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秘网 - www.nagforex.cn 2024年05月20日 19:18 星期一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科山土楼群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10-20 10:42:02

    对科山土楼的印象,我是在30多年前就已烙下了的。彼时二八年华不负韶光,曾经有过一次同学间的远足邀游,郑兄的老家科山即是其中一站。岁月悠远,当年远足邀游的同学已天各一方、大抵少有联系了,所见所闻的诸多情景更已淡然消逝,但郑兄祖上世居的那一座座土楼,仍时常縈回于脑际。因了这,当我萌生出撰写土楼风情系列文章的念头时,再作一次科山土楼行也便早早排上了日程。

    科山位于平和县芦溪镇东部,是东槐村辖下一个村民聚居点。东槐旧称“桐皮”“潭皮”,是芦溪镇内一个较大行政村,东部隔着一道柯山岭与南靖县的葛竹村接壤,西侧经由芦溪镇至平和县城约60公里路程。实际上在1955年以前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今南靖县葛竹村亦归属平和县管辖,东槐与葛竹两村民众互动频仍,海拔近千米的柯山岭虽然陡峭险峻,却有古道相通,交通尚算便捷,而东槐因地利之便,逐渐形成人口相对集中的小圩市。许是造化弄人,葛竹村于1955年划归南靖县后,与东槐两地民众往来渐次减少,柯山岭便越发难以逾越,东槐圩也就日渐没落了。

    科山社就在柯山岭下,六七百号郑姓人口聚居于地势狭长的溪谷坡地。站在柯山岭眺望,四座或圆或方的土楼一字排开,呈南北走向坐落于曲折迂回的溪流西岸,使得这个偏远静谧的小山村多了几道沧桑悠远的岁月履痕。这些土楼建筑均诞生于清代中晚期,这一时期,正是闽西南山区土楼建筑兴盛之时,比肩矗立的四座土楼,成为科山郑氏世代繁衍兴旺的写照。

    毓秀楼

    从建筑年代看,毓秀楼应属科山土楼群中最早建成的一座土楼。这是一座方形双环楼,楼高二层,面宽约30米,纵深约34米,占地面积约1020平方米,正面为三川式屋顶,外墙面二层设有方形窗口。大门朝向东北,为条石方框套拱券门,门宽1.68米,高2.54米,门楣上方嵌有一块石雕“毓秀楼”匾额,题款为“嘉庆戊午年”。匾额下门楣处置有两枚圆形浮雕门簪,中间为太极阴阳鱼,环饰菊花图案。门前铺有三级条石踏跺,前面视野开阔,有一空旷广场,为村民开展活动的主要场所。进门走过门厅,前面是一个长约12.8米、宽7.2米的方形楼埕,楼内共计十个单元二十二开间,单元门原为砖砌拱券门,有部分改建成矩形门,内立面为青砖墙面,未设内台明。楼内单元均为二进式含小天井格局,靠近门厅单元前落为马鞍脊屋顶,与大门相对的一单元一层为郑氏祖祠,其余各单元为住户。二层设有闭环式方形内连廊,经由门厅一侧公用楼梯上下,各单元户内未设自用楼梯。

    毓秀楼建成时间为清嘉庆戊午年(1798),迄今恰好220年整,据族谱记载,建楼者为科山郑氏十二世三房公郑日。整座毓秀楼原先保存完好,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有住户于楼内设置茶坊加工茶叶不慎引发火灾,导致后侧数单元被烧毁,如今毓秀楼仅前部分尚且完好,后半部分侧早已坍塌破败,残亘处长满香蕉树、藤萝等绿植。直至2010年,郑氏子孙在正对大门原址重修郑氏祖祠,供奉郑氏先祖牌位,并立碑以记。

    溪春楼

    溪春楼就在毓秀楼南侧,沿溪边迂回行走百多米即到,实际两楼之间直线距离不过20米,是科山土楼群中唯一的圆形双环土楼,楼体直径约30米,高三层,也是科山土楼群里最高的一座。楼门朝向东北,为花岗岩条石方框套拱券门,门宽1.68米,高2.58米,配有内外双重木门扇。门前置有五级垂带踏跺,门楣处嵌一石刻“溪春楼”匾额,楼名左右未见落款。匾额下方门楣处亦置有两枚太极阴阳鱼状浮雕门簪,形状与毓秀楼类同,墙根外侧铺有石砌外台明,宽约0.9米,高约0.7米,靠近大门左侧立一块“石敢当”。走进大门,门厅、楼埕均为卵石铺设地面,楼埕直径约9.4米,右侧有水井一口。楼内平面共计十四开间,内墙为青砖墙面。扣除门厅和中间一单元三开间的祖堂公厅,左右两侧各有四个住户单元,合共八个住户单元,入户均为砖砌拱券门,顶部左右各置一方形石雕门簪。各住户单元为二进式,分前后两落,因单元含墙进深仅9米有余,前落显得狭窄逼仄,仅具通道功能;中间带一宽不盈尺的袖珍小天井,当属我所见过土楼中最小的天井,天井底部设有畅通的排水窨道。越过小天井,后落厅堂较为宽敞,靠墙边有楼梯通往二层。三层则为通廊式结构,单元内不再设楼梯,需经由门厅左侧的公用楼梯上下,三层设有闭环式内通廊,通廊每隔三个单元又设置一道青砖拱券门,拱券门外侧山墙延伸至窗外檐下。

    溪春楼整体概貌保存基本完好,仅部分单元前落屋顶塌陷,楼体结构严谨,楼内窗棂做工考究,部分樨头构件雕工精美,称得上是一座土楼精品。如今楼内尚有一户单口之家居住,其余住户均已迁至楼外。因楼名匾额未刻建楼时间,经查询郑氏族谱得知,溪春楼建成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由科山郑氏十三世五房公郑囒所建,迄今近170年历史,比毓秀楼晚了半个世纪。

    聚德楼

    聚德楼紧挨着溪春楼南面,两楼之间隔着一道约莫三四米宽的巷道,位置上处于科山四座土楼中的最南端。就外观而言,聚德楼与毓秀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可以说是毓秀楼的复制品。同样为方形双环楼,楼高二层,大门朝向东北,为褚红色条石方框套拱券门,内外双重木门扇保存完好,门前铺设三级踏跺。门楣上方嵌一石刻“聚德楼”匾额,匾额下方门楣处置两枚圆形太极纹饰门簪。楼内共计10个单元22开间,正对大门一单元三开间为二进式祖堂,前落向楼埕凸出数米,使得中间楼埕呈“凹”字形状。二层设有内通廊,后侧横排通廊比其余三面高出约60厘米。其内部结构与毓秀楼不同之处,在于除了门厅一侧有公共楼梯通往二层外,四个角落又各有一副楼梯,整座聚德楼共计设有五副楼梯可供上下,极大地方便了楼内住户活动。与毓秀楼另一处不同的是,聚德楼大门前方约十米处立有一堵照壁。这一照壁的出现,缘于聚德楼大门正前方是两山交汇的岔口,这在风水学上是大忌,故在堪舆者的建议下立一堵照壁以避凶兆。

    依楼名匾额上的落款可知,聚德楼建于清道光壬寅年(1842),比溪春楼早7年建成。据族谱记载,建楼者为科山郑氏十三世六房公郑纤,与毓秀楼肇基者郑日、溪春楼建楼者郑囒互为父子、兄弟关系。

    阳春楼

    与毓秀楼、聚德楼的方正规整,溪春楼的浑圆端庄相比,处于科山土楼群最北侧的阳春楼则显得较为奇特,其形状似圆非圆、似方非方,从外观之呈扁长状的椭圆形,由内而观又仿佛形如龟背的八卦状。其为双环土楼,楼高二层,门朝东北而开,为花岗岩条石矩形门,门宽1.52米,高2.4米。门楣处匾额为“阳春楼”,题款时间为“光绪壬辰年”。楼内卵石铺设的楼埕长约12米,宽约9米,除一口水井外别无他物,显得略为空旷。埕边檐下未设内台明,楼内平面22开间,扣除门厅和正对面的公厅不计,两边共计10个住户单元,单元入户均为砖砌拱券门,各单元内立面为青砖墙面,入户门边墙体刷着“伟大祖国满园红”等字样的标语式对联,彰显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化特征。沿着门厅一侧楼梯步上二层,靠窗一侧设有内通廊,每隔三间设一道砖砌拱券门洞,共计八道拱券门洞,所处位置山墙延伸至窗外檐下,环楼形成椭圆形的八卦状,形象独特,颇为与众不同。

    樓名匾额题款的“光绪壬辰年”为公元1892年,由此推算,阳春楼建成至今尚不足130年,在科山土楼中算是“资历最浅”的一座土楼了。与另外三座土楼相比,阳春楼外形略显简陋,但整体保存相对完整。颇为遗憾的是,阳春楼由何人兴建,郑氏族谱未有记载。

    科山土楼与郑氏渊源

    从1798年毓秀楼肇基起始至1892年阳春楼落成,前后不足百年时间内,地势偏远的小小科山村社先后矗立起了四座形状不一、建筑工艺各擅特色的土楼。尤其难能的是,建筑土楼需以耗费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为代价,科山郑氏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这样的浩大工程,在当时堪称大手笔了。

    据当地人家珍藏之旧版《郑氏族谱》(民国二十四年裔孙惠培所录)记载,东槐郑氏系南宋义士郑虎臣后代,郑虎臣之父均宝公郑埙曾于宋理宗年间出任越州同知,遭奸臣贾似道陷害流放致死。宋德佑元年(1275)贾似道督师应战元军兵败,被弹劾罢相谪为高州团练副使,发配循州(含广东惠州一带)安置。时有会稽县尉任满到京的郑虎臣为雪父仇,请旨押解贾似道,一路对贾似道凌辱备至,只希望其受辱不过自寻绝路,岂料贾似道乃贪生怕死之辈。行及漳州城南,郑虎臣诛杀贾似道于木棉庵(今木棉庵尚有碑记遗存;明代文学家冯梦龙著《喻世恒言》第二十二卷《木棉庵郑虎臣报冤》详细记述了郑虎臣在漳州城南木棉庵诛杀奸臣贾似道的故事)。杀贼之后,郑虎臣携道生、道养两子在漳州城南郊安家避祸。不久南宋灭朝。元朝至正年间,有贼寇陈机察作乱,道生、道养兄弟乃倾尽家财,募乡兵讨伐,因功授予太尉之职。元顺帝年间,郑道生兴兵大战陈友谅力竭身死,道养率兵救兄不成,亦自刎沙场。元朝既亡,道生遗下两子郑兴、郑容皆隐居不仕,后于明洪武年间自漳州徙居芦山,郑兴居于下卿里(今芦溪镇树林村井仔头),郑容居于上卿口(今东槐水井坑口)。是故,郑虎臣之孙郑兴、郑容为平和芦溪郑氏开基祖。

    谱载,郑容之孙、东槐郑氏三世公郑德生曾在上卿口建有墩头围楼一座,大约于嘉靖年间,墩头围楼不幸被山贼焚毁,火势殃及郑氏子裔一百零四口,只有年逾五旬的六世廷华公夤夜惊觉,怀抱中堂供奉的观音菩萨越窗而逃。因廷华公长子真佑在外地做生意,幸免于难。廷华公寻至长子处,父子二人寓居漳州城。廷华公年至六九方继娶妻室,虽年事已高,却也老当益壮又生了四个儿子,其后世子孙部分定居漳州,而真佑则有部分子孙回到东槐科岭脚建基立业,衍传生息。据此,今科山郑氏亦尊七世真佑公为开基祖。

    昔墩头围楼所在位置大概在今之科山社南边的水井坑口,因为年代久远,其址早已无存。其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未见科山郑氏再建围楼的记载,及至毓秀楼落成,已在200余年后的嘉庆年间。据旧谱载,科山郑氏十二世郑日公生于清雍正辛亥年(1731),卒于清嘉庆戊午年(1798),卒年正是毓秀楼落成之时。郑日公在世六十八岁,膝下育有七子,可谓子孙兴旺,其妻周氏更以九十一岁遐龄终老,在世时曾五世同堂,衍下人口达到150余人之众,一座毓秀楼自然不堪负荷。好在派下人口既多,子孙亦事业有成,闽人素有“树大分杈、囝大分家”的传统,除郑日公四子举家徙居广西、七子馚徙居南靖县南坑麻竹头外,先是六子郑纤于清道光壬寅年(1842)自筑聚德楼一座,外观仿照毓秀楼规制,仅在内部结构上进一步优化。郑纤育有四子,在世四代同堂,以一座聚德楼安居绰绰有余。紧接着七年之后,郑囒所建溪春楼亦于清道光己酉年(1849)峻工落成。郑囒为郑日五子,膝下又育有五子,在世亦四代同堂,只可惜他在溪春楼竣工落成的前一年即告寿终,享受不到新居乔迁之喜了。至于阳春楼由哪一世郑氏先祖肇建,旧谱则无记载,概因科山郑氏旧谱所录仅至十四世而止,之后各派房下衍传均未见补录,对此,只能留待今后进一步了解考据了。就平和县境内而言,如科山这般同一个村社有着如此密集的土楼分布,而且筑楼者又是同宗同源的一个家族,显然并不多见。尤其毓秀楼、聚德楼与溪春楼的肇建者还是父子、兄弟关系,更是绝无仅有的了。

    自平和芦溪郑氏开居祖郑容于明洪武年间徒居上卿口迄今已近700年,而以七世祖郑真佑拓基科山算起也已近500年,郑氏在科山繁衍二十几代,也算是人丁兴旺、人口衍传颇广。除早年曾有各房裔孙徙居广西、南靖、台湾等地外,近年亦多有族亲后裔迁居外地。国人素来安土重迁,有些人因了生活所迫而不得不远离家乡,更多的人则立足原乡本土发展。但无论在哪里安居拓业,对祖地的浓浓乡情总是割舍不断的。如今这些土楼大多已人去楼空,除毓秀楼因十几年前遭遇祝融之灾毁损大半外,其余均大体保存完好。但这种完好也可能只是暂时的,如果能够对其进行保护性维护开发,无疑将成为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也将大大延缓其衰败进程。如果不加以修缮维护,恐怕在不远的将来,便将破败坍塌,成为一种记忆了。

    无论行走多远,土楼永远是老家的一个符号,也是游子心中的一种图腾。

    推荐访问:楼群 科山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