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秘网 - www.nagforex.cn 2024年06月14日 16:17 星期五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关于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分析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10-24 11:36:01

    摘 要:水利工程对于整个社会及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具有防洪发电的功能,还可以为农业的生产提供水源的灌溉,经济效益明显。同时,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混凝土施工;对策

    一、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特点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要求和普通工业民用混凝土有区别,水工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大于普通混凝土,而且根据水工混凝土所用到的部位及工作条件,需要满足抗裂、抗渗、抗拉、抗冻、抗侵蚀、抗风化和抗冲耐磨等要求。

    1.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工程量较大、工期较长。大中型水利工程的混凝土使用量大多都在上百万立方米,从最初浇注混凝土到最后水利工程建成蓄水,大概需要3到5年时间方能完成。为了确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减短施工进度,必须要使用综合化的机械施工手段,选用技术优良、经济效益较好的施工方案。

    2.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季节性较强。水利工程混凝土的施工,通常会受到降水、气温、拦洪度汛和施工导流以及生活和灌溉用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连续的正常施工。

    3.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对温度控制的特殊要求。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施工中多数为大体积的混凝土或者大面积的混凝土,一般需要使用分缝分块的方法进行浇注。为了预防混凝土(尤其是基层部位的混凝土)由于温度原因裂缝、表面出现冻害(尤其是面积大但厚度较薄的混凝土),保证水利工程的完整性,必须要根据当地的气温等条件,对使用的混凝土实行精确的温度控制、混凝土的表面保护及接缝灌浆等。

    4.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求。水利工程由于其用途及工作环境的不同、体型复杂多样等因素,通常使用多个等级的混凝土。此外,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浇注工作又常常会和地基开挖、安装工程等作业发生交叉,工种工序众多,所以对技术的要求十分严格。

    二、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有很多,主要体现在配料、拌制、运输、浇注、养护、拆模等环节,每个工艺流程之间都是相互联系影响的,如果施工中任何一个工序的处理不恰当都将可能影响到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1.混凝土开裂。裂缝是混凝土施工技术当中常见的混凝土病害问题,因为钢筋的氧化生锈往往伴随着钢筋体积的膨胀,会导致混凝土沿主要钢筋的方向发生裂缝。水泥安定性不够好、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合理,早期的强度较低,失水过快同时也能引起开裂。

    2.发生结构疏散和水分转移的现象。混凝土出现结构疏散的现象,会有表面呈土黄、冰晶色,砂浆骨料的结合脆弱,声音空哑等的特征。另外由于混凝土具有温差大、内部压力、湿度差的现象,使水分由边缘移动至中心而造成空隙。

    3.混凝土表面起灰。表面起灰往往是以粗骨料和砂浆相脱离,骨料外露、表面起灰为特征的。主要是因为混凝土混合物的水灰比过大,出现离析、泌水严重、保水性较差、粘聚性较差,再加上养护时的温度较低,水泥水化基本停止,混凝土的水分迅速减少,会导致出现表面起灰的现象。

    4.结晶腐蚀。混凝土外表层发生硬化之后,有一种溶液会渗入到混凝土的表面,而混凝土表面水分则会逐渐蒸干,此种情况还将影响饰面层与混凝土的结合。

    三、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

    1.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

    (1)混凝土材料的选取。水泥的粗细影响着混凝土的黏度。水泥没有达到国家及相关行业的要求标准,容易对混凝土的黏合度产生影响。形成离析混凝土的原因主要是与其组成的结构有关。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沙石、水等材料混合而成的,水泥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黏合剂,水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

    (2)施工中水与骨料对施工技术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对混凝土中的水没有要求,然而并非如此。混凝土中的水是有一定要求的,例如PH值较高的工业废水就不能使用,混凝土中的水PH值应该达到规定的要求,否则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直接引起混凝土及钢筋的腐蚀破坏。如果骨料的颗粒较大,会对黏合有影响;如果沙料的质地不够坚硬,也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沙料清洁不够也会对混凝土的质量有影响。

    (3)配合比率与混凝土的搅拌对施工技术的影响。对于不同类型混凝土的配合比率需要通过试验选定。在搅拌及浇筑的過程中,如果施工单位没有使用准确的称量工程设备,也没有明确的指示定期称量,就没有办法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将直接影响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2.水工混凝土施工技术对策

    (1)严格控制水泥品种的选购。在水利工程当中,由于其需要长期浸泡在水中,水泥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直接会导致离析混凝土的产生。离析混凝土遇到水便会出现稀释、离析的现象,所以在通常情况下,进行水下的施工工作时通常需要运用围堰的方法来把水排放出去,再开始施工,这不仅会耗费较长的工期,更会极大的提高成本。如果遇到抗洪抢险等紧急情况就很难有其他出路。因次在采购的过程中应对所要使用的水泥进行详细的检查测验。

    (2)做好混凝土施工中所需水和骨料选用工作。对于未经处理过的工业废水以及PH值未达到一定的标准的水坚决不予采用,对于搅拌混合用的水中所含有的物质必须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检测。骨料的颗粒较大则会不利于黏合;沙料方面,如果沙料的材质达不到一定的硬度,清洁沙料的程度不够深都将会影响到水利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的质量,导致混凝土离析现象的发生。所以对于使用的沙料质量一定要保持足够的硬度和清洁程度。同时,对于混凝土的骨料的使用应由相关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投入使用。

    (3)对配合比率、搅拌和浇筑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对于各种类型混凝土的配合比率需要通过试验来选定。在混凝土配合的试验前,施工方应该把试验的结果报送给相关部门和负责人,并在负责人对鉴证过的结果进行确定之后,再到现场进行随机取样,以确保质量。在搅拌的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当采用准确的称量设备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并且按照规定的要求定时进行称量,从而确保水利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的强度。保证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对质量的严格把控,在浇筑混凝土前,有关负责人员需要对进行的浇筑位置进行仔细地检查,如果检查合格,有关负责人员还需要对各个工种的工作人员其配备数量和在浇筑期间当地的温度是否适合进行相关的检查。

    (4)重视混凝土工程的后期养护工作。后期的养护工作对混凝土是否产生离析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应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对混凝土进行后期的养护,以免混凝土出现严重损害的情况以致出现离析现象。

    (5)严格控制水工混凝土的强度。水工混凝土极限抗压强度的龄期应该和水利工程的设计龄期保持一致,对混凝土进行施工的质量控制应当以标准养护的抗压强度作为基准;混凝土在不同龄期下其抗压强度的比值需要经过试验进行确定;现场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检验时要以抗压的强度为重点,取样的数量需要符合施工要求。

    四、结语

    混凝土作为水利工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材料,水工混凝土的质量优越将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设计水平与安全耐用程度,因此要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与创新,能够及时应对混凝土在使用环节出现的任何问题,保障水利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的质量,从而切实保证水利工程安全竣工。

    参考文献:

    [1]王号,张小红.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性[J].水利天地,2010.

    [2]高圆圆.浅析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质量的控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

    [3]李志明.水利工程施工探讨.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

    [4]刘坤.大水利理论与科学发展观[J].水利水电技术,2009,(8).

    作者简介:刘学义(1969-9-),男,河南省扶沟县城关镇,先后毕业于河南省周口水利学校水工专业(第一学历),河南省广播电视大学土木工程(第二学历),主要从事计划基建工作

    推荐访问:水利工程 混凝土 施工技术 分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