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秘网 - www.nagforex.cn 2024年06月14日 08:32 星期五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与鱼共舞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11-03 08:12:01

    在瑞丽市姐相乡,有一处“乡土人才老蔡养殖基地”,基地的主人就是蔡光前。

    现年57岁的蔡光前出生在保山市施甸县仁和乡,19岁时来到德宏州潞西(今芒市)遮放糖厂烤酒,两年后又到瑞丽市弄岛糖厂供销社烤酒,1980年,他落户在姐相乡云井一社,之后打过工,烤过酒,养过猪。1994年,他承包了姐相乡南简和弄焕的低洼田98亩,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和自身的努力,坚持走科技致富之路,发展名优水产品养殖生产模式,他的鱼塘2009年产商品鱼(鲤鱼、鳙鱼、罗非鱼、青鱼等)40万斤,年产值达160多万元,被乡亲们称为致富带头人。

    开始养殖水产品时,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经验,水产品已养到商品规格时,刚好处于瑞丽市的雨季,洪水冲垮了鱼塘,活蹦乱跳的鱼都被洪水冲走,损失惨重。收入没有了,蔡光前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他没有气馁,在乡政府担保下贷款15000元,从昆明的姐姐家和朋友处借款24000元,再次投入到水产养殖上。通过向附近的老养殖户学习养殖经验,自己不断总结,艰苦奋斗,克服了各种困难,到1999年底终于走出了困境。经过这次磨难,蔡光前感到自己科技知识的贫乏,也坚定了他寻求机遇改变命运的毅力和决心。

    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难道靠水富不起来?经过几年的养殖,他先后碰到缺乏养殖经验、养殖知识不足、鱼病多发、饲料配给不合理、捕捞方式落后、成本上升等问题。2000年,瑞丽市水产工作站主动与老蔡取得联系,让他做罗氏沼虾高产养殖项目,在水产站科技人员的指导下,不断探索养殖经验,年底取得了较高的产量和收益,在全州开辟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上树立了一面旗帜。

    就在一帆风顺的时候,2004年7月雨季期间,由于气温下降较快,放松了管理,造成罗氏沼虾大量死亡,经济损失12万元。经历了大起大落的蔡光前,依然没有动摇继续养殖水产品的信心,他又挺了过来,2005年,他打了个翻身仗,2006年,他把养殖重心转向大规格鲤鱼,当时市场上没有大规格鲤鱼,老蔡直接收购当地中小养殖户的鲤鱼继续养殖,既稳定了鱼市的价格,又能产出大规格商品鱼,全市只有他的鱼塘能够产出质优量大的鲤鱼,平均个体在2--5公斤的商品鱼随时供应市场量达到8--10万斤。独到的眼光,造就了他良好稳定的收益。

    为了节约养殖成本,2005年4月他购进了一套饲料加工设备,自配自给,用于专供从鱼种到商品鱼的饲料所需。他还请教畜牧水产科技人员,在饲料配方上加强钻研,在原材料购进方面积极从边境互市、小额贸易中挖掘,走出了一条既能节约资金又有良好效益的饲料加工新路子。

    老蔡边学边养,不断开拓,不断总结,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当地养殖环境的养殖模式和方法。2007年荣获瑞丽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瑞丽市第一届劳动模范”称号,2008年荣获德宏州人民政府颁发的“德宏州第二届拔尖农村乡土人才”称号。可喜的是,老蔡的养殖产业不仅让自己有所成就,还带动了周边中小养殖户和当地村民共同发展。2011年5月,他荣获“云南省劳动模范”称号。面对各级政府给予的荣誉,他不但没有沾沾自喜,津津乐道,反而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他说,一个人富了不算什么,大家富了才算富,他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扶其他少数民族同胞发展水产养殖业,为共同致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推荐访问:共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