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秘网 - www.nagforex.cn 2024年06月18日 17:42 星期二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62例临床特点分析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10-24 17:12:01

    [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影像特点与治疗。 方法 分析62例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病例资料。 结果 MP肺炎的临床特点是咳嗽和发热,婴幼儿伴喘息、肺外症状;影像特点:婴幼儿以斑片阴影为主,学龄儿童以节段和大片为主;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能快速改善和控制症状。 结论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多样,影像学表现有特点,缺乏特征性,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效果好。

    [关键词] 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影像特点;MP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5-0159-02

    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非典型肺炎的常见原因,儿童在各个时期都有可能感染。因为MP肺炎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同时实验室技术有限,给MP肺炎的早期诊断带来不便。本文分析我院接诊的62例MP肺炎患儿的病例资料,帮助临床医师对MP肺炎的认知,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诊治的62例儿童MP肺炎病例,均符合《儿科学》的临床诊断标准[1]。患儿血清MP特异性抗体MP-IgM,均经ELASA检测,诊断阳性标准:MP-IgM 1:80以上;男女分别为36例、26例,平均年龄5.48岁。

    1.2 方法

    分析患儿的症状体征、胸部影像和疾病转归等,进行总结归纳。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呼吸系统症状

    本研究组患儿呼吸系统症状最为明显,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以干咳为主41例(66.13%),伴咳痰或痰鸣21例(33.87%),伴喘息14例(22.58%);肺部听诊可闻及干啰音28例(占45.16%),湿啰音38例(占61.29%),无干湿啰音6例(占9.68%);渗出性胸膜炎2例(3.22%),见表1。多数患儿伴有程度不同的发热,多数为高热,体温正常7例(11.29%)。

    2.2 肺外症状

    所有患儿中23例(37.10%)伴有肺外症状,有的伴多个系统肺外症状。消化系统17例(27.42%),症状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伴有肝肿大、脾肿大、肠管积气、淋巴结肿大、腹腔积水、转氨酶异常的各2、2、1、1、1、3例。血液系统有8例(12.90%),粒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血小板升高的各有2、1、5例。心肌损害8例(12.90%)。支原体脑炎1例(1.61%)。泌尿系统出现血尿1例(1.61%)。皮肤黏膜出现红斑或荨麻疹1例(1.61%)。

    2.3 实验室结果

    血常规:WBC(4.00~10.00)×109/L正常范围42例(67.74%);WBC>10.00×109/L 有16例(25.81%),中性粒细胞偏高较明显,WBC<4.00×109/L有4例(6.45%)。

    2.4 胸部影像

    62例患儿肺部影像均异常,大片状阴影病变以单侧、右侧、肺下部较多见,41例(66.13%)有单侧肺病变,单侧右肺病变35例(56.45%),其中上叶5例、中叶2例、下叶28例(45.16%);单侧左肺病变6例(9.68%),其中上叶2例、下叶4例。影像特点多变,肺部影像阴影婴幼儿以斑片状为主,学龄前儿童以节段和大片状为主。

    2.5 疾病转归

    对患儿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静滴红霉素3~5 d,之后口服阿奇霉素3 d,停药4 d继续下一个疗程,疗程2~3周;或静滴阿奇霉素3 d,停药4 d同上口服阿奇霉素,疗程2~3周。有肺外并发症者,给予相应对症及支持治疗,62例患儿均达临床治愈。

    3 讨论

    在儿童感染性肺炎中,肺炎的病原谱在不断变迁,肺炎支原体已成为重要的病原微生物,其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在小儿肺炎中约占25%,而在学龄儿中有时达50%~75%[2],严重危害着儿童健康。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原之一,除引起肺部病变, 尚可引起消化、血液、心血管、神经、泌尿及皮肤等系统的损害[3,4]。MP感染导致肺外损害可能与免疫介导损伤有关,主要是抑制体液及细胞免疫,MP抗原与人体心、肺、肝、肾、脑和平滑肌组织存在部分共同抗原,并具有特异性多克隆B细胞作用点,干扰宿主对病原识别,产生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此是MP引起肺外脏器损害的主要原因[5]。MP感染肺外损害的发生率日趋升高,值得关注,有肺外脏器功能损害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程度不一,早期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临床易于延误诊断, 及时对患儿进行MP-IgM检查,有助于及时明确诊断,早期对因治疗,缩短病程[6]。本组资料中所有病例均有咳嗽,以干咳为主,大部分患儿伴不同程度发热,多见高热,肺外损害消化系统最多见,与有关文献[7]报道一致;血液、心血管等系统损害也较多见。干咳、发热伴有肺外脏器功能损害临床表现的患儿,应考虑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及时检查MP-IgM辅助诊断,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

    该病影像改变多种多样,病变总体上以实质浸润、间质浸润为主。大片状阴影病变以单侧肺(66.13%)、右侧肺(56.45%)、右下肺(45.16%)等处较多见为特点,斑片状阴影病变均发生于两中下肺野;学龄前儿童以节段和大片状阴影为主,婴幼儿以斑片状阴影为主,与文献报道一致[8,9]。根据儿童MP肺炎影像学特点,学龄前儿童单侧肺大片状阴影病变,婴幼儿两中下肺野斑片阴影病变,常是临床医师早期诊断MP肺炎的重要线索。因为常规的冷凝集试验在发病后1~3周才达高峰,血清中IgM被检出的最佳时机是在临床发病10 d以后, 因此发病1周内确诊困难。

    儿童MP肺炎临床表现和影像改变多种多样,年龄段不同,发病情况也不同,但是儿童MP肺炎仍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如以干咳为主、高热、学龄前儿童影像单侧肺大片状阴影病变、婴幼儿影像两中下肺野斑片阴影病变等,即可做出初步临床诊断。但当患儿有肺外表现时则病情复杂,临床医师应该结合患儿的年龄、病史、症状、体征、肺部影像特点、特异IgM抗体等综合判断,使患儿能够早期诊断并且及时进行治疗,同时对肺外并发症要注意监测,肺外并发症直接影响本病的预后。

    肺炎支原体属细胞外寄生的病原体,是没有细胞壁仅有细胞膜的非典型微生物,蛋白质丰富,故选用干扰蛋白质合成的大环内酯类抗菌药治疗,红霉素或阿奇霉素仍为首选,疗程2~3 周。一般选用红霉素静脉滴注3~5 d,待临床症状明显控制后,再口服阿奇霉素2~3个疗程,MP肺炎经过大环内酯类抗菌药规范治疗,多数都能临床治愈。

    [参考文献]

    [1] 沈晓明,王卫平. 儿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3-280.

    [2] 袁壮,薛辛东. 儿科危重症与疑难病例诊治评述[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56-261.

    [3] 庞学问.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器官损害210例临床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12 ,27(6):851-852.

    [4] 杨春艳. 重症支原体肺炎16例临床分析[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7,14(3):252-253.

    [5] 吴阳.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损害临床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1):2552-2553.

    [6] 陈晓燕,胡怡萍,母发光. 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多脏器功能损害临床误诊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7,22(15):2086-2087.

    [7] 陈晓颖,万莉雅,董汉权,等. 天津地区2008~2009年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J].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12,27(23):3593-3595.

    [8] 李伯菊,刘建国.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X线表现[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4,15(3):169 -170.

    [9] 贾黎红,黄红宇,陈颖,等. 160例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2):2570-2572.

    (收稿日期:2013-02-21)

    推荐访问:肺炎 支原体 临床 儿童 分析

    Top