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秘网 - www.nagforex.cn 2024年06月18日 09:48 星期二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壮美铁流逐大荒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10-22 15:06:02

    从以三台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旧式农机具,向人迹罕至的荒原开战,到65年后的2012年底,拥有农机总动力740万千瓦,农机原值171.7亿元,各类大中型拖拉机82353台(其中180马力以上的1715台),各类配套农具212413台件,水稻插秧机79942台,节水灌溉机械16168套,各类联合收获机20177台,谷物烘干机487台,种子加工机械867台,水稻工厂化育秧设备393套,农用飞机53架……这不是一组简单的数字,这些如天文一样的数字,是黑龙江垦区农机实现现代化、实现由地面到空中立体作业、完成3586万亩耕地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高达97.5%的重要标志。这些金戈铁马,这些空中神鹰,不仅为黑龙江垦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基地,被誉称为国家“抓得住、调得动,能应对突发事件”的“中华大粮仓”,做出巨大贡献,还走出去,为本省、跨省、跨国农机作业,其示范带动能力。远远超越了自身的4300多万亩耕地,这些大马力似一部部发动机,将北大荒的高产神话无极限地复制,影子垦区、域外垦区快速、真实地实现着。

    纵横驰骋,凭空一跃!枯燥的数字,在这里让人震撼!在这里,每一个看似静止的数字,讲述的都是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围绕服务垦区现代化大农业而迅猛发展、大踏步迈向农机现代化奋力图腾的真实故事。

    驻于亘古,逐鹿广袤。

    悦耳的轰鸣,划破天际,震动寰宇。

    似一只只劲旅,昂立涛头戮战。风云起兮,你挥动尺幅,于天地间,漫卷成一道道壮美的风景。

    在中华大地的三江平原、嫩江平原,在小兴安岭和完达山脚下,在大美龙江的肥沃黑土,在那被称之为神奇的土地,人间天上难寻的无人能驯服的莽莽原野——北大荒,你着力之美、毅之刚,以智勇为音符,唱响时代的最强音。

    于是,荒野不再苍凉,猛兽不再张狂,洼涝不再肆虐,你舞动金戈铁马之身躯,治理、播种、收获,尽情梳理,无论气候怎样恶劣,你仍然能将岁月耸成金山座座。

    真正的雄起!

    殷实的伟岸!

    你,就是中国农业机械化的排头兵、领跑者——黑龙江垦区农机现代化。

    从不毛之地,到2012年,黑龙江垦区实现粮食总产432.6亿斤,粮食商品量达到407亿斤,你不愧为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的血脉和脊梁。完全可以这样说,黑龙江垦区农机化撑起了黑龙江垦区由“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中华大粮仓”的光荣与梦想、殷实与希望。

    六十五载,无论堆积怎样强劲的文字,都无法淋漓尽致地书写黑龙江垦区农机现代化的发展,都无法酣畅地述说黑龙江垦区农机现代化厚重的一点一滴的过往与未来。

    仍略感苍白。

    仍意犹未尽。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你,走近北大荒农业机械化,走近黑龙江垦区农机现代化,一同破解你的神奇,了解你是如何做到让荒原、让沼泽、让水面、让大酱缸似的恶劣的自然环境迅速退出,从昔日的颗粒不收,神奇地变成让粮食茁壮成长的沃土,做好坚守粮食作物从种到收等各个环节的守护神的。

    前 言

    中国有数千年的农耕历史,但粮食问题却始终困扰着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到上个世纪中叶前,中国的农业生产还相当落后,根本养活不了自己。一个同样严峻的问题也摆在了即将掌握政权的共产党人面前,这就是“中国人如何解决自己的粮食问题”。这是历史的抉择,也是新的起点。而在这个历史的新起点上,北大荒的农机化事业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的蜕变。

    艰难起步阶段

    1945年12月,抗日战争胜利不久,毛泽东主席发出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伟大号召。当年主持东北工作的陈云、李富春同志提出:“要用公营和工业化的方式建立粮食工厂”。这是一种全新的要求,是农业生产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

    电影《老兵新传》,就是以原通北农场第一任场长周光亚为原型改编的。

    健康发展阶段

    上世纪40年代末,中国引进了前苏联的大中链轨式拖拉机。50年代,国家十分重视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在156个引进项目中,特意全套引进前苏联一整套的农业机械,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大型谷物机械化农场——友谊农场。

    历史性跨越阶段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给北大荒农机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大好机遇。在农业部的支持下,北大荒引进了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外国农机设备和技术。

    向现代化迈进阶段

    进入新世纪,北大荒农机化事业,在2000年8月江泽民总书记视察黑龙江垦区时发出“发扬北大荒精神,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号召鼓舞下,开始了新一轮的大发展、快发展和跨越发展,始终坚持追踪和使用当今世界、国内外最先进的农机化技术和设备,来武装垦区的现代化大农业,成为中国农机化的排头兵和领跑者。

    经过四个阶段的发展,北大荒的农机化事业,呈现出从未有过的魅力。他们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迎来了国内首批全套引进国外先进农业机械设备和技术的大发展。由此,对外开放,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农机和技术的序幕正式拉开。由此,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窗口。

    而今,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大发展,北大荒的农机事业再次发生了一次又一次质的飞跃。国内外高水平、高质量、高性能的大中型农机具的不断引进,使北大荒的农机化得以高质量地发展,实现了农机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即继续保持中国的领先水平并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

    2012年,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装备大幅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再创新高。他们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积极充分利用好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更新投入力度,全年实现农机更新总投入达32亿元,再次突破历史,新增国内外各类机械5万余台件,其中:累计获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5.5亿元;继续从国外引进先进大型、特大型农业机械7亿元、1200台件。新建旱田现代农机装备作业区29个,使垦区现代农机装备区总数达到380个,基本实现了旱田耕地面积的全覆盖。水稻全程机械化的装备也进一步增加,从智能化浸种催芽设备到插秧机和收获机,都有较大增加,水稻全程机械化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田间综合机械化率达97.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旱田达97.5%、水田达97%。实现航化作业面积1660万亩。新建旱田现代农机装备作业区29个,使黑龙江垦区现代农机装备作业区总数达到380个,基本实现了旱田耕地面积的全覆盖……种子加工机械化、粮食处理机械化、农用航空的大面积使用,在您的面前展现了一幅农业机械化的优美画卷。65年的跨越,是历史托起今天的殷实。

    推荐访问:铁流 壮美 逐大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