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秘网 - www.nagforex.cn 2024年05月21日 04:30 星期二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济宁市2021年初中道法学考命题自评报告(3)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07-15 11:48:0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济宁市2021年初中道法学考命题自评报告(3),供大家参考。

    济宁市2021年初中道法学考命题自评报告(3)

     

     济宁市 2021 年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 命题总结报告 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要求,也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的要求。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新学情,2021 年济宁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试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凸显学科价值,紧扣时代脉搏,彰显家国情怀,关注济宁发展,注重实践参与。试题从实际出发,注重人文关怀,突出基础性、综合性,贴近学生生活,助力教育教学改革,发挥试题的育人功能和考试的正确导向作用。试卷在命题理念、试题题型、试卷结构、难易程度、语言风格、卷面格调等方面均保持了近年来济宁市初中学业水平《道德与法治》学科命题的优良传统,力求稳中求新、不断提升。

     第一部分

     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2021 年济宁市道德与法治试题以《义务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11年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依据,按照德育为先、素养为重、面向全体、关注个性的命题要求,结合教学实际,坚持思想性、基础性、科学性、人文性、导向性的统一,将选拔与学业水平考试功能相融合,发挥考试育人功能,为学科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发挥提供指明方向。。

     二、命题原则

      1.2021 年山东省济宁市初中道德与法治高中学校招生考试命题应遵循科学性、时代性、公平性、教育性的原则。

      2.考查内容应具有科学性、思想性、人文性,体现综合性的课程性质和实践性的课程基本原则。试题以贴近考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为命题立意,将知识、能力、素养的考查融为一体,做到德育立意和能力立意的有机统一。

     3.关注考生终身发展的需求,在使考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

     试题结构与统计 一、试题概况

     1.试卷采取闭卷形式,考试时间 60 分钟,总分 60 分。

     2.试卷共设 14 道题目,其中卷Ⅰ选择题共 10 道题目,每题 2 分,共计 20分。卷Ⅱ问答题为 4 道题目,共计 40 分。

     二、命题细目表 命题多维细目表

     济宁市 1 2021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道德与法治 试题 A A 卷正题命题细目表

     命题:关明春

     吴育林

     审题:关明春

     时间:0 2020 年 年 5 5 月 月 0 30 日

     试卷结构

     ( 题 型 / /比重)

     题号

     考试内容

     分值

     能级要求

     难度系数

     (预测)

     备注

     识记

     理解

     运用

     选择题

     (33%)

     0 20 分

     1

     时事: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单一材料)

     2 √

      0.8

      2 时事:“嫦娥五号”月球采样成功返回;“天问一号”

     着陆火星圆满成功(组合选择)

     2 √

     0.7

     3 时事:

     《长江保护法》开始施行;2020 年我国经济总量;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周年 (组合式判断)

     2 √

     0.5

     4 师生关系;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依法行使权利 (漫画:惩戒依据)

     2

     √

     √

     0.7

      5 学会学习;做更好的自己;青春有格,止于至善;集体的力量 (古语、学生做法)

     2

     √

     √

     0.5

      6 坚定文化自信;红弘扬传统美德;凝聚价值追求

     (济宁“十德树人”进课堂)

     2

     √

     √

     0.7

     7 发掘生命力量;生命的价值;做负责任的人 (时代楷模张桂梅)

     2

     √

     √

     0.6

      8 增强宪法意识 (第七个国家宪法日)

     2

     √

     √

     0.8

      9 科学立法;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祖国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

     2

     √

     √

     0.6

      10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担当

     (中国向 80 多个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向 43 个国家出口疫苗)

     2

     √

     √

     0.6

      非选择题

     (67%)

     0 40 分

     11 战胜挫折;行己有耻;树立自信;调控情绪(学生留言寄语)

     8

     √

     √

     0.7

     12 孝敬父母;实现生命意义;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8

     √

     √

     0.7

     13 (1)

     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科学立法;树立法治意识,预防违法犯罪;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材料:刑责年龄降至 12 岁;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具体条文)

     4

     √

     √

     0.6

     13 (2)

     诚实守信;正确使用网络;遵守规则;依法行使权利 (材料: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创设情境;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具体条文)

     4

     √ √ 0.6

     14 (1)

     取得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及其原因;绿色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材料: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脱贫攻坚战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变化情况(图);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碳达峰与碳中和(图))

     8

     √

     √

     0.5

     14 (2)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文化建设;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法治和德治相结合 (材料:济宁市本地农村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的具体事例)

     8

     √ √ 0.6

     合

     计

     14

     60

     0.6~0.7

      第三部分

     试题亮点与特色 济宁市初中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亮点和特色有:

     (一)厚植爱国情怀,培养政治认同 试题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紧扣时代脉搏,通过时事热点,引导学生了解国情市情乡情,深切感受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培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四个自信”,坚定理想信念,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第 1、2、3 题是时事题,以一年来我国经济、科技、法治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表彰英雄楷模,中央一号文件以及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 9 题的编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为背景材料,综合“一国两制”的有关知识,在对学生进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教育的同时,强化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

     第 10 题以“中国向其他国家提供新冠疫苗”背景,基于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参与的国际合作,引导学生在树立全球观念的基础上,深刻认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树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第 12 题第(3)问,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生前的名言“我为中国人赢得了荣誉和尊严”为背景,引导学生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学习,提高素质,为维护国家利益贡献力量。

     第 14 题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为线索,以“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力争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村党支部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的具体事例”为背景,引导学生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文化自信;同时充分认识中国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对世界的责任担当。

     爱国主义教育遍布在本套试卷的各个角落,引导学生坚定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为国家的发展,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勇担历史责任与使命的决心。

     (二)贴近学生生活,突出价值引领 试题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引导于知识考查之中。试题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关注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选材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际,将价值观教育和心理、道德教育寓于字里行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考试内容,旨在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试题以初中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包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既有现实的生活,也有虚拟的生活。试题坚持实践育人的教育教学导向,注重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增强公民意识,提升参与能力。试题以多种实践活动场景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从学会做题、学会做事到学会做人。

     试题紧紧贴近学生生活,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形成健康的、向上的、乐观的生活态度。

     第 5 题借助我国古语蕴含做人做事的道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做出价值判断。此题既考查了学生的学科素养,又引领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念。学生在解答时首先要理解古语蕴含的道理,然后将贴近学生的事例进行具体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第 6 题以济宁市教育局探索“十德”教育进校园为背景,引导青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 7 题以“时代楷模”“感动中国人物”张桂梅的事迹为背景,第 12 题以“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生前的话语为背景,引导学生致敬楷模、学习楷模,将道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融入试题的字里行间,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在情境创设、价值观立意和试卷整体风貌上无不体现社会正能量,充分发挥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价值引领功能和育人功能。

     第 11 题以以“青春•成长”为主题的毕业纪念册上的留言为背景,激发学生青春热情,引领学生在生活中正确对待挫折,学会行己有耻、遵守规则,树立自信品质,调节控制不良情绪。青春的话语贴近学生生活,激励学生坚守信念,为青春、为梦想、为国家,全力以赴、不负韶华。此题对于塑造学生品格、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念及生活方式,有着重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三)着眼关键能力,落实学科素养

      试题贯彻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课程要求,考查学生在正确认识和处理与成长中的我、与他人和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健康心理、道德品质、法治观念、家国情怀、参与意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

     试题重视能力考查的全面性和多样性。具有道德与法治学科特点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综合能力以及从材料中提炼信息的能力、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评价社会生活的能力等均在试题中得以实现。

     1.试题聚焦学科主干知识,考查学生对核心观点的理解与运用,运用主题化形式,突出学科综合性,引导学生从学科体系把握学科内容。

     选择题除了时事政治第一题之外,9 道选择题都不是考查单一的知识点。第8 题围绕宪法这一主题,把宪法的地位、宪法的内容、公民的基本权利、维护宪法权威等内容进行综合考查;第 10 题围绕中国向其他国家提供疫苗这一主题,把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综合考查。其它选择题综合了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多方面的知识,例如,第 5 题以中国古语为背景,综合考查学会学习、做更好的自己、青春有格、止于至善、集体的力量多方面的知识。

     11-12 题以健康心理、道德品质、法治观念、家国情怀为主题模块,体现只是之间的相互渗透,更加突出学科综合。例如第 13(2)将诚实守信这一道德品质渗透到题目之中,第 14(2)将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渗透到试题中,彰显学科知识之间的综合。

     2.试题考查学生在复杂情境下,多角度、多层次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能力,引导学生初步养成全面、辩证的学科思想和方法。

     试题关注能力考查的思维属性。试题将能力考查要求与思维品质考查要求融为一体,做到能力以思维为支撑,思维因能力而呈现。通过增强问题的探究性和

     开放性,加大问题的思维含量。每个设问都在引导考生自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考查考生个体的思维过程、思维方法、思维成果。纵览试题的问题设置,无论是从具体材料中得出认识,还是从假设中推断结果,也无论是从做法中想到目的,还有对具体做法的评价,都是对考生正确思维方法和良好思维品质的考查。

     试题创设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情境,有些情境需要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依靠情境回答问题。注重基础性,以学科主干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为基础,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两考合一的考试要求。在此基础上,试题全面考查学科能力和思维方法,并突出了信息处理、综合分析、逻辑推理、独立思考、新知学习等学科关键能力,着力渗透价值思维、辩证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学科思维方法,引导学生提高思维品质,掌握学科认识方法,学会根据实际综合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科素养。

     第 13(1)题,以刑责年龄降至 12 岁为背景,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条规定,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下调刑事责任年龄”与“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优先保护”的关系。此题重点考查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引领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下调刑责年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否要受到处罚?结合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懂得下调刑事责任年龄,体现了我国立法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态度,实行良法善治,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利于未成年人从小就树立法治意识,懂得敬畏法律、尊崇法律,依法自律,预防违法犯罪;更加符合“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未成年人也不例外。因此,“下调刑事责任年龄”与“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优先保护”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第 13(2)通过一组对话,以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为背景,主要考查学生对现实生活问题进行分析探究的能力。“用所学知识对‘小网’的行为提出忠告”,即要求学生分析小网的行为,并提出改正建议。需要学生逐句分析情境材料,然后运用所学知识...

    推荐访问:济宁市 中道 命题 济宁市2021年初中道法学考命题自评报告(3) 2021年济宁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