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秘网 - www.nagforex.cn 2024年06月02日 04:28 星期日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有一种黄疸,源于胆道受阻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10-23 11:24:02

    生活实例

    郑阿姨今年84岁,因皮肤、巩膜黄柒一个月逐渐加重就诊。肝功能检查发现,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升高;相关肿瘤指标检查发现,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在正常范围,但CA199异常升高;B超检查提示肝门区占位,肝内胆管扩张。综合郑阿姨的病情及相关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肝门部胆管癌可能,梗阻性黄疸。医生考虑对郑阿姨进行肝脏增强磁共振检查,明确有无手术机会。若有,可先进行胆汁引流“退黄”,再实施根治性手术切除;若无手术机会,则可在梗阻部位放置支架,以使黄疸消退,改善病情。

    黄疸主要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颜色变黄,皮肤瘙痒,小便颜色加深,大便颜色变浅,等等。黄疸的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病因包括胆红素生成过多、肝细胞功能低下、肝细胞破坏、胆汁淤积、胆管梗阻等。其中,因胆道结石、胆管癌、胆囊癌、胰腺癌、肝癌、肝门转移瘤等造成胆管阻塞所致的黄疸,称为梗阻性黄疸。左肝管、右肝管、肝总管、胆囊管、胆总管等胆道任何部位发生阻塞,都会使阻塞“上游”胆管内压力不断增高,胆管不断扩张,最终导致肝内小胆管或微细胆管、毛细胆管发生破裂,结合胆红素从破裂的胆管溢出进入血液中,导致黄疸发生。血液学检查主要表现为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大于55%),B超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检查可见肝内胆管、胆总管等增粗,甚至胆囊异常增大。

    对梗阻性黄疸,要在明确原发病的基础上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同时也要对症治疗。胆道结石等所致的良性梗阻及适合手术的恶性梗阻(肿瘤),首选手术治疗。若黄疸持续时间长,有感染甚至休克等并發症,全身情况比较差,则需要迅速减退黄疸、改善肝功能。关键措施是解除胆道梗阻,使其恢复通畅,或者将淤积的胆汁引流出体外。主要方法有两种:一是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二是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紧急情况下较多采用PTCD,它是在超声或X线引导下,用细针经皮穿刺进入肝内扩张的胆管,待造影显示出肝内胆管和胆道梗阻部位后,在梗阻上方放置一根或多根有孔塑料引流管,将胆汁引流出体外,使黄疸消退,同时改善肝功能、控制胆道感染。

    很多恶性胆道梗阻在被发现时已经失去手术切除肿瘤的机会,通过介入途径在胆道梗阻部位放置金属支架是标准疗法。通过金属支架,胆汁可按照正常途径进入肠道,避免胆汁、胰液等体液丢失,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代谢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当然,由于肿瘤内生、上皮细胞增生和胆道碎片等因素的影响,金属支架的通畅性常常会受到限制,50%以上的支架在被植入6个月后会再次闭塞。为解决这一难题,国内外专家曾先后尝试改变支架设计、采用有机聚合物涂层包裹金属支架(覆膜支架)、用合金材质(如镍钛合金)代替不锈钢支架等方法。此外,采用局部放疗,胆管内光动力疗法、胆道射频消融术等综合措施,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支架的通畅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推荐访问:胆道 黄疸 有一种 受阻 源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