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秘网 - www.nagforex.cn 2024年06月02日 03:14 星期日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心脏彩超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探析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10-24 16:00:05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心脏彩超检查,研究组患者进行常规心脏彩超检查后采取相关治疗,并再次进行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治疗前,对照组患者LVEF显著高于研究组,研究组的LAD和LVD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研究组患者的LVEF数值有所升高,LAD和LVDd数值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彩超具有无创、操作简便的优点,可通过评估左心室指标在诊断慢性多病因心力衰竭及判断病情是否好转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使用价值高。

    【关键词】 心脏彩超; 慢性心力衰竭; 多病因心力衰竭; 左室诊断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7.0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7-00-02

    伴随人们不断改变的生活方式和越来越高的生活水平,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几率也变得越来越高,受到人体自身疾病因素的影响,心肌的收缩能力变得较弱,心脏搏出的血液量较少,引发对自身的组织代谢和静脉回流的需求不能满足[1],能够引发心衰的主要疾病有慢性肺脏疾病、高血压、心瓣膜疾病、冠状动脉硬化等;临床中多病因心力衰竭是比较复杂的一种综合症候群,引起发病的原因通常有很多种,病例中,老年群体的发病率占据首位。大部分心血管疾病发展到后期都会引发慢性心力衰竭,这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最终原因之一[2],因此,对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早发现,早确诊和早治疗能够对患者的治疗产生良好的影响,以及最大程度的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多病因心力衰竭进行病症的研究,就必须采用心脏彩超的超声技术,充分发挥检测的有效性。此次研究对心衰患者进行心脏彩超的检查[3],心脏彩超对慢性心衰及左心室多病因心衰的诊断有着重要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者50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50~80岁,平均(65.9±5.6)岁;同期选取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51~79岁,平均(65.7±5.4)岁。纳入标准:患者年龄≤80岁,且已成年;患者的意识清醒,精神正常,能够自主配合研究。排除标准:患有急性肾衰竭患者;精神异常者;身体有严重缺陷;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合并糖尿病;其他无法确诊的病情;依从性较差。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

    1.2 方法

    1.2.1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心脏彩超检查。患者取左侧卧体位,使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5 MHz,在患者心尖搏动的部位,放置检测用探头,必须能够将心尖四腔心切面清晰的呈现[4];并且对患者心脏每个房室的情况做好仔细观察,如室间隔厚度、血流情况、心脏瓣膜结构、心脏搏动情况等,同时确保能够检测到患者的3个心动周期,之后进行图像冻结。使用Simpson计算法,对心脏左心室的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两个时段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做好记录并进行测量,将图片进行存档[5]。

    1.2.2 研究组患者在接受相关治疗后,出院前复查心脏彩超。治疗方法:(1)针对患者的病因进行治疗,对患者自身存在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进行控制;(2)实施基础性常规对症治疗,如吸氧、扩血管、利尿、标准化强心等;(3)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强心剂、硝酸酯、利尿剂的用法用量,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4)神经内分泌抑制剂需从小剂量开始使用,慢慢增加到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剂量或是目标剂量;(5)对患者的心率、血压、体重等做好密切监测,观察患者的体征、临床症状及复查血液生化,以便对患者的用药剂量和种类进行调整[6]。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LAD、LVDd、LVEF差异。对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AD、LVDd、LVEF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LAD、LVDd及LVEF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患者LVEF数值显著高于研究组,研究組的LAD和LVDd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LAD、LVDd、LVEF比较

    治疗前,研究组患者LAD、LVDd、LVEF分别为(47.2±10.1)mm、(52.1±5.1)mm、(38.4±12.1)%,治疗后患者LAD、LVDd、LVEF分别为(33.4±8.7)mm、(48.5±5.6)mm、(57.1±5.9)%,治疗后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血管疾病中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类型之一,右心衰时多伴有肝淤血,左心衰时多伴有肺淤血等,大部分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最终都会发展成为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

    现阶段,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发展越来越快,人口老龄化的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患者发展成心力衰竭的概率也在急剧的上升,心力衰竭已经是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健康的危险疾病之一。临床上,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表现为以下几种现象[8]:疲惫不堪、虚汗、四肢无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部胀痛;睡眠窒息而醒、呼吸受阻;心功能不全、心脏骤停;暂时性的丧失意识、休克昏厥等;并且临床上左心衰竭是比较常见的形式之一,其中包含了收缩力下降性的左心室心力衰竭、容量超负荷性的左心室心力衰竭、舒张功能下降性的左心室心力衰竭、左心房超负荷性的心力衰竭,从上述可以看出,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是比较复杂一种综合性症状群,对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的确诊需要将实验检查、患者体征、病因等相结合的医疗方法[9]。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心脏彩超是医学技术发展到现在的一个重要表现,在快速发展的卫生事业中,心脏彩超在临床诊断中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以其拥有无创、操作简单的优点逐渐在临床诊断中占据首位[10]。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逐渐发展为常见病症,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对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特别不利。其中多病因的心力衰竭不但在临床诊断上较难,在临床治疗上也加大了难度,多普勒超声诊断是一种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傷的诊断技术,并且是唯一能够显示心脏瓣膜病变的机器。心脏彩超能够将静态、动态图像保存,并且能够对左心室射血分数进行测量,同时还可以很好的观察患者的血流状态、心肌病变的状况、室壁运动情况、各个房室内径、心瓣膜结构等等。左心衰时伴有肺淤血,而肺淤血会引发患者出现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右心衰时伴有体循环淤血,导致患者水肿、肝大、颈静脉怒张等,这些都能够为心力衰竭的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左心室诊断多病因心力衰竭中,对于治疗的后续情况和对病因的检查,心脏彩超都有着很高的价值和重要的影响。引起患者心衰的原因可能包含先心病、冠心病、高血压、瓣膜病、心肌病及心肌炎等[11],在对患者引发心衰的病因及自身实际病因的诊断上,心脏彩超的检查更加全面、准确,能够对左室僵硬度和左室松弛性进行更加正确的评价,能够对心肌收缩性进行检测,将严重受损的左室心肌的收缩性能以动态的过程进行全面反映。为患者下一步治疗提供了病因上的准确性,对患者今后的有效治疗和提升其生活质量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心脏彩超可以对充血性的心衰患者的左室壁整体和局部的舒缩功能进行定量及分析,左室心衰患者的收缩功能比舒张功能在受损上较为明显。因此可以得出,对左室射血分数的检查,及对多病因心力衰竭的诊断都没有特异性,不能单独作为确诊的标准,但是能够作为治疗中的监测指标[12]。经相关治疗后,研究组患者LAD、LVDd、LVEF显著改善(P<0.05),证实通过心脏彩超可评估LAD、LVDd、LVEF等左心室数值变化情况,有助于医生对多病因心力衰竭病情进行判断。

    综上所述,心脏彩超具有无创、操作简便的优点,对诊断慢性多病因心力衰竭及判断病情是否好转均有着重要的作用,临床使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张玉艳,赵军.心脏彩超在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重庆医学,2017,26(A03):258-259.

    [2]张志敏,王新广,杜国峰.MR-proADM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7,37(5):435-438.

    [3]黄奕君,郑茵,李伟,等.血清TIMP-4水平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J].山东医药,2017,19(36):17-20.

    [4]黄碧群,刘建和,彭察安,等.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素分布与心脏彩超、NT-proBNP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24(10):4256-4258.

    [5]黄颖,肖洁,徐嘉,等.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利钠肽的变化及意义[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6,51(3):435-438.

    [6]刘深荣,朱庭延,陈燕玉,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应答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17,57(32):87-89.

    [7]郑普.血浆BNP水平在慢性心衰的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重庆医学,2017,26(A01):223-224.

    [8]黄国虹,陈艳,游卫华,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与心脏变时不良的相关性[J].广东医学,2017,38(s1):60-61.

    [9]杨俊华,张敬云.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的超声心动图多参数指标评价[J].中国循环杂志,2016,31(s1):134-135.

    [10]王勇,程劲松,陈立斌.左心室重量指数和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在老年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5):3677-3679.

    [11]吴强,俞杉,陈亚宁,等.左心室起搏治疗合并轻度心力衰竭的Ⅲ度房室传导阻滞[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6,28(7):648-650.

    [12]康彧,王竞,何兰芳,等.超声心动图对左心室肌小梁增多伴发心内结构及功能改变的初步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7,30(3):231-234.

    推荐访问:心力衰竭 探析 多病 临床应用 诊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