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秘网 - www.nagforex.cn 2024年05月19日 18:50 星期日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采访抗美援朝老兵感悟200字10篇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11-10 09:48:02

    采访抗美援朝老兵感悟200字10篇采访抗美援朝老兵感悟200字  在这严重的关头党中央毅然决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明决策迅速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于1950年10月19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采访抗美援朝老兵感悟200字10篇,供大家参考。

    采访抗美援朝老兵感悟200字10篇

    篇一:采访抗美援朝老兵感悟200字

      在这严重的关头党中央毅然决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明决策迅速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于1950年10月19日开赴朝鲜与朝鲜人民军一起抗击以美国为首的16个国家的军队组成的所谓联合国军及其所指挥的南朝鲜军

      抗美援朝71周年心得感悟【5篇】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正义之举,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正义之师。关于抗美援朝你有什么心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抗美援朝71周年心得感悟【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抗美援朝心得感悟1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27日美帝国主义派兵入侵朝鲜,并侵占中国领土台湾。9月15日,美军集中七万余人在仁川登陆,并疯狂北犯。以美国为首的侵略军不顾我国政府的一再警告,于10月1日悍然越过“三八线”,并继续向中朝边境鸭绿江和图们江进犯,同时以空军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镇和乡村,我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在这严重的关头,党中央毅然决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明决策,迅速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于1950年10月19日开赴朝鲜,与朝鲜人民军一起,抗击以美国为首的16个国家的军队组成的所谓“联合国军”及其所指挥的南朝鲜军。抗美援朝作战,历时两年零九个月。从1950年10月25日起,以运动战为主,连续进行了五次战役,把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赶回“三八线”,迫使对方转入战略防御,接受停战谈判。从1951年6月中旬起,以阵地战为主,挫败了对方多次局部进攻,并粉碎了对方“绞杀战”、细菌战和侧后登陆计划。同时,也主动地举行了多次凌厉的攻势。至1953年7月,经过金城战役的殊死较量,对方在遭受重创之后,不得不同朝中方面签署停战协定。至此,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抗美援朝战争是异常激烈而又残酷的,我志愿军面对美军的飞机、大炮和坦克等现代化武器装备,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前仆后继,英勇善战,终于战胜了敌人,完成了任务,打出了国威、军威,是当代“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心得感悟2雨纷纷,那透明如绣花针的细雨斜斜地交织着,给嫩绿的世界笼

      上一层薄薄的雨露。一切是那么的美丽,生机勃勃,让人燃起生的希望,我们的中国志愿军个个昂首,为友谊而战斗。

      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是志愿军们用那坚实身躯挡住了那如雨般的子弹。是朝鲜人民雪中送炭,为了志愿军们和敌人同归于尽……他们都是亲人啊!

      当敌人狞笑着,一步一步逼近他们时,那浅浅的绿色却闻风不动,坚守阵地,宁可同归于尽,玉石俱碎也要背水一战!

      夜幕降临,四处一片的寂静,志愿军们浑身充满了戒备的味道,“杀————!”响亮的喊声在夜色中远远地传开来,冲破云霄。敌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战争而吓得气势折了半截,领头军痛苦地呻吟一声,倒在地上滚来滚去,身子痛楚地缩成一团...愤怒的朝鲜士兵和志愿军们举着枪拼了命的拼杀,子弹没了,上刺刀,手都麻了眼也红了!有的赤手空拳也能迎战!敌军的叫声凄惨得哪怕老虎听了也掉眼泪!

      大家定以为俘虏就是会被虐杀,可是啊,周总理却亲自批示:“要加强战俘的营养,采取急救措施!”于是,高级军医从中国的各地来到了碧潼,还在这里建设起了专门的战俘总医院,救活了数不清的人。

      我军有一次俘获了一名美军飞行员,医生发现他受了重伤,急需输血,于是以最快速度把他送到战俘总医院。总医院赶紧从国内调运血浆,有一些中国志愿军还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并且救活了这名美军飞行员。

      俘管处特别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宗教习惯,使战俘们能过圣诞节、感恩节,伊斯兰教的古尔邦节、开斋节等等。尤其是过圣诞节和春节的时候,一连几天战俘营都处在节日气氛之中,当俘虏的亲属知道后

      都不停地感谢着中国军人。看看,这就是中国人的肚量。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美国妄图干涉朝鲜内政、并吞全朝鲜的企图,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伟大又坚强!雨越下越小,我静静地听着雨的结尾曲,坟前的嫩绿

      取代了荒凉,绿色的藤缠络着大理石,路上行人的表情有的庄严,有的看到了生机而微笑着。是啊,我真骄傲我是个中国人!抗美援朝心得感悟3建国初期,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一批批舍生忘死、一往无前的战士,他们用鲜血与生命撕破了这片土地黎明前的黑暗。烈士们的身躯虽然倒下,但英魂永不灭!带着抗美援朝还未散去的硝烟,在鲜红的党旗下,中国人民一步一步迈得更加坚实而坚定。凭借着一双双勤劳的双手,我国在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国际交往中,中国日益体现出大国情怀和大国担当。到如今,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文化财富,像是为我们新一代青年所准备的礼物。科技繁荣,文化繁茂,城市繁华,现代文明的成果,被层层打开,我们可以尽情享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啊,仿佛正从沉睡中苏醒,正期等着新一代的我们破茧而出、振翅奋飞。今年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令人心头笼罩上了惶恐不安的阴霾。在这场全球性的灾难面前,我们这一代的青年,展现出了应有的担当和奉献,像“后浪”勃发生机。我们,是后浪,也是铁路人,在铁路这片海域中,我们翻涌澎湃。“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这一战略目标像灯塔指引着我们的航向。我是一簇浪花,为铁路奔涌而来。复工复产以来,我投入到渝怀铁路涪秀二线的改造工程中,有缘相识郁山。郁山,郁者,葱茂繁盛也;山者,险峻挺拔也。晨初日隐,万物复苏,鸟曲虫鸣。待薄雾起,攀附群山而上,渐隐于翠色之中。农家炊烟袅袅,鸡鸣犬吠相闻,枇杷浸黄,桃李满枝,果香醉人。这就是郁山,是我远行而来的工作地。郁山变电所交通较为不便,由于其地质构造的原因,绝大部分改造所需的材料和设备,都靠人力完成。凹凸不平的道路,蚊虫的叮咬,烈日的暴晒,在这样严峻的环境中,郁山变电所的改造工程显得格外

      艰难。但是每天早起,上下班越野锻炼,午饭前后爬山,沐浴充足的日光,远离城市喧嚣,吐纳清新空气,却也实现了父母对我的“健康期待”。

      工作环境的确艰苦,可是当看见值班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枯燥地坚守时,看着民工阿姨们头顶烈日、脚踏碎石抬着重达几百斤的集中接地箱时,感动已在催化我这“后浪”前行。

      严格按标作业,这才是对工作、对自己的尊重。新时代,从来不是一部分人的奋斗,也从来不是一部分人的成就。无数的水花汇聚一排又一排,浪,才有了强大的力量。

      无论是那些为建设新中国而披荆斩棘的先辈,或是已经踏上了新征程的“后浪”,我坚信:心之所向,无往不利。所行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我们可以用心境适应环境,用行动逆转颓废。以梦为马,砥砺前行,我们将承先人之志,启后世之师。新时代是开始,亦是传承。我们是后浪,是新时代的亲历者更是新时代的建设者。我们将开启新的奋斗,新的创新,新的征程。终有一日,我们也会拥有我们的后浪,到那时,中国梦的实现将不会忘记我们曾有的青春。

      鲁迅曾说过:“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掩卷这本书,我找了光。此时我想说:今天,我是后浪,手中正高擎着奋进的火炬。

      抗美援朝心得感悟4纵观世界上大大小小的战争,可以说著名的战役数不胜数,但是对于中国来说,重要的几场战役确实能够一一赘述的。世界战争损害巨大,那次朝鲜战争更是一雪前耻,中国在其中体现了重要的作用,也让其他国家对我们刮目相看。这场战争是一次转折点,这一战打破了屡败西方列强的记录,新中国的力量从此展现给全世界。对于历史,经历过的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见解,我们没有机会经历的人只能够通过他们的传达去了解。其实历史没有客观的,只要是人写出来的就一定会参杂主观因素,这本《决战朝鲜》李峰用文字写

      出了它的气势,这个版本尽量接近史料,可以说全景展示了当时的过程。

      这本书不是单纯的历史书,作者用小说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历史原貌,从很多对话中能够感受出那些人物的内心。书中记录的历史人物之间的对话,不论是语气还是用词,都能够体现出当时战争的残酷。战争年代人们对于问题的敏锐性很强,这毕竟是命运攸关的大事,与国家兴亡有着巨大关系,所以那些决策者对于自己所做的判断都有着深思熟虑的思考。

      对于那段历史,作者揭露了很多幕后的秘密,他直接把这段历史本身对我们的影响改变了。这本书之所以值得信任,因为作者参考了大量的资料,还把一些珍贵的现场照片加在书中。作者更是把这次战争的前因后果都做了全面的表述,让我们看到了一段完整的历史。

      抗美援朝心得感悟5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71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把多年积淀的情感,落实到实际行动,开始着手宣传抗美援朝,讴歌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我重新学习和认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军威,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战歌,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7100个功臣集体。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不愧为祖国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坚强卫士,无愧于“最可爱的人”的光荣称号。有了这种认知和定位,我开始了解我居住的社区周边有关抗美援朝方面的讯息。在一起登山的朋友得知,磨盘山有大连凌水烈士陵园,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8月15日,我登上了磨盘山,寻找到了烈士陵园,进行了瞻仰。凌水烈士陵园,向世人展示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内容的浮雕及碑文,安葬78名大连参加抗美援朝牺牲的烈士遗骨,青山松柏,鲜花簇簇,抚慰烈士的英灵。随之我写了一篇散文《瞻仰凌水烈士陵园》,并制作了美篇,以充分表达对英雄烈士们的崇高的敬意!8月29日,我再登磨盘山,再次拜谒凌水烈士陵园,重新拍照和撰文,写了一个专访《磨盘山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重点突出抗美援

      朝战争的战役,英雄人物和相关资料,以及由抗美援朝战争衍生的经典歌曲和影像作品,同样制作了美篇。两个美篇图文并茂,配上经典歌曲《英雄战歌》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在激昂慷慨的旋律中,激荡人心,涌起情感上的波澜,久久不能平静。

      时光流逝,精神永存。年已71岁的我,越发激起对71年前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情感。记住中国人民志愿军舍生忘死的家国情怀,再次致敬最可爱的人!

    篇二:采访抗美援朝老兵感悟200字

      IfIsucceededtoday,Imusthaveputallmyhardworktogetheryesterday.(页眉可删)

      抗美援朝70周年活动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抗美援朝70周年活动观后感心得(一)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0月中国决定抗美援朝。付雁作为一名机要干部,向东北军区报到,随后作为第一批赴朝鲜人员去朝鲜,在志愿军总部担任一名话务员。这时候,他才16岁。抗美援朝,志愿军官兵牺牲很大。但是,付雁因在志愿军总部,没有上前线,加上又是话务员,个人的安全基本上是有保障的。但是,他也经历了好几次的惊险时刻。首先是在赴朝路上,他与22名机要干部乘坐汽车进入朝鲜。一次,汽车行驶在公路一个拐弯处时,突然前面一颗炸弹爆炸,冲击波很大,汽车颠簸了几下,除司机受了一点轻伤外,其他的人虚惊一场,毫发无伤。为什么?公路拐弯处前的一个山头,挡住了飞舞的弹片。三天三夜后,他们抵达志愿军机关所在地——大榆洞,随后,再被安排乘坐汽车去前勤指挥部报到。一路上,飞机不停地轰炸。

      晚上,大家昏昏欲睡时,突然又一声巨响,一颗炸弹在不远处爆炸,驾驶员头部和胸部受重伤。

      而其余的八人个个完好,其中也包括付雁。

      以后,付雁又两次历险。

      那是在第五次战役前夕,因为前方一直在激战,话务员每天只能睡二三个小时。经常是敌机在头上盘旋,他们照常工作。一天,大家正在吃晚饭,敌机突然出现,狂轰滥炸,付雁和大家立即往山沟转移。

      结果,在途中,通讯员小韩不幸中弹牺牲,年仅18岁。

      其他人安全无恙。

      因为工作太忙,睡眠不足。付雁等话务员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多睡上三四个小时。一次,他在烛光下带着棉帽工作,不知不觉睡着了。结果,烛火把棉帽右边的护耳烧着了,把他右边的头发和眉毛烤焦了一大块。

      这是付雁在朝鲜唯一的一次受伤。

      付雁是丹东人,自幼丧父,家中有四兄妹,他是老五,母亲最喜欢他。1953年朝鲜停战了。因为他离家较近,领导照顾他,给他批了10天假期回国探亲。

      付雁是三年前被东北军区到学校挑选机要员,被选中参军的。当时母亲知道后,舍不得他走,心里难受,但没反对。

      1950年元旦前四天,付雁离家正式去学校了。在离家前的那个晚上,母亲彻夜未眠,一面流泪,一面为他准备了几件衣服。第二日,她冒着寒风,踏着白雪,满含热泪,把儿子送上了火车。

      这一次请假回家,可以见到自己的母亲了,付雁很高兴,带上了立功喜报,还从战友那里借了一些钱,准备孝敬母亲。

      可是,他回到家后,哥哥和姐姐们虽然很高兴,却表情异常,似乎都在躲避什么。付雁突然预感一种不祥之兆,便追问:“母亲呢?”

      “母亲已经病故两年了。”大哥说。

      接着,大哥告诉他:“你走后,她就一反常态,情绪始终不好。后来,听说你上前线去了朝鲜,整天坐卧不安,神魂恍惚,天天念叨你,见到当兵的就问:‘我家春子(付雁的小名)呢?’她还说要去沈阳看你。三个月后,1951年初,她发展到不吃不喝,最后经医院抢救无效于2月10日逝世。你在朝鲜打仗,我们也无法告诉你。”

      这真是晴天一声大霹雳!付雁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第二天,他在母亲的墓前整整坐了三个小时。

      随后,假期还没结束,他就带着终生的愧疚返回了朝鲜。后来,付雁在部队中干了一辈子,也成为了一名解放军干部。

      60年后,付雁还忘记不了自己的母亲。在纪念抗美援朝60周年时,他含泪向人们讲述了母亲当年不吃不喝而死的往事。但是,他坚定地说:

      “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不能变。”

      抗美援朝70周年活动观后感心得(二)

      在近现代时期,中国面临着重重困难,在危难面前所有人不曾低头,而是迎难而上,无论前方的路有多难走,先辈们都是咬紧牙关往前冲。新中国成立至今已有70周年,看似短暂的数十年,其实是无数革命先辈们的付出与牺牲才换来的,如今的和平稳定,来之不易,我们需要倍加珍惜。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各种势力进行了重新组合。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至关重要的战争,也是一场极为艰难的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武器装备各方面落后的情况下,打赢了这场战争,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并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离不开

      志愿军的付出与牺牲,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既然是战争,也就会分胜负,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也打过不少的败战,但他们从未放弃过,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大家是否知道志愿军被俘的最高将领是谁,他最后又怎样了?志愿军60军180师的政委、政治部主任吴成德战士,他在敌后坚持打游击14个月,后来不幸被敌军俘虏。

      抗美援朝70周年活动观后感心得(三)

      7月1日是党的生日,苏州九龙医院老年病科病房里,身患直肠癌的抗美援朝老兵田建刚特地穿上军装,微颤着双手,郑重地写下入党志愿书。

      田建刚今年90岁,是一名退伍老兵,退休前是苏州市十六中学的一名政治老师。为了圆入党梦,他等了大半辈子。

      田建刚出生于浙江绍兴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49年5月高中毕业后选择参军入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曾参加过解放舟山群岛战役,也曾怀着保家卫国的赤子情怀,踏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在血雨腥风的战场上,田建刚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退伍后,他进入陕西师范大学学习,毕业后成为了一名政治老师。

      1976年,田建刚来到苏州,先后在苏州市第十九中学、第十六中学任教,培养出了众多优秀学生。退休后,他加入了老干

      部宣讲团、新四军宣讲团,致力于未成年人的爱国主义教育。田建刚还每年从退休金中拿出1.5万元,捐赠给新四军宣讲团,此外他还资助了30多位困难学生。__年,田建刚被查出垂体瘤。今年年初,他住进了苏州九龙医院,5月被确诊为直肠癌晚期。

      “得知消息后,震惊之余有了思想顾虑,消瘦了不少。”但回忆起战场上的战友们,田建刚又释然了,重新燃起对生活的信念。更重要的是,自己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还没做—加入中国共产党。

      __年10月,田建刚向苏州市十六中学正式递交入党申请书。至今,他提交了7份思想汇报,不少是手写,字数达上万字。

      “这么大年纪为啥还要坚持入党?”田老说,“从参加革命那天起,我就梦想着加入中国共产党。”田老介绍,他曾口头向党组织申请入党,然而,因为历史的原因没能成行,“由于历史原因,没能入党,我觉得这是党对我的考验。”

      田建军军装上的8枚奖章记录着那些过往。“我至今还记得我们团的排长在坑道口被弹片击中,倒在我的怀里。”田建刚含着泪回忆说,在血雨腥风的战场上,他曾几度与战场上的死神擦肩而过,很多战士没能活着回来,他们为了革命牺牲了生命,也没能戴上这些勋章。

      “学校党组织以及苏州市教育局都很关心这件事,入党程序正在进行,帮助田老完成入党志愿书后,7月18将召开离退休支部大会,讨论田老能否作为预备党员。”苏州市十六中学党总支副书记袁军介绍说。

      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的特殊日子里,九龙医院党支部与十六中学党支部特地派人来到九龙医院,邀请老人参与体验了党员的组织生活,老人观摩了入党仪式,体验了在红旗下的入党宣誓。当在入党志愿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时,田建刚激动地热泪盈眶。他表示,坚持入党是因为共产党给了自己幸福生活,这一生都要铭记党的恩情。“我身上戴了很多勋章,但中间那个位置永远留给党徽!”田建刚说。

      抗美援朝70周年活动观后感心得(四)

      吴成德,1912年10月出生于山西新绛县,在抗美援朝时期,曾担任志愿军60军180师的代政委、政治部主任。在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官兵先后有2万多人被俘,其中吴成德是被俘官兵中职务最高的一位。吴成德所在的志愿军第三兵团正好在第五次战役(1951年4月)打响前进入朝鲜。同年5月,吴成德所在的部队后勤供给始终跟不上,一线部队不得不暂时休战,等待后勤补给。后勤的问题最终导致前线形势急转而下,吴成德的部队遭到敌军的合围。

      在敌人的包围下,吴成德所在的部队已经被压缩在一个十分狭长的地带,经过多次激战,阵地上已经随处可见牺牲的志愿军官兵的遗体,并且部队已经断粮三四天,战士们的弹药也所剩无几,人员伤亡不断增加,药物也是紧缺。在危急关头,有人提议部队需要分散突围,否则都没有活命的机会。分散突围也是分散火力,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同时也是当时情况下最正确的选择。面对敌人的包围圈,吴成德带领战士们在当地打起了游击战,由于伤员太多,吴成德选择留下与伤员在一起,同时他也不断鼓励着大家,不要放弃,一定能够突围成功的!为了稳定大家的情绪,吴成德将自己的战马就地击毙,意思是与大家共存亡。吴成德带领伤员和部分志愿军战士,在山区坚持14个月,后来被美军搜山队所俘虏。后来根据调查统计,当时一万多名官兵,最终只有不到4000人突围出去,剩下的人,或者是战死,或者是被俘虏。

      朝鲜战争中,先后有2万名志愿军官兵被俘,而180师的此次突围行动,仅仅一次就有近6000人被俘,可想而知此次的突围行动难度之大,而吴成德与伤员在一起,突围更加艰难,能够坚持14个月已经是奇迹。180师的覆亡成为了中国军人心中永远的痛,60军军长韦杰临终前仍在写永远也写不完的180师覆亡的总结,副师长因此撤职留党察看一年,志愿军司令员也将第五次战役视为一生中四次军事失误之一。其实,吴成德被俘时也一直在反抗,当时被围的官兵中没有一个人愿意当俘虏,吴成德

      带领战士们拼杀了整整一夜,一直打到弹尽粮绝,最终还是没能冲出包围圈,他尽力了。后来,吴成德被送往釜山监狱,敌人对他威逼利诱,但他始终没有动摇返回祖国的额信念,在家乡,他的妻子和可爱的女儿还在等着他,他盼望着战争能够早日结束,因为吴成德知道,战争结束后,祖国会通过各种方式来营救他们。

      1953年9月,吴成德被遣返回国,当时他已经是骨瘦如柴,原本130斤的体重,只剩下90多斤,身体也是十分虚弱。回国后,吴成德被安排住进东北军区招待所,后来又被转送辽宁昌图的“归管处”。在当时,人们对战俘其实一直存在比较偏激的认识,甚至将战俘与叛徒、特务等词混为一谈。吴成德成为了“罪人”,他陷入了极大的困惑之中,他的精神也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曾有人告诉吴成德“只有你死在朝鲜,才能证明你不是叛徒”。

      让人最不想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1955年吴成德被开除党籍和军职,他成为了普通的农民。好在吴成德并没有因此放弃,他凭着自己的诚实和苦干,赢得了许多人的信任。在吴成德看来,即便现在已经不是军人,但劳动也是为国家建设出力,也是光荣的。直到1982年3月,经过组织部门的重新鉴定和处理,吴成德恢复了党籍,并享受部队军级干部的待遇。足足27年,吴成德老人已经是70岁,70岁时才恢复名誉。

      吴成德老人默默承受这一切,足足有27年,在这么多年里,他从未抱怨过什么。恢复名誉后,吴成德终于可以去见家乡的父

      老乡亲,他也带着家人回到老家落户,并在老家度过了他最后的时光。吴成德从始至终都无愧于军人的光荣称号,铁血丹心,令人敬佩不已。1996年,吴成德老人去世,享年84岁。向最可爱的人致敬,他们所付出的,是今人无法想象的,希望大家能够珍惜眼前的一切。

      抗美援朝70周年活动观后感心得(五)本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将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名义揭晓“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眷念章。据党和国度功绩荣誉表扬事情委员会办公室认真人先容,“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眷念章揭晓给下述工具中切合条件的人员:——介入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出国为抗美援朝战争处事的、健在的医务、铁道、运输、翻译人员,介入停战会谈等事情的人员,民兵、民工,新闻记者、作家、摄影等人员。

      ——1953年7月停战后至1958年10月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期间,在朝鲜辅佐规复出产建树的、健在的人员。

    篇三:采访抗美援朝老兵感悟200字

      学习抗美援朝精神心得体会三篇

      2022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在这场抗美援朝战争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以英雄气概承担起保卫和平的使命,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新一代青少年为之敬佩和学习。

      长津湖战役中,美国战地记者邓肯拍摄了一张著名的照片——一名美军士兵脸上生满冻疮、目光呆滞、仰望苍天。

      当时,正值西方圣诞节的前一天,邓肯反问这名士兵想获得什么?思索许久的士兵吞进一个词——明天。

      然而,许多美军士兵再也见不到明天了。

      在长津湖战役中,曾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攻进西伯利亚、名副其实“北极熊团”的美第7师第31团被歼灭。该团印上“白头鹰”的蓝色军旗,做为志愿军的战利品,至今被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

      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先后横扫美国“开国元勋师”骑兵1师,打垮号称“永远忠诚”的陆战1师,粉碎“决不当第二”的步兵2师,让“联合国军”10天溃逃300多公里,被歼3.6万余人。

      这就是一幕怎样的战争奇景!衣衫褴褛的志愿军官兵,拿着美军指出丢进炼钢炉都罢了的破旧武器,喝着美军指出连饲料都不如的少量食物,在漫天飞雪的崇山峻岭中,顶着变成吨落的钢铁火雨,前赴后继追赶着敌人的坦克和卡车,生生催生了“美国陆军史上的最小败绩”。

      志愿军的浴血奋战,深深震撼了对手,也深深震撼了世界。

      坐落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国家广场的朝鲜战争纪念园,存有这样一组雕塑——19个脸上刻下疲倦、眼神惊愕、披上斗篷的美军士兵,似乎正在沿着一片危机四伏的战场。

      这样的惊恐,几乎贯穿了整个战争的五次战役。

      美国人的心中,一定充满著了困惑——如果战争输赢的天平单单是依赖于物质力量的较量,这场战争本来不必须存有任何悬念。

      据统计,1950年美国一共生产了8700余万吨钢,接近世界总产量的一半,而中国只生产了大约60万吨钢,还不到美国的百分之一。

      《抗美援朝战争史》记述,美军即使反击志愿军一个连的阵地,也可以动辄用几十辆坦克,且存有飞机支持,升空炮弹多达2000至3000播发,而志愿军在前三次战役中,总共才升空炮弹5341播发。

      当时美军一个军拥有坦克430辆,志愿军最初入朝的6个军,一辆坦克也没有,某主力军90%的战斗员仍在用日军1905年设计的三八式步枪……

      于是,骄纵的“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战前在威克岛上会谈总统杜鲁门,自然得出结论这样的逻辑——中国倒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言外之意,我比你强悍,飞机大炮比你多,你就不敢跟我真打!

      威克岛,wakeisland,英语“醒来之岛”的意思。但是,至少这位美国五星上将当时是不够清醒的。

      麦克阿瑟真正醒过来,就是在多年之后。他碰到了一生中最强悍的劲敌,他的高傲与仇恨,使他和他的士兵,代价了惨烈代价。

      抗美援朝,是中华民族百年以来扬眉吐气的一仗,既打出了国家安宁,也打出了民族尊严,更打出了一支军队面对强敌的自信。

      朝鲜五圣山,存有两个小小的高地——上甘岭。出现在这里的那场战役,并使这里沦为美军的“伤心岭”,也沦为整个世界重新认识中国、重新认识中国军队的“分水岭”。

      43天的上甘岭之战,“联合国军”发射了190多万发炮弹,投下5000多枚炸弹,付出了2.5万余人的伤亡,却依然没有跨越这两座几乎被炮火削平了的小山包。

      上甘岭战役的沙盘,后来摆放了西点军校的课堂里。

      1997年,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访问西点军校。一名美军中校指着上甘岭战役的沙盘问道:“我们知道你们只有两个连的兵力守卫,但是不明白为什么我们7个营就是攻不下来。”

      其实,这个悬念一点也不“高悬”——从自然界中榨取的物质的钢铁就是非常有限的,而从中国人民心中唤起的对美好生活的崇尚、从中国军人心中绽放的保家卫国的意志力量则就是无穷的。抗美援朝战争就是异常惨烈而又残暴的,我志愿军直面美军的飞机、大炮和坦克等现代化武器装备,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前仆后继,英勇善战,终于战胜了敌人,顺利完成了任务,拿下了国威、军威,就是当代“最调皮的人”。

      抗美援朝战争为我国发展打下坚定基础。时隔70年,我们也应对抗美援朝战士们致以真挚的敬意,如果没有他们的奋力作战,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赴美登陆作战70周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军事节目中心和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广播电视部联手出品的系列广播专题节目《胜利的回响》(9集)即将于10月14日在央广军事新媒体上线,并于10月15日起至在中国之声《国防时空》等广播平台陆续面世。系列广播专题将从艰困的取舍、英雄的颂歌、向劲敌亮剑、钢铁运输线、血染的疆场、最调皮的人等角度瞄准,全面总结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敌我力量极其旗鼓相当的条件下,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获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了不起创举。

      这组专题节目发挥广播媒体特点,以经典音乐、电影、文学作品为切入点,以抗美援朝战争历程为主线,通过对数十位抗美援朝老兵的抢救式采访,以及党史军史专家、军队文艺工作者和抗美援朝英雄连队官兵的生动讲述,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战役经过、经典战役、历史细节以及新时代对抗美援朝精神的赓续传承等,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权威解读和深刻反映。在节目呈现上,这组报道由总台著名播音艺术家深情播讲,同时运用珍贵历史音响再现、重要当事人采访、经典音乐配乐、电影录音剪辑等形式,对节目主题进行有力烘托,保证了节目内容的真实性、可听性与历史厚重感,让听众在声音中走进历史,感受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广播系列专题节目《胜利的回响》共9集,每集约18分钟,将于10月15日起至在总台三档广播栏目中已连续播映,每天早6点在中国之声《国防时空》首播,每天14点30分于中国之声《新闻展开时》重播,每天18点10分于中华之声《海峡军事》重播。

      10月25日是我们身为中华人民一员要铭记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抗美援朝的70周年,我们要铭记那些抗战贡献的英雄们,深表致敬!

      2022年10月25日就是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日,做为祖国的新一代未来,我们一定必须自学抗美援朝的爱国精神,为祖国发展建设贡献出来自己的力量!

      70年前的那个秋天,辽阔的黑土地上,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孕育着丰收的年景。

      这幕场景,来之不易。当时,从持续百年之久的干戈场屋中问世的新中国那年周岁。战火耕犁的辽阔国土上,到处就是断壁残垣、瓦砾废墟,河山欲等待重整、神州期盼归属于一、污泥浊水急需涤荡……

      开国之初,百废待兴。经过了长期战争磨难的中国人民,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深知和平的宝贵,最积极地维护和平,最坚决地反对战争。当时,一位诗人曾深情地写道:应该“让卓娅和舒拉继续读中学第九班,让刘胡兰活到今天成为劳动模范……”

      但是,一场猝不及防的战争,使新中国的安全环境陡然转差。

      鸭绿江,一江寒水,风波骤起。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杜鲁门政府悍然派兵武装干涉,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并不顾中国政府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甚至悍然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和乡村,把战火烧到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之上。

      与此同时,美国第7舰队入侵台湾海峡,派出空军部队入驻台湾基地,轻易蛮横干预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

      和为贵,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的民族。然而,也正是中国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以战去战,虽战可也。”

      抗美援朝这场不期而遇的战争,“就是帝国主义侵略者让渡给中国人民的”“中国人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毅然出动志愿军抗美援朝,全然就是保卫和平、抵抗入侵的正义之握”。

      对于信奉“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的丛林法则、叫嚣把中国“炸回到石器时代”的战争狂人,仅靠声明和抗议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只有也必须用侵略者听得懂的方式进行严正回击。

      一个刚刚完结百年苦痛的古老民族,一个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如果直面战火冷却至家门口而无动于衷,就是难以在世界上伸直腰板的,和平生活也就可以就是一个指望。在关键时刻勇于亮剑,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做出的历史挑选。

      “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殷鉴不远,日本军国主义鲸吞朝鲜而后蚕食中国,从而使中朝两国先后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惨痛教训刻骨铭心。

      “踢得一拳上开,以免百拳去。”1950年那个秋天,应当朝鲜党和政府的命令,中共中央领导人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分担起至保卫和平的历史使命。

      中国人民志愿军——新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军事名词由此诞生。它将在以后的日子里被全世界所关注,并最终成为坚强、无畏、勇敢的代名词,也因它为维护正义、反对强权所建立的不朽功勋而永垂史册。

      中国人民出动自己的优秀儿女倒戈,就是直面入侵威胁,不得不踢,必须以弱胜强,别无选择。

      历史的衔接,竟然如此间不容发。中国国内解放战争最后一场战役——昌都战役结束的第二天,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场战斗——云山阻击战打响了。

      抗美援朝战争,给美国人遗留下最深的一个印象,就是中国人骂人就是算数的,中国人为了保卫追求幸福生活与和平发展的权利、为了保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就是存有红线和底线的。

      红线绝不容超越,底线绝不容踏破——

      过去就是如此,现在就是如此,将来也就是如此。

      2022年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日,这是也我们每一个青少年都要铭记在心里纪念日。缅怀革命先烈,致敬峥嵘岁月的英雄们!

    篇四:采访抗美援朝老兵感悟200字

      抗美援朝精神感悟3篇

      抗美援朝精神感悟1篇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如今,当熟悉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再次响起,依旧让人心潮澎湃。这首经典的歌曲,书写的正是抗美援朝的烽火岁月,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

      那是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一年,百废待兴。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进行武装干涉,同时派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并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1950年10月,在朝鲜人民处于极端困难、中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根据朝鲜劳动党和政府的请求,以及中国人民的意愿,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决策,组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争中,志愿军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众多英雄模范和功臣。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创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寒冬,战场上的条件极其艰难困苦,志愿军脚下路河冰冻,身上

      衣被单薄,而且粮弹缺乏,常常只能“吃一把炒面就一把雪“,然而,志愿军依旧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同高度现代化装备的敌军英勇作战,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

      抗美援朝战争历时两年零九个月。在异常残酷的战争中,志愿军指战员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创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成为国家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抗美援朝精神感悟2篇抗美援朝70周年直播,把人们的思绪,带回70年前那个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回顾历史,挖掘振奋时代的精神。为了保家卫国抵抗美帝国主义的侵略,百万大军第一次出国作战,雄赳赳,气昂昂。年轻的战士们不惧困难,英勇顽强,表现出了惊人的意志和决心,最终打败了美帝国主义。胜利来之不易,几十万年轻的战士,就永远的留在了异国他乡。高山仰止,河水呜咽。为了新中国,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为了新中国,甘愿献出一切。为了祖国,向我开炮!视死如归,多么豪迈的英雄气概。70年过去

      了,山河已无恙,祖国大业尚未完成,民族复兴任重而道远。抗美援朝精神感悟3篇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71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把多年积淀的情

      感,落实到实际行动,开始着手宣传抗美援朝,讴歌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我重新学习和认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军威,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战歌,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不愧为祖国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坚强卫士,无愧于“最可爱的人”的光荣称号。

      有了这种认知和定位,我开始了解我居住的社区周边有关抗美援朝方面的讯息。在一起登山的朋友得知,磨盘山有大连凌水烈士陵园,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8月15日,我登上了磨盘山,寻找到了烈士陵园,进行了瞻仰。凌水烈士陵园,向世人展示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内容的浮雕及碑文,安葬78名大连参加抗美援朝牺牲的烈士遗骨,青山松柏,鲜花簇簇,抚慰烈士的英灵。随之我写了一篇散文《瞻仰凌水烈士陵园》,并制作了美篇,以充分表达对英雄烈士们的崇高的敬意!8月29日,我

      再登磨盘山,再次拜谒凌水烈士陵园,重新拍照和撰文,写了一

      个专访《磨盘山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重点突出抗美援朝战争的战役,英雄人物和相关资料,以及由抗美援朝战争衍生的经典歌曲和影像作品,同样制作了美篇。两个美篇图文并茂,配上经典歌曲《英雄战歌》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在激昂慷慨的旋律中,激荡人心,涌起情感上的波澜,久久不能平静。

      时光流逝,精神永存。年已71岁的我,越发激起对71年前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情感。记住中国人民志愿军舍生忘死的家国情怀,再次致敬最可爱的人!

    篇五:采访抗美援朝老兵感悟200字

      抗美援朝中国志愿军老战士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

      中宣部近日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徐振明同志“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们是永葆革命本色的抗美援朝老英雄,号召全社会向他们学习。下面是由小编带来的有关抗美援朝中国志愿军老战士先进事迹学心得体会5篇,以方便大家借鉴学习。抗美援朝中国志愿军老战士先进事迹学心得体会1“那场战斗打下来,好多战友都牺牲了,鲜血染红了阵地。”回忆起数十年前那些并肩作战的战友们,96岁的孙景坤眼含泪水地说:“我想他们呀!”孙景坤,男,汉族,1924年出生,辽宁安东(现丹东市)人,1948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1月复员回乡务农,带领乡亲们改变贫困面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冲锋陷阵,在战争年代立下赫赫战功。南北征战多年,孙景坤先后参加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解放长沙战役、解放海南岛战役和上甘岭战役等,身上留下了20多处伤疤,也立下赫赫战功,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并被授予解放东北纪念章、解放华北纪念章、解放华中南纪念章、解放海南岛纪念章和抗美援朝一级战士荣誉勋章。深藏功名,在和平年代默默为民奉献。1955年复员后,孙景坤主动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回乡务农,担任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第一生产队队长,深藏功名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在家庭遭遇困难时不向组织提要求、要待遇,艰苦朴素无所求,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誓言。2020年10月14日,孙景坤同志被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60多年来,孙景坤刻意尘封功绩,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直到20世纪90年代,抗美援朝纪念馆移地改建,向社会征集文物,孙景坤才决定将自己的立功证书等纪念物品捐献出来,人们才知道他是一名战斗英雄。我们要向孙景坤同志学习,学习他坚守初心、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和心系群众、甘于奉献的为民情怀,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主动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艰苦奋斗、建功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抗美援朝中国志愿军老战士先进事迹学心得体会2从风华正茂到白发苍苍;从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到在陵园里默默守护,徐振明用一生的时间,诠释了

      “老兵精神”,更将这种精神传递给了后辈。革命战争老兵徐振明是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杨靖宇烈士陵园)管理所首任所长,他亲历过抗战,身上有战斗的伤疤,常常给人们讲解抗战的故事。他常常说:“历史不容忘却”。受他的影响,儿子也来到陵园工作,继续为靖宇将军守陵,在他看来没有比这份工作更光荣的。而徐永军,虽然没上过战场,却也把青春奉献给了陵园。父子二人身上,是不断传承下来的“老兵精神”,这精神也会被永远传承下去。烈士陵园是铭刻革命历史,传承革命精神的纪念地。在吉林省通化市,老兵徐振明父子两代人共同守护杨靖宇烈士陵园,用两辈人的坚守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提醒着和平的来之不易。从徐振明老人身上,我看到了许多老革命军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值得现代人去学习以及弘扬,这些正能量永远不会过时。徐振明老人以能为抗日英雄守陵为荣,这是对革命事业的归属感,对革命先烈的敬畏感,心有归属,就能尽心尽力;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正是这种精神,让徐老能从一而终,发挥余热,用大半辈子守护着这座靖宇陵园,默默奉献改变陵园环境。这样一位让人肃然起敬的老革命,为何放弃“招待所所长”“福利院院长”等其他优越选择,偏偏选择甘愿做一个守陵人?我认为徐振明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在他心里时时装有“老革命”,装有对靖宇精神不变的信仰,装有浓浓的大爱和战友深情。除此之外,更难能可贵的当属其身上的谦逊本色。事实上,永葆谦逊本色的又岂止抗战老兵徐振明一人。虽然“抗战老兵”,是一个无比荣耀的称呼,他们经历了民族历史上最重要的苦难辉煌,但在徐振明他们心灵深处,并没有以英雄自居,生活和工作中只是视自己是一般的人,认为所走的路只不过是当时年轻人应该走的路,不是英雄的路。抗美援朝中国志愿军老战士先进事迹学心得体会3孙景坤,男,汉族,1924年出生,辽宁安东(现丹东市)人,1948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1月复员回乡务农,带领乡亲们改变贫困面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冲锋陷阵,在战争年代立下赫赫战功。南北征战多年,孙景坤先后参加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解放长沙战役、解放海南岛战役和上甘岭战役等,身上留下了20多处伤疤,也立下赫赫战功,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并被授予解放东北纪念章、解放华北纪念章、解放华中南纪念章、解放海南岛纪念章和抗美援朝一级战士荣誉勋章。深藏功名,在和平年代默默为民奉献。1955年复员后,

      孙景坤主动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回乡务农,担任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第一生产队队长,深藏功名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在家庭遭遇困难时不向组织提要求、要待遇,艰苦朴素无所求,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誓言。2020年10月14日,孙景坤同志被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60多年来,孙景坤刻意尘封功绩,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直到20世纪90年代,抗美援朝纪念馆移地改建,向社会征集文物,孙景坤才决定将自己的立功证书等纪念物品捐献出来,人们才知道他是一名战斗英雄。我们要向孙景坤同志学习,学习他坚守初心、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和心系群众、甘于奉献的为民情怀,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主动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艰苦奋斗、建功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抗美援朝中国志愿军老战士先进事迹学心得体会4荧屏上的画面,网络上的资料,还有那铭刻的石碑——无不让我惊讶!这样一场战役,这样一场国与国之间帮助的战役,伤亡竟有36万余人!来自东方之都的中国血液,铺撒在如今飞速发展、朝鲜的国土上!惊讶之余,我也为中国自豪着。有多久,看到关于中国的字眼,都会不自觉的微笑;有多久,体味祖国千疮百孔,会泪眼朦胧;有多久,看到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在国际伸出救援之手,会心生感触;有多久,每每见到那飘扬在世界还有那宇宙中的红旗而骄傲、自豪?这个数字没有界限,因为我是中国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履行着作为国人的义务、领略着作为国人的祖国山川美好!这一刻,有多想赞美祖国——赞美您的博爱:在中国复苏还没有多久时,便站在了正义的角度,去帮助;这一刻,有多想缅怀先烈——正是因为那洒在异乡的红色血液,辉映着故国美好的前程!这一刻,有多想高声说上一句——朝鲜,勿忘·勿忘中国,那个60年前为你们领土而付出的国度!洒在朝鲜土地上的鲜血,留在祖国心中的名字。烈士们用握紧枪的双手,守护着另一方国土。尽管,那土地上没有我们端庄的方块字、没有我们熟悉的中国话,但我们仍然为它的兴旺而骄傲,为它的沉寂而不平!因为,60年风霜雪雨,中国与朝鲜从未忘记!中国,从未忘记。从未忘记冒着枪林弹雨为战士送打糕的阿妈尼;中国,从未忘记。从未忘记那水火两重天里,飘动的、声势的浩荡!那是朝鲜人民对中国的赤诚,那是对英雄的赞歌!朝鲜,从未忘记。不论是今天的中朝友谊,还是昨日的鲜血遍地。朝鲜,用它的旗帜辉映着东方——中国,生死兄

      弟!一份用几十万生命构筑的友谊,一篇用朝鲜新纪元换来的历史足迹抗美援朝中国志愿军老战士先进事迹学心得体会5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10月2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时代楷模”、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首任所长徐振明的先进事迹。14日,“时代楷模发布厅”节目在北京、吉林两地同时录制。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的杰出代表、永葆革命本色的抗美援朝老英雄,徐振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保家卫国舍生忘死、英勇战斗,曾多次荣立战功。转业后,他退伍不褪色,居功不自傲,主动申请到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杨靖宇烈士陵园)工作,父子两代默默付出,守护英雄陵墓62年,在平凡普通的工作岗位上执着坚守、无私奉献。录制现场,通过视频短片、访谈、歌曲等形式展现了徐振明先进事迹,将我们的思绪拉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一个个真实、细腻的故事,一幕幕温馨、感人的画面,让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95岁高龄的徐振明老人精神矍铄,全程参加发布活动。2万多平方米的烈士陵园,一守就是一个甲子,这其中有哪些难忘的故事?发布仪式现场,曾多次采访过徐振明的通化市政协文史专员孙艳华为大家讲述她眼中的这位老英雄。“徐振明身上那股执着劲儿令我印象最为深刻。大家看我手里拿的这双靰鞡鞋,是东北抗联战士穿过的,它是陵园的一件收藏品。”孙艳华现场为大家讲述鞋子的来历。有一次,徐振明听说通化县大川乡有个村民家中收藏着东北抗联战士穿过的鞋,他不畏天气严寒、道路险阻,顶风踏雪去了三次。“徐振明刚到陵园时,他最忧心的事,就是陵园里的藏品有90%都是复制品。他坚持认为,搞教育得用真东西,讲真故事。”孙艳华说,徐振明一有空闲,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到处搜集历史资料和实物。随后,徐振明的儿子徐永军与现场观众分享了他和父亲守陵的故事。徐振明即将退休时,将守护陵园的“接力棒”交给了儿子。然而他依然时刻牵挂着倾注了自己大半生心血的地方,每天一大早,都会照旧来陵园走一走、看一看。退休在家休息了半年之后,他再一次回到了陵园,成为了一名门卫。“有一天我去陵园,突然发现我父亲在当门卫,一问才知道是他主动向组织申请回来的。我最初很是不解,他以前是这里的领导,怎么能去当门卫呢?但是他十分坚持,说只要能在这儿继续为将军守陵就很满足。”发布仪式在吉林广播电视台设立分会场,机关干部、退役军人、大学生代表现场聆听了徐振明的先

      进事迹。大家被他的故事所感染,听到动情处时,不少观众眼含热泪,自发起立鼓掌表达敬意。抗美援朝中国志愿军老战士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

    篇六:采访抗美援朝老兵感悟200字

      2023年最新的致敬抗美援朝观后感

      致敬抗美援朝观后感

      1950年10月25日,只有一二十岁的他们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打响赴朝后首战。历经两年零九个月浴血奋战,赢得伟大胜利。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献出宝贵生命。为了纪念英烈,党中央将这一天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时间飞逝,到现在已经70年了。70年后的这一天,我们重温历史以励前程,走下战场的英雄豪情未已,热血犹激荡在耳畔,跟随抗美援朝老兵们的声音重回那片钢铁与意志较量的战场,我感慨万千。

      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70周年大会上,一位位耄耋之年的老战士依次入场,为新中国屹立世界踏出了坚实的步伐,70年后,不屈的民族精神依旧指引着新时代的我们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的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有位老战士回忆起抗美援朝战场有的战士大腿被打断了,坚决不下火线。有的肚子中了枪以后,就拿绷带扎上继续战斗。有的战士在雪坑里一动不动,枪口还对着马路,走近才发现早已牺牲。异国战场,他们曾用生命保护身后的祖国!

      北风吹起,芦花飞舞满天霜,英雄出征血洒万里疆场老战士周全弟是长津湖战役冰雕连幸存者之一。他在零下40多摄氏度的严寒雪地埋伏了三天三夜,因冻伤不幸失去双手双腿。一句战友你好,既是说给曾经一同奋战的战友,也是说给正在奋斗的后来者我们!

      一封信,记录了志愿军战士的初心:哪怕冻死也要耸立在阵地上;一面满是弹孔的战旗,见证了上甘岭43天的浴血奋战;一封嘉奖电,祝贺年轻的志愿军空

      军首次击落敌机!所有的一切,都是用生命换来的。

      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与强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他们以坚强、无畏的精神,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70年后,我们以崇高的敬意,向你们致敬!197653位抗美援朝烈士,你们的牺牲,我们永远铭记!

      硝烟散尽、英魂从未走远。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烈士们的功绩彪炳千秋,烈士们的英名万古流芳!

      中国人民志愿军,你们是最可爱的人,执军礼,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致敬抗美援朝观后感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随即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公然出兵干涉,并将战火烧到了中国鸭绿江边.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10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正式爆发.

      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朝两国人民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毙伤俘敌军109万多人,其中美军39万多人,击落击伤敌机12200多架.抗美援朝战争是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帝国主义的一次直接的军事较量.它揭穿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维护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利益,巩固和增强了新中国的独立、安全和国防力量,显示和提高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和世界声望.

      五十多年前,为了祖国的安危,为了民族的尊严,我中华儿女就是唱着这首雄壮的战歌,毅然跨过鸭绿江,同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侵略者进行了一场殊死较量!这是一场国力与军力的较量,更是一场民族意志的较量!我中华儿女用他们的血肉之躯和大无畏的英勇气概,迫使不可一世的美帝国主义终于低下了他那颗高傲的头颅,也让全世界都重新认识了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终于为共和国今后的发展争取到了五十多年的和平环境.

      今天,回首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需要看到,中国人民保护自己国土的决心从未动摇,抗美援朝战争的必要性和正义性是不容抹杀的

      抗美援朝向全世界

      折了半截,领头军痛苦地呻吟一声,倒在地上滚来滚去,身子痛楚地缩成一团...愤怒的朝鲜士兵和志愿军们举着枪拼了命的拼杀,子弹没了,上刺刀,手都麻了眼也红了!有的赤手空拳也能迎战!敌军的叫声凄惨得哪怕老虎听了也掉眼泪!

      大家定以为俘虏就是会被虐杀,可是啊,周总理却亲自批示:要加强战俘的营养,采取急救措施!于是,高级军医从中国的各地来到了碧潼,还在这里建设起了专门的战俘总医院,救活了数不清的人。

      我军有一次俘获了一名美军飞行员,医生发现他受了重伤,急需输血,于是以最快速度把他送到战俘总医院。总医院赶紧从国内调运血浆,有一些中国志愿军还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并且救活了这名美军飞行员。

      俘管处特别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宗教习惯,使战俘们能过圣诞节、感恩节,伊斯兰教的古尔邦节、开斋节等等。尤其是过圣诞节和春节的时候,一连几天战俘营都处在节日气氛之中,当俘虏的亲属知道后

      都不停地感谢着中国军人。看看,这就是中国人的肚量。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美国妄图干涉朝鲜内政、并吞全朝鲜的企图,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

      立,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伟大又坚强!

    篇七:采访抗美援朝老兵感悟200字

      光辉不朽身,纸虎化为尘

      升平街巷,华灯初上,在和平年代的风和雨顺里再去回首那些年战火硝烟,隔着历史的藩篱,却尽显了厚重与沧桑,大气与凛然。当年,鸭绿江南花胜锦,北陵园畔草成茵;当年,峻极高山齐仰止,誓将纸虎化为尘;当年,17岁的,未及弱冠便毅然从戎,投身于22军64师192团3营8连,在朝参战3年,连任工委委员。

      “谁是最可爱的人”——既有细水涓流的感人心扉,又有英雄气概叫人嗟叹不已。我们亦是读着邱少云、黄继光,看过《英雄儿女》、《上甘岭》成长起来的一代,对战场上的他们,有爱、有敬慕,更多的是深深的感念。老人,已近耄耋之年,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兵士,然而奔赴前线,戍卫祖国,他从枪林弹雨中活着走出战场。老兵本身就是战争的烙印,是帝国主义屠戮的最好见证。

      交谈时,老人坐在竹编椅上,身后氧气筒。家人介绍说,从朝鲜高寒的战场上回来,老人便染上了肺大泡。所患日本血吸虫病也是染自当年的“细菌战”。老人给我们介绍起“细菌战”——煤气罐子一样的的从天而降,摔成两半,全是些苍蝇、跳蚤、蚊子。语气里尽是难掩的气愤。又说起美军飞炸而过,整个天幕黑压压的一片,耳边、头顶还响着子弹横扫的“嗖嗖”声。听老人的讲述,仿佛置身于那一片战场,天地都是灰沉的,死亡一次次擦身而过,生命像这样不堪一击。笔者无法不被那样的惊心动魄动容,感念战场上那一个个可爱的人,那些被帝国主义、被残酷屠戮迫不及待剥夺走生命的年轻的兵士们。

      英雄气魄垂千古,国际精神召万民。中国人民的牺牲是正义的,光辉的,将一直被世人感怀与追念。抗美援朝战争过去已60余年,死亡的胁迫早已淡褪,当年的残迹与参与者也已渐渐消逝于历史。然而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弱胜强光辉典范的志愿军战士们,他们戍国卫家,为和平而战的伟大精神,为正义而战的民族气节,永远值得铭记。

    篇八:采访抗美援朝老兵感悟200字

      当时敌人火力凶猛我们的步兵连只能按兵不动无法冲破火力封锁我和另一名战友摧毁了敌人的火力点为步兵连突击打开了一条路??刘忠尔回忆后来我们利用防空洞进行阻击战躲在洞里空气十分潮湿连阳光也没有但条件再差大家也毫无怨有战斗就有伤亡

      精校版精品文档

      收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心得感悟最新5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1】那是1952年的11月,冯自信所在的部队从兰州开拔至东北。12月底,进入朝鲜。为了躲避侵略者飞机的轰炸,部队总是晚上行军,白天进入山林隐蔽。正值冬季,朝鲜半岛天寒地冻,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温对每一名入朝志愿军战士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漫山遍野都是雪,走着走着,脚就被冻得没有一点儿知觉了,睡觉也在雪地里。”冯自信说,有一天走下来,自己的脚和鞋冻在了一起,怎样都脱不下来,最后用刀子把鞋割破才把脚从鞋里取了出来,仔细一看,脚都冻得发黑了。“每个战士的情况都差不多,但没有一个人抱怨,大家一心想把侵略者赶出朝鲜。”他说。在一次高地攻坚战中,冯自信度过了这辈子最难忘的七天八夜。“敌人的优势是有飞机支援,所以我们就不断挖坑道,千方百计缩短和敌人的距离。”他回忆说,当时敌人不断轰炸志愿军阵地,战士们吃、喝、拉、撒、睡都在坑道里,每次轰炸过后,大家脸上都是土,完全认不出彼此谁是谁。“在这种异常艰苦的环境里,谁都没有畏惧,大家都知道,打仗拼得就是意志。”最终,冯自信所在的部队坚持到了最后,攻下了这

      1

      精校版精品文档

      处高地。这场战斗中,冯自信多次在敌人的密集炮火中,将负伤的战士和

      烈士遗体背回阵地。有一次,他甚至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一个人背回两名烈士的遗体,因此被授予了三等功。

      从朝鲜战场回国后,冯自信几经调动,1959年6月,被分配到兰炼仪表厂。当时厂里常常有生产任务大会战,为了完成生产任务,冯自信和工人们经常连轴转,一干就是12个小时,始终保持着革命军人的作风。在兰炼仪表厂工作直至退休,冯自信多次被评为优秀工作者和优秀党员。

      冯自信说,有国才有家,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作为一名亲历过旧社会黑暗和战争洗礼的人,能够看到国家一天天走向繁荣富强,人民群众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己没有虚度此生。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2】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保障对于战争来说至关重要,也是敌机轰炸的主要目标之一。敌人为了切断我军后勤运输保障线,白天不断派出飞机轰炸桥梁、道路。“运送物资的大桥和道路全部被敌机炸毁,为了保障战场上物资供应不受影响,我所在的部队决定晚上搭桥保障运输。”王宏贤说,天黑后,4个连队通力合作,分工明确,抱着树桩的战士很快下水,将树桩竖立起来,其他战士迅速铺上木板,一座座简易桥梁很快被搭建起来。

      1

      精校版精品文档

      “通过用战士身体和木桩搭建的桥梁,运送物资整整持续了一年多时间。”王宏贤回忆,整个冬天也都在下水搭桥,冰冷的河水刺痛着战士们的双腿,双手双脚被冻裂是常事,但战士们还是将树桩做成的桥墩子抱得稳稳的,确保汽车顺利通过,将物资运达前线战场。

      牺牲的战友为了保障指挥部的安全,附近的山头上都布置了高射炮。有一天,十几架敌机前来轰炸指挥部,前往山头的道路被炸毁,运送炮弹的车辆不能通行。王宏贤和11名战友顶着敌机的猖狂轰炸,用肩扛、背驮的方式将炮弹成功送到阵地,在这一过程中,有9名战士牺牲。“就剩下我们3个人了,就剩下我们3个人了……牺牲的战友,名字至今我还记着。”说到此处,王宏贤的眼睛湿润了,他不断地重复着,“就剩下我们3个人了”。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王宏贤表现突出,受大站通令嘉奖一次,大站物资奖励一次,连队嘉奖两次,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奖励三等功一次。“能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我感到无比的自豪。那场战争,志愿军打出了士气,中国打出了国际地位。”王宏贤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3】四枚志愿军纪念章、一张身着军装的老照片……这些看似普通的物件,因为一段特殊的历史,被92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刘忠尔老人珍藏多年。1951年1月,入伍两年的刘忠尔一心想要为国效力,跟随大部

      1

      精校版精品文档

      队跨过鸭绿江,光荣地成为一名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我终于能上到阵地投入到战斗中,很激动。”刘忠尔回忆,“刚

      入朝鲜战场,敌机轮番轰炸我军各级指挥所、炮兵阵地和仓库。敌我装备相差悬殊,战斗激烈。尽管我们武器不如敌人,但志愿军战士斗志昂扬,意志坚定,没有人退缩。”

      1952年7月,刘忠尔荣立二等功。“当时,敌人火力凶猛,我们的步兵连只能按兵不动,无法冲破火力封锁,我和另一名战友摧毁了敌人的火力点,为步兵连突击打开了一条路……”刘忠尔回忆,“后来,我们利用防空洞进行阻击战,躲在洞里空气十分潮湿,连阳光也没有,但条件再差,大家也毫无怨言。”有战斗就有伤亡。1953年,刘忠尔所在的连队护送运输装备的车辆到前线。为了掩护运输队,很多战士负了伤。刘忠尔的两根肋骨被炸伤,后来被送回国内进行治疗。“动完手术后,还要卧床休息一个月。”刘忠尔说,当时,一想到战争还未胜利,心里就着急,没等伤好自己就返回了前线。刘忠尔说,朝鲜战场给养困难,战士们吃饭是一口压缩饼干就着一把雪。那里的冬天特别冷,积雪很深,严寒刺骨,每个人只有一身夹棉的军装,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战场,根本不足以御寒,很多人都被冻伤了。“条件最艰苦的时候,没有水喝,敌人在山下切断我们的水源,我们派一个取水的战士,就牺牲一个,为了坚持战斗,连长让我们把

      1

      精校版精品文档

      尿留在铁桶里喝。”刘忠尔顿了顿说,连长拿一个饭勺给大家分,一人一次只舀两勺尿……

      虽然条件艰苦,但战士们的斗志从未减弱。经过几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打退了敌人,最终迫使对方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停战协定。我们所属的连队留在朝鲜,帮助当地老百姓修建学校、铁路……直到1958年才返回祖国。”刘忠尔说。

      1964年,刘忠尔转业至金川集团公司露天矿。在岗位上,他兢兢业业、扎实勤奋,成为同事眼中的“岗位先锋”。经历过枪林弹雨,刘忠尔变得十分豁达,对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心怀感恩。

      “平时我和老伴就在社区的幸福互助院就餐,这里菜品丰富、价格适中,很方便。”刘忠尔感慨,现在生活条件好多了,吃喝不用愁。业余时间,他将酷爱的武术当成第二事业。每次遇到武术技艺比他好的人,他就虚心求教。

      “我80多岁的时候还报名参加了全市武术比赛,拿到了老年组一金一银两块奖牌。”刘忠尔说,党和政府厚待我们这些“老革命”,让我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虽然现在日子好了,但革命传统不能丢,革命历史更应该被时刻铭记。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4】“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听着熟悉的旋律,抗美援朝老兵朱玉元热泪盈眶。虽已是90岁高龄,朱玉元的身体依旧硬朗。9月21日,在瓜州

      1

      精校版精品文档

      县家中见到朱玉元时,他正在收拾房子,家具和生活用品被摆置得整整齐齐、一尘不染,床上叠得整整齐齐的“豆腐块”似的被子也表明了他的“老兵”身份。

      朱玉元老人小心翼翼地拿出珍藏了大半辈子的“抗美援朝纪念章”“和平万岁纪念章”,一边反复擦拭,一边讲起了在朝鲜时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1949年5月,年仅19岁的朱玉元在天津光荣参军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铁道纵队一支队21大队的一名战士。

      1950年10月,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朱玉元随部队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参加抗美援朝。

      “当时,每个人都只有单衣可穿,大家冻得瑟瑟发抖,可还是咬牙坚持。”朱玉元回忆说,当时条件有限,所有人脚上全是水泡、冻疮。但是当时战况吃紧,他们根本顾不上,而是立即投入战斗。

      入朝后,朱玉元被分配到警卫连工作,主要负责执行警卫任务。1952年3月,朱玉元接到上级命令,需要进行夜间行军。作为警卫连副排长的朱玉元,迅速集结警卫战士,一边安顿战士做好准备,一边协调准备好行军装备。

      朱玉元说:“在朝鲜沙里院至顺川一带通过敌人封锁线时,真的是炮火连天,敌人的飞机挨着头过,连续发射几十枚照明弹,照得山坡通明。敌人一旦发现目标,就用机关炮进行扫射,尘土飞扬、硝烟弥漫。”

      “在行军过程中,许多受伤的战士由警卫连负责转运,战火冲天,

      1

      精校版精品文档

      到处都是炸弹坑,伤员随处可见,眼看着战友在我眼前牺牲……”谈起战场上的惨烈,朱玉元几度哽咽。

      “由于没有飞机掩护,我军没有制空权,部队只能夜间开进,汽车也很少,全凭战士的两条腿,而且我们的轻武器对空射击不仅打不下飞机,反而会暴露地面部队目标,招致敌人更准确的轰炸,所以尽量采用掩护的方式行军。”朱玉元说。

      朱玉元带着8名警卫战士,成功突破敌人的封锁线,安全到达目的地,保证了大部队的顺利转移。

      问他当时怕不怕时,朱老坚毅地回答:“既然选择上前线,就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为了保家卫国,必须勇敢坚强。”

      参军7年,抗美援朝4年。1954年1月,朱玉元随部队回到国内进行休整,1956年5月,朱玉元从部队正式转业。

      因作战英勇、成绩突出,朱玉元先后获得解放华中南纪念章、解放西北纪念章、抗美援朝纪念章、和平万岁纪念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纪念章。

      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转业后的朱玉元,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赴黑龙江军垦农场参加北大荒开荒工作。1961年1月,朱玉元调动至甘肃省安西县(今瓜州县)工作,1989年7月在中国农业银行安西支行离休。从战场到地方,从东北到西北,整整70年,朱玉元奋斗的足迹跨越了大半个中国。2019年9月,朱玉元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荣誉纪念章。

      1

      精校版精品文档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5】战场上,担架队主要承担从火线上抢救伤员并将他们送往后方治疗的任务。支前英雄宁儒贤是担架队的一员。1950年11月,宁儒贤跟随辽宁阜新担架队,在村民的欢送中离开了家乡。在第五次战役中,他冒着敌人的炮火,穿梭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救下了数百名伤员。“有时候天黑下雨,路滑,走起路来步步是稀泥。敌人的炮弹不断地在担架前后方落下,地面上是密密麻麻的弹坑。每绕过一个弹坑,担架都颠得很厉害。”最难的是抬着伤员往山上走,一个不小心,伤员就会从担架上摔下来。为了让担架更平稳,宁儒贤想了个办法。他走在前面,把担架带挎到脖子上,两手拄地跪着走,后边的人站着走。山路上尖硬的石头,磨破了他的膝盖,血染红了裤腿。可他说,自己当时只有一个念头,救伤员要紧。“担架队队员之所以把伤员看得比自己还重,是因为躺在担架上的是钢铁般的战士。”抗美援朝纪念馆讲解员冷晓媛说,“战士们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感人事迹,是他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他们敬佩这些战士们。”据宁儒贤回忆,有一次他们突破重重封锁,把伤员们抬到一间被敌机炸坏了的房屋里休息。其中有一位脸色憔悴的女战士,双眼紧闭,左腿用夹板夹着,已被鲜血染红,但她没有叫过一声。宁儒贤和同志们帮她清洗伤口,翻身,换下脏衣服,悉心照顾她。女伤员很感动,告诉宁儒贤自己叫黄起荣,今年19岁,是在学校参

      1

      精校版精品文档

      加志愿军的,随部队前进时踩上地雷炸坏了一条腿。宁儒贤打心眼里敬佩这位女战士,专程把她护送到了义川兵站。临上车时,她紧紧握住宁儒贤的手说:“我还要回来,咱们战场上见。”

      “当时很多战士都像黄起荣这样,轻伤不下火线,受伤了也要坚持战斗。无数勇士身负重伤后从血泊中爬起来继续冲向敌人,甚至用自己的身体挡住敌人的枪口,即使战斗到只剩一人一枪,仍然坚守阵地,顽强地同敌人血战到底。这样的故事说上几天几夜都说不完。冰雕连小战士宋阿毛和他的战友就是典型代表。”冷晓媛所说的冰雕连,是指在长津湖战役中固守死鹰岭高地的20军59师177团2营6连。

      宁儒贤入朝时,长津湖战役打响。一股突围敌军经过死鹰岭时,埋伏在高地上的6连战士竟然未放一枪一弹,让敌人逃走了。兄弟部队的官兵发现后派出一名参谋到死鹰岭高地查问原因,当这名参谋冲上死鹰岭高地时惊呆了,战士们一个个趴在雪坑里,枪朝公路摆着,但已被全部冻死。

      原来,为了不暴露目标,6连全连125名战士始终保持着伏击姿态,坚守在冰雪中,直至被冻成“冰雕”,英勇牺牲。“我们奉命追击敌人路过死鹰岭高地时,发现战士们都已经硬了。”时任志愿军第27军1营3连副指导员邹世勇回忆起当场的情形几近哽咽,“那个场面真是悲壮,那是永生难忘。”

      英勇的志愿军战士不怕牺牲的精神,也鼓舞着担架队队员。战前动员时,曾有人向宁儒贤描述战场如何惨烈,他却说:“我报名时就想好了,死也要死在前线。”他所在的担架队出国时有170名兄弟,

      1

      精校版精品文档

      归国时只剩下120名。“在朝鲜战场上,之所以大家都不怕牺牲、奋勇向前,是因为对

      他们而言,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他们入朝作战是为了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他们愿意为之奉献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戴美玲说。

      打扫战场的战友在冰雕连小战士宋阿毛口袋里,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他的绝笔诗:“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会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当时敌军装备比我们好很多。”冷晓媛说,面对朝鲜战场冬天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温,有的敌人穿的是羽绒服,用的是鸭绒睡袋。“我们有什么?我们很多战士穿的是单衣单裤,有的战士吃的是一口炒面一口雪,吃着被冻成冰疙瘩的土豆,化一层啃一层,再化再啃。”

      “抗美援朝战争是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通过顽强斗争获得胜利的英雄壮举和壮丽史诗。”戴美玲认为,抗美援朝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抗美援朝精神。“虽然今天中国的国际地位今非昔比,但抗美援朝精神世代传递,仍然能够带来力量源泉,让我们万众一心、团结一致、毫不畏惧地去应对前进道路上的任何风险和挑战。”

      收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心得感悟最新5篇

      1

    篇九:采访抗美援朝老兵感悟200字

      抗美援朝心得感想范文集锦五篇

      丰碑永恒,光照千秋。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在短短几十年内,我国综合国力实现跃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我们要珍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留下的宝贵财富,使其成为我们开创美好未来的强大精神力量。是

      抗美援朝心得感想范文集锦1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踏上抗美援朝战场,浴血奋战,英勇顽强,无数的志愿军英勇捐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抗美援朝战争,是伟大的战争、光荣的战争、胜利的战争、是永远值得纪念的战争!我们要铭记历史、学会感恩,关注抗美援朝老兵,是对民族苦难的铭记,对抗美援朝英雄的缅怀,对民族尊严的维护!每一位为祖国奋战过的人,都不会被遗忘!战争的硝烟已经淡去,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很难理解战争的残酷,老兵作为战争的亲历者、讲述者,他们就在我们身边。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讲述战争岁月!不论是美国当年的武力威胁,还是今天的经济制裁,都不会让中国人屈服!善待这些为国征战的老兵,因为国家有难的时候,为国家流血牺牲的是

      军人!什么叫做英雄?摧锋于正锐,挽澜于极危,是人民的英雄。这些,我们的志愿军当之无愧!致敬英勇的抗美援朝老兵!

      抗美援朝心得感想范文集锦2重温抗美援朝历史。看完之后我感受颇深。抗美援朝这场正义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巩固了我国新生的人民政权,使我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极大地增强了我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国内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它无疑将永远彪炳于中国革命的史册。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是他们用宝贵的生命,顽强的毅力,视死如归的精神换来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团课中,我看到那一位位年迈的老人,他们说着之前在抗战时的事,他们都表示当时已经做好了青山埋忠骨的心理准备,有些老人聊着聊着回忆到了当初不禁潸然泪下。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是他们凭着顽强的意志,在艰难的环境中战胜了联军,保护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全。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好好学习,树立责任感,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抗美援朝心得感想范文集锦3

      在中国过去艰苦岁月中,多少人牺牲,多少人和多少人分离,是那些英雄们的前赴后继,舍生取义的伟大精神造就了战争的胜利。在战争面前,能够让敌人降服的,也只有用更强的战术和和武力,在多重困难面前,英雄们不畏险阻,英勇奋前。

      在此次“致敬抗美援朝”主题团课、队课的直播过程中,有多位曾经抗战的勇士的镜头,他们都已年迈,但眉眼间不失昂扬的斗志和不败的信念,他们抱着牺牲的心态为国家奋命一搏,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抗美援朝结束后,没有人质疑中国的实力,敢与中国讲条件,这场战争为我们赢得了尊严,也让我们拥有了享受和平的权利。志愿军的牺牲,得利的不是一家一姓一政府,而是所有的中国人甚至包括那些可能因为对中国发动战争而死的外国人。志愿军的血,为我们这些普通人而流。

      对于新中国来说,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必将永彪史册,万古流芳。充分说明,中国人民是不畏强权的,敢作为。在当今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下,要想立足于世界之林,就需要这种精神。现在的中国已经越来越好,我们不应该忘记曾经受过的屈辱,更应该拼搏向上,顽强亢进。加油,中国少年!

      抗美援朝心得感想范文集锦4

      丰碑永恒,光照千秋。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在短短几十年内,我国综合国力实现跃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我们要珍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留下的宝贵财富,使其成为我们开创美好未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新生的人民政权既要面对一些西方国家的军事包围、经济封锁和武力威胁,又要应对复杂的国内形势,凝聚民心、稳定社会、恢复经济。万难之中,党中央作出了出兵参战的英明决策,以有力的战争动员和超凡的战略战役指挥将战争引向胜利,同时顺利完成了大规模剿匪斗争、土地改革,有力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这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敢于胜利,才能牢牢掌握主动权并取得最后胜利。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面对侵略者的战争威胁,只有奋起抵抗,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面对拥有绝对优势技术装备的敌人,志愿军将士用行动有力回击了帝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彪炳史册的胜利。这充分说明,一个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如今,面对更加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我们仍然需要发扬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蕴含的斗争精神,敢战能胜。

      爱国主义是凝聚全民族力量的伟大旗帜,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将士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旗帜,以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屈服的英雄气概,创造了战争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积极投身保卫国家安全、维护民族尊严的正义事业中。

      紧紧依靠人民是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有力支撑。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赢得了战争。成千上万的铁路员工、汽车司机、医务工和民工组成运输队、医疗队、担架队,志愿开赴战场,担任战地的各种勤务工作。工人和农民开展爱国生产并厉行节约。全国各族人民捐钱捐物支援前线。人民的支援是志愿军战胜敌人的力量源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需要更加深刻认识这一真理:只要我们紧紧依靠人民,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成就不了的宏图伟业。

      当前,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我们更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抗美援朝心得感想范文集锦5

    篇十:采访抗美援朝老兵感悟200字

      抗美援朝71周年心得感悟【5篇】

      抗美援朝心得感悟1

      建国初期,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一批批舍生忘死、一往无前的战士,他们用鲜血与生命撕破了这片土地黎明前的黑暗。烈士们的身躯虽然倒下,但英魂永不灭!带着抗美援朝还未散去的硝烟,在鲜红的党旗下,中国人民一步一步迈得更加坚实而坚定。凭借着一双双勤劳的双手,我国在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国际交往中,中国日益体现出大国情怀和大国担当。

      到如今,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文化财富,像是为我们新一代青年所准备的礼物。科技繁荣,文化繁茂,城市繁华,现代文明的成果,被层层打开,我们可以尽情享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啊,仿佛正从沉睡中苏醒,正期等着新一代的我们破茧而出、振翅奋飞。

      今年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令人心头笼罩上了惶恐不安的阴霾。在这场全球性的灾难面前,我们这一代的青年,展现出了应有的担当和奉献,像“后浪”勃发生机。

      我们,是后浪,也是铁路人,在铁路这片海域中,我们翻涌澎湃。“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这一战略目标像灯塔指引着我们的航向。我是一簇浪花,为铁路奔涌而来。

      复工复产以来,我投入到渝怀铁路涪秀二线的改造工程中,有缘相识郁山。

      郁山,郁者,葱茂繁盛也;山者,险峻挺拔也。晨初日隐,万物复苏,鸟曲虫鸣。待薄雾起,攀附群山而上,渐隐于翠色之中。农家炊烟袅袅,鸡鸣犬吠相闻,枇杷浸黄,桃李满枝,果香醉人。这就是郁山,是我远行而来的工作地。

      郁山变电所交通较为不便,由于其地质构造的原因,绝大部分改造所需的材料和设备,都靠人力完成。凹凸不平的道路,蚊虫的叮咬,烈日的暴晒,在这样严峻的环境中,郁山变电所的改造工程显得格外艰难。但是每天早起,上下班越野锻炼,午饭前后爬山,沐浴充足的日光,远离城市喧嚣,吐纳清新空气,却也实现了父母对我的“健康期待”。

      工作环境的确艰苦,可是当看见值班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枯燥地坚守时,看着民工阿姨们头顶烈日、脚踏碎石抬着重达几百斤的集中接地箱时,感动已在催化我这“后浪”前行。

      严格按标作业,这才是对工作、对自己的尊重。新时代,从来不是一部分人的奋斗,也从来不是一部分人的成就。无数的水花汇聚一排又一排,浪,才有了强大的力量。

      无论是那些为建设新中国而披荆斩棘的先辈,或是已经踏上了新征程的“后浪”,我坚信:心之所向,无往不利。所行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我们可以用心境适应环境,用行动逆转颓废。以梦为马,砥砺前行,我们将承先人之志,启后世之师。新时代是开始,亦是传承。我们是后浪,是新时代的亲历者更是新时代的建设者。我们将开启新的奋斗,新的创新,新的征程。终有一日,我们也会拥有我们的后浪,到那时,中国梦的实现将不会忘记我们曾有的青春。

      鲁迅曾说过:“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掩卷这本书,我找了光。此时我想说:今天,我是后浪,手中正高擎着奋进的火炬。

      抗美援朝心得感悟2

      纵观世界上大大小小的战争,可以说著名的战役数不胜数,但是对于中国来说,重要的几场战役确实能够一一赘述的。世界

      战争损害巨大,那次朝鲜战争更是一雪前耻,中国在其中体现了重要的作用,也让其他国家对我们刮目相看。这场战争是一次转折点,这一战打破了屡败西方列强的记录,新中国的力量从此展现给全世界。

      对于历史,经历过的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见解,我们没有机会经历的人只能够通过他们的传达去了解。其实历史没有客观的,只要是人写出来的就一定会参杂主观因素,这本《决战朝鲜》李峰用文字写出了它的气势,这个版本尽量接近史料,可以说全景展示了当时的过程。

      这本书不是单纯的历史书,作者用小说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历史原貌,从很多对话中能够感受出那些人物的内心。书中记录的历史人物之间的对话,不论是语气还是用词,都能够体现出当时战争的残酷。战争年代人们对于问题的敏锐性很强,这毕竟是命运攸关的大事,与国家兴亡有着巨大关系,所以那些决策者对于自己所做的判断都有着深思熟虑的思考。

      对于那段历史,作者揭露了很多幕后的秘密,他直接把这段历史本身对我们的影响改变了。这本书之所以值得信任,因为作者参考了大量的资料,还把一些珍贵的现场照片加在书中。作者更是把这次战争的前因后果都做了全面的表述,让我们看到了一段完整的历史。

      抗美援朝心得感悟3

      雨纷纷,那透明如绣花针的细雨斜斜地交织着,给嫩绿的世界笼上一层薄薄的雨露。一切是那么的美丽,生机勃勃,让人燃起生的希望,我们的中国志愿军个个昂首,为友谊而战斗。

      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是志愿军们用那坚实身躯挡住了那如雨般的子弹。是朝鲜人民雪中送炭,为了志愿军们和敌人同归于尽……他们都是亲人啊!

      当敌人狞笑着,一步一步逼近他们时,那浅浅的绿色却闻风不动,坚守阵地,宁可同归于尽,玉石俱碎也要背水一战!

      夜幕降临,四处一片的寂静,志愿军们浑身充满了戒备的味道,“杀————!”响亮的喊声在夜色中远远地传开来,冲破云霄。敌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战争而吓得气势折了半截,领头军痛苦地呻吟一声,倒在地上滚来滚去,身子痛楚地缩成一团...愤怒的朝鲜士兵和志愿军们举着枪拼了命的拼杀,子弹没了,上刺刀,手都麻了眼也红了!有的赤手空拳也能迎战!敌军的叫声凄惨得哪怕老虎听了也掉眼泪!

      大家定以为俘虏就是会被虐杀,可是啊,周总理却亲自批示:“要加强战俘的营养,采取急救措施!”于是,高级军医从中国的各地来到了碧潼,还在这里建设起了专门的战俘总医院,救活了数不清的人。

      我军有一次俘获了一名美军飞行员,医生发现他受了重伤,急需输血,于是以最快速度把他送到战俘总医院。总医院赶紧从国内调运血浆,有一些中国志愿军还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并且救活了这名美军飞行员。

      俘管处特别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宗教习惯,使战俘们能过圣诞节、感恩节,伊斯兰教的古尔邦节、开斋节等等。尤其是过圣诞节和春节的时候,一连几天战俘营都处在节日气氛之中,当俘虏的亲属知道后

      都不停地感谢着中国军人。看看,这就是中国人的肚量。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美国妄图干涉朝鲜内政、并吞全朝鲜的企图,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伟大又坚强!雨越下越小,我静静地听着雨的结尾曲,坟前的嫩绿取代了荒凉,绿色的藤缠络着大理石,路上行人的表情有的庄严,有的看到了生机而微笑着。是啊,我真骄傲我是个中国人!

      抗美援朝心得感悟4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27日美帝国主义派兵入侵朝鲜,并侵占中国领土台湾。9月15日,美军集中七万余人在仁川登陆,并疯狂北犯。

      以美国为首的侵略军不顾我国政府的一再警告,于10月1日悍然越过“三八线”,并继续向中朝边境鸭绿江和图们江进犯,同时以空军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镇和乡村,我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在这严重的关头,党中央毅然决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明决策,迅速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于1950年10月19日开赴朝鲜,与朝鲜人民军一起,抗击以美国为首的16个国家的军队组成的所谓“联合国军”及其所指挥的南朝鲜军。

      抗美援朝作战,历时两年零九个月。从1950年10月25日起,以运动战为主,连续进行了五次战役,把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赶回“三八线”,迫使对方转入战略防御,接受停战谈判。

      从1951年6月中旬起,以阵地战为主,挫败了对方多次局部进攻,并粉碎了对方“绞杀战”、细菌战和侧后登陆计划。同时,也主动地举行了多次凌厉的攻势。

      至1953年7月,经过金城战役的殊死较量,对方在遭受重创之后,不得不同朝中方面签署停战协定。至此,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抗美援朝战争是异常激烈而又残酷的,我志愿军面对美军的飞机、大炮和坦克等现代化武器装备,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前仆后继,英勇善战,终于战胜了敌人,完成了任务,打出了国威、军威,是当代“最可爱的人”。

      抗美援朝心得感悟5

      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71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把多年积淀的情感,落实到实际行动,开始着手宣传抗美援朝,讴歌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我重新学习和认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军威,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战歌,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7100个功臣集体。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不愧为祖国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坚强卫士,无愧于“最可爱的人”的光荣称号。

      有了这种认知和定位,我开始了解我居住的社区周边有关抗美援朝方面的讯息。在一起登山的朋友得知,磨盘山有大连凌水

      烈士陵园,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8月15日,我登上了磨盘山,寻找到了烈士陵园,进行了瞻仰。凌水烈士陵园,向世人展示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内容的浮雕及碑文,安葬78名大连参加抗美援朝牺牲的烈士遗骨,青山松柏,鲜花簇簇,抚慰烈士的英灵。随之我写了一篇散文《瞻仰凌水烈士陵园》,并制作了美篇,以充分表达对英雄烈士们的崇高的敬意!8月29日,我再登磨盘山,再次拜谒凌水烈士陵园,重新拍照和撰文,写了一个专访《磨盘山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重点突出抗美援朝战争的战役,英雄人物和相关资料,以及由抗美援朝战争衍生的经典歌曲和影像作品,同样制作了美篇。两个美篇图文并茂,配上经典歌曲《英雄战歌》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在激昂慷慨的旋律中,激荡人心,涌起情感上的波澜,久久不能平静。

      时光流逝,精神永存。年已71岁的我,越发激起对71年前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情感。记住中国人民志愿军舍生忘死的家国情怀,再次致敬最可爱的人!

    推荐访问:采访抗美援朝老兵感悟200字 抗美援朝 老兵 感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