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秘网 - www.nagforex.cn 2024年05月20日 14:33 星期一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主题教育 >

    王守仁自然教育思想(12篇)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11-24 11:18:02

    王守仁自然教育思想(12篇)王守仁自然教育思想  中西方自然教育思想发展的历程  中国的自然教育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老庄。老子在其《道德经》中曾多次提到“自然”、“无为”,要求人们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王守仁自然教育思想(12篇),供大家参考。

    王守仁自然教育思想(12篇)

    篇一:王守仁自然教育思想

      中西方自然教育思想发展的历程

      中国的自然教育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老庄。老子在其《道德经》中曾多次提到“自然”、“无为”,要求人们要遵循大自然的发展规律“道”。庄子也说:“莫之为而常自然”,“顺物自然”,“应之以自然”。这就为中国自然教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魏晋时期中国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涌现出了一批有代表性的人物,进入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魏晋以后对中国自然教育观的发展做出贡献是唐朝的柳宗元和明朝的王守仁。柳宗元针对当时的教育不顾儿童发展规律、儿童的教育教学应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在这之后,中国的自然教育的发展基本上处于停滞阶段,直到近代,随着西方教育理论的传入,中国的一些教育家才开始重新认识、提倡自然教育。吸收了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特别是西方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观点,使中国自然主义教育走向了完善和成熟。其中,蔡元培先生提出的“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主张,将中国的自然主义教育推向了顶端,发展到了极致。这一时期,中国的儿童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且从理论走向了实践,在实践中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探索,丰富了中国儿童教育与自然教育的思想理论。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萌芽

      古希腊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希腊的教育思想也是现代西方教育思想的源头,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一)萌芽阶段:基于有机论自然观,亚里士多德提出“教育要适应人的自然发展”的思想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的思想里,他首次明确的论述了人的教育应与人的本性发展相适应,而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体现在他的有关受教育者年龄分期及相应的教育理论方面。他根据人的灵魂的自然发展的顺序,把人从出生到成年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教育做了相应规定。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二)形成阶段:基于机械论的自然观,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形成及教育心理学化

      1)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客观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夸美纽斯(1592—1670)是十七世纪捷克教育思想家。他的代表作《大教学论》(被后人称为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学。夸美纽斯在论教育的主导原则上倡导教育要遵循自然,他提出的教育遵循自然有两点意义:一是教育要遵循自然秩序;二是教育要依据儿童天性。同时,认为人生来就具有渴望知识和美德的强烈意向,教师应该激励和发展儿童的这种意向,而不要阻碍和压抑这种意向。夸美纽斯由于所处的时代特性限制,其自身的世界观存在着矛盾性。2)卢梭(J.J.Rousseau,1712—1778):主观自然主义的肇始卢梭(1712-1718)是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他的代表作《爱弥儿》(集中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理论。《爱弥儿》一书的出版,对传统教育思想产生了巨

      大的冲击,并成为许多教育家反对封建教育和教会教育的思想武器,它被看为是新旧教育的分水岭。卢梭反对一切对儿童身心发展不利的封建思想,他认为教育应当遵循儿童的自然发展顺序,使儿童的本能和天性等得到合理的发展,也只有遵照儿童的天性发展,才能使儿童健康的成长,从自然教育的基本原理出发,卢梭把儿童的发展划分为四个时期,他主张根据每个不同的时期特点,来对儿童进行阶段的教育,这样才能使教育遵循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3)然主义教育的心理学化阶段:裴斯泰洛齐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裴斯泰洛齐(1746—1827)是瑞士杰出的教育思想家,他的代表作《葛笃德如何教育他的子女》以书信的形式系统的阐述了他自己的教育思想。认为人的教育要遵循自然教育的规律,也提出要将人类的教学过程心理学化,但由于当时心理科学不够发达的限制和唯心主义的影响,他的教学心理化理论缺乏严密的心理实验依据,使得他的心理学理论论证方面显得单薄,然而他的教学心理化是建立在他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这使他的认识超越了现代,提出了教学心理化的思想。这在成为裴斯泰洛齐要素教育思想基础的同时,对后来的教育家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4)福禄培尔(1782—1852)是十九世纪著名的幼儿教育家,他对初等教育和学前教育问题做了顺应自然(大自然、儿童的天性)以及符合儿童身心发和基于本能说的论述,对二十世纪的现代教育理论有着重要的影响。(二)第斯多惠(1790—1866)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第斯多惠是另一位受到卢梭和裴斯泰洛齐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影响的教育家,他继承了二人关于发展儿童的自然本性与天赋力量的思想观点蒙台梭利(1870—1952)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她的一些幼儿发展观当中,其中她认为幼儿具有“内在生命潜力”的观点最为明显。5)赫尔巴特(JohannFriedrichHerbart,1776-1841):科学教育学的诞生赫尔巴特(1776—1841)是近代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普通教育学》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本具有完整科学理论体系,并且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在书中企图以心理学的观点来阐明教育学的一些重要问题,特别是教学论方面的问题。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三)发展阶段:基于进化的自然观,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潮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弘扬及其新转向蒙台梭利(1870—1952)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她的一些幼儿发展观当中,其中她认为幼儿具有“内在生命潜力”的观点最为明显。杜威的“儿童中心”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杜威(1859-1952)的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全面阐述了实义教育理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组与改造三个命题是杜威教育理论的总纲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了美国的教育改革,美国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兴起的进步教育运动,都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中找到了理论支撑。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时期开始,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就开始渗透到各个教育家的思想里,经过了有机论的自然观,发展到以夸美纽斯为代表的客观自然主义,延续到卢梭为代表的主观自然教育,一直到赫尔巴特的科学教育学的诞生,到最后,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继承并发挥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因此,自然

      主义教育是成为一个体系的,这就需要我们去总结和吸取它的精髓。我们认为,当代自然主义教育的新形态是走向三者的“和合”:立足儿童心理科学发展的当代成果,走向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合”,也即科学中有人文,科学发展以人的目的为宗旨;人文中有科学,人的发展以科学为手段的智善合一的“和合教育”[17]。

      二、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之魂

      一)强调儿童个性教育,重视儿童的主体地位据儿童的自然属性来发展教育,进而促进儿童的自由成长。二)重视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自然主义教育体系的建立总结归纳就是自然主义教育家所关注的是儿童的个性化研究、儿童的主体性地位的确立以及教育的心理化发展,这对以后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改善提供了借鉴,也为以后的教育实践指明了方向。特点:一、崇尚自然,以自然为中心二、人性本善的观点三、自然适应性原则是其根本教育原则(核心)四、注重儿童主动性的培养

      历史贡献:(一)注重对儿童天性的研究,确立了儿童中心的教育思想二)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促进教学理论的发展(三)重视儿童经验的获得,改进了课程体系四)对当时教育压抑人性的批判,促进教育发展不足:虽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有它不可否认的诸多优点,但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完美无缺,自然主义思想也是一样,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它不是一个系统的理论,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流派。其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假设人性本善的观点,具有先验性再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过分注重人的自然本性,而忽视了人社会性的一面。

    篇二:王守仁自然教育思想

      论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及其对儿童养成教育的启示

      摘要:王守仁提出明人伦的教育目标,诗书礼乐的教育内容,礼乐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及春风化雨的教学原则,这些对我国当下儿童养成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王守仁的儿童观使我们能够正确看待儿童的发展和成长,在充分适应儿童发展的基础上塑造其完善人格,以利于他们养成良好习惯。关键词:王守仁;儿童;养成教育

      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王守仁在自己丰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前人的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儿童教育的理论,它在我国儿童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当时乃至以后的儿童教育实践具有丰富的指导意义。

      一、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的内涵1.儿童教育的目的:明人伦王守仁认为,“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唯当以孝悌忠信礼仪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以歌诗,以发其意志;导习之礼,以肃其威仪;讽闻读书,以开其智觉。”这一段话已经明确表示出王阳明认为儿童教育的目的就是“明人伦”,以道德为手段,陶冶情操,培养意志,磨练品格,开启智慧,使儿童身心两健,有序发展。王阳明赞同古代的儿童教育“教以人伦”,反对当时重视文章背诵、忽视儿童思想情感的培养和完善人格的发展的教育,因为它导致了“先王之教亡”。因此他认为,要教育孩子,就应该以培养儿童“孝悌忠信礼仪廉耻”的品格和习惯为重点,以诗词歌赋为诱导,磨练意志,引导他们学习礼仪,“肃其威仪”;讨论百家诗书,不断学习智慧。不难看出,王守仁认为儿童教育的重点就是品格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而不是死记硬背诗词文章,他崇尚“先王之教”。2.儿童教育的内容:诗书礼乐王守仁认为儿童教育的内容包括知识的传递,道德的培育和审美的熏陶。因此,教学内容包括诗书礼乐等科目,设置上要相互协调,互有补充,文武并举,动静结合。知识的教学应该服务于儿童完美人格的塑造和智力的开发,而不仅仅是考试的准备,最终应有益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这是一种从儿童本身出发的儿童本位论,与卢梭的按照儿童成长规律进行教育和杜威的儿童(学生)中心论有异曲同工之处。他强调,教育要循序渐进,潜移默化,顺导儿童本来的心理,不给儿童过高要求,不使儿童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到痛苦和艰难,使儿童不自觉地养成良好的习惯,拥有高尚的品行。3.儿童教育的方法:礼乐结合王守仁把情感教育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其课程中具体指“歌诗和习礼”,这是培养儿童审美能力的重要方式。其基本原则是通过诗歌来宣泄儿童的情感,通过歌咏来发泄“跳号呼啸”,通过音节的“幽抑节滞”来诱导;宣泄的同时不能发泄过头,有开有合。因此,儿童教育应当从儿童的实际出发,采用乐以润心、礼以节行、寓教于乐的方式学习礼,顺应儿童本性。4.儿童教育的原则:春风化雨王守仁认为,儿童就像刚发芽的植物,可以顺势培养,及早矫正,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并需精心呵护。儿童教育应该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出发,并且注重个性化,“随人分限所及”,根据不同儿童的能力和背景制定实际的教育内容,而不是把儿童当大人看,给儿童灌输成人的文化和内容。王守仁认为儿童教育应当适应儿童个性和身心发展特点,他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

      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霑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条,日就枯槁矣”。可见,他认为教育应当像春风化雨一样,顺其自然,滋润儿童。

      二、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对于当代儿童养成教育的启示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即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剩下的就是教育”。这里的教育就是习惯。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要教育儿童,使儿童健康成长,首先要了解儿童,正确看待儿童,加拿大著名教育学家马克斯·范梅南曾经说过,“看待儿童就是看待可能性”,“教育是迷恋人成长的学问”,这与王守仁的儿童观是不谋而合的。王守仁认为,“童子自有童子的格物致知”,儿童是天真活泼,亲近自然的,应当“如时雨春风,萌动发越”,而不是压抑挫伤,那样容易打击儿童,使儿童失去自信,“生意萧条,日就枯槁”。儿童的天性是喜乐好动,这是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的基础。因此,儿童的养成教育应当遵循这一基础,儿童是喜欢新鲜事物,好动不好静的,培养儿童的习惯应该顺势利导,经常用新鲜的方法训练,用新鲜的工具吸引。在活动中让儿童体会生活规范和社会规则,在游戏中磨练品格,锻炼意志。2.习惯养成于快乐的生活从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中可以看到,“礼乐”是儿童教育的重要内容,“礼”是在“乐”的学习中自然普及的,要使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感和美感,而“乐”是培养儿童道德情感和审美能力的最重要途径。“乐”就是当代的美育,包括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儿童心灵容易受到情绪干扰,通过音乐的抒发,舞蹈的跳跃,书法的运提,棋场的较量可以使情绪得到合理的宣泄,并愉快的生活。而在乐观愉悦生活中养成的习惯才能持久,因为这种习惯习得于快乐的情感体验。学校教育中,尤其要注意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在培养儿童性格中的重要作用。3.养成教育要注意儿童习惯培养的“关键期”王守仁提出儿童教育应当尊重儿童的本性。在心理学发达的现代,对儿童本性的理解应当拓展。不同年龄的儿童本性并不相同,因此需要设计的行为培养方式也不相同,重点也不一样,其实这就涉及现代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著名心理学家洛伦兹在动物中发现了刻板印记,其后在反复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动物和人发展的“关键期”问题。所谓关键期,又叫“敏感期”,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有一段特殊时期,其成熟程度最适宜学习某种行为。现代科学家发现,人的智力、能力、习惯的发展,“关键期”起着重要的作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已经提出了人生心理发展的8个关键期,而心理引导行为、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同时也是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现代心理学一般认为,3岁是独立性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成视觉形象的关键期,小学第一学段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期,第二学段是纪律分化的关键期。抓住关键期固然重要,但也不要迷信关键期,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恰当的引导,循序渐进。参考文献:[1]王炳照,郭齐家等、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2]王晖,王守仁.童蒙教育思想简论[J].大庆高等专科学报,1996,(8).

    篇三:王守仁自然教育思想

      试论王阳明的儿童教育思想

      摘要:王阳明是我国明代杰出的哲学家、教育家。他从人性本善的观念出发,确立了摘要“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等哲学理论,并进而提出了以“明人伦”为核心的儿童教育思想。他认为儿童教育要“顺导性情”、“随人分限所及”,并教儿童“歌诗,习礼和读书”,为儿童制定了“条规”。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循序渐进,并注重儿童思想品德的修养。他的这一教育思想在当时是极为先进的,即使对我们今天的儿童教育,也有很多启发意义。关锻词:王阳明;儿童教育思想;启示关锻词

      王阳明(1472-1528),字伯安,号阳明子;因曾隐居会稽阳明洞,又创办过阳明书院,所以被学者称为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浙江余姚人,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理学著名代表人物。王阳明生活在明代的中叶,是“我国封建社会由发展烂熟而趋于衰落,开始孕育新的经济变动”的时期,当时“商品货币经济有了相当的发展”1与此同时,各种社会矛盾也日趋激烈,。明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封建统治危机。此时,王阳明自觉地建构了“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一套较完整的“心学”体系,希望把明朝从危难中挽救过来。王守仁当过巡抚、兵部尚书,而且还镇压过农民起义。但每到一处,都建学校、创书院、立社学,可以说,王守仁的一生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一生。以他的“心学”理论为指导的儿童教育思想更是自有特色,对我们今天的儿童教育,还有具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王阳明的儿童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1.性善论在人性问题上,王阳明深受孔子的影响。他认为“性相近,习相远”;性、心、天理、良知四者都是一而四、四而一的;“性无不善,穷理以尽性”。即他认为人心都是向善的,但是由于各自生活的环境不同,有的可以发展发展为善,有的可以以展为恶,他认为人的社会本性可以改变。所以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去掉不利于人向善的东西,恢复人的本性,“明使人人伦”。2.致良知王守仁的所谓良知,是指孟子所说的“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

      1

      萧萐交、李锦全:《中国哲学炾》(下册),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3页。1

      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即他认为人生来就具有一定的辨别是非善恶的潜能,而人的智能便是这种潜能在一定条件下的扩充或自我发展,人人都有良知,他对人的学习与发展怀着美好的心情和乐观的态度。3.知行合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是王阳明论述知行合一的典型言论。知行是不一样的,而且二者又有密切的关系。认识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便是行动;行动到了有明确的感悟和精微察知的程度,便是知。他提出知行合一的目的就在于要求人们重视对自己的思想念头进行反思,以便将不良意念克服在萌芽的状态。

      二王阳明的儿童教育思想的内容

      1.在教育方式上,要顺导性情,鼓舞兴趣在教育方式上,要顺导性情,他认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2意思是说儿童性情好动,喜欢嬉戏玩耍,而害怕受拘束和禁锢,就像草木刚刚萌芽,顺其自然就会使它长得枝叶茂盛,摧挠它则很快会使它衰败枯萎。所以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注意顺导儿童性情,不宜加以束缚和限制。而顺导儿童性情进行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兴趣在提高儿童教育质量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如果儿童对学习兴趣盎然,则学习时必然心情愉快,能生动活泼地学习,这样进步自然不会停止。就像时雨春风滋润草木花卉,没有不生机勃发,自然而然地一天天长大的。反之,如果忽视了儿童兴趣的培养,则会压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使儿童的学习很难进步。为此王守仁对当时流行的无视儿童兴趣,摧残儿童天性的传统教育方法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指出:“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其结果不仅使学生厌恶学习,憎恨教师与学校,而且会使学生想尽办法蒙骗老师,品德日趋败坏。他认为这种教育不是教人为善,乃是驱人为恶。可见,王守仁提倡顺导儿童性情,鼓舞儿童兴趣的教育方法,是与传统教育方法根本对立的,在当时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2.在教学内容上,要教学生“歌诗,习礼,读书”在教学内容上,要教学生“歌诗,习礼,读书”他说“凡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毋躁而急,毋荡而嚣,毋馁而慑。久则精神宣畅,心气和平矣”;“凡习礼,须要澄心肃虑,审其仪节,度其容止:毋

      2

      吴光钱明等编校:《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2

      忽而惰,毋沮而作,毋径而野;从容而不失之迂缓,修谨而不失之拘局。久则体貌习熟,德性坚定矣”。“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3这就是说在教学生歌诗之时,必须容貌整肃,心气安定,声音清朗,节调均审:不要浮躁而性急,不要轻飘而喧嚣,不要气馁而畏惧,长期坚持就会精神宣畅,心气平和。而习礼之时,必须澄心意肃思虑,仪表节律审慎,容貌举止合度:不要轻忽而惰怠,不要沮丧而愧疚,不要僵直而粗野;从容而不迟缓,谨慎而不拘束,长期坚持就会使举止容貌自然合于礼仪,思想道德坚定不移。而在授书之时,不务多,只求精熟:衡量学童的天资情况,能接受二百字的,以教授一百字为限,使其精力常有余地,就不会有厌倦愁苦的忧患,而会获得成就感的快乐。王阳明很重视学生的精神状态,要气定神闲,无所畏惧地接受知识,并要适可而止,不要使学生很累、很烦,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3.在教学原则上,要“随人分限所及”在教学原则上,在教学原则上随人分限所及”“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4意思是在致知上下工夫,只是随着各人所能达到的程度去做。今天的良知达到这么个程度,就随着今天的程度去扩充;明天的良知又有了新的开悟,便随着明天的程度去扩充,这样做才是精粹纯一的功夫。教他人学习,也必须随着各人所能达到的程度去进行。人的“分限所及”是指人的接受能力的限度。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分限所及”是在逐步增长的;随着知识的积累,人的“分限所及”也是在逐步增长的。教授内容的多少难易,必须随着人不同的“分限所及”的变化。4.为学生制定“条规”为学生制定“条规”为学生制定王阳明为学生制定了四个条规: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即“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之立耳”;“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以,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5这就是说不立志向,做任何事情都不会成功,即使学习百工技艺,也没有不以立志为根本的。一旦立志成为君子,自然应当从事于学习。凡是学习不勤奋的人,一定是他的志向尚不

      345

      同上同上同上3

      笃定。大贤也难免会犯过失,但不影响他最终成为大贤的原因,在于他有过能改。督策他人为善,是交友的原则,然而必须通过劝告和诱导的方式;献出自己全部的爱,极尽委婉和顺,使人感到可以听从,经过推理分析后认为可以改正过失,能有的感悟而不会产生怨恨,他才会向善。教条是一种教育的规约,对学生的思想及行为具有约束作用。从这四项教条看,他要求学生的,主要在于思想与道德的修养。

      三王阳明儿童教育思想的特点1.教育要顺应儿童的年龄特征和性情教育要顺应儿童的年龄特征和性情

      王守仁主张教育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实际,顺应儿童性情。提倡“把孩子看作孩子”,而不能当作小大人,甚至将其视为“拘囚”,体现了一种“人本主义”的关怀。儿童就应当被看作儿童,应当得到儿童时代的欢乐。强迫儿童接受成人指导的东西,就抹煞了儿童认知和发展的特点。但是现实生活中那种野蛮的教育为了不可靠的将来,使孩子经受着各种各样的束缚,以致儿童欢乐的岁月是在哭泣、惩罚、恐吓和奴役中度过的。王阳明对传统儿童教育的流弊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如果儿童教育不能顺应儿童的年龄特征和性情,其结果事与愿违,儿童“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常常借故逃学,久而久之则益发厌学。

      2.循序渐进,量力而为循序渐进,循序渐进

      王阳明指出:“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跋等。”他用良医治病必须对症下药和种植树木来做比喻,说明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指出:“夫良医之治病,随其疾之虚实强弱,塞热内外,而斟酌加减,调理补泄之,要在去病而已,……君子养心之学,亦何以异于是?”“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幼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浸坏它了。”无论是把学生比作病人还是比作树,都强调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为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才,也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不同的接受能力,实施不同的教育。王阳明基于此曾把学生分为年龄之异、才能之异等类别,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教以不同的内容,充分发展学生个性。

      3.注重思想品德的修养注重思想品德的修养

      王守仁认为,为人谦虚,便可成就万事万业;骄傲是众恶之源。他特别重视思想品德的修养。王阳明对不同阶段的儿童应施予引导的不同内容并未给予明确提出,而且,其以“孝”与“仁”为核心的内容体系虽然较程朱理学更注重人类道德情感的普适性,但它并未脱离“三纲五常”的窠臼,注重的始终是封建社会道德规范的教育。王阳明所讲的道德教育,

      4

      不外是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但是他主张读书必以“正心”为前提,读书要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以净化思想为主,不必死记教条,弛逐功利,而陷溺其心志。

      四王阳明的儿童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今儿童教育的启示

      王阳明的儿童教育思想基于儒家传统的“中庸”理念,其核心是“致良知”,其目的是“明人伦”,虽然也主张教师应该遵循自然、善待学生,但它更多的还是强调教师的训导作用,它倡导的是师生之间一种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般的和谐关系。王阳明的儿童教育思想也主张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身心特点,通过适当的引导,使他们“趋向鼓舞”,“中心喜悦”,这样儿童就能不断长进,就好比时雨春风滋润草木一样,日长月化,生意盎然。并强调通过引导儿童咏诗唱歌、学习礼仪、读书讽诵,帮助他们激发志趣、宣泄情感、端庄仪表、强壮筋骨、开发智力、明确志向。借助这种在志向上因势利导、在性情中调理养护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消除鄙陋和吝啬,逐渐使他们的行为符合礼仪,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中和”的理想境界。王阳明也注意到了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而提出了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等一系列教学方法。例如,他反复强调要“随人分限所及”,所谓分限,是指儿童的认识水平和限度。他认为学习必须是循序渐进的,负担一定不要过重,这样可以使儿童经常保持精力有余的状态。王阳明这种崇尚自然的儿童教育思想在当时都是极为先进的,即使在今天,这些教育思想也有很重要的启发意义。当今的儿童教育已被附加了很多超越儿童发展阶段的东西,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越来越阻碍儿童的发展。为什么我们中小学生的“减负”运动会没有效果,反而有越减越多的趋势。自然的儿童教育哪里去了?这些都很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张书丰.中国古代教育精粹的现代解读[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5[2]燕国材.中国教育心理思想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3]肖建彬.中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4]郑能波,董学武.卢梭、王阳明儿童教育思想之比较[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4)[5]车运景.探析王阳明“致良知”的教育哲学思想[J].继续教育研究,2008(1)[6]吕明.王阳明与科尔伯格德育思想比较初探[J].山东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3)

      5

    篇四:王守仁自然教育思想

      王守仁《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对现代儿童教育的影响

      摘要:王守仁是明代思想家、教育家,也是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其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中,集中阐述了与教育相关的理念。尤其为人称道的是对儿童教育的主张。王守仁在文中具体提出对儿童进行教育时采用的教育方法,他的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新颖且独特,对现代儿童教育的发展有着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王守仁;自然主义;儿童教育思想;当代教育

      一、前言王守仁(1472-1928),字伯安,号阳明。王守仁以哲学、政治和军事研究闻

      名于世,同时也是明代著名的教育家,毕生从事教育工作,并且通过实践积累经验,融会贯通成具有自身特点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王守仁的著作《阳明全书》中记录了他的哲学主张、政治态度和学术思想,其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中对儿童教育的主张,做了集中且充分的阐述,提出对儿童进行教育时的一系列新观点。王守仁对教育的研究中的自然主义倾向,在15世纪的中国是非常难得的。对我国教育发展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

      二、《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中教育理念《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是王守仁撰写的有关儿童教育的教学条规,与《教约》合称为《社学教条》。是中国古代论述儿童教育的著作,其中的教育理念对当今的教育仍有可借鉴之处。(一)提倡道德教育,反对传统教育王守仁在《训蒙》的开篇便点明了道德教育在古代社会儒家教育思想当中的核心地位。在文中他进而分析,如今的教育由于科举日盛,人们沉醉功名利禄而丧失本心,逐渐地以“记诵词章”为主要内容,认为以“明人伦”为核心内容的教育理念是过时的,故在当时,学生弟子所学之知识,早已没有了明人伦的含义。而王守仁在文中直呼:“此皆末俗庸鄙之见!”[4]可知王守仁视“为功名利禄而学习”等这些观点为错误的见解,认为他们这样做,是不懂得古人立教的真正良苦用心。王守仁极力主张以“致良知”、“明人伦”为主要的教育内容,把立教兴学的目的归于明人伦,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强调父与子有亲情,君与臣有义节,夫与妇有差别,长与幼有秩序,朋与友有信任。强调通过这些贴切内容的习得来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才会有利于培养儿童优秀的品质道德。(二)提倡自然教育,顺应身心发展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中的进而论述,王守仁则是巧妙地以草木比儿童,将儿童的生长发育视做春日草木的萌发,认为一般的孩子天性喜欢嬉笑打闹,如若在对儿童的教育中顺应其生长,儿童便会如同得到良好营养浇灌的小树,获取教育的积极力量,顺势恣意生长,得到良好的发展;反之,若是成人对儿童的正常发展进行错误的阻挠,阻断了儿童的发展规律,则儿童的成长,就会如过分浇灌的小树一样,处于一种衰败颓萎的状态,最后枯萎灭亡。王守仁提倡对儿童进行自然主义式的童蒙教育,即顺应他们的自然本性,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进行引导,而不是运用强制的力量,倚仗绝对主动的权利,使儿童心有不满,却无能为力,只能乖乖就范,这样的结果往往只能是求而不得,不仅不会帮助儿童发展,更会扼杀儿童的个性,甚至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三)提倡全面教育,德智体美兼顾王守仁提出,“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以开其知觉。”[6]首先,从教育观念上,应当全面教育。即在平常的教育过程当中,不仅要特别重视德育,也应当重视智,体,美等其他不同领域,是儿童成为一个不仅道德高尚,而且在道德智力等各个方面都全面发展的人。其次,王守仁不仅提到了教育观念,而且对教育内容也做了具体的阐释。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当中的“诱之歌诗”是对美育的重视,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儿童对美的向往,培养儿童主动去感受美、自发去欣赏美的能力,由此来达到对儿童的美育;“导之习礼”是对体育的重视,使儿童舒缓筋骨,强身健体,由此来达到对儿童的体育;“讽之读书”是对智育的重视,对儿童智力的开发要经过一系列的适当训练,来促进儿童智力的发育。只有对儿童教育中各个不同的方面,合理开发,妥善计划,并且对儿童进行全面的培养教育,才能够使儿童不仅身心健康,而且才智出众,在全面的学习中得到最好的发展。

      三、《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中的教育方法王守仁认为“歌诗”、“习礼”、“读书”三者为一体,并且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可以组成完整且顺应身心的教育过程。教育者应当消除儿童顽皮的习性,使儿童主动自愿地接受教育,耳濡目染地提升自我品质。然而实现这个目标并非易事,须有具体妥帖的方式,故王守仁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中列举出如下教育方法,大致分为:(一)诱之歌诗诱,即劝导,教导。《论语·子罕》中曾说过“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7]。可见通过劝导来教育学生,教育效果可观。王阳明在《训蒙》所提到的“诱之歌诗”,就是通过劝导的方法,让儿童学习诗歌,不仅可以启发儿童的思维,而且诗歌由于本身的特点,往往起伏回还,朗朗上口,特点鲜明,容易记诵。儿童通过歌诗来宣泄积压于心中的思绪忧郁,可以使儿童心情舒畅。基于时代背景,当时教育总是禁止不同的声音出现。这种教育方式缺乏身份地位之间的平等性以及教师和儿童之间的沟通交流,于是王守仁认为,教师通过诱导的方法教育学生,不仅展现出了双方之间的平等关系,而且还可以克服满堂灌等教学现象的弊端。通过诱导式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儿童自身对诗歌产生兴趣,收获知识,从而自然而然地进行学习,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二)导之习礼《学记》当中曾经讲到过,“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8]。教师进行引导,但又不能要求学生完全听从,不能牵制学生;教师督促勉励学生努力学习,给予学生学习动力,但又不应用强权代替平等,来勉强压抑学生学习和思考,不能抑制学生的正常发展;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充裕的材料,打开学生阻滞不通的思路,但又忽略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取知识。同样,《训蒙》中也有与孔子的“导”类似的方法表述。历史浩瀚的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也是中国教育当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王守仁认为,通过对“礼”的学习不仅使他们端庄优雅,而且可以使儿童在作揖跪拜的过程当中活动筋骨、疏通气血,通过运动的方式以求促进儿童身心的发展。(三)讽之读书《训蒙》当中提出来还要对儿童“讽之读书”。“讽”是用含蓄的话劝告,讲求方式方法,更注重双方之间的尊重性和平等性。就明代教育而言,朱熹、胡俨等人皆强调“师道尊严”,可理解为一种森严的上下级制度。“讽”则更像是把双方地

    篇五:王守仁自然教育思想

      王阳明关于儿童教育的思想

      摘要:王阳明是我国明代杰出的哲学家、教育家。他从人性本善的观念出发,确立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等哲学理论,并进而提出了以“明人伦”为核心的儿童教育思想。他认为儿童教育要“顺导性情”、“随人分限所及”,并教儿童“歌诗,习礼和读书”,为儿童制定了“条规”。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循序渐进,并注重儿童思想品德的修养。他的这一教育思想在当时是极为先进的,即使对我们今天的儿童教育,也有很多启发意义。关锻词:王阳明;儿童教育思想;启示

      王阳明(1472-1528),字伯安,号阳明子;因曾隐居会稽阳明洞,又创办过阳明书院,所以被学者称为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浙江余姚人,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理学著名代表人物。王阳明生活在明代的中叶,是“我国封建社会由发展烂熟而趋于衰落,开始孕育新的经济变动”的时期,当时“商品货币经济有了相当的发展”。1与此同时,各种社会矛盾也日趋激烈,明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封建统治危机。此时,王阳明自觉地建构了“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一套较完整的“心学”体系,希望把明朝从危难中挽救过来。王守仁当过巡抚、兵部尚书,而且还镇压过农民起义。但每到一处,都建学校、创书院、立社学,可以说,王守仁的一生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一生。以他的“心学”理论为指导的儿童教育思想更是自有特色,对我们今天的儿童教育,还有具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王阳明的儿童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1.性善论在人性问题上,王阳明深受孔子的影响。他认为“性相近,习相远”;性、心、天理、良知四者都是一而四、四而一的;“性无不善,穷理以尽性”。即他认为人心都是向善的,但是由于各自生活的环境不同,有的可以发展发展为善,有的可以以展为恶,他认为人的社会本性可以改变。所以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去掉不利于人向善的东西,恢复人的本性,使人“明人伦”。2.致良知王守仁的所谓良知,是指孟子所说的“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

      1

      萧萐交、李锦全:《中国哲学炾》(下册),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3页。1

      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即他认为人生来就具有一定的辨别是非善恶的潜能,而人的智能便是这种潜能在一定条件下的扩充或自我发展,人人都有良知,他对人的学习与发展怀着美好的心情和乐观的态度。3.知行合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是王阳明论述知行合一的典型言论。知行是不一样的,而且二者又有密切的关系。认识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便是行动;行动到了有明确的感悟和精微察知的程度,便是知。他提出知行合一的目的就在于要求人们重视对自己的思想念头进行反思,以便将不良意念克服在萌芽的状态。

      二王阳明的儿童教育思想的内容

      1.在教育方式上,要顺导性情,鼓舞兴趣他认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2意思是说儿童性情好动,喜欢嬉戏玩耍,而害怕受拘束和禁锢,就像草木刚刚萌芽,顺其自然就会使它长得枝叶茂盛,摧挠它则很快会使它衰败枯萎。所以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注意顺导儿童性情,不宜加以束缚和限制。而顺导儿童性情进行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兴趣在提高儿童教育质量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如果儿童对学习兴趣盎然,则学习时必然心情愉快,能生动活泼地学习,这样进步自然不会停止。就像时雨春风滋润草木花卉,没有不生机勃发,自然而然地一天天长大的。反之,如果忽视了儿童兴趣的培养,则会压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使儿童的学习很难进步。为此王守仁对当时流行的无视儿童兴趣,摧残儿童天性的传统教育方法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指出:“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其结果不仅使学生厌恶学习,憎恨教师与学校,而且会使学生想尽办法蒙骗老师,品德日趋败坏。他认为这种教育不是教人为善,乃是驱人为恶。可见,王守仁提倡顺导儿童性情,鼓舞儿童兴趣的教育方法,是与传统教育方法根本对立的,在当时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2.在教学内容上,要教学生“歌诗,习礼,读书”他说“凡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毋躁而急,毋荡而嚣,毋馁而慑。久则精神宣畅,心气和平矣”;“凡习礼,须要澄心肃虑,审其仪节,度其容止:毋

      2

      吴光钱明等编校:《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2

      忽而惰,毋沮而作,毋径而野;从容而不失之迂缓,修谨而不失之拘局。久则体貌习熟,德性坚定矣”。“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3这就是说在教学生歌诗之时,必须容貌整肃,心气安定,声音清朗,节调均审:不要浮躁而性急,不要轻飘而喧嚣,不要气馁而畏惧,长期坚持就会精神宣畅,心气平和。而习礼之时,必须澄心意肃思虑,仪表节律审慎,容貌举止合度:不要轻忽而惰怠,不要沮丧而愧疚,不要僵直而粗野;从容而不迟缓,谨慎而不拘束,长期坚持就会使举止容貌自然合于礼仪,思想道德坚定不移。而在授书之时,不务多,只求精熟:衡量学童的天资情况,能接受二百字的,以教授一百字为限,使其精力常有余地,就不会有厌倦愁苦的忧患,而会获得成就感的快乐。王阳明很重视学生的精神状态,要气定神闲,无所畏惧地接受知识,并要适可而止,不要使学生很累、很烦,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3.在教学原则上,要“随人分限所及”“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4意思是在致知上下工夫,只是随着各人所能达到的程度去做。今天的良知达到这么个程度,就随着今天的程度去扩充;明天的良知又有了新的开悟,便随着明天的程度去扩充,这样做才是精粹纯一的功夫。教他人学习,也必须随着各人所能达到的程度去进行。人的“分限所及”是指人的接受能力的限度。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分限所及”是在逐步增长的;随着知识的积累,人的“分限所及”也是在逐步增长的。教授内容的多少难易,必须随着人不同的“分限所及”的变化。4.为学生制定“条规”王阳明为学生制定了四个条规: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即“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之立耳”;“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以,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5这就是说不立志向,做任何事情都不会成功,即使学习百工技艺,也没有不以立志为根本的。一旦立志成为君子,自然应当从事于学习。凡是学习不勤奋的人,一定是他的志向尚不

      345

      同上同上同上3

      笃定。大贤也难免会犯过失,但不影响他最终成为大贤的原因,在于他有过能改。督策他人为善,是交友的原则,然而必须通过劝告和诱导的方式;献出自己全部的爱,极尽委婉和顺,使人感到可以听从,经过推理分析后认为可以改正过失,能有的感悟而不会产生怨恨,他才会向善。教条是一种教育的规约,对学生的思想及行为具有约束作用。从这四项教条看,他要求学生的,主要在于思想与道德的修养。

      三王阳明儿童教育思想的特点1.教育要顺应儿童的年龄特征和性情

      王守仁主张教育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实际,顺应儿童性情。提倡“把孩子看作孩子”,而不能当作小大人,甚至将其视为“拘囚”,体现了一种“人本主义”的关怀。儿童就应当被看作儿童,应当得到儿童时代的欢乐。强迫儿童接受成人指导的东西,就抹煞了儿童认知和发展的特点。但是现实生活中那种野蛮的教育为了不可靠的将来,使孩子经受着各种各样的束缚,以致儿童欢乐的岁月是在哭泣、惩罚、恐吓和奴役中度过的。王阳明对传统儿童教育的流弊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如果儿童教育不能顺应儿童的年龄特征和性情,其结果事与愿违,儿童“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常常借故逃学,久而久之则益发厌学。

      2.循序渐进,量力而为

      王阳明指出:“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跋等。”他用良医治病必须对症下药和种植树木来做比喻,说明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指出:“夫良医之治病,随其疾之虚实强弱,塞热内外,而斟酌加减,调理补泄之,要在去病而已,„„君子养心之学,亦何以异于是?”“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幼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浸坏它了。”无论是把学生比作病人还是比作树,都强调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为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才,也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不同的接受能力,实施不同的教育。王阳明基于此曾把学生分为年龄之异、才能之异等类别,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教以不同的内容,充分发展学生个性。

      3.注重思想品德的修养

      王守仁认为,为人谦虚,便可成就万事万业;骄傲是众恶之源。他特别重视思想品德的修养。王阳明对不同阶段的儿童应施予引导的不同内容并未给予明确提出,而且,其以“孝”与“仁”为核心的内容体系虽然较程朱理学更注重人类道德情感的普适性,但它并未脱离“三纲五常”的窠臼,注重的始终是封建社会道德规范的教育。王阳明所讲的道德教育,

      4

      不外是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但是他主张读书必以“正心”为前提,读书要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以净化思想为主,不必死记教条,弛逐功利,而陷溺其心志。

      四王阳明的儿童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今儿童教育的启示

      王阳明的儿童教育思想基于儒家传统的“中庸”理念,其核心是“致良知”,其目的是“明人伦”,虽然也主张教师应该遵循自然、善待学生,但它更多的还是强调教师的训导作用,它倡导的是师生之间一种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般的和谐关系。王阳明的儿童教育思想也主张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身心特点,通过适当的引导,使他们“趋向鼓舞”,“中心喜悦”,这样儿童就能不断长进,就好比时雨春风滋润草木一样,日长月化,生意盎然。并强调通过引导儿童咏诗唱歌、学习礼仪、读书讽诵,帮助他们激发志趣、宣泄情感、端庄仪表、强壮筋骨、开发智力、明确志向。借助这种在志向上因势利导、在性情中调理养护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消除鄙陋和吝啬,逐渐使他们的行为符合礼仪,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中和”的理想境界。王阳明也注意到了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而提出了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等一系列教学方法。例如,他反复强调要“随人分限所及”,所谓分限,是指儿童的认识水平和限度。他认为学习必须是循序渐进的,负担一定不要过重,这样可以使儿童经常保持精力有余的状态。王阳明这种崇尚自然的儿童教育思想在当时都是极为先进的,即使在今天,这些教育思想也有很重要的启发意义。当今的儿童教育已被附加了很多超越儿童发展阶段的东西,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越来越阻碍儿童的发展。为什么我们中小学生的“减负”运动会没有效果,反而有越减越多的趋势。自然的儿童教育哪里去了?这些都很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1]张书丰.中国古代教育精粹的现代解读[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5[2]燕国材.中国教育心理思想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3]肖建彬.中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4]郑能波,董学武.卢梭、王阳明儿童教育思想之比较[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4)[5]车运景.探析王阳明“致良知”的教育哲学思想[J].继续教育研究,2008(1)[6]吕明.王阳明与科尔伯格德育思想比较初探[J].山东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3)

      5

    篇六:王守仁自然教育思想

      通常儿童都有较强的好奇心喜欢问各种问题有些问题在成人看来特别傻但无论儿童提出了什么问题教师都要耐心解答不能嫌儿童烦更不能打击儿童的积极性而应尽可能多地给儿童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并引导其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不断提高儿童独立思考的能力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马睿(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2)【摘要】摘要:王守仁是我国明朝中叶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及教育家。他在“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等哲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明人伦”为教育目的、“致良知”为核心的儿童教育思想,其思想在我国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简要分析了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即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反对体罚;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提倡独立思考等,在此基础上得出其对当代儿童教育的启示。【期刊名称】开封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6)008【总页数】2【关键词】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启示王守仁,号伯安,浙江余姚人。因时常在阳明洞读书,所以别号阳明,学者都称他为阳明先生。王阳明进一步发展了孟子、陆九渊的哲学教育思想,通过对“心”“天理”“良知”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提出了“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命题,形成了与程朱理学分庭抗礼的心学体系,对中国明代中叶后期及近代的教育思潮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王守仁的教育思想探析

      (一)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王守仁特别关注儿童教育,这是因为他认为儿童阶段人欲尚少,良知容易体认,所以更应搞好儿童教育。他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一文中曾指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

      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体上,儿童都喜欢游戏而不喜欢拘束检点,如同草木刚开始萌芽,舒朗畅适枝条就会发达,毁坏阻挠,草木就会衰败萎缩。现在教育儿童,一定要使他们向精神振作的方向发展,如此内心喜悦,其进步自然不能停止,这就像应时的雨水和春风,浸润吹拂草木,草木没有不发芽抽枝、茁壮成长的,自然就会日日月月成长、变化。可见,王阳明提倡教育应从儿童“乐嬉游而惮拘检”的特点出发,顺应儿童的性情,采用引导、鼓舞的方式,使儿童“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乐于接受,那儿童就会不断进步。他认为教学就好像雨露春风,及时滋润儿童,其就会时刻充满生机,茁壮成长。王守仁的这种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将儿童当作不同于成人的个体来对待,提倡教育应立足于尊重儿童的性格特征和人格尊严,这样才能使儿童在宽松愉悦的生活环境中健康成长。(二)反对体罚王守仁不仅强调顺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学,更深刻揭露了当时体罚儿童的陋习。他说:“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王守仁认为,体罚只能使学生厌恶学习,憎恨师长与学校,“视学舍如囹狱”“视师长如寇仇”。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束缚和体罚儿童,造成师生对立,是剥削阶级教育的一种痼疾,是摧残儿童、违背教育规律的失败方法。可见,王守仁对当时教育儿童过于注重机械记忆,滥用体罚,造成儿童仇视学校、欺诈师长的不良习性,是非常痛恨的。他主张采取诱导的方法,使学生愿意接受学习,乐于学习。

      (三)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王守仁认为,学必须有基础,在自身的基础上逐渐加深,不可躐等而进。“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但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分限”指的是儿童智力发展所达到的水平,教学要考虑儿童不断变化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随人分限所及”有两个层面的意义:其一,对不同的儿童要因材施教,把握儿童的个体差异性;其二,对同一个儿童,要遵循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地促进儿童发展。在王守仁看来,一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儿童期,儿童的体力、智力等各方面都处于不断发展、形成的过程中,即所谓的精力日足、筋力日强、聪明日开。因此,教育教学应按照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来进行,不要过分超越,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发展。(四)提倡独立思考王守仁认为,学习应有批判精神,要善于独立思考。王守仁强调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的重要性,“自求”“自得”,反对人云亦云,他对中国古代教育中盲从教师的“师承”现象进行了深刻批判,他常引用孟子的“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认为只有“自得”才能左右逢源,教学只是引导学生“各得其心”。他还十分重视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对学生离经叛道的思想不加指责,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认为学是天下之公学,非朱子可得而私,亦非孔子可得而私。他说:“君子之学求以得之于其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儿童用“心”思考,培养儿童独立思考的能力,启迪其智慧。

      王守仁还强调只有从小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盲目崇拜,使之“深入心通”,长大后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不轻易受别人左右。“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他认为,学习这种事与其旁人“点化”不如自己“解化”。他反对朱熹“为学之道在穷理,穷理之要在读书”的观点,认为“六经之实”都在“吾心”之中,单靠读书是不行的,必须考之于心。在学习方面,王守仁反对盲从《六经》,强调要引导学生“各得其心”,学习贵在自求、自得。要达到自求自得,必须提倡独立思考和勇于质疑,不盲目迷信书本、圣贤,每个人应使自己“深入心通”,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不轻易受人左右。反对盲从典籍,提倡独立思考,这也是王守仁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

      二、王守仁教育思想对当代儿童教育的启示

      (一)顺应儿童天性正如王阳明所说,儿童生性活泼,喜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玩耍。但目前,多数教师认为儿童年龄较小,思想尚不成熟,应该对其严格教育,以保证其健康成长。实际上,教师没有认清儿童的天性,如果一味地束缚儿童的天性,将使儿童的发展存在严重缺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儿童的天性,使其健康成长。首先,由于儿童的动手能力较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开展实践课程,如可开展手工制作课,组织手工比赛等,减少理论教学,为儿童提供动手的机会,从而不断提高其实践能力。其次,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可以开展各种兴趣班,如舞蹈班、书法班、绘画班、乐器班等,让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不同的兴趣班,激发儿童的学习积极性。最后,教师要多带

      领儿童接触大自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大自然中开展相关课程,顺应学生天性。(二)尊重学生个性,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由于儿童的家庭教育背景不同,因此,儿童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等也不尽相同。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采用王守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加强儿童的针对性指导。首先,将小组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相结合进行因材施教。教师可以将具有相同或相似兴趣的儿童分为一组,为其布置相关的活动任务,使小组合作完成相关任务,在进行因材施教的同时,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其次,教师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儿童,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目前幼儿园儿童数量较少,基本能实现该方法),使基础好的儿童在学习上更加优秀,基础差的儿童能取得一定进步。(三)注重培养儿童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一,引导儿童多角度进行思考。通常,儿童都有较强的好奇心,喜欢问各种问题,有些问题在成人看来特别“傻”,但无论儿童提出了什么问题,教师都要耐心解答,不能嫌儿童烦,更不能打击儿童的积极性,而应尽可能多地给儿童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并引导其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不断提高儿童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二,营造独立思考的氛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辅以一定奖励,从而激发儿童的思考热情。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的分析,总结出其思想的核心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教育要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二是教学过程中反对体罚;三是教育讲求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四是教育教学提倡独立思考。在此基础上得出其教育思

      想对当代儿童教育的启示,即顺应儿童天性;尊重学生个性,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注重培养儿童独立思考的能力。参考文献[1]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2]顾树森.中国古代教育家语录类编(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3]宋本成,邓永凯.中国古代教育家教育及教学思想评介[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85.[4]郭齐家.中外教育名著评介[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5]徐静.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浅析[J].普教研究,2008,(1):75-76.[6]孙玲.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太原教育学院报,2005,(6):22-25.[7]符建峰.王守仁儿童素质教育思想之管窥[J].探索,2012,(6):70.[8]孙德玉.中国教育思想简史[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责任编辑:陆水东)doi:10.3969/j.issn.1008-9640.2016.08.084

    篇七:王守仁自然教育思想

      中国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

      中国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转)1.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孔子名丘,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家。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并兴办私学。他"有教无类"的理论基础,是"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更可贵的是他的"庶、富、教"思想。他直观地看到了发展教育事业和社会物质条件的关系,并把教育的地位摆得较为恰当。他在教育工作中特别注意研究学生,他对学生个性特征有深刻的观察和分析。由于他的教育因人而异,宋代朱熹把这种教育原则概括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后人就简称为"因材施教"。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是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人。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很重视立志教育,立志就是确立目的和理想。一个人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他要求学生立志于学和道。他还重视学行结合、言行一致,对夸夸其谈、巧言令色的作风表示深恶痛绝。他最注意"行",提倡"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耻其言而过其行"。他认为评价一个人要

      "听其言而观其行"。他还认为一个人犯了错误不要怕批评,提出了"过则勿惮改"的名言。他也非常重视道德信念的培养和意志性格的锻炼,要求做到"磨而不磷","涅而不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不因困难、仓卒而违背道德标准;要"宁死善道",在必要时宁愿"杀身以成仁",也要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这说明孔子把意志性格的锻炼已经提到为道德献身的高度。

      2.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孟子名轲,是我国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古代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世把他和孔子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孟子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倡"性善"论。他把人性归于天性,把道德归于人性,又把人性归于天赋,构成了他的先验主义的人性论。另外,孟子认为同物则同类,同类则同性,提出了"圣人与我同类者"、"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智力平等的思想。孟子从他的政治思想和"性善"论的哲学思想出发,提出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明人伦"的"治人"的"劳心者"。他又以城郭、军队、土地、财物和教育相比,如城郭不完整,军队不多,军器不精,"非国之灾";田野未开垦缺乏财物,"非国之害";但若"无学",则国"丧无日矣"。可见,他把教育当作国政的根本。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他根据学生的特点,提出"教

      亦多术"的原则,实行五种教育方式:①对学习好的,"如时雨而化之"(即如雨露润泽草木一般);②对德行好的,就注意他的德行培养;③对天资较高的,使之成为通达之才;④对一般的,采取"答问"法,以释疑解惑;⑤对于不能登门受业的,使他自学成材。

      在德育过程和原则上,他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先从志于善开始,能分辨善恶,为善不为恶,应以不能为善为耻。他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他还以为不以落后为耻的人将永远落后。"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其次,孟子非常重视改过迁善,积极学习别人的善行。他主张"见善则迁","闻过则喜",并且"与人为善"。他以为一个人能不固执己见,以从人之善为乐,才能把自己培养成具有高尚道德的人。最后,孟子特别强调意志性格的锻炼。他以为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经受锻炼,培养自己的坚强意志。他说:"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他以为一个"大丈夫",应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要"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也知道生命可贵,"生我所欲",但在必要时应该"舍生取义"。这与孔子的"杀身成仁"是一致的。

      3.朱熹(1130—1200)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别称紫阳,是我国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重视家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其教育主张的一大特点。他认为只有通过严格的家庭教育,才能使学子"变化气质",他制定了《童蒙须知》、《程蒙学则》和《训蒙诗》等,作为父兄在家教育子弟的守则。他认为只有从小打下基础,学成技能,长大以后才能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在小学的基础上,他还主张对学子进行高深的教育,即大学。朱熹认为小学的特点是以事教,即"学其事",教之以礼、乐、射、御、书、教及孝、悌、忠、信之事。大学的特点是以理教,晓之以致知格物及教悌之理。

      重视教学与读书方法,是朱熹教育思想的又一特点。他首先注重学习目的教育,认为一个人要求学,必须先"立志","立志不定,如何读书"。教师教学要"专一",不可间断。教学中他注意穷理与笃行。穷理就是从理论上认真研究学问,"在即物以穷其理,理穷而后能尽其知";笃行就是"自修身以至处事接物"的实践功夫。穷理与笃行并提,就是知行结合。在教学中,他首倡循序渐进与熟读精思。主张教人有序,反复学习和学思相结合。他说:"大抵读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口;继以精思,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耳"。朱熹还明确提出教师的任务是指引学生读书。他强调为学要靠主观努力。教师"只做得个引路的人"。"指引者,师之功也。"这正是教

      师的责任所在。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他主张严格要求,明细规定,多从积极方面教导,少从消极方面防止。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

      4.王守仁(1472—1528)王守仁是明中叶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他主张从"致良知"入手,通过教育,把个人的私欲灭掉,保存各人固有的天理"良知",养成封建道德品性。教育就是要陶冶人格。"操于其心者,其动妄;荡于其心者,其视浮;歉于其心者,其气馁;忽于其心者,其貌惰;傲于其心者,其色矜。"王守仁从"致良知"出发,在教学原则上提出许多值得重视的见解:①重视躬行实践。认为真知必须行,应在行动中学习,以求真知;②重视独立思考。认为教学是要引导学者"各得其心",学习贵于"自求""自得",学问要旁人"点化"不如自己解化";③主张循序渐进。他认为学习必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④主张因材施教。认为教师教人如医生治病,要辨症施治,"夫良医之治病,随其病之虚实强弱,寒热内外,而斟酌加减,调理补泄之,要在去病而已"。5.蔡元培(1868—1940)蔡元培是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他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

      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曾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人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他提出了“五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他试图通过贫儿院的试验和推广,逐步以学前儿童公共教育替代当时的家庭教育,最终实现学前儿童公育的理想。他是我国近现代美育的倡导者,主张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实施美育,设想通过胎教院、育婴院、幼稚园三级机构实施学前儿童美育:把胎教作为美育的起点;让婴儿及其母亲生活在由自然美和艺术美构成的环境之中;认为幼稚园的美育一方面通过舞蹈、唱歌、手工等“美育的专题”进行,另一方面则要充分利用其他课内涵的美育因素,如“计算、说话,也要从排列上、音调上迎合它们的美感,不可枯燥的算法与语法。”教育论著有《蔡元培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等。

      6.梁启超(1873—1929)梁启超是清末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中国之衰乱由

      于教之未善。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条,皆归本于学校。"他曾著《新民说》,认为"变法"必先"变人","变人"必须"育才","育才"就是教育。这种把办教育看作是国家兴衰、民族存亡的关键的主张,虽然对教育的作用估价过高,但其重视教育这一点却是可取的。

      他在《论教育定宗旨》中,指出人类与动植物的不同,就在于做事有目的,办教育更不能没有目的。康有为虽曾提出培养人才,开发民智,而梁启超认为这还不够,教育还要有正确的目的。这是他独特的贡献。他认为培养只图升官发财的官僚、汉奸之才这样的教育目的有害无害,是错误的。正确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新民。他反对个人主义的教育目的,提出培养人才要有国家观念,这种思想在当时曾大放光辉。

      7.徐特立(1877—1968)徐特立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革命教育家。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活动,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卓越的教育实践家,其教育思想是很丰富的。延安时期,他根据我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教育总方针,提出:要研究科学,培养科技人才。"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迫切需要知识分子"。他注重自然科学的教育和自然科学人才的培养。重视教

      学方法。他主张,要给大众科学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地给已有的知识。他还指出:"我们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劳动者,只会接受书本子上的现成知识还不够,还需要能够发现新知识。那就更需要从手脑并用的劳动中,改造事物,分析事物,综合事物,才能得出关于事物的一些新知识。"他主张"灵活使用课本",反对把"课本神圣化,使学生都不用脑",如果"师生都成为课本的审查者和编辑者","学习的成就就必然是可惊的"。此外,他还很注意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教学相长、启发式教学、少而精等。

      关于思想教育,徐特立在他的教育论著中主要谈了三个方面:①基本观点教育。他说:"普通学校的思想教育,是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贯彻到学校各科课程和实际生活的各方面去。"②道德教育的内容要以“;五爱”教育为主,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③纪律教育。他认为必须坚持说服教育的原则,反对体罚。他指出,教师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品质修养,"教师要有两种人格,一种是经师,是教学问的;一种是人师,是教行为的。"

      8.鲁迅(1881—1936)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鲁迅极其重视科学知识。他指出:"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不许鬼混,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了讲鬼

      话的人的对头。"鲁迅主张搞文科的也要学自然科学。鲁迅把中华的复兴、民族的自强寄托在青年一代身上,希望把他们培养成战士,向旧社会的恶势力作韧性战斗,求得自身的彻底解放。他说:"我们应当造出大群的新的战士"。

      他关心青年的学习,但反对读死书。他说:"读死书会变成书呆子,甚至于成为书橱。"他提倡读活书,指出青年读书要自己思索,自己观察,"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他鼓励青年学习社会科学,并一再指出学文科的也要看关于科学的书,学理科的,要看看文学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他教育青年学习要做到坚忍、认真、韧长。要汲取多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如同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他反对注入式,主张启发式。鲁迅对陈腐的注入式教学法有切肤之痛。他认为注入式违背人的认识规律,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他说:"古之师道,实在也太尊,我对此颇有反感。我以为如师荒谬,不妨叛之。"

      9.陶行知(1891—1946)陶行知是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五四”运动后,他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枕,与劳苦大众休戚与共,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

      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生。陶行知主张要培养手脑并用、手脑双敲的人。要劳力者劳心,劳心者劳力,这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最根本的问题。他特别强调教师要有对学生的爱,对学校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劳动人民的爱,对中华民族的爱。陶先生不仅爱人类,而且爱生物,反对把生物弄死来做标本,把生物学变成死物学,这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推广这样的爱,可以教导人们不再互相残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陶行知最主要的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即①是健康的生活就是健康的教育,是不健康的生活就是不健康的教育。②是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的教育,是不劳动的生活就是不劳动的教育。③是科学的生活就是科学的教育,是不科学的生活就是不科学的教育。④是艺术的生活就是艺术的教育。⑤是改造社会的生活就是改造社会的教育。陶行知还主张终身学习,他说:“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启蒙,进棺材才算毕业。”这应当是最彻底的终身教育观。

      10.叶圣陶(1894—1988)叶圣陶原名绍钧,是著名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关于教育的目的,他主张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教育是人类获得生存资料和经营生活的一种工具,教育应该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

      自己、革新自己、成就自己。他认为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修养,身教重于言教。他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他反复强调习惯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主张“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有着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尤其对于语文课教学有着十分精到的论述,无怪有人说不读叶圣陶无以教语文。对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论述最为精当的,是吕叔湘先生为《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所作的序。他的很多文章都是直接来自语文教学第一线的,因而有着很强的实战性和指导性,例如他对于语文教学活动中课外书的利用,他对于学生作文的论述和建议等等,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篇八:王守仁自然教育思想

      王守仁早期教育思想浅析

      王守仁早期教育思想主要体现为:自然主义的儿童教育观;“尊重天性、顺应性情”、“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和“培养兴趣、乐教乐学”的教育原则;“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儿童德性”、“在学习中开启儿童智慧”和“在习礼中促进儿童体格发育”的教育形式。

      标签:王守仁;早期教育观;教育原则;教育形式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我国明代中叶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21岁中浙江乡试,28岁举进士,先后任职于刑部、兵部、吏部。34岁时因上疏遭宦官刘谨迫害,被谪为贵州龙场(今贵州修文)驿丞。刘谨被诛后,担任过南京地方官吏,曾率兵征战。在从政同时,坚持讲学,直至去世。曾筑室越城(今绍兴)附近的阳明洞,隐居修道,自号阳明子,学者咸称阳明先生。在王守仁57年生命历程中,不仅能从政做官,而且精通儒家、佛家、道家思想,还能兴教讲学,又能统军征战,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其思想誉传国外。

      王守仁著有《王文成公全书》38卷,其中《答顾东桥书》、《稽山书院尊经阁记》、《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教约》是研究其教育思想的主要文献,而其早期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教约》等文献中。

      一

      王守仁在教育实践中目睹了当时早期教育不顾儿童身心特点,把儿童当成“小大人”,结果事与愿违的现状,对早期教育的弊端进行了揭露和批判。王守仁指出:“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圄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洈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1]大意即:像现在的那些老师,每天就只知道督促孩子们背文章,批评孩子粗鲁却不知道用礼仪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希望孩子聪明却不知道使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动辄鞭笞,甚至拿绳子绑缚,就像对待囚犯一样,怪不得孩子们一见学校,就像进了监狱一样,看见老师就像见了仇人一样,极力掩饰自己出去玩耍的事实,甚至说谎来逃避。既把人逼上歧途又想让他成为好人,这怎么可能实现呢?

      在对当时早期教育弊端进行批判和揭露的基础上,王守仁继承了儒家教育传统,提出了“明人伦”的儿童教育观。他认为早期教育不是让儿童记诵章名,急于求成知识,而是教育儿童做人的基本道理,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体悟,达到道德养成。所谓“明人伦”就是要明白处理人事关系的基本准则。孟子对“明人伦”的解释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2]王守仁指出,对儿童的人伦教育要注重在生活过程中进行渗透,通过平时言谈举止进行道德养成,明白做人的道理这就叫“致良知”。家长和老师在进行早期教育过程中,不仅

      要让儿童知道人伦的基本规范,更要教育儿童明白“人伦”的基本道理,并在儿童平时的言行进行引导,把人伦规范落实到实际行为中,做到“知行合一”。这样的早期教育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在儿童的一言一行中培养其德性,陶冶儿童的情操,磨砺儿童的意志,培养儿童的品格,以达到“明人伦”的教育目的。

      王守仁的早期教育观的基本思想是把早期教育的目标、途径和过程溶为一体,将“明人伦”的教育目标与儿童修养结合在一起,把道德规范与儿童道德养成融为一体,对于解决当时早期教育的成人化问题指明了道路,至今仍然闪耀着价值的光芒。

      二

      在坚持自然主义早期教育观的前提下,王守仁提出了“尊重天性、顺应性情”、“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培养兴趣、乐教乐学”的教育原则。

      1、尊重天性、顺应性情

      王守仁认为,儿童教育不同于成人,要从儿童的特点出发,防止照搬成人教育的模式。“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利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狻赸,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3]一般孩子的天性是喜欢嬉闹,讨厌拘谨严肃,就像草木的萌芽,环境通达就长得好,反复侵扰则会让嫩苗萎蔫。今天教育孩子,就要让孩子感受到鼓励,孩子心里高兴了,进步就挡也挡不住了:就像及时雨和春风,洒在花草树木上,没有不茁壮成长的,而倘若降下的是严霜,则变得缺少生机,没几天就枯萎了。王守仁揭示出早期教育的基本原则就是尊重儿童成长的规律,早期教育不能照搬成人教育的模式。早期教育要顺应儿童嬉闹好玩的天性,创造通达的儿童成长环境,依据儿童性情进行教育,使其在寓教于乐中接受教育。王守仁还对当时的早期教育不顾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把儿童当成大人看待,让儿童死记硬背,进行成人化教育,以及粗暴的教学管理,致使事与愿违的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批评。

      2、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王守仁认为,早期教育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儿童发展特点,施行不同的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王守仁指出:“吾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漫坏他了”。[4]我们在致知上下工夫,只是随着各人所能达到的程度去做。今天的良知达到这么个程度,就随着今天的程度去扩充;明天的良知又有了新的开悟,便随着明天的程度去扩充,这样做才是精粹纯一的功夫。教他人学习,也必须随着各人所能达到的程度进行。好比是一棵树刚刚生出萌芽,只浇些水就够了,萌芽稍长,便多加些水。从拱把粗

      以至长到合抱,浇水时都是随着树所能接受的程度而增加的。假若是些小萌芽,把一桶水尽情倒去,就像把树浸死了一样。王守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既是对传统教育思想的继承,又是对当时教育现状的纠正。

      3、培养兴趣、乐教乐学王守仁提出,早期教育重在培养儿童学习兴趣,不在于追求传授知识的多少,教师和儿童要在寓教于乐中进行学习,利用诗歌、礼义等形式,寓知识于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中,这样才能使儿童精神力量有余,教师不因枯燥而乐教,儿童不因学习艰苦而厌学。“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5]正确的培养方法,则适宜以诗歌之类的启发他们的灵感。指导孩子学习礼仪,使他们的形象端庄,教给孩子们读书,让他们的智慧萌发。“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挼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6]给儿童传授知识每次不宜教的太多,但一定要保证教会。要考虑每个学生的资质,能学两百个字的,只教一百个字,要经常让学生学有余力,这样学生才不会厌倦学习,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

    篇九:王守仁自然教育思想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论述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作者:张晨晨来源:《报刊荟萃(下)》2018年第04期

      摘要:王守仁,明代著名教育家,他继承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创立了与程朱理学相迳庭的“阳明学派”。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坚持把道德教育与修养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同时他十分重视注重儿童时期的教育,他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一文中集中阐发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儿童心理发展的教育思想。他的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儿童教育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教育思想的自然主义

      王守仁,号阳明,是明中叶著名的教育家。王守仁从34岁起开始从事讲学活动,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他把这些经验与其“致良知”的哲学观点相结合,形成了较为完整与独特的教有思想体系。特别是在儿童教育方面,他针对当时儿童教育中的弊病,提出了比较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主张。

      一、揭露和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儿童的身心特点

      教育对于人的发展的作用,《劝学》中就已经提到,“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以此来类比教育,可见教育对于个人会产生的人生影响之大。换言之,积极正确的教育可以塑造一个身心健康有优秀品德的人,而不当的教育方式和内容也会击溃一个人。

      王阳明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一文中揭露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中不顾儿童身心特点的诟病,“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持拘囚。”当时的老师教导儿童,只是让他们日日诵读经典练习书写,教给他们如何断句,从来不讲授任何学习的方法和为人处世的道理。对待儿童的错误,只知道用鞭挞,用绳缚,以肉体上的疼痛感来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就像对待囚犯一样。

      西方的卢梭对于鞭挞教育的效果也进行了批判,如果儿童仅仅是为了避免遭受肉体上的疼痛,追求片刻的欢愉和舒适而改变自己的行为,那么这只会造成儿童贪图享受的性格。结果便是“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俗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这种畸形的关系带来的是教育质量的降低和教育范围的缩小。

      二、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王守仁提出,针对儿童的教育应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让儿童自然成长自由发展。他将儿童的兴趣特点以植物的成长来做比较,儿童的性情总是喜好嬉游,而厌恶束缚,就像草木开始萌芽,顺应它就发展,摧残它就衰萎。这种比喻的论证方法虽能表达他的教育思想,但还是欠缺自然科学和心理实验的实证支撑。对于教育方法,“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霑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王守仁抓住了儿童“乐嬉游”和“趋向鼓舞”的心理特点,提出如果塾师在教学中能常用游戏的教学形式,儿童便容易接受。儿童都喜欢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教师对于儿童行为的肯定对于学习有积极作用。

      三、教育的内容是“歌诗”、“习礼”和“读书”

      王守仁认为“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对儿童“诱之歌诗”,不但能激发他们的意志,更能使情感得到正当的宣泄,有助于消除儿童内心的忧闷与烦恼,使其精神宣畅、心平气和。“导之以礼”不但能使儿童养成威严的仪容和仪表,而且通过“周旋揖让”、“拜起屈伸”等礼仪动作,“动荡其血脉”、“固束其筋骸”。王守仁对“歌诗”、“习礼”与“读书”如何进行也作了详细说明。对“歌诗”,他说,歌诗必须“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共节调”。对“习礼”,他说,必须“澄心肃虑,审共仪节,度其容业”,不能疏忽、懒惰。长此以往,儿童自然会“体貌习熟、德性坚定”。对“读书”,他说:“不在徒多,但贵精熟。”读书时,务必让儿童专心一志,口诵心惟,要反复诵读,注意抑扬顿挫,并做到心领神会。这样,久则义礼通晓,聪明日开。

      四、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王守仁认为,儿童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即所谓的“精气日足,筋力日强,聪明日开”,教学必须考虑到这个特点,教师应该根据儿童接受能力的发展程度安排教学。他把这种量力施教的思想概括为“随人分限所及”。他说“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浸坏他了”。同样如果不顾及儿童的实际能力,把大量高深的知识灌输给他们,就像用一桶水倾注在幼芽上把他浸坏一样。同时,不顾及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知识掌握理解情况,大量灌输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会使儿童丧失学习热情和信心,不利于儿童学习积极性的持续发展。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虽然教育目的是为了将儿童培养为具有封建伦理道德的人,教育内容也具有时代局限性即“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但他反对“小大人式”的传统儿童教育方法和粗暴的鞭挞的教育手段,倡导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诸方面得到发展等主张,均反映了教育的自然主义倾向。

      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最大的亮点在于强调儿童教育要注重儿童的身心特点,要顺应儿童的发展天性。在当时的时代,这种非主流的思想可以说是十分具有前瞻性的,对于现在仍有很大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的思想价值。现在很大一部分成人仍习惯于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和自己的一套理论说法去教育儿童,用成人所谓的正确的价值标准来约束他们。但是儿童是有独立人格尊严的人,虽然他们的能力有限,但是他们的尊严来自他们作为人的权利与幸福,来自他们发展的内发性和主动性。因此学习王守仁重视儿童期尊重儿童内在的生动的精神生活和外在的丰富的文化活动理解和参与儿童的精神生活和文化活动是成功教育的一个前提。

      参考文献:

      [1]孙玲.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S1):22-25.

    篇十:王守仁自然教育思想

      实用文案

      唯心主义哲学家王守仁

      一、生平王守仁原名云,更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学者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今绍兴)人。明成化八年(1472)九月三十日生于县城瑞云楼(今武胜门内寿山堂)。父王华,成化十七年(1481)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守仁少受儒家教育,暇好骑射兵事,善射。15岁随父游居庸关、山海关等要塞。弘治元年(1488)于南昌完姻,结?之夜,入铁柱宫与道士谈养生术,次日晨还。次年归姚途中于广信(今江西上饶)拜见娄谅,听他讲授朱熹“格物致知”论。五年中举人,寓京师父亲官署,遍读朱熹遣书。为决疑虑,“格”竹七天,无所得且罹疾。六年、九年会试均落第,遂归姚以诗书棋自娱。寻闻边关告急,精究兵家秘书。十二年中进士,值西北告急,疏陈“蓄村备急、舍短用长、简师省费、屯田足食、行法振威、敷恩激怒、捐小全大、严守乘弊”八事。十四年至安徽审查案件,事成游九华山,与道士谈仙。次年因病南归,先后隐居,养病于绍兴阳明洞、钱塘净慈、虎跑诸寺。十八年于北京与湛若水结为好友,同倡“圣人之学”。正德元年(1506),刘瑾专权,矫诏逮捕戴铣等,守仁时任兵部主事,抗疏救援,“宥言官,去权奸”,“有政事得失,许诸人直言无隐”,要武宗“开忠谠之路”,触犯刘瑾,受廷

      标准文档

      实用文案

      杖,贬为龙场(今贵州修文县治)驿丞。三年春至龙场,自筑草棚栖身,因穷荒无书,日绎旧闻,“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后人称“龙场大悟”)。又创龙岗书院,为开化西南首举。次年应聘主府城文明书院讲席,始宣讲“知行合一”,学转陆九渊,渐自成体系。五年三月,任庐陵知县,决积案,清邮驿;杜苛捐杂税,禁迷信神会。八月,刘瑾伏诛。十二月,调任南京刑部四川清吏司主事,间事学术活动。七年升任南京太仆寺少卿。次年初赴职便道首亲,途中向徐爱阐述《大学》新说与“知行合一”思想。十月督滁州马政,闲时聚徒讲学。九年升南京鸿胪寺卿。十一年升佥都御吏,巡抚南赣,平定漳州詹师富、大帽山卢珂、大庚陈日龙、横水谢志珊、桶冈蓝天凤,?头池仲容等农民起义。十四年六月,率部镇压福建农民起义军,于丰城途中获悉宁王反,即返安吉起义兵,水陆并进捣南昌,连下九江、南康、费时35天,平叛擒宸濠。九月抵杭州献俘,因宦官许泰、张忠谗言,非但无功,反遭诬获咎,太监张永设法得以免祸,即称病居西湖净慈寺、九华山诸寺院。十六年初始于南昌揭示“致良知”学说,终完成“心学”体系。六月升南京部尚书,九月归姚,会74弟子于龙泉山中山阁,指示“良知”之说,十二月被封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新建伯。此后6年许,丁父忧,服满亦不召用,专事讲学。嘉靖四年(1525)九月在余姚中天阁讲学,门人300余,并作《中天

      标准文档

      实用文案

      阁勉诸生》文书于壁。六年五月,受命镇压思恩、田州、八寨、仙台、花相等地瑶族、僮族起义,翌年秋平定。时肺病剧发,十月上疏告退。十一月二十九(1529年1月9日)卒于江西南安青龙浦舟中,年57岁。葬绍兴兰亭洪溪(1989年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今绍兴市兰亭乡花街村),谥文成。《明史》评:“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二、所属流派王守仁是杰出的学者,也是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和文学家。是中国哲学史上主观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初习程朱理学与佛学,后转陆九渊心学,提倡“心学”,断言“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明便是天理”专心儒学,“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求诸事物,世称姚江学派,其学识影响巨大。三、主要思想简介王守仁为中国古代主观唯心主义之集大成者。其学深受南宋陆学和禅学的影响,但比陆学精致完整和广泛得多。王守仁之学,经历了“学凡三变”的历程。黄宗羲曰:“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制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

      标准文档

      实用文案

      始得其门。”(《明儒学案》)“始得其门”即所谓“龙场悟道”,此为王守仁心学诞生之时。“心即理”为王氏心学之理论基础,也是其宇宙观。他服膺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思想,以为简易直接,有以接孟子之传。并且发展了陆之命题,完全否认了待“明”之“理”的客体,提出天下无心外之物、无心外之理的命题。认为孝、弟、恻隐之心为人所固有,不假外求。主张“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认为求理不在“格物”,而在“致知”,“致吾心良知之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皆得其理”,从而以一元论的“良知”说代替了程、朱客观唯心主义的“天理”论。王守仁认为“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传习录》)。此“心”不仅为人身主宰,甚且主宰着天地、鬼神、万物,“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同上)。“吾心”不仅化生天地万物,即便六经学术,亦在“吾心”之中,“六经非他,吾心之常道也”,“故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同上)。关于知行关系,王守仁抛弃了宋儒“知先行后”的传统看法,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认为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不可能分开。他以“心即理”为理论前提,批评朱熹“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是导致“知行之所以二也”的原因。认为人如果将知行分做两件去做,势必在理论上失却“知

      标准文档

      实用文案

      行本体”,在实践上造成“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之弊。他称“知行合一”不是凿空杜撰,说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人只是由于被私欲隔断而不知而已。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认为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同上),“凡谓之行者,只是实去做这件事。若着实做学问思辨的工夫,是学问思辨亦便是行矣”,“若谓学问思辨之,然后去行,却如何悬空去学问思辨得?行时又如何去做得学问思辨的事”?“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答友人问》)。既然“知行工夫本不可离”,所以他主张“知行合一并进”,认为学、问、思、辨、行五者,“合其事而言一而已”。关于认识方法,王守仁的核心思想为“致良知”或曰“致知格物”。他称此为“学问大头脑”、“千古圣圣相传的一点真骨血”。此命题实际是将《大学》之“致知”与《孟子》之“良知”观点结合起来。但他认为“格”不应以“至”字训,而当作“正”字解。所谓“格物”,非格心外之物,“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传习录》),即格其心之物,格其意之物,格其知之物。“格物”的目的在于“致良知”,他将孟子“良知”的观点大加发挥,认为“良知”是“造化的精灵”,它“生天生地”,是“与物无对”的宇宙根源,“人若复得它完完全全,无少亏欠”,便完成了对宇宙的认识。认为圣人只是顺其良

      标准文档

      实用文案

      知之发用,天地万物,俱在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他认为良知即是天理,“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推而衍之,便为孝、弟、忠、信、五伦百行的道德规范,从而完成了由哲学到伦理学的逻辑论证,树立了封建道德的绝对权威。他举例说:“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传习录》)他认为“性无不善,知无不良”,而且“人人之所同具”,故“致良知”具有普遍的意义。关于“致知格物”之法,王守仁概括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门四句教。王守仁也承袭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传统命题,而将其方法概括为两种:一为静的功夫,即无事时存养,防人欲于未萌之先,静处体悟,以存天理(致知);二为动的功夫,即有事时省察,克人欲于方萌之际,事上磨炼,以灭人欲(格物)。王守仁自称其“致良知”为“孔门正眼法藏”,说:“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寄正宪男手墨二卷》)王守仁在许多重要观点上都与朱熹对立。朱熹将《大学》一书分为经传,并补写格物致知传;王守仁则认为原无经传可分,更无经传可补。朱熹重视“格物致知”,把它置于“诚意”之先;王守仁则认为格致本于诚意,以诚意为主。朱熹将心与理析而为二,把知与行分离开来;王守仁则主张心与

      标准文档

      实用文案

      理一,知与行合。朱熹以格物为穷理,注重外界一事一物之理,要求对经典的一字一句细心理会;王守仁则认为朱熹这种方法是务外遗内、博而寡要,他以格物为正心,要求发挥良知的作用,以良知为评判事理的标准和解释经典的根据。他们虽然都反对佛老的虚玄和管商的功利,但王守仁认为朱熹的思想琐屑支离,不足以驳倒佛老管商。王守仁的思想与陆九渊?接近。他们都在根本观点上强调心与理一,在方法上要求简易直截,但王守仁的思想并非直接继承于陆九渊。他的格物致知说、知行合一说和致良知说,不但与朱熹的思想相对立,也与陆九渊的学说不同。王守仁接受了陆九渊的心即理?说,完成了一个心学体系。他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认为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本体便是理,心外无理;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心外无物。王守仁认为,心的“灵明”便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如果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它低?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它吉凶?万事万物皆是如此。因此,没有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万物。离开天地万物,也就没有我的灵明。王守仁认为物就是事,譬如意在事亲,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事君,事君便是一物。因此,物不在心外。他强调主观意识的能动性,却混淆了主体同客体、意识和存在的界限,取消了二者的对立,进而颠倒了二者的关系。王守仁所谓良知,实际上是主观的道德意识,它既是是

      标准文档

      实用文案

      非标准,又是善恶标准,即真理和道德标准。他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这种是非善恶之心人人皆有,圣愚皆同,本来圆满,原无欠缺,不须假借。圣人不会多一些,常人不会少一些,因此,人人都可成为圣人。既然人人都有良知,人人都可用自己的良知作为衡量是非善恶的唯一标准,故不必求之于圣人,亦不必求之于典籍,“良知便是你自家的准则,便是你的明师”。一切是非善恶,良知自会知道。它就在你的心中,如果求之于心而非,“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如果求之于心而是,“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王守仁的良知说,虽是一种先验论,但它打破了圣人同凡人的界限,在客观上具有动摇儒家权威的作用。王守仁又提出良知无善无恶的思想,认为良知是超出善恶之上的绝对至善,是超出是非之上的绝对真理。善与恶对,是与非对,这都是相对的,但良知是绝对的,因此他称之为“至善”或“无善无恶”。他晚年提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四句教?”作为立言宗旨,表现了王守仁思想的内在矛盾,引起了王门后学的争论和分裂。四、主要著作王守仁著作有《王文成公全书》(一称《阳明全书》)三

      标准文档

      实用文案

      十八卷。其中《传习录》、《大学问》为重要哲学著作;主要教育著作《答顾东桥书》、《稽山书院尊经阁记》、《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教约》等。五、名言名句王守仁能看到明王朝“波颓风靡”的社会危机,亲自感受到“沉疴积萎”的种种弊病,所以他的不少诗歌对此有所表现和揭露。《立春》二首指出了“人间菜色正离仳”的痛苦现实,同时也倾吐了诗人“破屋多时空杼轴,东风无力起疮痍”的怅惘和感慨,《观傀儡次韵》则对官僚之间的勾心斗角进行了揶揄和讽刺。“处处相逢是战场,何须傀儡夜登堂”,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他也常在诗里流露出退隐山林的情绪和欲望。《舟山除夕》里感喟“也知世上风波满,还恋山中木石居”。六、对中国社会及哲学界的影响等王氏为明代心学泰斗,中国古代著名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其学发展为姚江学派,对明代及后世儒学影响甚巨。王守仁哲学力图纠正宋明以来程朱理学烦琐与僵化的流弊,他洞察到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将儒家封建道德建立在简易的哲学基础上,使人人可行。他的思想流行达150年之久,形成了阳明学派。但王守仁忽略客观的知识,只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在道德规范的形成上,又忽略了历

      标准文档

      实用文案

      史条件的决定作用。他有些弟子更产生了“虚玄而荡,情识而肆”的弊病,即任性废学,一切解脱。王守仁思想中包含着某些促进思想解放的因素,为中国近代康有为和梁启超所注意,受到熊十力?的推崇。王守仁的哲学思想在明中叶以后传到日本,并成为显学,后来影响到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思想界,对日本的革新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七、王守仁的教育思想一)主要教育活动王守仁是明中叶著名的教育家,从34岁起他开始从事讲学活动,直至去世,历时23年。其中除6年(1522-1527年)是专让从事讲学之外,其余均是一面从政,一面讲学。他所到之处,讲学活动不断,并热心建书院,设社学办学校。此外,他还不拘形式,随处讲学。王守仁如此热心设学、讲学、其目的一是为了传播自己的学说;二是为了对民众加强封建伦理道德教化,即所谓“破心中贼”。但在客观上,对于明中叶以后书院的发展、讲学之风兴起,起了积极的作用。二)主要教育思想(一)、关于“心学”思想王守仁的教育学说,带有明显的哲学色彩,哲学思想是指导他的教育活动的一般理论,而教育学说又是其哲学思想的具体运用和发挥,在他的教育学说中贯穿了他的思想的基

      标准文档

      实用文案

      本原理。把他的哲学思想联系起来考察,能够更好地把握他的教育思想。(二)、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于人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他是用“心学”的观点来阐明这一思想的。尽管王守仁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心学”基础上的,但其中也包含着某些积极的内容。他认为“良知”人人都有,因此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天赋条件,圣愚的区别仅在于能不能“致良知”;由于“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研”,总要受到物欲的引诱,所以人人都应该受教育;教育是为了去除物欲对“良知”的昏蔽,因此它“不假外求”,而重在“内求”,即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自觉“胜私复理,去恶为善。”王守仁教育作用思想中所包含的这些合理因素,是值得注意的。(三)、“致良知”的学习论“致良知”是王守仁哲学思想的组成部分,也是他的学习论。在王守仁的学说中,“良知”既是宇宙的本体,也是认识本体,道德修养的本体。“致良知”既是认识过程,也是道德修养的方法。王守仁批评朱熹的学习论是“支离”,标榜自己的“致良知”学习论是一种“简易”、“轻快脱洒”之教,实际上是

      标准文档

      实用文案

      以内心的直觉体验来代替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否定人们向外界学习的重性要,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学习论。这种学习论认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学以去其昏蔽,”从而达到“灭人欲,存天理”,这又与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异途而同归,所不同的是,朱熹提倡通过读圣贤之书来达到,而王守仁则强调通过自我体验来实现。但王守仁“致良知”的学习论,也包含了一些富有意义的见解。第一,他反对盲从《六经》,提倡“自知”、“自得”,认为学习不能死抠典籍,盲从典籍,为典籍所束缚,而是要“自知”、“自得”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第二,他反对迷信古圣先贤,提倡“惟是之从”,肯定每个人都有独立思考的权利。判断是非的能力。第三,反对道学教育对个性的束缚,提倡“点化”、“解化”和“谏师”。所谓“点化”,指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点和开导,朋友之间的砥砺和切磋;“解化”指发生独立思维解决问题,认为这才是“一子百当”的功夫;所谓“谏师”是指在师生关系上,主张师生之间应以朋友之道相待、提倡师生之间直谏。上述这些见解对今天的教育来说仍不失其借鉴意义。(四)、论道德教育王守仁坚持了我国古代儒家教育的传统,把道德教育与修养放在首要地位。他认为培养学生形成优良的品德是学校中最重要的任务。同时在此基础上,也使学生的各种才能得

      标准文档

      实用文案

      到发展,日臻精熟。王守仁所要培养学生形成的优良品德,即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者而已。正是基于让述认识,他猛烈抨击当时在科举制度影响下的学校教育,认为当时的学校虽然仍以“明伦”名堂,但实际上由于受科举的影响,为了追逐“功利”,老师所教,学生所学,都全失去了“明人伦”的立学本意。由此可见,王守仁“明人伦”的道德教育目的论,虽然并没有超出儒家思孟学派的一贯主张。然而,他在当时士人“皆驰于记诵辞章”,重功利而轻修养的社会风气中,重新强调人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应该说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三)关于道德修养的方法,王守仁提出四个基本主张。(一)、静处体悟所谓"静处体悟",实际上是静坐澄心,反观内省,摈去一切私虑杂念,体认本心。这是王守仁早年提倡的道德修养方法。他认为道德修养的根本任务是“去蔽明心”,即去除物欲的昏蔽,发明本心所具有的“良知”。因而,道德修养无须“外求”,而只要做静处体悟的功夫。(二)、事上磨炼王守仁认为如果一味追求静坐澄心,容易使人"喜静厌动,流入枯稿之病",或者使人变成"沉空守寂"的"痴呆汉","才通些子事来,即便牵滞纷扰,不复能经纶宰制"。因此,

      标准文档

      实用文案

      他又提出“事上磨炼"。"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在事上磨炼”,亦即"就学者本心日用事为问,体究践履,实地用功",是指通过"声色货利"这些日常事务,去体认"良知"。他反对离开事物去谈"致良知”,认为在口头上谈"致良知"是无意义的,"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王守仁晚年重视“在事上磨炼”,是他“知行合一”思想在道德修养方法上的反映。(三)、省察克治王守仁继承与发展了儒家传统的"内省”、"自讼"的修养方法,提出"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索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克已必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副而来"。进一步发展传统的"克己内省"思想,强调了"拔去病根次"斩钉截铁久"扫除廓清"一毫不存"主张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和检察,自觉克制各种私欲。这是对儒家传统的“内省”、“克已”修养方法的继承和发展,其中的包含的强调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合理因素,是可以批判地吸取的。

      标准文档

      实用文案

      (四)、贵于改过王守仁认为人在社会生活中总会发生这样或那样一些违反伦理道德规范的过错,即是大贤人,也难以避免,因此,在道德修养中不贵无过,而贵改过。要能改过,首先必须对过错要有认识,表示悔悟,但悔悟并不就是改过。“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这种“贵于改过”的主张,体现了王守仁在道德教育中的求实精神和向前看的态度,是可取的。王守仁道德教育思想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明王朝的统治,但他对于道德教育的某些主张,反映了教育和道德修养的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对我们是有启发的。(五)、关于儿童教育的思想王守仁十分重视儿童教育,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一文中,比较集中地了他的儿童教育思想。现简述如下:1、揭露和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儿童身心特点的弊端儿童“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常常借故逃学,“以肆其顽鄙”,“以遂其嬉游”,放肆地从事各种顽劣活动,达到嬉游的目的。久而久之,“偷薄庸劣,日趋下流。”因而,他深刻地揭露到:“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不顾儿童的身心特点,把他们当作小大人,这是传统儿童教育的致命弱点。王守仁的揭露和批判可谓入木三分,切中时弊。

      标准文档

      实用文案

      2、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王守仁认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牙,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16)因而,他主张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身心特点,以诱导、启发、讽劝的方法代替“督”、“责”、“罚”的方法,使他们“趋向鼓舞”、“中心喜悦”,这样儿童自然就能不断长进,就好比时雨风滋润草木一样,日长月化,生意盎然,而不是如冰霜剥落,生意萧索。3、儿童教育的内容,“歌诗”、“习礼”、和“读书”,具有促进情感和身体发育的作用。对儿童进行“歌诗”、“习礼”、和“读书“教育,是为了顺导儿童的意志,调理他们的性情,在潜移默化中消除其鄙吝,化除其粗顽,让他们日渐礼义而不觉其苦,进入中和而不知其故,在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诸方面都得到发展。4、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王守仁认为儿童时期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儿童的精力、身体、智力等方面都在发展过程中,即所谓“精气日足,筋力日强,聪明日开”。因此,儿童教学必须考虑到这个特点,儿童的接受能力发展到何种程度,便就这个程度进行教学,不可躐等。他把这种量力施教的思想概括为“随人分限所及”。同时,王守仁还认为儿童教学“授收不在徒多,但贵精熟。”

      标准文档

      实用文案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虽其目的是为了向儿童灌输封建伦理道德,即所谓“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但他反对“小大人”式的传统儿童教育方法和粗暴的体罚等教育手段,要求顺应儿童性情,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施教,使他们在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诸多方面都得到发展等主张,充分反映了他的自然教育思想,这在十五、十六世纪就已提出,确是难能可贵的。

      标准文档

    篇十一:王守仁自然教育思想

    P>  王守仁的自然教育思想及王门后学的传承与创新

      摘要:王守仁的自然教育思想,强调尊重儿童的天性,满足儿童的需要,适合儿童的特点,发展儿童的个性。而王门后学中很多人士如王艮、李贽、黄宗羲的教育思想导源于王守仁,他们崇尚儿童天性,提倡个性解放,在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多方面对王守仁的思想都有所传承,同时又有所创新。

      关键词:王守仁;自然教育思想;传承;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4-0036-02

      明清时期,程朱理学思想在学术界和教育领域居于主导地位,但是在实践中却日益僵化,从而遭到一些思想家、教育家的猛烈抨击。以王守仁为代表的教育家,提倡自然教育思想,试图从根本上解决空洞、虚伪的文风。当时王守仁的议论与主张,确实为教育界吹来一股清新自然之风,显示了个人主体意识的萌芽和地位的提高,也鼓舞后来一批进步思想家掀起一股改革教育的热潮,着力于促进优秀人才的培养。

      一、王守仁自然教育思想及其特点

      王守仁生活的时代,学校教育中充斥着压抑儿童的各种现象。王守仁对其进行了深刻揭露,他说:“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唯督之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这样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方式,造成当时有的孩子把学校看成监狱而不肯上学,把师长看作仇人而不敢相见。进而,王守仁提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王守仁把儿童比作刚刚萌芽的草木,认为顺其自然就会枝繁叶茂,违背自然规律就会枯萎。也就是说,教育必须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不能用对待成人的方法去对待儿童,应当采用儿童喜欢的、能接受的方法,不断鼓励儿童,让他们体验鼓舞与喜悦,从内心感到愉快,促使其自然发展。

      王守仁的自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教育内容、教育原则、学习方法三个方面。

      1.教育内容上注重“歌诗”“习礼”“读书”从儿童的自然本性出发,王守仁认为,“歌诗”不仅能激发儿童的意志,还能使儿童的情感得到正常宣泄,也有助于消除儿童内心的忧郁和烦恼,调节情感。“习礼”不仅能

      使儿童养成威严的仪容仪表,还能通过“周旋揖让”“拜起屈伸”等礼仪动作,“动荡其血脉”“固束其筋骸”,达到强健身体、锻炼体魄的作用。“读书”不仅能增长儿童的知识,开发儿童的智力,还有利于培养儿童的道德观念和远大理想,实现寓德育于智育之中,使儿童在接受知识、增长智力的同时,精神得到陶冶,人格逐渐完善。可见,王守仁主张学校教育内容要丰富,并兼具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多项功能,这样有利于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2.教育原则上注重因材施教、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王守仁非常注重发展儿童的个性,认为教育不是铸造器物,那样会使儿童变得千人一面。要根据儿童的个性差异,分别给予适当陶冶。他曾把学生分为两种类型:即刚强进取的“狂者”和柔弱保守的“狷者”。“圣人教人,不是个束缚他通做一般:只如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他认为教育就像医生治病,必须根据病情进行治疗,如果不管病症如何,都用相同的药方,必定治不好病。王守仁传承了孟子盈科而进的观点,强调教育要循序渐进。他以儿童的学习过程为例,指出儿童学走路,第一步是学站立,然后学自由行走,最后能往来奔跑,但前者却是后者的基础,“不可躐等”。因而,他提出了“随人分限所及”的见解:“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

      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所谓“分限”就是学生的认识水平,教育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循序发展学生的能力。

      同时,从“随人分限所及”的观点出发,王守仁还提出,教育要量力而行,要使儿童学有余力。他说“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唯有如此,儿童学习起来才能“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从而得到潜能的最大挖掘。

      3.学习方法上强调“自得”,注重实践王守仁认为学习必须独立思考,强调“自求”“自得”,反对崇拜偶像、盲从教师的学习方法。他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他还指出,如果儿童的学习是出于内心,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知识,那么这种学习就是有效的,反之就不可能很好地掌握知识。在王守仁看来,知识是欲望的渊薮,“闻日博而心日外,识益广而伪日增,涉猎考究之愈详而所以缘饰其奸者愈深”,而且儿童本身也喜欢直观的实践学习,厌恶空洞的说教。所以,他提倡“事上磨炼”,在实践中学习,离开实践便会流于说教,教育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可见,王守仁的教育思想时时从儿童的自然天性出发,处处尊重他们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王门后学对王守仁自然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王守仁去世之后,他的弟子分成七大派,被称为王门七

      派,王艮所代表的泰州学派是王门后学中影响最大的学派之

      一,而李贽的老师就是王艮的儿子,可以说李贽是宗承王守

      仁。黄宗羲师从王守仁弟子刘宗周,也是宗承王守仁。可以

      说,王门后学的教育思想很多方面都是导源于王守仁,并且

      随着学派的分化与演变,在王学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1.崇尚儿童天性,提倡个性解放

      无论是王守仁还是王艮,在学习问题上都有一个共同的

      观点,就是提倡“乐学”。王守仁把“乐”提到本体的高度,

      认为“乐是心之本体,虽不同于七情之乐,而乐亦不外七情

      之乐”。他针对自宋明以来束缚儿童身心的错误教育方法,

      提出了自己的教育主张,认为要取得教育效果就应该提倡乐

      学。

      王艮吸收了王守仁的这一观点,他说,“悦是心

      之本体”“乐是心之本体也”“本体未尝不乐”。学习就是要

      发展人的心之本体的自然之乐。因此,他经常要学习者去自

      觉地体会学习是一种乐事,以启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他还

    篇十二:王守仁自然教育思想

    P>  四教育影响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虽其目的是为了人想儿童灌输封建伦理道德即所谓大人式的传统儿童教育方法和粗暴的体罚等教育手段要求顺应儿童性情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施教使他们在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诸方面得到发展等主张反映了他教育思想的自然教育倾向王守仁的这些教育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以及近代的教育思潮产生了重大影响

      2013级学前教育2班

      第二组

      组员:王梅134140202011

      余永丽134140202012

      蔺丽媛134140202013

      陈雪134140202014

      邹超群134140202015

      金佳佳134140202016

      龚云凤134140202017

      周小敏134140202018

      何小红134140202019

      陈天敏134140202020

      组长:陈天敏

      分工:王梅、余永丽王守仁word

      陈雪、何小红朱熹word

      金佳佳、周小敏颜之推word

      龚云凤、陈天敏王充world

      邹超群

      王守仁、朱熹ppt

      蔺丽媛

      颜之推、王充ppt

      王充的幼儿教育思想

      王充,字仲任,东汉会稽上虞人,是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他出身“细族孤门”,先人以农桑、贾贩为业。早年至京师,入太学,师事班彪。好博览,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即能记诵,博通诸子百家之言。后归乡里,隐居教授。曾任州郡吏数年,以谏争不和,罢规从事著述。王充对幼儿教育问题没有专门的系统论述,他的幼儿教育观点和思想只是散见于他的哲学和其他著作中。他曾写过《政务》《讥俗》《论衡》《养性》等书,现流传下来的只有《论衡》一书八十四篇。

      王充在《论衡》的《齐世》《气寿》《命义》《率性》《本性》《别通》《说日》《识知》《超奇》等各篇中,都有关于幼儿教育得论述,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是我国古代幼儿教育史上的优秀成果。

      王充的哲学思想

      (一)自然观1、天道自然王充认为,无论是天,地都是自然的物质实体,没有意志.人不能用自己的行

      动感动天,天也不能用自己的意志来支配人,天与人之间不存在精神上的联系。2、万物自生,万物一元

      在宇宙万物如何产生及构成上,王充提出了元气自然宇宙生成论认为天和地都是无意志的自然的物质实体,是有物质的元气构成的.

      3、人死神灭人员有灵性,但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其他万物一样也是禀受天地之气而生的,提出了“精神依倚形体”。认为精神必须依赖形体切能发生作,这就肯定了形体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二)认识论

      认识论思想主要集中在“实知”与“知实”

      第1页

      “实知”涉及认识的来源于途径问题,王充强调认识要从客观实际出发,认识必须要与客观事实,“知实”涉及认识对象问题,王充主张以实际存在的实物为认识对象,认识对象应该是“天下之事,世间万物”。

      王充认为决定人性的因素有3个方面:正性,随性,遭性正者,禀五常之性也随者,随父母之性也遭者,遭得恶物象之故也。

      王充的幼儿教育思想

      一、论身心统一身心关系是幼儿心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是研究幼儿教育的出发点。王充根

      据他万物皆生于气的唯物主义思想,认为人和万物都有物质性的元气构成。他说:“天地合气,万物自身,有夫妇合气,子自生矣。”“人,物也,万物之中有知(智)慧者也。”他认为夫妇之道取法于天地,子是夫妇合气所生的有灵性的精神实体。人和外物的差别在于“及其生也,人道有教训之义,天道无为,听恣其性。”这就是王充的身心统一观。他这种观点否定的心理和精神是世界的本源、人的身心是由心理精神派生出来的唯心主义观点,指出了人和万物都具有物质性这一共同点,同时他也指出了人之所以成其为人是因为生而既可受教育。

      “人,物也,万物之中有知(智)慧者也。”这指出了人的特性和人与万物之间的区别及联系,在此基础上,王充还进一步指出了人在心智上的差异与身体之间的关系。他说:“人之所以聪明智惠(慧)者,以含五常之气也。五常之气所以在人者,以五脏在形中也。五脏不伤,则人智惠(慧);五脏有病,则人荒忽。荒忽则愚痴矣。”人的心理健康必然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这是我国古代医学所公认的。身体健康反过来对应心理健康的影响,却不是被人们所普遍接受的。现代医学和心理学证明,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对心理有很大影响作用,尤其是婴幼儿,缺乏营养和患恶性疾病都会影响其智力发展,甚至造成后天痴呆和智力下降。“五脏不伤,则智惠(慧)”,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人的遗传素质大致都是相同的,都是可以使其“智惠(慧)”的,智与愚则是由五脏之气伤与不伤造成的。这虽不全面,但对比中国古代的人生而有贵贱之分,智愚之别的遗传决定

      第2页

      论观点来说,无疑是具有批判意义的。二、论小儿禀性

      在小儿禀性问题上,王充是有善有恶论者。他说,“禀气有厚薄,固有善恶”,小儿生有善恶之别,就如同人有高下之分,面色有黑有白,身形有长有短一样,是“天性然也”。他虽然认为小儿生有善恶之分,但却不认为这种先天的善恶是一成不变的。他强调“善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认为小儿的善恶“在于教,不独在性也”。这是王充注意到儿童先天素质,而把重点放在“教化成性”上。他说“一岁婴儿,无推让之心;见食,号欲食之;睹好,啼欲玩之。长大之后,禁情割欲,勉励为善矣。”他认为儿童有善有恶,“其善者,固自善矣;其恶者,故可教告率勉,使之为善”。强调教化和防范在形成儿童善性中的作用,是王充论小儿禀性思想主流。

      王充还注意到社会环境的潜移默化对儿童的影响,他用“蓬生麻间,不扶自直,白纱入缁,不练自黑”来比喻环境对儿童的教育作用。他认为其作用好像“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则赤,青赤一成与真色无疑。他还提出儿童要多接近有德的人,耳濡目染之中便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他说:“迫近君子,而仁义之道数加其身,孟母之徙宅,盖得其验。”他用“孟母三迁”这个典型例子来强调环境习染对儿童品行形成的作用。

      王充还特别提出,一个人在儿童时期所受到的熏陶和教育,将对其长大后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产生重要的影响。他指出,如果幼年“不闻仁义之语。长大成吏,舞文弄法,徇私为己,勉赴权利。考事则受贿,临民则采鱼,处右则弄权,幸上则卖将。一旦在位,鲜冠利剑。一岁典职,田宅并兼。性非皆恶,所习为者违圣教也”。总之。王充虽认为小儿生而有善恶之别,但最终为善为恶还主要是由环境、教育决定。三、论胎教、优生

      王充从其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认为子是夫妇合气所生,而子的强弱夭寿是由夫妇禀气的厚薄所决定的,而不是先天命定的。他在《论衡·气寿篇》中专门论述了夫妇禀气对孩子强弱夭寿的影响。他把人的强弱夭寿用百岁来衡量,认为不足百岁者都是生时所禀气不足所致。他说:“夫妇禀气渥则其体强,体强则其命长;气薄则其体弱,体弱也命短,命短则多病,寿短。始生而死,未

      第3页

      产则伤,禀之薄弱也。”他认为人之禀气,或充实而坚强,或虚劣而软弱,就和天地生物一样,直接影响物的实枯满伤。使儿不伤,至百年,就务必使其禀气厚。如果禀气薄,就像枯死的果实一样,虽然体形完整,但不充实,气虚劣而少,也不能至百年。那么,怎样才能判断出小儿所禀之气的虚实和寿命之寿夭呢?他在《论衡·气寿》中说:“儿生,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嘶喝湿下者夭。”

      那么,禀气之厚薄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因之一,他认为是由生育多少决定的,多生则气薄,少生则气渥。他说:“禀寿夭之命,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稀育)者子活,数乳(多生)者子死。何则?疏而气渥,子坚强;数而气薄,子软弱也。……所产子死,所怀子凶者,字乳亟数,气薄不能成也。虽成人形体,则易感伤,独先疾病,病独不治。”王充提出的“稀育则子身体坚强,多生则子软弱”被现代优生理论证明还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但说其决定孩子的生死就有点言过其实了。王充把初禀之气看得很重要,所以他特别重视“夫妇合气”和母亲妊子时的精神因素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作。他说:“受气时,母不谨慎,心妄虑邪,则子长大,狂悻不善,形体丑恶。”所以:“子在身时,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非正色目不视,非正声耳不听。及长,置以贤师良傅,教君臣父子之道,贤不肖在此时矣。”这样既重视优生,注重“夫妇合气”“子在身时”,又重视出生以后的早期教育,把这段时间看作贤能与否的关键期,这是王充幼儿教育思想的基本点。四、论在活动中学习

      王充认为,儿童的认识是在活动中产生的,他说:“儿始生产,耳目始开,虽有圣性,安能有知?”“夫闭心塞意,不高瞻览者,死人之徒也哉。”这就是说,不活动,闭其视听,绝其思考,即使小儿有圣人的天性,也不能有知。儿童必须自幼参加各种活动,活动是造就人才的最基本的条件。王充还强调手脑并用,他说:“齐郡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锦,钝妇无不巧。目见之,日为之,手狎也。”她们之所以都能刺绣、织锦,就是因为她们生活在刺绣,织锦的环境中,天天看着、想着、手上做着。

      他还提出了活动越广泛,认识就越全面越深人的观点,他说:“涉浅水,见者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尤甚者观蛟龙。足行迹殊,故所见之物,异也。”五、论培养目标

      第4页

      知识分子分为5个等级:文吏、儒生、通人、文人、鸿儒王充认为文人、鸿儒是培养目标,在中国教育史上,王充首次明确提出教育应培养创造性的学术理论人才。六、评价王充的教育思想以鲜明的批判精神为特征,尤其是他“不避上圣”的风格具有强烈的学术民主精神,他敢于破除传统批评权威,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第5页

      颜之推的教育思想---《颜氏家训》

      简介:南北朝时期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颜之推编。七

      卷,共二十篇。颜之推(531年~591以后),字介。颜氏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先世随东晋渡江,寓居建康。侯景之乱,梁元帝萧绎自立于江陵,之推任散骑侍郎。承圣三年(554),西魏破江陵,之推被俘西去。他为回江南,乘黄河水涨,从弘农(今河南三门峡西南)偷渡,经砥柱之险,先逃奔北齐。但南方陈朝代替了梁朝,之推南归之愿未遂,即留居北齐,官至黄门侍郎。577年齐亡入周。隋代周后,又仕于隋。家训一书在隋灭陈(589)以后完成。

      该书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共有七卷,二十篇。分别是序致第一、教子第二、兄弟第三、后娶第四、治家第五、风操第六、慕贤第七、勉学第八、文章第九、名实第十、涉务第十一、省事第十二、止足第十三、诫兵第

      第6页

      十四、养心第十五、归心第十六、书证第十七、音辞第十八、杂艺第十九、终制第二十。

      作者简介:

      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诗人、文学家,他是当时最博通、最有思想的学者,经历南北两朝,深知南北政治、俗尚的弊病,洞悉南学北学的短长,当时所有大小学问,他几乎都钻研过,并且提出自己的见解。他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后人颇有影响,《颜氏家训》是他对自己一生有关立身、处世、为学经验的总结,被后人誉为家教典范,影响很大。

      《颜氏家训》的来历:颜之推在北齐做官时,有一年,都城寿春被围困,在是否要逃往并州的问题

      上,齐帝与大臣崔舒发生了矛盾,崔舒联合同僚上表强谏,一定要迁都。颜之推既怕得罪皇帝,又怕得罪崔舒,所以在签名时借故避开了。结果,崔舒和他的同僚都被处死,颜之推却因在表书上没有签名,皇帝无法抓到他的把柄,再加上他学问高,有声望,而幸免于祸。颜之推为了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在晚年撰写了《颜氏家训》一书,要求他的家庭成员及后世子孙都能修身养性、独善其身。这《颜氏家训》长达20卷,概括了许多为人处世的训示和原则,还反映每一个家庭都必须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教育思想:

      《颜氏家训》是一部有着丰富文化内蕴的作品,不失为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一种,它不仅在家庭伦理、道德修养方面对我们今天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而且对研究古文献学,研究南北朝历史、文化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作者在特殊政治氛围(乱世)中所表现出的明哲思辨,对后人有着宝贵的认识价值。

      颜之推一生,历仕四朝,“三为亡国之人”,饱尝离乱之苦,深怀忐忑之虑。曾写了一篇《观我生赋》,对于自己身经亡国丧家的变故,以及“予一生而三化”的无可奈何情状,作了痛苦流涕的陈述,且悔恨道:“向使潜于草茅之下,甘为畎亩之民,无读书而学剑,莫抵掌以膏身,委明珠而乐贱,辞白璧以安贫,尧舜不能辞其素朴,桀纣无以污其清尘,此穷何由而至?兹辱安所自臻?”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第7页

      正由于颜之推“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闻见已多”,入隋以后,便本着“务先王之道,绍家业之业”的宗旨,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写成《颜氏家训》一书训诫子孙。全书二十篇,各篇内容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但主要是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讲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其中不少见解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如他提倡学习,反对不学无术;认为学习应以读书为主,又要注意工农商贾等方面的知识;主张“学贵能行”,反对空谈高论,不务实际等。他鄙视和讽刺南朝士族的腐化无能,认为那些贵游子弟大多没有学术,只会讲求衣履服饰,一旦遭了乱离,除转死沟壑,别无他路可走。对于北朝士族的腆颜媚敌,他也深致不满。且往往通过插叙自身见闻,寥寥数语,便将当时社会的人情世态,特别是士族社会的谄媚风气,写得淋漓尽致。如《教子》篇云:“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语言朴实而生动,一时士大夫的心态跃然纸上。

      教育目的:

      《颜氏家训》一书不仅对当时诸如“玄风之复扇、佛教之流行、鲜卑之传播、俗文字之盛兴”等多方面作了较为翔实的纪录,为后人保留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历史文献,还在它的《文章》篇中,通过论述南北朝时的作家作品,反映了当时的文学观点和他自己的文学主张。颜之推很重视文学。他批评扬雄视文学为雕虫小技的说法,并从个人立身修养的角度说明文学(包括学问、口辩、作文等文化修养)的重要性。对于文学的功用,颜之推不狭隘地仅仅把它归结为服务于政治教化和实用,他也肯定文学具有愉悦耳目、陶冶性灵的审美功能,同时也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表现出了较强的文学审美能力。他的文章内容真实,文笔平易近人,具有一种独特的朴质风格,对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

      颜之推以学问广博著称。《颜氏家训》中《书证》篇考据名物,讨论语词训诂,《音辞》篇辨析声韵,“斟酌古今,掎摭利病”,都颇具精义,反映出颜氏广博的学识和较深的造诣。

      第8页

      《颜氏家训》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自成书以来,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一直被作为家教范本,广为流布,经久不衰。究其原由,主要是书中内容基本适应了封建社会中儒士们教育子孙立身、处世的需要,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和主张,以及培养人才力主“治国有方、营家有道”之实用型新观念等,继承和发展了儒家以“明人伦”为宗旨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教育思想。

      文学价值:

      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诗人、文学家,他是当时最博通、最有思想的学者,经历南北两朝,深知南北政治、俗尚的弊病,洞悉南学北学的短长,当时所有大小学问,他几乎都钻研过,并且提出自己的见解。他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后人颇有影响,著有《颜氏家训》,是他对自己一生有关立身、处世、为学经验的总结,被后人誉为家教典范,影响很大。

      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典范教材,《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的先河,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从总体上看,《颜氏家训》是一部有着丰富文化内蕴的作品,不失为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一种,它不仅在家庭伦理、道德修养方面对我们今天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而且对研究古文献学,研究南北朝历史、文化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作者在特殊政治氛围(乱世)中所表现出的明哲思辨,对后人有着宝贵的认识价值。

      历史地位:

      《颜氏家训》一书不仅对当时诸如“玄风之复扇、佛教之流行、鲜卑之传播、俗文字之盛兴”等多方面作了较为翔实的纪录,为后人保留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历史文献,还在它的《文章》篇中,通过论述南北朝时的作家作品,反映了当时的文学观点和他自己的文学主张。颜之推很重视文学。他批评扬雄视文学为雕虫小技的说法,并从个人立身修养的角度说明文学(包括学问、口辩、作文等文化修养)的重要性。对于文学的功用,颜之推不狭隘地仅仅把它归结为服务于政治教化和实用,他也肯定文学具有愉悦耳目、陶冶性灵的审美功能,同时也在自己的

      第9页

      写作实践中表现出了较强的文学审美能力。他的文章内容真实,文笔平易近人,具有一种独特的朴质风格,对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

      颜之推以学问广博著称。《颜氏家训》中《书证》篇考据名物,讨论语词训诂,《音辞》篇辨析声韵,“斟酌古今,掎摭利病”,都颇具精义,反映出颜氏广博的学识和较深的造诣。《颜氏家训》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自成书以来,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一直被作为家教范本,广为流布,经久不衰。究其原由,主要是书中内容基本适应了封建社会中儒士们教育子孙立身、处世的需要,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和主张,以及培养人才力主“治国有方、营家有道”之实用型新观念等,继承和发展了儒家以“明人伦”为宗旨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教育思想。

      吸取历代先贤特别是当今学者的研究成果,也借鉴了其他译注本的精华,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较为准确、简明、实用的古典家教渎本。当然,《颜氏家训》毕竟是封建时代的产物,其封建性的糟粕不可忽视,诸如书中对封建纲常伦理的宣扬,对明哲保身的说教,以及对佛教因果报应的迷信宣传等,都望渎者有以鉴之。

      历史影响:

      《颜氏家训》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宋代以后,影响更大。宋代朱熹之《小学》,清代陈宏谋之《养正遗规》,都曾取材于《颜氏家训》。不唯朱陈二人,唐代以后出现的数十种家训,莫不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颜氏家训》的影响,所以,王三聘说。“古今家训,以此为祖。”从《颜氏家训》之多次重刻,虽历千余年而不佚,更可见其影响深远。

      历代学者对《颜氏家训》评价很高。诸如:“六朝颜之推家法最正,相传最远”。“北齐黄门颜之推《家训》二十篇,篇篇药石,盲言龟鉴,凡为子弟者,可家置一册,奉为明训,不独颜氏。”“此书虽辞质义直,然皆本之孝弟,推以事君上,处朋友乡党之间,其归要不悖六经,而旁贯百氏。至辨析援证,咸有根据;自当启悟来世,不但可训思鲁、愍楚辈(即颜之推之子辈)而已”。“乃若

      第10页

      书之传,以褆身,以范俗,为今代人文风化之助,则不独颜氏一家之训乎尔!”“余观《颜氏家训》,其谊正,其意备,其为言也,近而不俚,切而不激。足令顽秀并遵,贤愚共晓”。从这些历代学者对《颜氏家训》的评价上,我们也可以看出《颜氏家训》对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影响及其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地位。颜之推语录:

      父母威严而有慧,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于》。这两句大意是:父母在子女面前有威严而又能关怀爱抚他们,子女就会对父母敬畏、谨慎而孝顺。讲父母对待子女应有的态度时,此条可作参考。

      《颜氏家训·教于》父不慈则子不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慈:爱,指父母对子女的爱抚。本句大意是:父亲不知道爱抚儿子,儿子就不知道孝敬父亲。上行下效,有其父必有其子。讲父母对子女的影响作用时,可引此条。

      《颜氏家训·治家》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和善人住在一起,就像进了开满兰花的房间,久而久之自己也满身芳香。和恶人住在一起,就像进了卖渍鱼的商店,久而久之自己也满身臭气了。

      第11页

      朱熹的幼儿教育思想

      一、生平简介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亦字仲晦,号晦庵、

      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别号紫阳。徽州婺源人,生于福建龙溪。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也是儒学的转折点,且是南宋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他亲自主持修复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并拟订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一生还编撰了许多教材,如《近思录》、《小学》、《四书章句集注》、《童蒙须知》等。二、朱熹的教育主张

      (一)注重胎教朱熹认为胎儿是“气”与“形”的结合,先有“气”而后“形”成,有“形”便有了精神知觉,他认为母亲受胎后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胎儿有直接影响,强调孕妇要注意“一寝一坐,一立一食,一视一听”,以使胎儿能够“气禀正而天理全”。朱熹大力提倡学古人,以行胎教,并且充分地注意到胎教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儿童的体形容貌,甚至影响起智力水平的高低。(二)主张慎择乳母朱熹十分重视乳母对婴儿的保育作用,主张慎择乳母。在朱熹看来,乳母是婴儿接触时间最长的人,因此对婴儿的影响也最大,他要求乳母不但负哺育之责,而且也有教育之任,乳母是家庭幼儿教师。他认为乳母在性格和道德行为方面应“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使为子师。”朱熹十分“重教”“尊师”,儿童在宽厚而慈祥贤惠、温顺而不放肆,谨慎而不多言的人的日熏月陶之下,必然形成良好的性格。他把乳母作为“子师”,可见他对“乳母之教”的重视程度。(三)论“小子之学”——学“眼前事”朱熹将儿童教育称之为“小子之学”,基本任务是学“事”。教儿童学“事”,就是要求儿童学习日常生活准则,以训练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为主。朱熹十分强

      第12页

      调教育要从小抓起,但不能空讲道理。他主张要跟儿童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要就儿童日常生活经常遇到的“眼前事”去教他们,都是“知之浅,行之小者”。

      (四)提倡由浅入深,启发诱导在教育方法上,朱熹认为应由浅入深对儿童施教。他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以十五岁为界,把教育分成二级,即“小人之学”和“大人之学”。大学教育的任务是“穷理”,内容是熟读五经;小学教育,包括现代意义上的学龄前和学龄后的全部儿童教育。他认为这个阶段的教育应有个由浅入深的教育顺序,应该是“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撒扫清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杂细事宜,皆所当之”。朱熹认为,儿童教育不仅是给其知识、训练德行,而且首要的任务在于启发思考,使他们发现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在教育方法上,朱熹主张多用积极诱导,少用消极防禁。朱熹的幼儿教育思想中确有不少合理因素,它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朱熹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直观理解,不同程度反应了人类的某些普遍规律。三、朱熹的教育思想对当今幼儿的启示(一)教育应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目前在我国绝大多数幼儿园都是按照五大领域的教育目标来开展教育工作的。但是有的幼儿园由于师资力量不够,还不能全面的开展这一教育活动。即便有的幼儿园能够开展也没有能够落到实处上,用它的课程去套教育的五大领域,有点丢弃了幼儿教育的本质。幼儿园课程不同于小学的书本化,幼儿园的课程本来是从幼儿实际出发建设起来的,所谓的"五大领域"仅仅只是参考方案,让老师知道幼儿应该全面发展。幼儿园课程应该是贴近生活的。幼儿园必须关注孩子的生活,关注幼儿的兴趣,尊重他们的需要,从幼儿的身心规律和学习特点出发,让幼儿全身心、多感官地投入到以观察、操作、交往和表达为主要形式的各类活动中去。让他们从快乐的教学活动中提升自我,展示自我。(二)教育应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

      第13页

      朱熹认为,学校德育应分三个阶段进行。可见,每个阶段的道德标准和要求各不相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个阶段的道德教育是割裂的或孤立的。恰恰相反,朱熹认为不同阶段之间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各阶段要互相衔接、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不可中断。童蒙阶段和小学阶段是基础,大学阶段是小学阶段的扩充和深入。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坚持每个阶段德育的相对独立性,又要坚持各阶段教育之间的连续性。

      朱熹的这一德育方法告诉我们,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程,切不可急于求成,不切实际地过急过高地要求受教育者,幻想一蹴而就。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中,既存在着"雷厉风行"、"立竿见影"的不切实际的做法,也存在着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形式主义的弊端。因此,当代思想道德教育应该高度重视朱熹倡导的循序渐进法,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德育方法,实施不同的德育内容,即要做到"因材施教"。只有循序渐进,不间断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才能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四、对朱熹教育思想评价

      学界将视线的焦点都放在朱熹理学的功与过上面,对朱熹教育理论的成就关注远远不够。我国当前正处在及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从引进西方的幼儿教育理论到推行西方的教育规则和方法,我们对传统文化中幼儿教育的优秀资源发掘却远远不够,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缺失。朱熹幼儿教育理论中的优秀成果应该得到我们的重视。不管是以德育为立足点,还是强调自律性和快乐学习,都与我们当下的教育理念相和谐,甚至在细则上的具体施行要高于我们当下的幼儿教育。我们在摈弃其“存天理、灭人欲”的目的论的同时,要反思其可行性,使其更好的为今天的幼儿教育事业服务。朱熹的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发展、文化的进一步吸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可以说朱熹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成功的教育家。

      第14页

      王守仁幼儿教育思想

      一、生平简介: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学者、教育家。

      主张儿童教育要尊重儿童的特性,突出娱乐性和游戏性。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他在南赣创办许多“社学”,作《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说明儿童教育的内容、目的、方法等。王守仁是主观唯心论者,他的哲学体系可以用”致良知“三字概括。”致良知说“由三部分构成:心即理说,知行合一论,万物一体论。二、教育目的

      王守仁主张儿童的教育目的是通过教育使儿童明人伦,“明人伦”就是让儿童懂得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他进一步指出:“明伦之学孩提之童亦无不能,而及其至也,虽圣人有所不能尽也。”关于教育目的,王守仁继承了孟子的思想,在孟子的思想基础上,又做了发挥:教育的任务要教儿童懂得人伦之学,儿童也是完全可以掌握人伦之学的;除了“明人伦”,再也没有什么可以称为学问了,离开了“明人伦”去谈什么学问都是异端邪说。三、教育主张

      1、主张循序渐进;教育不但要适应儿童的发育水平,而且还要适应儿童的认识水平,教育儿童要从儿童当前的认识水平出发,逐渐加以深化、扩充。他说:“童子自有童子的格物致知。”教育就要从“童子的格物致知”着手。他把教育儿童比作种树:开始种树时,只有树根和幼芽,慢慢有了树干,有了树枝,长出了树叶,开花结果,数就是这样循序渐进地成长的。种树在不同的阶段要进行不同的灌溉培育。教育儿童也是此理,教育内容应随着儿童的发育程度和认识水平的增进而增加,而不可超过“分限”。否则,把大量内容强加给儿童,反而会伤害儿童的身心健康。王守仁认为,在考滤儿童接受能力时,还要注意给儿童留有一定的余地,使他们能学得活泼主动,真正消化吸收。2、因材施教

      第15页

      王守仁主张对儿童施教应各因其材,他说:“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邋等。”他把儿童分成年龄之异、脾性之异、才能之异,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首先,根据年龄之异,他把儿童教育同成人教育区分开来,把社学专门作为儿童教育机关,并为社学规定了丰富多彩的、适应儿童年龄特征的教育内容。

      其次,根据脾性之异,他把儿童分为两种类型:刚性的“狂者”型和柔性的“狷者”型。根据其脾性的特殊性,“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分别予以适当的陶冶,以塑造出有个性的人才。

      再次,根据才能之异,对于认识水平高的授以高深的内容,这就像学走路一样,“如童稚之年,使之学习步趋于庭除之间者也······如襁褓之孩,方使之扶墙傍壁,而渐学起立移步者也。

      不考虑儿童的才能差异,而给那些才能优异、认识水平高的儿童教一些他早已熟知的浅显内容,这不但浪费时间,而且还会引起儿童的轻视、厌恶学习的心理。

      3、注重启发儿童的学习的兴趣王守仁十分注重启发儿童的兴趣,提倡教育儿童一定要使其“中心喜悦”“趋向鼓舞”。他认为儿童的性情,就像春天时草木开始发芽时那样,自由自在的就会生的茁壮,使他折断弯曲就长得萎靡不振。根据儿童喜欢玩耍、游戏而不喜欢拘束的特点,使得儿童心情愉快、生动活泼地学习,那么他们的进步就不会停止。相反,忽视儿童的兴趣,压抑儿童的学习积极性那就如同让树木遭到冰霜的伤害。他揭露和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儿童的身心特点,把儿童当作囚犯一样来管束。他认为压抑儿童兴趣,禁止儿童在游戏、玩耍中学习的做法是很难达到教育目的的。4、陶冶教育王守仁认为要使儿童“明人伦”,必须通过“习礼”“读书”“诗歌”等学习活动来进行陶冶。“习礼”一方面可以对儿童进行严肃的道德礼仪教育,使其在“揖让”之间通过实践熏陶而熟习之;另一方面还可以在礼仪活动之中“动荡血脉”以增强体质。“读书”可以陶冶儿童的智慧,使其存心养性,还可以宣泄其情感。“诗歌”可以使儿童适度的表达情感,防止情感有太过和不及的发泄。

      第16页

      还可以使儿童的跳号呼啸转变为歌咏,使其忧郁的心情转变为音节,从而起到升华陶冶的作用。

      5、提倡广泛的教育内容王守仁说:“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他主张以考德(即道德教育)、读书、习礼、诗歌等为教育内容,促进儿童多方面的发展。可以看出,他的儿童教育内容主张是对前人的继承和发展,包含了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四、教育影响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虽其目的是为了人想儿童灌输封建伦理道德,即所谓的“今教童子,惟当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但他反对“小大人式”的传统儿童教育方法和粗暴的体罚等教育手段,要求顺应儿童性情,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施教,使他们在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诸方面得到发展等主张,反映了他教育思想的自然教育倾向,王守仁的这些教育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以及近代的教育思潮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儿童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中最精彩的部分,其成就在中国古代教育家中实属罕见,许多内容今天仍不乏现实意义。如果我们能够批判的继承王守仁教育思想的精华,摒弃其中的糟粕,那么我们的教育水平将能更上一层楼,为创造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第17页

    推荐访问:王守仁自然教育思想 自然 思想 教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