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秘网 - www.nagforex.cn 2024年06月02日 11:19 星期日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长江瑞昌江段四大家鱼鱼苗资源变化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11-02 19:12:02

    zoޛ)j馝]׍]׎m4m4m4m5yiR~N7um5mi--材料与方法

    1.1 捕捞时间与地点

    采样点位于瑞昌市码头镇以东5 km处的长江江段(老鼠尾),该处位于长江中游下端南岸,东经115°37′870″,北纬29°50′137″。采样点是传统捕捞作业区,鱼苗资源丰富,包括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对该江段的2001~2014年鱼苗捕捞数量和四大家鱼鱼苗的比例进行了统计。

    1.2 捕捞方法、鱼苗计数及水环境监测

    鱼苗捕捞采用籇网(又称弶网)进行,网质为夏布,网目40,形似圆锥,上口宽3.5 m,上纲固定在设置于岸边水面长毛竹上,下纲系3个沉子,使口张开呈半圆形,下口用竹片固定成圆形,直径0.15 m, 网衣长5.5 m,下口处连接一个无盖网箱(规格为0.4 m×0.25 m×0.25 m)。每隔2~3 h检查 1次,发现有鱼苗则舀出。在转入暂养网箱之前,用竹制粗筛(1.80~2.80 mm/目)过滤鱼苗,去除杂物,筛选出四大家鱼鱼苗。

    根据渔民传统的捕苗及销售规则,用标准量碗(每碗4万~7万尾各类鱼苗)计数。

    部分水环境因子的测定方法见参考文献[5]。

    2 结果与分析

    2.1 捕捞鱼苗现状

    渔民把渔汛称为发江,正常年份一般鱼苗共发江3次,包括头江、正江和尾江。由表1可知,2001~2014年,第一次发江(头江)时间在每年5月15日至5月26日;第二次发江(正江)时间在5月底至6月上旬;第三次发江(尾江)时间在6月上旬至中旬。一般来说,每年发江时间均有差异,且每次发江鱼苗的成色、数量和体质也不一样。正江较头江和尾江的鱼苗成色好、数量多、体质壮。初江在2007年之前多在5月中旬,而2008以后多在5月下旬,表明瑞昌江段四大家鱼鱼苗汛期显著推迟,且持续时间短,主汛期不明显。

    2.2 捕捞鱼苗组成

    根据采集到的四大家鱼鱼苗样品及瑞昌江段断面的流量计算,2001~2014年5~6月捕捞各类鱼苗29 288万尾,其中青鱼苗360万尾,草鱼苗1 288万尾,鲢鱼苗1 442万尾,鳙鱼苗269万尾(表2)。

    2001~2014年四大家鱼鱼苗变化规律如图1和表2。由图1和表2可知,2001~2007年四大家鱼鱼苗数量占捕捞鱼苗比例的11.99%~20.00%;而2008~2014年比例逐渐降低。2001~2014年,草鱼和鲢鱼苗数量之和占四大家鱼苗总量的55.56%~94.83%,占绝对优势。2008年以前,草鱼所占比例最大,其他鱼类的比例年间变化不大;而2008年以后,鲢鱼比例最大,其次为草鱼,比例不断下降;青鱼和鳙鱼所占比例较为稳定,变化不大。

    2.3 瑞昌江段水文状况与四大家鱼苗汛关系

    长江瑞昌江段四大家鱼历年繁殖季节中水位、流量等水文因子与四大家鱼苗汛期间年最高平均日捕捞量的关系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四大家鱼的产卵与江水的水位、流量变化密切相关。瑞昌市码头镇老鼠尾水位不稳定,变化较大。历史最高水位23.92 m(海拔高程),发生在1998年8月1日。2001~2014年,历年的6月6日是捕捞鱼苗最多的日期,共有11个年份捕捞到鱼苗,具有代表性。5~6月水位在16~19 m,涨水时水位上升,鱼苗捕捞量大,反之则少。

    捕苗期间,每年5~6月水温23~24 ℃,流速0.22~0.32 m/s,溶氧量4.0~5.0 mg/L,透明度48~63 cm,pH 6.0~7.0,亚硝酸盐0.10~0.15 mg/L,氨氮小于0.20 mg/L,硫化氢小于0.05 mg/L。

    3 讨论

    3.1 瑞昌段四大家鱼早期资源现状

    长江瑞昌江段天然四大家鱼鱼苗来源于宜昌至城陵矶江段,该江段是四大家鱼主要产卵场所,在每年5~6月进行繁殖,产卵量约占全江产卵量的42.7%。瑞昌江段在该产卵场下游,相距430~880 km,每年5~6月江水上涨,流速加快,成熟的四大家鱼在宜昌至城陵矶江段产卵,经过6~7 d的漂流和孵化,到瑞昌江段刚好出苗。自90年代以来,瑞昌江段天然鱼苗汛期明显推迟,而且时间短,主汛期不明显,产量低。1998年主汛期还在 5月中下旬,但期间出现过 3 次断江(停江)情况。1999年主汛期则推迟到 5月 24日,时间只有7 d,断江(停江)1 次。2000年以后主汛期基本上在6月上中旬,而且不明显,断江次数增多,其中2001年最晚,到6月6日才出现汛期,而且整个汛期只有5 d,鱼苗数量较少。本研究表明,2001年以后的主汛期仍然保持推迟的趋势,且汛期越来越短,产量显著降低。

    据1957~1970年统计,每年捕捞量都在 2亿尾以上,其中 1960 年达16.5亿尾。据1996~2005年统计,四大家鱼苗占捕捞鱼苗总量的10.0%~13.6%,个别年份达20%,其中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分别占四大家鱼苗总数的10%~20%、40%~60%、10%~30%、15%~30%[6]。鳙鱼苗近几年的比例呈下降趋势,2007年仅为1.00%;鲢鱼苗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2007年增加到50.00%;而青鱼苗近几年的比例波动较大[3]。本研究表明,2008年后,四大家鱼鱼苗中鲢鱼所占比例最大,草鱼次之,青鱼、鳙鱼苗相对较少。

    3.2 长江四大家鱼鱼苗资源持续下降的原因

    2001~2014年长江四大家鱼繁殖季节对瑞昌江段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表明,鱼苗数量逐年减少,鱼苗捕捞量从2001年的235万尾减少到2014年的115万尾。四大家鱼苗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是:①水利工程建设。长江上中游大型水利工程如葛洲坝、三峡大坝等的建设,致使长江中游水文条件改变,对鱼类繁殖的影响较为严重。②过度捕捞。大量使用有害渔具、酷渔滥捕、非法捕捞长江的产卵亲鱼和幼鱼,导致长江鱼类资源大为减少。③围江造田。围江造田导致江河阻隔,洄游通道受阻,四大家鱼的生长、繁殖、摄食等正常活动受到阻碍,鱼类种群得不到有效补充而逐渐衰减。

    3.3 水文条件对四大家鱼繁殖活动的影响

    水文条件的变化使四大家鱼栖息地环境和刺激家鱼产卵的水流信号发生改变,对四大家鱼的成长、繁殖产生一定的影响。江水上涨过程中水位的变化,流量流速的增加,水流的刺激是促使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的重要条件。

    长江瑞昌江段四大家鱼鱼苗捕捞量与上游江段(城陵矶)的水位变化有关,当上游江段水位涨幅较大、持续时间长时,四大家鱼鱼苗捕捞量大。本研究发现,2001~2014年6月6日是捕捞鱼苗平均最多的日期,是一年中瑞昌江段水位最高的日期。李翀等[7]对长江中游四大家鱼发江的生态水文因子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产卵场所江段每年5~6月的总涨水日数是决定四大家鱼苗发江量多寡的一个重要环境因子。

    参考文献:

    [1] 刘绍平,邱顺林,陈大庆,等.长江水系四大家鱼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7,6(2):127-131.

    [2] 刘绍平,陈大庆,段辛斌,等.长江中上游四大家鱼资源监测与渔业管理[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13(2):183-186.

    [3] 胡茂林,吴志强,刘引兰,等.长江瑞昌江段四大家鱼鱼苗捕捞现状分析[J].水生生物学报,2009,33(1):136-139.

    [4] 万正义,方春林,殷红梅.长江瑞昌段“四大家鱼”鱼苗资源现状、开发及保护[J].江西水产科技,2012(1):44-47.

    [5] 黄伟建,齐雨藻,韩博平,等.大鹏湾海水环境要素与浮游植物增殖的灰色模型研究[J].海洋学报,1999,18(1):103-108.

    [6] 黄 滨,万正义.瑞昌长江四大家鱼鱼苗资源成因及捕捞技术[J].江西水产科技,2014(4):33-36.

    [7] 李 翀,彭 静,廖文根.长江中游四大家鱼发江生态水文因子分析及生态水文目标确定[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4(3):170-176.

    (责任编辑 屠 晶)

    推荐访问:昌江 鱼苗 变化 资源 江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