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秘网 - www.nagforex.cn 2024年06月07日 03:32 星期五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浅谈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10-22 17:30:03

    摘 要: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农药既可以防治病虫草害,确保农业丰产丰收;又是有毒物质,防止农药对农作物、人畜产生药害或对环境造成污染,避免或延缓病虫产生抗药性,是使用农药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农药;科学;合理;使用

    中图分类号 S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8-84-02

    1 弄清防治对象,对症下药

    病虫草害的种类很多,且其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发生特点等差异很大,各种农药在性能上千差万别,每种农药都有一定的防治对象范围,只有做到了解各种农药的特点和使用要求,弄清防治对象的性质、选择适宜药剂,才能避免盲目乱用农药,收到好的效果[1]。如防治害虫要使用杀虫剂,如选用杀菌剂就不行;防治红蜘蛛要使用杀螨剂;同是防治害虫,防治蚜虫、飞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应选用内吸性杀虫剂,而对蝗虫等咀嚼式口器的害虫要选择胃毒剂和触杀剂。

    对于同一种害虫,由于生育期不同,对药剂的敏感程度不同[2],有时差距很大,一般害虫以3龄为界,3龄后耐药性强,3龄前耐药性小。

    总之,无论病虫草害属哪一种,都应视种类及当时的发生环境选择用药。

    2 抓住有利的防治时期,适时用药

    生产中,一般要求在病、虫、草处于对农药最敏感的生育时期或抗性最薄弱的时期及时施药。任何病虫草害的发生和发展都要经历由小变大、由少变多的渐进过程。如害虫在低龄阶段会因虫体小、食量少,对植物的危害轻,易于防治,此时防治效果最佳。如果树食心虫、玉米螟、棉铃虫、水稻螟虫等钻蛀类害虫防治的最佳时期在卵孵化高峰期,此时害虫沿未进入植物茎内或果实。杂草对除草剂的敏感程度在不同生长时期也不同[3],正确选用除草剂使用时期是避免产生药害和保证除草效果的关键。

    在杂草出土前施用苗前除草剂,在土表形成药土层或药膜,使杂草不能出土。病害都有从接触到侵入、潜育、发病的过程,植物与病原物未接触或接触初期或病原菌孢子萌发时一般防治效果最好,能防治其进一步扩大侵染,故早期防治比晚期防治效果要好。

    用药时间,不同天气或季节应选择不同的用药时机,如高温季节,宜阴天或早晚用药,切勿中午用药,否则既产生药害,又易中毒;连续阴雨天气,要抓紧在雨的间歇期用药,同是使用优良的有机硅助剂,以减少雨水冲刷。

    3 选用适当的施药方法

    防治病虫草害应根据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发生环境及寄主植物的生物学特点、生育期及种植方式等,选用适宜的施药方法。如防治地上部位发生的病虫草害,尤其是大面积暴发性的,可采用飞机施药或机动弥雾机进行低容量喷雾;防治地下害虫或种子带菌的病害,可采用拌种、浸种、毒饵、毒土、土壤处理等方法;对于保护性防病、小面积施药或小范围个体小的害虫,可采用手动喷雾器常量喷雾;防治温棚病虫害,则宜用“粉尘法”或“熏烟法”施药;防治钻蛀果树枝干的害虫,则可以选用注射法施药。

    病虫害发生部位不同,用药方法也不同[4]。病虫在叶片背面时,要从下往上喷;病虫在叶的正面时,要从上往下喷;如果正背两面都有病虫时,要“上翻下扣”或从侧面斜喷,全面用药;还有采用灌根法来防治根部病虫。

    此外,对光比较敏感的农药如氟乐灵、辛硫磷、敌克松等应避光使用,可采用拌种、混土处理或阴天使用。风雨可促使药剂很快流失,故雨前应暂缓施药,雨后病害蔓延快,应抓紧施药。

    4 轮换或交替使用农药

    轮换使用农药是延缓病虫草害等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的最有效措施,因此在病虫草害防治过程中不要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选用数种防效相当的农药交换或轮换使用,防止害虫、病原物、杂草产生抗药性。杀虫双、蚍虫啉等都是价廉物美的优秀杀虫剂,但稻纵卷叶螟、螟虫等对杀虫双产生抗药性,褐飞虱对蚍虫啉产生抗药性,因防治效果降低,不得不退出有关市场。轮换用药要选用对有害生物作用机制不同的农药,如杀虫剂当中的氨基甲酸酯、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类以及其他的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都可以相互轮换使用,也可以选用具有负交互抗性的药剂。

    5 适量用药

    适量用药主要指适量的施药次数和适当的用药量,要采用最低浓度和最少施药次数来达到最理想的防治效果。用药量过大不仅造成浪费,还易导致农药残留量增多、增加人畜中毒几率、增强病虫抗药性等。农民在配药时,只用瓶盖等随意量取,不用标准器具[5]。因此准确掌握用药的种类、浓度、用药量和施药次数是提高药效、降低污染的重要途径。要做到用药适量,应注意几个方面:(1)农药的使用浓度要准确,严禁随意加大或减少农药浓度。(2)对农药的残效期掌握要准确,如土施宜用残效期在15~20d的农药,喷雾宜用残效期在7~8d的农药。(3)选用施药方法要准确。如对食叶性害虫最好选用喷雾法;对钻蛀性害虫可选用打吊针、堵塞虫孔或熏蒸等方法;对地下害虫可选用浇灌农药或土施的方法;对于有上下树习惯的害虫可采用涂毒环阻隔的方法等。

    6 合理混用

    农药混用是指将2种甚至2种以上的农药混合使用或将农药与肥料混合后一次性使用,达到兼治多种病虫害、扩大防治对象、提高防治效果、省时省力或增效节本,或延缓害虫抗性产生等目的。国家规定的混配农药只准2个有效成分混合,少量除草剂允许3个有效成分混合。多种农药混用,很可能物理性状发生变化或相互发生反应,导致有效成分分解,或对作物产生药害。目前农药复配混用有2种方法:一种是农药厂把2种以上的农药原药混配加工成不同的制剂[6];另一种方法是农民根据当时病虫害发生的实际情况,现场现混现用。

    农药混用应遵循以下原则:(1)不能发生不良化学反应,混用后要么能增效,要么能扩大防治范围或保证正常药效,不影响药剂的物理性状。(2)混用后对植物不能发生药害。2种或2种以上农药混合后有可能会改变药剂对植物的渗透性,或加速农药的分解等而对植物造成药害,波尔多液与石硫合剂混用会对作物产生药害,有机磷杀虫剂与敌稗混用会对水稻产生药害。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最好做一下对比试验观察后再进行。(3)农药混合后,不增加毒性,保证对人畜安全。

    农药混合后,一旦出现人畜中毒等安全事故,解毒相当困难。因此,农药不能乱混乱用。

    7 切忌滥用农药

    滥用农药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如任意加大农药使用浓度,或扩大应用范围,或随意改变使用方法等。在当前各地进行的农业产业调整中,出现了大量的新的经济作物品种、中药材品种、蔬菜品种等,有些品种对农药较敏感,一定要在小范围内进行药害、药效试验,才能大面积推广应用,注意防止出现药害。

    参考文献

    [1]周世其,梁仁枝,高宗霞,等.植物病虫草害防治[M].安徽省新型农民培训系列教材,2010.

    [2]武德兰,周同新.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技术[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14(6):152-153.

    [3]郭坤友,李克祥.浅谈农药的使用科学[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7):232-233.

    [4]徐竹莲,朱卫东,魏风铃,等.农药安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2010(21):18-19.

    [5]雷邦海,谭光仙,刘安民.农药科学合理使用技术[M].农药管理条例.

    [6]高洁,宋琳.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3):207-208. (责编:徐焕斗)

    推荐访问:浅谈 农药 科学合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