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秘网 - www.nagforex.cn 2024年06月19日 02:16 星期三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亚里士多德逻辑的现代性研究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10-29 14:00:05

    内容提要自1920年以来,现代学者们通过对亚里士多德逻辑的研究,已经重新确立了他作为具有高度首创性和深刻洞察力的逻辑学家的地位。研究表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著作不仅包含我们所有最早期逻辑形式的研究,而且还包含一个高度发展的对逻辑系统本身性质的研究,这种研究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提供一个论证的实际指南,而是对演绎程序本身做出一种系统的说明。这是一个被逻辑研究者长期忽略的事实。现代逻辑学家终于承认,在他们的发现是亚里士多德已经作出或已经预期的意义上而言,亚里士多德的逻辑研究在许多方面,就其本身而言是现代的。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逻辑亚里士多德逻辑的现代性现代逻辑

    〔中图分类号〕B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7)06-0017-11

    一、亚里士多德逻辑的历史地位和他的逻辑现代性研究

    大约在公元前335至前323年期间,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写下了世界上第一部后来被称为《工具论》(Organon)的逻辑著作。从那时起,直到1879年在弗雷格(G, Frege)的《概念文字》出版之前,至少在西方,所有学哲学的人都在学习亚里士多德的逻辑,而其逻辑的基本理论就在这部书中。在这24个世纪的间隔期,唯一的新逻辑是由17世纪培根(F.Bacon)在《新工具》中提出的亚里士多德改进型的归纳逻辑。

    在当代,几乎所有的逻辑教科书都采用了罗素(Russell)和怀特海(Whitehead)在《数学原理》(1913)中构造的“数理逻辑”或“符号逻辑”的形式系统。作为演绎逻辑新的语言系统,它超越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但本质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亚里士多德对自己的逻辑是这样评价的:

    修辞学有许多可资借鉴的著作,而逻辑学根本就不存在这种研究 …… ,一旦你研读了我们的著作,再考虑一下在我们研究之前的事实状况,你就会发现,与至今为止对此的研究传统相比,我们的体系还是相当完备的。Aristotle, Soph. Ref. 184b2-8, Topica et Sophistici, Ed. W. D. Ross, Oxford, 1958.

    康德(I. Kant)的评价则意味深长:

    逻辑学很早以来就已经走上一条确定的道路,这从以下事实可以看出:它以来没有倒退一步 …… 关于逻辑学的另一个惊人的事实是,直到现在它也没有再前进一步,因此,从各方面来说,它都似乎是一门完成和完善的学科。Kant,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B.Ⅷ Berlin:G.Reimer, trans., Norman Kemp Simth,1926, Macmillan,London, 1929.

    而现代逻辑学家乔纳森·里尔(Lear)则认为:

    在元理论方面,亚里士多德与现代逻辑学家有基本的共同兴趣。③Lear J., Aristotle: The Desire to Underst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1988.

    显然,19世纪以来逻辑理论的发展已充分证实康德的目光是短视的,但他并非是无知的。亚里士多德的确把握住了逻辑最核心的方面,并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以开创性的方式,从事于解析不同逻辑推理模式之间相互转换的复杂规范工作,以及如里尔指出的从事于意义重大的元逻辑研究。

    在西方思想史上,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具有无可比拟的影响。他的逻辑学说历经若干世纪严酷的批评性考察和西方世界理智观的深刻变迁而顽强地存活并完整的保留和发展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思想史的一大奇迹。尽管现代数理逻辑终结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现代逻辑是更好地理解亚里士多德逻辑所取得成就的一个新的例证。也有人认为亚里士多德的统治性权威过于漫长,进而影响了逻辑的发展(就像它在科学中所做的那样)。Woods J. and Irvine, Aristotle’s Early Logic, Dov M. Gabbay and John Woods, Handbook of the History of Logic. vol.1, 2004, p.28.这一评价与其被看作是对亚里士多德本人的批评,倒不如说暗示了这一时期天才和想象力的缺乏,以至于无法超越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这样一个事实。

    但是,這一独特的历史地位对于亚里士多德逻辑著作的理解并非总是有益的。例如,康德的评论就暗示着一个过于完善的理论反而妨碍人们对它的批判性反思。另一方面,随着以弗雷格和皮尔斯(Pierce)为代表的现代逻辑的诞生,两个在概念上并不完全一致的逻辑系统——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彼此把对方看作是竞争者,以至于人们迟迟未能将现代数理逻辑的原理和技术应用于对亚里士多德逻辑的理解之上,也未能在逻辑处理和兴趣方面揭示出其逻辑与现代逻辑之间众多的相似性。其结果是,亚里士多德本人的逻辑与现代逻辑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模糊不清的。

    造成这一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或许是因为人们感到二者之间没有进行比较的必要。因为对于任何一个受过后弗雷格一阶逻辑(量词理论)训练的人来说,不论是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还是亚里士多德式的传统逻辑都是一个狭窄和贫乏单调的系统。它们之间的比较不会产生任何有启发性的结果。这种局面直到1920年前期才开始有所改观。受过现代形式逻辑技术训练的学者开始用一种新的视角评价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尤其是他们通过数理逻辑的透镜审视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在二者之间发现并做出了真正有意义的区别和比较之后。他们并未过多地关注亚里士多德结果的正确性,而是更多地关注他的著作中有多少元素与现代逻辑在精神上具有相似性。如同乔纳森·里尔指出的:“在元理论方面亚里士多德与现代逻辑学家分享着一个基本的兴趣”。③它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提供一个论证的实际指南,而是研究推理本身的性质。特别重要的是,现代逻辑学家终于承认,在他们所作出的发现是在亚里士多德已经作出或已经预期的意义上,亚里士多德逻辑研究的许多方面就其本身而言是现代的。

    推荐访问:亚里士多德 现代性 逻辑 研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