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秘网 - www.nagforex.cn 2024年06月15日 11:08 星期六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传染科培养要求(三)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10-23 15:54:02

    掌握:其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转诊注意事项。

    熟悉:其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预防措施、报告及转诊程序。

    了解:其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病因、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机制。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病因

    脑膜炎奈瑟菌(又称脑膜炎球菌)是病原体,革兰染色阴性,菌体呈肾形或豆形。

    流行病学特点带菌者和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经呼吸道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以<5岁儿童尤其是0.5~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2—3天(1—10天)。

    普通型最常见,占全部病例的90%以上。前驱期(上呼吸道感染期)患者主要表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低热、咽痛、咳嗽、鼻塞等。持续1—2天。败血症期可高热、寒战,体温迅速达40℃左右,伴明显毒血症症状。多数患者可有皮肤、眼结膜或软颚黏膜的瘀点、瘀斑,病情严重者瘀斑迅速扩大,中央可呈紫黑色坏死或大疱。持续1—2天后进入脑膜炎期。此期除高热及毒血症症状外,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呈喷射状,颈项强直、克氏征及布氏征阳性等脑膜刺激征,重者有神志障碍及抽搐。患者通常在2—5天内进入恢复期。

    暴发型起病急骤,病势凶险,病死率高。儿童多见。可分休克型、脑膜脑炎型、混合型。休克型旧称华-佛氏综合征。起病急骤,高热、寒战,严重者体温不升,伴头痛,呕吐,短时间内出现全身皮肤、黏膜广泛瘀点及瘀斑,可迅速融合成大片伴中央坏死。随后出现周围循环衰竭症状,可出现昏迷。易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脑膜脑炎型常于1~2天出现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患者除高热、头痛、呕吐外,意识障碍加深,并迅速进入昏迷。可有反复惊厥,锥体束征阳性。也可有脑水肿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脑疝,如枕骨大孔疝、天幕裂孔疝等,均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以上2型临床表现同时或先后出现为混合型,病情极重,病死率高。

    轻型多见于流行后期。临床表现为低热,轻微头痛及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皮肤黏膜可有少数细小出血点及脑膜刺激征。

    慢性败血症型罕见。表现为间歇性发热,反复出现皮肤瘀点或皮疹,关节痛,少数患者脾大,病程可持续数周至数月。需反复多次血培养或瘀点涂片检查才可检到病原菌。

    诊断冬春季好发,儿童发生率高。在有本病发生或流行地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实验室检查如脑脊液为化脓性脑膜炎改变,皮肤瘀点或脑脊液涂片可发现革兰染色阴性的双球菌即可确诊。当患者迅速出现脑实质损害或感染性休克临床症状时提示暴发型。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流行性乙型脑炎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脑膜炎、其他细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相鉴别;败血症休克型需与其他细菌引起的败血症及感染性休克等鉴别。

    治疗①保证足够液体量及电解质。做好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瘀斑破溃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并发症。②病原治疗首选青霉素G,成人20万U/(kg·日),儿童20万—40万U/(kg·日),疗程5—7天。也可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等。对青霉素过敏者、轻症患者或流行期间大面积治疗者可选用磺胺类。③暴发型休克型应迅速纠正休克,在纠正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的基础上,如休克仍无好转,应选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山莨菪碱、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药物。毒血症症状重者可用氢化可的松,一般应用≤3天。④如皮肤瘀点、瘀斑迅速增多,应及早应用肝素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治疗,剂量每次0.5—1mg/kg加入10%葡萄糖100ml内静滴,4~6小时可重复1次。同时应输入新鲜血、血浆或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⑤脑膜脑炎型可用20%甘露醇减轻脑水肿及防止脑疝,出现呼吸衰竭者应保持呼吸道畅,同时可应用山梗菜碱、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仍不见好转者应尽早使用呼吸机。

    转诊指征按乙类传染病报卡。应转至传染科进行呼吸道隔离。

    预防患者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天,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7天。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以<15岁儿童为主要对象应给予预防接种。对密切接触者可用复方磺胺甲嗯唑或利福平预防。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病学特点传染源主要是啮齿动物包括黑线姬鼠、大林姬鼠、褐家鼠。人不是主要传染源。人与鼠类接触后可通过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感染、螨媒传播、垂直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以男性青壮年农民和工人发病率最高,隐性感染率为2.5%—4.3%。我周疫情重。全年散发,野鼠型从11月到次年1月为高峰,5—7月为小高峰。家鼠型3—6月为高峰。有周期性。

    临床表现潜伏期为1—2周。典型患者表现有5期临床过程。多数病例临床表现不典型,而呈“越期”现象或2、3期重叠表现。

    发热期大多突然畏寒发热,体温在1~2天内可达39—40℃,一般持续3—7天。出现全身中毒症状,高度乏力,全身酸痛,头痛和剧烈腰痛、眼眶痛,称为“三痛”。胃肠道症状也较为突出,常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颜面、颈部及上胸部呈弥漫性潮红,颜面和眼睑略浮肿,眼结膜充血,似酒醉貌。在起病后2—3天软腭充血明显,有多数细小出血点。两腋下、上胸部、颈部、肩部等处皮肤有散在、簇状或搔抓状、索条样的出血点。

    低血压休克期一般在发热4—6天,体温开始下降时或退热后不久,患者出现血压下降甚至休克。表现心率加快,肢端发凉,尿量减少,烦躁不安,意识不清,口唇及四肢末端发绀,呼吸短促,出血加重。

    少尿期24小时尿量<400ml为少尿,<50ml者为无尿。本期多始于6~8病日,血压上升,尿量锐减甚至发生尿闭。重者尿内出现膜状物或血尿,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尿毒症、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伴有高血容量综合征者,脉搏充实有力,静脉怒张,有进行性高血压及血液稀释等。重者可伴发心衰、肺水肿及脑水肿。同时出血倾向加重。

    多尿期尿量显著增多,24小时尿量达2000ml为多尿,多尿达4000~10000ml。多尿初期,氮质血症、高血压和高血容量仍可继续存在,甚至加重。至多尿后期症状逐渐消失。

    恢复期尿量减至<2000ml,体力逐渐恢复。

    诊断在流行地区、流行季节有鼠类接触史,急性发热,伴有头痛、眼眶痛、腰痛、全身痛及消化道症状;查体时可见充血、水肿、咽部及软腭充血、皮肤瘀点及腋下出血点和肾区叩痛等;早期出现尿蛋白并进行性增加;血象白细胞总数升高,血小板减少,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可出现低血压休克及肾功能不全,血清特异性IgM或双份IgG抗体阳性可确诊。

    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以综合疗法为主,早期可应用抗病毒治疗,中晚期则针对病理生理进行治疗。抓好“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把好“三关”(休克、少尿及出血),对减轻病情、缩短病程和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发热期控制感染,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和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病4天内可应用利巴韦林1g/日,连续3~5天。维生素c等减轻外渗。忌用强烈退热药。

    低血压休克期积极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和改善微循环功能。应早期、快速,适量补充平衡盐液(复方醋酸钠溶液)及胶体液(低分子右旋糖酐、甘露醇、血浆和白蛋白),争取4小时内血压平稳。如血容量基本补足、酸中毒已纠正,血红蛋白恢复正常而血压仍不稳定时,可酌情选用血管活性药。

    少尿期稳定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透析治疗。限制进液量,每日入量以前1天尿量及吐泻量加500—700 ml为宜。可应用呋塞米(速尿)100~300mg/次,2~4次/日静注。也可试用山莨菪碱、酚妥拉明。既往为减少高血容量综合征,可用导泻和放血疗法。目前如有严重氮质血症、高血容量综合征和高血钾,应尽早进行血液和腹膜透析。

    多尿期移行期及多尿早期治疗方法同少尿期,多尿后期主要是补足液体及电解质,防止继发感染。

    恢复期补充营养,定期复查。

    转诊指征按乙类传染病报卡。人不是主要传染源,床头隔离或转至传染科隔离。

    预防

    监测鼠问、人间疫情。灭鼠、防鼠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搞好个人卫生和食品卫生。流行季节前应用沙鼠肾细胞疫苗和地鼠肾细胞疫苗。

    推荐访问:培养 规范化 全科 医生 传染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