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秘网 - www.nagforex.cn 2024年05月14日 22:37 星期二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浅议戏曲进校园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10-31 09:42:01

    在人类迈向现代的进程中,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戏剧和教育之间始终相互影响,关系密切:一方面,由于“在所有的艺术门类里,戏剧是离人最近的艺术,戏剧教育是最便捷、最适当的人文素质教育”1;另一方面,教育的现代化,也极大促进了戏剧专业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水平的提高。1999年6月,随着《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一纲领性文件的出台,作为素质教育重要支撑的艺术教育受到了空前重视,这其中戏剧当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翼。2008年3月,教育部开始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等十省市推行“京剧进课堂”的试点。此举一出,立刻引来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在肯定这一举措良好出发点的同时,教育、艺术、理论等各界人士,都围绕该举措在施行办法上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建议。从“京剧进课堂”,很多人引申到了“戏曲进校园”,认为戏曲艺术和素质教育的交融应该从一个更为广阔的大文化视野来观照。本文借取这种大视角,立足戏剧和教育的互动关系,结合陕西戏曲和教育的现实状况,就“戏曲进校园”,浅谈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把“京剧进课堂”拓宽为“戏曲进校园”。

    教育部“京剧进课堂”的试点,就其初衷而言,显然在于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弘扬中华的传统文化。然而从具体实施办法看,却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憾与不足:

    其一,把京剧简化为京剧曲目,划入音乐教育的系列,由音乐老师来教授,这一方面把综合性的戏曲艺术简单化,使其难以展示原有的风采、魅力;另一方面又让普通的音乐教师勉为其难。“现在中小学音乐教师多数是以声乐、器乐或舞蹈为专业的师范毕业生,极少有京剧方面的训练”,“专业演员要四年科班以上,几天培训的效果可想而知”②。

    其二,“京剧进课堂”在全国范围推广,难免以京剧一霸独尊的地位,客观上造成对诸多地方戏曲的“歧视”。2008年,多家媒体曾就此问题展开讨论。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对于不同地域来说,忽略地方戏曲的价值与作用,一刀切地推广京剧进课堂,不仅不切实际,而且有悖教育规律。《人民日报》记者就认为,15首京剧曲目进课堂,其效果与其说在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启蒙价值,倒不如说在于彰显传承传统文化的标志和导向意义3。

    为了不使戏曲艺术提升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落空,笔者认为,在“京剧进课堂”之外,还应双轨并行地开展包含各类地方戏的“戏曲进校园”活动。这样,既表现出对教育导向性的认可,又体现了对文化多元化的尊重。作为“京剧进课堂”的有益补充,因而“戏曲进校园”更具现实意义,理应受到更密切的关注和更大力的支持。

    与规范化的“京剧进课堂”不同,“戏曲进校园”应突出灵活、自由的特点,遵循不限年龄、阶段、剧种、曲目、方式和形式的原则。具体地说,不限年龄、阶段,是指“戏曲进校园”的“校园”,不仅包括中小学、而且包括各类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有更充裕的自由时间、更良好的艺术感悟力和理解力、更广阔的校园文化活动场所。因而,大专院校理应成为“戏曲进校园”的重阵。与中小学中简单的京剧赏析课相比。大学里的戏曲研习不仅条件成熟,而且效果显著。依托于中文、艺术等人文学科,高等院校不仅可以开设多层次的戏曲课程,而且可以成立形式多样的戏曲研习社或兴趣小组。目前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由大学生自发组织的戏曲社团。不仅影响大,而且水平高,充分体现出大学校园在普及戏曲艺术、弘扬传统文化方面的巨大潜力与活力。

    不限剧种、曲目,指“戏曲进校园”不应硬性规范,而要因地制宜、因情而异地开展活动。避免像“京剧进课堂”那样仅仅局限于课堂和15首“戏歌”。“戏曲进校园”,应从更广阔的视角还原戏曲艺术综合性的魅力,重视戏曲的地方特色及其与地域文化的深刻联系。例如在陕西,京剧的影响远远弱于秦腔、眉户等本土地方戏。在当地,京剧的现场演出,极其“罕见”,但秦腔等地方戏则司空见

    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剧社演出的话剧《镀金》惯。由此,“戏曲进校园”,当然应以本土地方戏为主导。在广大的县、乡、村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不仅师资困难,而且学生兴趣也大成问题。但若是秦腔、眉户等地方戏进校园,情况则大相径庭。不少县、乡的中小学生,由于其家庭背景或其他原因都或多或少地接受过地方戏曲启蒙和熏陶。有些学生甚至还参加过广播电台、电视台举办的“戏迷叫板”之类的比赛。因而突破“京剧进课堂”的匡范,让地方戏进校园,不仅省钱、省力,现实可行,而且契合学生口味,容易取得实效。

    不限方式和形式,是指“戏曲进校园”应大胆借取社会各界的外力来激发学生对戏曲的兴趣。以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机制来普及戏曲艺术。比如“秦腔进校园”,就不是仅仅把十几首秦腔唱段请进来。可以请进来的,还有专业戏曲演员的指导和辅导。他们不仅教授唱段、示范动作,而且可以带来专业的戏曲伴奏、服装、化妆、道具,以及不同规模的专业性现场演出。突破课堂的狭小空间和强制性,“戏曲进校园”不必强求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而应遵循整体普及和重点提高的思路,以剧社小组或兴趣班的形式,让真正有兴趣、有基础的学生活跃起来,然后再去辐射、感染其他学生。一言以蔽之,“喜爱”比“学会”更重要。

    二、立足大学。转变观念,让“戏曲进校园”取得实效。

    虽然大专院校理论上应是“戏曲进校园”的重点阵地。但从实际现状看,戏曲在大学校园的情景可谓相当惨淡:全国百分之八九十的高校剧社几乎都是话剧社团,戏曲社团几乎是凤毛麟角,而且集中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几个少数城市。分析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以“说话”为主的话剧,形式通俗、技巧简单、易学易练,便于普及。戏曲却不同,唱、念、做,技巧综合性高且难度大,伴奏、服装、化妆、道具也繁冗复杂。要言之,戏曲既难学难练,又费钱费事。

    其二,作为现代化进程的一个产物,话剧形式、内容既有强烈的现代性又有鲜明的时代感,很易与大学生产生共鸣。戏曲则因其诞生、发展于农耕文明时代,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表现都明显和当代生活存在较大的距离。对大学生而言,传统占绝对优势的题材局限、程式繁冗的表演程式、一板三眼的缓慢节奏,使得戏曲不能像话剧那样成为他们“直抒胸臆”的艺术工具,而只能沦为被远观和敬畏的对象。

    其三,对年轻、活泼、开放的大学生来说,流行歌、摇滚乐、先锋话剧、电影、电视等艺术都以其新颖、现代的形式让他们的青春激情得到一种尽情发挥和宣泄。但戏曲则相反,由于过于的阳春白雪和传统古雅,大学生们要么“敬而远之”,要么“望而生畏”。不少地方戏,由于风格过于粗犷、质朴,观众群体又集聚在农村,因而和京剧相比,它们受到大学生的排斥、拒绝或奚落、嘲弄往往还是双重的。这种文化心理定势,对于地方戏的普及、弘扬,无疑会造成很大的现实障碍。

    由上述现实看,“戏曲进校园”要真正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就需要我们结合时代、地域的特点努力更新观念、转换思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具体到秦腔、眉户等地方戏进校园,笔者认为:

    首先,戏曲界的专业人士一定要和大专院校的教育者紧密结合,把“戏曲进校园”活动看成一个既关乎学生素质教育又关乎戏曲艺术发展的“双效共赢”举措。为此,笔者强烈呼吁教育管理部门和文化管理部门积极沟通,加强合作;各级各类学校和戏曲院团也应强化联系和往来,以宏观的视野,立足长远来落实“戏曲进校园”的具体措施。尤其是高等院校,应真正从素质教育和文化振兴的角度看待这项活动,不应视其为一种无关痛痒的热闹、点缀或麻烦、累赘。对于戏曲院团而言,应更加积极主动走向校园,把校园看成普及戏剧文化、培养潜在观众、弘扬民族传统艺术的绝佳阵地。戏曲界的专业人士一定要有计划、有目标、有规模地走进校园,演出、讲授、教唱、宣传和普及中华戏曲。

    其次,高校中戏剧、文学、艺术、历史等人文学科的教师一定要摆脱对戏曲,尤其是本土地方戏的漠视、轻视和歧视,积极关注、研究、弘扬地方戏曲。现在高校里开设戏剧概论专业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的虽然不少,但许多教师秉持的却是狭隘的“小戏剧观”。他们在潜意识里把戏剧等同于话剧,把戏曲等同于宋元杂剧、明清传奇,而传奇又简单地等同于案头的剧本文学。亳不夸张地说,不少戏剧课教师,基本是半个“戏盲”——即只知剧本文学而其他一概不知、只讲戏剧文学而其他一概不讲的“戏文”老师。因而,要不使“戏曲进校园”落空,就很有必要先对相关的专业老师进行“扫盲”——不仅要扫知识、技巧的“盲”,更要扫观念和认识上的“盲”。戏曲院团应积极协助高校教学,辅导、辅助相关专业教师来了解、掌握地方戏曲基本的艺术特征和表现技巧。要让老师首先了解、喜爱,然后再去影响、感染学生。

    再次,戏曲自身的发展、提高,也是“戏曲进校园”取得实效的关键。以陕西为例,作为我国梆子鼻祖和中华戏曲百花园最耀眼的奇葩之一,秦腔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过去。但毋庸讳言。秦腔当前的发展,无论从创作实践、理论研究还是产业运作方面看,都遭遇着不小的困境和问题。现实诸多课题,需要创作界、理论界、教育界、管理界来合作“攻关”,研究解决。在这方面,京剧和其他地方戏曲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都值得认真借鉴和吸取。当然秦腔自身的艺术改革、理论创新和传播实践也需要不断地总结。这其中,“戏曲进校园”首先要从理论上加以厘清、从机制上得到保障。

    三、筹建地方性戏曲学院,让戏曲“进驻”校园。

    按照一般的理解,所谓“戏曲进校园”是一个把戏曲请进、引入校园的“由外到内”的过程。但如果从立足戏剧和教育互动、融合的新立场来辩证地理解这项举措,即不仅仅把戏曲请进、引入校园,而且要让其在校园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要言之,戏剧不但要“进”而且要“驻”校园。为此,我们不能不提及戏曲自身的艺术专业教育了。

    严格地说,“戏曲进校园”应是一项以学校素质教育为本位的举措。戏曲自身的专业教育——如编、导、音乐、舞美人员的培养不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但这里我们把二者联系起来讨论,实际上是受两则事例的启发:一是上世纪初西安易俗社的建社宗旨,二是当代中国戏曲学院开设“青年戏曲演员研究生班”的成功实践。易俗社之所以区别传统的江湖社班、不同于其他秦腔剧团,关键就在于它将戏曲和教育紧密结合,不同俗流的更高追求。正如其社名所示,易俗社是“一个‘以辅助社会教育’,‘启迪民智’,‘移风易俗’为宗旨”0的新型现代剧社,它完美地将戏曲专业教育、剧团商业演出和大众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

    始于1996年的“青年戏曲演员研究生班”,继承了易俗社的思想遗产,坚持把演员的专业技能训练和文化素质提高相互渗透。其开始几届的对象,主要是京剧界一些已有相当演出经验、并取得一定成绩的青年演员,后来逐渐扩展到其他15个地方剧种。经过10多年的摸索,这项工程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积极效果。优秀的青年演员经过研究生班的学习、提高,不仅演技大有长进,而且整体综合素质有了质的飞升。他们学成回到各自的院团里,作为骨干栋梁不仅促进了当地戏曲的发展,而且对整体中华民族戏曲瑰宝的继承、弘扬、改革和创新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纵观我国当今的戏曲教育,除了位于北京的中国戏曲学院这所唯一的专业性的戏曲高等学府外,其他地方的戏曲专业教育大多遵循剧团演员培训班和普通专科艺术学校两种模式,基本都存在层次低、口径窄,重技能、轻文化的问题。这种模式极大地制约了戏曲艺术的发展与提高。目前,京剧从本科到研究生等各层次的教育机制已基本完善,但各种地方剧种的演员培养,还徘徊在传统戏班传授和普通专科教育交杂混合的初级水平。泱泱中华,各类特色迥异的地方戏有数百种之多,单靠一个中国戏曲学院,远远不能满足各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而骨干栋梁人才的进修、提高,单靠一个以京剧为主导的“青研班”,无疑也是杯水车薪,难以为继。

    有鉴于此,笔者强烈呼吁和建议,各个地方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都应考虑筹建本省地方性的戏曲学院——这种遵循高等教育和戏剧艺术的规律,依照中国戏曲学院模式建立的现代型戏曲教育高等学府,应该走教、学、研、产相结合的路子,在优化社会各方有效资源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各种戏曲多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唯有藉此坚实的平台,中华民族戏曲艺术的整体振兴,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才能真正变为现实。注释:

    ①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9页。

    ②姜泓冰:《京剧进课堂,难在哪儿?》.cn.2008年5月4日。

    ③参见温子健:《京剧进课堂争议的背后》, cn.2008年3月21日。

    ④焦文彬:《古都长安:长安戏曲》,西安出版社,第291—292页。

    推荐访问:戏曲 进校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