互动的规律,特别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的工程教育改革趋势;从工程教育发展的背景、政策、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和专业、课程与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评价体系等维度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国际工程教育发展的规律,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预期成果:研究报告、案例集等。4.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历程与经验分析目标:梳理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总结成功经验,揭示存在问题,分析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政策措施。内容:深入调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实施情况,包括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专业建设、专业认证、CDIO、示范性软件学院和微电子学院等前期探索;全面总结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与特色,

      2

      揭示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规律;分析当前我国工程教育面临的问题,研判发展趋势,研究提出新工科发展的对策建议、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等。

      预期成果:研究报告、咨询报告、案例集、高质量论文等。

      二、新结构选题此类项目应面向新经济发展需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传统工科专业进行改造升级,开展新兴工科专业建设的研究与探索等,推动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与组织模式变革。5.面向新经济的工科专业改造升级路径探索与实践目标:满足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需要,推动高新技术与工科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深度融合,探索工科专业改造升级的实施路径。内容:研究分析新经济对传统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探索传统工科专业信息化、数字化改造的途径与方式;探索传统工科专业多学科交叉复合改造的途径与方式;面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探索基于现有工科专业改造升级的新方向、新领域,逐步形成新的课程体系等。预期成果:改造升级一批传统工科专业,提交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系列教材和实施案例等。6.多学科交叉复合的新兴工科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目标:根据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趋势,促进学科交叉与跨界整合,推动工科专业之间、工科与其他学科专业交叉融

      3

      合,培育建设新兴工科专业。内容:探索设置面向新技术、新产业以及未来技术的新

      兴工科专业;制定以多学科交叉为特征的各类新兴工科专业培养方案;重组并优化涵盖各学科基础知识的新工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构建新工科专业的实践创新教育教学体系;研究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工科专业对师资队伍的要求以及实现途径。

      预期成果:形成若干新兴工科专业的设置论证报告,提交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系列教材和实施案例等。

      7.理科衍生的新兴工科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目标:以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为目标,探索理科在技术前沿的应用,推动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促进理、工、医等学科交叉发展,孕育产生新兴工科专业。内容:聚焦国家战略和未来产业需求,探究应用理科产生新技术的环境、条件和路径,研究理科与工科之间交叉融合的方式,推动应用理科与环境、医学、材料、能源、通讯、人工智能等领域交叉融合,培育新兴工科领域及其相关专业;根据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确立新兴工科专业的建设目标,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等。预期成果:形成若干由理科衍生的新兴工科专业的设置论证报告,提交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系列教材和实施案例等。8.工科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机制研究与实践目标:建立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和动态调整机

      4

      制,提升工程人才培养对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和支撑能力。

      内容:研究产业发展特征及其规律,把握产业发展对工程人才要求的动态变化;对专业设置和动态调整机制、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配性进行研究和实践;为建立专业设置及其动态调整机制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建议和方案。

      预期成果:形成面向产业发展的工科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的体制机制。

      三、新模式选题此类项目应在总结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CDIO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体制机制改革和大学组织模式创新。9.新工科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目标:进一步推动开放式办学,创新大学组织模式,建立政校企等多主体协同育人模式,推进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改革。内容:争取各种社会资源,吸引多方面参与新工科建设,创新高校与境内外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其他高校及地方政府的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优势互补、项目共建、成果共享、利益共赢的人才培养共同体;结合新经济发展趋势和产业需求,构建多主体参与、产学研融合的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推动大学组织创新,探索建设由校内外多方参与的产业化学院等新型组织模式。

    篇六:新工科六大理念

      “新工科”:“大国制造”现实可期

      2015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八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这系列节目从大勇不惧、大巧破难、大道无疆、大任担当等层面,讲述了来自24个不同行业的当代中国工匠的人生故事。这些“大国工匠”凭借他们非凡的职业绝技,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传奇。

      “大国工匠”的背后是我国多年来累积的实践人才不足、高技能人才缺乏、中国制造2025面临重大挑战等问题,在此背景之下,“新工科”应运而生。

      “大业欲成,人才为重。”2018年3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有612个项目名列“新工科”名单。该通知的正式公布,对于高校来说,意味着备受关注的“新工科”建设开始进入实施阶段;对于高考生来说,意味着有些“新工科”专业会成为今后报考竞争较为激烈的热门专业。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指出:“我们正在推行‘新工科’,这个口号现在已经叫响了,下一步怎么推进,要把一些难点问题解决好。教材建设、教师素质、体系融合、基地建设,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中国的工科教育前景很广阔。我们要努力提高工科教育的质量,

      1/6

      打造好培养‘大国工匠’的摇篮。”1.“新工科”的研究内容工业是立国之本,当前世界已经跨入第四次工业革命。互联

      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工业一体化将是未来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新工科”的本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什么是创新型人才?理科是研究自然之理的科学,工科是运用自然之理的科学,“新工科”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伟大的工程师——应用自然之理进行伟大创新的人。

      在教育部发布的文件中,“新工科”的主要研究内容被归纳为“五个新”,即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学科专业的新结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教育教学的新质量、分类发展的新体系。

      2.“新工科”与传统工科的区别相对于传统的工科人才,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他们不仅要在某一学科上研究精深,还应具有“学科交叉融合”的特征;他们不仅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现有的问题,还有能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以应对未来发展出现的问题,对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起到引领作用;他们不仅在技术上表现优秀,还懂得经济、社会和管理知识,兼具良好的人文素养。与传统工科相比,“新工科”更强调学科的实用性、交叉性与

      2/6

      综合性,尤其注重信息通讯、电子控制、软件设计等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的紧密结合。

      3.“新工科”的未来就业前景目前迅猛发展的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大健康等新经济领域都出现人才供给不足现象,暴露出我国工程教育与新兴产业、新经济发展有所脱节的问题。“缺人才”不只发生在现在,还会发生在未来。据相关数据显示,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电力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材料将成为人才缺口最大的几个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会达到750万人。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950万人,电力装备的人才缺口也将达到909万人。4.与“新工科”相关的专业“新工科”的外部表现形式是新专业。2017年2月14日,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列出了“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10个领域榜上有名。从目前国内大学的专业设置情况来看,电子技术类、计算机

      3/6

      技术、网络与信息工程、安全工程、新能源、功能材料、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专业将被纳入“新工科”的范畴。

      目前普遍被看好的面向“新工科”的专业大类如下:(1)大数据类大数据是众多学科与统计学交叉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面对海量的数据,人们需要对含有信息的数据进行专业化的处理。大数据涉及数据挖掘、云计算等与数学、计算机、统计学相关的学科知识,它的使用范围几乎覆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大数据本质上是高科技的产物,它使人类对数据的挖掘和利用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2)云计算类云计算是指“超级计算集群”通过网络输送各种计算机服务及数据。“超级计算集群”云计算的出现,使原本需要自己购买硬件服务器并自行搭建开通门户网站的客户只要支付包月费用,就可以拥有自己的网站门户,由此云计算的应用前景相当广阔。云计算的专业基础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机械自动化等学科相关。(3)人工智能类人工智能主要是研究、开发机器来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它是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一门新技术科学。它是许多高新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人工智能类专

      4/6

      业包括智能、通讯、数据、心理、哲学等众多学科,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

      (4)基因工程类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的复杂技术——能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在受体细胞内实现复制、转录、翻译、表达。基因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综合发展基础上产生的一门崭新的生物技术科学。(5)核技术类核技术通常包括核能技术、核动力技术、同位素技术、辐射技术、核燃料技术、核辐射防护技术等领域。我国核工业已经从适度发展迈向积极发展,并力争到2020年将核电在电力装机容量的比重提高到5%;而相比世界平均水平已接近20%的现状,更说明中国在此方面发展的前景不可估量。(6)光电信息科学與工程类该类专业是将原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科学、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光电信息工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五个专业统一修订后而成的,毕业生可从事光学工程、光通信、图像与信息处理等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以及相关领域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科技开发与应用、运行管理等工作。(7)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类

      5/6

      随着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材料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高新技术与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相互交叉、渗透、融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当代的设计制造技术致力于运用先进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以实现产品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

      6/6

    篇七:新工科六大理念

      新工科建设的理念及实践路向研究:来自大国工匠精神的启示

      张士辉;王稳东

      【期刊名称】《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18)001【摘要】新工科是工程教育在新经济时代主动适应社会、转变自身发展理念的主要举措.在学校领域,新工科建设要从学科专业结构、教育教学理念、学科专业建设、实践创新平台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来展开.具体而言,新内涵、新结构、新素养是新工科建设的核心理念.大国工匠精神与新工科建设具有内在的相通性,能为新工科建设提供思想和精神引领,体现在实践层面,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一是要重新审视教育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二是正确处理好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三是面向新产业展开理论研究.【总页数】5页(P38-42)【作者】张士辉;王稳东【作者单位】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甘肃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20【相关文献】1.汇文怀理博学成美——汇文教育理念及实践体系的建设研究[J],郑智学;倪彦鹏2.校企合作、工匠精神培育和院校治理的理论与实践\r——首届(2018)\"大国高职

      教育\"博士论坛会议综述[J],孔巧丽3.校企合作、工匠精神培育和院校治理的理论与实践——首届(2018)“大国高职教育”博士论坛会议综述[J],孔巧丽;4.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校园文化的实践路向——以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苗笛;吴琼5.基于STEM教育的高职新工科建设发展路向研究[J],宋庭新;王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八:新工科六大理念

      新工科建设的六个问题导向

      新工科建设要坚持问题导向,做到六问:问产业需求建专业,问技术发展改内容,问学校主体推改革,问学生志趣变方法,问内外资源创条件,问国际前沿立标准。一问产业需求建专业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问题是工程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要加强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调研,掌握产业发展最新的人才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要做好增量优化,主动布局新兴工科专业建设。注重专业设置前瞻性,积极设置前沿和紧缺学科专业,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兴工科,提前布局培养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人才。要做好存量调整,加快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造升级。引导高校结合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学科交叉融合的新趋势、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拓展传统学科专业的内涵和建设重点,形成新课程体系,打造传统学科专业的升级版,服务钢铁、石化、机械、轻工、纺织等产业转型升级、向价值链高端发展。要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加强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二问技术发展改内容当前,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背景下,企业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工程教育必须主动适应。要面向产业需求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积极探索综合性课程、多视角解决问题的课程、交叉学科研讨类课程,以学科前沿、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推动教学内容更新,把内容陈旧、

      轻松易过的“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工程教育的全过程。进一步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要求,充分发挥工程教育在师资队伍、实践平台、行业协同等方面的优势,广泛搭建创业孵化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专业化创客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氛围,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贯穿、深层次融入专业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三问学校主体推改革高校是新工科建设的责任主体。“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立项,既是研究课题,要搞清楚新工科的内涵与规律,也是实践项目,不能坐而论道,要付诸人才培养的实践行动之中,更是改革方案,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体制,激发活力。要增强新工科建设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历史规律来看,每一次工业革命都要求工程教育的内容与模式发生转型。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我们必须布局新工科建设,从而获得未来竞争优势。要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高校要做好学科专业的整体规划,完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和自我更新机制,在新工科建设过程中大胆实践,探索学科专业设置管理的新范式。要以新工科建设为抓手推进学校综合改革。改革只争朝夕,落实重在方寸。高校要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充分利用好“新工科”这块试验田,

      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适应高校教学岗位特点的内部激励机制,探索高校教师与行业人才双向交流的机制;紧跟产业变革创新培养模式,强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让企业直接参与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四问学生志趣变方法在互联网时代,知识获得已经不存在障碍,但学习动力、注意力变成了稀缺资源。必须根据学生志趣调整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要坚持并全面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尊重学生自主选择,推进高校学分制改革,探索建立与学分制相适应的课程设置、学籍管理、质量监控、考核评价等教学管理制度,方便学生跨专业跨学校进行学分认定与转换,加快管理者本位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要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借鉴学习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丰富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增强学生的“向学力”。要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设一批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方法变革。五问内外资源创条件为促进学校发展,必须优化配置校内资源,积极获取社会资源,为人才培养创造更好条件。现在,高校面向社会汇聚优质资源的动力和能力还是不足。大学是开放的,要把办学视野打开,推进校企协同、科教协同,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教学资源,主动联系和挖掘行业部门、

      科研院所、企业优势资源,积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统筹安排学生到实务部门、生产一线实习实践。要推广“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经验。要推广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要探索建立一批产学研合作示范学院。鼓励有条件的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共建一批国家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学院,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建设一批协同育人、共建共享的实践基地或工程创新训练中心。六问国际前沿立标准要实现我国工程教育由大到强的根本性转变,从“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实现全面超越,必须站在国际前沿来考量我们的人才培养,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教育体系。要加强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研究和建设。要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要关注世界前沿科技进展和发达国家经济转型战略,如未来将在以下领域开展全面竞争:石墨烯技术、全面破解人脑、重组基因组、会学习的电脑、商用太阳能飞机、智能飞机、永不停止的太空竞赛,再如美国正在积极推动再工业化,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特别是实施工业战略,重新树立国家竞争优势。我们要把这些国际前沿转化成我们的培养标准。新工科建设体系要体现“五个强化”我们要通过深化综合改革形成新工科发展体系,新工科发展

      体系要充分体现五个强化:第一是强化新工科人才质量的核心定位。新工科建设的核心定位是质量。第二是强化一流工科教育教学的评价导向。我们的评价导向是在各自领域办出特色、办出一流水平。第三是强化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责任担当。既要服务国家战略需要,也要支撑区域发展需求,要有这样的责任担当。第四是要强化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价值追求。新工科建设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项行动,这项行动的价值追求是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第五是强化面向未来和国际先进水平的目标引领。新工科最终要引领国际先进水平。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不是经济强国,经济强国要靠制造业强国支撑,制造业强国要靠我们现有的制造业和未来的先进制造业来支撑。因此,新工科要面向未来,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六问”最终体现在“五个强化”上。近期,为推动新工科建设和发展,我们将组建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专家组,提供理论指导和战略咨询;根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面向高校征集项目,在评审之后正式立项。条件成熟时,考虑增加部分新工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点,并通过多种形式支持新工科建设。新工科项目不是牌子,不是帽子,而是要切实地在教育教学改革深化上,在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上有所体现。建设发展新工科要因时而动,

      “时”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性交汇,是国家产业发展的新形态,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阶段;同时要返本开新,“本”是中国教育的特色,是中国教育发展的现实、未来和挑战。返本才有根,新工科的“新”要立足新经济的新,要面向当前急需和未来发展培养新工科人才,把握由来、坚守本来、吸收外来、开创未来。相关高校要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勇于创“新”,从而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培养一大批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新工科人才,为建设工程教育强国作出贡献,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END-作者:张大良

    篇九:新工科六大理念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建设与

      改革探讨

      高等教育处于整个教育体系的最顶端,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作为传统工科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中国部分经济发达省市地区已经实现了从精英高等教育向普及高等教育的跨越,经济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普及使得高等教育的改革需求极为迫切。一方面,高等教育大众化给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新问题和新需求;另一方面,绿色建筑、智能建筑、智慧城市等理念的不断涌现,以及装配式建筑、BIM等新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广泛推广,使土木工程领域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和新机遇,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新兴工程科技人才作为支撑。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要求“新工科研究和实践需围绕工程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来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是新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型工科人才是支撑实现国家战略和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人力保障,高校人才培养要向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转型。

      一、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必要性与迫切性目前,在新工科建设、人工智能发展、装配工业化、信息化

      (BIM技术、大数据)等大环境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行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如专业教学体系结构滞后于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理论的发展,先进的BIM、装配式建筑、结构检测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现有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未能充分体现;专业培养规格不符合行业层次化、特色化的人才需求结构,基于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和“重构件,轻整体”的弊端,不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理念落后于行业综合化、产业化的发展,教学模式和手段偏传统,未能融合行业智能化、信息化、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上述问题导致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欠缺,与行业快速发展的工程实际需求相脱节。应该说,土木工程专业建设改革已势在必行。

      (一)学校管理模式转变的需要土木工程专业的建设与改革要紧密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这一中心来展开。学校各级管理部门是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关键所在,学校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方案的实施应符合这一中心主题的需要,要调动全体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服务意识,激发办学活力,转变传统化、行政化的管理理念。部分学校在管理模式上尝试将权力与职能下放,推行二级管理体制改革,充分调动二级学院的积极性,以切实提高办学效率和教育质量。二级学院在人事制度、财务制度和教育教学资源及配套设施等方面获

      得自主权,将为专业建设与改革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和发展驱动力。

      (二)“新工科”建设的需要工程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是当前社会产业升级与发展,以及高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必然要求。随着建筑业现代化、产业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装配式、绿色环保、智能与智慧等新型建筑不断涌现,人工智能、BIM及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促使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学科导向”转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从传统的知识型、研究型人才转向重能力的应用型新工科人才。“新工科”的核心定位是人才质量。土木工程专业应重视人才培养与建筑行业的紧密联系,面向行业现在和未来的发展需要,确立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体系;应充分利用学校以及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转变为以获取实际经验和实践能力为主的创新性实践教育。(三)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制度是通过制定国际工程教育标准,使各协议签约国在人才培养标准上有据可依,并能从各国实际出发提出自己的标准,保证人才培养标准的协调、统一,进而达到实质等效。西方国家的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发展得比较早,也比较完善。2013年6月19日,《华盛顿协议》接纳中国为该协议签约成

      员;2016年6月2日,《华盛顿协议》全会全票通过中国的转正申请。然而,要实现中国工程教育由大到强的根本性转变,完善具有中国特色,且能达到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还任重而道远。土木工程专业要加快专业建设和改革,以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要加快工程教育改革与创新,培养造就一大批多样化、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以支撑产业的转型升级。工程教育认证不仅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有利于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接轨,更有利于专业建设的推进和“新工科”理念的落实。

      (四)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毕业去向更加多元化,高等教育应引导学生就业、提高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和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高校与企业单位之间应建立信息畅通机制,做到信息高效互通,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掌握企业人才需求动向。如PPP项目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迫切。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更需要掌握融资、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学校应结合社会需求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学科融合,及时增补工程前沿相关知识,使人才培养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就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而言,应结合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的定位,在推进土木工程专业建设与改革中,构建科学、全面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培育具有较强社会竞争力的优秀专业人才。二、专业建设与改革实践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产业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进程不断加快,迫切需要训练有素且综合能力强的土木工程专业高级技术人才。因此,高等教育应更加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新工科”人才。土木工程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工科专业,应主动适应当下社会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的发展,加快推进“新工科”建设。

      (一)基于“新工科”理念,采用新思维、新方式,做好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规划,重塑人才培养质量观

      当前,土木工程领域急需掌握先进技术,具备良好工程实践能力,拥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复合人才。但目前教学模式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和“重构件,轻整体”的弊端,工程实训不足,以致学生工程经验欠缺,与企业岗位需求严重脱节。为此,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规划要结合建筑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等需求,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树立为工程项目整体服务的观念,将学生培养为掌握新技术的应用型“新工科”人才。以应用型人才为导向,土木工程专业要落实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新理念,引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校企共育等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推进全过程综合性工程实训教学。

      (二)加强教师工程实践继续教育,建设以“双师型”为主导的师资队伍,确保师资队伍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土木工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新工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富有实践经验的优秀师资队伍。专业建设除了要求对师资队伍的数量与结构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外,更应重视教师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的不断提升与突破。应制定高校教师专项培训计划和考核机制,支持教师到知名高校进行学术交流或访问,鼓励教师到大型企业建设一线进行工程锻炼,切实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长效发展机制。校企合作是教师工程实践继续教育的有效模式,教师能从中及时获取行业的新技术和新知识,更准确地把握行业发展新动态;通过校企联合开发项目,共建工程中心或工作室,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和教师共同参与理论课、实践课的设计和实训指导,以达到充实和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此外,高校还应形成长效的管理制度,定期聘请国内外知名高校学术带头人和大中型企业知名专家进校举办新技术讲座,以及开展项目研究、工程实践开发指导等工作。

      (三)針对现有专业知识体系与行业综合化、产业化发展趋势脱节的问题,重视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推进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

      建筑信息化是建筑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目标。随着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的不断涌现,建筑企业急需具备BIM、装配式建筑、结构检测等新技术的应用型人才。然而,当前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知识体系的先进性与引领性不足,课程内

      容更新往往滞后于行业技术的发展,所培育的人才工程观念落后、实践能力不强、创新意识淡薄。因此,土木工程专业应大力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加强前沿知识体系和学科交叉知识体系的建设,加强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土木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等相关理论课程建设,加快专业主干课与建筑工业化新技术的结合。与此同时,随着建筑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不断发展,智能建筑、智慧建筑、新型检测技术等的出现,迫切需要将土木工程专业、电子专业、计算机专业、信息专业等知识交叉融合,传统土木工程专业知识已难以适应建筑业的需求。应利用BIM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等信息化手段,运用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和混合式等教学方式与手段,以3D网络环境、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构建多维度视觉空间教学体系,建立立体课堂,使土木工程专业在“新工科”建设中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四)完善校内实训平台和校外企业实训基地的建设,重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新工科”工程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土木工程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应用工程学科之一,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应更加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结果表明:在专业新知识的掌握和新技术的应用上的欠缺和迟缓是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完善

      是人才培养实践性、实用性和时效性的重要保证。一方面,要充分保障校内实训教学,土木工程专业建设应引进BIM信息化、新型装配式建筑和结构检测新技术的实践平台;另一方面,要建立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开展连续的企业生产性实训教学,使新知识和新技术能快速、直接进入实践教学。此外,创新实践课程体系,要全面梳理优化已有的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突出学生专业工程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中强化师生互动,切实保障实训效果。

      (五)改革并完善学科竞赛机制,以学科竞赛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科竞赛是整合课内外实践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创造激情的重要途径,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和实践能力。目前,土木工程领域有许多有广泛影响力的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例如:全国大学生结构创新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周培源力学竞赛、全国基础力学竞赛、江苏省力学竞赛、江苏省高校测绘技能大赛、华东区大学生CAD应用技能竞赛等。此类学科竞赛可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实践能力培养机会,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利用专业优势服务社会的意识。通过学科竞赛,强化实践教学,增强竞赛内容与课堂教学更深层次的融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此外,应进一步深化学科竞赛机制的改革,提升校园科技文化内涵,为不同专业学生的合作与学科交流提供良好平台;充分利用校内外综合实践实训平台,践行“重在

      参与”的理念,让学科竞赛惠及更多师生,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

      (六)推动“互联网+科普”行动,构建网络资源共享的慕课和优质在线开放课程,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的,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加大教研教改力度。全面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坚持教改与教研相结合的原则,大力推进“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制度等的改革与创新。在互联网时代,大力推动“互联网+科普”行动计划和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强化互联网思维,促进土木工程专业优质教育资源的应用与共享,构建一批以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网络资源共享课程、微课程和慕课课程等为代表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如,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目前已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土木工程现场施工技术、BIM技术理论与应用等5门课程,获得2018年东南大学校级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加速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

      三、结语高等教育大众化给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问题、新需求和新目标,本文详细阐述了土木工程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出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具体实践措施。在新工科建设、人工智能、装配工业化、互联网信息化等形势下,找准土木

      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合理规划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强化企业生产性实训教学,以培养高质量的新工科人才,填补行业人才需求缺口。土木工程专业应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土木工程师”为目标,以应用型人才所需的知識、能力和素质结构细化人才培养规格,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无缝对接建筑产业转型发展需求,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现代化水平。

    篇十:新工科六大理念

      “互联网+”智能引领“新工科”教学课件设计制作理念及

      应用

      在“互联网+”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发挥自身优势,基于“互联网+现代教育”,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1][2][3]。目前,“智能技术”、“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新兴领域促进了个性化教育与学习形式就是基于网络教育与学习[4]。在网络教育与学习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过程设计者、在线学习指导者,教学课件则是开展教育教学关键因子。课件(Courseware)是指具有高效教学功能多媒体软件集成,是教师日常教学过程必不可少部分,通过“教师―学生―多媒体”交互式教学形式辅助并强化课堂教学过程,实现有效教学。

      在我国高等教育与学科发展体系中,工科门类全国75所高校188个学科跻身“双一流”建设名单,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入选“双一流”高校数量最多。2019年统计数据显示,工科本科在校生538万人,毕业生123万人,专业布点17037个,工科在校生约占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三分之一[5],由此可见大学工科专业发展尤为重要。基于此,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通知》,希望各类高校开展“新工科”教育教学研究实践活动,以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培养更多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目前,针对“新工科”(EmergingEngineeringEducation,3E)没有明确定义,笔者认为3E更加强调工程学科应用性与交叉性,尤其注重互联网、大数据、生物技术、新能源等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紧密结合,从而培养大学生解决复杂工程科学问题技能与能力[6]。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绿色经济等成为人们生活主旋律,同时也产生了新复杂环境问题,并且对环境污染控制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多学科交叉与发展为有效解决复杂环境问题与构建新工艺注入了新鲜血液。在该背景下,为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创新,高等院校作为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主阵地,在“复旦共识”、“天大行动”等新工科建设研讨会基础上,面向新工科背景多学科交叉驱动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迫在眉睫[7][8][9],必须构建“新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

      当前,如何让“互联网+”智能引领“新工科”高效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领域亟待解决问题。作为一名普通大学专业课教师,如何实现这一过程?传授知识辅助手段――课件就成为该过程核心因子。“互联网+”智能驱动教学领域产生了“雨课堂”、“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新教育、教学手段与方式[10]。然而,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课件制作思路与质量都将影响我们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质量。尤其对于基于信息技术网上平台、MOOC教学影响显著。

      环境工程作为“新工科”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大力整治环境污染问题、恢复蓝天绿水背景下,为“新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提出了新要求[11][1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我国西部地区拥有环境工程国家重点学科院校,为我国西部地区培养了大批环境工程领域人才。在国家“新工科”计划实施背景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新型环境工程”专业发展将为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环境保护工程技术提供智力支撑与人才保障。为了有效实现该过程,基于长期教学实践,我凝练、设计出基于“1个中心+2种途径+8个策略”课件设计制作思路(见图2),强化并

      第1页

      实现有效教学过程,为“新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保驾护航。

      一、重点突出

      课件是教学重要辅助手段、课件在制作过程中要重点突出。每节课课件是本节课知识点体现,并不是将教材上内容完全拷贝在多媒体课件中,而是要经过任课教师理解、加工,将深奥难解知识点用简单通俗语言或图形表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与识记。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就要对重点内容进行深入剖析与加工。

      二、图文结合

      制作课件应该图文结合,常用软件有PowerPoint、Authorware、Director与FLASH等。Authorware是基于图标多媒体创作工具。PowerPoint使用最多、最容易掌握。一张幻灯片不能全部是文字,也不能全部是图形,应该图文并茂、文字不宜过多,过多文字在视觉上会产生困倦感,降低学生学习兴趣与注意力集中程度。

      三、简洁清晰

      课件制作应该简洁清晰,尤其是一节课中最后一张片子设计与制作尤为重要,同时也是难点,

      这也是课件制作体现艺术性地方。例如,微生物生长繁殖部分课件制作,总结部分简洁清晰,将

      本节课主要内容用“一个生长过程,三种繁殖方式,四种测定方法,四个生长时期”共24个字

      进行总结,并配以具有逻辑关系动画展示(见图3)。总结部分采用有限字数口诀展示是一种好

      方法。这样,学生下课后可能不记得具体讲授内容,但是只要将这张片子理解加记忆了,就会对

      后面复习起到提纲挈领作用,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点。

      四、教学用具合理运用

      课件制作应该结合教学用具使用,例如在环境工程微生物课程讲解中,可以将微生物培养接种物试管或培养皿带到课堂,有利于学生直观看到微生物菌落形态与培养基特征,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后面讲授培养基或培养基制作实验起到抛砖引玉作用。另外,智能教学用具发展为我们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清华大学研发“雨课堂”就是其中高效现代教学用具(见图4)。通过线上互动、提问与回答问题,教师可以实时监测了解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学生也可以给老师反馈,实现师生有效互动,强化了有效教学过程。

      五、巧用动画

      在教学课件制作过程中,可以借助网络GIF动画体现讲授内容,使得课件内容生动有趣,以提高学生听课积极性与专注度。百度图片库中有大量动态图可以利用。另外,国外网站GIF图更加丰富。例如,可以在查找部分输入“细菌.GIF”,就会显示众多细菌动态图片,然后将图像保存为GIF格式,插入需要PPT中。同时,可以使用动画加语音方式,增加音效过程,使课件更加生动,从而提高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在这里需要注意,课件制作中不是动画越多、效果越好,任课教师应该做到适度。笔者建议,针对某些枯燥知识点,要是能结合动画进行讲授展示,教学效果会显著提升。

    篇十一:新工科六大理念

    P>  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

      一、新理念选题此类项目应结合工程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国内外工程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分析研究新工科的内涵、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等,提出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理念和思路。1.新工科建设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目标:分析新工科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揭示新工科的内涵、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从国家视角、全球视野和未来角度,提炼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提出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为新工科建设提供指导。内容:新工业革命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工程教育的影响与挑战;新工科的内涵、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提炼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新工科与传统工科、应用理科的关系;新工科的主要范围和划分标准;新工科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工程教育的范式迁移;我国工程教育必须承担的国家责任、全球义务和未来使命,如何贯彻落实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不同类型院校新工科建设的重点、难点和主要任务。预期成果:研究报告、高质量论文、案例集等。2.新经济对工科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目标: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进行分行业、分区域、大规模的行业企业调研,为高校工程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提供依据和指导。内容:调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基因工程、核技术等新技术和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空天海洋、生物医药、新材

      1

      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

      料、新能源等新产业对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状况及趋势,为新工科专业设置和建设、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需求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建议和发展思路。

      预期成果:形成结构完整、数据详实的调研报告和咨询报告、专业发展战略、高质量论文等。

      3.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经验的比较与借鉴目标:从国际比较的视野进行总结分析,为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提供经验和借鉴。内容:分析欧美日等主要发达国家工程教育改革的历史和经验,总结高等教育与历次产业革命互动的规律,特别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的工程教育改革趋势;从工程教育发展的背景、政策、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和专业、课程与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评价体系等维度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国际工程教育发展的规律,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预期成果:研究报告、案例集等。4.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历程与经验分析目标:梳理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总结成功经验,揭示存在问题,分析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政策措施。内容:深入调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实施情况,包括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专业建设、专业认证、CDIO、示范性软件学院和微电子学院等前期探索;全面总结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与特色,揭示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规律;分析当前我国工程教育面临的问题,研判发展趋势,研究提出新工科发展的对策建议、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等。预期成果:研究报告、咨询报告、案例集、高质量论文等。二、新结构选题此类项目应面向新经济发展需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传统工科

      2

      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

      专业进行改造升级,开展新兴工科专业建设的研究与探索等,推动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与组织模式变革。

      5.面向新经济的工科专业改造升级路径探索与实践目标:满足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需要,推动高新技术与工科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深度融合,探索工科专业改造升级的实施路径。内容:研究分析新经济对传统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探索传统工科专业信息化、数字化改造的途径与方式;探索传统工科专业多学科交叉复合改造的途径与方式;面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探索基于现有工科专业改造升级的新方向、新领域,逐步形成新的课程体系等。预期成果:改造升级一批传统工科专业,提交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系列教材和实施案例等。6.多学科交叉复合的新兴工科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目标:根据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趋势,促进学科交叉与跨界整合,推动工科专业之间、工科与其他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育建设新兴工科专业。内容:探索设置面向新技术、新产业以及未来技术的新兴工科专业;制定以多学科交叉为特征的各类新兴工科专业培养方案;重组并优化涵盖各学科基础知识的新工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构建新工科专业的实践创新教育教学体系;研究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工科专业对师资队伍的要求以及实现途径。预期成果:形成若干新兴工科专业的设置论证报告,提交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系列教材和实施案例等。7.理科衍生的新兴工科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目标:以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为目标,探索理科在技术前沿的应用,

      3

      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

      推动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促进理、工、医等学科交叉发展,孕育产生新兴工科专业。

      内容:聚焦国家战略和未来产业需求,探究应用理科产生新技术的环境、条件和路径,研究理科与工科之间交叉融合的方式,推动应用理科与环境、医学、材料、能源、通讯、人工智能等领域交叉融合,培育新兴工科领域及其相关专业;根据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确立新兴工科专业的建设目标,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等。

      预期成果:形成若干由理科衍生的新兴工科专业的设置论证报告,提交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系列教材和实施案例等。

      8.工科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机制研究与实践目标:建立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和动态调整机制,提升工程人才培养对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和支撑能力。内容:研究产业发展特征及其规律,把握产业发展对工程人才要求的动态变化;对专业设置和动态调整机制、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配性进行研究和实践;为建立专业设置及其动态调整机制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建议和方案。预期成果:形成面向产业发展的工科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的体制机制。三、新模式选题此类项目应在总结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CDIO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体制机制改革和大学组织模式创新。9.新工科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目标:进一步推动开放式办学,创新大学组织模式,建立政校企等多主体协同育人模式,推进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体制

      4

      机制改革。

      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

      内容:争取各种社会资源,吸引多方面参与新工科建设,创新高校与

      境内外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其他高校及地方政府的多方协同育人模式,

      构建优势互补、项目共建、成果共享、利益共赢的人才培养共同体;结合

      新经济发展趋势和产业需求,构建多主体参与、产学研融合的新工科人才

      协同培养模式;推动大学组织创新,探索建设由校内外多方参与的产业化

      学院等新型组织模式。

      预期成果:建设一批面向新兴产业领域的产业化学院,如机器人学院、

      智能制造学院、大数据学院等;建设一批集教育、培训、研发一体的共享

      型协同育人实践平台;形成有利于社会机构深度参与高校专业培养目标制

      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质量评价等活动的体制机制等。

      10.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目标:打破固有学科领域界限,形成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特征的工程

      人才培养模式。

      内容:优化学院组织模式,建立跨学科交融的新型机构,为跨院系、

      跨学科、跨专业培养新工科人才提供组织保障;改革课程体系,开设跨学

      科课程,探索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课程和教学模式;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

      跨学科项目平台,推进跨学科合作学习等;研究制定多学科交叉融合能力

      达成的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开展体现学校优势与特

      色的专业集群建设。

      预期成果:建设一批满足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的新组织机构;探

      索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课程体系、师资结构、

      管理模式等;开设若干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课程。

      11.新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

      目标:完善工科人才“创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升工科人才创

      5

      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

      新创业能力,探索建立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内容: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管理制度,加强创新创业通识教

      育,积极探索设置学科前沿课程、综合性课程、问题导向课程、交叉学科研讨课程;强化毕业设计的创新创业导向;探索“工科+”创业双学位、主辅修制度等多样化培养模式;建设基于工科优势特色的高校创新创业平台,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和创业实践。

      预期成果:建立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路径,形成以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形成推动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应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体制机制等。

      12.新工科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目标: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探索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工程教育模式。内容:调研分析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学习目标和方法,总结借鉴国内外高校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与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规划职业发展,允许学生选择专业和自由组合课程;总结借鉴“拔尖计划”等教学改革经验,探索新工科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展示学生天赋特长;研究制定自主设计培养方案和自创专业的标准和程序,建立必要的支撑保障条件;完善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推进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案持续改进。预期成果: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提供基于案例、数据的实践经验等。13.新工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目标:面向产业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需求,探索本研分段衔接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及配套制度体系。内容:分别对本硕博阶段学习目标、课程体系、学习成果评价等进行

      6

      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

      深入分析,探索相关专业不同阶段的核心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有效衔接,形成多渠道的学生发展路径;建立适应不同培养方案的选课体系,完善不同专业的学分确认机制;探索实施学生自主选择和基于相应准入条件的学生分流方案;针对本研分段连续培养的学生制定合适的培养模式和选课体系等。

      预期成果:完成研究报告,提供培养模式、选课体系和学分确认机制的方案,并提供相应数据。

      四、新质量选题此类项目应在完善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基础上,研究制订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教师评价标准和专业评估体系,开展多维度的质量评价等。14.新兴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制目标:制订新兴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内容:立足国际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前沿,研判发达国家工程教育新趋势、新策略,以面向未来和领跑世界为目标追求,组织高校和产业共同研究提出新兴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包括培养规格和基本要求、课程体系、教学规范、师资队伍等内容,作为专业设置、专业建设、教学质量评估的基本遵循。更新完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标准。预期成果:一套新兴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及实施方案、项目成果报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新标准等。15.新工科基础课程体系(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目标:构建面向新工科的基础课程体系(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内容:依据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体系进行整合、优化、重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探索如何有效培养工科学生批判性思维、设计思维、工程思维、数字化思维、工程管理思维、

      7

      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

      工程伦理、跨文化沟通素养等;研究新工科人才应具备的数字化思维与能力,面向非计算机类工科专业开展计算机通识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等。

      预期成果:形成新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综合改革方案;建设一系列新工科通识课程。

      16.面向新工科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与实践平台构建目标:构建面向新工科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与实践平台。内容:围绕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安排、经费投入、体制机制、雇主反馈等关键环节开展调查,深入分析我国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现状与问题;推进基于成果导向的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设计评价体系,指导改革实践;征选全国范围内的制造业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建立工程类大学生实习基地,形成校企间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从政策配套、学校体制机制、企业深度参与等维度提出相关对策建议。预期成果:形成一批可推广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与实践平台,建立有针对性、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及对策建议报告。17.面向新工科建设的教师发展与评价激励机制探索目标:探索符合工程教育特点的教师任职要求、考核与评价标准、教师发展机制。内容:结合不同类型高校和学科的特点,强化教师工程背景和工程实践能力,对教师的产业经历提出明确要求并积极创造条件,探索与新工科相匹配的师资队伍建设路径,制定实施教师分类评价标准。预期成果:形成新工科师资队伍分类评价标准、激励机制、政策保障及教师发展方案等。18.新型工程教育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目标:推进信息技术与工程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互联网+”环境下

      8

      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

      工程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工程教育效率和教学效果。内容:探索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学习行为分析

      和教学持续改进的信息化手段,培养学生数字化思维,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针对新工科领域,建设一批优质在线课程,既服务高校人才培养,也满足企业培训需求;探索工程实践教学中虚拟仿真等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实现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

      预期成果:开设一系列新工科领域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若干应用虚拟仿真等技术的工程实践教学平台;研制工程教育信息化报告;形成与工程教育信息化相配套的共享和交流机制、教学管理平台等。

      19.新工科专业评价制度研究和探索目标: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推进校内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建立新工科专业评价制度,完善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内容:研究新工科专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面向培养目标达成度的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探索形成新工科专业评价的实施机制,包括完善评价主体、优化评价过程、合理化应用评价结果;完善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等。预期成果:形成新工科专业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实践案例、高质量论文等。五、新体系选题此类项目应分析研究高校分类发展、工程人才分类培养的体系结构,提出推进工程教育办出特色和水平的宏观政策、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等。20.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建设进展和效果研究目标:跟踪总结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建设相关进展和成效。内容:调研分析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建设的计划和实施情况,总结相

      9

      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

      关经验和实践案例,分析存在问题和障碍,提出相应对策建议。预期成果: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建设进展报告。21.综合性高校新工科建设进展和效果研究目标:跟踪总结综合性高校新工科建设相关进展和成效。内容:调研分析综合性高校新工科建设的计划和实施情况,总结相关

      经验和实践案例,分析存在问题和障碍,提出相应对策建议。预期成果:综合性高校新工科建设进展报告。22.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进展和效果研究目标:跟踪总结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相关进展和成效。内容:调研分析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的计划和实施情况,总结相关经

      验和实践案例,分析存在问题和障碍,提出相应对策建议。预期成果: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进展报告。23.工科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分类推进新工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目标:充分发挥工科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作用,统筹各领域相关高

      校,分类推进新工科建设。内容:在全面分析产业需求和技术趋势的基础上,对传统工科专业改

      造升级和新兴工科专业建设提出建议;探索满足不同人才培养定位的差异化培养方案,修订或制订专业质量标准;组织开展新工科建设的经验交流,提炼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预期成果:工科专业类课程体系、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方案,出版满足新工科建设要求的系列教材,提出分类推进新工科建设的政策建议。

      24.面向“一带一路”的工程教育国际化研究与实践目标: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扎根中国、放眼全球,推进工程教育国际化,提升我国工程教育国际影响力和对国家战略的支撑能力。内容:探索构建“一带一路”工科高校战略联盟,共同打造工程教育

      10

      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

      共同体,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大学之间在工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全面合作;推动高校与走向“一带一路”的企业实施产学合作育人,培养面向“一带一路”的工程人才。

      预期成果: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工程教育国际联盟和工程教育共同体;培养一批认同中国文化、熟悉中国标准的工科留学生;推动具备条件的高校“走出去”,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工程科技人才、工程管理人才和工程教育师资等。

      组别:工科优势高校组□综合性高校组□地方高校组□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推荐表

      项目名称:实施单位:项目负责人:主管部门: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

      11

      E-mail:

      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

      填表日期:

      填表说明

      一、请按表格填写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严谨。

      二、推荐表为A4复印纸,于左侧装订成册,由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后报送。

      三、推荐表应明确所在单位在人员、条件、经费、政策等方面的保证措施。

      项项目名称目简对应项目况指南编号

      项姓名

      性别

      起止年月

      民族

      年月至年月

      出生年月

      目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

      /

      负责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通讯地址

      研究领域邮编电话

      12

      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

      人主要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简历

      总人数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硕士参加单位数

      主姓名

      性别

      出生职称/年月职务

      要

      成

      项员

      目(

      组不

      含

      负

      责

      人

      )

      工作单位

      项目中的分工

      签字

      13

      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

      一、项目拟解决的问题和工作目标(不超过1000字)

      14

      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

      二、项目工作基础(与本项目研究与实践相关的前期工作基础,不超过

      15

      2000字)

      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

      16

      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17

      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

      三、项目的改革思路和举措(列明项目研究与实践的主要思路、具体措施、创新点等,建议列出清晰的图表,不超过3000字)

      18

      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

      四、项目计划及预期成果(项目执行的时间表,可考核的项目完成结果,可示范推广的经验等,不超过2000字)

      19

      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20

      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

      五、所在单位支持措施(包括条件、经费、人员等方面相关政策和措施)

      21

      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

      六、所在单位推荐意见单位负责人签字:(单位公章)年月日

      22

      七、专家评审意见

      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

      组长签字:年月日

      23

      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推荐汇总表

      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组别

      对应项目指南编号

      负责人职称/职务

      手机号码

      邮箱

      24

      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25

      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世上没有一件工作不辛苦,没有一处人事不复杂。不要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

      26

    篇十二:新工科六大理念

    P>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

      一、新理念选题此类项目应结合工程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国内外工程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分析研究新工科的内涵、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等,提出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理念和思路。

      1.新工科建设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目标:分析新工科建设面临的

      机遇和挑战;揭示新工科的内涵、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从国家视角、全球视野和未来角度,提炼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提出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为新工科建设提供指导。

      内容:新工业革命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工程教育的影响与挑战;新工科的内涵、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提炼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新工科与传统工科、应用理科的关系;新工科的主要范围和划分标准;新工科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工程教育的范式迁移;我国工程教育必须承担的国家责任、全球义务和未来使命,如何贯彻落实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不同类型院校新工科建设的重点、难点和主要任务。

      预期成果:研究报告、高质量论文、案例集等。

      2.新经济对工科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目标:围绕新技术、新产

      业、新业态和新模式,进行分行业、分区域、大规模的行业企业调研,为高校工程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提供依据和指导。

      内容:调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基因工程、核技术等新技术和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空天海洋、生物医

      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产业对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状况及趋势,为新工科专业设置和建设、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需求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建议和发展思路。

      预期成果:形成结构完整、数据详实的调研报告和咨询报告、专业发展战略、高质量论文等。

      3.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目标:从国际比较的视野进行总结分析,为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提供经验和借鉴。

      内容:分析欧美日等主要发达国家工程教育改革的历史和经验,总结高等教育与历次产业革命互动的规律,特别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的工程教育改革趋势;从工程教育发展的背景、政策、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和专业、课程与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评价体系等维度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国际工程教育发展的规律,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预期成果:研究报告、案例集等。

      4.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历程与经验分析

      目标:梳理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总结成功经验,揭示存在问题,分析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政策措施。

      内容:深入调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实施情况,包括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专业建设、专业认证、

      CDIO示范性软件学院和微电子学院等前期探索;全面总结我国工程教

      育改革发展的经验与特色,揭示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规律;分析当前我国工程教育面临的问题,研判发展趋势,研究提出新工科发展的对策建议、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等。

      预期成果:研究报告、咨询报告、案例集、高质量论文等。二、新结构选题此类项目应面向新经济发展需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传统工科专业进行改造升级,开展新兴工科专业建设的研究与探索等,推动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与组织模式变革。

      5.面向新经济的工科专业改造升级路径探索与实践目标:满足改

      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需要,推动高新技术与工科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深度融合,探索工科专业改造升级的实施路径。

      内容:研究分析新经济对传统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探索传统工科专业信息化、数字化改造的途径与方式;探索传统工科专业多学科交叉复合改造的途径与方式;面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探索基于现有工科专业改造升级的新方向、新领域,逐步形成新的课程体系等。

      预期成果:改造升级一批传统工科专业,提交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系列教材和实施案例等。

      6.多学科交叉复合的新兴工科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目标:根据新

      技术和新产业发展趋势,促进学科交叉与跨界整合,推动工科专业之间、工科与其他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育建设新兴工科专业。内容:探索设置面向新技术、新产业以及未来技术的新兴工科专业;制定以多学科交叉为特征的各类新兴工科专业培养方案;重组并优化涵盖各学科基础知识的新工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构建新工科专业的实践创新教育教学体系;研究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工科专业对师资队伍的要求以及实现途径。

      预期成果:形成若干新兴工科专业的设置论证报告,提交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系列教材和实施案例等。

      7.理科衍生的新兴工科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目标:以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为目标,探索理科在技术前沿的应用,推动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促进理、工、医等学科交叉发展,孕育产生新兴工科专业。

      内容:聚焦国家战略和未来产业需求,探究应用理科产生新技术的环境、条件和路径,研究理科与工科之间交叉融合的方式,推动应用理科与环境、医学、材料、能源、通讯、人工智能等领域交叉融合,培育新兴工科领域及其相关专业;根据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确立新兴工科专业的建设目标,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等。

      预期成果:形成若干由理科衍生的新兴工科专业的设置论证报告,提交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系列教材和实施案例等。

      8.工科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机制研究与实践

      目标:建立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和动态调整机制,提升工程人才培养对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和支撑能力。

      内容:研究产业发展特征及其规律,把握产业发展对工程人才要求的动态变化;对专业设置和动态调整机制、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配性进行研究和实践;为建立专业设置及其动态调整机制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建议和方案。

      预期成果:形成面向产业发展的工科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的体制机制。

      三、新模式选题

      此类项目应在总结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CDI0等工

      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

      才培养模式改革、体制机制改革和大学组织模式创新。

      9.新工科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

      目标:进一步推动开放式办学,创新大学组织模式,建立政校企等多主体协同育人模式,推进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改革。

      内容:争取各种社会资源,吸引多方面参与新工科建设,创新高校与境内外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其他高校及地方政府的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优势互补、项目共建、成果共享、利益共赢的人才培养共同体;结合新经济发展趋势和产业需求,构建多主体参与、产学研融合的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推动大学组织创新,探索建设由校内外多方参与的产业化学院等新型组织模式。

      预期成果:建设一批面向新兴产业领域的产业化学院,如机器人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大数据学院等;建设一批集教育、培训、研发一体的共享型协同育人实践平台;形成有利于社会机构深度参与高校专业培养目标制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质量评价等活动的体制机制等。

      10.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目标:打破

      固有学科领域界限,形成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特征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内容:优化学院组织模式,建立跨学科交融的新型机构,为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培养新工科人才提供组织保障;改革课程体系,开设跨学科课程,探索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课程和教学模式;组建跨学科

      教学团队、跨学科项目平台,推进跨学科合作学习等;研究制定多学科交叉融合能力达成的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开展体现学校优势与特色的专业集群建设。

      预期成果:建设一批满足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的新组织机构;探索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课程体系、师资结构、管理模式等;开设若干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课程。

      11.新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

      目标:完善工科人才“创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升工科人

      才创新创业能力,探索建立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内容: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管理制度,加强创新创业通

      识教育,积极探索设置学科前沿课程、综合性课程、问题导向课程、

      交叉学科研讨课程;强化毕业设计的创新创业导向;探索“工科+”创

      业双学位、主辅修制度等多样化培养模式;建设基于工科优势特色的高校创新创业平台,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和创业实践。

      预期成果:建立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路径,形成以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形成推动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应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体制机制等。

      12.新工科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目标: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探索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工程教育模式。

      内容:调研分析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学习目标和方法,总结借鉴国内外高校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与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规划职业发展,

      允许学生选择专业和自由组合课程;总结借鉴“拔尖计划”等教学改革经验,探索新工科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展示学生天赋特长;研究制定自主设计培养方案和自创专业的标准和程序,建立必要的支撑保障条件;完善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推进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案持续改进。

      预期成果: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提供基于案例、数据的实践经验等。

      13.新工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目标:面向产业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需求,探索本研分段衔接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及配套制度体系。

      内容:分别对本硕博阶段学习目标、课程体系、学习成果评价等进行深入分析,探索相关专业不同阶段的核心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有效衔接,形成多渠道的学生发展路径;建立适应不同培养方案的选课体系,完善不同专业的学分确认机制;探索实施学生自主选择和基于相应准入条件的学生分流方案;针对本研分段连续培养的学生制定合适的培养模式和选课体系等。

      预期成果:完成研究报告,提供培养模式、选课体系和学分确认机制的方案,并提供相应数据。

      四、新质量选题此类项目应在完善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基础上,研究制订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教师评价标准和专业评估体系,开展多维度的质量评价等。

      14.新兴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制

      目标:制订新兴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内容:立足国际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前沿,研判发达国家工程教育新趋势、新策略,以面向未来和领跑世界为目标追求,组织高校和产业共同研究提出新兴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包括培养规格和基本要求、课程体系、教学规范、师资队伍等内容,作为专业设置、专业建设、教学质量评估的基本遵循。更新完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标准。

      预期成果:一套新兴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及实施方案、项目成果报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新标准等。

      15.新工科基础课程体系(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目标:构

      建面向新工科的基础课程体系(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内容:依据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体

      系进行整合、优化、重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探索如何有效培养工科学生批判性思维、设计思维、工程思维、数字化思维、工程管理思维、工程伦理、跨文化沟通素养等;研究新工科人才应具备的数字化思维与能力,面向非计算机类工科专业开展计算机通识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等。

      预期成果:形成新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综合改革方案;建设一系列新工科通识课程。

      16.面向新工科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与实践平台构建

      目标:构建面向新工科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与实践平台。内容:围绕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安排、经费投入、体制机制、雇主反馈等关键环节开展调查,深入分析我国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现状与问题;推进基于成果导向的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设计评价体系,指导改革实践;征选全国范围内的制造业

      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建立工程类大学生实习基地,形成校企间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从政策配套、学校体制机制、企业深度参与等维度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预期成果:形成一批可推广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与实践平台,建立有针对性、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及对策建议报告。

      17.面向新工科建设的教师发展与评价激励机制探索

      目标:探索符合工程教育特点的教师任职要求、考核与评价标准、教师发展机制。

      内容:结合不同类型高校和学科的特点,强化教师工程背景和工程实践能力,对教师的产业经历提出明确要求并积极创造条件,探索与新工科相匹配的师资队伍建设路径,制定实施教师分类评价标准。

      预期成果:形成新工科师资队伍分类评价标准、激励机制、政策保障及教师发展方案等。

      18.新型工程教育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

      目标:推进信息技术与工程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互联网+”环境

      下工程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工程教育效率和教学效果。内容:探索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学习行为

      分析和教学持续改进的信息化手段,培养学生数字化思维,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针对新工科领域,建设一批优质在线课程,既服务高校人才培养,也满足企业培训需求;探索工程实践教学中虚拟仿真等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实现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

      预期成果:开设一系列新工科领域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若干应用虚拟仿真等技术的工程实践教学平台;研制工程教

      育信息化报告;形成与工程教育信息化相配套的共享和交流机制、教学管理平台等。

      19.新工科专业评价制度研究和探索

      目标: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推进校内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建立新工科专业评价制度,完善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

      内容:研究新工科专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面向培养目标达成度的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探索形成新工科专业评价的实施机制,包括完善评价主体、优化评价过程、合理化应用评价结果;完善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等。

      预期成果:形成新工科专业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实践案例、高质量论文等。

      五、新体系选题此类项目应分析研究高校分类发展、工程人才分类培养的体系结构,提出推进工程教育办出特色和水平的宏观政策、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等。

      20.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建设进展和效果研究

      目标:跟踪总结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建设相关进展和成效。内容:调研分析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建设的计划和实施情况,总结相关经验和实践案例,分析存在问题和障碍,提出相应对策建议。预期成果: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建设进展报告。

      21.综合性高校新工科建设进展和效果研究

      目标:跟踪总结综合性高校新工科建设相关进展和成效。

      内容:调研分析综合性高校新工科建设的计划和实施情况,总结相关经验和实践案例,分析存在问题和障碍,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预期成果:综合性高校新工科建设进展报告。

      22.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进展和效果研究

      目标:跟踪总结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相关进展和成效。内容:调研分析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的计划和实施情况,总结相关经验和实践案例,分析存在问题和障碍,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预期成果: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进展报告。

      23.工科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分类推进新工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目标:充分发挥工科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作用,统筹各领域相关高校,分类推进新工科建设。

      内容:在全面分析产业需求和技术趋势的基础上,对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和新兴工科专业建设提出建议;探索满足不同人才培养定位的差异化培养方案,修订或制订专业质量标准;组织开展新工科建设的经验交流,提炼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预期成果:工科专业类课程体系、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方案,出版满足新工科建设要求的系列教材,提出分类推进新工科建设的政策建议。

      24.面向“一带一路”的工程教育国际化研究与实践

      目标: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扎根中国、放眼全球,推进工程教育国际化,提升我国工程教育国际影响力和对国家战略的支撑能力。

      内容:探索构建“一带一路”工科高校战略联盟,共同打造工程教育共同体,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大学之间在工程人才培

      养、科学研究、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全面合作;推动高校与走向“一带一路”的企业实施产学合作育人,培养面向“一带一路”的工程人才。

      预期成果: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工程教育国际联盟和工程教育共同体;培养一批认同中国文化、熟悉中国标准的工科留学生;推动具备条件的高校“走出去”,面向“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工程科技人才、工程管理人才和工程教育师资等。

      组别:工科优势高校组口综合性高校组□地方高校组口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推荐表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施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管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mai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表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表说明

      一、请按表格填写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严谨。

      二、推荐表为A4复印纸,于左侧装订成册,由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后报送。

      三、推荐表应明确所在单位在人员、条件、经费、政策等方面的保证措施。

      项项目名称目简对应项目况指南编号

      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

      起止年月

      性别

      民族

      年月至年月

      出生年月

      /

      研究领域

      联系方式项

      单位名称通讯地址

      目主要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简历

      负

      责

      人

      邮编电话

      总人数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硕士

      参加单位数

      主

      要

      成项

      员目

      (组

      不

      含

      负

      责

      人

      姓名

      性出生职称/职别年月务

      工作单位

      项目中签字的分工

      )

      、项目拟解决的问题和工作目标(不超过1000字)

      二、项目工作基础字)

      与本项目研究与实践相关的前期工作基础,不超过2000

      三、项目的改革思路和举措(列明项目研究与实践的主要思路、具体措施、创新点等,建议列出清晰的图表,不超过3000字)

      四、项目计划及预期成果(项目执行的时间表,可考核的项目完成结果,可示范推广的经验等,不超过2000字)

      五、所在单位支持措施(包括条件、经费、人员等方面相关政策和措施)

      六、所在单位推荐意见七、专家评审意见

      单位负责人签字:(单位公章)

      年月日

      组长签字: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推荐汇总表

      部门负责人签字:

      (盖章)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组别

      对应项目指南编号

      负责人职称/职务

      手机号码

      邮箱

    推荐访问:新工科六大理念 工科 理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