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秘网 - www.nagforex.cn 2024年06月02日 11:45 星期日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核电厂调试人员知识储备的若干问题研究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10-29 18:36:01

    摘 要:核安全不仅是国家安全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核电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文章结合核电厂调试现场工作经验,从基层工作人员的角度出发,以某核电厂二期工程调试过程为例,说明了知识储备对于核电厂调试安全的重要性,并通过分析人员知识储备不足的若干问题,提出细化培训、改进经验反馈机制等具体改进措施,以期加强核电厂调试工作的安全性。

    关键词:核电厂;调试;核安全;知识储备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8)11-0035-04

    Abstract: Nuclear safety is not only a part of national security, but also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nuclear power. In this paper, the importance of knowledge reserve for the commissioning safety of a nuclear power plant is illustrated by taking the commissioning process of a nuclear power plant phase II project as an exam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basic level workers, and combined with the site experience of the commissioning of a nuclear power plant. Through analyzing some problems of insufficient knowledge reserve of personnel,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improvement measures such as detailed training, improving experience feedback mechanism and so on,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safety of the commissioning of nuclear power plants.

    Keywords: nuclear power plant; commissioning; nuclear safety; knowledge reserve

    1 概述

    2016年3月17日,國家发改委正式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1],纲要中指出要“以沿海核电带为重点,安全建设自主核电示范工程和项目”。由此可见,在未来的核电发展方针中,核电行业的发展仍是以核安全作为第一要务。核安全不仅仅是核电能够健康、良好发展的原则,也是国家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2]。

    要实现国家方针中的安全建设核电项目,就要保证核电自设计至运营中每一环节的安全。其中,核电厂调试阶段作为一台机组商运前的检验环节,前期设计、建造、安装三个环节中所存在的问题都可能在这一阶段集中爆发,所以调试过程中面临的安全风险尤为严峻,其安全建设工作也更为重要。

    调试阶段的核安全建设工作以调试工作流程为依据,通过培训体系、文件体系、实施过程、事故后分析等途径来实现(如表1),目前大多数机组调试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均以此为蓝本。以某核电厂二期工程为例,整个调试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核安全建设工作中的若干问题,其中以调试人员知识储备不足为主要问题。本文将对核电调试人员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寻找合理化解决方法。

    2 调试人员知识储备若干问题

    自2015年4月至2017年8月,某核电厂二期工程调试阶段共提交有效经验反馈1918条,其中属于调试自身出现偏差的占比78%(如图1),调试偏差中有97.8%为人因偏差。

    对该工程调试环节出现的人因偏差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可以分为人员知识储备不足、规则(信息)错误、技术错误、工作能力不具备四个方面,需要说明的是,任何人因因素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一起事件的发生可能突破了防人因、组织管理、监督等多个屏障,同时存在多个人因偏差。在调试偏差中,一起事件中存在多个人因因素的概率为37.4%(如表2)。其中含有知识储备不足这一人因因素的偏差占比68.4%。

    调试人员知识储备不足这一人因因素,来源于出现了知识空白、错误知识、低估事件的严重性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调试偏差事件中,这三个问题既会独立存在,也可能交叉并存(如图2)。

    2.1 知识空白

    知识空白,即完全没有相关知识或意识。如某核电厂3号机组调试期间,需要根据主控指令排放TEU005BA,排放前需要启动TEU003PO对TEU005BA内部搅混取样分析。但在启动TEU003PO后,泵的入口压力无明显变化,出口压力为0.2MPa,远小于泵的能头0.4MPa。后经原因分析,发现TEU005BA标高为5m,TEU003PO罐子出口有一段“倒U”型管道,且罐子到泵之间的管道较长。罐子进水后,在“倒U”型管道处容易集气,且不容易排放。泵启动后,泵的抽力会将部分空气抽到泵腔内,造成泵的出力不足。同时由于管道较长,泵体输水管有连续水流出来时,“倒U”型管道内的气体无法排出。这是典型的由于试验人员知识空白,相关泵体理论知识欠缺导致的调试偏差。

    2.2 错误知识

    错误知识,有相关知识或意识,但是是错误的;或者在工作及问题处理时获取了错误的信息,选定了错误的处理方向。如某核电厂3号机组在误稀释保护功能试验中,试验人员发现按照调试规程操作,每次遇到REA517KA/KS报警时,REA517KA/KS信号在主控KIC画面上只是闪一下就消失了,试验人员以为程序出错,未触发REA517KA/KS信号。但经过重复试验及查证,REA517KA/KS为短信号,该信号触发时表现形式为闪一下即消失。该事件是由于调试试验人员获取错误知识,引起调试试验中断,出现偏差的典型事件。

    2.3 低估事件严重性

    低估事件的严重性,也可以视为风险分析不到位。该问题的产生是工作人员具备相关知识,但将事件过分简单化,低估了现有事件严重性,而没有实施相关措施。该方面问题可能与技术错误的一部分重合,也可能引起规则错误这一人因因素。如2016年2月,3号机组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MU)采集屏处于调试阶段,调试系统负责人对3号机组PMU采集屏上游电源进行断电处理,PMU长时间断电后,只进行了一次空开的投入操作,然后恢复上电,导致NCS后台出现GPS失步报警。实际上该PMU装置较为特殊,需要进行两次电源的空开投退操作,投退操作后保持电源投入状态才能正常工作。对该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可知,调试人员在调试过程中对涉网设备会出现的报警不重视,低估事件严重性,未及时进行沟通反馈,从而出现该调试偏差。

    2.4 交叉并存现象说明

    在某核电厂3号机组汽机轴封系统(CET)主/辅蒸汽切换时,根据设计要求,CET007MP和CET008MP压力应基本保持一致;CET006MP的压力值应在2~5MPa之间波动。但试验中发现,CET007MP和CET008MP壓力很不稳定,实时曲线变化很大,主/辅蒸汽阀门曲线发生了发散现象;CET006MP变化值超出了规定范围,易发生汽机轴封失效汽机保不住真空造成重大后果。经过原因分析发现,试验人员未考虑到3号机组CET就地设备已换型,仍沿用2号机组主/辅蒸汽阀门参数,从而导致压力不稳定,进而引起试验结果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后果。

    在该事件中,就出现了多个知识储备不足因素并存的现象:调试试验人员沿用经验值,低估事件严重性,同时也触发了错误知识这一因素。除此之外,还存在技术错误这一人因因素的影响。

    3 知识储备不足的解决途径探讨

    对于核电行业来说,每一个专业人员都需要至少3-5年的培养时间[3]。调查发现,调试队伍相比运行队伍,有着更高的离职率,调试现场一线员工存在资历浅、知识储备不足的客观现象。

    另一方面,核电站一个工艺系统(或设备)的调试工作分为几个步骤:调试准备、文件编制、调试实施、缺陷处理、维护保养、移交运行,需要具备的知识涉及各个方面,并且专业跨度比较大。需要有一个科学高效、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体系来满足调试工作人员的需求,以此来增加调试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

    除此之外,由于现实原因,调试工期比较紧张,并且还处在“比、赶、超”的模式中,工作压力之下,调试一线员工存在核安全意识淡薄,容易发生低估事件安全性、技术错误的调试偏差。

    综上,核电站调试人员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才出现知识储备不足这一人因偏差,要降低该偏差的概率,就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逐一探讨。

    3.1 改进人力资源管理

    以入职10年的调试工作人员所储备的知识广度和深度作为参照标准,知识储备能力和入职工作年限的关系可见图3。由图可知,一个应届毕业生,倘若要具备85%左右的岗位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需要经过5年左右,这也正是一个成熟的调试岗位工作人员的培养时间。

    随着核电行业的发展,工作选择空间的增加,调试队伍存在员工流失,特别是成熟技术人才流失的客观现象。调试一线现场人员结构以入职5年以下人员为主要构成,普遍存在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因此,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尽可能避免人员离职、调岗等流动,可以有效避免调试人员知识储备不足,也可以保持调试队伍的稳定发展和提升整体素质,进而增强核电厂调试阶段的安全值。

    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建议从员工满意度调查着手,也应与调试队伍的制度和文化相结合,调查员工流失的深层次原因。根据卡兹的组织寿命学说,组织超过5年,组织变动老化,员工失去兴趣下降,解决的办法是通过人才的流动,或者对组织进行改组[4]。结合核电厂调试队伍现状,建议通过合理化薪酬福利,根据工作投入建立激励机制,畅通员工晋升通道,实现尊重、授权与肯定的组织承诺,帮助员工平衡工作与生活来实现。

    3.2 细化培训课程

    个人知识储备来源于教育培训、自我学习这两个方面,除了激发调试人员学习的原始动力,要避免调试人员出现知识空白、错误知识的问题,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科学高效的培训体系可视为有效途径之一。

    目前针对调试人员的培训架构较为简单,除了核电基础理论培训、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成体系化,其他的各种培训课程分布较为松散。需要对目前的培训系统做出细化课程,按需开发的改进。

    细化培训课程可以从课程类别、目标人群来进行。根据入职年限对一线现场调试人员的知识储备进行分析,由表3可知,不同目标人群的课程需求并不相同。所以,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根据他们的需求,确定课程、大纲、教员种类、培训目标,可以有针对性的补充调试人员知识空白,避免培训流于形式。

    除此之外,还可以对培训课程采取选修模式和末位淘汰制。每年年初要求调试工作人员选取自己需要学习的课程,按需培训。同时,对选修人数较少,需求不大的课程施行末位淘汰制度。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培训科目的有效评价,实现科学高效的培训目标。

    3.3 多样化授课形式及考核方式

    目前培训课程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为“你讲我听”授课模式,考核方式大多为考察或理论考试。这种课程培训形式和考核方式,容易使培训流于表面化,工作人员可能获得错误知识而不自知,难以引发员工去主动学习。

    在培训中可以采取多种授课形式:如对风险分析和安全教育培训,可以采用动画输出、视频教育、模拟体验等形式加强印象;对岗位专业知识、联检注意事项等培训,可以采用假设讨论、模拟操作、实地举例讲解等方式。

    对于考核方式,除采用闭卷考试外,也可以采用实操考试、问题模拟解决、分级奖惩等多种方式,以达到引起调试人员学习兴趣,加强自我学习驱动力的目的。

    除上述方式之外,对于基础类的必要性知识,可以采用设置E-Learning学习平台的方式[5],便于员工在平台中进行自我评估、灵活掌握自我学习进程、复习知识,同时也便于培训部门从后台收集数据,掌握员工的知识储备进度。

    3.4 经验反馈分析及时应用

    核电行业的经验反馈机制是提高核电站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管理方式之一[6]。经验反馈作为一种方法,可以减少工程建设中不必要的重复工作,提高质量和总体效益[7]。但是对某核电厂二期工程调试过程中的经验反馈分析发现,部分经验反馈属于重发,并没有达到预防事件重发的目的。究其原因,部分事件在其他电厂或一期工程调试中已经发生,并采取了相关措施,但这部分事件未能够录入经验反馈系统;或事件及处理措施已录入经验反馈系统,但现场人员并不知道该事件的经验反馈,使得事件在二期调试工作中再次发生。这也属于知识储备不足的一个典型现象。

    针对该现象,除了加强经验反馈学习之外,更应该提高调试工作人员的核安全意识,树立“调试事件无小事”的观念,任一事件对后续调试工作有参考意义,就要录入经验反馈系统。同时,调试工作人员也要培养自我寻找经验反馈的意识,在每一个调试任务开始前,有意识的去经验反馈系统中寻找是否存在相关事件,从而有效避免事件重发。

    4 结束语

    本文以某核电厂二期调试经验反馈为样本,说明了知识储备对于调试阶段核安全建设的重要性,并通过对知识储备不足的原因分析,提出多样化培训形式、提升调试人员内在学习驱动力等途径,期望可以达到加快调试工作人员知识储备的速度,加深调试工作人员知識储备的深度,拓宽调试工作人员知识储备的广度这一目的。

    总之,核安全人人有责。调试阶段的核安全更需要每一位调试员工的参与和努力,并自觉接受公司、其他部门和同事的监督,为完善核电站调试工作,加强核安全建设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R].北京:2016.

    [2]刘华.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C].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三十年征文集,2015.

    [3]郭雪姣.H核电新生代技术员工流失原因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5.

    [4]陈畅.认识员工满意度[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9(10):26-28.

    [5]王剑.E-Learning在核电企业基本安全授权培训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6(08):212-255.

    [6]梁若愚,宋善韬.核电项目建设及运营阶段经验反馈协同体系构建初探[J].经营管理者,2015(29):318.

    [7]王燕,赵红杰.核电建设经验反馈方法的应用案例及启示[J].核工业勘察设计,2014(4):52-55.

    推荐访问:核电厂 若干问题 储备 调试 人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