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秘网 - www.nagforex.cn 2024年05月06日 01:13 星期一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9篇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11-18 13:24:02

    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9篇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关于“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决策部署和《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全面实施预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9篇,供大家参考。

    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9篇

    篇一: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关于“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决策部署和《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发〔20xx〕29号)精神,加快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精准保障支持高质量发展,现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总体设计、统筹兼顾、全面推进、突出重点,科学规范、公开透明,权责对等、约束有力为基本原则,创新预算管理方式,更加注重结果导向、强调成本效益、硬化责任约束,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着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二、目标任务全面开展绩效评估、目标、监控、评价、成果应用等工作,到2022年底,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三、主要工作1.拓展管理对象,实施全方位管理。健全政策和项目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加快推进部门单位整体预算绩效管理,稳步建立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2.完善管理链条,实行全过程管理。建立新增重大政策和项目事

      前绩效评估机制,进一步完善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等管理链条,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闭环。

      3.拓展管理范围,实现全覆盖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一般公共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积极开展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国有资产、政府债务项目绩效管理。

      四、实施内容(一)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1.推动实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将政府收支预算全面纳入绩效管理,重点关注收入结构与质量、支出结构与效果、财力分布与可持续性、财力与职能匹配性、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政府债务以及预算执行等方面。(时间安排:2022年底完成)2.加快实施部门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将部门和单位预算收支全面纳入预算绩效管理,建立部门、单位整体预算绩效报告制度。紧紧围绕部门和单位职责、行业发展规划,以预算资金管理为主线,从运行成本、管理效率、履职尽责效能、社会效应、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方面,综合衡量部门和单位整体支出效益尤其是核心业务实施效益,推动提高部门和单位整体绩效水平。(时间安排:2022年底完成)3.实施政策和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将政策和项目全面纳入绩效管理。从数量、质量、时效、成本、效益等方面,综合衡量政策和项目预算资金使用效果。(时间安排:2022年底完成)(二)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

      4.探索建立绩效评估机制。选择对新出台重大政策、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加强基建投资绩效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政策出台、预算安排的重要参考依据。(时间安排:2021年度完成)

      5.强化绩效目标管理。按照“谁申请资金、谁设置目标”的原则,全面设置部门和单位整体绩效目标、政策及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绩效目标与预算申报、审核、批复、公开“四个同步”。(时间安排:2021年起,逐步完善)

      6.实施绩效运行监控。按照“谁支出、谁负责”的原则,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按要求向财政分局报送绩效运行信息。(时间安排:2021年起,逐步完善)

      7.加强重大政策、项目绩效跟踪。对存在严重问题的政策、项目要及时调整、暂缓或停止预算拨款,督促部门和单位及时整改落实。(时间安排:2021年起)

      8.探索建立政府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开展政府财政运行情况综合绩效评价试点。(时间安排:2021年试点自评)

      9.全面实施政策、项目绩效单位自评和部门评价。各预算部门组织对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开展全面自评,用5年时间对重点项目进行全覆盖部门评价,将评价结果报同级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建立评价工作质量抽查机制。(时间安排:2021年起)

      10.推进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试点,以点带面,稳步推进。重点关注部门单位的预算执行效率及职能

      履行效果等。(时间安排:2021年试点)11.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对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社会关注

      度高、实施期长的项目和重大支出政策、转移支付资金,组织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时间安排:2021年起)

      12.建立整改反馈机制。将绩效跟踪情况、重点绩效评价结果等绩效管理成果及时向部门单位反馈。相关部门单位按要求完成整改并将结果报送财政分局。财政部门视情况,组织整改效果“回头看”。(时间安排:2021年起)

      13.建立向党委政府报告机制。根据需要将重要的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报告等绩效管理情况向同级党委政府报告。(时间安排:2021年起)

      14.建立接受人大监督机制。将重要绩效目标、绩效评价结果与预决算草案同步报送同级人大,接受人大监督。(时间安排:2021年起)

      15.建立向社会公开机制。督促指导部门单位根据有关要求,主动将财政批复的绩效目标、财政重点绩效评价以及部门单位自评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监督。(时间安排:2021年起)

      16.建立与考核挂钩机制。要将预算绩效结果纳入政府绩效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财政部门要逐步建立对预算部门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机制。(时间安排:2021年起)

      17.建立与问责挂钩机制。审计部门依法对预算绩效管理情况开展审计监督,财政、审计等部门发现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及时移送纪

      检监察机关。(时间安排:2021年起)18.与预算管理各环节挂钩。探索绩效评估结果与新政策项目设

      立、绩效目标与预算编制、绩效运行监控与资金执行调整、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部门整体绩效与部门预算安排等挂钩机制。(时间安排:2021年起)

      (三)完善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19.完善一般公共预算绩效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一般公共预算绩效管理,收入方面:重点关注收入结构、征收效率和优惠政策实施效果;支出方面:重点关注预算资金配置效率、使用效益,特别是重大政策和项目实施效果。(时间安排:2021年起)20.探索其他资金资产绩效管理。积极开展涉及财政资金的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债务绩效管理。探索国有资产绩效管理,重点关注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使用效益,对存量资产的盘活、闲置资产的积压、资产的重复配置,低效无效资产的处置等情况。(时间安排:2021年起)(四)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21.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财政部门要围绕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环节,建立完善涵盖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成果应用等各环节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各部门单位要构建内部预算绩效管理流程,完善内控机制,明确职责分工。(时间安排:20xx年启动,逐步健全完善)22.健全预算绩效标准体系。财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定量和定性相

    篇二: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x〔x〕45号)、《x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x〔x〕29号)、《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x〔x〕50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按照预算法“讲求绩效”的基本原则和国务院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机制和相关制度,强化支出责任和效率意识,力争到x年,实现预算绩效管理范围覆盖所有预算单位和所有财政资金,绩效评价重点由项目支出拓展至部门整体支出和政策、制度、管理等方面,评价结果作为调整支出结构、完善财政政策和科学安排预算的重要依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高效、透明、责任政府建设。二、工作措施(一)全面推行绩效目标管理。自编制x年预算起,各地各部门除经常性业务经费外的所有专项资金要全部编制绩效目标;x年要试点编制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力争到x年实现所有部门全覆盖。绩效目标要全部纳入预算公开评审范围。预算执行中,各地各部门要对

      所编制绩效目标的专项资金全部进行绩效运行监控。(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园区管委会,县直各部门)

      (二)全面开展绩效自评。自x年起,预算执行完毕后,县直各部门要依据财政支出绩效自评工作规范,对所有编制绩效目标的专项资金和整体支出全部开展绩效自评。绩效自评报告作为申报一下年度预算的前置条件,形成约束机制。(责任单位:县直各部门)

      (三)全面开展第三方评价。自x年起,预算执行完毕后,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公众普遍关注、社会影响深远、支出规模较大的重点项目,除涉密外,由县财政局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开展绩效评价,并试点开展财政支出政策绩效评价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力争到x年所有预算部门实现全覆盖。县财政局制定参与县本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社会中介机构考核办法,选择业务管理水平较高的中介机构,建立专门的县本级绩效评价中介机构库,加强管理和考核,规范机关社会中介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的执业行为,提高第三方评估的科学性、权威性、专业性。(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直各部门)

      (四)全面建立绩效考核问责机制。根据国家及省、市关于建立绩效管理考核问责机制相关规定,尽快制定出台《预算绩效管理考核问责暂行办法》,对各地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对部门使用财政资金的绩效情况进行评价,将考核及评价结果运用于政府目标考核和预算安排,并对预算绩效工作开展不力,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较差的乡镇(园区)和县直部门进行问责。(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园区管委会、县直各部门)

      三、工作机制(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发改委、财政局、审计局、人社局、统计局、政务督查和目标管理办公室等为成员单位,统筹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组织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财政局,由县财政局主要负责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县审计局、人社局、财政局、政务督查和目标管理办公室分管负责同志为办公室副主任,负责预算绩效管理的日常工作。(二)严格主体责任。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落实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措施,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内控机制。县财政局要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充分发挥主管部门和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主动协调组织。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积极发挥各自职责,协同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三)强化宣传培训。县财政局要会同县委宣传部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宣传,增强预算绩效意识。县财政局要深入开展业务培训,指导开展绩效目标编制、绩效运行跟踪管理、第三方中介机构绩效评价等工作。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宣传和培训。(四)主动接受监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及人大预算审查和监督的要求,经县政府同意,自x年开始,县财政局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报送县人大,由县人大常委会根据需要组织专题

      询问。各地各部门要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和“谁组织实施,谁负责公开”的原则,做好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公开工作,主动按受社会监督。

    篇三: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把制度建设作为开展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制定了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加快建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机制实施方案印发潍坊市市级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暂行办法和潍坊市市级预算绩效评价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转发了省财政厅山东省县级财政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方案和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省级财政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办法试行牢固树立讲绩效重绩效用绩效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理念进一步增强支出责任和效率意识全面加强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和科学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结(通用9篇)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结(通用9篇)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一定有许多的艰难困苦,好好地做个梳理并写一份工作总结吧。好的工作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结(通用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结篇1为贯彻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不断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下面,结合要求,汇报有关工作。一、前期工作的情况(一)加强管理制度建设把制度建设作为开展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制定了《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加快建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机制实施方案》,印发《潍坊市市级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暂行办法》和《潍坊市市级预算绩效评价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转发了省财政厅《山东省县级财政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方案》和《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省级财政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办法(试行)》,牢固树立“讲绩效、重绩效、用绩效”、“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理念,进一步增强支出责任和效率意识,全面加强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和科学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二)全面实施预算项目绩效目标管理一是加强预算编制绩效管理。一方面,强化项目绩效目标。每年对单位申报的预算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加强审核、合理保障,所有项目必须有明细的资金测算,对无具体内容、无明细支出测算的,或支出测算不够细化的项目,一律不予安排。其中,对50万元以上的预算项目,全部制定绩效目标,由预算单位在申请项目时提报详细绩效信息,包括立项依据、项目内容和目标、实施周期、投入总额、已投入

      金额、本年度预算目标和金额等,作为项目审核的依据。另一方面,推进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对可量化支出的项目,核定统一支出标准,推进预算编制的精细化,突出其基础支撑作用,扩大“因素法”编审范围,对发展性项目实行一年一梳理、一年一论证审批。财政部门批复下达预算时,通过规范格式同步下达绩效目标,明确部门单位是预算执行主体,负责实现项目绩效目标。

      二是完善项目绩效管理责任。财政部门批复下达年度预算时,通过规范格式同步下达绩效目标,明确部门单位是预算执行主体,负责实现项目绩效目标。对未能如期实现绩效目标或绩效评价结果较差的,在每年底通过清理结转结余资金收回部分项目资金,或在编制下年度预算时适当调减项目资金额度。

      (三)积极推进项目绩效评价在加强预算编制环节的基础上,加强预算执行监管和执行结果评价,将财政监督渗透到预算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一方面,对预算执行结果开展监督审查。每个预算年度结束后,由财政监督局牵头,各支出管理科室参加,结合部门单位决算工作,集中时间开展一次预算执行情况监督审查活动。主要内容是对照年初预算确定的项目绩效信息,重点审查资金是否符合规定支出范围;预算执行进度是否及时、合理;部门单位是否完成年初确定的预算绩效目标等。另一方面,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在普遍开展单位自我评价基础上,选择一些社会关注度高、涉及面广、金额较大的项目开展再评价,并逐步扩大再评价范围和数量。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再评价结果反馈预算科和相关支出管理科室,促进加强支出管理和下年度预算编审工作。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具有政策性强、专业性强、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等特点,去年,按照财政部、省财政厅“先易后难、由点及面、稳步推进”的原则,选取20项社会关注度较高、涉及民生和产业发展的项目或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自评价,并对单位自评情况进行复评;选取20xx年新农合、400所学校标准化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儿童福利院建设、市政道路养护等项目资金,采取先自评后绩效再评价的办法进行绩效考核,资金额度达20.48亿元。联合市卫生局,对

      全市部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情况及服务情况进行绩效评价;联合市民政局,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省级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

      今年,我们选取29个项目进行评价,其中22项由单位进行自评,7项组织中介机构进行评价。从近几年情况看,通过组织专家组进行评价的方式效果还是比较好的,由财政委托、授权具备一定资质的专业机构作为第三方,由其牵头组织对资金项目开展绩效考核,打出评价分数,形成评价报告,成为编制下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并在行业系统内部进行公告,有力的促进部门单位加强预算绩效管理。

      二、存在的问题总的来看,我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完善,其中既有面上普遍存在的,也有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个性问题。一是预算绩效管理的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一方面,虽然我市绩效评价工作已经开展,但评价项目数量和资金数额占市级项目总量和财政支出比重还不高;另一方面,市政府文件虽然对县市区提出明确工作要求,但县市区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二是评价指标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出评价对象涉及行业多,项目之间差异性大,目前虽然中央已经发布共性指标,但真正能体现项目效果的个性指标,由于设置难度较大,还不能满足目前工作开展需要。三是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时间较短,加上缺乏系统的培训,无论是财政部门内部人员还是聘请的社会中介机构人员,对预算绩效管理认识不到位、理解不充分,对预算绩效管理业务不了解、不熟悉,对工作重点把握不到位,由此造成绩效评价工作还未摆脱财务考评或竣工验收的影响。三、计划和建议(一)逐步扩大绩效管理范围。在绩效目标管理方面,对于运转保障类项目较多的单位,探索实施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管理,施行整体支出评价。在项目绩效评价方面,逐步增加评价项目数量和项目

      支出数额占比。(二)加强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一是汇总梳理以前年度制定的指

      标,将符合当前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和行业管理特点的个性指标汇编成库;二是组织人员搜集整理先进省市制定出台的指标,进一步充实完善个性指标库;三是建立指标更新机制,将以后年度新制定的指标及时纳入指标库,做到随时更新、完善。

      (三)积极运用绩效评价结果。建立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与整改、激励与问责制度,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和运用机制,将绩效结果向社会逐步公布,进一步增强单位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评价结果作为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将一些绩效评价结果不好的项目取消,对执行不力的单位的预算要进行相应削减,切实发挥绩效评价工作的应有作用。

      (四)加强培训和指导。采取集中学习、讲座、专题会议等方式,加大对财政部门和中介机构参与绩效评价的人员培训力度,进一步统一认识,充实业务知识。

      四、建议借此机会,提3点建议如下,供参考。一是实施全省联动评价,建议省里每年选择部分重点项目,通过市县自评、省级复评的方式,带动市县一级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二是省里组织专业力量,加强个性指标建设。建议省里梳理以往年度各处室制定的指标体系,供各市参照。三是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目前,上级对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的要求比较笼统,市县落实难度有困难。建议省里对绩效评价结果应用进一步明确,提高操作性,如明确提出若绩效结果不合格的,可以按多少比例扣减公用经费。同时,结合专项转移支付改革,将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今后资金分配一个因素,对于工作开展较好的市县,予以适当倾斜。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结篇2为了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财政资金分配和管理体系,提高我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我办根据《新建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建县财

      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扎实推进我区财政绩效评价管理工作,现将20xx年度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部门预算绩效评价宣传工作加强理论研究,提高思想认识,扩大舆认宣传,充分利用文件、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预算绩效管理理念。二、项目资金绩效目标申报实现全覆盖。为了以后全面开展绩效目标软件化、信息化管理工作,进一步扩大20xx年度我区预算绩效目标管理范围。要求区直各部门(含所属单位)申请安排的20xx年度财政项目资金(既包含部门预算内的项目资金,也包含由财政列入大预算的项目资金)都需填报《新建区预算绩效目标申报表》,对于预算金额100万元(含)以上的项目,各主管部门按要求统一报送《20xx年度区直部门预算项目汇总表》及《新建区预算绩效目标申报表》至区财政绩效办;对于预算金额100万元以下的项目,须按照文件要求编制绩效目标申报表报送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自行负责审核存档以备抽查。对年内新建或在建项目需使用财政资金的区级重点建设项目,也将逐步编制预算绩效目标。三、逐步扩大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范围。区直各部门20xx年度预算内安排的100万元(含追加资金)以上的项目原则上必须进行绩效自评,并要求区直各部门(含所属单位)开展绩效自评项目资金总量占20xx年度本部门财政项目预算安排总量(含追加资金)的比例必须达到60%以上。按照财政统一的时间节点报送项目绩效自评报告。财政部门将选择群众关心的民生项目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建设项目开展财政评价,主要包括“三农”、教育、医疗卫生、节能环保、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四、进一步推进部门整体绩效评价全覆盖。在20xx年抽取部分单位开展部门整体绩效评价试点的基础上,20xx年部门整体绩效评价(含二级单位)进行全覆盖,并要求区直各部门对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以及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的设定情况;部门资金投入、预算执行和管理情况;为实现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

      目标所制定的制度、采取的工作措施;部门职责履行情况及效果;部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情况;社会公众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全面反映部门整体支出情况。

      五、稳步开展项目支出绩效运行监控工作对20xx年度区级部门财政支出项目进行绩效运行监控,区直各部门(含所属单位)须自选一个项目资金进行绩效运行监控。对已提交20xx年预算绩效目标申报表的部门,必须从中挑选一个专项资金进行监控;未提交的部门,必须一个金额较大的项目资金进行监控。绩效运行监控采取部门自行监控和财政重点监控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做到财政资金运行到哪里,绩效监控就跟踪到哪里,以不断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防范财政资金运行风险。六、稳步推进将预算绩效评价纳入全区政府绩效考核内容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我区将稳步推进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纳入全区政府绩效考核内容中。20xx年的工作计划一、进一步加强20xx年度区本级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把评价结果应用作为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落脚点,及时整理、归纳、分析、反馈绩效评价结果,并将其作为改进预算管理和以后年度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二、为了进一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将对20xx年整体部门绩效评价扩大范围。促进各部门的履职效益、资源合理的配置。三、逐步推进项目支出绩效运行监控管理,积极探索建立适合本部门实际情况的绩效运行监控管理机制,定期采集绩效运行信息并汇总分析,对绩效目标运行情况跟踪管理和督促检查,促进绩效目标的顺利实现。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结篇320xx年,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的工作要求,积极探索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认真贯彻落实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xx】8号)

      及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九府发【20xx】4号)文件精神,按照省财政厅赣财绩【20xx】17号文件的统一部署,开展20xx年度县级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编报试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一)绩效管理制度建设日趋完善。在20xx年出台《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星府发(20xx)10号】等文件、制度、规范,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日趋完善。(二)绩效评价范围大幅拓展。为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强化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财预[20xx]416号)、《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xx]285号)、《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20xx-20xx年)》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20xx年下发了《关于开展20xx年度县级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工作的通知》(庐财预【20xx】21号),在我县全面开展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工作。20xx年,我县完成评价项目金额16726万元,占县级财政支出的7.2%,占县级财政项目支出的80%。(三)绩效目标管理取得新突破。20xx年布置20xx年预算时已明确要求对20个试点部门超过30万元的.项目上报绩效目标。在编制20xx年预算时,我们强化了绩效目标管理,对全县各部门超过50万元的项目要求编制绩效目标,绩效目标管理金额16726万元。(四)预算绩效运行跟踪监控成功起步。开展绩效监控工作,是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促进高效、节约使用财政资金的重要尝试。20xx年,我们把绩效监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将其作为加强自身财务建设,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将编制预算绩效目标的项目纳入监控范围。预算项目跟踪监控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们将在试点的基础上不断积累经验,完善管理措施,由点及面,逐步扩大项目执行绩效跟踪监控范围,为今后全面推进绩效监控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五)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度显著提高。为切实做好财政预算

      绩效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职责,规范程序。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包括确定预期绩效目标、实施绩效跟踪监控、进行绩效评价和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等内容;遵循“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分工协作、相互配合”的原则,合理划分预算股(预算绩效管理职能股室)和相关业务股室的工作职责;组织指导协调全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对年度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做出整体安排,提出预算年度内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和工作要求。相关业务股室根据年度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体安排和要求,负责预算部门(单位)的落实工作。

      (六)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得到充分运用。在编制20xx年项目支出预算时,县财政将项目支出预算安排与项目绩效考评结果相挂钩,凡达不到绩效目标或评价结果较差并且不进行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项目,相应核减或取消项目预算,对拒不开展绩效自评的部门和单位,不予安排20xx年项目预算。

      (七)预算绩效管理培训工作深入开展。为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的理论、实务和具体操作水平,我们在11月底举办了星子县20xx年预算绩效管理培训班,财政局各股室、各乡镇财政所业务人员及县直各部门业务人员153人参加了培训。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机构不健全。我县虽成立了预算绩效评价中心,但与预算股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所以预算绩效管理职能仍由预算股承担,但由于近年来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预算股承担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加之预算科仅有3名工作人员,已不能保证绩效管理工作的专业化进行。(二)绩效管理制度还需健全,流程尚需优化。虽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及工作流程,但是目前处于探索推进的阶段,随着绩效管理工作的逐步深入,管理办法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也需健全。(三)绩效理念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各部门(单位)认识不到位。经过几年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各部门(单位)对绩效理念有了一定了解,但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分配、轻管理”的观念还没有彻底

      根除。一些部门认为资金使用只要合理合规就行,使用效益与己责任不大,因此对绩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二是财政绩效管理者认识不到位。地方财政部门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职能定位还存在模糊认识,对绩效管理概念的认识停留在绩效评价阶段,在处理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关系方面,存在认识不一致、甚至本末倒置的问题。

      (四)技术支撑尚显乏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尚未完善,中介机构库、专家库尚未建立或不够规范,绩效评价质量有待提高。政府追求多元化的公共目标,很多内容难以量化,导致预算绩效管理指标很难设定,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评价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是当前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难点。

      (五)结果应用不够充分。受评价体系科学性、评价机制合理性的限制,形成的评价报告质量参差不齐,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有待提高。绩效评价结果形成以后,大部分停留在反映情况和问题的层面,评价结果应用流于形式,没真正与规范预算管理、完善预算编制、加强部门管理以及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效衔接起来。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结篇4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重要内容之一,肩负着公司目标落地与管理改进的重要使命,自任职以来,在公司各领导及人力资源中心负责人的关心与指导下、在各位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绩效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汇报,以便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最终实现绩效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与伟大使命。

      一、基础准备工作1、梳理岗位职责,完善岗位职责体系在公司组织架构及部门职能分工的框架下,通过与各部门负责人的反复沟通,规范岗位名称、明确岗位设置目的及岗位层级、细化岗位工作职责及相关任职要求,形成了公司完整的岗位架构图,完善了公司岗位职责体系,为公司人力资源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制定职位规范,规范职位管理工作为了巩固岗位职责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果,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基础管理水平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在人力资源中心的领导下,并征求事业部人力资源部门的意见,制定了公司岗位描述管理规定,分别从管理中心及事业部、子公司两个层面,新增岗位与原有岗位两个维度,对岗位管理工作流程与具体实施细节进行规范,明确了用人部门与人力资源部门在职位管理工作中各自承担的责任,为公司整体职位管理工作提供了规范依据。3、成立绩效委员会,建立绩效领导机制绩效管理工作涉及到公司宏观层面的目标实现,也关系到微观层面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为了有效统筹与领导公司绩效管理工作,专门成立了由公司高层领导的绩效管理委员会,并明确了绩效管理委员会的定位,即对公司董事会负责,同时明确了绩效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及具体工作机制,为公司接下来推动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4、制定绩效细则,保障体系有效运行为了保证整体绩效工作的有效实施,人力资源中心牵头拟定了公司绩效管理实施细则,并从长远考虑将公司绩效区分为组织绩效与员工绩效,同时吸取公司高层对绩效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最终该实施细则获得签批确定,通过绩效管理实施细则,从整体上明确了各部门、各层级在公司整体绩效体系中所承担的责任,明确了公司各层级在绩效管理工作中的具体考核归属,明确了绩效管理工作具体操作流程,明确了绩效考核结果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为公司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了实施依据,从而保障绩效体系有效运行。5、丰富绩效体系,制定试用期考核方案从工作实际来看,绩效考核可以分为试用期考察与正式任职后考核,各自侧重点不同,为了丰富绩效管理体系,有效评估试用期员工与岗位胜任匹配度,为公司做出科学用人决策,在人力资源中心领导下并结合相关入职培训工作,完成了公司新员工试用期考核方案,明确了新员工在试用期间的考察标准及相关操作流程,具体为企业文化

      学习、品牌知识掌握、专业知识掌握、工作态度与表现、工作成果体现与一票否决事项等六个方面对。

      二、绩效实施工作1、拟定绩效指标,明确工作重心要点绩效指标的本意在于对工作目标的跟踪,根据公司年度业绩目标及关注要点并结合各岗位核心岗位职责,拟定相关绩效考核指标,总监级从关键业绩、职能履职与否决项三个维度进行考核,普通员工从关键岗位职责及关键胜任素质两个维度进行考核,在各有侧重的同时兼顾周边及上下游协作。2、沟通确定指标,达成一致考核标准岗位层级不同,绩效管理的归属也就不同,人力资源中心内部对拟定的绩效指标达成一致认同后,分别与公司高层及部分负责人进行探讨商定,事业部总监级以上分别由公司高层及事业部负责人确定并最终与被考核人沟通达成一致,在与部门负责人达成一致考核标准后,管理中心普通员工由各部门负责人与其下属员工沟通并最终达成一致。通过多方努力及反复沟通,最终形成了公司各层级、各岗位考核标准,并初步形成了公司绩效考核指标库。3、分层推进实施,合理控制推进节奏由于公司的绩效氛围还不浓厚,尤其是各部门负责人对绩效管理工具的作用与认识并不相同,为了合理控制推进节奏,真正实现绩效管理目的,根据绩效管理委员会的统一部署,在人力资源中心领导下,绩效管理工作分层、分情况逐步推进。事业部总监级每季度进行模拟,待条件成熟时进行试点,最终按公司要求实施;管理中心员工绩效开展有一定基础,因此按月度进行实考,并与绩效工资挂钩,且目前已基本走上正轨;物流中心仓储部以前从未进行考核,因此绩效认识比较薄弱,目前主要是从工作表现及工作态度方面进行考核,并对相应指标进行二次量化,以加强考核针对性,总体来说,目前绩效推进节奏控制合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结篇520xx年,我厅着力以提升财政资金绩效为主线,以绩效目标实现

      为导向,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为手段,以评价结果应用为保障,建立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积极推进住房城乡建设系统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20xx年度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整体开展情况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提升自评质量,预算绩效管理取得新成效。一是抓好绩效目标编制,及时报送绩效目标。二是探索绩效跟踪监控,要求加强过程监控,对已纳入我厅绩效目标管理范畴的项目支出,采取半年报方式采集试点项目的绩效运行信息。三是深入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对部分省级城乡规划建设专项资金及中央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以奖代补”资金实施绩效自评和项目核查,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评报告。四是强化评价结果应用,组织绩效自评和绩效跟踪监控,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反馈并要求改进,加强评价结果与项目资金安排的衔接。五是健全绩效管理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组织专题培训,提高各级主管部门和基层单位绩效管理工作水平。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自我考核情况根据贵厅有关规定,我厅对20xx年度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自我考核,自评分数为92分。(一)基础工作管理得分20分,其中:1、领导重视(4分)。翁玉耀厅长和王知瑞副厅长分别作出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批示(得3分,附件2),召开全系统计财工作会议上对部署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得1分,附件3)。2、职责明确(5分)。下发文件(闽建计[20xx]19号,附件4),明确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职能及职责分工(得4分),由计财处指定专人办理绩效管理日常工作(得1分)。3、制度建设(5分)。一是制定绩效管理宏观指导意见(得2分,闽建计[20xx]14号,附件5);二是制定一系列涉及预算绩效管理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相关制度(得3分,闽建计[20xx]19号,附件6;闽财建[20xx]10号,附件7;闽建计[20xx]7号,附件8)。4、指标体系(6分)。一是已建立建设行业的综合指标体系(3分,闽建计[20xx]3号,附件9);二是绩效指标体系量化、细化、指向明确

      (3分)。(二)绩效目标管理得分13分,其中:1、申报时间(3分)。我厅按规定及时向贵厅报送新增项目绩效目

      标(闽建计函[20xx]43号,附件10)和2012年度城乡规划建设资金绩效目标(附件11)。

      2、申报格式(3分)。绩效目标格式、内容符合要求。3、申报数量(4分)。我厅20xx年报送绩效目标包括风景名胜规划资金、城乡规划建设资金和村庄整治专项资金。4、申报质量(3分)。绩效目标描述清晰、依据充分,但由于规划本身以社会效益为主,投入产出较难设定。(三)绩效监控管理得分10分,其中:1、监控制度(3分)。我厅制定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闽建计[20xx]19号,附件5)和健全机制制度(闽建计[20xx]19号,附件3),要求加强资金绩效监控。2、监控实施(3分)。我厅通过强农惠农资金监管(闽建计[20xx]11号,附件12)及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现场核查(闽建计[20xx]5号,附件13),实施绩效监控和过程监管。3、监控治理(4分)。开展强农惠农资金检查和绩效评价项目现场核查过程时对发现问题提出整改要求,检查后以书面通报形式提出整改意见(闽建计[20xx]12号,附件14)。(四)绩效评价管理得分25分,其中:1、项目管理(14分)。(1)20xx年对城乡规划建设资金和中央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以奖代补资金实施绩效评价,均与我厅职能密切相关(2分),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资金民生性强(1分),社会影响力较大(1分)。(2)上述评价项目较财政规定增加了1项(4分)。(3)20xx年评价城乡规划建设资金规模为280万元,占资金总额12.17%,中央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以奖代补资金规模为3576万元,占资金总额11.35%(2分)。(4)上述评价工作系由我厅自主组织全省系统内评价(2分),20xx年4月贵厅来我厅开展绩效调研,我厅密切配合并作工作汇报(2分,附件15)。

      2、报告质量11(分)。闽财绩[20xx]6号文(附件16),我厅自评成绩90分,该项得分为9分,省财政未对我厅进行抽查或再评价,该项得2分。

      (五)结果应用管理得分13分,其中:1、预算管理(6分)。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明确职责分工(4分,闽建计[20xx]19号,附件3),同时在预算执行中应用评价结果(2分,附件17)。2、落实整改(4分)。及时报送整改情况(闽建计函[20xxx]83号,附件17)。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结篇6一、事业单位员工绩效管理流程事业单位员工绩效管理是一个闭环管理系统,由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四个基本环节构成。这四个环节首尾相连形成完整的绩效管理过程,不断反复运行、构成一个“PDCA”循环的动态管理系统。二、事业单位员工预算绩效管理现状1.管理环节运行不够完整。事业单位员工绩效管理的最突出问题就是把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核,只注重具体的考核办法、过程以及考核结果,绩效计划和绩效反馈环节的工作容易被忽视,没有形成闭环的绩效管理,与现代化绩效管理方式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绩效管理体系的不健全,使得事业单位管理层与员工间缺乏沟通和相互了解,无法及时让员工意识到工作绩效及表现中存在的问题,更谈不上通过绩效考核给予员工实质性的指导意见和帮助,无法真正实现通过绩效管理提升工作效益的目的,绩效管理流于形式。2.考核标准制定不够具体。事业单位对员工的考核内容大部分集中在以“德能勤绩廉”为基础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等方面,多数为定性指标,缺乏科学明细的评价标准,加上考核者本身也很难理解“德能勤绩廉”抽象的标准,难以客观、准确地把握评判尺度。考核标准过于笼统导致员工工作成绩不能得到真实的反映和测量,不利于提高员工考核质量。最终结果会是使考核结果失之毫厘而谬以

      千里,无法保证考核的信度与效度。3.考核主体选取不够全面。企业绩效考核的主体一般包括上级、

      同级、下级和顾客,而在不少事业单位中,对员工的绩效考核还只是传统的上级对下级考核,考评主体的局限性,容易导致个人观点和个人意志左右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使考核缺乏应有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4.考核等级设定不够科学。目前不少事业单位将考核结果划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但实际上每年度不合格的总是极少数甚至没有,优秀的也只是按一定比例分配名额,且所占比例极小;大多数都集中在合格和基本合格这两个等级上。这种考评方式在使用较长一段时间后,就很难对被考核者的能力、工作实绩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无法真正实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考核的激励功能更无从谈起。

      三、事业单位员工绩效管理优化1.完善绩效管理机制。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单位、科室两级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成立由单位领导任组长的综合目标管理委员会,下设目标管理办公室,由单位副职领导任办公室主任,财务科室负责综合目标管理的具体工作,各责任科室设核算员,负责本科室综合目标管理与科室成本核算的具体工作。目标管理办公室下设工作小组,由办公室、财务科、人事科等职能科室负责人组成,负责拟定或调整绩效管理方案,提交综合目标管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后执行。制订效率兼公平规定。事业单位员工绩效考核应坚持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劳动、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根据不同岗位的责任和贡献大小、技术复杂状况及承担风险程度,适当拉开分配档次,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临床第一线倾斜、向高层次技术人才和管理岗位倾斜、向苦脏累险等岗位倾斜的分配制度。在笔者单位,实施了多种体现公平的绩效考核规定,如:对急诊科、各类ICU室、儿科、产房等科室或岗位实行特殊岗位津贴;对夜班岗位建立按当月累计上夜班次数分段制定夜班费补助标准的办法;制定科室二级分配指导原则,要求科室按专业技术职务等级系

      数、完成的工作量和工作质量、服务对象满意度等主要内容分配绩效工资。

      建立单项计件绩效工资制度,如采用“诊疗人次计件”和“手术计件”等方式,根据医生完成的门诊诊疗人次数和手术数计算单项计件绩效工资,激励临床科室医生多接诊门诊病人,多做手术,较好解决了“看病难”、“手术难”等瓶颈问题,同时也大幅度地提高临床一线专家的绩效工资水平。

      在管理岗位建立业绩津贴和风险津贴制度。根据各管理岗位的责任和风险,制定风险津贴标准和业绩津贴分配系数,根据科室绩效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责任科室管理岗位的业绩津贴总额,按分配系数进行分配。

      2.细化绩效考核标准。事业单位员工绩效考核应同时采用年度综合考核和月度、季度绩效考核,月度、季度考核有助于各科室部门更好地了解自身工作进度和绩效水平,从而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目标设定,避免目标计划偏离实际。年度考核。在笔者单位,年度考核指标设计采用“平衡计分”原理,建立以工作量、工作质量、病人满意度和成本控制为基本内容的综合目标管理体系。各科室标准分100分,其中工作量及成本管理40分(财务),工作质量与工作流程35分(业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15分(学习与创新),医德医风与服务对象满意度10分(客户)。考核级别按科室类别和考核得分排名,分为AAA级、AA级、A级和B级四个等级,,按不同的标准分别对科室主任、护士长和其它人员进行奖励。月度考核。主要考核科室当月基本工作量完成情况和成本管理情况,并实行按基本工作量计算当月绩效工资。以临床科室为例,基本工作量考核指标有门诊诊疗人次、实际占用床日数、收治病人数。门诊人次与实际占用床日数工作量考核标准为:门诊和病区采用“一条龙”管理模式,在进行目标成本考核时,以住院床日数为标准核算单位,每三个门诊人次数折算一个住院床日,根据当月完成的门诊人次与占用床日数,计算科室当月每一工作量(床日)的成本。完成成

      本目标和收支结余目标的科室,按标准计绩效工资,成本超标或成本节约部分按一定比例提高或降低每一工作量的奖励标准。科室床日成本和收支结余目标,根据科室性质和前三年实际水平测算,收支结余目标可以是零或负数。

      收治病人数工作量考核标准:出院病人工作量奖=当月出院病人数×每人次标准,每人次标准=平均住院日标准×当月病例分型系数×N(常数)。病例分型系数是依据卫人委病例分型办法,将病人根据病情轻重分为A、B、C、D四个类型,分别取固定分值,计算科室每一出院病人的平均病例分型得分,即为科室“病例分型系数”。此分值越高,说明科室收治的重病人越多,每一出院病人的奖励标准也越高,激励科室多收治重病人和加快病床周转。

      3.加强全面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提升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水平的关键环节。笔者单位通过推行综合目标管理,采取一系列成本管理的战略和措施,实现不断提高医院效率和效益的管理目标。管理战略。“一体两翼”战略:以医疗为主体,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和后勤社会化。健康产业有体检、特诊门诊、企业门诊、特诊病房;实行全方位后勤社会化,包括清洁、保安、餐饮、陪护等,省出的后勤编制用于增加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公务用车社会化,后勤仓库实行“准时制”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库存,节约场地和仓储成本。“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战略:医院领导班子做出规划,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战略,狠抓药品比例控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控制药品费增长,控制病人总费用的过快增长。通过降低药品费比例,相对降低病人费用水平。人力资源管理。严格控制正式职工人数增长,除专业技术的关键岗位外,其它岗位尽可能使用聘用人员或劳务派遣人员,近年内医院人均工作量高位运行且逐年增长。工勤岗位原则上不增加聘用人员,逐步实现由第三方托管,院内挂号及部分文员岗位交由相关公司托管,医院实行劳务派遣的人员已近百人。

      长年开设护士培训班,接收培训生、择优聘用,保证护理人员的质量,同时缓解临床护士紧张的矛盾。

      提高聘用专业技术人员待遇,逐步实现同工同酬。聘用人员绩效工资分配与在编人员实行同工同酬,临床一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年度奖、过节费等项目也相应调整。此类措施,对稳定聘用员工队伍、调动聘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药品管理。成立药事管理委员会,做好药品阳光采购、新药特药控制、药品比例控制、人均和日均药品费控制。对异动药品实行训导、限制使用和停止使用制度。

      材料支出控制。严格执行材料支出比例控制、高质耗材专帐管理和审批控制相关制度,并将科室卫生材料支出占医疗收入的比例与科室绩效管理和奖金分配挂钩。

      4.优化服务工作流程。目前,事业单位机制不灵活、效率低下等问题仍普遍存在,优化服务工作流程对提升事业单位员工绩效有着重要意义。在笔者单位,施行了医疗、护理同步的临床路径管理,以护理服务全过程为主线,建立临床护理路径新标准,重点关注病人现存、潜在的护理问题及护理关键环节,使医护配合高度协调,实现无缝衔接。门诊实行预约挂号、分时段预约诊疗制度,优化门诊服务流程,开设专病门诊,合理分流病人,缩短患者就医时间,最大限度提升医院门诊接诊能力。同时,改造就医环境,提升患者就医感受。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民对事业单位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出越来越高的期望和要求。绩效管理是改善企事业单位经营效益的重要途径,绩效管理在事业单位的成功实施,对提高事业单位运营管理质量和效率、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结篇7一、20xx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有关预算制度、绩效评价制度的学习。把制度的深入学习作为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先后整理学习了由财政厅预算绩效管理处授课的《预算绩效管理》PPT课件、

      研究了亚投行项目绩效指标相关设计和选用的思路、财政部或其他省份财政部门制订的有关绩效评价指标库,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业务指引等课件或规定。通过对相关课件和规定的学习,了解了预算绩效管理的基本概念、预算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以及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要求。开阔了视野,为后续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建立起预算绩效管理评价工作流程图。通过对相关制度的深化学习,结合事务所底稿工作的要求,制订了预算绩效管理评价工作流程图,针对流程图中每一步骤,制订相应的工作底稿,做到流程直观,底稿清晰。为预算绩效管理评价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打下基础。(三)逐步摸索建立绩效评价指标库。预算绩效管理评价工作的难点在于合理制订适合项目特点的评价指标库,通过研究亚投行项目绩效指标相关设计和选用思路,对由我单位实施的绩效评价项目,合理设计绩效评价指标,为真实评价相关项目的实际情况提供了保证。(四)对指标库实行动态管理。指标库的横向对比指标,会根据时间的推移及国家相关新数据的发布而发生变化,这样动态监管相关指标就必须成为常态,特别是对于共性指标的选取和比对,一定要引用新数据,以免产生错误的评价结果。二、存在的问题总的来看,我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完善,其中既有面上普遍存在的,也有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个性问题。一是预算绩效管理的项目数量有待进一步扩大。虽然我单位绩效评价工作已经开展,但评价项目数量和资金数额占全省项目总量还不高,这必然造成我单位的项目评价工作的片面性,无法对自己所处的全局情况进行了解。二是评价指标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出评价对象涉及行业多,项目之间差异性大,目前虽然中央已经发布共性指标,但真正能

      体现项目效果的个性指标,由于设置难度较大,还不能满足目前工作开展需要。

      三是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时间较短,加上缺乏系统的培训,部份工作人员对预算绩效管理认识不到位、理解不充分,对预算绩效管理业务不了解、不熟悉,对工作重点把握不到位,由此造成绩效评价工作还未摆脱财务考评或竣工验收的影响。

      四是全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无网上交流平台,同行之间无法有效对业务进行探讨,部份指标体系也无法实现共享。

      三、下一步打算和建议(一)努力提高专业素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是事务所的新业务,虽然部份工作方法与现有的审计业务类似,但工作目标、评价内容都有很大不同,这就需要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人员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确保绩效评价质量。(二)加强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一是汇总梳理以前年度制定的指标,将符合当前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和行业管理特点的个性指标汇编成库;二是组织人员搜集整理先进省市制定出台的指标,进一步充实完善个性指标库;三是建立指标数据库,将各年度制定的指标及时纳入指标库,做到随时更新、完善。(三)加强同行业交流。采取网上案例展示,行业学习培训等方式,加强与财政部门和行业内专家的互动,进一步统一认识,充实业务知识。借此机会,向省厅领导提几点建议,供参考。一是多组织交流学习。建议针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难点、重点多组织培训,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二是打造网上交流平台。开展论坛、跟帖等方式,组织大家进行问题讨论,对工作的方法、工作的程序及底稿的收集等专业问题进行交流,促进行业的规范化操作。三是共享指标库建设成果。针对已实施的项目设立共性、个性指标库,相关会员可以共享指标库,方便大家比对,并逐步讨论出科学

      合理的指标体系。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结篇8

      市人大财经办、预算工委组织预算绩效管理全过程跟踪监督工作组成员一行18人,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赵巨鹏的带领下,在北京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召开了预算绩效管理全过程跟踪工作总结会。会议由市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陈婷主持,专题听取了市科委、市卫生局、市医管局等试点部门20xx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情况的汇报和市财政局市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汇报。

      市科委郑焕敏副主任将一年多以来市科委在预算执行、绩效目标落实、管理工作、问题和体会及下一步工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重点将近年市科委在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优化整体创新环境方面的做法和成果做了汇报。市卫生局张建枢副巡视员、市医管局顾晋副局长分别汇报了本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工作情况。市财政局相关处室负责人汇报了我市近年以来预算绩效管理的总体工作情况及下一步主要工作安排。

      市人大预算绩效管理全过程跟踪监督工作组对试点部门的工作总体上比较满意。工作组还现场问询了绩效管理工作的具体做法,并从加强预算编制、提高预算效果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如有代表建议在具备完善的组织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绩效管理技术体系的研究,在目标管理和奖惩制度上有所突破;有代表认为试点部门项目微观绩效目标很明确,但微观目标与部门的宏观目标、中观目标的对应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明晰;针对部分项目执行周期较长绩效评价较难实施的问题,有人大代表建议绩效评价工作分阶段实施,将项目中间阶段的绩效评价重点放在实施进度上或者暂时不进行年度预算绩效评价、待项目执行期满后再进行绩效评价。

      市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赵巨鹏做了总结发言:认为我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相关部门采取了针对性很强的措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识有很大的提高,预算实施效果较为显著;各个部门根据不同业务特点采取了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和办法,保障了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市人大代表及相关工作同志高度重视,积极建言献策,

      充分发挥了人大的监督和指导作用,促进了我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推进;希望市财政局、市科委、市卫生局、市医管局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试点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凝练,为今后在全市全面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市科委办公室、法规处、计划处、条财处、审计处以及市卫生局、市医管局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本次总结会。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结篇9

      按照省市局工作要求,20xx年度XXX扎实开了绩效管理工作,通过全局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绩效管理工作稳步推进,但是在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领导,建章建制,确保绩效考核工作顺利开展。一是领导重视,提供组织保障。我局先后多次召开党组会、局务会专题研究绩效考核工作,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科室长、分局长为成员的考核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一名主任科员任考核办主任,具体负责日常考核工作,确保了绩效考核工作的全面推进。二是建章健制,提供制度保障。根据市局绩效考核办法和一系列文件精神,结合县局实际,细化指标,完善标准,修改制定了《XXX绩效考核办法及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了绩效考核工作目标,县局制定了科室分局双向责任制,明确考核责任。使我局的各项工作有标准、有措施的稳步开展。三是齐抓共管,提供实绩保障。要求各科室、分局(中心所)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特点的考核积分细则,各单位必须考核到岗、到人,严格执行考核办法,不能走过场,每月考核,每季度进行汇总,并结合考核结果进行总结讲评,确保了绩效考核工作的稳步推进。(二)注重实际,规范程序,确保绩效考核全面落实。一是完善考核基础资料。考核中我们坚持以能见资料为主要考核依据,对工作人员量化考核主要依据考核指标对应的工作完成情况、工作日志等。同时县局通过日常检查、纳税评估和专业稽查检查情况,对工作进行

      质量考核,并要求在考核结束后将考核有关资料整理归档。二是规范考核基本程序。我们严格按照考核办法以及绩效系统管

      理进行考核,组织绩效方面,每月按照节点对科室分局进行考核,科室按照指标工作要求对分局(中心所)进行扣分和分档;个人绩效方面,科长、分局(所)长撰写工作计划,一般工作人员填写工作记录,做到项项由计划,项项有落实。

      二、存在问题县局全体干部职工非常重视绩效考核工作,把其摆在与税收同等重要的位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市局考核中,被扣分科室和指标较多,凸显出在良好效果之下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部分指标制定不切合工作实际。部分科室制定的考核指标过分注重省市局考核指标,没有考虑实际工作需要,与实际工作落实与考核的结合力度不强,主要的顾虑是怕删除或者新增考核项目,在上级考核中,漏掉自己的工作而导致扣分,影响了指标考核成效。二是科室之间沟通协调不够。有的科室指标项目被市局对应科室扣了分,在绩效工作月总结时,他们的解释是一些指标的完成不是本科室能够独自完成,需要其他科室共同完成,这说明科室之间存在着缺乏沟通的问题。三是绩效考核奖惩效果不明显。县局虽然在绩效考核办法中规定了奖惩措施,即对于优秀的给予先进单位奖励,对于落后的科长、分局(所)长进行谈话,但是激励促进作用不突出。三、下步改进措施针对上述问题,县局制定了下步改进措施。一、重新梳理绩效考核指标。县局科室积极与市局对应科室进行沟通,对考核指标进行全面系统的再梳理,删除或者新增切合实际的指标,切实做到减负,突出实效。二、是强化科室协调沟通。充分发挥科室绩效管理考核联络员的作用,明确联络协调责任制,完善沟通协调联络机制。同时县局组织科室对涉及需要共同完成的指标进行工作计划和安排,充分发挥合力

      作用,确保绩效管理落实不漏,实现管理的无缝式衔接。三、是补充制定奖惩措施。县局制定绩效考核结果月通报制度。

      每月对考核结果在一楼大厅进行公示通报,从第一名到最后一名进行排名。同时发挥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考核结果运

      用,将其作为创先评优的基础参考项目,进一步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带动整体工作水平的稳步提升。目前县局正在积极探寻更有效的奖惩措施。

    篇四: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

      为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X〕45号)、《中共X省委X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意见》(X发〔X〕18号)和《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财政局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X政办字〔X〕75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充分认识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增强单位支出责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优化公共资源配置、节约公共支出成本。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措施,扎实工作,确保预算绩效管理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二、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国家和省、市关于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逐步建立以绩效目标为基础,以绩效评价为手段,以绩效结果为导向,以提高公共产品、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为目的,管理科学、运作高效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为建设“四个X”提供有力保障。

      (二)总体目标。按照加强政府绩效和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在全区营造“讲绩效、重绩效、用绩效”的良好氛围,牢固树立“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理念,逐步构建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和所有预算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三)基本原则。1.统一领导,分工负责。预算绩效管理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财政部门牵头,各部门(单位)分工负责。财政部门负责制定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总体规划和规章制度,组织、指导区级预算部门(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各部门(单位)是本部门(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制定本部门(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和规章制度,具体实施本部门(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2.科学规范,全面融合。将绩效管理理念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并有机融合,健全工作机制,优化管理流程,做到绩效指标科学,评价标准客观,评价方法合理,评价结果公正。3.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科学制定预算绩效管理总体规划,选择重点民生支出和社会公益性较强的重点项目开展试点,实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逐步推开,先易后难、全面推进。4.强化应用,激励约束。建立完善绩效结果运用机制,强化预算部门(单位)执行主体责任,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切实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主要任务

      紧紧围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总目标,以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为重点,把预算绩效管理作为现代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突破口,力争用三年时间(X年-X年),对2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在全部纳入项目库管理的基础上实行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着力构建“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一)绩效目标管理。绩效目标管理是预算绩效管理基础。要坚持“谁申请资金、谁编制目标,谁分配资金、谁审核目标,谁批复预算、谁批复目标”的原则,强化预算绩效目标管理。1.编制绩效目标。绩效目标由预算部门(单位)在申报预算时填报,包括绩效内容、绩效指标、绩效标准及可行性报告等。预算部门(单位)在编制下一年度预算时,要根据区政府和财政部门的具体部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部门职能及事业发展规划,编制项目计划,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编制绩效目标,测算资金需求,制定实施方案。编制绩效目标要与部门(单位)工作职责、工作任务紧密相关,并且是具体的、可衡量的、一定时期内可实现的。编制的实施方案要详细说明实现绩效目标的工作程序、方式方法、保障措施、资金需求、信息资料等。2.审核绩效目标。预算主管部门要加强本部门和所属单位绩效目标的审核。财政部门要根据财政支出方向和重点、部门职能及产业发展规划等,对预算部门(单位)提出的绩效目标进行审核,重点审核绩效目标与部门职能的相关性、为实现绩效目标拟采取措施的可行

      性、绩效指标设置的科学性、实现绩效目标所需资金的合理性等。对绩效目标不符合要求的,由财政部门负责向预算部门(单位)提出调整、修改意见;审核合格的,进入下一步预算编审流程。对不按照规定要求编制绩效目标的,不列入预算。财政部门根据预算绩效管理相关政策要求,组织专家对预算部门(单位)编制申报的绩效目标进行综合评审,评审意见作为项目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3.绩效目标控制。预算部门(单位)要建立健全从项目投资决策到项目完成,涵盖项目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审的各项制度。要强化绩效目标与项目管理的有机结合,从项目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费用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等环节着手,对项目各个发展阶段进行有效管理和目标控制,为实现项目绩效目标提供保障。(二)绩效跟踪监控。绩效跟踪监控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各预算部门(单位)是实施绩效跟踪监控的主体,要适时建立绩效跟踪监控机制,加强执行管理,确保绩效目标实现。1.跟踪绩效运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预算部门(单位)要加强对项目绩效运行信息的跟踪监控,及时掌握项目实施进程、预算执行进度和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并及时向预算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报告。2.强化过程管理。要根据绩效运行监控的管理要求,及时纠正绩效运行与预算绩效目标的偏差,促进绩效目标的实现。对预期无绩效、低绩效的项目,要停止或调整执行。

      3.加强执行管理。要健全预算执行管理制度,严格预算约束,加快支出进度,增强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和实效性,为实现绩效目标提供保障。(三)预算绩效评价。绩效评价是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是指预算部门(单位)及财政部门在预算执行结束后,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实施绩效评价要编制绩效评价方案,拟定切实可行的评价计划,确定正确的评价方法,设计合理的评价指标。鼓励聘用第三方机构独立评价,逐步建立第三方中介机构库和专家库。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自X年起,每年选取部分预算金额大、社会关注度高、对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发展类、民生类项目,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重点评价和独立评价,不断提高评价质量。1.开展绩效自评。预算执行结束后,预算部门(单位)要及时开展绩效自我评价,形成自评报告。同时,应对本部门和所属单位自评工作和自评报告进行审核,将绩效自评报告及时报财政部门。2.实施自评抽查。财政部门要加强对绩效自评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采取组建专家组、委托社会中介机构等方式,有针对性选择一定比例的绩效自评项目实施抽查,重点抽查预算部门(单位)绩效自评工作情况和自评结果的真实性、合理性。3.组织重点评价。一要选择社会影响较广、与民生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点项目、重大资金,组织实施重点评价。二要

    篇五: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3篇

      以特色农业发展为中心,构建产业融合体。农村产业是农村发展的基础,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这就要求我们依托于特色农业、景点、遗址等旅游资源,优先发展现代化观光农业产业,强力推进特色产业链,加快产业融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增收。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总结以下

      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打造出特色适居环境。持续改善配套设施,保护生态空间,清理生活垃圾,打造出山绿水清环境,全方位打造出适居的居住环境。全方位搞好项目升级改造、环境综合治理、社区总体营造等项目,改进交通出行、村子风貌和生态状况,打造出特色适居环境。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汇集乡村振兴合力。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政策推进、机制创新”为原则,凝聚乡村振兴的合力,形成制度化推进机制。一是建立领导组织体系。实行乡镇级领导联系重点村、示范村创建制度,开展结对帮扶指导,实行部门与村委、村民结对帮扶机制,形成乡、村、组三级联动、纵向到底的工作机制,全方位构建乡村振兴的组织体系。二是加强激励措施。根据功能定位,对工业经济、休闲经济、农业经济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考核,实现平衡发展。三是深化农村改革。加大农地、林地土地流转力度,健全土地流转管理服务,建立健全收益分配机制。

      乡村振兴战略一定要坚持高点谋划,突出产业定位。积极加快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坚持整体布局,突出产业融合。积极构建“1+D+N”健康特色小镇布局。“1”即为以小镇为单位;“D”即为以示范村为支撑点;“N”即为以多个产业发展为主体,切实构建1个区域,多个示范点,无数个产业融合,建成田园综合产业。

      2020年是即将圆满实现脱贫攻坚工作收官,全面接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起步之年,近期中组部下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如何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助推2021年乡村振兴工作意义重大。

      一是紧扣"五大振兴“要求构建新的考核体系。2021年要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为重点的考核体系有效衔接和过渡,设置"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为重点的综合考核+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面向产业大户等以奖代补为主导的专项考核新的考核体系。对镇乡村振兴支撑考核指标赋重分、出重拳;

      对部门体现单位职能差异化设置乡村振兴考核指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精准分解年度乡村振兴工作任务,形成"考核委领导、考核办统筹、牵头单位推进、责任单位落实“的一体化考核机制,压实工作责任,全方位建立乡村振兴考核压力传导机制。

      二是狠抓"四项措施“提升乡村振兴考核质量。首先要做实平

      时考核监督。逐季组织重点业务主管部门对乡村振兴指标开展排名通报,引导各责任单位把功夫下在平时,盯重点、抓关键、破难题,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指标任务完成。其次要加大群众评价分量。设置一定比例乡村振兴工作成效社会调查评价赋分权重,扩大基础群众直接评价考核参与度,引导被考核单位眼睛向下,工作重心下沉乡村振兴工作一线,以广大人民群众认可度、满意度印证、核实年度乡村振兴工作成效。再次要完善考核方式方法。坚持一流标准,优化指标任务确定流程,提升指标任务下达质量,建立业务部门平时考核台账记录与考核组综合实地考核结果"双印证“制度,以务实的考核结果认定办法传导考核压力,树立重实绩,重实干的鲜明考核导向。最后要强化结果综合运用。坚持"优绩优奖“原则,强化乡村振兴考核监督和正向激励导向发挥,精准锁定年度乡村振兴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突出及时性、针对性重奖激励真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党政干部合力推进乡村振兴的硬约束。

      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将人力资本开发放在第一的位置,做好农村人才政策这篇大文章,完善人才服务机制建设。既重视本土人才的培育,培养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生カ军。同时也要广纳懂科技、懂市场、懂法律、懂管理的贤才能人到农村来创新创业,让农村成为贤才能人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质专业化乡村振兴队

      伍,加强农业发展的创新驱动力与农村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文化振兴是灵魂。

      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乡村文化作为我国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汇集着乡土人文之美。假如说没有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或者没有乡村文化的同步振兴,那那乡村振兴就失掉真正的灵魂。所以,实施乡村振兴务必抓住乡村文化这一灵魂根本。不但要顺应新时代的要求,推动城乡文化融合,保护并承传好乡村文化,提升文化产品,促进文化供给,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乡村文化以及产业。也要打通农村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破文化服务难题,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不断提升乡村群众在文化成果上的获得感以及在精神文化生活上的幸福感。生态振兴是根本。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只有实现生态振兴才可以体现文明和谐的乡村振兴目标,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态振兴,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因为前些年乡村环境保护相对滞后,这无疑为农村生态振兴带来了更多的难题,需要花费较大的力气来解决。应该始终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持续攻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提升能源供应的良性循探索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不断提高乡村振兴的恒久生命力。树高千尺源于根深,大厦巍峨靠的是地基坚固,乡村振兴战略让国之基更稳,祖国务必将更加坚实屹立在世界洞

      东方,让我们信心倍增地苦干实干加油干,在乡村振兴战略的牵引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番农村力量。

    篇六: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强化预算支出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预算绩效管理是指为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水平,将绩效目标编制、运行跟踪、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等绩效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实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管理模式。

      第三条预算绩效管理适用范围涵盖所有财政性资金,包括纳入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等。适用单位范围包括与财政部门发生预算缴拨款关系的党政组织、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等。

      第四条预算绩效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财政部门进行组织和指导。预算单位是预算绩效管理的责任主体,要自觉主动的将绩效管理理念、管理方法贯穿于财政资金管理全过程,提高预算支出效率,杜绝“拍脑袋”支出,造成财政资金使用浪费。

      (二)绩效导向、目标控制原则。坚持规范性、科学性和绩效性并重,事前要编制绩效目标,事中要监控目标实现进程,事后要进行绩效评价,不断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的产出、效果和持续影响力。

      (三)结果应用、公开透明原则。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及评价结果反馈整改机制、信息公开机制、预算挂钩机制和绩效问责机制等,将绩效目标设定、跟踪、评价、结果、整改等情况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公众和各方监督。

      (四)逐步推进、务求实效原则。将预算绩效管理要求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整体谋划,分步实施,着重抓好重大发展、民生类项目的预算绩效管理,稳步推进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管理,不断扩大绩效管理的资金覆盖面,务求取得绩效管理工作实效。具体安排为:

      2019年:对所有扶贫专项资金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对选定单位上级转移支付项目及本级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的项目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2020年:对全县不低于50%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级部门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的项目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2021年:对全县县镇两级预算单位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的项目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2022年:对所有财政资金实施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

      1

      第二章部门职责

      第五条财政部门是预算绩效管理的牵头推进部门。主管部门负责实施本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并督促指导所属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预算单位负责本单位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六条财政部门具体职责是:(一)负责研究、制定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机制、实施方案等。

      (二)负责开展预算绩效管理项目库建设、共性指标库建设、专家库和第三方机构库建设、信息化建设和宣传培训等基础性工作。

      (三)研究和发布预算绩效管理共性化指标,收集、汇总、审定预算单位研究制定的预算绩效管理个性化指标。

      (四)组织、指导、监督各预算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包括目标编制、运行跟踪、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监督检查等。

      (五)对重大发展类、民生类项目组织开展绩效重点评价,以及对部门或单位评价项目组织开展再评价,并做好结果应用工作。

      (六)审核各部门、单位提交的部门预算绩效目标、指标、报告等。

      (七)根据年度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情况提出绩效改进建议,并抓好结果应用工作。

      (八)其它应由财政部门承担的预算绩效管理职责。

      第七条主管部门具体职责是:

      (一)组织实施本部门预算绩效管理,配合财政部门开展重大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督促、指导所属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二)研究、制定本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和计划等。

      (三)汇总、审核本部门及督促所属单位绩效目标编制工作。

      (四)研究制定本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共性指标,指导和帮助所属单位研究制定预算绩效管理个性化指标。

      (五)对本部门及所属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跟踪。

      (六)组织开展部门绩效自评,指导所属单位开展单位绩效自评,对自评结果组织科学评价,并抓好结果应用工作。评价报告需提交财政部门备案。

      2

      (七)其它应由主管部门承担的预算绩效管理职责。

      第八条预算单位具体职责是:

      (一)按规定编报本单位预算绩效目标,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跟踪,按照资金使用计划在申请资金时报送跟踪监控情况。

      (二)研究制定本单位预算绩效指标。

      (三)配合财政和主管部门开展绩效评价,组织开展本单位绩效自评,抓好结果应用,公开评价信息。

      (四)其它应由预算单位承担的预算绩效管理职责。

      第九条财政部门要加强对预算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组织、督促和落实,承担制定绩效计划、审核单位绩效目标、实施绩效监控、审核单位自评报告以及开展绩效再评价。主管部门要在加强自身绩效管理的同时,积极做好对所属预算单位的组织协调和审核评价工作,确保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各预算单位要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本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合力推进,单位财务部门是本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牵头部门,业务部门是本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部门,承担编报绩效目标、实施绩效跟踪、开展绩效评价等预算绩效管理职责。

      第三章预算支出绩效目标管理

      第十条预算支出绩效目标(以下简称“绩效目标”)按照“谁使用资金、谁编制目标”的原则,由预算单位在使用财政性资金计划期内,通过一定财政资金的投入所要达到的预期产出、效益和效果为依据设定目标。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是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基础环节。预算绩效目标的编制、审核、批复和结果应用要与预算同步编制、同步提交、同步审核、同步批复、同步执行、同步调整、同步监督、同步公开,与预算管理流程紧密融合,保持一致。

      第十一条绩效目标包括:

      (一)按照预算支出的范围和内容划分,包括基本支出绩效目标、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和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基本支出绩效目标,是指本级部门(单位)预算安排中的基本支出在一定期限内对本部门(单位)正常运转的预期保障程度。一般不单独设定,而是纳入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统筹考虑。

      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是指本级部门(单位)依据部门(单位)职责和事业发展要求,设立并通过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在一定期限内预期达到的产出和效果,其中,项目支出包括本级部门预算项目支出和上级转移支付项目支出。

      3

      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是指各部门及其所属单位按照确定的职责,利用所有部门预算资金在一定期限内预期达到的总体产出和效果。

      (二)按照时效性划分,包括中长期绩效目标和年度绩效目标。

      中长期绩效目标是指本级部门(单位)预算资金在多年度计划期内预期达到的产出和效果。年度绩效目标是指部门(单位)预算资金在一个预算年度内预期达到的产出和效果。

      第十二条绩效目标由绩效指标构成,一般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从指标构成上可以分为:

      (一)投入指标:主要衡量财政资金和其它社会资本等方面的投入情况。

      (二)管理指标:分为财务管理指标和项目管理指标,主要衡量项目实施过程中预算部门和单位的管理效能。

      (三)产出指标:主要衡量通过既定投入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质量、时效、成本等情况。

      (四)效益指标:主要衡量项目实施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综合效益和可持续的影响力等情况。

      (五)满意度指标:主要衡量服务对象或项目受益人等相关利益主体对项目实施的满意程度。

      第十三条共性指标是指适用于所有预算项目的通用指标。个性指标是针对预算单位特定预算项目设定的指标。共性指标及其所占权重由财政部门统一制定和发布,个性指标及内部权重分布由预算单位研究制定。在设立绩效指标时,如确有必要或专业性较强,可以提请相关部门或专家、第三方机构对绩效指标进行论证和评审。

      第十四条绩效目标编制的主要依据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财政中期规划、地域、行业或部门战略目标及发展规划、部门和机构职责、年度工作计划或项目规划及目标、上级或相关部门考核标准及要求、相关行业政策、历史数据、行业标准、计划标准或专业技术规范等。部门整体支出或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编制应主要遵循以下要求:

      (一)指向明确。目标编制要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部门(单位)职能及事业发展规划等要求,并与相应的预算支出内容、范围、方向、效果等紧密相关。

      (二)细化量化。目标编制应当从数量、质量、成本、时效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细化,尽量进行定量表述。不能以量化形式表述的,可采用定性表述,但应具有可衡量性。

      (三)合理可行。设定绩效目标时要经过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符合客观实际,能够在一定期限内如期实现。

      4

      (四)相应匹配。目标编制要与计划期内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与预算确定的投资额或资金量相匹配。

      第十五条预算单位在编制和提交部门预算时,应按照财政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年度计划编制和提交部门整体目标,经财政部门审核通过后进入下一步预算编审流程。

      第十六条预算单位在编制和提交预算项目时,应一并编制和提交绩效目标,经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后进入财政项目库,通过审核并纳入财政项目库的项目方可进入下一步预算编审流程。预算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调整预算项目或预算资金的,也需相应完善预算绩效目标,并及时修正财政项目库信息,按预算调整程序审核和批准。

      第十七条财政部门在审核和批复部门预算时,结合预算编制“二上二下”流程同时审核和批复预算绩效目标。审核过程中,如确有必要或专业性较强时,财政部门可以组织相关部门及专家对绩效目标进行评审和论证。绩效目标审核重点如下:

      (一)绩效目标设立依据的充分性,包括是否属于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范围;是否符合政府决策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等。

      (二)绩效指标及相应权重设置的科学合理性、针对性、可行性等。

      (三)预算资金安排与绩效目标完成的保障性、匹配性、物有所值评价等。

      第十八条绩效目标一经确定,未经财政部门审核和批准,不得随意进行调整。当预算相关因素发生变动时,应同步调整或修正预算绩效目标,并按预算绩效目标审核重点及流程重新提交财政部门进行审核和批准。

      第十九条在年初预算或调整预算中,对预算绩效目标设立依据充分、绩效指标清晰、预期绩效较高的项目,财政部门可以优先安排预算资金;对应编未编预算绩效目标的项目,财政部门可以不予审核并不予安排财政资金;对编制的预算绩效目标不符合编制要求的,或预期绩效偏低的项目,财政部门可以要求预算单位重新编制预算绩效目标或调整项目预算申请,暂缓安排项目资金。

      第四章预算绩效跟踪管理

      第二十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单位应依据经批复的预算及设定的绩效目标,对预算资金执行进度、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项目实施进程等进行跟踪管理,确保预算执行进度和项目管理效益。

      第二十一条预算单位在实施绩效跟踪过程中,一旦发现实际绩效与目标绩效发生偏离时,应认真分析偏离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矫正绩效目标偏差,提高项目执行效力,保障预定的预算绩效目标顺利实现。

      第二十二条财政部门可以自行、联合或要求预算单位实施预算绩效跟踪管理,提供绩效跟

      5

      踪所需数据资料等相关信息,并根据绩效实现程度,严格预算资金执行审核,控制预算资金拨付进度。

      第二十三条在绩效跟踪过程中,对实际绩效严重低于预算绩效目标的,财政部门可以暂停拨付预算资金,直至预算单位采取有效纠偏措施为止。对经采取矫正措施仍严重低于预期绩效的,或经评审论证预期绩效偏低甚至无效的项目,财政部门可以提请县政府调减预算项目资金或取消该预算项目继续实施,并提请追究责任单位及责任人责任。

      第五章预算绩效评价管理

      第二十四条预算绩效评价是指根据经批准的预算绩效目标、绩效指标和相应权重,运用科学的绩效评价标准和绩效评价方法,通过对预算项目绩效相关数据资料等信息的采集、整理、汇总以及满意度测评、专家评审论证等,获得预算绩效目标最终结果的过程,包括基本支出评价、项目支出评价以及部门(单位)整体支出评价。

      第二十五条预算单位是预算绩效评价的实施主体,承担本单位的绩效评价工作任务。对经确定的重大发展类、民生类或金额较大、群众关切的预算项目和支出绩效不高的单位,财政部门可以在单位自评的基础上,再行组织或联合相关部门开展绩效重点评价。对开展绩效重点评价的项目,预算单位应根据财政部门要求如实准确完整及时的提供绩效材料,积极配合绩效重点评价工作。

      第二十六条年度预算执行完毕,预算单位要根据财政部门年度工作计划要求,结合年度决算编制工作,及时组织对本部门及所属单位开展部门整体或项目的预算绩效自评和评价,并在每年决算完成后将上一年度预算绩效评价得分依据和结果及自评(评价)报告报送财政部门。对跨年项目,可以实施当年度阶段性评价并撰写当年自评(评价)报告,待项目完成后再实施项目总体综合评价,形成综合自评(评价)报告。对部分效益显现周期较长的项目,经财政部门批准同意后可以在以后年度实施绩效总体评价。

      第二十七条部门(单位)基本支出或者整体绩效评价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并在绩效评价报告中明确列示:

      (一)部门概述:重点是部门职能介绍、部门组织机构构成及人员情况等;

      (二)部门整体支出管理及使用情况:部门单位的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三公”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三)部门管理情况:指为实现绩效目标制定的制度、措施以及根据年度目标设定的工作计划和年度评价工作等;

      (四)部门整体或基本绩效评价结果:按照工作计划所设定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产出情况、综合效益、满意度情况及持续影响力等进行自评打分;

      (五)绩效偏离情况:主要是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等;

      6

      (六)绩效评价结论、绩效整改措施及绩效改进建议等。

      第二十八条项目绩效评价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并在绩效评价报告中明确列示:

      (一)项目基本概况:重点是项目内容介绍、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

      (二)项目管理情况:指为实现绩效目标制定的制度、采取的措施等;

      (三)绩效评价结果: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产出情况、综合效益、满意度情况及持续影响力等;

      (四)绩效偏离情况:主要是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等;

      (五)绩效评价结论、绩效整改措施及绩效改进建议等。

      第二十九条绩效评价标准是指衡量预算绩效目标完成程度的尺度。预算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标准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绩效评价标准具体包括:

      (一)计划标准。是指以预先制定的目标、计划、预算、定额等数据作为评价的标准。

      (二)行业标准。是指参照国家公布的行业指标数据制定的评价标准。

      (三)历史标准。是指参照同类指标的历史数据制定的评价标准。

      (四)其他经财政部门确认的标准。

      第三十条绩效评价方法主要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众评判法等。应坚持客观公正、便捷高效的原则运用一种或多种绩效评价方法。

      第三十一条县财政部门可在评审专家库中抽选专家,组成专家组配合开展相关绩效管理工作,需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绩效评价的,应严格依照政府采购程序办理。

      第三十二条绩效评价报告是绩效评价结果的重要体现。财政部门、预算单位以及第三方评价机构在完成绩效评价时,均应根据财政部门的统一要求出具绩效评价报告。绩效评价报告应当依据充分、内容完整、数据准确、分析透彻、逻辑清晰、客观公正,建议可行。

      第三十三条预算单位要对绩效自评结果的完整性、真实性、客观性和准确性等负责。财政部门对预算单位的绩效自评结果可以组织再评价或提请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评审论证。对委托第三方开展绩效评价的,应在绩效评价服务费用中预留质量保证金,根据相关部门和专家的质量评估情况确定支付金额。

      第六章绩效结果应用管理

      第三十四条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方式包括:

      7

      (一)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及整改。预算单位应在及时向财政部门报送绩效评价结果的同时,加大整改力度,一并报送绩效评价结果整改落实情况。对财政重点评价项目,财政部门应及时将绩效评价结果及相关整改建议书面反馈给预算单位,预算单位应在收到书面结果后30日内将整改措施及整改情况书面报送给财政部门。

      (二)绩效评价结果报告或通报。对绩效评价结果及整改落实情况,财政部门负责建立通报机制,其中:重大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情况以专题报告形式提交县政府。

      (三)绩效评价结果与部门预算安排相挂钩。建立健全绩效评价结果和部门预算安排相挂钩机制,将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和绩效评价结果情况作为改进部门预算管理和安排以后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的重要依据。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积极或绩效评价结果较好的,财政部门在安排预算资金时可予以优先保障和重点支持。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不力或达不到绩效目标、评价结果较差或对绩效评价发现问题整改不力的,财政部门相应调减或取消该部门预算资金安排。

      (四)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考核和绩效评价结果问责。根据“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原则,财政部门会同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结果问责机制,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不力、绩效评价结果较差或造成财政资金损失浪费、低效使用的部门和单位及其相关人员实施问责。

      第七章预算绩效信息公开管理

      第三十五条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公开是财政和部门预算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除涉密信息外,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应根据预算信息公开的统一要求和规定内容与预决算同步公开预算绩效管理情况,自觉接受社会公众对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情况的评判和监督。

      第三十六条预算单位是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公开的责任主体,应根据预算信息公开要求同步将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及整改落实情况在县政府门户网站予以公开。同时对财政纳入重点绩效评价的信息及其整改落实情况相应进行公开。

      第三十七条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公开应包括:

      (一)预算项目资金投入、立项依据及绩效目标、绩效指标等相关信息;

      (二)绩效评价结果及评价报告等相关信息;

      (三)其他应当公开的预算绩效管理相关信息等。

      第八章绩效工作考核

      第三十八条主管部门考核。预算年度终了,各部门、单位对年度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对照相应的考核评分表进行自评打分,并形成书面说明材料,于年终决算完成后报送财政部门。

      8

      书面说明材料应包括以下内容:年度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整体开展情况;对评分表中每项自评得分的说明及相关佐证材料;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下一步工作的打算和建议等。预算单位对自我考核情况及相关说明材料、数据信息材料的真实性负责。第三十九条财政部门考核。财政部门组织对各预算单位上报的数据信息、说明材料、自评打分依据等进行审核,必要时对相关数据及工作情况进行核实调查,综合形成评定分数,确定考核结果。预算单位上报的基础资料和自评资料为每年度抽取部分重点项目进行再评价和考核工作的重要依据。第四十条考核结果通报。财政部门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结果予以通报,并联合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按规定程序实施奖罚及问责。

      第九章附则第四十一条对在预算绩效管理中发现的财政违法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第四十二条本细则实施过程中如遇国家和省市政策调整或其他要求的,相应修改完善。第四十三条本细则自2020年5月20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2年5月19日,本细则由财政部门负责解释。

      9

    篇七: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温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1.10•【字号】温政发[2013]1号•【施行日期】2013.01.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预算、决算

      正文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温政发〔2013〕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政府绩效管理,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促进预

      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充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浙政发〔2012〕44号)以及《关于加快推进市级公共财政预算改革的实施意见》(温委办发〔2012〕134号)精神,现就推进我市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预算绩效管理是由制定明确的公共支出绩效目标,建立规范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价,并把评价结果与预算编制和行政问责紧密结合起来并不断循环的综合过程,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化政府预算为民服务的理念,强调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要求,从根本上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部门责任意识,建设“责任政

      府”、“阳光政府”的有效举措。因此,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已成为当前我市加强政府绩效管理和财政预算管理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政府绩效和预算绩效管理的总体要求,坚持“合力生财、高效用财、科学理财、依法管财”的十六字方针,以科学化管理为前提,精细化管理为手段,建立健全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为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提供有力保障。(二)总体目标。按照加强政府绩效和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逐步建立以绩效目标为基础,以绩效跟踪为主线,以绩效评价为手段,以结果应用为保障,以改进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节约行政成本、提高公共产品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为目标,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十二五”期间,全市各级政府、市级各部门都要实行规范的预算绩效管理。(三)基本原则。1.统一领导,分工负责。预算绩效管理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财政部门牵头,各部门分工负责。市财政部门负责制定工作制度和办法,组织本级各部门,并指导下级财政部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各部门是预算绩效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组织本部门并指导、检查所属单位开展各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监察部门负责对重大绩效责任问题进行行政问责。2.整体设计,稳步推进。要紧密结合地区、部门实际,科学制定整体工作思路,先易后难,积累经验,完善制度,由点及面,逐步扩大实施范围,稳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3.规范程序,公正透明。要建立科学规范、符合实际、便于操作的工作流程,充分利用社会中介机构、专家和社会公众等第三方力量,管理过程和评价结果要接受监督。

      4.低效问责,高效激励。要建立有效的绩效问责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促使各部门切实承担预算绩效管理的责任。

      三、工作任务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要将绩效管理理念和技术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涵盖所有财政性资金的预算绩效管理运行机制。(一)目标管理。1.绩效目标编制。绩效目标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是整个预算绩效管理系统的前提,包括绩效内容、绩效指标和绩效标准。部门在编制下一年度预算时,要按照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的具体部署,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部门职能及事业发展规划,结合财力可能和资金需求测算,科学、合理地编制项目预算绩效目标。对重大支出项目,部门应对其编制的预期绩效目标在报送财政部门前自行组织论证。对阶段性工作,在明确工作总体目标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明确分年度目标。部门不按规定编制报送预期绩效目标的,财政部门不予预算安排。2.绩效目标审核。财政部门要依据财政支出方向和重点、部门职能及事业发展规划等对部门提出的绩效目标,组织专家组实施审核,审核内容包括绩效目标与部门职能的相关性、绩效指标设置的科学性、实现绩效目标所需资金的合理性等。绩效目标的审核意见是预算编制的重要依据。不按规定要求编制绩效目标的,财政部门应要求相关部门进行必要的调整,达不到要求的不予进入下一步预算编审流程。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所属单位绩效目标编制工作的指导和审核。3.绩效目标批复。财政部门应逐步试行绩效目标批复工作,在财政预算经各级

      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后,随预算批复同时批复项目绩效目标。批复的绩效目标应当清晰、可量化,以便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进行监控和预算完成后实施绩效评价时对照比较。

      (二)绩效运行跟踪监控。财政部门要建立各项财政支出绩效运行的分类跟踪监控制度,采取各种有效方式掌握项目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项目实施进程和支出执行进度。预算执行单位要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认真报送相关项目绩效运行分析报告。当项目执行无故停滞或与预期绩效目标发生偏离,财政部门应督促预算执行单位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对明确无法实现预期绩效目标的,项目要停止执行,预算指标要予以收回。确因政策变化、突发事件等因素影响绩效目标实现,需调整绩效目标的,要根据绩效目标管理的要求和审核流程,随同预算一并调整。(三)绩效评价实施。1.部门预算项目评价。预算执行单位在项目完成后要进行绩效自评,及时报送财政部门。同时,各部门应加强对所属单位自评工作的领导,并对所属单位的自评报告在报送财政部门前进行认真审核。财政部门采取组建专家组、委托社会中介机构等方式,对自评项目实施复核,重点审核预算部门绩效自评工作情况和自评结果的真实性、合理性。对重大项目也可以实施再评价。2.财政专项资金评价。各项目执行单位在项目完成后,要及时组织绩效自评,并向专项资金主管部门报送自评报告。主管部门在项目验收时应对照自评报告审查项目绩效的实现情况。专项资金主管部门在年度终了后,应组织对本项专项资金综合运行情况开展绩效评价,在一季度前报送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应每年选择部分财政专项资金开展再评价,进一步检验专项资金运行绩效。3.政府投资项目评价。投资项目完工运行后,项目单位应组织绩效自评,报送财政部门。财政部门每年应选取部分社会影响重大、公共效应明显的政府投资项目

      进行重点绩效评价,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4.探索评价工作创新。财政部门要稳步试点推进基本支出绩效评价、整体支出

      绩效评价,积极探索财政扶持政策绩效评价和财政综合绩效评价。(四)评价结果应用。1.反馈整改制度。建立健全绩效评价结果反馈整改制度,及时将绩效评价结果

      反馈到预算单位。预算单位要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就有关问题积极整改,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规范支出行为,降低支出成本,增强支出责任。

      2.预决算结合制度。将评价结果与预算编制、决算审查有机结合,把绩效跟踪和评价结果作为当年决算审查的和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对长期无绩效的经常性项目要予以取消。

      3.绩效报告制度。各部门要定期向同级政府提交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结,说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情况、支出绩效状况、存在问题、纠正措施和下一步工作重点。财政部门要向同级政府报告项目绩效监控跟踪情况、预算绩效管理综合情况和重点项目绩效评价结果,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4.绩效公开制度。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逐步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将绩效评价结果尤其是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民生项目和重点项目支出绩效情况在规定范围内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5.绩效问责制度。按照“谁用款、谁负责”的原则,监察部门要将预算绩效管理结果作为效能监察的重要内容,对重大绩效责任问题进行问责,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人员的绩效责任问题进行问责。财政部门对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发现的财政违法行为,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6.绩效惩罚制度。对个人、企业及其他社会单位取得财政资金,无特殊原因项目执行低效或无效的,财政部门应将其列入黑名单,视情给予一定期限不予财政资金补助的处理。

      四、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保障。建立政府负责、财政部门牵头、部门具体执行、监察部门问责,各方共同参与的预算绩效管理组织体系。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把预算绩效管理作为深化公共财政预算改革的重中之重,建立工作考核机制,加强协调、指导和监督等各项工作。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和发挥预算绩效管理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人员配置,理顺工作机制,制定具体措施。监察部门要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逐步落实绩效问责工作机制。(二)强化工作考核。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纳入政府对部门的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具体考评细则见附件),财政部门要根据积极稳妥的原则,每年部署预算绩效管理的具体任务要求,强化部门责任。(三)完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制度,规范绩效目标、绩效跟踪、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等各项管理流程,确保预算绩效管理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有效衔接。(四)完善技术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完善绩效指标库、中介机构库和专家库,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五)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等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提高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结合度,有序推进预算信息公开,为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供良好平台。强化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考核督查,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六)加强宣传培训。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政府网络平台等,积极宣传预算绩效管理的目的、意义,强化预算绩效意识,培育绩效管理文化,为预算绩效管理创造良好的思想基础和舆论环境;要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专业知识培训,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升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水平。各县(市、区)政府、市直各单位要根据本意见,制定具体实施办法,不断创新和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切实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

      温州市人民政府2013年1月10日附件:2013年度市级部门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评细则一、考评对象所有纳入市级财政预算安排的部门,下属单位统一纳入主管部门考核范围。二、考评内容考评的主要内容为市级各部门各类财政支出的绩效管理工作,包括预算编制的目标管理工作、预算执行的监控工作、预算完成的评价工作等。具体包括:(一)绩效目标申报;(二)绩效监控跟踪;(三)绩效自评工作;(四)财政及部门绩效评价结果;(五)评价结果应用情况;(六)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情况;(七)部门组织培训情况。三、考评时间及考评方式

      考评工作由市考绩办统一领导,市财政局组织实施。具体包括:

      (一)日常考评。涉及目标管理、绩效监控、绩效自评、财政及部门评价等考

      评事项的,由财政部门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根据各部门的工作实施情况直接进行分项

      考评记录。

      (二)年末综合考评。12月中旬前各部门应对本部门年度财政支出绩效管理

      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材料,同时对照《2013年度温州市市级财政预算绩

      效管理工作考评表》的“财政专项资金自评管理”、“结果应用”、“制度建

      设”、“组织培训”及“加分因素”等进行自评。12月份市财政局组织人员进行

      分组考评,与各部门核对确认日常考核结果,并对部门自评内容进行审查复核。

      四、考评结果

      (一)纳入市政府考核的市级部门的考核结果,由财政部门报送市考绩办纳入

      当年度市级考核。

      (二)所有被考评单位按考评得分高低,排名前20%的,作为当年财政预算绩

      效管理工作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在先进单位中产生。

      2013年度温州市市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评表

      单位:(盖章)

      年月日

      考评内容分值

      计分标准

      评

      定备注

      分

      数

      30一、绩效目

      标申报

      3按规定时间申报绩效目标及相关内容的得满分;每逾期5天扣1分扣完为止,未申报的不得分。

      申报管理

      按要求对目标申报表进行调整。一次申报即通过形式审核的的满分,超过一次以上退回调整的,7每项每次扣1分,扣完为止;部门预算项目截至“一下”仍未通过形式审核的,该项不得分,“二上”时未按财政部门要求进行调整完善申报内容的,每项扣1分,扣完为止。

      5首次申报内容填写完整、准确。有应填未填或内容填写错误的,每处扣0.5分。

      申报质量

      首次申报投入指标明细化,测算依据明确合理。5

      未细化的每处扣2分,测算依据不明确、不合理

      的,每处扣2分,扣完为止。

      首次申报产出指标设定量化、明确、合理。应量5

      化未量化的每处扣2分,不明确不合理的每处扣

      2分,扣完为止。

      首次申报效果指标设置明确,标准合理。应设置5

      未设置的,每处扣2分,设置不合理的每处扣2

      分,扣完为止。

      二、绩效跟5踪监控

      按期报送

      2按财政部门要求的时限和方式报送绩效监控表,逾期不报,按逾期项目比例扣分。

      工作质量

      3绩效监控填报内容完整、真实,每一处漏填或错报扣0.5分,扣完为止。

      三、绩效自30评

      报送时限

      3按财政部门要求的时限和方式报送自评表,逾期未报的,按逾期项目比例扣分。

      填报规范

      3自评表内容填报完整,手续完备(公章、签字等)、附件齐全,每缺失一处扣1分,扣完为

      止。

      指标和权重配置

      能够完整全面的对照预期绩效目标申报表的投入6指标和效果指标填报自评表,并合理细化配置相

      应的指标分值权数。每缺失一项扣0.5分,分值权数配置不合理的酌情扣分。

      评价质量

      10评价内容翔实、数据充分,认真反映问题和建议,质量达不到的酌情扣分。

      部门审核

      主管部门应按对下属单位的项目自评开展审核,3未按要求审核的按项目比例扣分,未认真对照格

      式要求审核的酌情扣分。(没有下属单位的得本项平均分)

      财政专项资金自评管理

      财政专项资金主管部门应对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布

      置绩效自评,并实施抽查审核,年度终了后向财

      政部门报送专项资金年度绩效运行报告。未组织5

      自评的,每缺一个项目扣1分,未组织开展抽查

      工作的扣2分,未按期报送专项资金年度绩效运

      行报告的扣2分,报告内容不完整、质量不高的

      酌情扣分。(其他部门得本项平均分)

      四、财政及15

      部门绩效评

      价

      财政部门复核评价

      财政部门对预算单位的自评报告进行复核,各单7

      位按复核分比例得分,如果复核分与自评分差距

      大于10分以上的,每差五分扣1分,扣完为止。

      财政部门重点评价

      有被财政部门列入重点评价计划项目的单位,结5

      果为优的得满分,结果为良或合格的按评分比例

      得分,结果为不合格的不得分。

      主管部门评价

      列入市政府评价计划的主管部门评价项目,各项3目主管部门应按期完成评价工作,每逾期半个月

      扣1分,扣完为止,评价报告质量不高的酌情扣分。(其他部门取本项平均分)

      五、结果应10用

      整改落实

      5对评价反映的问题及时整改的得满分;整改不到

      位的酌情扣分;未及时整改不得分(未报送整改情况视同未整改)。

      预算应用

      充分应用绩效评价结果,并将评价结果作为编报5

      部门预算、政策制度完善和加强内部管理工作的

      重要依据的得满分;无应用的不得分。

      六.制度制订

      5制订符合本部门实际的绩效管理具体实施办法或操作规程的得满分,未制订或未明确的不得分。

      七.组织培训

      组织本部门及所属单位从事绩效管理工作人员业5务培训或学习的得满分,未组织培训或学习的不

      得分。每少参加一次财政部门召开的培训会议扣1分。

      100合计

      十、加分因10素

      各部门在市政府年度绩效评价计划外,本部门自行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工作,达到一定质量水平的,项目评价的每项加2分,财政专项资金评价

      的每项加5分。最高加10分。

      考核组成员(签名):日

      单位人员签名:

      年月

    篇八: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路径探讨

      作者:刘建民罗双来源:《财政监督》2019年第23期

      刘建民罗双

      【摘要】新时代下奋力推进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根本要求。推进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要义在于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现代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文章分析了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中的重点与难点,并由此提出从预算绩效目标设定、指标体系建设、评价结果应用及法律制度保障、预算绩效信息化应用等五个方面构建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现代预算管理实施路径

      刘建民,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经济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公共政策与经济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湖南财政监督理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兼任中国教育会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财政学会理事,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税收教育研究会理事,湖南省非税收入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互联网金融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教育会计学会副会长等。

      主要致力于财税理论与政策、税收筹划、教育经济与公共财政等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主持完成与在研国家课题3项、省部级重大课题2项、重点和其他课题22项,先后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软科学》《经济学动态》《财政研究》《教育研究》《税务研究》等国内外公开报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20余篇,在人民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等出版独(合)著、教材15部,荣获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科研成果一、二等奖等7项。

      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是新时期绩效管理工作的根本原则,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关键一步,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举措,是推动党和国家重要方针政策落地见效的重要保障。推进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要义在于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现代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一、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根本要求

      (一)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是财政资金管理精细化的迫切需要

      目前政府财政资金使用在“管理和问效”方面做得还不够扎实和到位,预算与编制管理脱节,“两张皮”现象明显。预算编制时对成本、产出和效益分析不足;预算执行中跟踪监控不规范,财政支出进度滞后、质量难以保证;预算执行终了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结果应用不充分,严重制约财政职能的有效发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将绩效理念和方法贯穿于预算管理工作始终,纵深推进预算绩效改革,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需要,也是推动完善现代预算制度和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大举措。

      (二)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履行职能科学化的有效手段

      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以目标和结果导向为核心,切实强化了预算部门单位的绩效主体责任,形成了多层级统筹推进的绩效管理格局,充分发挥其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只有真正将预算绩效管理落到实处,才能有效规范政府行为,促进财政资金的

      合理利用,避免资源浪费,推动提升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供给水平,真正做到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三)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政府支出提出了更高效、透明的要求。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可以提升政府的工作效率,实现财政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可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打造服务型政府和效率型政府。政府作为公共管理部门,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将绩效理念与政府工作的全过程相结合,实现财政资金预算编制、使用和监督的全程管控,优化国家治理能力。

      二、推进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重点与难点

      (一)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重点

      1、树立正确的预算绩效管理评价认知。当前政府预算管理模式还是典型的投入导向预算,与之对应的预算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均按照“投入—产出—结果”来制定绩效目标。在评价财政资金预算绩效时,关注预算资金的经济效益固然重要,但政府财政投入的目的通常不仅仅期望带来经济总量扩张,还需考虑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的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生态环境改善,而财政资金在这些方面带来的影响和效益显然无法用经济产出指标表示。因此,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应该是财政资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等并重,引导资金投向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居民生产生活及生态环境的项目建设,不断提高财政资源的质量和效益。

      绩效管理是以实现效益最大化为首要目标,只有当绩效管理创造的收益大于成本时,绩效管理才有实施的必要,否则应考虑简化甚至不进行绩效评价。因此,在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过程中,确定“全面”范围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每一笔财政资金、每个项目都需要实施绩效评价,选择绩效评价的项目应有侧重。

      2、建立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体制机制。一是完善绩效管理范围和过程管控,绩效管理应集中于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等各个方面;同时,绩效管理应嵌入预算编制、目标管理、绩效评价和应用、绩效监督等全流程中。二是夯实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法律和制度支撑,使绩效管理上升到法律和法规层面,增强预算绩效管理的约束力和强制性。三是完善绩效管理结果应用和问责机制,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在预算安排、政策调整中的约束激励作用。

      3、提升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方式方法。一是将绩效管理融入预算编审过程中,加强规范绩效目标申报,严把过程控制,使各环节之间衔接更加紧密高效。二是建立预算执行绩效监控机制,在各地广泛开展绩效监控,进一步拓展绩效监控的范围和内容。三是完善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机制,提高绩效评价质量。积极在财政重点支出项目和政策绩效评价中引入第三方,并实现评价信息共享。四是整合优化财政部门内部机构职责,将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充分融合,让预算绩效管理搭载“信息化快车”。

      (二)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难点

      1、绩效管理目标设定。目前普遍存在绩效目标值难以确定的现象,预算部门考虑到后续绩效评价结果,有时会将绩效目标设置粗放化或是偏低设置绩效目标值,无法保障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财政部门在审核绩效目标的过程中,缺乏专业的能力及信息的不对称,只能侧重于材料的齐全性、内容的完整性,对绩效目标的相关性、科学性等实质内容并未进行审核,导致绩效目标的确定不够科学。另外,政府部门提供的是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预算部门在制定绩效

    篇九: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及国家、省关于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国家、省、市关于加强政府绩效管理和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部署,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理财,逐步建立以制定绩效目标为基础,以绩效监控为主线,以绩效评价为手段,以绩效结果为导向,以提高公共产品、公共服务质量为目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全面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为“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提供有力保障。(二)基本原则。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各级各部门科学制定预算绩效管理总体规划,选择部分行业(单位)和重点项目开展试点,实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逐步推开,先易后难、全面推进。2.科学规范,全面融合。将绩效管理理念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并有机融合,健全工作机制,优化管理流程,做到绩效指标科学,评价标准客观、方法合理、结果公正,实现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常态化、规范化。3.激励约束,力求实效。建立完善绩效结果运用机制,实

      行“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将绩效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切实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4.协调配合,合力推进。建立完善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协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统一领导和财政部门组织、协调、指导作用,强化预算部门(单位)执行主体责任,将预算绩效管理与财政管理相关改革工作统筹安排、配套联动,并借助其他各方力量合力推进。

      (三)主要目标。将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作为建立现代财政预算制度的突破口,力争用3年时间(2017年—2019年),将预算绩效管理覆盖各级预算部门(单位)和所有财政性资金,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在全市营造讲绩效、重绩效、用绩效的良好氛围,全面构建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二、主要任务(一)建立运行体系。1.强化事前目标管理。按照“谁申请资金、谁编制目标,谁分配资金、谁审核目标,谁批复预算、谁批复目标”的原则,强化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事前目标管理,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各部门(单位)申请财政资金预算时,须按规定编制和申报绩效目标,准确反映预期产出和效果,并不断提高绩效目标管理的覆盖比例,加快实现目标管理全覆盖。预算部门(单位)要加强对本部门和所属单位绩效目标的审核。财政部门根据财政支出方向和重点、部门职能及相关发展规划,对预算部门(单位)编制的绩效目标加大审核力度,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退回并按要求调整完善,符合要求后方

      可进入预算编审下一流程,无绩效目标或未按要求编制绩效目标的,不列入预算。要将绩效目标作为预算安排的前提和主要依据,在批复部门(单位)预算时一并批复绩效目标。同时,积极探索开展绩效目标综合评审工作,将评审结果作为确定预算的重要依据。

      2.强化事中绩效监控。各级各部门要建立绩效运行跟踪监控机制,加强执行管理,确保绩效目标实现。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负责对绩效运行情况实施跟踪监控,重点监控是否符合预算批复时确定的绩效目标,发现预算支出绩效运行情况与原定绩效目标发生偏离时应及时予以纠正,情况严重的,暂缓或停止项目执行。要健全预算执行管理制度,严格预算约束,加快支出进度,增强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和时效性,为实现绩效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3.强化事后绩效评价。将绩效评价作为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一是开展绩效自评。预算执行结束后,各部门(单位)要及时开展绩效自评,并形成自评报告。财政部门负责加强对绩效自评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必要时可对部门(单位)自评实施再评价。二是加强重点评价。围绕重大项目和政府、部门整体支出,着力实施重点绩效评价,优先选择党委、政府关心以及社会关注度高、预算数额较大的重大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并逐步扩大评价范围,不断提高重点评价资金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探索实施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综合评价,促其进一步增强支出责任,有效使用财政资金,加快推进职能转变,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县级财政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和财政部门对预算部门、预算部门对所属单位实施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综合评价,推动政府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开展。三是创新评价模式。大力推行第三方机构独立评价,建立第三方中介机构库和专家

      库,构建财政部门、预算部门(单位)以及受委托的第三方机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绩效评价工作机制。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自2017年起,每年选取部分预算金额大、社会关注度高、对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发展类、民生类项目,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重点评价和独立评价,不断提高评价质量。

      (二)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将评价结果运用作为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绩效结果的导向作用,切实提高结果运用的有效性和约束力。一是建立结果反馈和整改制度。将评价结果及时向有关部门(单位)反馈,促其健全规章制度,规范资金使用,提高管理水平。被评价单位要按规定向财政部门报送整改落实情况。二是建立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制度。将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评价结果好的,优先安排预算或加大支持力度;评价结果差且整改不到位的,相应调减预算,直至取消该项财政支出。三是建立评价结果报告和公开制度。各预算部门(单位)要定期向财政部门报送部门支出绩效管理情况和项目绩效评价报告;财政部门按照上级要求及时报送本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情况,并将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重点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向本级政府和人大报告,为决策提供参考。积极推进预算绩效信息公开,探索公开评价结果的有效形式,逐步实现部门(单位)绩效目标以及社会关注度高、对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重点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四是建立绩效问责制度。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不力,以及财政资金配置和执行绩效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或规定标准的预算部门(单位)实行绩效问责,加快形成“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倒逼机制。

      (三)健全管理制度。一是完善管理机制。建立涵盖绩效目标、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各环节的管理制度,健全社会中介机构库、专家库、数据库和档案等管理办法。二是规范业务流程。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办法,制定系统的绩效管理工作流程,明确各相关机构和人员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的职责,规范操作程序和质量控制要求,健全协调机制,建立分级分类、适用高效、便于操作的实施细则及业务规范。三是健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绩效指标的研究设计和修订补充,兼顾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设计,研究建立体现计划、行业、专业、历史等各方面特点的各类评价标准,逐步形成涵盖各部门、各类别、各行业支出,符合目标内容,突出绩效特色的绩效指标体系,不断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加强领导,完善机制,有效保障工作落实。财政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充实工作力量,制定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并加大指导、协调和监督力度。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充分发挥预算绩效管理责任主体作用,明确工作机构,落实责任到人,认真组织实施本部门及所属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二)完善技术支撑。财政部门要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中介组织的合作,建立专家库、中介机构库等,积极探索完善第三方评价机制,强化对绩效信息的整合、共享和分析。同时,加快研究开发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为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

      (三)推进改革联动。注重加强顶层设计,以预算绩效管理为突破口,明确责任分工,健全工作机制,统筹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公务卡、投资评审、预决算公开等改革,使各项改革措施有机结合、配套联动,不断提高政府支出管理水平。

      (四)抓好宣传培训。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政府网络平台等积极宣传绩效理念,培育绩效文化,增强绩效意识,有效引导社会各界了解和支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全社会形成讲绩效、重绩效、用绩效的良好氛围。同时,对相关人员加大培训力度,增强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为做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五)强化监督检查。各级要建立预算绩效管理监督检查机制,按照有关规定对相关工作实施检查考评。有关部门要按规定将预算绩效管理内容纳入监督范围。市财政部门负责对市政府各部门(单位)和县(市)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加强检查考评,并及时通报有关情况

    推荐访问: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全面推进 绩效 管理工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