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秘网 - www.nagforex.cn 2024年05月14日 05:57 星期二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11-03 08:00:05

    【摘要】文章从风险管理角度出发,以獐子岛集团为例,对其内部控制进行研究。首先,基于内部控制五要素对案例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獐子岛内控缺失主要源于风险管理的巨大缺陷;其次,对獐子岛集团进行必要的风险分析,对其风险管理现状进行深入了解,从而达到风险管理与内控机制的对接融合;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内部控制的措施,以具有更强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因此,文章研究为獐子岛集团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经营效率,对农业、水产业的优化发展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獐子岛集团

    【中图分类号】F276.6

    一、引言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密切相关。内部控制的实质是风险控制,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经济全球化为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机遇和挑战面前,企业要想取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作为最早提出内控概念的国家之一,美国提倡在完善内部控制时有效整合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我国早些年也开始制定并实施了相应的内控机制,积极构建内控体系。近年来,随着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等一系列制度及规范,中国已进入全面实施内部控制阶段。但目前,我国企业风险控制效果欠佳,出现风险意识不足、目标不明确、内部监督缺乏等内部控制失效问题。因此,从风险管理角度研究企业内部控制变得极为迫切。

    獐子岛集团作为中国农业第一个百元股,近年来频发的风险问题在风险管理及内控研究方面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獐子岛于2006年9月28日在深交所上市,上市之初的几年,经营业绩、内部控制有效性均处于业界领先地位。但从2014年开始,短短五年时间出现三次“扇贝跑路”事件,导致当年业绩巨亏,之后又短时间内扭亏为盈,一次次闹剧都草草收场,直到2019年7月被爆出涉嫌财务造假。笔者通过分析研究发现,獐子岛集团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都与其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不足密切相关。因此,本文以风险管理为研究视角,分析獐子岛集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试图从风险管理角度为其提出改进建议,从而为其他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提供经验借鉴。

    二、獐子岛集团案例简介

    (一)獐子岛集团概况

    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8年,成立后发展迅速,主营海洋水产养殖、海洋食品、海珍品养殖等产业。同时,辅助经营渔业设备,海洋娱乐、冷链物流等其他相关产业。

    作为全亚洲规模最大的水产养殖海域,其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环境优势。上市后,獐子岛集团迅速扩张,从2007—2014年7年时间,集团海域面积翻了几番,产业链模式也不断扩大,始终保持强劲优势。

    (二)獐子岛事件回顾

    2014年10月30日晚间,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因遭遇多年不遇的冷水团,公司即将进入收获期的虾夷扇贝绝收。受该事件影响,獐子岛当年前三季度业绩从预测盈利急转亏损,且亏损额高达约8亿元。

    2016年1月初,獐子岛2 000多居民签字实名举报其“冷水团事件”并不属实,涉嫌造假。

    2016年5月4日起,獐子岛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处理,变更为“*ST獐岛”。

    2017年4月5日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ST獐岛”变回“獐子岛”。

    2017年10月獐子岛集团对其秋季底播虾夷扇贝进行抽样检测,并于25日发布公告称检测结果显示虾夷扇贝等存货不存在减值风险。

    2018年1月31日,獐子岛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公告称因扇贝突然死亡,2017年预计亏损5.3~7.2亿元。

    2019年一季度,獐子岛又公告称因“扇贝跑路”,亏损4 314万元。累计影响净利润14.35亿元。

    三、獐子岛集团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2013年獐子岛集团开始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进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将内控规范实施工作分为4大阶段,包括内控启动阶段(项目筹备与启动)、内控建设阶段(风险识别与评估、内控缺陷识别与整改、内控建设成果的固化)、内控自我评价阶段(编制内控自我评价计划、组织实施自我评价工作、披露内控自我评价报告)和内控审计阶段(接受外部内控审计),并于当年开始接受外部内控审计。随后,单位内部进行内控知识和相关法规的宣贯,并稳固相关成果和方法、贯彻推广实施,根据内控自我评价和外部审计工作,强化内控规范实施的效果及责任。显然,獐子岛集团在随后的内控实施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表1列示了獐子岛集团近五年来的迪博内部控制指数(笔者写作时2018年数据尚未公布),比照发现,獐子岛集团从2014年开始,内控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急剧下降,2017年还被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本文将从内部控制五要素来分析其内部控制水平。

    (一)控制环境不完善

    作为内部控制的基础,控制环境是影响和制约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和执行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獐子岛集团在控制环境方面存在较大缺陷。

    1.人员变动频繁、稳定性差

    近年来,獐子岛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变动很频繁,其发布的人事变动数据显示,2010—2015年共有57位高管离职,包括执行总裁、副总裁、各事业部总经理、各中心总监等。在此后的三年间,仍然有总裁助理、执行总裁等离职或者职务调整。此外,近年来,董事、监事、独立董事等离职的也不在少数。表2是近五年来獐子岛集团高级管理人员和董事、监事等离职情况统计表。如此频繁的变动,其原因不外乎员工對薪酬待遇不满、员工没有良好的发展平台、更大的发展空间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员工对自己及企业的发展现状、未来的发展前景不满,企业不能为员工提供较为稳定的发展环境。作为企业的管理者、经营决策者,高管在企业有较高的地位,同时掌握企业的核心机密信息,频繁的离职、变动,不仅有信息泄露风险,给企业的市场竞争带来较大的隐患,还会极大程度地影响企业的有效运作,经营风险更高,稳定性更差。

    2.政企不分、股权过于集中

    獐子岛前身是集体企业,2006年才在深圳证交所挂牌上市,改为股份有限公司。其内部管理人员仍然是当地政府官员,固有的管理理念和经营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发展形成阻碍,因政企不分在政策的执行和实施中也会造成很多决策失误。

    獐子岛集团财务报告显示,其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过高,达到59.69%,其中第一大股东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更是占有30.76%的股份比例。股权的高度集中会使控股股东过多的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从而导致董事包括独立董事、监事、甚至中介机构缺乏独立性。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股份公司的资本积聚功能,风险规避能力等优势,公司治理过程中的市场监督作用也会因为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极大降低其股份流动性。更加值得关注的是现董事长和总裁吴厚刚,曾是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的法人代表,虽然以吴厚刚为中心的股东代表团,不在我国法律的“关联方”范畴内,但存在很多交集,因此极容易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内部控制机制形同虚设。

    3.员工受教育程度低

    獐子岛集团2018年年报数据显示,企业在职员工合计2 711人,但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仅有383人,占员工总数的14.13%。獐子岛以海珍品养殖为主要业务,除了需要丰富的养殖经验外,还需要员工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和创新、研究能力。但该企业的一线员工学历普遍较低,绝大多数是重复性的劳动,很难为企业带来创新,更无从谈研究。

    獐子岛集团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来源:巨潮资讯网)显示该公司由人力资源中心负责企业的文化宣传,公司通过各种形式使员工了解企业文化,通过多种途径使员工熟悉企业内涵。但实际宣传效果并不理想,其离职高管曾透露,企业员工缺乏责任感,违规操作、私吞企业资源现象屡见不鲜。企业虽然积极铺设人才入企通道,但高学历高素质人才难入甚至流失也是近几年的常态。企业竞争力會因缺乏高素质人员极大的削弱,人员的频繁变动、离职也会降低企业团队凝聚力。

    (二)风险评估不健全

    风险评估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识别、分析和评估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内外部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对策的过程,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四个过程。为了能最大程度的避免或降低企业风险,企业应健全风险评估体系。

    作为农业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獐子岛集团存在诸多风险,包括自然灾害、环境波动、气候异常、投资环境和政策变动等外部风险,以及养殖品种选择、财务、运营等内部风险。獐子岛自2014年以来,三度由盈利转为巨亏,明显的起伏波动充分说明獐子岛在应对风险时的无力和风险评估体系的缺陷。獐子岛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极高,自然灾害风险隐患肯定存在,但并未引起高度重视,或者没有有效的应对措施。此外,獐子岛集团近年来扩张速度很快,但未对市场需求进行很好的评估,导致存货积压,融资困难。这些风险都是可以通过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降低或抑制的。

    (三)控制活动失效

    控制活动,包括企业的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和担保业务等多个方面,是确保管理层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和程序。獐子岛在制度制定方面是比较全面的,包括资产管理,投融资以及预算方面等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但较好的制度规定并未被较好执行,执行中出现了执行不力、形同虚设等情况。

    獐子岛集团在采购业务中制订了《采购管理控制程序》《供应商评价管理控制程序》及相关配套流程的采购管理制度,用以规范请购、审批、购买、验收、付款、采购后评估等环节的职责和审批权限。但在2012年,獐子岛集团被曝在采购贝苗过程中,存在收受贿赂,而负责采购幼苗的,是企业高管吴厚敬的兄弟吴厚记。显然,规章制度以及严格的审批程序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控制活动完全失效。

    在资产管理方面,獐子岛集团也制订了《固定资产管理规定》《财产盘点制度》等多项制度,对资产申购、入库、日常管理、付款、领用等各环节的职责和审批权限进行规范。为了对底播虾夷扇贝、苗种等存货进行规范管理,于2015年制定了《底播虾夷扇贝存货管理规定》《虾夷扇贝存量抽测管理规定》。但从2014年至2019年的三起突然“扇贝跑路”事件说明獐子岛在存货管理上存在较大漏洞,控制活动无效。

    (四)缺乏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既要有信息收集机制,又包括对内和对外两方面的沟通机制。獐子岛集团设立了专门的信息中心,统一管理集团范围的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数据信息安全、日常维护等。还建立了较为全面的内部信息沟通传递机制,如例会、年会、官方微信、微信群等,集团的日常会议都要求做详实的记录,每次都有到会人员签名。

    2014年獐子岛集团发生“黑天鹅事件”后,大连证监局对其开展了专项调查,12月4日晚间证监局对其整改报告中指出总裁办公会会议记录内容不详实,记录不规范,同时缺少参会人员签字,这一情况说明其对内部信息处理不规范、不够重视。同时证监局指出在深海底播过程中,仅借鉴以往开发经验,内部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简单初步调查,即做出决定,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和可行性研究,更没有大规模投入之前的实验。这也是欠缺内部信息沟通,相关部门自行决断所致。

    另外,上述事件中,獐子岛集团也缺乏必要的风险提示和外部信息披露。2014年10月份“绝收”事件爆发之前,笔者未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上看到任何关于风险提示的公告,仅在定期报告中对深海底播环境变化事项进行了简单披露,相关风险并未做详细披露。事件爆发后,面对各大媒体、投资者等的质疑,獐子岛集团也没有作出积极回应,给其投资者造成极度恐慌。

    在之后的几年中,獐子岛集团虽又历经“举报门”、被“*ST”“大量扇贝又突然死亡”等事件,但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上,始终未见风险提示公告,直到2018年3月,才在信息披露媒体上找到相关风险提示公告。可见,獐子岛在信息与沟通上严重缺失。

    (五)内部监督未发挥作用

    内部监督是持续性的监督检查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报告,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獐子岛集团设有内部审计部门,但调查研究发现其内审部门尚未发挥应有作用。例如在存货控制上,对獐子岛而言,存货是主要资产,而生物性资产占到存货的大部分,无论是企业内部监管人员还是外部审计人员,大面积海域的存货盘点都有很大困难,这些先天环境的限制,要求从播种到检测都要严格处于监督之下,并要求配备专业的人员和设备协助内审人员的工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进行严格监督,内审部门没有很好的起到监督作用。

    獐子岛集团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显示,根据其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对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认定要求,结合公司规模、行业特征、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等要素,区分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虽然近三年的内部控制指数均为零,但评价报告中,并未反映出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的重大和重要缺陷。因此,可以看出其内部监督并未发挥有效作用。

    四、獐子岛集团风险管理分析

    (一)獐子岛集团风险分析

    1.外部风险

    分析发现,獐子岛集团的外部风险主要有环境波动、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波动风险等。环境波动、自然灾害风险是最无法控制的。其采用的底播增殖方式受所在海域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影响很大,如底质、水文环境(水深、水温、盐度)、冷水团、台风、气候等,均严重影响养殖产品的生存安全,会给公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市场波动风险包括市场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需求方面,作为生产终端消费品的海水养殖行业,宏观经济对下游的市场需求影响较大。经济繁荣能活跃商业活动,对海珍品的消费也会随之增加,宏观经济不景气时,海珍品的消费支出将被大幅削减,从而影响公司销售。供给方面,我国水产加工业和海水养殖是市场充分竞争性行业。海水养殖业方面,主要靠价格竞争,因为养殖企业多以个体经营为主,规模化的企业相对较少,此外,自然生态环境对整个产业的生产影响较大。不稳定的产能供给和不成熟的市场结构使公司产品面临较大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2.内部风险

    獐子岛集团的内部风险有食品安全风险,养殖品种较为单一风险和财务风险等。食品安全风险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在养殖及产品加工过程中,涉及较多环节,在原料采购、生产、运输和销售等过程中均可能产生较多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这些都会给公司的品牌形象和正常经营造成负面影响;养殖品种较为单一风险。从表3獐子岛集团近5年养殖品种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可以看出,长期以来,虾夷扇贝养殖面积和产量均居业内首位,是公司最主要的产品,也是利润的主要贡献产品。公司其它海珍品,如海参、鲍鱼、海螺、海胆等尚未大规模养殖,对公司业绩贡献率都较低。优势产品的任何变动都会影响到公司的市场份额、盈利能力及发展能力。

    除此之外,獐子岛集团还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从表4近几年的偿债能力分析可以看出,其资产负债率一直居高不下,而且近两年还在上升,说明其长期偿债能力很弱。流动比率也在逐年降低,2018年甚至降到0.71,远低于同行业水平,短期偿债能力不足。都说明企业极有可能难以及时偿还债务,当现金流不足时,资金链断裂,进而可能引发破产,同时还会进一步增加融资成本,融资更加困难。2014年以前,其销售毛利率都在20%以上,但从表5列示的獐子岛集团近5年盈利能力分析指标看出,近几年其销售毛利率最高只达到16.71%,净利润有三年都是负数,可以看出獐子岛的获利水平,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都明显不足,盈利状况每况愈下。

    (二)獐子岛集团风险管理问题

    1.保险合作欠缺,缺乏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

    目前各大保险公司涉及水产养殖业的险种都较少,因为水产养殖业保险风险高,回报低,因此保险公司发展水产养殖业险种的积极性不高,獐子岛集团对已发生灾害也就难以获得有效的补偿,因此积极寻求合作,推动建立海洋保险方案是目前的明智之举。此外,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有利于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体系,并对监测到的风险进行及时预警。獐子岛集团目前尚未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

    2.风险预警及应对能力不足

    对于海洋牧场灾害,虽然獐子岛集团能监测到相关指标的异常,但尚无法准确预判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可能发生重大异常,因此实际控制中的监测预警系统存在缺陷。目前,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对生态指标、生物指标没有关联系统性的评价标准,因此不能全面评估异常指标共振对底播虾夷扇贝生物指标的影响,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可能存在重大异常也不能及时预判,以致公司形成重大亏损。可见提升风险预警能力和应急能力是非常重要且紧迫的。

    五、基于风险管理对獐子岛集团内部控制的完善

    (一)设定明确目标

    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短期发展目标有所差异,面临的内部及外部风险也不同。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长远目标,需在每个阶段设定明确的目标,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及预防体系。

    獐子岛集团的长远发展目标是成为全球顶尖的海洋食品企业,但近年来的一系列事件使社会公众对獐子岛失去了信任,因此,重新赢得投资者及社会公众的信任是当前的首要目標。为重建信任,目前需要设定以下小目标:整合资源,实现科学布局;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重塑企业形象;利用“互联网+”,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平台;改善融资结构,降低财务风险。

    (二)全面的事项识别

    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应全面识别存在的风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规避风险,抓住发展机遇。獐子岛集团针对常见的环境波动、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波动风险等外部风险,应时刻提高警惕,最大程度的减少风险损失,并在市场波动中抓住发展机遇。对食品安全风险,养殖品种较为单一风险和财务风险等内部风险,应时刻保持事项识别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防或规避的。因此,应不断灌输食品安全重要性,尝试新的发展渠道和融资渠道,为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三)构建风险评估体系,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

    为了实现内部控制目标,增强风险应对能力,提高管理层及员工的风险意识,应健全风险评估体系。在构建风险评估体系过程中,应建立风险严重性评级标准(见表6)积极应对风险,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进而增强领导层的管理能力,降低经营风险,提升运营效果。

    同时应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审定内部控制建设实施方案,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和缺陷标准、审定风险评估标准,审定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以及全面风险管理报告等。必要时,可聘请专业评估机构审查,或者临时聘请中介机构或相关方面专家参与评审,为其决策提供专业意见。

    (四)构建风险预警机制和反应机制

    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能够使獐子岛集团在风险发生前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损失发生。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包括定量和定性两种,定性指标包括自然环境,政策变化如利率政策变化、环境保护政策等方面;定量指标主要运用于财务风险,如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变动等。合理的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对相关指标数据的分析,能减少甚至消除可能因风险应对能力不足带来的损失。

    面对风险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防范风险,而非主动承担风险。因此建立及时的风险应对机制有利于企业在面对风险时从容应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或消除风险带来的危害。针对不同的风险,制定不同的风险应对机制,如风险回避机制、承受机制和分担机制等。此外,还可以将企业风险划分为常规风险和特殊风险。对獐子岛集团而言,市场波动风险、食品安全风险等都属于常规风险,管理层的常规控制活动就可以很好地应对这些风险。但随着其规模不断扩大,不断开发新业务,特殊风险会越来越多,常规的内部控制无法对特殊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因此要打破常规控制标准,迅速制定特殊事件的风险应对方案,最大限度的构建风险导向下的内部控制体系。

    (五)在风险导向内部控制体系下完善监督体系

    企业可以通过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定期评价,使持续监督贯穿于企业经营和管理活动的始终。持续有效的监督,能极大程度的改善企业信息滞后性和不对称性,以动态地应对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内部审计部门由董事会直接领导,并向总经理和董事会汇报,确保独立地开展内审工作。审计活动还应具有全面性,涉及所有部门的业务。

    同时还应制定风险评估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把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嵌入内部监督体系,最大程度的预防和规避风险。此外,獐子岛集团还应加强业务交叉部门的相互监督,部门经理与员工间的相互监督,例如,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可以相互监督。还要根据以往经验不断细化内部监督制度和程序,促进内部监督活动的完善。

    六、结论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全球化,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将更加复杂,内部竞争也愈加激烈,要想在复杂多变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在风险管理视角下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愈加重要。就在笔者写这篇文章时,獐子岛集团被曝出,在被立案调查一年半之后,确定其存在财务造假,年度报告涉嫌虚假记载,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通过本文的分析,发现獐子岛集团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其实源于其风险管理的巨大缺陷。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内部控制问题,就应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风险预警机制、风险评估体系及风险反应机制融入内部控制的每个层面,建立全面风险管理导向下的内部控制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朱荣恩.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董月超.从COSO框架报告看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异同[J]. 审计研究,2009(4): 94-96.

    [3]张先治,戴文涛.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影响程度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 (7):89-95.

    [4]张颖,郑洪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审计研究,2010(1):75-81.

    [5]秦谊.基于风险管理的存货内部控制研究——以深圳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D].辽宁大学,2014:22-32.

    [6]章琳.水產养殖业消耗性生物资产内部控制研究——以“獐子岛”为例[J].财会月刊,2015(9):63-65.

    [7]王海林.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识别与诊断研究——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型构建[J].会计研究,2017(8):74-80.

    [8]宋建波,苏子豪,王德宏.中国特色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的思考[J].会计研究, 2018,(9):11-16.

    [9]王俊胜.风险管理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探讨[J].国际商务财会,2018(12)52-54.

    [10]李晓慧,张明祥.会计监管的演进与发展研究[J].会计研究,2019(2):42-48.

    [11]陈丁,冉刘英.医药企业内部控制失败的探索——基于长春长生“问题疫苗”事件的分析[J].财会通讯, 2019(11):110-115.

    推荐访问: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研究 企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