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秘网 - www.nagforex.cn 2024年05月17日 11:57 星期五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论大学生学业规划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10-21 19:24:02

    摘要: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难题。大学生学业规划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树立学业价值观的主要渠道,是加强学生管理,推进学风建设的有效进路,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在探讨大学生学业规划过程的基础上,系统构建了大学生学业规划教育体系,包括正面引导体系、强化管理体系和服务支持体系,不断探寻新时期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学业规划;教育

    DOI:10.15938/j.cnki.iper.2016.04.02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4-0122-04

    时代进步和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体现在学生成长成才各方面,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满腔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同时要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大学生学业规划教育将个人成长与国家理想相结合,是落实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渠道,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是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大学生学业规划教育的哲学基础和本因。

    关于大学生的学业规划,无论是理论认知还是实践探索都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研究集中在现状评述、经验总结和国外理论阐述上,研究成果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没有形成实操性强的实践模式,难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推广应用。本文结合大学生的学业生涯发展现状和内在成长需求,尝试构建我国大学生学业规划教育体系,探讨促进大学生个人成长发展的有效对策,探索具有本土化特点的理论及实践模式,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

    一、大学生学业规划的过程

    学业规划是大学生在对自身特点、校园环境和社会需要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大学阶段的阶段性目标,从而确定学业路线和学业发展计划,并通过科学途径实现目标的方法。学业规划解决学什么、怎么学、何时学等问题,不断提升竞争实力,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学业规划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完善自我概念,激发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提升个人竞争力,顺利实现社会化转型。英国政府的《迪林报告》(1997年)中将大学生个人发展规划定义为“为学生建构和反思个人发展的方法”。《高等教育成长档案政策论述》(2000年)对大学生个人发展规划的概念作了进一步的修订,认为是“由个人承担反思和记录学习、表现和成绩的责任,并系统全面规划学术、职业和个人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获得学校和各界的有效支持。包含相互联系的规划、实施、记录、反思、评估五部分。”

    总体来讲,大学生学业规划分为自我评估,环境认知,确立目标,制订与实施计划,评估和调整五个步骤。回答“为什么上大学”“我是谁”、“我在哪里”、“我期待的是什么”、“我如何去做”、“是否需要调整”这几个问题。

    1.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是运用正式和非正式评估方法对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和价值观念等进行测评。大学时期是大学生自我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自我概念的顺利发展即是大学生成熟的标志,也是个人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基础。这里需要指出,大学生正处在迅速成长与发展的阶段,个人特质会相应的改变,自我认知的结果可以作为学业规划的依据,但是也要看到学生的成长性和发展性。

    2.环境认知

    环境认识是指对所处的社会环境、学习环境、专业就业前景等多种学业发展信息的认知和分析,了解当前国家的就业政策和制度,考研和留学政策,相关行业和职业的现状,岗位胜任能力要求,本校就业市场情况和升学率等。有效的信息是个人决策的重要依据,需要基于此来制定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学业发展规划。

    3.确立目标

    大学生面对多种学业发展选择,要合理设定和调整目标。学业目标是大学生对大学四年学业生活的结果预期,是对大学生活的构想和向往,是学习的重要驱动力,对大学生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大学生学业目标的确立必然要受到主观和客观双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要在自我认知和環境探索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个人发展需求和社会需求,从而制定学业目标。

    从横向内容维度看,学业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知识是能力提升和素质养成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外在表现,素质是知识和能力内化、升华的结果,学业目标应包括专门知识的学习,应用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养成这三方面内容。

    从纵向结果维度来看,学业目标分为三个层级。底层目标是顺利完成学业,取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中层目标是毕业后获得相对满意的就业去向,高层目标是找到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依据舒伯的生涯发展阶段理论,大学期间正处在职业探索期,需要经过不断的探索、尝试和体验找到未来的职业方向。所以,不能简单的将学业目标定位在找到好工作。从线性时间维度来看,学业目标可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将长期目标进行自上而下的分解为若干阶段性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业目标具有多维性、层级性和可调整性。

    4.制订计划

    制订计划的实质是对实现学业目标的路径进行选择。一份科学的学业规划需要有目标或目标群,最重要的是实现目标的路径。学业路径的选择需要依赖大量的信息,需要学生有意识、有目的的搜集相关信息。例如针对“培养自身素质”这一目标,积极参与社团活动,担任学生干部,参加校园竞赛,组织志愿活动等实践活动就是帮助大学生实现培养自身素质这一学业目标的学业路径。大学生对学业发展信息和相关资讯的了解不足,导致仅依据直觉设计目标,脱离现实,理想的成份较多,实操性差。随后要将目标分解成若干操作性强、难易适中的实施步骤,并规定完成的时间与结果预期,做好实践时间进度表。

    5.评估与调整

    学业规划本身就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和尝试的过程,大学生处在社会化转型的重要时期,多元价值观的碰撞,实践经验的积累都有可能导致学业目标的转换,学业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时,原有的学业规划经过实践之后,也需要回顾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随着个人经验的增长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的进行调整和修订。

    二、构建大学生学业规划教育体系的重要性

    1.大学生学业规划教育是学业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渠道

    所谓学业价值观就是大学生个体对完成学业的总的观点和根本看法,包括学业价值观、学业期待,即为什么上大学?上大学有什么用?如何读大学等,学业价值观直接影响大学生对学习的选择和行为以及学业表现。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以及高中生活和大学生活的具大差异,导致很多大学生难以顺利适应大学生活,出现学业懈怠,甚至荒废学业的现象。大学生学业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澄清学业价值观,认识到学生是学业规划的主体,自己是自己生涯的建设者、规划者和实施者。鼓励学生主动将大学阶段的学业规划与持续专业发展相联接,而不是仅仅听从学校的安排。

    首先要正确认识学业与专业的关系。学业生涯是以专业学习为基础和核心的,但是学业生涯不仅仅包括专业学习,还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和通用能力的提升等。其次要正确认识学业与就业的关系。就业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个人的学业表现直接影响就业质量,大学生需要了解就业需求,有针对性的调整学业方向,就业是学业的导向和评价指标之一,学业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最后要正确认识学业与事业的关系。学业是事业发展的基础,事业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服务社会的重要渠道,大学生应将个人梦想、社会需要和国家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社会价值,实现个人和社会协调发展。大学生学业规划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渠道。

    2.大学生学业规划教育是加强学生管理的有效进路

    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理性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键环节。在社会制度确定的情况下,价值理性是相对稳定的,而工具理性则处于变动之中。所谓工具理性就是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进入“生活世界”,进入人们日常生活、单位业务活动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理论层面的简单说教即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又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进入学生的生活世界,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学生个人发展问题结合起来,才会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学业规划的教育和管理,帮助学生明确学业目标,树立合理的学业观,了解读大学的意义,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习动力,可以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风气和学习面貌,加强学生管理和学风建设,不断促进大学生不断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增强核心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3.大学生学业规划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发展是事物由旧质到新质的运动、转化过程。事物总是在不断的运动、发展中,从简单的位置移动、到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化。社会和谐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和基本动力。教育部2015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把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立足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一方面给更多的青年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教育教学水平没有同步发展,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问题引发了各界关注,备受争议。人才培养质量最终将表现为学生的发展质量,开展学业规划教育就是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下积极回应90后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诉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业规划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来帮助学生明确学业目标,调动其学习自主性和责任意识,树立合理的学业观,由被动受教育者变为主动求学者,通过督促和规范大学生的学业生活,积极的为未来发展做出知识和能力的储备,为参与人才市场竞争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从学生主体的视角看,身处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和学习型社会之中,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和趋紧的就业压力,认真规划自己的学业生涯亦是对自我发展负责的体现。

    三、构建大学生学业规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途径

    进入到十一世纪以来,旧有的“以学科为中心”,“以精英培养为目标”的教育观念逐步转变为注重“创新意识”、“全面发展”等理念,高校与学生的关系也由“教育+管理”向“教育+管理+服务”和“教育+管理+服务+辅导”模式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也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人需求与发展,通过开展学业规划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策略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式。

    1.完善大学生学业规划的正面引导体系

    开设学业规划的相关课程,内容包括学习观念、策略、学业规划的方法等,脱离单纯的理论和技术指导,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教学和课外体验相结合,采用课堂讲授,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方法,不断提高学生自我认知、信息搜集、决策和执行能力。大学生学业规划课程的设计应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元需求。其次应为大学生提供信息认知拓展,城乡大学生拥有的社会资源存在差异,自给自足的农村经济形态形成了以土地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和交往圈,信息相对闭塞。城市居民则具有相对丰富的人际交往网络和更广阔的社会关系纽带,城市大学生对人力资本市场的竞争有更直观的认知,高校应为大学生开展专业就业前景教育、就业形势教育、岗位胜任力认知等,构建由学校校友会、企事业单位、大众传媒和社会组织等组成校内外社会支持系统,给大学生提供充足的信息源。

    2.創新大学生学业规划的强化管理体系

    高校应遵循正面教育和强化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大学生学业规划的相关制度和教育模式设计,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校管理之中,最终形成贯穿四年的系统监控和过程培养,有效引导大学生的行为,为大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服务。1997年7月英国高等教育研究委员会发表了一份关于未来二十年英国高等教育发展走向的《迪林报告》,该报告建议高校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档案包括成绩单和个人发展规划两部分。作为一项全国范围内的政策性教育活动,英国所有的高等教育机构应为学生提供参与个人发展规划的机会。此后,英国高校相继试行和实施大学生个人发展规划,如牛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

    高校应尝试构建大学生学业规划的实操系统,建设学业生涯记录网络平台,从入学起定期记录个人学业目标,自我认知,课程安排,学业成绩,学术成就、学生干部、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经历、成长体会等,检验学业目标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反思学业目标,修订学业规划。

    逐步完善学业规划的考评机制,将学业规划纳入大学生的教育和日常管理之中。将学生学业规划的完成情况作为评奖评优的指标之一。对目标明确、规划可行性和实操性强、执行有力的学生进行表彰。建立学业规划的运行和考评制度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育人的体现,以制度为保障,不是追求学生工作概念的创新,而是基于对开展大学生学业规划教育必要性的科学认知。

    尝试建立学业导师制,聘请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社会经验的教师担任学业导师,学业导师的主要工作是开展思想教育,转变学业观念,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同时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反省和修正学业目标,提高执行力。因为学业规划不能替代大学生的学习行为,要想把思想转化为行为习惯,还需要行为的强化训练,将正面教育、思想引导和行为管理相结合。学业导师定期主动介入学生生活,检测学业规划执行情况,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业问题,给予适当指导。

    3.构建大学生学业规划的服务支持体系

    在开展全覆盖的正面引导教育的同时,要开展专业的个体职业咨询,促进大学生学业规划目标的实现。不同成长背景的大学生基于不同的人生经验,会做出个性化的符合自身特质的学业规划,如城乡大学生学业规划存在着显著差异,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前生活在二元分治的经济、社会、政治体制中,城市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凭借家庭的代际传递,获得了更多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源,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大学生承受更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的意愿和责任现为强烈,对学业的目标指向性更强。专业的个体职业咨询将是学业规划课程的有益补充。

    同时,建设学业规划的网络服务支持平台,提供网络课程,网络咨询和自我认知测评系统,以及各类学生关心的学业信息,方便学生查阅。

    最后,大学生学业规划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传统的“教师要求,学生执行”的旧模式应加以调整,鼓励学生积极建构自身对学业的理解和认知,不盲从,主动求知。要把大学业规划教育工作从传统的经验指导和事务处理向理论支撑下的规范实践转换,开展跨学科的理论研究,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知识建构学业规划理論,为大学生学业规划教育的推进与推广提供理论支撑,提高学业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鼓励学生工作者开展实证研究,用理论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最终实现学业规划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统一,实现学生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庞达]

    推荐访问:学业 思想政治教育 规划 功能 大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